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分析:日本侵华理论的演变

合集下载

简述近代日本侵华思想发展

简述近代日本侵华思想发展

简述近代日本侵华思想发展作者:徐适来源:《魅力中国》2017年第27期摘要:近代日本自从改革维新以后,国力日强,逐渐强化了扩张的野心,走上了武装侵略的道路。

其侵略的最重要目标即是中国。

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思想家的观点、主张,揭示近代日本侵华思想的发展历程,可以为认识日本的政策行为提供借鉴。

关键词:近代;日本;侵华思想19世纪中叶以后,衰朽的清王朝面对驾御着坚船利炮源源而来的西方列强,在一次次的军事、政治失败中一步步暴露出虚弱的本质。

当时的日本思想界目睹宗主国的颓唐,于是有这样的意识:“万没想到,清国竟至惰弱如此,真乃柔弱之国也”“想支那之将来,势必安于孤立退婴之旧习,其前途令人不胜寒心”[1]。

“嗟乎,殷鉴不远,就在以一带水之外,可不令人危惧也!”[2]感受到强烈危机的日本开始积极学习西方,以图革新政治、救亡自强。

明治维新的成功,使日本快速完成了国家近代化。

其民族心理同时变得骄狂自负。

近代日本最重要的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对日本朝野的思想观念影响至为深刻。

实际上,他是日本近代第一个鼓吹军国主义理论的思想家,也是日本脱亚入歐思想的肇建者,他终结了日本传统的中国观,其理论至今仍有影响,是日本政治右倾化思潮的根源。

大川周明则为日本的侵略扩张涂脂抹粉,他说:“亚细亚的复兴,并不只是意味着从欧洲的统治下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它同时也是在亚细亚诸民族的精神生活中复活古代的光荣。

而日本实际上正在为这一庄严的使命而战。

因为,东洋好的东西、宝贵的东西,纵使在其故国最终也已经成为一去不复返的伟人的影子,但在日本,今天却以生机勃勃的生命跃动着……今天支那和印度从我们的生命中所摄取的正是这种作为东洋精神的日本精神。

”[3]后来,日本侵略者正依据这样的理论将其侵略行为解释成解救欧美殖民统治下的民众,“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义举和圣战。

1919年,日本法西斯主义思想家北一辉[4]出版了其重要著作《日本国家改造法案大纲》,鼓吹以军国主义改造国家,宣扬日本有发动对外战争的权力:“日本为积极发展自己而发动战争是正义行为”。

日本侵华的历史及反思

日本侵华的历史及反思

日本侵华的历史及反思一、日本觊觎(JIYU)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1、十六世纪末(中国明朝),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开始谋划要侵略中国,并提出了“战略朝鲜,进取平津,占领华北”的战略构想,发动了对朝鲜的战争。

2、明治维新(1868年)后,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日本政府加紧了对中国的侵略步伐,确定了先占台湾、朝鲜,进取东北,占领中国,称霸世界的战略。

继而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

3、1931年,日本策划了九一八事变,占领东北,扶持清朝末代皇帝建立了伪满洲国,开始向中国东北大量移民。

4、日本的图谋是,占领中国,夺取亚洲,因此,日本于1937年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随后又出兵侵占了多个亚洲国家。

二、日本侵华的历史经过:1、十六世纪末,丰臣秀吉进犯朝鲜,小试牛刀。

2、1871年,日本进犯我国台湾和清朝的藩属国琉球,1894年,日本入侵朝鲜,中日甲午战争爆发,中日实力至此扭转。

(中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中国割让台湾,赔款二亿三千万两白银,而此时日本年度财政收入不过八千万日元)3、1900年,日本参与八国联军入侵中国,获取更大的利益。

4、1904年,日本在中国东北和山东发动了日俄战争,打败俄国后,强迫清政府将原来被俄国强占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日本关东军进驻东北,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势力进一步扩大。

5、1931年,日本策动九一八事变,进而占领东北全境。

6、1932年,为转移国际对东北的关注,日本发动一二八事变,进犯中国上海,遭到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中日签订了淞沪停战协议,国民党政府答应不在上海等地驻军。

7、1937年,日本策动七七事变,全面侵华战争爆发,日本叫嚣三个月灭亡中国。

8、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9月2日,日本向同盟国投降,9月3日,当时的中国政府宣布全国放假庆祝胜利,9月9日,在南京举行了中国战区受降仪式,日本正式向中国投降。

三、日本在中国的暴行:1、建立731部队,用中国人做活体实验;2、制造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军民30万人;3、实行三光政策,残暴对待中国人民。

日本侵华战略的形成溯源

日本侵华战略的形成溯源

日本侵华战略的形成溯源一、“大陆政策”是日本侵华战略的理论渊源所谓“大陆政策”,即日本军国主义者提出的,首先征服中国,进而经略东亚,最终争霸世界的侵略扩张政策。

大陆政策从日本封建幕府时期开始萌芽,至明治维新后基本形成,尔后逐步得以充实完善,成为日本制定侵华战略的重要理论依据和侵略指南。

1.日本“大陆政策”的缘起早在十六世纪中期,丰臣秀吉统一日本后,就处心积虑地要以武力在亚洲建立以日本为中心的大帝国,并提出了攻略朝鲜,进取东北,占领华北,在东亚大陆列土封疆的对外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

