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是在中国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结合中国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这种治理模式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国资管理为重点,以法人治理为基础,以社会监督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并行机制。

具体来说,这种治理模式的特点包括:1. 党的领导:通过党纪约束和党的组织建设,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保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

2. 国资管理:通过“管资本”为主的管控方式,规范国企资本运作,保证国有企业履行和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维护资本安全,提高资本回报。

3. 法人治理:通过公司法及公司章程规定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规范运作,以及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实现治理制度体系互补、协同、匹配,推动治理制度体系形散神聚、纲举目张。

4. 社会监督:通过外部审计、中介监督、公众和人大监督等机制,对国有资产安全以及国企社会责任等享有知情权,并对其加以外部监督。

此外,这种治理模式还强调制度体系衔接与匹配,推动生动实践与经验做法上升为制度规范,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

同时,注重增强公司章程、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治理主体议事规则、“三重一大”决策机制、授权管理办法等关键核心制度之间的严密衔接、有机融合,以及确保制度刚性执行与落地。

总的来说,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它以党的领导为核心,以国资管理为重点,以法人治理为基础,以社会监督为补充,形成了一个四位一体的并行机制。

这种治理模式既考虑了中国国情和国有企业特点,又借鉴了国际先进经验,旨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提高企业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民生银行案例分析

浅议我国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模式--民生银行案例分析

金融企业 。多种经济 成份在 中国金融业 的涉足 和实现规范 的现 础也 是确保公 司绩 效提高 的重要保 障 。在 股权设 计上 , 民 生银 代企业制度 , 使 中国 民生银行 有别于 国有银 行和其他商 业银行 , 行股权 多元化 , 其股权集 散度 既分散 又相对集 中。前期 数据显 而为 国 内外经济界 、金融 界所 关注 。成立 以来 , 其业务 不 断拓 示 , 民生最大 股东持股 比例仅为5 . 9 0 %, 前 十大股东持股 比例之 展, 规模 不断扩大 , 效益逐年递增 , 并保持 了 良好 的资 产质 量。 和为4 4 . 3 5 %, 这一数据说 明不存在 控制股东 , 有效遏制 了 “ 大股 2 0 0 0 年1 2 月1 9 l, E 中国民生银 行A股股 票( 6 0 0 0 1 6 ) 在上 海证 东控 制”现象 。多 元化 、清晰 的股 权结 构和运 行规范 , 确保 了 券交易所 挂牌上市 。2 0 0 3 年3 月1 8 日, 中国民生银行4 0 亿 可转换 所有股东享有平 等的地位 并能够充分行使 自身 的权利 。 公司 债券在上 交所正 式挂牌 交易 。2 0 0 9 年1 1 月2 6日, 中国民生 2 . 独立 董事制 度完善 。健 全和完 善公 司治理 , 在所有 者和 银行在 香港交易所 挂牌上市 。在  ̄ 2 0 0 8 中国商业银行竞 争力评 经 营者之 间有一种 制衡 关系 , 核心 是董事 会 。董 事应充 分行使 估 报告》 中 民生 银行 核心竞 争力排名 第六 位 , 在公 司治理 单项 股 东大 会授 予 的委托 权 。 民生 银行 董 事会 下设 六个 专 门委员 评价 中位 列第 一。 会, 其 中五个专 门委员会的主席 由独立董 事担任 。B e a s l y ( 1 9 9 6 ) 研 究了独立董事 比例 与虚假财务 报告 发生率 的关系 , 结果显示 ,

【试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哪些

【试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哪些

【试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公司治理的模式有哪些2009年05期金卡工程・经济与法法治视野试论中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成姝妍(中国人民大学北京100000)摘要:同一、我国现行集团存在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经历了实行股份制我区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

而随着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形成的建立,公司治理问题被提上了日程。

虽然10多年来,我国企业公司治理逐步建立和完善,促进了我国企业的发展和加强竞争能力的增强。

但从实践来看,我国公司环境保护治理还存在许多问题,不能满足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管理体制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公司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集团股权结构不合理,不能演化成有效的股权监督和约束股权不必分置改革前,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特点是以国家股和法人股等公众股为主体,个人股所占份额较小。

这样,大多数的流通股股东无权参加股东大会行使投票权,结果助长了股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股票价格甚至不能反映公司的业绩。

这样的后果是,一方面上市公司不能根据股票价格判断企业经营情况情况,另一方面外部市场对管理层形成不了压力,让其去改善公司经营。

国有企业产权构造不清、行政色彩过浓,效益低下;而民营企业的大股东则有时常常利用自己的控管地位,通过关联交易,利益输送等方式,侵蚀上市公司的利益,并最终严重危害其他实际控制人中小股东的利益。

而随着分置股权分置推进改革的进行,非流通股解禁,情况有了一定好转。

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资本运作趋向多元化和分散化,(二)领导模式缺陷连番我国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初,在建立起以董事会为核心的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且流通性,引入的独立董事独立税制只是作为装饰品,优势无法释放。

中小股东主要总之,我国企业的(三)融资结构缺陷我国企业股权融资结构单一,内部造血能力不足,直接融资比例小,主要依靠银行贷款等间接发债融资。

中介结构的缺乏和对企业债券发行的对等使得企业限制资本市场的利用很不充分。

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

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

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公司法律框架: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规范。

