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
铸钢件热处理作业指导书
![铸钢件热处理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1331748f90f76c660371aa4.png)
铸钢件热处理作业指导书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热处理作业指导书1.目的保证热处理质量。
2.热处理方式按加热和冷却条件不同,铸钢件的主要热处理方式有:退火、正火、均匀化处理、淬火、回火、固溶处理、沉淀硬化、消除应力处理及除氢处理。
3.热处理操作要求.退火退火是将铸钢件加热到Acs 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退火的目的是为消除铸造组织中的柱状晶、粗等轴晶、魏氏组织和树枝状偏析,以改善铸钢力学性能。
碳钢退火后的组织:亚共析铸钢为铁素体和珠光体,共析铸钢为珠光体,过共析铸钢为珠光体和碳化物。
适用于所有牌号的铸钢件。
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
表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
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
图1—1为几种退火处理工艺的加热规范示意图表l—1为铸钢件常用退火工艺类型及其应用表1-2铸钢件退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正火正火是将铸钢件目口热到Ac。
温度以上30~50o C 保温,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在静止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
表1-3铸钢件正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表1-4常用低合金铸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艺及硬度。
正火的目的是细化钢的组织,使其具有所需的力学性能,也司作为以后热处理的预备处理。
正火与退火工艺的区别有两个:其一是正火加热温度要偏高些;其二是正火冷却较快些。
经正火的铸钢强度稍高于退火铸钢,其珠光体组织较细。
一般工程用碳钢及部分厚大、形状复杂的合金钢铸件多采用正火处理。
图1—2为碳钢的正火温度范围示意图正火可消除共析铸钢和过共析铸钢件中的网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退火;可作为中碳钢以及合金结构钢淬火前的预备处理,以细化晶粒和均匀组织,从而减少铸件在淬火时产生的缺陷。
表1-3铸钢件正火工艺及退火后的硬度表1-4常用低合金铸件正火或正火+回火工艺及硬度.淬火淬火是将零件加热到奥氏体化后(Ac。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d4c2c3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f6.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用的铝合金制品,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领域。
为了保证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操作、后续处理、质量检验和安全注意事项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铝铸件的作业指导。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铝铸件的设计要求和工艺参数:根据产品的要求和工艺流程,确定铝铸件的尺寸、形状、材料等参数。
1.2 准备铝合金材料和模具:选择合适的铝合金材料,并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制作模具。
1.3 清洁和预热设备:确保铝铸件的模具和设备表面干净,避免杂质对成品质量的影响。
预热设备可以提高铸造效率和产品质量。
二、铸造操作:2.1 熔炼铝合金材料:根据工艺要求,将铝合金材料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控制熔炼温度和时间,确保铝合金的均匀性和纯度。
2.2 浇注和冷却:将熔融的铝合金材料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温度,确保铝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准确。
然后进行冷却,使铝铸件逐渐凝固。
2.3 脱模和修整:待铝铸件完全冷却后,将其从模具中取出,并进行修整,去除毛刺和不良表面。
三、后续处理:3.1 除渣和清洗:将铝铸件浸入除渣剂中,去除表面的氧化物和杂质。
然后进行清洗,保证铝铸件的表面干净。
3.2 热处理:根据铝铸件的要求,进行热处理,改善铝铸件的硬度、强度和耐腐蚀性能。
3.3 表面处理:对铝铸件进行喷涂、抛光、喷砂等表面处理,提高其外观质量和耐腐蚀性。
四、质量检验:4.1 尺寸检测:使用测量工具对铝铸件的尺寸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4.2 成分分析: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铝铸件的成分,确保其合金成分符合标准。
4.3 缺陷检测:利用X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方法,对铝铸件进行缺陷检测,确保其无内部缺陷。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熔炼操作:在熔炼铝合金材料时,需注意熔炉的温度和操作规程,避免发生熔炉爆炸等事故。
5.2 铸造操作:在浇注和冷却过程中,操作人员需佩戴防护设备,避免烫伤和溅射伤害。
铸件热处理工艺指导书.doc
![铸件热处理工艺指导书.doc](https://img.taocdn.com/s3/m/6212cc2210661ed9ad51f354.png)
版本号:A修订次数:01Pages Possess the9Pages前提:本作业指导书系建蓓铸造有限公司的核心工艺文件之一。
它针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第三个特殊过程(见《公司质量手册》章节号4.0/4.1之4.1.7)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操作、控制规定,必须得到充分严格贯彻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所取参数,主要源于化工出版社的《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
*本作业指导书中打“*”并用楷体注明的文字,是警/提示内容,也可作为执行条款。
1.灰铸铁的退火、正火热处理工艺1.1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灰铸铁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较薄、故冷却速度较快的灰铁件;2.形状复杂、截面变化较大的铸件;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铸件;4.经过少量焊修,因而局部积累些许焊应力的铸件。
*加热温度越高,应力消除越快。
但温度过高,则易发生石墨化与珠光体球化而使性能降低,尤其是含Si量较高时;*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保温时间终了,以30~5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冷却至150~200℃出炉冷却(空冷)。