早在天正五年(公元1577年)丰臣秀吉就说过:“臣借君之威武,迅速平定中国(指日本本州)而君家的宿臣老将未取得领土者极多,宜将中国分予之。

臣更拜命征伐九州,亲平该地,并率军进入朝鲜,席卷明朝四百余州,以为皇国之版图。

”1592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朝鲜京城后,丰臣秀吉马上制定了征服朝鲜及明朝的25条。

向朝鲜和明朝中国扩张领土之野心昭然若揭。

另据《丰臣秀吉的朝鲜经略》称“1586年秀吉以进攻中国的理由,曾委托葡萄牙传教士购买船舶;1589年,要求琉球臣服于日本;1590年,对朝鲜要求朝贡;1591年,大吹大擂出兵印度;1593年,谋划过征服菲律宾与台湾。

”他们的侵略野心不仅仅限于朝鲜日本,而是包括印度,南洋在内的亚洲。

可以说,它是日本大陆政策的最早提出者,并两次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将这一政策付诸于行动。

丰臣秀吉的侵略野心虽然没有实现,但他的这些侵略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幕府末期的佐藤信渊认为,“天皇大御国乃大地最初生成之国,世界万国之根本。

若能以其根本为经纬,则全世界悉为郡县,万国君长,皆为臣仆。

”他提出的扩张构想是:先吞并满洲,再侵占全中国,然后征服东南亚,进军印度,“合并世界各国”。

在《宇内混同秘策》中说:“由皇国开发它邦,必由吞并中国而肇始……当今世界万国之中,皇国最易攻取之地,莫过于支那国满洲。

……故皇国之征服满洲,迟早虽不可知,但其为皇国所有,则属无疑,满洲一得,支那全国之衰微,必由此而始。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制造了一场导致对华政策演变的关键事件。

本文将从事变前后的政策变迁、对华政策的目的和手段三个方面来探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

一、事变前后的政策变迁事变前,日本政府在对华政策上主要以经济侵略为主要手段。

日本逐渐在中国东北地区建立了庞大的经济势力,控制了铁路、煤矿等重要资源,并对中国东北进行了广泛的投资和开发。

然而,这种经济控制并不能满足日本的国际野心和资源需求。

事变爆发后,日本政府借助这个机会加大了对华政策的力度,将其从经济侵略扩大到了全面侵略。

日本在本土政权的支持下,陆续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并成立了伪满洲国。

此后,日本开始对其他地区进行军事侵略,逐渐扩大其在华的势力范围。

二、对华政策的目的日本对华政策的目的可以总结为三个方面:资源控制、地缘政治和民族主义。

首先,日本对华政策的一个重要目的是获取中国的资源。

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石、石油和农产品等资源,而日本正面临着严重的资源短缺。

通过对中国的侵略,日本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满足国内的工业和军事需求。

其次,日本对华政策还涉及地缘政治的考量。

中国是东亚地区的重要国家,控制中国以及中国周边地区可以为日本提供安全的后方和战略位置。

通过占领中国,日本可以稳固其在东亚地区的霸权地位,扩大自己在亚洲的影响力。

最后,日本对华政策也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

日本当时存在着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扩张主义的思潮,认为自己应该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主宰东亚地区。

日本政府通过对中国的侵略来满足这种民族主义情绪,提升国内的民族凝聚力和扩张动力。

三、对华政策的手段为了实现对中国的控制和侵略,日本采取了多种手段来推动其对华政策。

首先,日本军事力量是其对华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日本在战略上以陆军和海军为主,通过武力威胁和实际行动来迫使中国接受其要求。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陆军迅速占领了中国东北,随后展开了对中国其他地区的侵略。

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

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

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自"七·七"事变至武汉会战结束,日本虽取得军事上的一些胜利,但是,这些胜利并未给日本带来胜利结束战争的结果,相反,战争的全局却呈现出与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初衷完全背离的状况。

经过15个月全面战争,日本付出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国家的经济基础因此而动摇,对苏战争准备受到削弱,日苏之间的力量对比严重失衡。

与此同时,国际局势急剧动荡,日本急欲从中国战场上腾出手来,去应付即将到来的"大转折"。

这些内外因策,尤其是侵华战略的破产,迫使日本在1938年10月以后对其侵华方针作出重大修订。

战争初期,日本盲目迷信自身武力的强大,采取了以军事进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的速战速决的方针。

1937年12月攻占南京后,日本狂妄宣称"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企望以武力迫使中国屈服。

武汉会战前,日本战略进攻的能力已经衰减,中国战场的持久态势渐趋明朗。

面对这种状况,日本军政上层围绕军事打击为主的方针的作用及其局限性产生了激烈争论。

日本军部也从实际的战争过程中感到武力的作用是有限的,强烈要求改变"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方针。

负责经济动员的一些部门则从经济困境的角度提议另谋解决事变的途径。

于是,武汉会战后,日本被迫将原有方针改变为政略为主、战略为辅的新方针。

1938年10月21日,内阁会议在《关于时局的处理方案》中表示,"国民中只管依靠武力工作解决事变,希望迅速完成武力工作,并以此作为事变结束的倾向是令人担忧的",提出"今后,不仅要用武力,更要倾注政治、经济、文化等国家的总力,向建设新中国迈进。

"1938年11月3日,日本首相近卫发表了《东亚新秩序》声明。

声明一改以往"惩膺暴支"、"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狂妄姿态,在"合作"、"提携"、"互助"等道义招牌下对中国发出政治诱降。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九一八事变是指发生在1931年9月18日的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件,是日本对华政策演变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将讨论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过程,从中析述其背后的动因和影响。

1. 事变前的日本对华政策事变前,日本对华政策主要集中在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两个主要方面。

