语文校本课程(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高中语文校本课程

一、课题名称:《中国古代诗词及现今世诗歌选讲》二、课程内容纲要(一)先秦两汉诗歌1诗歌的发源和实质解说2先秦两汉诗歌发展概括3先秦两汉诗歌选讲(二)唐宋诗歌1唐宋诗歌发展概括2唐宋诗歌选讲(三)唐宋词1唐宋词发展概括2唐宋词选析(四)中国古代戏曲1中国古代戏曲概括2中国古代戏曲选讲(五)中国现代诗歌1中国现代诗歌发展概括2中国现代诗歌选讲(六)中国今世诗歌1中国今世诗歌选讲2中国今世诗歌发显现状解说三、课程三维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诗歌的基本知识,认识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认识诗歌的派别特点和发展状况;经过对中国诗歌发展历程的介绍,使学生对中国诗歌发展有一个史的印象。

2技术目标:掌握诗歌常有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学习品尝诗歌语言,剖析诗歌意象,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学习试试创作诗歌,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技巧和表达能力。

3感情与价值观:经过学习中国诗歌发展史,认识祖国深沉绚烂的文化,进而加强民族自信心和骄傲感;踊跃借鉴和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和今世文化的精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并建立踊跃进步的价值观。

四课程实行计划1 课程目标认识诗歌的基本知识,认识各个时代代表性的诗人和诗作;掌握诗歌常有的表现手法、艺术技巧,学习品尝诗歌语言,剖析诗歌意象,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经过学习中国诗歌发展史,认识祖国深沉绚烂的文化,进而加强民族自信心和骄傲感。

2 基本要求学习诗歌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认识诗歌发展历史;经过诗歌朗读训练,提升诗歌朗读能力;学习品位诗歌语言和剖析诗歌意象、掌握诗歌表现手法,提升诗歌鉴赏能力;学习诗歌创作,提高写作能力。

3 主要课程诗歌基本理论介绍;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历史,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今世诗歌发展史,现今世诗歌鉴赏; 今世诗坛现状。

4 课程构造比率诗歌基本知识 2 课时,诗歌发展简史 6 课时,诗歌鉴赏 8 课时,诗歌朗读竞赛安排 2 课时。

五教课方式讲堂解说与多媒体教课相联合,整体感悟与讲堂议论相联合,重视诗歌朗读训练,拟举行两次诗歌朗读竞赛并请专家赐予指导,试试进行诗歌创作并赐予指导。

语文校本课程

语文校本课程

诵读经典李晓鸣王大国2012 8一、课程意义诵读,是把语言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

诵读,根本不是简单的语音现象,也不是对文字作品的语音分析,它贯穿着一种为表现文字作品而必须具备的驾驭有声语言的功力,他要求有高深的文化素养和语言造诣。

诵读,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现象,早已从生活语言中脱颖而出了,它不但有表情达意的功能,还能体现人们对语言的完美追求。

朗,是说声音的清澈、响亮;读,就是读书、念文章。

诵读的误区:见字读音。

诵读学理论体系强调:理解是基础,目的是统帅,感受是关键,感情要运动,声音要变化,状态要自如。

二、课程目标1.通过诵读,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在诵读中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运用朗诵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2.在诵读的基础上,体味和推敲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从而增强文本鉴赏能力,同时以较好的鉴赏能力指导自己的朗诵。

3.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学的关注,并与现代的生活相联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课程开设时间及形式课程共7课时,与常规美术课穿插进行。

课堂教学采用图片欣赏,教师示范,学生自主练习等方法学习刻章技法;自主研究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课程内容次数内容课时第一次诵读基本知识介绍1课时第二次诵读状态和技巧初识1课时第三次名段欣赏1 1课时第四次名段欣赏2 1课时第五次唐诗诵读指导1课时第六次《咏梅》、《渔家傲》和《水调歌头》诵读指导1课时第七次温庭筠、韦庄词诵读指导1课时第八次冯延巳、二李词诵读指导1课时第九次宋词诵读比赛1课时五、选课对象:七年级学生六、主讲教师:李晓鸣王大国七、课程评价:评价指标(一):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自我反思;评价指标(二):教师综合评定给予相应等第;评价等第为:甲等、乙等、丙等和再接再厉四档。