该法律明确了公司的组织形式、股东权益保护、董事会职权、监事会职责等内容,为公司治理提供了法律基础。

2. 公司组织结构:中国的公司通常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和股东大会三个核心机构。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监事会负责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和行为,股东大会是公司最高决策机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利。

3. 董事会:董事会是公司治理的核心机构,负责制定公司的战略和经营方针,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

董事会通常由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执行董事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非执行董事负责监督和提供决策建议。

4. 监事会:监事会是公司治理的监督机构,负责监督董事会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合法、合规。

监事会通常由股东选举产生,独立于董事会,可以对董事会的决策进行监督和提出质询。

5. 股东大会: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股东通过股东大会行使权利,包括选举董事、审议公司重大事项、决定利润分配等。

股东大会通常按照法定程序召开,股东根据持股比例行使表决权。

6. 内部控制机制:中国的公司治理还包括内部控制机制,旨在确保公司的经营活动合法、合规、高效。

内部控制机制包括风险管理、内部审计、内部监督等,以提高公司的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

7. 法律监管:中国的公司治理还受到法律监管的约束,相关监管机构包括证券监管机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等。

这些机构负责监督公司的合规运营、保护投资者权益,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和监督。

总体而言,中国的公司治理机制在不断完善和发展,通过法律框架、组织结构、内部控制和法律监管等多个方面的配合,旨在提高公司的透明度、规范性和责任性,保护股东权益,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

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中国特色公司治理:基本原理及我国特色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公司治理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公司治理是一个涉及利益相关者权益、经营监督和风险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性课题。

本文将围绕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我国的特色展开讨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课题。

一、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1. 公司治理的概念公司治理是指公司内部管理结构、权力运行、责任履约等规范和机制的总称。

它旨在建立一种能促进公司长期稳健发展、保护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有效运行机制。

2. 公司治理的主要原则(1)公平公正原则:公司治理应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防止权力滥用和利益输送。

(2)透明度原则:公司治理需要保持信息披露的透明度,确保利益相关者能够获得真实、准确、及时的信息。

(3)责任追究原则:建立健全的责任追究机制,对公司管理层和董事会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

二、我国特色的公司治理1. 国有企业改革背景下的公司治理我国特色的公司治理受到国有企业改革的影响较为明显。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我国国有企业面临着所有制结构、股权激励、经营管理等诸多挑战,公司治理机制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关注和改革。

2.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公司治理在我国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加强。

资本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对公司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公司加强内部治理机制和规范运作。

三、总结及展望通过对公司治理的基本原理和我国特色的探讨,我们可以看到,公司治理不仅是一种规范,更是一种文化。

在不同的国情和经济体系下,公司治理的实践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

未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趋势,公司治理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机遇。

在我国独特的国情和经济体系下,公司治理的实践也呈现出诸多特色。

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国际公司治理经验,借鉴其优秀实践,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不断完善和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将有助于推动我国企业走向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

浅谈我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公司治理,也称公司管理,是随着现代公司制中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出现的。

随着股份公司中股权结构不断分散,所有者将企业的控制权交给公司的董事会,而不直接参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企业经营管理层成为由职业经理组成的特殊阶层,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就会产生利益冲突。

经营者不一定按照所有者的意愿来制定企业的经营政策。

公司治理就是协调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后股东、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利益冲突的机制。

国有企业产生公司治理问题的原因在于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特殊性。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作为企业的单一股东,通过委任经营者的方式来控制企业经营。

经营者的目标就是按照国家计划完成生产任务,因此,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目标冲突不明显。

随着企业自主权的扩大,经营者和所有者之间的利益冲突开始明显起来,国家作为所有者无法有效地监督国有企业的经营者,由此引发了国有企业的治理问题。

特别是在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以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就成为现实,所有者和经营者,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冲突和协调,成为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中的重要问题。

在传统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下产生了许多不规范的企业行为,如:1.企业的在职消费膨胀,不仅在国有企业生产性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合理消费”,而且非生产性部分如学校、疗养机构和其他福利设施十分庞大。

2.追求数量扩张和短期利益,忽视技术改造、产业升级和持续发展,通过规模扩张来增强企业的实际剩余控制权,从而获得更多的实际剩余索取权。

3.财务关系混乱,屏蔽财务信息,从而使上级无法了解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增强企业内部的财务自主权。

4.抵制兼并和资产重组,如果兼并和资产重组有利于增强经营者的控制权和实际剩余索取权,经营者就十分积极地推动企业资产重组,反之就会采取种种手段予以抵制,从而维护其既得利益。

5.侵占和转移企业资产,通过投资联营办厂、海外投资等方式,逐步地将企业资产转为能给经营者自身带来利益的资产。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中国公司治理模式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从一个相对简单的集权管理模式逐渐演变为更加成熟和规范的治理机制。

本文将从公司治理实施的层级、特点、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讨论,总结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首先,中国公司治理的层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国家层面、公司层面和市场层面。

国家层面的治理主要通过法规、政策和机构来进行,比如国有资产监管机构的设立以及相关法律的出台。

公司层面的治理主要是由董事会、监事会和公司高级管理层等来负责,并通过股东大会进行监督。

市场层面的治理主要是通过证券交易所、证券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等来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维护市场秩序。