1.2软化退火和正火工艺灰铸铁软化退火和正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2.球墨铸铁的退火、正火(+回火)和调质热处理工艺2.1高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石墨时,必须采用高温退火工艺:版本号:A修订次数:02PagesPossess the 9Pages球墨铸铁高温退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械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使工件容易加工且不易变形。
*退火温度越高,渗碳体组织分解速度越快,白口现象越易消除。
但温度过高将使铸件机械性能反而变坏,发生变形和表面氧化失碳,故须严格控制温度上限。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8552ab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13.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铸造工人进行铸造作业,确保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安全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根据铸件的要求和材料特性,确定合适的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包括熔炼温度、冷却速度等。
2. 准备模具和模具配件: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和模具配件,并进行清洁和涂抹模具释模剂。
3. 准备熔炉和熔炼设备:检查熔炉和熔炼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并达到所需温度。
4. 准备铸造辅助设备:准备好铸造辅助设备,如浇注杯、砂箱、浇注系统等。
三、铸造操作步骤1. 模具准备:将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并进行定位和固定。
确保模具表面干净,无杂质和损坏。
2. 预热模具:使用预热炉或者火炬对模具进行预热,以减少热应力和提高铸件表面质量。
3. 准备熔炼材料:根据工艺要求,准备好熔炼材料,并将其放入熔炉中进行熔炼。
4. 熔炼和浇注:根据熔炼温度和时间要求,将熔炼材料熔化并倒入浇注杯中,然后通过浇注系统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
5. 冷却和固化:待铸件充分冷却和固化后,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6. 清理和修整:清理铸件表面的砂砾和毛刺,并进行必要的修整工作,以满足铸件的要求。
7. 检验和质量控制:对铸件进行尺寸、硬度、密度等方面的检验,并进行必要的质量控制措施,确保铸件质量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铸造作业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防护手套等,并确保操作环境的安全。
2. 操作规范:按照操作步骤进行铸造作业,严禁违规操作或者使用破损的模具和设备。
3. 温度控制:严格控制熔炼温度和冷却速度,以保证铸件的质量和性能。
4. 模具维护:定期清洁和维护模具,确保其表面光滑,延长使用寿命。
5. 废料处理:对于废弃的熔炼材料和废弃铸件,应按照环保要求进行正确处理。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铸件表面有气孔:可能是熔炼材料中含有气体或者模具未彻底排气,解决方法是改进熔炼材料的质量和调整模具排气。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https://img.taocdn.com/s3/m/d9609a0969eae009581becbe.png)
前提:本作业指导书系建蓓铸造有限公司的核心工艺文件之一。
它针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第三个特殊过程(见《公司质量手册》章节号之4.1.7)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操作、控制规定,必须得到充分严格贯彻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所取参数,主要源于化工出版社的《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
* 本作业指导书中打“*”并用楷体注明的文字,是警/提示内容,也可作为执行条款。
1.灰铸铁的退火、正火热处理工艺1.1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灰铸铁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较薄、故冷却速度较快的灰铁件;2.形状复杂、截面变化较大的铸件;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铸件;4.经过少量焊修,因而局部积累些许焊应力的铸件。
* 加热温度越高,应力消除越快。
但温度过高,则易发生石墨化与珠光体球化而使性能降低,尤其是含Si量较高时;*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时间终了,以30~5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冷却至150~200℃出炉冷却(空冷)。
1.2软化退火和正火工艺灰铸铁软化退火和正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2.球墨铸铁的退火、正火(+回火)和调质热处理工艺高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石墨时,必须采用高温退火工艺: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械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使工件容易加工且不易变形。
* 退火温度越高,渗碳体组织分解速度越快,白口现象越易消除。
但温度过高将使铸件机械性能反而变坏,发生变形和表面氧化失碳,故须严格控制温度上限。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铸件白口深度大、渗碳体组织成分多时,应适当增加保温时间。
*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60e91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ffd1a49.png)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1. 概述本指导书旨在提供铸造工艺的操作指导,以帮助操作员正确地进行铸造工艺步骤。
铸造工艺是一项重要的加工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铸件。
通过遵循本指导书中的步骤,操作员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2. 设备准备在进行铸造工艺之前,操作员需要准备以下设备:- 铸造炉:确保铸造炉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温度和燃料供应正常。
- 模具和芯盒:检查模具和芯盒是否完好无损,需要做好防粘和防破裂处理。
- 铸造钵和铸瓶:清洁铸造钵和铸瓶,确保其无任何杂质。
- 熔炼材料:准备足够的熔炼材料,确保材料符合要求并进行检验。
3. 准备工作在进行铸造工艺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清理模具和芯盒:清除模具和芯盒中的任何残留物,确保内部干净和光滑。
- 涂抹模具:使用适当的涂料涂抹模具内部,以防止铸件粘连。
- 准备铸造材料:按照工艺要求准备适量的铸造材料,包括合金和添加剂。
- 预热炉温:调整铸造炉的温度,根据铸造材料的要求预热炉内。
4. 铸造步骤以下是铸造工艺的基本步骤:1. 将合适的铸炉温度调至工艺要求的温度。