第 1 周活动主题:诵读基本知识介绍预期目标:1.了解诵读的本源及作用。

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

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

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五年级上册语文校本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五年级上册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等方面。

2.提高语文素养,增强语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3.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1.课文阅读:精选适合五年级学生的优秀课文,包括现代文、古诗、文言文等。

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2.写作训练:结合课文内容,设计写作练习,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3.语文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比赛、写作比赛、戏剧表演等,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创新精神。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如古代诗词、书法、绘画等,让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三、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1.课堂讲解:教师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思想内涵。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自主学习:布置课外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所学知识。

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音频、图片等,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课程评价本课程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1.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占总评成绩的30%。

2.期末考试:组织学生进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本学期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成绩的70%。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校本课程教材小学校本课程教材第一章:语文课程语文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之一,它是学生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基石。

语文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了识字、词语搭配、语法、阅读理解、作文等。

第一节:识字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从识字开始,学生通过识字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和构造方法,并逐渐学习掌握常用汉字的发音和意思。

教材选取了常见的字词,便于学生学习和应用。

通过识字的学习,学生也能提高对古代文化的了解。

第二节:词语搭配语言的表达离不开词语的搭配,小学语文课程中也着重培养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教材通过丰富多样的练习和文本,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词语,提高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度。

第三节:语法语法是语言的规则,小学语文课程也会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基础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基本组成、修饰语的使用等。

通过语法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提高表达的准确性。

第四节: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不同风格的文章,学生能够培养对语言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教材中选取了各种题材的文章,如小故事、科普文章、文学作品等,让学生通过阅读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第五节:作文小学语文课程中也强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学习一些基础的写作技巧,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教材中包含了不同主题的作文练习,让学生提高写作的能力和表达的准确性。

第二章:数学课程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小学数学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课程内容包括了基本的数学运算、几何图形、数的分解与合并、数据分析等。

第一节:基本运算小学数学课程中会重点教授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等基本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实际应用,学生能够掌握运算的步骤和规则,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第二节:几何图形几何图形是数学的一部分,小学数学课程也会引导学生认识和绘制常见的几何图形,如直线、曲线、平面图形等。

通过学习几何图形,学生能够培养空间思维能力和几何推理能力。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一、课程背景与目标1. 课程背景:本课程旨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一套适合学生需求的语文校本课程。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2.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和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资源1. 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2)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与分析(3)第三单元:写作技巧与实践(4)第四单元:口语表达与演讲(5)第五单元:文学作品欣赏与分析2. 教学资源:(1)教材:《语文校本课程教材》(2)辅助材料:相关文章、文学作品、阅读材料、写作范文等(3)多媒体资源:PPT、视频、音频等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知识点、分析案例、引导学生思考(2)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小组分享、师生互动(3)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4)实践活动法:布置作业、写作练习、口语表达练习等2. 教学手段:(1)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2)网络资源:利用网络平台,提供在线阅读、写作练习等资源(3)小组合作:组织小组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四、课程评价与反馈1. 课程评价:(1)平时成绩: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考试成绩:期末考试,包括选择题、填空题、阅读理解题、作文题等2. 反馈与改进:(1)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进行调整五、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1. 第一单元:语文基础知识与技巧(2周)(1)第1周:语文基础知识讲解(2)第2周:语文技巧训练与实践2. 第二单元:阅读理解与分析(3周)(1)第3周:阅读理解技巧讲解(2)第4周:阅读材料分析与讨论(3)第5周:阅读理解实践练习3. 第三单元:写作技巧与实践(4周)(1)第6周:写作技巧讲解(2)第7周:写作练习与指导(3)第8周:写作作品展示与评价4. 第四单元:口语表达与演讲(2周)(1)第9周:口语表达技巧讲解(2)第10周:口语表达实践练习与演讲比赛5. 第五单元:文学作品欣赏与分析(3周)(1)第11周:文学作品欣赏讲解(2)第12周:文学作品分析与讨论(3)第13周:文学作品写作与评价六、教学活动与课堂管理1. 教学活动:(1)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教学内容和资源,设计教学活动(2)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3)小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和实践活动(4)课后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2. 课堂管理:(1)纪律管理:维持课堂秩序,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2)学生参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3)时间控制: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教学内容完整性七、课程拓展与实践1. 课程拓展:(1)组织语文主题活动:如诗歌朗诵、作文比赛等(2)邀请作家或专家讲座:分享写作经验和文学欣赏(3)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参观文化遗址、开展社会调查等2. 实践环节:(1)课堂实践: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写作练习等(2)课外实践: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参观等实践活动八、学生指导与支持1. 学生指导:(1)学习方法指导: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2)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克服学习困难2. 学习支持:(1)提供学习资源: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材料,帮助学生自主学习(2)个别辅导:针对学生的学习问题,提供个别辅导和指导2. 课程反思:(1)教师反思:教师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2)学生反馈:学生对课程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课程的不断完善十、课程评价与改进1. 课程评价:(1)学生评价:学生对课程进行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2)同行评价:同行教师对课程进行评价,提供意见和建议2. 课程改进:(1)根据学生评价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2)结合同行评价,改进课程设计和教学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一、课程背景与目标二、教学内容与资源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四、课程评价与反馈五、教学计划与进度安排六、教学活动与课堂管理七、课程拓展与实践八、学生指导与支持十、课程评价与改进。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校本课程教学计划1. 课程名称:语文课程授课年级:小学一年级授课时间:每周2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文学鉴赏能力。