中国公司治理的特点之一是政府的干预。

在中国,政府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对于国有企业。

政府通过一系列的监管措施来实施对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包括严格的审批制度、股权结构的控制以及干预企业经营决策等。

另外,中国公司治理的特点还包括家族控股和关联交易的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司治理不规范和资金流失等问题。

然而,中国公司治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权力集中导致了公司治理的不平衡。

在中国,大多数公司的董事长兼任了CEO职位,这导致了董事会的监督功能受到了限制。

其次,股权结构不合理也是一个问题。

许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比较复杂,控制权被少数股东所掌握,这使得公司治理面临着诸多挑战。

此外,关联交易和信息披露不足也是中国公司治理面临的问题之一为了改进中国公司治理模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公司内部治理。

建立董事会、监事会和独立董事制度,加强对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监督,增加公司决策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其次,完善外部监管机制。

加强证券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促进信息披露的规范和透明,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此外,加强公司治理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相关人员的治理意识和水平。

未来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趋势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

首先,政府的减少干预,更加注重市场化和法治化。

中国公司治理的结构模式

中国公司治理的结构模式

中国公司治理的结构模式首先,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和权力集中形式。

它由所有股东组成,召开股东大会是公司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股东大会拥有重要的决策权,包括选择董事和监事、审议公司章程等。

在中国,股东大会通常采用一人一票的制度,保证了小股东的参与和发言权。

其次,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负责决策公司的战略和经营事务。

董事会由股东选举产生,其成员一般包括外部独立董事和内部董事。

外部独立董事对公司的监管和风险控制有着重要的作用,内部董事则代表公司内部利益和管理层利益。

董事会通常按照多数票原则决策,并在会议上作出决策记录,确保公司决策的透明和规范。

第三,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独立于董事会。

监事会由股东选举产生,其中包括外部独立监事和内部监事。

监事会主要负责监督董事会的决策和高级管理层的行为,确保其遵守公司章程和相关法律法规。

监事会通过监审、核准、调查等职能,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第四,高级管理层是公司的经营团队,由首席执行官和其他高级经理人员组成。

高级管理层负责实施董事会决策,管理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

在中国,高级管理层一般由董事会任命,其权力受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和制约。

高级管理层的职责包括制定公司的经营战略、管理公司的风险和资源等。

最后,公司职工代表大会是中国公司治理的独特组织形式。

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由职工选举产生,代表职工的权益和利益。

公司职工代表大会通常参与公司决策的过程,比如对董事和监事的选举、审议重大事项等。

通过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参与,可以增加职工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平衡公司内外部的利益关系。

总体而言,中国公司治理的结构模式在多方面形成了特色。

首先,通过股东大会,确保了小股东的权益,增强了公司决策的民主性。

其次,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确保了公司决策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再者,高级管理层的设立,确保了公司经营活动的高效性和专业性。

最后,公司职工代表大会的存在,增加了职工对公司治理的参与度。

这些结构相互制衡,形成了中国独特的公司治理模式。

论公司治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论公司治理模式及发展趋势

论公司治理模式及发展趋势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专业:国际商务学号:20104010431 序号:姓名:杨露露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的学习,我对公司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将对比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这两大法系的不同点及其各自的优缺点,重点分析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公司治理的模式,就是依据公司组织机构设置及其制度安排,对各国公司治理的基本特征所作的抽象的归纳。

构建公司治理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它能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状况,提高公司治理的效率。

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关于公司治理模式的分类依据有两个:一是理论上的,二是立法上的。

一、公司治理的理论模式(一)单边治理模式传统公司法理论认为,股东是公司唯一的所有者。

公司治理被抽象为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目标是股东利益最大化。

其基本是:股东选举董事,董事会选聘经理,经理任命下级经理、雇员,以上各层之间均为委托代理关系。

这一模式确认股东对公司的最终控制权,股东之外的主体不参与公司治理,在立法上,英美公司的组织机构设置最为典型。

(二)共同治理模式二战后,以德国公司法为代表形成了“共同治理模式”,其基本特征是雇员选举自己的代表,与股东代表一起共同组成公司决策机关。

这样公司决策机关就是双层结构:上层是监事会,负责公司的重大决策,由股东代表和雇员代表组成;下层是董事会,由监事会选举产生的经理人组成,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工作。

由于有了雇员的实质参与,公司的目标不仅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至少包括了雇员利益最大化。

(三)多边合作治理模式公司最高权力机构由各个利益相关者组成,并由其决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的组成。

公司治理的目标是为了企业利益最大化也即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

这样就形成了多边合作治理模式。

其目前还处于理论状态,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财务金融 EMBA 八期六组
目录
一、 导论 ......................................................................................................................................... 2 (一) 公司治理结构 ............................................................................................................................. 2 (二) 公司治理机制 ............................................................................................................................. 2 (三) 公司治理效率 ............................................................................................................................. 3 (四)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关系 ................................................................................................. 4 (五)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 5 英美:单层治理模式 ..................................................................................................................... 5 日本和欧洲:双层治理模式 ......................................................................................................... 5 中国:混合公司治理模式 ............................................................................................................. 6 公司治理的基本趋势 ..................................................................................................................... 7