2. 将铸造钵放在合适的位置,确保其稳定。
3. 加入预先准备好的铸造材料到铸造钵中,并搅拌均匀。
4. 把铸造钵放入预热炉中,进行熔炼,直到材料完全熔化。
5. 检查熔融金属的温度和成分,确保其符合要求。
6. 把熔融金属从预热炉中倒入模具中,注意操作安全和稳定。
7. 等待铸件冷却和凝固,确保在适当的时间内取出铸件。
8. 完全冷却后,取出铸件并进行修整、清理等处理。
5.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铸造工艺时,操作员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确保铸造炉和其他设备的使用安全,防止火灾和其他意外事故。
- 使用适当的防护装备,如耐高温手套和防护眼镜。
- 避免操作时靠近熔融金属,以防止烧伤和其他伤害。
- 注意模具和芯盒的破裂和损坏,及时更换以避免铸件质量问题。
6. 维护保养为了保证铸造工艺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久使用,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保养工作:- 清洁设备:定期清洁铸造炉、模具和其他设备,确保无杂质和残留物。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https://img.taocdn.com/s3/m/6850a5882cc58bd63186bd82.png)
前提:本作业指导书系建蓓铸造有限公司的核心工艺文件之一。
它针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第三个特殊过程(见《公司质量手册》章节号4.0/4.1之4.1.7)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操作、控制规定,必须得到充分严格贯彻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所取参数,主要源于化工出版社的《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
*1.***空冷)。
的铸件;4.经过较多焊修,因而积累较大焊应力的铸件。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终了,以60~8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至600℃后出炉空冷。
2.2低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石墨(没有渗碳体)时,只需采用低温退火工艺:球墨铸铁低温退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终了,以60~80℃/h的速1.获得回火索氏体+石墨组织;2.使材质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3.技术性能要求很高的大型球铁件。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正淬保温终了要迅即入水(复杂铸件用油淬)。
入淬时要控制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最好控制在20℃左右,可用冷却塔使介质及时冷却);*淬火形成较大的调质应力,故应在正火后的12h内完成回火热处理。
回火保温终了,铸件可采用空冷、油冷,但绝不可采用炉冷(缓冷将使冲击值陡降)。
3.合金铸铁的稳定化(人工时效)和软化退火、正+回热处理工艺3.1稳定化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h计算;*装炉时温度须低于200℃,加热速率小于60~100℃/h 。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ee8ac02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fc.png)
铝铸件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铝铸件是一种常见的金属铸造产品,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价值。
为了确保铝铸件的质量和生产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作业指导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从铝铸件的准备工作、铸造工艺、熔炼与浇注、冷却处理以及后续加工等五个方面,分别阐述铝铸件作业的关键要点。
一、准备工作1.1 材料准备铝铸件的材料选择非常重要,一般采用铝合金材料,如A356、A380等。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对材料进行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1.2 模具准备选择合适的模具对铝铸件的质量和形状有着重要影响。
在模具准备中,需要对模具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表面光洁度和尺寸精度。
1.3 设备准备铝铸件的生产需要一系列设备的支持,包括铸造设备、熔炼设备、冷却设备等。
在准备工作中,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二、铸造工艺2.1 熔炼铝合金铝铸件的生产过程中,首先需要将铝合金熔化。
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控制熔炼温度、熔炼时间和熔炼气氛,确保铝合金的成分和纯度符合要求。
2.2 浇注铸造熔化的铝合金需要通过浇注的方式注入到模具中。
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压力,确保铝合金能够充分填充模具,并避免产生气孔和缺陷。
2.3 铸件冷却铸造完成后,需要对铝铸件进行冷却处理。
冷却过程中,需要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确保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
三、熔炼与浇注3.1 熔炼操作在熔炼过程中,需要掌握熔炼设备的操作方法,如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和搅拌方式等。
同时,需要注意熔炼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佩戴防护设备和控制熔炼火焰。
3.2 浇注操作在浇注过程中,需要掌握浇注设备的操作方法,如浇注速度和浇注角度等。
同时,需要注意浇注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避免烫伤和防止溅射。
四、冷却处理4.1 冷却时间铝铸件的冷却时间需要根据具体的铸件尺寸和形状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较大的铸件需要较长的冷却时间,以确保其完全冷却。
4.2 冷却介质选择合适的冷却介质对铝铸件的冷却效果有重要影响。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b86d1f6c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96.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背景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加工工艺,用于制造各种金属零件和构件。
为了确保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制定一份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是必要的。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要求,以确保铸造作业的顺利进行。
二、作业环境和设备要求1. 作业环境:a. 温度:在铸造作业过程中,室温应保持在20-25摄氏度,以确保金属液体的流动性和凝固过程的稳定性。
