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体场理论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姜-泰勒效应
正八面体配合物中,6个配体与中心离子之间是等距离的。 实验发现,配位数为六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并非都是理想的正 八面体构型,有许多都是变了形的拉长或压扁的八面体。配 合物发生几何形变的现象叫畸变。这种现象价键理论难以说 明,而晶体场理论可给出满意解释。 现以由d10→d9为例讨论。具有d10结构的6配位配合物应 是理想的正八面体构型,因为电子云分布是对称的,各个配 体作用是均衡的。若d电子分布离开了对称,则电场的作用将 不均衡,对配体的作用在不同方向上有强弱之分,因此配位 键就有长短之别而发生形变。 若由d10→d9,则有两种可能排布方式: ( t 2 g) 6 (d x2 – y 2 ) 2 (d z 2)1 ( t 2 g) 6 (d x2 – y 2 ) 1 (d z 2)2
2.晶体场理论应用
2.1配合物稳定性与稳定化能的关系
(1)构型相同d电子数不同的配合物稳定性 在弱场下同周期同价态的过渡金属正八面体配合物的 稳定性如下: d0<d1<d2<d3>d4>d5<d6<d7<d8>d9>d10 根据晶体场理论,配合物构型相同时,稳定化能越大 越稳定由上表所示可见,弱场正八面体型配合物各种d电子 组态的稳定化能基本符合上述规律。
(2)不同构型配合物的稳定性 比较不同构型配合物中心离子的CFSE,可得出如下结 论: a .正四面体构型配合物一般不稳定 比较dn相同的八面体、正方形、四面体配合物的CFSE , 可以发现总是四面体的CFSE为最小。因此不易形成稳定的 四面体配合物,而形成八面体或正方形配合物比较有利。只 有在d0、d10和弱场d5时,可能形成稳定的四面体配合物, 因为此时三者稳定化能相同,而且形成四面体配合物,配体 间排斥作用为最小。实际上,中心离子为d10的[Zn(NH3)4] 2+、 [CdCl4] 2-、[HgI4] 2-,d0的[AlCl4] - ,d5的[FeCl4] - 等都以四 面体构型稳定存在。
将eg和t2g这两组轨道间的能 量差用△o或10Dq来表示 (△o或10 Dq称为分裂能), 根 据重心守恒原理, 则 2E(eg)+3E(t2g)=0
E(eg)-E(t2g)=△o
由此解得 E(eg)=0.6△o = 6Dq E(t2g)=-0.4△o =-4Dq
(2)在正四面体场中 立方体的中心是金属离子,8个角上每隔一个角 上放一个配体,即可得到正四面体型的配合物。如下 图示。
dxy、dxz、dyz三个轨道的极大值分别指向立方体棱边的中点, 距配体较近,受到的排斥作用较强,相对于球形对称场能级升 高;而dx2-y2和dz2轨道的极大值分别指向立方体的面心,距配体 较远,受到的排斥作用较弱,相对于球形对称场能级下降。相 对于八面体而言,四面体场中的排斥作用较小 同样, 根据重心守恒原理可以 求出t2及e轨道的相对能量: △t=E(t2)-E(e)=(4/9)△o 3E(t2)+2 E(e)=0 解得: E(t2)=1.78Dq E(e)=-2.67D
若由d10→d9时,去掉的是(d x2 – y 2 )电子,则d9的结构应为 (t2g) 6 (d z2)2(dx2-y2)1。这就减小了对x和y轴上配体的推斥力, xy平面上4个配体受到较大的吸引,使±x和±y方向上的4个配 体能够内移,形成4个较短的键。这种畸变的结果使dx2-y2轨道 能上升, d z2轨道能下降,消除了简并性,形成4个共面的短键 和两个与该面垂直的长键,结果是拉长了的八面体。如图(a)所 示。
主要内容
☆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 ☆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1.晶体场理论的基本要点
晶体场理论是一种改进的静电理论。该理论 认为中心离子与其周围配体的相互作用,纯粹是 静电排斥或吸引作用,不交换电子,即不形成共 价键。 中心离子的五个d轨道由于在空间的取向不同, 当配体靠近中心离子时,中心离子中的d轨道受到 配体电场作用,使原来简并的d发生分裂。分裂的 情况与晶体场的对称性有关,分裂后的d轨道间的 能量差称为分裂能∆.