浅析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以兰州黄河股份为例

浅析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以兰州黄河股份为例

分类号 F276.6 单位代码 11395密级学号 1115240142学生毕业论文题目浅析我国公司治理模式——以兰州黄河股份为例作者张康院 (系) 管理学院专业会计学指导教师边琳丽答辩日期2015 年 5 月16 日榆林学院毕业论文诚信责任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毕业论文中凡引用他人已经发表或未发表的成果、数据、观点等,均已明确注明出处。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公开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毕业论文与资料若有不实,愿意承担一切相关的法律责任。

论文作者签名:年月日摘要摘要公司治理对于现代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同国情下的各个国家在经过短则数十年,长则数百年的发展后,逐渐找到了适合本国经济的公司治理模式。

这些治理模式有着各自的特点,在各自的现实国情中发挥着自身独特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公司治理模式逐渐地开始趋同,此种趋同不仅仅表现在英美公司治理模式被世界各国所效仿,也包括英美国家对于他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借鉴。

在此全球治理模式不断变革交融的背景下,本文以兰州黄河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在研究世界范围内主流公司治理模式并对公司治理模式内涵作出阐述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我国公司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措施,以期更好地改进我国的公司法律制度,摸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公司治理模式。

关键词:公司治理模式;股权优化;独立董事制度;外部治理AbstractOur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Lanzhou Huanghe Group, for Example SharesABSTRACTCorporate Governance for the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enter prise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various countries under different condit ions after a short while a few decades, as long as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 gradually found for the country's economic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s e governance model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play a role in their own uni que circumstances in reality.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 economic integration,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gradually began to convergence, this co nvergence not only in the Anglo-American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be en emulated by all countries of the world, including Britain and the US for his country's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of reference.In the context of this ever-changing blend of global governance, the paper Yellow River in Lanzhou, Ltd., for example, in the study of the world of mainstream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 connotation to elaborate on the basis of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model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problems and solutions are given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our corporate legal system, worked out in line with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of 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Key words:Corporate governance model;Equity optimization;Independent Directors;External governance目录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一、绪论 (1)(一)研究背景 (1)(二)研究意义 (1)二、公司治理模式理论概述 (2)(一)公司治理模式内涵的界定 (2)(二)公司治理模式的分类 (2)1.英美国家公司治理模式 (2)2.德日国家公司治理模式 (3)3.东南亚国家公司治理模式 (3)三、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5)(一)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现状 (5)(二)我国公司治理模式面临的问题 (5)1.股权结构不合理 (6)2.董事会及监事会功能弱化 (6)3.管理层约束、激励机制不健全 (7)4.缺乏有效的外部治理 (7)四、完善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对策 (9)(一)优化股权结构 (9)(二)确立独立董事的核心地位 (9)(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10)(四)完善外部治理机制 (10)五、案例分析——兰州黄河股份事件 (12)(一)事件过程 (13)(二)“黄河事件”中暴露出的问题 (13)(三)解决“黄河事件”的措施 (14)六、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榆林学院本科毕业论文一、绪论(一)研究背景自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不断集中和技术进步,现代工商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公司的规模也迅速扩大,股东人数快速增加并呈现出高度分散化的态势[1]。

浅析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浅析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

经营管理- 67 -浅析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穆 妍摘 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两种主流公司的治理模式即美英的外部监控模式及日德的内部监控模式的相关特点进行研究及梳理,结合我国公司治理的历史发展,对我国企业的公司治理模式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公司治理模式 董事会 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并不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是计划经济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治理是一种行政管理式的治理模式。

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企业开始改革历程,逐渐向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现代企业转变,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伴随企业改革的过程公司治理的问题变得日益重要和急迫。

在当前主流的公司治理模式:一是美英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以公司外部的监控为主,其特点是公司的股权高度分散,公司内部各机构的权力是通过公司的基本章程等法律文件来限定和规范;二是以日德为代表的公司治理模式,主要以公司大股东的内部监控为主,侧重于公司的内部治理。

下面就对这两种治理模式进行简要的探讨。

1、美英的外部监控模式采用该模式的主要是英美法系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

各个主要机构的职能如下:(1)股东大会股东作为出资人是公司资本的提供者,由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从法律上讲是公司的最高决策机构。

但是,英美公司相对分散的股权结构,股东人数众多,单个股东持有公司的股票较少,小股东监督企业的成本就变得非常高,因此,股东大会不可能是公司的常设机构,或就公司发展的重大事项经常召开股东大会进行表决,而是将其决策的权力委托给日常机构董事会。

股东大会与董事会实际上是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2)董事会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对公司进行管理的机构。

除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以外,各个公司也都在其公司组织章程中对董事会的职责进行明确地规定。

董事会不但是公司的执行机构,还是公司的重要决策机构,要对股东会职权以外的公司重大事项进行决策。

一般来讲,公司性质的不同,董事会的构成也不同。

关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关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

关于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探讨在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中,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如何构建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保护股东利益、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方向。

首先,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是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构成的“三机构一岗位”模式。

股东大会作为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制定和修改公司章程、选举董事会和监事会成员等权力。