b. 通风:作业场所应具备良好的通风设施,以排除金属熔融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
c. 照明:作业场所应提供充足的照明,以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清晰地观察和操作。
d. 干净整洁:作业场所应保持干净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对作业造成干扰。
2. 设备要求:a. 熔炉:应选用适当的熔炉设备,确保金属能够均匀加热至熔点以上,并能够满足所需的熔化温度和熔化时间。
b. 铸型设备:根据零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铸型设备,确保能够得到满足要求的铸型。
c. 浇注设备:选择合适的浇注设备,确保金属液体能够顺利地流入铸型中,并避免产生气孔和夹杂物。
d. 冷却设备:根据铸件的尺寸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冷却设备,以确保铸件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冷却到适当的温度。
三、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a. 检查设备:确保熔炉、铸型设备、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如有异常应及时进行修理或更换。
b. 准备材料:根据铸件的要求,准备适当的金属材料和辅助材料,并进行必要的预处理,如除杂、除气等。
c. 安全措施: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护眼镜、耳塞等,确保作业安全。
2. 熔炼金属:a. 加料:根据所需铸件的材料要求,将金属材料按照一定比例加入熔炉中。
b. 加热:启动熔炉,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以上,确保金属完全熔化,并保持适当的熔化温度一段时间。
c. 熔炼控制:在熔炉操作过程中,根据需要进行温度、压力、时间等参数的控制和调整,以确保金属液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3. 铸型准备:a. 模具准备: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选择合适的模具,并进行必要的涂料处理,以保证铸件表面的质量。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77a562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e.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1. 概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规范铸造作业流程、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而编写的文档。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描述铸造作业的各个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便操作人员能够按照标准化的流程进行铸造作业。
2. 作业准备2.1 设备准备2.1.1 确保铸造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如铸造炉、模具等。
2.1.2 检查铸造设备的温度、压力、液位等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2.1.3 确保所使用的工具、模具等配套设备完好无损。
2.2 材料准备2.2.1 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合适的铸造材料,如熔炼金属、砂型材料等。
2.2.2 对铸造材料进行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2.3 人员准备2.3.1 指定经验丰富的操作人员进行铸造作业。
2.3.2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技能和知识。
2.3.3 分配合适的人员进行监督和质量检查。
3. 铸造作业流程3.1 准备工作3.1.1 清洁铸造设备和工作区域,确保无杂质和污染物。
3.1.2 检查模具和工装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1.3 检查熔炼炉和炉料的温度和质量。
3.2 熔炼和浇注3.2.1 将合适的熔炼金属放入熔炼炉中,控制炉温和炉料的配比。
3.2.2 等待熔炼金属达到合适的温度和液态状态。
3.2.3 检查熔炼金属的质量和成分,确保符合产品要求。
3.2.4 将熔炼金属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
3.3 冷却和固化3.3.1 等待铸件冷却到合适的温度,确保其能够从模具中取出。
3.3.2 检查铸件的外观和尺寸,确保其质量和准确性。
3.3.3 将冷却固化的铸件从模具中取出,避免损坏和变形。
3.4 后处理3.4.1 对铸件进行修整、打磨、清洁等处理,以达到产品要求的表面质量。
3.4.2 进行热处理、机加工等工艺,以达到产品要求的物理性能和尺寸精度。
3.4.3 进行质量检查,包括外观检验、尺寸检测、化学成分分析等。
4. 安全注意事项4.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719d6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5.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创造工艺,用于生产各种金属制品。
本作业指导书旨在提供一份详细的指导,匡助操作人员正确进行铸造作业,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确保操作人员已经接受过相关的培训,了解铸造工艺和安全操作规程。
2. 检查所需的原材料和设备是否齐全,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维护。
3. 准备好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眼镜、耳塞、手套和防护服。
三、作业流程1. 准备模具a. 根据产品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材料,并进行加工和调整。
b. 清洁模具表面,确保无杂质和污垢。
c. 涂抹模具表面润滑剂,以便于后续的铸造操作。
2. 准备熔炉a. 检查熔炉的燃料供应和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正常工作。
b. 将所需的金属原料放入熔炉中,并根据需要添加合适的合金元素。
c. 等待金属熔化,并保持熔池温度稳定。
3. 铸造操作a. 将预热的模具放置在铸造台上,确保稳定和水平。
b. 使用合适的工具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注意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c. 等待金属冷却凝固,可以使用冷却剂加快冷却速度。
d. 打开模具,取出铸件,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修整、清洁和热处理。
四、质量控制1. 检查铸件的尺寸和外观,确保符合产品设计要求。
2. 进行必要的材料化学成份分析和力学性能测试,以验证产品质量。
3. 记录和跟踪每一个铸件的质量数据,以便于追溯和改进。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并遵守相关的安全规程。
2. 注意熔炉和铸造台的高温,避免烫伤和火灾。
3. 避免金属溅射和飞溅,确保周围工作区域的安全。
4. 注意金属熔化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确保通风良好。