作为世界二战前最具工业实力的国家之一,日本积极向中国扩张市场,以供给其快速增长的产业需求。

此外,日本通过将自己的政治和军事势力渗透到中国,试图对中国施加影响力。

2. 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影响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被认为是日本侵略中国领土的开始。

事变后,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并逐渐建立起伪满洲国,成为对华政策演变的重要转折点。

九一八事变进一步激化了中日矛盾,加剧了中国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对日本侵略行径的关注。

3. 九一八事变后的日本对华政策演变(1)华北事变与《塘沽协定》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继续其对华政策的扩张。

1933年,日本发动了华北事变,占领了中国的热河、察哈尔等地。

华北事变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统一和抵抗力量,同时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警惕。

1935年,中日双方通过《塘沽协定》维持了暂时的和平,但这一时期日本对华政策的压迫并未停止。

(2)第二次国共合作与日中抗战爆发九一八事变后,中共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与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党达成了抗日统一战线。

这一期间,日本对华政策主要集中在政治和军事层面,试图通过政治渗透和军事威慑来削弱中国的抵抗力量。

然而,这一政策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最终导致了日中抗战的爆发。

(3)日中抗战与日本的战略转变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逐渐改变了对华政策。

原本试图通过快速占领中国领土来达到战略目标的日本,面对中国坚决抵抗与国际社会的制裁,逐渐意识到单纯的军事手段并不能解决中国问题。

日本开始重视政治和外交手段,并试图将中国纳入其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之中。

4. 总结与展望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对华政策的彻底演变,从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向军事主导转变,再到日本对华总体战略的调整。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的过程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的过程20世纪初,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遭受着巨大的挑战和压力。

由于内外因素的结合,中国的统一和发展面临着极大困境,这一时期也被称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中国政府和人民面前最大的威胁来自日本的侵略和侵占。

下面是中国近代史上日本侵华的过程:1. 甲午战争后日本获得权益1894年,中国与日本爆发了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并签订了辛丑条约。

这个条约被认为是中国的屈辱,因为其中规定中国必须支付大量赔款、割让朝鲜半岛及台湾。

这也是日本在中国活动的首次合法性。

2.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九一八事变”为名,越过边界攻击中国东北的沈阳。

日本军队先后挑起了“华北事变”和“淞沪会战”,先后占领了中国东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地区,并开始将中国变成自己的殖民地。

3. 日本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加强日本在中国的殖民统治加强,侵略者逐步推广日本文化、教育和法律制度,中国人民开始被日本人的文化和思想所占领、置换和扭曲。

而日本的侵华政策也使得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态在日益进行改变及不断的腐蚀下缓慢去向。

4. “八一三”事变1937年,日本在中国北部发动了全面战争。

8月13日,发起真正的全面入侵和侵华,南京遭受了大规模的屠杀和掠夺。

这次战争被称为“八一三”事变,在此之前日本正式向中国宣战,意味着一场长达8年的抗战,这清晰地展示了日本对中国的军事和政治霸权主义的入侵。

5. 日本投降,抗日战争结束1945年,日本在原子弹的威慑下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结。

在此过程中,中国付出沉重的代价,日本在中国留下了无数的战争伤痕以及难以计数的失去。

到1945年,日本已完全退出中国本土,这也是战时最重要的收获。

总之,日本在中国侵华时间长达14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导致中国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毁灭性打击。

然而,在这个严峻的负面历史岸,中国人民以前瞻性和勇气战胜了强敌,防卫了中国的独立和尊严,建立了新中国的基石。

关于日军侵华的调研报告

关于日军侵华的调研报告

关于日军侵华的调研报告日军侵华调研报告近年来,日军侵华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了解这一历史事件的真相和影响,本次调研报告将从历史背景、侵华过程和影响等方面对此进行分析和描述。

一、历史背景日本自19世纪末开始实施现代化改革,迅速崛起为亚洲的强国。

然而,其崛起之路上充满了侵略和扩张的野心。

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追求海外殖民地,以获取资源和市场。

这种野心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错过了欧洲列强在亚洲的分赃。

二、侵华过程日本对华的侵略始于1894年的甲午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

1895年,随着《马关条约》的签订,日本获得了台湾的割让权和钓鱼岛的控制权。

接下来的几十年里,日本进一步加强了对华的侵略行动。

在日俄战争中,俄军被击败后,日本终于获得了英、美等西方列强承认其在中国的特殊权益。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并通过侵略中国其他地区,如南京、沈阳等主要城市,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然而,真正的侵华战争始于1937年的七七事变。

此次事变是日军用事先设计好的一系列事件来借口对中国发动全面侵略战争。

接下来的八年中,日本在中国的侵略行动愈演愈烈,首要目标是占领大城市,摧毁中国国内的抗日根据地。

1937年至1945年间,日军犯下了大量的战争罪行。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1937年发生在南京的“南京大屠杀”,数十万无辜的中国平民和战俘在日军的屠杀、折磨和强奸下惨遭杀害。

据统计,日军侵华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达到了数百万人。

三、影响日军侵华对中国的影响深远而持久。

首先,它带给中国人民巨大的痛苦和伤害,给中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了极大的破坏。

同时,这段历史也激发了中国人民对外来侵略的永远抵抗精神。

其次,这段历史对日本国内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日本在战争结束后经历了一段战后混乱的时期,国家承受了巨大的损失和负担。