董事会负责公司的日常管理和决策,承担经营管理和战略规划的职责。

监事会则起着对董事会的监督作用,保护股东权益。

然而,现实中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是股东大会的效能问题。

由于许多上市公司的股东较分散,大股东往往能够通过持股比例占优势,使得小股东的表决权受到限制,导致股东大会无法实现平等民主决策。

此外,监事会的独立性和有效性也存在问题,许多监事由公司主要股东或高管任命,导致其监督作用受到制约。

为了改善公司治理结构,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独立董事的角色。

独立董事是董事会中独立于公司经营管理层的人员,其主要职责是保护中小股东利益,提供独立客观的监督意见。

目前,我国股市对上市公司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任职比例有一定要求,这有助于提高公司治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

其次,加强公司信息披露。

信息披露是公司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保护投资者权益、提高公司透明度至关重要。

我国已通过《公司法》、《证券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了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同时加强了对信息披露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以促使上市公司更加认真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此外,要进一步加强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

对于董事会成员和监事会成员,应该建立更加有效的资格审查和约束机制,确保其独立性和专业性。

同时,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及时发现并处理违法违规行为,保障股东权益。

另外,推动股权多元化也是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高度集中的问题,少数股东对公司的控制能力过强,容易导致利益输送和隐性交易。

esg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

esg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

esg 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
ESG(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是一种关注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绩效的投资理念和企业评价标准。

在中国,随着“双碳”目标的推进和金融市场改革发展,ESG信息披露的监管要求逐步加强。

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 坚持党的领导: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党建工作与ESG治理相融合,发挥党组织在ESG实践中的引领作用,确保企业健康发展。

2. 社会责任: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注重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积极履行对员工、客户、社区和环境的责任,推动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3. 风险管理: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强调风险管理,要求企业识别和评估潜在的环境、社会和治理风险,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管理和控制。

4. 透明度与信息披露: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要求企业提高ESG信息的透明度和披露质量,建立健全的ESG信息披露制度,增强投资者对企业的信任和信心。

5. 利益相关者参与: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强调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要求企业积极与利益相关者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和期望,共同推动企业的可持续
发展。

6. 行业协会与政府监管:在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中,行业协会和政府监管机构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引导企业规范ESG 实践;行业协会则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推动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特色的ESG公司治理模式注重企业党建、社会责任、风险管理、透明度与信息披露、利益相关者参与、行业协会与政府监管等方面,旨在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浅谈我国公司治理模式

浅谈我国公司治理模式

浅谈我国公司治理模式
张 彩 红
( 山西 财 经 大学 财 政 金融 学 院 , 西 山 太原 0 00 ) 30 6
【 摘
要 】 公 司治理的好坏 , 影响着公 司盈利。选择何种公 司治理模 式, 已经成为 国际社会关注的重点课题 了, 本文
从 国外 两种 模 式 出发 . 结合 我 国 实际 浅谈 了我 国公 司治 理模 式。
1 “ 以市场 为基 础” 的英 美模式 英美模 式 以外 部监控 为主要 特征 .该 模式学 界也 称“ 一元制模 式 ” 在公 司治理结构 中 , 。 主要 依赖外 部人 和市场体 系对各利 益相关 主体进 行监控 。 该模式认 为 .
公 司治理 的核 心在 于保护 股东 的利益 ,股东 在公 司治
路径、 文化 传统 以及我 国公 司治理 的结构 特色相适 应 、 相 结合 。
由于社会 历史 文化传 统 、政 治体制 和经济制 度 的 不 同 . 国的产权 模 式 、 资方 式 、 各 融 资本 市 场结 构 性 的 差 异等形成 了不 同的公 司治理模 式 。大体 上可 以归类 为 “ 美模式 ” “ 英 与 日德模式 ” 。
的资本市 场促进 了社会 资源 的合理配 置 .使企 业的竞 争力 得 以提升 。 这种 治理模 式发挥作 用 的条 件 比较 苛刻 。 先 , 首 要 有 发达 、有效 的证券市场 。信 息和财务 情况 的充 分披
公司治理实质是一种机制 , 核心是在法律 、 其 法规 、 惯 例的框 架下 ,保 证 以股 东为 主体 的利益 相关者 利益 的一整套公 司权 利安排 、 责任分工 和约束 机制 。 在现代 企 业理论 的发展 过程 中 ,公 司治 理 即公 司 内部 治理结 构 , 的也 叫法人 治理结 构 。从本 质意义 上讲 , 有 内部治 理 结构是 指所有 者和代理 者之 间的关 系 :从具体 组织 形 式上讲 , 是指股 东会与 董事会 、 监事会 以及经理 人之 间的相互 关系 : 法律 的角度上讲 , 从 是指所 有者 和代理 者之间基 于特定 法律法规 而形成 的一种契 约关 系[。 1 ] 公 司治理结 构牵涉 到公 司的股东 以及 利益相 关者