2. 课程内容:(1)基础知识:学习汉字的基本笔画、发音以及拼音的拼读规则,初步了解汉字的构成和部首等基础知识。

(2)识字读书:通过识字、阅读绘本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语言表达:通过积累词汇,学习基本语法结构,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4)文学欣赏:学习名人故事、儿童文学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和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教学方法:(1)听说结合:通过大量的听说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直观地呈现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小组合作: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教学评价:(1)日常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考试评价:每学期进行一次考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5. 教学资源:(1)教材:使用教育部批准的小学语文教材。

(2)课外读物:提供丰富的儿童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

(3)多媒体设备:利用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

6. 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学期:单元一:认识汉字(2周)单元二:认识音节(2周)单元三:认识字母(2周)单元四:认识基本标点符号(2周)单元五:认识五种常用字体(2周)第二学期:单元六:识字读书(4周)单元七:词汇积累(4周)单元八:基本语法结构(4周)单元九:文学欣赏(4周)。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校本课程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校本课程教学准备:图片、课件、古筝音乐磁带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谁?他在干什么?2、大屏幕出示古诗的内容,教师简介作者。

3、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古诗的意境。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2、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3、指名读古诗,师生评价。

4、教师范读。

生再读古诗。

三、图文结合,再读感悟。

1、指名读古诗。

2、出示课件(文中的插图)。

分小组讨论:这首诗描写了什么季节?你从哪些词中看出来的。

3、全班交流:(1)我从“桃红”看出是描写的春天的景色,因为春天才会有盛开的桃花。

(2)我还从“柳绿”看出来是春天的景色,在春天,柳树都发芽了,才会是绿色的。

(3)我补充一点,我是从“莺啼”得知作者写的是春天,我们在第一课学了一个描写春天的词“莺歌燕舞”… …4、用图帮助学生理解“宿雨”、“山客犹眠”。

5、教师点拨:在配乐声中老师用散文的形式把古诗所描绘的意境朗读出来,学生欣赏。

6、多美的一幅画,多美的一首诗,我们在来读一读。

(1)、男生读。

(2)、女生读。

(3)、齐读。

(4)小组比赛读。

四、背诵积累。

1、指名学生配乐朗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练习背诵。

(1)、教师引背。

(2)、同桌对背。

(3)指名背诵。

(4)、学生齐背。

教学反思:我国的古典诗词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蕴含着数千年的文明和丰厚的文化积淀,孕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激励着人们向往和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的美好的山居生活,景色怡人。

如果由老师来讲解,学生的兴趣可能不高,于是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找,看看古诗描写的季节。