而对日军侵华的罪行进行深入的反思和承认,成为了日本国内政治和社会发展的一部分,也促进了日中两国之间深化了解和合作。

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展开过程

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展开过程

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背景与展开过程日本侵华战争是指上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进行的大规模侵略战争。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和展开过程两个方面来阐述这场战争的重要性和影响。

历史背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导火索,该事件标志着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的非法侵占。

之后,日本对中国领土的野心逐渐加深。

1937年7月7日,日本在卢沟桥附近发动了震惊世界的卢沟桥事变,这一事件被认为是日本对中国全面侵略的开始。

随着事态的升级,日本侵华战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展开过程日本侵华战争的展开过程可以分为军事行动和政治控制两个方面。

1. 军事行动日本在战争初期,采取了军事压倒中国的策略,迅速占领了中国的重要城市。

在上海、南京等地,发生了激烈的战斗,中国军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尽管中国军队表现出极大的抵抗意志,但是由于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的不足,很难抵挡日本军队的入侵。

2. 政治控制在军事行动的同时,日本还实施了政治控制措施,对中国的政府和民众进行打压。

他们成立了伪满洲国和伪中华民国政权,并试图通过这些傀儡政权实现对中国的全面控制。

此外,日本对中国的经济进行了掠夺,大量资源被日本抢走,使中国的经济陷入困境。

3. 抗战的爆发中国人民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与日本军队展开了坚决的抗战。

中国共产党发起了武装抵抗,组织了游击战,并与国民党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

这场抗战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展示了中国人民对抗外侵略的坚定决心。

4. 战争影响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伤害,数百万中国人民失去了生命,大量的城市被摧毁,文化遗产和历史建筑遭到破坏。

战争过程中,还发生了许多暴行和战争罪行,如南京大屠杀等。

此外,战争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总结日本侵华战争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惨痛战争,给中国和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然而,中国人民的抗战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坚韧和英勇,为日本侵略者敲响了警钟。

战争的悲剧应该成为我们永不忘记的过去,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

九一八事变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借机占领了中国东北,北平以及部分中国东北的重要交通要道。

这一事件标志着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并揭示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

本文将详细介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对华政策的发展与演变。

一、九一八事变的背景九一八事变之前,日本帝国主义者已经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一系列的特殊利益区,他们通过控制铁路、矿山和工业企业等手段,实质上已经控制了中国东北经济的主导权。

然而,日本对中国东北的控制还不够,他们渴望更进一步,将中国东北完全占领并作为扩张势力的跳板。

二、日本对华政策的演变1. 事变后的侵占与扩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将事变地区改名为“伪满洲国”,并建立了傀儡政权。

他们通过控制铁路、军队和行政机关,大肆掠夺中国东北的资源和财富。

此时,日本已经明确表示他们的目标是要将中国东北彻底纳入他们的统治之下。

2. 对华政策的合法化:随着侵略的深入,日本试图通过扩大对中国的经济控制来合法化其对华政策。

他们提倡“九一八事变后的新经济秩序”,并在中国东北推行一系列经济控制和干涉政策,以逐渐掌控中国的经济命脉。

3. 文化侵略与思想统一:为了彻底控制中国,日本对华政策逐渐转向文化和思想领域。

他们通过在中国东北推广日本文化、教育和宣传,试图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进而实现对中国的思想统一。

4. 强迫参与抗日战争:面对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的抵抗,日本对华政策又发生了变化。

他们通过以经济和政治手段压迫中国政府,迫使中国参与抗日战争。

然而,这一策略并没有改变中国人民坚决抵抗的决心。

5. 持续的军事侵略:除了政治、经济和文化手段外,日本对华政策还包括大规模的军事侵略。

他们持续对中国进行侵略,并占领了中国的大片领土,造成了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民的牺牲。

三、九一八事变对中日关系的影响九一八事变直接导致了中日两国关系的紧张和恶化。

作为受害者的中国遭受了巨大的伤害,而日本则以事变为借口继续其侵略扩张。

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分析

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分析

日本侵华战略的历史文化渊源分析=“news_bd”>日本发动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前承16世纪丰臣秀吉征伐朝鲜、凯翩明朝,后启20世纪30、40年代的14年侵华战争,置之更广远的历史背景,则是日本自古以来国家战略的强势践行。

日本侵华,有着久远深刻的历史文化渊源。

一、自古即立八绒一宇说地处东亚外缘的岛国日本,国土狭窄,资源不富,却不甘处岛国之境,很早就有强烈的对外扩张诉求,其掠}片的首批目标是邻近的朝鲜半岛、台湾岛、库页岛以及中国东北的白山黑水,东亚大陆乃至全世界则为其侵略的远大目标。

雄飞海外、称霸世界,是日本统治阶层千余年来的梦想。

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便有八绒为宇狂想。

八绒一词原出中国典籍《列了一汤问》《淮南了一地形训》,意指四方四隅。

成书十世纪、用汉文写作的古典《日本书记》借用此词,编造神武天皇建都沼书,内称:兼六合以开都,掩八绒而为宇。

意欲将世间的四面八方,置诸一宇(屋顶)之下,而这个屋顶,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此一妄念,自古代延至近代。

明治维新伊始,即以天皇名义发布《哀翰》(御笔信)曰:月关安抚尔等亿兆,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十四方,置天下十富岳(富士山—引者)之安。

天皇的御用文人不遗余力宣扬此说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日本国柱会成员田中智学把神武天皇掩八绒而为宇之语概括为八绒一宇,字面意思似乎是四海一家,实则宣示日本为统一全世界的霸主。