试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试论我国公司治理模式的选择
After the 1980’s there was an animated tide of researching on the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the world. Corporate governance has not only become a hot issue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economics, science of management and law, but also extended to practice rapidly through policy supporting. The study on corporate governance in our country mainly centers around enterprise restructuring and has strong utilitarian and political overtones.
级别:硕士 专业:法律·民商法 指导教师:顾祝轩
20090430
摘要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 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首次明确指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 种有效组织形式。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因此,对国 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 重要内容。
从法学的观点看,公司治理的本质同样是一种合同关系。公司法相当于所有 公司的总合同,即通用合同,公司章程相当于某个特定公司的合同,即特殊合同。
4 经济学者习惯将“合同”称为“契约”,为保持经济学的原汁原味,笔者尊重他们的习惯,本文中“契约” 与“合同”同义。 5 李维安、武立冬:《公司治理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38 页。

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模式现状及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模式现状及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模式现状及对策我国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模式的现状是多元化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国有企业董事会的治理模式主要由政府主导和市场化运作两种模式构成。

在政府主导的模式下,政府作为最大的股东,通过董事会来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

该模式的特点是政府对企业的直接掌控和高度干预,董事会成员主要由政府机构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

这种治理模式的优势是政府能够直接推动重大战略决策和调控,使国有企业能够更好地实现国家发展目标。

政府主导的模式也存在问题,如决策过程不透明、权力过于集中、倾向于政绩考核等,容易导致国有企业的效益下降。

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下,国有企业董事会具有更多的独立性和自主权。

由于市场化运作的要求,董事会成员主要由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通过竞争性选拔而来,并且董事会的决策更加灵活和透明。

这种治理模式的优势是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由于市场化运作的压力,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可能出现利益冲突和内部掣肘的问题,导致决策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针对国有企业董事会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对策:应建立健全董事会的独立性和专业性。

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应由具备行业经验和管理能力的专业人士组成,他们应该能够独立地制定企业的发展战略和决策,并且能够做到公正和客观地对待企业的各方利益。

应建立科学的董事会选拔机制。

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的选拔应通过竞争性招聘和考核,确保能够选出最具有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应注意避免政治干预和官员过度干预董事会的组成。

要加强董事会的监督和问责机制。

国有企业董事会应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对董事会决策的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应加强对董事会的外部监督,如聘请独立审计机构进行财务审计和监督。

对于董事会的不当行为和失职行为,要进行及时的问责和惩处。

要加强对董事会成员的培训和提升。

国有企业董事会成员应接受相关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

应建立一个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人才,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谈谈你对中国公司法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看法。

谈谈你对中国公司法下的公司治理结构的看法。

我国公司法下的公司治理结构1. 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公司治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制度、规则和实践来管理和监督公司,以保障股东权益、提高公司价值、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过程。

公司治理结构是公司内部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

2. 公司治理结构的特点在我国公司法下,公司治理结构主要由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三个主要机构组成。

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董事会是公司的经营管理机构,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3. 股东大会的作用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具有决定公司重大事项的权力。

股东大会可以通过审议和决定公司的章程、增减资产、合并分立、发行股票等重大事项,以及选举董事、监事和公司财务报告的审议等权力。

4. 董事会的作用董事会是公司的决策机构,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管理和决策。

董事会应当制定公司的经营管理方针、投资策略、财务预算、分工协作、风险控制等,确保公司的长期健康发展。

5. 监事会的作用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对公司经营管理和财务状况进行监督。

监事会应当对公司的经营管理、财务报表、内部控制制度、合规合法性等进行监督,并及时向股东大会和监管机构汇报公司的运营情况。

6. 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做出了具体规定,强调了公司内部权力机构和决策机构的分工和协作,明确了股东权益保护、董事会责任、监事会监督等方面的法律责任和义务。

7. 公司治理结构的问题与挑战尽管我国公司法对公司治理结构做出了明确规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部分公司存在股东大会决策不规范、董事会失职、监事会监督不力等情况,导致公司利益受损,股东权益受到侵害。

8. 加强公司治理的建议为了提高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和透明度,需要进一步加强股东大会的民主决策、董事会的专业化管理和监事会的有效监督。

还需要加强公司内部治理机制的建设,完善公司章程和内部控制规范,加强股东权益保护和信息披露,推动公司治理结构的健康发展。

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

中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所谓的公司制式企业,是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到一定阶段而产生的,其治理思想可溯源于亚当·斯密著于1776年的《国富论》。

而公司治理问题是指研究为了处理不同利益集团(股东、债权人、管理人、职工等)间的利害关系,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的手段与措施。

一般来说,有三种公司治理模式,分别为英美模式、大陆模式与家族模式。

英美模式的特点是股权高度分散流动,因此企业运作的高度透明以及执法机制的完善是这种模式顺利运行的必要条件,同时也需求一个大且足够有效的资本市场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财务审计以及信息披露制度。

这是因为小股东不具有直接决定公司决策的力量,所以他们更偏好通过买卖股票间接影响公司决策,而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显然可以降低投资者的信息成本。

这种情况下公司治理的目标“股东价值最大化”十分明确,因为一旦偏离这个目标股价便会下跌,股东们则会立即抛售股票。

同时这一制度还可以用经营者的股票期权合同激励经理人的行为,减少代理成本。

大陆模式相较于股东分散的英美模式而言,其股权相对稳定。

一般而言,公司是由大银行直接持股的,而两者间的存贷关系使得两者的利益被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比较典型的例子有德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的银行通过向监事会派遣的代表控制公司。