学生因为是自己开动脑筋找的,说的,因此参与性很高。

给学生配上音乐朗读,有增加了学生的自信,学生学的主动积极。

老师用朗读散文的形式把诗歌所描绘的意境读出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感悟,从而更好的朗读。

第十一讲语文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1)

第十一讲语文课程资源与校本课程的开发(1)

•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组合方式有两种:
• 专题式组合 • 分级式呈现
2、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类型:
• (1)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校内资源
• 学生:学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家庭背景、学生的 生理心理和智力发展水平与思维习惯 • 教师:既是校本课程的编制者,也是实施者与评 价者 • 学校物质条件与管理水平:重要影响因素
• (2)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校外资源
• 民族文化背景、时代变革特征、社区教育 条件、大众传播媒体、教育研究机构、家 庭环境等。
三、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整 合
• 目标:使无序的变成有序的、孤立的变成 联系的、潜在的变成现实的
基本途径:
• 1、开展社会调查,从社会获取材料、机遇、知识、技能、素质 • 2、研究考查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生活经验、情 感态度,激发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 3、发掘教师中的仁慈啊、培养教师的意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并 形成一定的组织形式与制度
第十一讲 语文课程资源与 语文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学习目标:
• 1、了解语文课程资源、校本课程等概念的 基本含义
• 2、养成课程资源意识
第一节语文校本课程资源
• 一、课程资源
• 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 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 • 语文课程资源指形成语文课程的因素来源和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 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 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 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 • “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 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引言中学语文课程作为校本课程的一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介绍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以及它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所起的积极作用。

内容和目标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文学、修辞和写作等方面的研究。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学生将研究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词汇、语法、修辞和作文等。

同时,他们也会接触到丰富的文学作品,包括诗歌、小说和散文等,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优秀文学作品。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

通过研究语文,学生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

他们将学会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并通过写作展示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此外,中学语文校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作用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有以下积极作用:1.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通过研究不同文学作品,学生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等。

2. 提升表达能力: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不同类型的作文训练,学生将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3. 培养创造能力:通过研究修辞和写作技巧,学生将培养自己的创造能力,能够运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通过创作展示自己的独特风格。

4. 培养文化意识和鉴赏能力:中学语文校本课程将学生带入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通过欣赏和分析文学作品,学生将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作品。

结论中学语文校本课程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培养自己的文化意识和文学鉴赏能力。

中学语文校本课程的实施将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机会和环境。

校本课程教案语文

校本课程教案语文

校本课程教案语文【篇一: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教案——清明情思学习目标:1、了解清明节2、了解清明节的相关文化学习过程: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你知道清明节的由来吗?你了解清明节的哪些常识?一、清明节的由来与传说说出你了解到的有关清明节的由来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

“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

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

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

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

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

其中一人叫介子推。

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

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

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

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

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

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

晋文公只好亲去请。

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

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

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

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

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校本课程教案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育在我国的基础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丰富学生的语文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特设此校本课程,希望通过一系列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

2. 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5.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教学内容第一单元:诗歌欣赏1. 学习古代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2. 学习现代诗歌,感受诗歌的情感表达。

第二单元:散文阅读1. 学习散文的基本特点,理解散文的主题思想。

2. 学习散文的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单元:小说欣赏1. 学习小说的情节构思,体会小说的魅力。

2. 学习小说的角色塑造,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第四单元:作文指导1. 学习作文的基本结构,掌握写作技巧。

2. 学习如何运用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

五、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鼓励。

2. 终结性评价:通过期中和期末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适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如人教版《语文》、《语文同步训练》等。

2. 辅助教材:推荐阅读书籍、作文范文、诗歌选集等。

3. 多媒体资源:利用PPT、视频、音频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网络资源: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在线文章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单元:诗歌欣赏(2课时)第二单元:散文阅读(3课时)第三单元:小说欣赏(4课时)第四单元:作文指导(5课时)八、教学活动设计1. 诗歌欣赏:通过朗读、解析、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

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精选5篇)写好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