中日战争及太平洋战争期间,八绒一宇成为日本帝国的国家格舀,其军政机构悬挂两条幅,一为武运长久,一为八绒一宇。

二、古代日本的海外扩张八绒一宇是日本千余年的国家方针。

自大和国十4世纪末、5世纪初统一日本开始,即践行掩八绒而为宇的扩张计划日本古代有神功皇后征伐三韩的传说。

4世纪末,楼王侵犯朝鲜,渡海攻破百济、新罗城池,并掳掠奴隶、布帛,后被击败,退回日本。

7世纪日本派兵介人朝鲜三国(高丽、新罗、百济)政争,被唐朝与百济联军重创,此为中日间第次交兵的白江之役(见《旧唐书刘仁轨传》)。

二战期间日本的侵华行动与中日关系的演变

二战期间日本的侵华行动与中日关系的演变

二战期间日本的侵华行动与中日关系的演变在二战期间,日本展开了对中国的侵略行动,引发了中日关系的剧变与演变。

本文将从战前的氛围、侵华战争的爆发、战争后的影响以及二战结束后中日关系的发展等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二战爆发前,日本在东亚地区势力蓬勃发展,以扩张野心与对中国崛起的恐惧为驱动,开始对华觊觎已久。

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以“满洲国”为基地,继而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震惊了世界,驱逐了中国在东北地区的统治。

接着,日本占领了整个华北地区,加大了对中国政府的压力,以实现其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理念。

1937年,日本为了一统中国,发动了侵华战争,这使得中日关系陷入了空前的紧张局势。

从“淞沪会战”到“南京大屠杀”,战争给中国和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创伤。

日本军队在华的残暴行径让中国人民深感痛苦,也使得社会秩序和经济遭受了严重破坏。

二战结束后,日本无条件投降,侵华战争结束。

然而,很快日本成为了盟军的战略伙伴,重建了自己的经济和政治体系。

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一次复杂而矛盾的关系。

一方面,中国希望通过对日本的合作与经济扶持来实现自身的复兴与发展;另一方面,对日本侵华战争的深刻记忆让中国人民对日本抱有强烈的不信任之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日关系开始走向了缓和与正常化的方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日两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外交接触,并在1972年正式恢复了邦交。

双边经济交流的加深,进一步推动了两国关系的发展。

1980年代的中日贸易繁荣与文化交流活跃,让两国民众更多地接触到彼此,逐渐缓解了相互之间的矛盾与隔阂。

然而,尽管中日关系出现了短暂的改善,但依然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

其中最重要的是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知问题。

许多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能够真诚地承认战争期间的罪行,向中国人民道歉并作出赔偿。

这成为两国关系中一个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症结。

此外,两国在固有领土问题上的分歧也对关系的改善带来了挑战。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维权行动引发了不满与担忧。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亚洲战争的开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亚洲战争的开端

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亚洲战争的开端在二十世纪的历史中,日本帝国主义对亚洲的侵略行为,尤其是对中国的侵华战争成为一段令人痛心的历史。

这场战争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事件和因素。

本文将从日本扩张主义的背景、满洲事变、南京大屠杀以及外部因素等方面探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亚洲战争的开端。

一、日本扩张主义的背景日本扩张主义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逐渐兴起,其根源可以追溯到江户时代的孤立主义政策被打破后,日本接触到西方列强的冲击。

1871年的海军法制定后,日本开始建立舰队,逐渐取得在地区军事上的独立性。

此后,日本相继向朝鲜半岛,台湾等地扩张势力,为后来的侵华战争打下了基础。

二、满洲事变的引爆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了震惊世界的满洲事变。

在这场事变中,日本军队以炸毁沈阳南满洲铁路为借口,发动了对奉天(今沈阳)的进攻,随后占领了整个东北地区。

这场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开始从政治、经济领域扩展到军事领域,进一步加深了日本对中国的威胁。

三、南京大屠杀的惨烈1937年,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的全面入侵,最著名的事件即南京大屠杀。

日军占领南京后,展开了大规模的暴行,包括强奸、抢劫、屠杀无辜平民等,死难者众多。

南京大屠杀成为了整个战争中最残暴的一幕,也使全世界看清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真面目。

四、外部因素的影响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主动进攻外,外部因素也对战争的开端起到了推动作用。

例如,全球经济危机使得日本走向了极端的民族主义和扩张主义,试图通过推翻现有亚洲秩序来解决经济困境。

同时,欧美列强对于日本的侵略行为持观望态度,有时甚至纵容和妥协,这给了日本更大的胆量和信心。

综上所述,日本帝国主义侵华亚洲战争的开端可以追溯到上世纪30年代,其中满洲事变和南京大屠杀是最具象征性的事件。

作为一个亚洲国家,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并最终获得了胜利。

这段历史提醒着我们要倍加珍惜和平,共同维护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以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发生。

历史分析:日本侵华理论的演变

历史分析:日本侵华理论的演变

1855年吉田松阴的“补偿论”明治维新后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在各方面都屈从于欧美列强,却形成了在“侵略弱小邻国来寻求它屈服于欧美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补偿”。

明治政府成立之前,日本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吉田松阴在1855年日本与美国、俄国缔约后,在《狱是帖》中指出,讲和既定,不可背约,而应蓄养国力,“征服易取之朝鲜、满洲和中国,在贸易上失之于俄美者,以满洲和朝鲜之土地补偿之”。