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金属熔化不充分或者不均匀:检查熔炉温度和搅拌方式,调整熔炉操作。
2. 模具填充不完整或者产生气孔:检查模具设计和润滑剂使用,调整铸造操作。
3. 铸件尺寸不许确:检查模具和铸造台的精度,调整模具创造和铸造操作。
七、作业总结铸造作业是一项复杂的工艺,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能。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afb89ef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ec.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概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指导铸造操作人员正确、安全地进行铸造作业而编写的文档。
本指导书旨在提供详细的操作步骤、安全注意事项以及质量要求,以确保铸造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准备1. 熟悉铸造工艺:操作人员应熟悉所使用的铸造工艺,包括熔炼、模具创造、浇注、冷却等环节。
2. 准备材料和设备:根据产品要求,准备好所需的铸造材料、模具、熔炉、铸造设备等。
3. 检查设备状态:确保设备完好无损,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修或者更换。
三、操作步骤1. 熔炼准备a. 准备熔炼炉:检查熔炼炉的温度计、炉门、炉体等是否正常。
b. 准备熔炼材料:按照配比准确称取熔炼材料,确保配比精确。
c. 加热炉子:将炉子加热至适宜的熔点温度。
2. 模具创造a. 准备模具: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模具,并确保模具表面干净平整。
b. 涂抹模具脱模剂:在模具内表面均匀涂抹一层模具脱模剂,以方便后续取模。
c. 模具装配:按照产品要求,将模具分为上下两部份,并确保模具装配坚固。
3. 浇注a. 熔炼金属准备:将熔炼好的金属倒入专用容器中,确保金属温度适宜。
b. 模具预热:将模具放入预热炉中进行预热,以提高浇注效果。
c. 浇注操作:将熔炼好的金属缓慢、均匀地倒入模具中,避免产生气泡和夹杂物。
d. 晾放和冷却:完成浇注后,将模具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进行冷却。
4. 后续处理a. 模具拆卸:待铸件彻底冷却后,拆卸模具,注意避免损坏铸件。
b. 去毛刺:使用工具将铸件表面的毛刺去除,确保表面光滑。
c. 检验和修整:对铸件进行外观检验和尺寸检验,如有缺陷或者尺寸不合格应及时修整。
d. 表面处理:根据产品要求,进行砂光、喷涂等表面处理。
四、安全注意事项1. 熔炼操作时,注意穿戴防护设备,避免烫伤和熔融金属的溅射。
2. 模具创造时,注意使用锋利工具时的安全操作,避免划伤。
3. 浇注时,要注意金属的温度和浇注速度,避免产生气泡和夹杂物。
4. 后续处理时,注意使用安全工具,避免意外伤害。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3d6a09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f7.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引言概述:铸造作业是一种常见的创造工艺,它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倒入模具中,经过凝固和冷却过程,最终得到所需的零件或者产品。
铸造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因此,编写一本准确且详细的铸造作业指导书对于提高铸造作业的效率和质量至关重要。
一、准备工作1.1 确定铸造材料:根据产品要求和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包括金属或者合金的种类和成份。
1.2 设计模具:根据产品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合适的模具,包括芯盒、型腔、浇口和冷却系统等。
1.3 准备设备和工具:准备好所需的铸造设备,如熔炉、浇注设备和冷却设备等,同时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如夹具和测量工具等。
二、模具制备2.1 制备芯盒: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芯盒,包括芯盒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2 制备型腔: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制备型腔,包括型腔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和尺寸控制等。
2.3 安装冷却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安装冷却系统,确保冷却水能够有效地冷却模具,以保证铸件的质量。
三、熔化和浇注3.1 熔炼金属或者合金:根据铸造材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熔炼设备,将金属或者合金熔化并保持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
3.2 准备浇注系统:根据模具设计要求,准备好浇注系统,包括浇口、浇注道和冒口等,确保熔化的金属或者合金能够顺利地流入模具中。
3.3 控制浇注过程:在浇注过程中,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温度,确保金属或者合金能够充分填充型腔,并避免产生缺陷,如气孔和夹杂等。
四、冷却和固化4.1 控制冷却速率: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冷却速率,以确保铸件能够均匀冷却,避免产生应力和变形等问题。
4.2 确保固化质量:根据铸造材料的特性,控制固化时间和温度,确保铸件能够彻底固化,达到所需的力学性能和组织结构。
4.3 模具拆卸和清理:在铸件彻底固化后,拆卸模具,并对模具进行清理和维护,以便下一次的铸造作业。
五、后续处理5.1 修整和加工:对铸件进行修整和加工,包括去除浇口和冒口、修整表面和尺寸等,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https://img.taocdn.com/s3/m/358b96f667ec102de3bd899e.png)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前提:本作业指导书系建蓓铸造有限公司的核心工艺文件之一。
它针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第三个特殊过程(见《公司质量手册》章节号之4.1.7)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操作、控制规定,必须得到充分严格贯彻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所取参数,主要源于化工出版社的《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
* 本作业指导书中打“*”并用楷体注明的文字,是警/提示内容,也可作为执行条款。
1.灰铸铁的退火、正火热处理工艺1.1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灰铸铁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较薄、故冷却速度较快的灰铁件;2.形状复杂、截面变化较大的铸件;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铸件;4.经过少量焊修,因而局部积累些许焊应力的铸件。
* 加热温度越高,应力消除越快。