日本公司治理的主要强调的是使企业创造财富能力最大化来使公司中的股东的权利及股东价值最大化。

日本有一种名为“株式会社”的企业集团,分别由沿着产业链组成的垂直型株式会社和不同产业的公司围绕着一家银行形成的水平型株式会社,企业间相互持股,形成稳定的交叉持股的机构投资者。

相较于英美模式中精英的管理层独揽大权而分散的股东则似乎反而成了客人的情况不同,株式会社的特殊的家庭氛围使员工建立忠诚与关心,大大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对企业的奉献精神。

当然,也正因为株式会社的结构,企业集团内部的社长们的决定权凌驾于股东大会之上,常常导致决策与市场脱节;另一方面由于各银行与企业间的交叉持股,因此一旦中间一环出现了问题,整个系统便无法运作。

《试论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改革2600字》

《试论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改革2600字》

试论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改革摘要:公司治理制度的优劣对一个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各国为完善本国的公司治理制度,都在不断地改革自身的公司治理规则。

近年来,公司治理这一炙热的话题无论是在国内,抑或在国外,都引起了法学者们关注与研究。

经济全球化使得地球变得平坦,更使得我国各国的资本市场得以容汇,其结果是,我国各国公司处于同一资本市场内的平台。

上而竞争,发展。

在这一经济环境下,各国公司治理制度表现出了趋同化发展的特点。

在中国加入WTO及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中国的公司若要在我国的资本市场内与外国公司竞争,就必须从各方面完善并提高自身的企业竞争力。

因此,中国的公司治理制度研究应着眼于我国各国公司治理的最新发展方向,同时立足我国特点,依靠本土资源,适时适度的完善公司治理制度。

关键词:公司治理制度;改革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发展表现出了趋同的变化且其步调在加快,在一些刚刚建立公司治理制度的资本市场中,那些市场中的公司在短。

时间内就已经预见到,整个我国的资本市场调节机构都在进行着自身的调制与完善,以期重建投资人对我国范围内的公司竞争市场、资本市场的信心。

一些国家公司治理制度在改革中的某些特定的、核心的法律规制原则已被多个发达国家的资本市场所觉察并接纳,视其为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及其市场经济发展力的根本。

我国各国公司治理的改革趋势相同,虽然其改革核心规则并不完全相同,但却都有相似之处。

从美国、加拿大、日本、德国等国近年的改革趋势看,加强公司监督机制力度,强化高管人员职业责任,提升高管人员职业要求,细化公司执行规则,增大公司自治权一直是改革的方向[1]。

为回应这一趋势,提高我国公司在国际资本市场内的竞争力,我国公司治理制度的改进应是在审视自身缺点并立足我国资源的基础上,借鉴各国公司治理制度改革经验的条件下进行的。

面对我国各国公司治理的趋同改革发展,我国的公司治理制度怎样回应?面对如此的趋势,中国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必须认清自己所处的竞争平台是国际资本市场而非国内资本市场,公司未来的改革方向必须是着眼于通过改革自身的缺点而提高竞争力,而非如老国企一样依靠政府的资源在市场上竞争[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本公司水平双层治理结构(银企共治)图示:
主银行
股东
其他企业
对董事和财务总监
董事职责集中于
董事会
监事会
进行监督
决策和监督
CEO 及高级管理层
主要特点: 1、 大股东之间相互持股比例很高,环状股权结构; 2、 董事会成员多为“内聘董事”组成,独立性较弱; 3、 监事会成员通常是内部尚未晋升到董事位置的职员,或任期届满的董事。 中国:混合公司治理模式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 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 中国公司治理模式具有双重特征: 1、 中国公司的治理结构采用的是类似于日本公司董事会和监事会并行的水平 双层治理结构。 2、 中国证监会在 2002 年颁布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又突出强调了英美公司 独立董事制度下的单层治理结构模式,但形式上依然保留依据《公司法》要 求成立的监事会制度。
主要特点:股东至上,董事会中心主义(董事会集执行职能与监督如能于一 身,业务执行机构与监督机构不分离),外部监管为主。图示如下:
治理主体
股东
非执行董事(外部) 执行董事(内部)
CEO 及执行团队
治理过程
股东会 委托代理
董事会 决策、监督
总裁办公会
治理形式
股东会决议

董事会决议
CEO 负责制
治理制度
《公司法》等
三是外部接管机制,即当管理者经营不善,造成公司股价下跌,而被 其他公司(或利益相关方)收购,导致公司控制权易手的一种治理机制。
四是代理权竞争机制,是指不同的公司股东组成不同的利益集团,通 过争夺股东的委托表决权以获得董事会的控制权,进而达到替换公司经营 者的一种机制。代理权争夺一般在持有一定数量的股份,具有一定影响力 的大股东之间进行,参与争夺的各方为了征集到足够的委托投票权,能够 在一定程度上采取有利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经营政策和投资计划。 (三) 公司治理效率
公司治理包括外部治理和内部治理两部分,并由外部治理机制和内部治理机 制共同起作用,其关系图示如下:
公司控制权市场
相关团体
经理人市场
内部治理机制
员工