这一思想被明治政府奉为最高国策,也奠定了日本在数十年后致力于侵略中国东北乃至全中国的思想根源。

1868年明治天皇的《大陆政策》和《御笔信》所谓大陆政策,乃是明治以来,日本政府确定以朝鲜、中国为主要侵略目标的扩张政策,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明治天皇就确定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

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1869年木户孝允首倡“征韩论”1869年1月,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明治政府伊始便向政府副总裁、大纳言(日本官职名)岩仓具视建议,将朝鲜首先作为兴师问罪的大方向,从而“确定远大之海外目标”。

此后西乡盛隆也力主征韩,目的最终是掠取中国、朝鲜,“以立入侵欧亚各国之基”。

1870年山县有朋建立皇军日本皇军的创始者是山县有朋。

早在1870年,山县有朋自欧洲回国不久,日本政府即公布了《征兵条例》,规定:“人民不分阶级,男子身高5尺以上,年龄在20~30岁之间,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1872年,山县有朋制定第一次征兵令,规定了男子在17~40岁之间,有义务服3年现役,2年后备役(期间定期召训)及2年第二预备役(于紧急时召集)。

到甲午战开战前,日本已拥有新式陆军22万人,被称为“皇军”,成为日本侵略他国的主要工具。

1872年天皇颁布《军人守则》、《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1872年,日本政府颁布《军人守则》,列举军人的七大职责为:效忠、绝对服从、勇敢、善用体力、俭朴、荣誉及尊敬尊长。

抗日从头说(2):日本侵华战略的演化

抗日从头说(2):日本侵华战略的演化

抗日从头说(2):日本侵华战略的演化日本觊觎中国由来已久,传说中的初代天皇神武天皇便有“八纮为宇”的狂想,“八纮”一词原出中国典籍《列自·汤问》《淮南子·地形训》,意指四方四隅。

成书于18世纪、用汉文写作的古典《日本书记》借用此词,编造神武天皇建都诏书,内称:“兼六合以开都,掩八纮而为宇。

”意欲将世间的四面八方,置诸一宇(屋顶)之下,而这个“屋顶”,便是世界最高君主:日本天皇。

明治维新伊始,(1867年)即以天皇名义发布《哀翰》(御笔信)曰:“朕安抚尔等亿兆,终欲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置天下于富岳(富士山—引者)之安。

”1903年(明治三十六年),日本“国柱会”成员田中智学把神武天皇“掩八纮而为宇”概括为“八纮一宇”,字面意思似乎是“四海一家”,实则宣示日本为统一全世界的霸主。

抗战期间,“八纮一宇”成为日本帝国的国家格言,其军政机构悬挂两条幅,一为“武运长久”,一为“八纮一宇”。

自丰臣秀吉开始,日本的大陆政策逐步完善和发展,直到东方会议的召开,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侵华战略,后期的发展基本都是按照这条路线进行发展。

“大陆政策的始作俑者是丰臣秀吉和佐藤信渊,明治维新时期吉田松阴、福泽谕吉进一步发展,至三县有朋时期基本完成。

成为明治维新'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的注脚。

一、丰臣秀吉(1537年3月17日- 1598年9月18日)1592年9月18日,日本“关白”丰臣秀吉在《二十五条觉书》中称:“准备恭请天皇于后年行幸唐(明)都,呈献都城(北京)附近十国(州)予皇室,诸公卿将予采邑”,“天皇居北京,秀吉居日本,船来泊之宁波” 。

觊觎中国之心昭然若揭。

二、佐藤信渊(1769 ~ 1850 )文政六年(1823年),佐藤信渊《宇内混同秘策》: 日本是'大地最初生成之国,乃世界万国之本'。

'皇大御国(指日本)乃天地间最初成立之国,为世界万国之根本,故若能经纬其根本,则全世界悉课为其郡县,万国之君皆可为其臣仆'。

试分析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策略的演变

试分析日本在全面侵华战争中策略的演变

An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the Policies of the Overall Japanese Invasion in China 作者: 于耀洲
作者机构: 齐齐哈尔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6
出版物刊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99-102页
主题词: 日本;侵华策略;转变
摘要:灭亡中国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的基本政策,但其侵华策略则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纵观日本的侵华策略,主要经历了从不扩大方针向全面侵华战争的转变;从速胜决战向持久消极战的转变;从以军事进攻为主向军事进攻与政治攻势并举的转变;从有条件求和向无条件投降的转变.这些转变并非日本侵略者的主观意愿,而是决定于中日双方军事力量的消长,中国和世界反法西战场胜负的趋向.。

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

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

日本侵华战略方针的历史演变——从第一次进犯台湾到“九一八”事变军事科学院发生在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不是孤立的、不是偶然的。

日本侵略中国的图谋由来已久,16世纪的丰臣秀吉、18世纪前后的佐藤信渊、19世纪前后的山县有朋等人逐步细化对华侵略扩张的战略构想。

从1874年进犯台湾开始,日本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是侵华战争。

近代历史上的日本,主要是靠侵略中国发战争横财致富的。

完全可以说,近代日本是一个战争暴发户。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者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由此使中国人民蒙受了一场巨大灾难和空前浩劫。

日本侵华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

从明治维新后不久的1874年发动侵略中国台湾岛的战争开始,每隔几年就要发动一次对外侵略战争,特别是侵华战争。

在近代史上,日本是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次数最多,屠杀中国人民最多的国家。

可以说,日本是世界近代最富于侵略性的国家之一,近代日本史完全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对外侵略、主要是对华侵略史。

一、日本军国主义的历史传统与"大陆政策"的形成1192年,日本建立了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从此开始了长达近700年的武士统治时代,从而逐渐形成了专事征战杀伐的武士阶级。