但温度过高,则易发生石墨化与珠光体球化而使性能降低,尤其是含Si量较高时;*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时间终了,以30~5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冷却至150~200℃出炉冷却(空冷)。
1.2软化退火和正火工艺灰铸铁软化退火和正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3.正火工艺适用于对材质有硬度要求的铸件,退火工艺适用于对材质有韧性要求的铸件;4.经过较多焊修,因而积累较大焊应力的铸件。
*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2.球墨铸铁的退火、正火(+回火)和调质热处理工艺高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石墨时,必须采用高温退火工艺: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械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使工件容易加工且不易变形。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页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页](https://img.taocdn.com/s3/m/ca27c410f524ccbff12184f3.png)
前提:本作业指导书系建蓓铸造有限公司的核心工艺文件之一。
它针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第三个特殊过程(见《公司质量手册》章节号4.0/4.1之4.1.7)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操作、控制规定,必须得到充分严格贯彻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所取参数,主要源于化工出版社的《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
* 本作业指导书中打“*”并用楷体注明的文字,是警/提示内容,也可作为执行条款。
1.灰铸铁的退火、正火热处理工艺1.1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灰铸铁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较薄、故冷却速度较快的灰铁件;2.形状复杂、截面变化较大的铸件;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铸件;4.经过少量焊修,因而局部积累些许焊应力的铸件。
* 加热温度越高,应力消除越快。
但温度过高,则易发生石墨化与珠光体球化而使性能降低,尤其是含Si量较高时;*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 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时间终了,以30~5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冷却至150~200℃出炉冷却(空冷)。
1.2软化退火和正火工艺灰铸铁软化退火和正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 的速率缓慢加热。
2.球墨铸铁的退火、正火(+回火)和调质热处理工艺2.1 高温退火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械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使工件容易加工且不易变形。
* 退火温度越高,渗碳体组织分解速度越快,白口现象越易消除。
但温度过高将使铸件机械性能反而变坏,发生变形和表面氧化失碳,故须严格控制温度上限。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铸件白口深度大、渗碳体组织成分多时,应适当增加保温时间。
*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终了,以60~8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至600℃后出炉空冷。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86e0eaf3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c.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任务描述铸造作业指导书是为了保证铸造作业的质量和效率,提供给铸造工人的操作指南。
本指导书旨在详细描述铸造作业的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以确保铸造产品的合格率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产品的材料和规格要求。
2. 准备铸造模具、砂型、熔炉和其他所需设备。
3. 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并符合操作规范。
4. 检查原材料的质量和数量,确保满足生产需求。
三、铸造作业步骤1. 模具准备a. 将铸造模具放置在工作台上,确保模具表面干净平整。
b. 检查模具的尺寸和形状,确保与产品要求一致。
c. 在模具中涂抹模具释型剂,以便于后续产品的脱模。
2. 砂型制备a. 将砂型材料倒入模具中,用手或者工具均匀铺平。
b. 使用振动器或者敲击模具,以排除气泡和提高砂型的密实度。
c. 根据产品要求,在砂型中设置浇口、喷口和其他必要的结构。
3. 熔炉操作a. 将合适的铸造材料放入熔炉中,并按照熔炉操作规范进行熔化。
b. 控制熔炉的温度和时间,确保铸造材料彻底熔化和达到所需的浇注温度。
c. 检查熔炉中的杂质温和泡,并进行必要的处理,以确保铸件质量。
4. 浇注操作a. 将熔化的铸造材料倒入砂型中,注意控制倒注速度和角度,避免产生气泡和渣滓。
b. 确保铸造材料能够充分填充砂型,并避免产生冷隔和缺陷。
c. 检查浇注后的砂型,确保铸件形状和尺寸符合要求。
5. 冷却和脱模a. 将铸件放置在合适的冷却设备中,以确保铸件冷却到适当温度。
b. 使用适当的工具和方法,将铸件从砂型中取出,注意避免铸件的损坏。
c. 检查铸件的表面和内部质量,确保无裂纹、气孔和其他缺陷。
6. 后续处理a. 对铸件进行修整、抛光和清洁,以提高外观和尺寸精度。
b. 进行必要的热处理、表面处理和检测,以满足产品的特殊要求。
c. 对铸件进行质量检验,确保符合相关标准和客户要求。
四、注意事项1. 铸造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个人防护装备。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2c49f11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f.png)
铸造工艺作业指导书1. 引言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制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等行业。
本指导书旨在为铸造工艺操作人员提供详细的作业指导,以确保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工艺流程铸造工艺通常包括模具准备、熔炼金属、浇注、冷却和清理等步骤。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步骤的操作要点。
2.1 模具准备在进行铸造之前,需要准备合适的模具。
模具应具备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以承受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金属液体。
模具的制作过程包括模型设计、模型制作、芯子制备等。
2.1.1 模型设计根据产品的要求和设计图纸,进行模型设计。