为了大家学习方便,小编特地准备了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小学语文语文校本课程教案(篇1)学习目标:1.认识14个生字,会写3个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笋芽儿对春光的向往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3.爱读科学童话故事,能从童话故事中吸取力量,陶冶情操。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卡片、头饰教学方法:情境式教学法学习方式:采用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趣味揭题1.师问:同学们,我们国家的国宝是什么?(生答)大熊猫最爱吃什么?(生答)竹子长大了叫竹子,可它小时候不叫竹子,你知道它叫什么吗?(生答)出示笋芽儿图:这就是笋芽儿。

出示竹子图:这就是竹子。

小笋芽是怎样长成一株健壮的竹子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

2.板书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学生练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再读课文,认读生字,识记字形。

3.把生字读给同桌听,互相帮助识记生字。

4.小组讨论交流识字方法,全班交流。

5.出示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小组认读,全班扩词练习。

6.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读后小组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课文中小笋芽儿真幸福的句子、春天真美的句子,让学生练习有感情朗读,采取个人练习、小组练读、全班朗读等多种形式。

读后自己评一评、小组评一评。

)三、朗读感悟,角色表演1.师范读,想一想笋芽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板书)2.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文校本课程

语文校本课程

一、大体项目石1.课程名称:语文·生活2.开发老师:XX3.教学材料:教材拓展、自编4.课程类型:选修课5.讲课时间:30课时二、背景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今天,我国课程结构日趋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制初见眉目。

校本课程已日渐成为我国课程结构中有机组成部份。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就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大体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知足不同窗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更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本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

”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咱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育愈来愈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育。

要想培育有个性的人就不能再用统一的千篇一概的模型去刻。

由国家统一编制的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的潮流,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

要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按照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计划自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按照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本地的条件设计课程,充分挖掘本地、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大体特点。

”因此语文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学语文就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死啃这几本书,最终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学语文要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

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

离开了咱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咱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各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气氛是具体的、特殊的。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语文校本课程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语文校本课程

箭口初中校本课程: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第一课时(一)简介新春年节春节,我们称它过新年,是汉族传统节日中的大节,也是最热闹的节日。

在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

过去,把这一天叫作上日、元辰、元日、元朔、正旦、元正、正朝、新春、新年。

据说颛顼以农历正月为元,初一为旦,统称为元旦。

后来,用公元纪年(即阳历),1月1日是新年,叫作元旦。

当然,一年不能有两个元旦,所以,在辛亥革命后,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叫作新年。

不过,春节不光是指元旦这一天。

它的庆祝活动,一直持续支正月十五的元宵花灯节,才算告一段落。

(二)新春年节的习俗1、放爆竹我们中国人历来有这么一个习惯,每逢新春佳节来临的时候,要在街头巷尾放爆竹。

在大城市的闹市区,为了安全起见是禁止燃放爆竹的。

那么你会不会奇怪,那爆竹里明明没有竹子,为什么叫爆竹?又为什么在新春年节的时候,家家户户要燃放它呢?说来倒也有趣,最早的爆竹真是用竹子做成的。

那时,人们把竹子锯成一段一段的,保留两头的竹节,并把它扔到火盆里。

竹节一受热,密封在竹筒中的空气就会膨胀,于是啪的一声,把竹子爆裂开来了。

爆竹这个名字,就是这么得来的。

为什么到过年的时候,要燃放爆竹呢?有这么一个传说:在我国南方,有一座不知名的山,漫山遍野长满了竹子。

山上生活着一种名叫山的怪人。

其身高不到一尺,样子同人差不多。

所不同的是,他只有一条脚,行动却比人敏捷利索。

他不怕人,每当旧年即将过去,新年快要来临的时候,他就要到山下的村子里去偷东西吃。

村民闻讯拿着棍棒追捕他,好不容易抓到一个。

可是,不幸的事情发生了,凡是同这个被抓的人接触过的人,都得了一种怪病:不是浑身冷得瑟瑟发抖,就是热得全身丝丝冒烟,难受极了。

大家正苦于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这讨厌的小怪人,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这里的村民是以砍竹子为生的。

他们常常把截下来的竹节丢在一边,堆得高高的。

有一次,几个村民到山腰砍竹,肚子饿了,就用丢弃的竹节煮食。

语文校本课程设计

语文校本课程设计

语文校本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并掌握本节课所涉及的古诗文的基本词汇、句式和修辞手法。