(2)成对能 如果迫使本来是自旋平行分占两个轨道的电子挤到同 一轨道上去,则使能量升高,这种升高的能量称之为电子 的成对能。用P来表示。 成对能P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是克服迫使两个电子占 据同一轨道所需要的能量,即库伦作用部分,二是重要的 交换能的损失。交换能是随着原子中的自旋平行的未成对 电子数的增加而增大的,交换能越大,原子也就越稳定。
中心离子d轨道的分裂将造成配合物中d电子 的重新排布,使配合物体系的能量降低,产生额 外的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及其它一系列性质的 变化. 1.1晶体场中d轨道的能级分裂
5个d轨道(dxy、dxz、dyz、dx2-y2、dz2)的空间分布情况 在一定对称性配体静电场的作用下,它们将解除简并而发生分 裂,在不同的对称场中,发生分裂的情况是不同
b . 正八面体、正方形配合物比较稳定 d n相同的正方形配合物的CFSE大于正八面体构型的 CFSE ,但正八面体配合物可形成6个键,正方形配合物只有 4个键,所以总键能前者大于后者。因此过渡金属配合物以正 八面体构型为常见,只有在两者的稳定化能差值较大时,正 方形配合物才能比较稳定存在。在弱场中差值最大的是d4、 d9组态,在强场下是d8组态,例如,弱场中d9级态的 [Cu(H2O)4] 2+、[Cu(NH3)4] 2+;强场中d8级态的[Ni(CN)4] 2-都 是正方形的构型。 c .中心离子相同配体不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 中心离子相同时,配合物的稳定性只取决于配体的性质。 显然,配体场强越大,即△值越高,配合物的稳定性越大。 例如: [Ni(CN)4] 2->[Ni(NH3)4] 2+, [Fe(CN)6] 3- >[FeF6] 3-。
(1)在八面体场中
自由金属离子在晶体场中所受的作用,可定性的分成球对 称部分和场对称部分,前者对所有的d轨道有相同的作用,使 其能级上升为ES,但不发生分裂。后者使d轨道能级前发生分裂。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 过度金属离子位于 八面体的中心,6个 配体分别沿着三个 坐标轴正负两个方 向接近中心离子。 如左图示。
(3)平面正方形场
设四个配体分别沿x和y轴趋近中心离子。因dx2-y2轨道极大 值正好处于与配体迎头相接的位置,受排斥作用最强,能级升高 最多。其次是xy平面上的dxy轨道。而dz2轨道的环形部分在xy平 面上,受配体排斥作用较小,能量较低。简并的dxz、dyz的极大 值与xy平面成450角,受配体排斥作用最弱,能组最低。
这种偏差可以用晶体场稳定化能来解释。由于第一系 列过渡金属的二价离子的六水合物[M(H2O)6] 2+都是八面体 构型,配体是H 2O,中心离子是二价的,可推知是弱八面 体场。第一、二、三个d电子是填入低能的t2g轨道,稳定 化能逐渐增大,所以水化焓的增加比单靠有效核电荷增大 时所预计的要大;第四、五个d电子是填入高能的eg轨道, 稳定化能逐渐降低,水化焓也相应减少;第六、七、八个d 电子又是填入低能的t2g轨道,稳定化能渐增大,水化焓上 升;第九、十个d电子又是填入高级的eg轨道,稳定化能下 降,水化焓下降。显然,这个变化规律和双峰曲线是完全 一致的。若从实际测得的水化焓中扣除相应的稳定化能, 则可得到图中虚线所示的平滑曲线。这说明实验曲线的不 正常现象,来自晶体场稳定化能。
第一过渡系M 2+的水化焓
第一过渡系元素的二价金属离子是从Ca 2+到Zn 2+,d电子级态是 第一过渡系元素的二价金属离子是从 电子级态是 d0~d10.由于核电荷的逐渐增加,3d电子壳要逐步缩小,带极性的水分 由于核电荷的逐渐增加, 电子壳要逐步缩小 电子壳要逐步缩小, 由于核电荷的逐渐增加 子和离子间距也要减小,水化作用就要增大则-△ 值随 值随3d电子数的增 子和离子间距也要减小,水化作用就要增大则 △H值随 电子数的增 多要循序上升,形成一条平滑曲线。但是,用实测的-△ 值对 作图时, 值对d 多要循序上升,形成一条平滑曲线。但是,用实测的 △H值对 n作图时, 得到了上图中的实线,它是一条具有“双峰”的曲线, 得到了上图中的实线,它是一条具有“双峰”的曲线,而不是一条平滑 曲线。 曲线。