日本的武士阶级崇尚"武家习气"与"弓矢之道",这也就是"武士道",它罩着儒雅而彬彬有礼的外衣,内心则凶残而杀人不眨眼。

在武士统治的数百年间,"武士道"精神一直被日本统治阶级作为社会伦理的主要内容加以宣扬,并受到广泛的崇拜。

1868年开始的明治维新,由于不彻底性,最后导致具有浓厚封建色彩的天皇制政体和武士道精神相结合的明治政权的产生,这为日本后来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埋下了祸根。

明治政府成立后,实行"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大政策,进行资本主义改革,掀起学习西方的运动。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华政策及其演变

抗日战争时期的日本侵华政策及其演变

作者: 丁则勤
出版物刊名: 近代史研究
页码: 160-189页
主题词: 抗日战争时期;侵华政策;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走向;战争爆发;芦沟桥事变;太平洋;武汉失守;广州;进攻阶段
摘要: <正> 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一)从发动芦沟桥事变到占领广州武汉,为敌之战略进攻阶段。

(二)从广州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为战略相持阶段前期。

(三)从太平洋战争爆发至日本战败投降为战略相持阶段后期和日本走向崩溃时期。

现对这三个阶段的情况作一概要论述。

近代日本侵华原因及侵华政策122

近代日本侵华原因及侵华政策122

近代日本侵华原因及其侵华政策的形成日本方面地理原因日本对中国的侵略不是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的,也不是从1874年日军侵略台湾开始的,而是从16世纪中国的明王朝时就开始了,那就是倭寇对中国东南沿海的骚扰和侵略。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一个岛国,日本的面积是37万多平方公里,只相当于中国的云南省。

但令人不解的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国,在近代却连年不断地发动对外战争,给亚洲的许多国家尤其是中国带来了罄竹难书的浩劫和灾难。

日本的老师给他们的学生灌输一个观点,日本的形状像个蚕,支那则像个桑叶,蚕吃桑叶天经地义,否则蚕岂不要饿死吗?日本周边最适合“拓殖”的土地便是中国、朝鲜,不然便只有海洋,依当时的科学水平,人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仍然无法在海洋生存,所以中国便成为了日本侵略的对象。

日本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洲板块之间,在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全国有200多座火山,其中50多座是活火山,火山活动频繁,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麻烦。

明治维新清政府在1717年开始实施闭关锁国政策,前后维持了200多年,而日本在德川幕府时期(1603-1867)也是实施闭关锁国政策的,历时265年,但是日本的一个人彻底的改变了这个局面。

明治维新是指19世纪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冲击的背景下所进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全面西化与现代化改革运动。

这次改革始于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进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经济上推行“殖产兴业”,学习欧美技术,进行工业化浪潮;并且提倡“文明开化”,社会生活欧洲化,大力发展教育等措施。

这次改革使日本跻身世界强国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起航,但是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对亚洲邻国造成了沉重的灾难。

明治维新是一场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明治维新中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封建性的武士道开疆扩土的思想。

世界经济危机1924-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历了短暂的经济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55年
吉田松阴的“补偿论”
明治维新后日本面临的民族危机,在各方面都屈从于欧美列强,却形成了在“侵略弱小邻国来寻求它屈服于欧美的经济、政治和精神上的补偿”。

明治政府成立之前,日本幕府末期的思想家吉田松阴在1855年日本与美国、俄国缔约后,在《狱是帖》中指出,讲和既定,不可背约,而应蓄养国力,“征服易取之朝鲜、满洲和中国,在贸易上失之于俄美者,以满洲和朝鲜之土地补偿之”。

这一思想被明治政府奉为最高国策,也奠定了日本在数十年后致力于侵略中国东北乃至全中国的思想根源。

1868年
明治天皇的《大陆政策》和《御笔信》
所谓大陆政策,乃是明治以来,日本政府确定以朝鲜、中国为主要侵略目标的扩张政策,早在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一开始,明治天皇就确定了用武力征服世界的方针。

1868年3月,明治天皇睦仁颁布“继承列祖列宗伟业,……宣布国威于四方”的《御笔信》,成为日本军国主义和日本大陆政策的思想理论基础。

1869年
木户孝允首倡“征韩论”
1869年1月,明治维新三杰之一的木户孝允在明治政府伊始便向政府副总裁、大纳言(日本官职名)岩仓具视建议,将朝鲜首先作为兴师问罪的大方向,从而“确定远大之海外目标”。

此后西乡盛隆也力主征韩,目的最终是掠取中国、朝鲜,“以立入侵欧亚各国之基”。

1870年
山县有朋建立皇军
日本皇军的创始者是山县有朋。

早在1870年,山县有朋自欧洲回国不久,日本政府即公布了《征兵条例》,规定:“人民不分阶级,男子身高5尺以上,年龄在20~30岁之间,均有服兵役的义务。

”1872年,山县有朋制定第一次征兵令,规定了男子在17~40岁之间,有义务服3年现役,2年后备役(期间定期召训)及2年第二预备役(于紧急时召集)。

到甲午战开战前,日本已拥有新式陆军22万人,被称为“皇军”,成为日本侵略他国的主要工具。

1872年
天皇颁布《军人守则》、《军人训诫》和《军人敕谕》
1872年,日本政府颁布《军人守则》,列举军人的七大职责为:效忠、绝对服从、勇敢、善用体力、俭朴、荣誉及尊敬尊长。

