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合集下载

第4章 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2

第4章 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2

对上式积分得到: 对上式积分得到: •
H2 2qL ρ ( x,0,0, H ) = exp − 2 2π uδz 2δz
风向与线源不垂直时, 风向与线源不垂直时,若风向与线源夹角 ϕ > 45° ,线源下风向的
浓度模式为: 浓度模式为:
H2 2qL ρ ( x,0,0, H ) = exp − 2 2π uδz sinϕ 2δz

式中: 式中:
n为烟流在两界面之间的
反射次数 D为逆温层地离地面的 为逆温层地离地面的 高度,即混合层高度, 。 高度,即混合层高度,m。
简化的计算公式,分三种情况处理: 简化的计算公式,分三种情况处理: • 当
为烟流垂直扩散高度刚好达到逆温层底市的水平距离。 注: xD为烟流垂直扩散高度刚好达到逆温层底市的水平距离。 为中心处
2、熏烟型扩散模式
熏烟过程
在夜间发生辐射逆温时,清晨太阳升起后, 在夜间发生辐射逆温时,清晨太阳升起后,逆温从地面开始破坏而 逐渐向上发展。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以上时, 逐渐向上发展。当逆温破坏到烟流下边缘以上时,便发生了强烈的向下 混合作用,使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这一过程称为熏烟过程。 混合作用,使地面污染物浓度增大。这一过程称为熏烟过程。 熏烟过程可一直持续到烟流上边缘的逆温层消失为止。 熏烟过程可一直持续到烟流上边缘的逆温层消失为止。
Qx ρ= uD
(各参数符号见教材P105) 各参数符号见教材P105)
n
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情况不符。因而, 污染物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情况不符。因而,箱模式往往低估了实际 的地面浓度。大城市范围越大,应用效果越好。 的地面浓度。大城市范围越大,应用效果越好。
简化为点源的面源模式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大气污染物排放量估算

源强]污染物排放系数及污染物排放量计算方法一、废水部分Wi=Ci×Qi×10 W——某一排放口i种污染物年排放量(公斤/年)Q——该排放口年废水排放量(万吨/年)C——该排放口i种污染物平均浓度(毫餐饮业及商场年废水排放量可按年用新鲜水量的80%计;美容、理发店和浴室等行业年废水排放量可按年用新鲜水量的85%计。

二、废气部分1、年废气排放量Q=P•B Q—某一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废气排放量(万标立方米/年)B——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燃料消耗量(吨/年)P——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废气排放量的排放系数。

各种燃料废气排污系数2、年烟尘排放量G=B·K·(1-η)G——某一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烟尘排放量(吨年)。

B——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燃料消耗量。

煤(吨/年);燃料油(立方米/年);燃料气(百万立方米/年)。

K——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年烟尘排放量的污染系数。

η——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除尘系统的除尘效率(%)。

其中旋风除尘器除尘效率为80%左右,水膜除尘器除尘效率为90%左右。

燃煤烟尘污染系数燃料油、燃料气烟尘排污系数注:1、燃料油比重为0.92~0.98吨/立方米。

2、燃料气(指液化气)1百万立方米(常压)≈2381吨3、各种污染物排放量SO2排放量:W=β .B (1–ŋ) CO和NOX排放量:W=β .B W—某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某种污染物年排放量(吨)β—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该种污染物燃料煤、油、燃料气的排污系数B—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燃料年消耗量。

煤(吨/年);燃料油(立方米/年);燃料气(百万立方米/年)ŋ—该锅炉、茶炉、大灶或工业窑炉脱硫系统的脱硫效率,其中水膜除尘器脱硫效率为15~20%,旋风除尘器的脱硫效率为0。

各种燃料各种污染物排污系数关于废气污染物排放量计算的简易计算法一:燃煤1、燃煤烟尘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为:耗煤量(吨)X煤的灰分(%)X灰分中的烟尘(%)X(1-除尘效率%)烟尘排放量(吨)=——————————————————————————————— 1- 烟尘中的可燃物(%)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的灰分以20%为例,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15页;灰分中的烟尘是指烟尘中的灰分占燃煤灰分的百分比,与燃烧方式有关,以常见的链条炉为例,15%-25%,取20%;除尘以旋风除尘为例,取80%;烟尘中的可燃物一般为15%-45%,取20%,则1吨煤的烟尘排放量=1X20%X20%X(1-80%)/1-20%=0.01吨=10千克如除尘效率85%,1吨煤烟尘排放量=7.5千克如除尘效率90%,1吨煤烟尘排放量=5千克2、燃煤SO2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SO2排放量(吨)=2X0.8X耗煤量(吨)X煤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煤中的含硫分为1.5%,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5%=0.024吨=24千克其中煤中的含硫分为1%,则1吨煤的SO2产生量=2X0.8X1X1%=0.016吨=16千克3、燃煤NOX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燃煤中氮的含量X燃煤中氮的NOX 转化率%+0.000938)NOX排放量(吨)=1.63X耗煤量(吨)X(0.015X燃煤中氮的NOX转化率%+0.000938)其中耗煤量以1吨为基准,燃煤中氮的含量=1.5% 燃煤中氮的转化率=25%,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2页则1吨煤的NOX排放量=1.63X1X(0.015X25%+0.000938)=0.00764吨=7.6千克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编著的《排污申报登记实用手册》―第21章第4节NOX、CO、CH化合物排放量计算‖,燃煤工业锅炉产生的NOX的计算公式如下:GNOX=B X FNOX GNOX:——NOX排放量,千克;B——耗煤量,吨FNOX——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燃煤工业锅炉NOX产污排污系数,千克/吨二、燃油1、燃油SO2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SO2排放量(吨)=2X耗油量(吨)X燃油中的含硫分(%)X(1-脱硫效率%) 其中耗油量以1吨为基准,油中的含硫分为2%,则1吨油的SO2产生量=2X1X2%=0.04吨=40千克2、燃油NOX排放量的估算:计算公式:NOX排放量(吨)=1.63X耗油量(吨)X(燃油中氮的含量% X燃油中氮的NOX 转化率%+0.000938)其中耗油量以1吨为基准,燃油中氮的转化率=35%, 氮的含量=0.14% 具体可见《排污收费制度》P123页则1吨油的NOX排放量=1.63X1X(0.14%X35%+0.000938)=0.00232吨=2.32千克。