(3)八面体配合物、四面体配合物中d电子的排布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中心离子的d轨道分裂为eg和t 2g两 组,能级差为△o,这时,d轨轨道电子的排布要受到△o和P 两个因素的影响。
由上表示,不管是在强场还是弱场的情况下,d1、d2、d3、 d8、d9、d10的排布方式都是一样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没有 高自旋态和低自旋态之分,即只有一种稳定的电子排布方式。 而d4、d5、d6、d7的情况则不然,当△o>P时,它们是采取低 自旋态的排布方式较稳定;当△o<P时,它们是采取高自旋态 的排布方式较稳定。故d轨道中电子的排布方式是:强场低自 旋态,弱场高自旋态。 由于在相同条件下(配体相同,配体与中心离子的距离相 等),d轨道在四面体场作用下的分裂能只是八面体场作用下的 4/9,而成对能一般来说是变化不大的,这样小的分裂能是 小于成对能的,因而四面体配合物大多是高自旋配合物。d电 子的具体排布情况见下表。
1.3晶体场稳定化能(CFSE)
d电子从未分裂的d轨道Es能级进入分裂的d轨道时,所产生 的总能量下降值,称为晶体场稳定化能。下降的越多,即CFSE 越大,配合物也就相对的越稳定,所以CFSE的大小,是衡量配 合物稳定性的一个因素。 在八面体配合物中,t2g轨道上每有一个电子进入,体 系能量就降低4Dq,在eg轨道上有一个电子,则体系能量 就升高6Dq;同样,在四面体配合物中,只要在e轨道上有 一个电子,体系能量就下降(3/5)×(4/9)×10Dq,而 在t2轨道上有一个电子,体系能量就升高(2/5)×(4/9) ×10Dq。
各场中分裂能大小的比较
1.2 d轨道中电子的排布—高自旋态和低自旋态
在自由的过渡金属离子中,5个d轨道是简并的,根据洪特 规则,电子在d轨道中的排布,要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并 且自旋平行,最后自能得到一种使体系自由能最低的排布方式。 当d轨道能级发生分裂时电子在d轨道中的排布,将与分裂能和 成对能的大小有关。 (1)分裂能△ 一个电子由低能的d轨道进入到高能的d轨道所需要的能量叫 分裂能。如在八面体配合物中,当电子与t2g轨道跃迁到eg轨道 是所需要的能量,即能级差就是八面体场的分裂能△o 晶体场分裂能△是一个很重要的参数,可用来衡量配位场的 强弱,并决定体系的能量、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的大小与 配体有关也与中心离子有关。
单电子处在不同d轨道上时所受到的排斥作用不再完全相 同。其中dx2-y2和dz2轨道的极大值正好指向八面体的顶点 八面体的顶点, 八面体的顶点 处于迎头相接 迎头相接的状态,因而单电子在这类轨道上所受到的排斥 迎头相接 较球形场大,轨道能量有所升高,这组轨道称为eg轨道 轨道。相反 轨道 dxy、dxz和dyz轨道的极大值指向八面体顶点的间隙 八面体顶点的间隙,单电子 八面体顶点的间隙 所受到的排斥较小。与球形对称场相比,dxy、dxz、dyz 轨道 的能量有所降低,这组轨道称为t2g轨道 轨道。 轨道
例如,在弱八面体场中,d电子是采取高自旋态构型,所以 d6是(t 2g)4(eg)2。 CFSE=4×(-4Dq)-2×6D q= -4Dq 表明比未分裂时E s降低了4Dq 或CFSE=Es-E=0-(4Dq)=-4Dq,而在强八面体场中 电子是低自旋构型,所以d6是(t2g)6(eg)0。 CFSE=6×(-4Dq)十2P=-24D q十2P 式中2P的出现是由于强场作用迫使电子对数增加2。若不 考虑电子成对能,则CFSE=-24Dq, 或CFSE=Es-E=0- (-24Dq+2P)=24Dq-2P。 八 面 体 场 稳 定 化 能
电子在d轨道中的排布情况是与△和P的扣对大小 有关的。例如,有2个电子进入能级不向的两个d轨道, 则有两种排布方式:如下图
其能量分别为 E a=E o十(E o十△)=2Eo十△ E b=E o十(E o十P)=2Eo十P 可见,若△<P,则状态(a)稳定,即弱场时高自旋排布稳 定;若△>P,则状态(b)稳定,即强场时低自旋态排布稳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