1878年8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以“忠实、勇敢、服从”为基本精神的《军人训诫》,要求日本军人绝对无条件服从天皇。

1882年1月,日本政府又以天皇名义颁布了《军人敕谕》,明确规定日本军人“尽忠节”、“正礼仪”、“尚勇武”、“重信义”、“归俭朴”,其中核心是“尽忠节”和“尚勇武”,对军人精神所应具有的武士德性提升到神圣责任感的高度,即“责任重于泰山,死亡轻于鸿毛”,要求军人必须具备以死效忠于天皇的“崇高”观念。

事实上,这种观念一直支配“皇军”到1945年日本投降为止。

1890年
山县有朋的“利益线”理论
1890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山县有朋向明治天皇上奏《外交政略论》,认为:“国家独立自卫之途有二:一曰防守主权线,不容他人侵害;二曰保护利益线,不失形胜地位何谓主权线,国家之疆土是也;何谓利益线,同我主权线安全紧密相关之区域是也。

”山县有朋认为,“仅仅防守主权线已经不能够维护国家之独立,必须进而保护利益线,经常立足于形胜之地位。

”他在1890年第一次帝国议会上极力宣扬他的“利益线”理论,鼓吹必须大力扩军备战。

他的这一理论是日本大陆政策发展的新阶段,直接推动了1894年日本明治维新之后最大规模的侵略战争——中日甲午战争。

1912年
川岛浪速实践“满蒙独立”
在逐渐萌芽的“满蒙生命线”理论形成之前,一位日本浪人川岛浪速早已倾注毕生之力开始策划实施“满蒙独立”,以在中国东北地区和中国蒙古东部建立一个受日本控制的傀儡国以对抗俄国。

在日本军部的直接策划下,川岛浪速和日本参谋本部间谍多人在1912年策划了第一次“满蒙独立”运动,1916年,同样这些人又伙同盘踞在内蒙的中国马贼巴布扎巴以及满清遗老发动了第二次“满蒙独立”运动,最后都被张作霖武力挫败。

1925年
松冈洋右确立“满蒙生命线”理论
作为山县有朋“利益线”理论的延续和具体化,曾经在“九一八”前多次担任中国领事的松冈洋右大力鼓吹“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为日本侵华造舆论。

1925年,“满铁”理事松冈洋右,就郭松龄倒戈反奉一事给外相的信中就明确提出要把“满蒙”与中国其他领
土区别开来。

1929年12月,松冈在广岛市召开的太平洋调查会议上说:“在日俄战争中,日本向满洲投入了20亿日元的战费。

这笔费用在10年内,本利可达60亿日元,中国偿还这笔钱了吗?”1930年,松冈当选为众议院议员后,在议会内外开始散布“满蒙生命线”说,并以此攻击“币原外交”。

1931年春,松冈在名为《动荡之满蒙》小册子中写道:“今天满蒙之地位,对我国说来,不仅在国防上十分重要,而且对国民经济也是不可缺少的。

换句话说,作为一个现实问题来看,不仅在我国的国防上,就是在经济上,也可以说是我国的生命线。

……我国要牢固地确保和死守这条生命线,而不必害怕任何国家和任何人。


日本军部于是发布命令,要求所有记者、讲演者都必须宣传“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必须囊括满洲”;凡是违反这一方针的一切言论和行动,都要严厉取缔和制裁。

从此“满蒙生命线”论迅速风靡日本。

1927年
田中内阁策划东方会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日本越来越感到日益增长的美国势力成为日本对中国“大陆政策”的严重威胁。

尤其令日本无法容忍的是,受日本扶持的奉系军阀张作霖也因日本的过分压迫而接近美国,“开始脱离日本的控制”。

在这种形势下,田中内阁认为制定新的对华方针和“满蒙政策”,是“刻不容缓的急务”。

1927年6月13日,田中急召驻华公使芳泽谦吉和驻上海、天津、沈阳等地总领事回国,研究解决“急务”。

最后决定召开一次有军事、外交主要头目参加的专门会议,即后来被人称之为“东方会议”。

会上详细讨论中国时局,内阁再次做出出兵济南干涉北伐的决定,公然将中国领土分为“中国本土和满蒙”。

会议的另一产物就是田中密奏日本天皇的《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这就是著名的《田中奏折》。

《田中奏折》包括21项内容,确定了“惟欲征服支那,必先征服满蒙;如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支那”的战略。

学术界至今对《田中奏折》的真伪存疑实属多余:日本后来的侵略过程与《田中奏折》内容惊人地吻合。

对此就连当时的日本外相重光葵也说:“其后东亚所发生的事态,以及根据此种事态日本所采取的行动,似乎正好是以田中备忘录为教科书的,因此消除外国对此项文书之疑惑,是很困难的。


1928年
石原莞尔提出“石原构想”
1928年10月,经关东军参谋河本大作推荐,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石原莞尔被调任关东军参谋。

在此前后,他通过一系列文章,提出了他有关侵略中国东北的理论和主张,形成所谓“石原构想”,其要点是:发源于中亚的人类文明分为东西两支,各自发展,两个文明现已形成隔着太平洋相互对峙的局面。

对峙发展到一定程度便要通过战争走向统一。

“一战”只是欧洲诸民族的决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战,只有下一次世界大战才是人类
最后的决战,它将以日美为中心进行。

如果准备对美国作战,就要立刻对中国作战。

如果要对中国作战,首先必须占领满蒙,这样才能使“日本的繁荣自然得以恢复,失业的有识之士亦可得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