2. 学生能了解古诗文的背景知识,包括作者、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学生能背诵并默写出指定的古诗文段落。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朗读技巧,正确把握古诗文的语言节奏和韵律美。

2. 学生能够运用分析、综合的方法,解读古诗文中的意象、寓意和主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对古诗文进行合理的评价和鉴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古诗文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乐于分享的学习品质,提高合作学习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语文校本课程,旨在深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针对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实践性和层次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需求和差异,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以《唐诗三百首》为教材,选取以下篇目进行教学:1. 李白《静夜思》2. 杜甫《春望》3. 王之涣《登鹳雀楼》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1. 介绍李白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了解作者情感。

2. 诵读《静夜思》,分析诗句的韵律、意境和修辞手法。

3. 学生背诵《静夜思》,并进行诗句解析讨论。

第二课时:1. 介绍杜甫及其创作背景,引导学生关注时代背景对诗歌的影响。

2. 诵读《春望》,分析诗句中的意象、寓意和主题。

3. 学生背诵《春望》,进行诗歌鉴赏和评价。

第三课时:1. 介绍王之涣及其创作背景,探讨登高诗的特点。

2. 诵读《登鹳雀楼》,分析诗句的意境和哲理。

3. 学生背诵《登鹳雀楼》,进行创意写作练习。

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对比分析,使学生掌握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教学进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掌握程度进行调整,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并吸收所学内容。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方案(经典记诵)

三年级语文校本课程方案(经典记诵)

《弟子规》记诵课程安排及评价方案附件一(1):■2012——2013年上学期课程安排:附件一(2):■2012——2013年下学期课程安排:附件(三):三年级校本课程《经典记诵·弟子规》评价方案评价内容1、学生记诵原文的成效。

2、学生理解文义的程度。

3、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学习的礼仪和规范应用的能力和效果。

评价形式1、学生自评:学生对每周记诵的成效,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中对礼仪和规范的应用感受进行自我评价。

2、同伴互评:对学习伙伴每周记诵成效进行评价,及时交流反馈优点和不足。

三年级校本课程《经典记诵·弟子规》记诵星星榜班级:姓名:学习伙伴:(上学期)(下学期)我的总结:星星榜使用说明:能够正确流利记诵可以在自评或互评栏中画一颗小星星;记诵得不够正确和流利的可以画一颗笑脸作为鼓励,互评是可以给一次温习的机会,若第二次记诵能达到正确流利,可以加一面小红旗作为对勤奋学习的奖励。

“自省之优点”、“自省之不足”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小伙伴反馈的情况记录自己写给自己的话。

学期末对星星榜进行汇总,全班交流,评出记诵小明星、自省小明星。

3、家长、老师评价:学期末家长填写评价单,老师在晨会、班会课上及时组织全班同学进行美德反馈、撰写学生评语。

家长反馈单:写给我家的话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家长签名:评价反馈单填写说明:请爸爸妈妈结合孩子实际家庭生活中的表现,结合《弟子规》中提到的礼仪和规范写一写孩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的礼仪规范的总体评价和今后的期望。

教师评语反馈说明:在学期末教师评语的撰写中适当结合《弟子规》的学习践行给予评价。

4、记诵水平测评:学期末进行现场口头测试,内容分为现场记诵部分抽测、现场提问答辩。

现场口头测评示例:1、记诵部分抽测由测评员给出一句《弟子规》原文,被测评人开始接着记诵三句。

比如:测评员出:冬则温夏则凊被测评人接背: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2、现场提问答辩由测评员提出一个问题,被测评人谈谈自己的观点。

语文校本课程(汇编)

语文校本课程(汇编)

一、基本项目石1.课程名称:语文·生活2.开发老师:XX3.教学材料:教材拓展、自编4.课程类型:选修课5.授课时间:30课时二、背景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春风吹拂神州大地的今天,我国课程结构日益走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制初见端倪。

校本课程已日渐成为我国课程结构中有机组成部分。

《语文课程标准·教材编写建议》中就指出“教材要有开放性和弹性。

在合理安排基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给地方、学校和教师留有开发、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

