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常见人畜共患病》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常见人畜共患病 》
实验动物传染病与人类健康
•在实验动物的体表、体内以及饲养环境中存在着种
类繁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这些微生物和寄生虫对 实验动物可以是致病性的、条件致病性的和非致病 性的,有些可能是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 •实验动物作为人工饲养繁育并应用的动物,与人的 接触最为密切,因此,实验动物的人兽共患对人的 危害较大,有些动物实验的开展可导致严重的公共 卫生安全问题。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
• 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LCM)系LCMV引 起的以神经系统异常为特征的人兽共患急 性传染病。 • 带毒小鼠是主要传染源,病毒可通过唾液、 鼻分泌物、粪便和尿液排出,经子宫可垂 直传播。吸血昆虫可在实验动物间机械传 播。豚鼠可通过气溶胶发生感染。
临床症状
• 本病的潜伏期为6日至数周临床表现多样 • ㈠流感样型 起病大多急骤发热可达39℃以上 伴有背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部分病人诉有恶心 呕吐畏光淋巴结肿痛腹泻皮疹或咽痛鼻塞流涕 咳嗽等症状病程2周左右偶有复发病后乏力感 可持续2~4周 • ㈡脑膜炎型 可出现于“流感样”症状后(常有 短暂缓解期)或直接以脑膜炎症开始起病急表 现为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等除幼儿外惊厥 少见神志一般无改变,病程约2周 • ㈢其他 脑膜脑炎型脑脊髓炎型等罕见表现为 剧烈头痛谵安昏迷惊厥瘫痪精神失常等部分病 例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失语失聪蛛网膜炎不同 程度的瘫痪共济失调复视斜视等
感染途径
• 1、通过破损的皮肤和粘膜感染: • (1)咬伤或抓伤。绝大多数狂 犬病均为犬、猫咬伤或抓伤所 致。 • (2)在犬、猫等动物的宰杀及 剥皮的过程中感染。 • (3)犬、猫等动物舔伤口或者 肛门时感染。 • (4)犬、猫等动物排出带有病 毒的污染物刺伤皮肤感染。 • (5)护理病人,被其唾液污染 手经伤口感染。 • (6)亲吻犬、猫等动物,通过 口腔粘膜感染。 • 2、经呼吸道感染 • 3、经消化道感染 • 4、先天性感染
临床表现
• 局部皮肤出现红斑、硬结,1~3天后形成 水疱;全身症状多样化,包括发热、流感 样综合征,尤其是头痛、肌痛、疲劳等, 还可出现淋巴结炎、淋巴管炎、口咽部水 疱状损害等。病情继续加重则可发生BV感 染性脑炎,甚至危及生命。
预防
• 应以自繁为主,定期检疫,淘汰抗体阳性 猴,逐步建立无B病毒猴群。
病毒持续存在于粪、尿、感染动物的唾液腺, 直接传播,或接触感染动物粪、尿感染。
临床病理特征
•人感染表现高热、低血压、少尿、多尿与恢复 期五期临床特征。 •实验大鼠和野鼠感染不表现临床症状,无病理 变化。 •乳小鼠、乳长爪沙鼠的动物模型中,能观察到 病变组织的广泛充血、出血、渗出、坏死等, 其中肾脏最为严重。
• (二)兴奋期 患者逐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 其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 咽肌痉挛、呼吸困难、排尿排便困难及多汗流 涎等。 • 恐水是本病的特殊症状,乃咽肌痉挛所致,但 不一定每例均有,也不一定在早期出现。 • (三)麻痹期 痉挛停止,患者渐趋安静,但 出现弛缓性瘫痪,尤以肢体软瘫最为多见。眼 肌、颜面部肌肉及咀嚼肌也可受累,表现为斜 视、眼球运动失调、下颌下坠、口不能闭、面 部缺少表情等。
猕猴疱疹病毒I型
• B疱疹病毒(B virus disease)又称B疱疹病毒感 染(herpes virus simiae),其感染猴类而得名。 • BV对人类的致病作用远比对猴强。病毒感染后 潜伏期2天~10年,一旦发病则情况严重。 • 人类感染BV主要是通过直接接触猴的感染性唾 液或组织培养物。如被感染猴咬伤、抓伤而直 接接触了猴的组织或体液,人体破损的皮肤沾 染了猴的唾液,或实验室操作污染等。
预防与控制
•所有啮齿类动物进入实验室必须检测HV;
•防止野鼠进入设施;
•加强饲养管理和定期的检测。
•加强实验室管理。 •一旦感染,所有动物处死,物品高压灭菌, 动物房清洁消毒。 •饲养人员和实验人员应加强防护措施,定 期体检。可接种流行性出血热双价灭活疫 苗。
2. 狂犬病
• 狂犬病毒(RV)属于弹状病毒科 (Rhabdoviridae)狂犬病毒属(Lyssavirus)。 • 狂犬病是由RV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几乎没有 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一旦发病,致死率 接近100%。
临床表现
• 潜伏期长短不一。 • 典型病例的临床过程可分以下3期。 • (一)前驱期或侵袭期 在兴奋状态出现前, 大多数病人有低热、食欲不振、恶心、头痛 (多在枕部)、倦怠、周身不适等,酷似“感 冒”;继而出现恐惧不安,对声、光、风、痛 等较敏感,并有喉头紧缩感。较有诊断意义的 早期症状是伤口及其附近感觉异常,有麻、痒、 痛及蚁走感等,此乃病毒繁殖刺激神经元所致, 见于80%的病例。本期持续2-4天。
预防和处理
• 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后,应立即冲洗伤口。 早期的伤口处理极为重要,人被咬伤后应 及时以20%肥皂水充分地清洗伤口,并不断 擦拭。伤口较深者需用导管伸入,以肥皂 水作持续灌注清洗,伤口不宜缝合或包扎。
• 被疑似感染动物咬伤后,即使是再小的伤 口,也有感染狂犬病的可能,同时可感染 破伤风,伤口易化脓。患者应向医生要求 注射狂犬病疫苗和破伤风抗毒素预防针。
预防
• 野鼠常携带LCMV,防止野鼠进入动物室是 控制实验小鼠免受感染的重要措施。发现 患病动物立即淘汰。由于该病毒可经胎盘 传播,在剖腹净化鼠群时应注意选择不携 带病毒的母鼠
沙门菌
• 沙门氏菌病,又名副伤寒(paratyphoid),是 寄居在人类和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 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它是一种肠道 致病菌。我国发现200个血清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病毒:汉坦病毒(流行性出血热病毒)、
狂犬病病毒、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 猕猴疱疹病毒I型(B病毒) 细菌:沙门菌、布鲁杆菌、志贺菌、结核 分枝杆菌、钩端螺旋体 真菌:皮肤病原真菌 寄生虫:弓形虫
1. 流行性出血热
• 出血热即流行性出血热又称肾综合征出血 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是由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汉坦病毒)引起的, 以大鼠和野鼠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 疾病。 • 实验人员感染最常见的病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