考虑到产品形状、结构和尺寸等因素,确保模型能够顺利脱模并满足产品要求。
2.1.2 模型制作根据设计好的模型图纸,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模型制作。
常用的模型材料有木材、泡沫、塑料等。
制作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模型的精度和平整度。
2.1.3 芯子制备对于一些复杂形状的产品,需要使用芯子来形成内部空腔。
芯子的制备可以使用砂芯、金属芯等材料,根据产品要求进行选择。
2.2 熔炼金属在铸造过程中,需要将金属加热至液态状态,以便浇注到模具中。
熔炼金属的过程需要掌握合适的温度和时间控制。
2.2.1 选材和计量根据产品要求选择合适的金属材料,并按照配方进行计量。
确保配比准确,以避免产生不良品。
2.2.2 熔炼设备准备清理和预热熔炼设备,确保设备干净无杂质,并达到所需温度。
2.2.3 加料和熔化按照计量好的配方,将金属加入到预热设备中,并控制好加热温度和时间,使金属完全熔化。
2.3 浇注浇注是将熔融金属倒入模具中的过程。
正确的浇注操作可以确保产品形状和质量。
2.3.1 模具准备检查模具是否干净,没有残留物和杂质,确保模具内部光滑平整。
涂抹合适的润滑剂,以便顺利脱模。
2.3.2 浇注方式选择根据产品要求和模具结构,选择合适的浇注方式。
常见的浇注方式有重力浇注、压力浇注等。
2.3.3 浇注操作将熔融金属从熔炉中倒入模具中,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避免产生气泡和缺陷。
铸造作业指导书
![铸造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78ab79aa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d.png)
铸造作业指导书一、引言铸造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方法,广泛应用于创造各种工业产品。
本指导书旨在为铸造作业提供详细的指导,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二、作业准备1. 确定铸造材料和工艺参数,包括金属合金的成份、熔化温度、浇注温度等。
2. 准备铸造模具,包括模具的设计、创造和检查。
3. 准备所需的铸造设备和工具,如熔炉、浇注设备、模具护理工具等。
4. 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设施,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三、铸造操作步骤1. 熔炼金属合金:a. 将金属原料按照配方投入熔炉,并控制熔炉温度达到合适的熔点。
b. 在熔炉中加入合适的熔剂和其他添加剂,如脱氧剂、除杂剂等。
c. 搅拌熔炉中的金属合金,确保均匀熔化和混合。
2. 模具准备:a. 检查模具的完整性和清洁度,确保没有损坏和杂质。
b. 在模具表面涂抹模具润滑剂,以便于铸件的顺利脱模。
3. 浇注铸造:a. 将熔炼好的金属合金倒入模具中,控制浇注速度和角度,以避免气泡和杂质的产生。
b. 确保金属合金充满整个模腔,避免产生缺陷。
4. 冷却和固化:a. 在铸件浇注完成后,将模具放置在适当的环境中进行冷却和固化。
b. 控制冷却时间和温度,以确保铸件的彻底固化和稳定性。
5. 脱模和后处理:a. 当铸件彻底冷却后,小心地将模具打开,取出铸件。
b. 对铸件进行必要的后处理,如修整、清洁、除毛刺等。
四、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耐热手套等。
2. 熔炉操作时,注意防止金属溅射和热辐射,保持操作区域的通风。
3. 模具操作时,避免碰撞和摔落,以免损坏模具和造成人员伤害。
4. 铸件冷却过程中,注意避免接触高温表面,以免烫伤。
5. 严禁在作业现场吸烟或者使用明火,以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五、质量控制1. 对铸造材料进行化学成份分析和物理性能测试,确保符合要求。
2. 对模具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表面光滑和尺寸精确。
3. 对铸件进行外观检查、尺寸测量和缺陷检测,确保质量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件热处理工艺及作业指导书主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前提:本作业指导书系建蓓铸造有限公司的核心工艺文件之一。
它针对公司产品实现的第三个特殊过程(见《公司质量手册》章节号之4.1.7)提出了系统完整的操作、控制规定,必须得到充分严格贯彻执行。
本作业指导书所取参数,主要源于化工出版社的《钢铁热处理实用技术》。
* 本作业指导书中打“*”并用楷体注明的文字,是警/提示内容,也可作为执行条款。
1.灰铸铁的退火、正火热处理工艺1.1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灰铸铁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较薄、故冷却速度较快的灰铁件;2.形状复杂、截面变化较大的铸件;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铸件;4.经过少量焊修,因而局部积累些许焊应力的铸件。
* 加热温度越高,应力消除越快。
但温度过高,则易发生石墨化与珠光体球化而使性能降低,尤其是含Si量较高时;*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时间终了,以30~5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冷却至150~200℃出炉冷却(空冷)。
1.2软化退火和正火工艺灰铸铁软化退火和正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3.正火工艺适用于对材质有硬度要求的铸件,退火工艺适用于对材质有韧性要求的铸件;4.经过较多焊修,因而积累较大焊应力的铸件。
* 保温时间一般按炉内铸件平均壁厚的5min/mm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2.球墨铸铁的退火、正火(+回火)和调质热处理工艺高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渗碳体+石墨时,必须采用高温退火工艺: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械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使工件容易加工且不易变形。
* 退火温度越高,渗碳体组织分解速度越快,白口现象越易消除。
但温度过高将使铸件机械性能反而变坏,发生变形和表面氧化失碳,故须严格控制温度上限。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铸件白口深度大、渗碳体组织成分多时,应适当增加保温时间。
*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终了,以60~8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至600℃后出炉空冷。
低温退火当铸态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石墨(没有渗碳体)时,只需采用低温退火工艺:球墨铸铁低温退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获得铁素体球墨铸铁;2.分解渗碳体和珠光体,提高机性能;3.改善加工性能。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保温终了,以60~80℃/h的速率在炉内缓冷,至600℃后出炉空冷。
正火+回火适用范围1.获得珠光体基体组织(P 可达70%以上);2.增加珠光体分散度,细化组织金相;3.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 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 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 的速率缓慢加热。