”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则更明确要求:“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

学校和地方课程占总课时数的10%-25%。

”可见开发校本课程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我们一线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语文教育越来越重视人的发展,注重人的个性培养。

要想培养有个性的人就不能再用统一的千篇一律的模子去刻。

由国家统一编制的单一的课程结构已不能适应教育的潮流,不能适应语文教育的需要。

要达到语文教育的目的就需要学校内部人士根据自己的情况、条件来设计、规划自己的课程,尤其是语文教师应根据自己、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的条件设计课程,充分挖掘当地、学校的语文课程资源。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而语文也就具有社会性,这就决定了学语文就不能单靠国家统编的几本教材,死啃这几本书,最终连纸上谈兵都不会。

学语文要放大到社会的大环境中去应用、掌握。

语文与生活、与社会的联系密不可分。

离开了我们具体的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我们的语文学习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个学校的生活是具体的、特殊的,各个学校的文化环境和氛围是具体的、特殊的。

语言文字校本课程

语言文字校本课程

定州东岗小学语言文字校本课程课程名称:《小学生快乐阅读(高年级段)》授课时间:两学年授课对象:五、六年级学生课程目标:1、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帮助学生积累语言素材,提高人文素养。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3、让学生在阅读中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并喜欢阅读,品味经典。

4、积极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情操,享受读书的乐趣。

5、通过阅读开阔学生视野,让学生接受优秀思想的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课程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并且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古诗文160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

中国教育学会小语会理事长崔峦曾说:“热爱母语,就要喜欢诵读经典。

诵读经典,你不仅会更加热爱母语,热爱中华优秀文化,而且会为自己幸福的人生奠基。

”为了在阅读中广泛传播中华民族博大精神,营造学校良好的读书氛围,真正让学生在阅读中受益、成长,让祖国母语美丽学生的人生,促进书香校园的营造,因此开发了该校本课程。

课程内容:本课程是从儿童心理需要与精神成长的各个层面出发,根据不同年段、不同年龄层次选择不同的阅读内容,共分两册(五、六年级各一册),每一册分上、下两卷,每卷有四个板块。

第一板块:古诗(词)必背第二板块:主题单元第三板块:走近名家第四板块:经典书目1、古诗(词)必背。

古诗(词)选自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定的《小学生必背优秀诗文》。

2、主题单元。

主题单元主要选编短小精美的各种不同体裁的经典作品(部分是教材精读课文同步拓展阅读),以童话、散文、短篇小说为主。

3、走近名家。

走近名家主要选编当代儿童文学家金波、杨红樱、秦文君、曹文轩的长篇作品(节选篇章片段或独立故事)。

4、经典书目。

经典书目主要推荐一些适合高年级段阅读的中外经典名著供学生课外阅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校本课程开发
一、课程名称:阅读•写作
二、课程简介
1.引领学生遨游书海,培养阅读兴趣,扩大阅读视野,提高阅读品味,欣赏语文世界的无限风光。

2.引导学生用心体验、细心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并积极探索祖国语言文字的奥秘。

3.提升学生写作能力,通晓写作事理,促成学生成功地自我表达和社会交流,丰富学生人文素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三、课程目标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积累同学们的写作素材,提高同学们的写作水平,增强学生的思维、审美、创造能力。

四、课程内容
最有料的阅读、最有趣的阅读、最有用的阅读。

热读、悦读、博览、品读、个性化写作
1、经典诵读:以经典文学名著为主,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打下扎实的古文底子。

2、文学欣赏:推荐一些优美的古今中外的名篇,学会欣赏其中的意境,学习其表达方法。

3、指导阅读:相比大阅读而言,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建立精美的读书笔记本,经此带动班级的读书活动。

指导他们读书方法和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的方法。

4、写作指导:指导练笔,掌握片段写法;掌握开头、结尾的方法;学会写人、记事、描景、状物等文体的写作方法;学会段落划分,写出一篇篇有主题的文章。

5、社会实践: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寻找素材,从社会实践中寻找源泉。

五、课程开设对象:七——九年级学生
六、具体安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