股东


董事会 内部控制系统
公 客户



供应商
债务人
产品竞争市场
政策、文化
金融市场
外部治理机制: 市场、团体、制 度、政策与文化
4
(五)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英美:单层治理模式
《公司章程》等
管理制度体系
单层治理模式应用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包括(不限于):股权高度分散,股
份高度流动性,资本市场发达;现代公司立法体系和资本市场完善成熟,外部监
控和信息披露充分。
日本和欧洲:双层治理模式
日本和欧洲大陆尊重人和,注重劳资的协调,注重劳动和资本的双因素作用、
注重于内部监管。德、日公司采用的双层治理模式又有垂直、水平之分。
公司治理结构要解决涉及公司成败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保证投资者 (股东)的投资回报,即协调股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二是企业内各利益集团的 关系协调。这包括对经理层与其他员工的激励,以及对高层管理者的制约。
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由一系列契约规定,这些契约包括正式契约和非正式契 约。正式契约包括政府颁布的适用于所有企业的法律,如公司法、破产法、劳动 法等等,也包括企业自己的正式规定,如公司章程以及各种合同。非正式契约指 由文化、社会习惯而形成的行为规范。这些规范没有具体化为成文的合同,从而 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但却在实实在在地起作用,如一些企业的终身雇用制或 者对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工资不变的承诺。 (二) 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治理结构(Corporate Governance Structure),或称法人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系统(Corporate Governance System)、公司治理机制(Corporate Governance Mechanism),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是指由所有者、 董事会和高级执行人员即高级经理三者组成的一种组织结构,本文均以“公司治 理结构”概念来表述公司治理。
根据公司治理机制的功能划分,主要有四种治理机制: 一是激励机制,即如何激励董事与经理努力为企业创造价值,减少道 德风险的一种机制。激励机制实质上是委托人如何设计一套有效的激励制
2
度,以诱使代理人自觉地采取适当的行为,实现委托人的效用最大化。激 励机制包括:报酬激励机制、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激励机制、声誉激 励机制。
从治理机制的组合与配置的角度来看,公司治理机制是各种治理机制 相互有机组合共同发生作用的结果。在既定的法律、经济和市场环境条件 下,各种治理机制是否达到合理组合成为决定公司治理效率的关键。
从治理收益与治理成本对比的角度来看,无论是治理体系的构建还是 治理机制的运行,都需要花费成本,治理成本是指在一定的公司治理体系 下发生的与公司治理活动有关的所有成本,包括代理成本、激励成本、决 策成本和治理体系的维护成本。当然,也应该取得收益(比如,减少了企业 的代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价值等),我们称之为治理收益。我们可以用治 理收益与治理成本的比值来衡量公司治理效率的高低,比值越大,表明公 司治理效率越高,反之则表明公司治理效率越低。
德式垂直双层治理结构(劳资共治)图示:
股东会
股东
员工
股东代表
员工代表
由股东代表和职工代表组成
主要由执行董事组成
监事会
主要作用:监督董事会 主要职能:经营决策+评价监督
主要作用:执行机构
董事会
经理是董事会的主要成员
CEO 及高层经理
5
主要特点: 1. 股权集中,大股东监控力强。 2. 监事会在董事会之上,行使部分股东职权: 1) 任免董事会成员(实权) 2) 经营战略决策 3) 审查和监督资产状况和经营情况 4) 必要时决定召开股东大会 3. 董事会是公司的执行机构。
三、 中国公司治理模式建议 ........................................................................................................... 9 A. 外部治理机制 ............................................................................................................................ 9 B. 内部治理机制........................................................................................................................... 10 C. 中国公司治理结构图............................................................................................................... 11
公司治理结构,应该理解为兼有制度(Institutions)、体系(Systems)和控 制机制(Controlmechanism)的含义,它所界定的不仅是所有者与企业的关系,而 且包括相关利益集团(管理者、员工、客户、供货商、所在社区等)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 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
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上海国家会计学院 联合财务金融 EMBA 八期六组 原创者:何继昌 合作者:秦辉、谢敏、聂小刚、王朝晖、金莉莉、曹文、祝颖峰
1
一、 导论
(一) 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治理,是指通过法律、条例和各种因素组成的系统来控制公司的运行,
其实质是协调和明确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所产生和代理问题,目标是降低代理成 本,使所有者不干预公司的日常经营,同时又保证经理层能以股东的利益和公司 的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3
(四)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关系 建立公司治理结构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整个公司的效率。公司治理结构决定
企业为谁服务(目标是什么),由谁控制,风险和利益如何在各个利益集团中分 配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
构建公司治理机制的根本目的在于确保它能有效地改善公司治理状况,提高 公司治理的效率。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可解决公司各方利益分配问题,对公司 能否高效运转、是否具有竞争力,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浅议中国公司治理模式
财务金融 EMBA 八期六组
目录
一、 导论 ......................................................................................................................................... 2 (一) 公司治理结构 ............................................................................................................................. 2 (二) 公司治理机制 ............................................................................................................................. 2 (三) 公司治理效率 ............................................................................................................................. 3 (四) 公司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关系 ................................................................................................. 4 (五) 公司治理结构模式 ..................................................................................................................... 5 英美:单层治理模式 ..................................................................................................................... 5 日本和欧洲:双层治理模式 ......................................................................................................... 5 中国:混合公司治理模式 ............................................................................................................. 6 公司治理的基本趋势 ..................................................................................................................... 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