正火保温终了即进行空气冷却或吹风强制冷却;* 由于正火的冷却速率较大,会导致铸件产生热处理应力。
故应在正火后的24h 内进行以消除铸件内应力为目的的回火热处理。
回火保温终了,铸件在静止空气中冷却。
调质热处理适用范围1.获得回火索氏体+石墨组织;2.使材质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升。
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3.技术性能要求很高的大型球铁件。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2h计算;* 形状复杂的铸件,要以75~100℃/h的速率缓慢加热。
正淬保温终了要迅即入水(复杂铸件用油淬)。
入淬时要控制介质温度不宜过高(最好控制在20℃左右,可用冷却塔使介质及时冷却);* 淬火形成较大的调质应力,故应在正火后的12h内完成回火热处理。
回火保温终了,铸件可采用空冷、油冷,但绝不可采用炉冷(缓冷将使冲击值陡降)。
3.合金铸铁的稳定化(人工时效)和软化退火、正+回热处理工艺3.1 稳定化消除内应力退火(人工时效)工艺合金铸铁稳定化退火(人工时效)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高Cr抗磨白口铸铁、耐热铸铁等合金铸铁件消除铸应力;2. 经过少量焊修,因而局部积累些许焊应力的合金铸铁件;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合金铸铁件。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h计算;* 装炉时温度须低于200℃,加热速率小于60~100℃/h。
保温终了炉内冷却速率控制在30~50℃/h,避免形成新的热应力。
* 出炉空冷,可根据需要采用风冷或静态空气冷却。
前者表面硬度较高,后者表面硬度较低。
软化退火合金铸铁软化退火热处理工艺3.需进行机加工的大型合金铸铁件。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h计算;* 装炉时温度须低于200℃,加热速率小于60~100℃/h。
第一次和第二次保温终了炉内冷却速率控制在30~50℃/h,分别缓冷至700~750℃和600℃温点。
* 出炉空冷,可根据需要采用风冷或静态空气冷却。
前者表面硬度较高,后者表面硬度较低。
正火+回火合金铸铁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度1.获得良好的金相组织和材质稳定性;2.使材质综合性能得到提升。
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3.有严格力学性能要求的合金铸铁件。
* 保温时间也可按炉内铸件每15mm 的有效厚度、需要保温1h 计算;* 正火温度根据合金成分分别取上、下限:如kmTBCr26取上限、kmTBCr15Mo2-DT 取下限。
装炉时温度须低于200℃,加热速率小于60~100℃/h 。
* 出炉空冷通常采取静态空冷。
4. 亚共析碳钢完全退火和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 完全退火亚共析钢完全退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 常规机械性能要求的亚共析钢(ZG15~55钢)铸件;2. 经过大面积焊修的铸钢件。
各牌号亚共析钢的Ac 3+(30~50)℃、及完全退火或正火温度参考下表:* 保温时间按炉内铸件最厚壁处的每25mm保温1h计算,当壁厚超过75mm,则超过部分按每50mm保温1h叠加;Ex:某炉内装的亚共析钢铸件的最厚壁厚为150mm,则其热处理保温时间应为:3+[150-(3×25)]/50=小时* 升温速率:一般 (厚薄相对均匀、结构简单)铸钢件,可以每小时100~150℃的速率升温。
复杂(厚薄差异大、结构复杂)铸钢件,600℃以下时,以每小时50~80℃的速率升温,600℃以上可全速升温。
* ≤300℃出炉后,通常采取静态空冷。
正火+回火亚共析钢正火+回火热处理工艺适用范围1.对力学性能有较高要求的碳钢铸件;2.材质性能比完全退火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
获得较高的综合机械性能;3. 经过大面积焊修的铸钢件,可以直接进行回火处理。
* 正火和回火的保温时间均按炉内铸件最厚壁处的每25mm 保温1h 计算,当壁厚超过75mm ,则超过部分按每50mm 保温1h 叠加;* 升温速率:一般 (厚薄相对均匀、结构简单)铸钢件,可以每小时100~150℃的速率升温。
复杂(厚薄差异大、结构复杂)铸钢件,600℃以下时,以每小时50~80℃的速率升温,600℃以上可全速升温。
* 正火保温终了,通常采用强风快冷方式,回火保温终了,炉冷至≤300℃出炉后,通常采取静态空冷。
5.高锰钢的正火及调质热处理工艺* 严格控制温度,高锰钢热处理温度过高,会导致铸件表面严重失碳,奥氏体晶粒和晶界上析出共晶碳化物,且无法用后续热处理消除,将造成铸件直接报废。
* 升温速率:一般 (厚薄相对均匀、结构简单)锰钢件,可以每小时80~100℃的速率升温。
复杂(厚薄差异大、结构复杂)锰钢件,600℃以下时,以每小时50~80℃的速率升温,600℃以上每小时80~100℃的速率升温。
* 铸件必须在>950℃时入淬,水温不应高于40℃,否则淬火效果将明显衰减。
铸件出水温度应≤80℃。
6. 铬系钢的完全退火、正火及调质热处理工艺铬系钢完全退火和正火及调质热处理工艺* 正火、淬火和回火的保温时间均按炉内铸件最厚壁处的每25mm保温1h计算,当壁厚超过75mm,则超过部分按每50mm保温1h叠加;* 回火保温温度须根据铸件的技术要求选择:a)低温回火:150~250℃,获得回火马氏体,适用于要求高硬度、高耐磨性、且具一定韧性的铸件;b)中温回火:350~500℃,获得回火曲氏体,适用于具有很高弹性极限(如弹簧钢)的铸件;c)高温回火:550~650℃,获得回火索氏体,适用于要求较高韧性和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的铸件,是各钢种最常用的回火工艺。
+(30~50)℃、及完全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温度参考下表:各牌号铬系钢的Ac3* 上表未涵盖的稀有铬系钢种的热处理类型和加热温度,可查阅《铸造工程师手册》获得准确数据;* 铬系钢包括含有Mn、P、N等元素的钢种,退火、正火和回火后,不可在500~550℃的温段缓慢冷却(宜采取快速空冷),以防止出现回火脆性。
如需要消除由快速冷却所积淀的回火应力时,可增加一次低温回火。
7. 低合金钢的完全退火、正火及调质热处理工艺各牌号低合金钢的Ac+(30~50)℃、及完全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温度参考下表:3* 低合金钢热处理的各项具体技术要求可参考铬系钢的相关条款。
铸件在台车底部必须垫高30~50mm。
铸件的铁块或高铝砖块,铸件壁厚越大,间垫距离须越大。
铸件必须垫稳、垫平,防止发生垮塌危险和产生热处理变形。
装炉应保证台车中心的经、纬方向都留有足够间隙,以利于热量随热气流循环充分和均匀地穿透到铸件心部(见右图)。
厚壁件、大件应放置于台车靠近电阻丝的位置(极端高温区)。
铸件带有钢印标记或其它需要特别保护的标识,为防止标记和标识被高温过度氧化而遭破坏,进炉前应用火坭或红坭浆对钢印、重要标识涂层保护。
若炉门的密封度较差,则进炉并关闭炉门后,应用火坭嵌封炉门间隙。
10. 装炉计划、热处理炉号和记录规定装炉计划10.1.1 对力学性能有严格要求的铸件,必须按同牌号、同目的原则,同炉热处理。
10.1.2 对力学性能有通常要求的铸件,允许不同牌号、但热处理工艺(温度和保温时间)要求基本相同的铸件同炉热处理。
此时应按能适应不同牌号铸件的共点温度和时间,来设定热处理形式、升温速度、保温温度和时间。
10.1.3 高牌号灰铁、球铁件和铬系钢铸件,必须同牌号同炉热处理。
热处理炉号的编排、使用10.2.1热处理炉号由设备号、短杠和6位数表示的年份、月份、日期组成(如右图):a .设备号:热处理设备编号(A 炉或B 炉);b .年份:公历的后2位数(2009年表示为09);c .月份和日期:均以2位数表示(十位数不足的缀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