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概述(PPT 49张)

大气污染扩散及浓度估算模式概述(PPT 49张)

第三节 扩散参数的估计
上述高斯扩散中,欲计算出大气污染物浓度及其分
布,则必须知道源强Q、平均风速U,有效源高H和 大气扩散参数σy和σz。其中Q和U往往是通过测量或 由工程设计给出,于是问题归结于如何给出有效源 高和大气扩散参数。下面我们首先讨论扩散参数的 估算方法。 扩散参数(σy、σz)是下风向距离x,大气稳定度、 地面粗糙度等的函数。目前广泛使用的确定扩散参 数的方法是根据大量扩散试验总结出来的经验方法 和经验公式。
的基本模式。需要说明的是模式中的H是指 有效源高,有关有效源高的问题将在下面进 行专门讨论。式中平均风速是指烟云扩散范 围内的平均风速,通常可简单地取排放面高 度处的风速。
三、几个常用的大气扩散模式
1.高架连续点源: (a)地面浓度C(x、y、、o、o、H):
练习题
1、求以下污染气体的浓度单位换算关系(mg/m3ppm)在
标准状态下:CO、O3、NO2、NO。 2 大气中CO2的通量浓度为340ppm,问1Nm3空气中含CO2多 少克? 2、成人每次吸入的空气质量平均为500cm3,j假若每分钟呼 吸15次,空气中颗粒物的浓度为200µg/m3,试计算每小时 沉积于肺胞中的颗粒屋质量。已知该颗粒物在肺胞中的 沉降 系数为0.12。 4、据估计某平原城市远郊区燃烧的垃圾以每秒3克的速度向 四周排放氢氧化物为主的的污染物。当时气象状况为:风速 7m/s,夜间、阴天。请问此垃圾堆正下风向3km处的污染物 浓度是多少?此距离上偏离X轴线200m处浓度是多少?
一个烟团在大小不同的湍涡中的扩散情况。
(c)表示尺度与烟团大 小相仿的湍流作用。这时, 烟团被湍涡拉开撕裂而变形。 这是一种比较快的扩散过程。
从应用角度研究大气污染扩散,就是找出不同气象条件下,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搬运规律,以求最大限度地减低空气污染 的程度。利用这些规律可以解决下述一些问题:

15.8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解析

15.8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解析

1.霍兰德(Holland,1953年)公式
H USd u (1.5 2.7 Ts Ta 1 d ) (1.5U s d 9.6 103 QH ) Ts u
式中 Us—烟气(实际状态)出口速度(m/s); d —烟囱口内径(m); u —烟囱口高度上的平均风速(m/s),可用风速廓线模式(15-17) 或(15-18)计算; Ts、Ta—分别为烟气出温度和环境大气的温度(K); QH—烟气热排放率(kW),由式(15-55)计算。 霍兰德式适用于中性条件。对于非中性条件,霍兰德建议在不稳定时 增加10%~20%,稳定时减少10%~20%。 霍兰德式对排热率和高度都不大的烟囱可获得比较保守的估算,对 较大的热力浮升源不适用,计算结果过于偏低。
H 0.362Q
1/ 3 H
x
1/ 3
u
1
(15-50) (15-51)
3/5 2/5 H 0.332Q H HS u 1
x 0.33Q
2/5 H
HS
3/ 5
u
( 6 / 5 )
式中,x* 是大气湍流特征距离。当 x 超过 x* 时,大气湍流对烟气抬升起主导作用。
15.8 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15.8.1有效源高的计算 大气扩散模式中的有效源高 H是烟囱的几何高度HS与烟 流抬升高度ΔH之和
已有的抬升高度计算公式很 多,大多是根据实验中总结 出来的经验或半经验公式。 这里仅介绍常用的几个公式。
对一确定的烟囱,HS是一定的,因此只要计算出烟流抬升高度就可得出有 效源高。 烟气的初始动量产生动力抬升,热浮力产生热力抬升。初始动量决定于烟 气出口速度Us和烟囱口的内径d,热浮力则决定于烟气与周围空气之间的温 度差(Ts-Ta)或密度差(ρ-ρs)。 实测资料表明,热而强的大烟囱热力抬升是主要的,动力抬升是次要的; 小烟囱的动力抬升比例有所增加。 烟气与周围空气的混合速度对烟气的抬升高度影响很大,平均风速愈大, 湍流愈强,混合就愈快,温差和动量都迅速减少,故抬升愈小。 稳定的温度层结抑制烟云的抬升,不稳定层结促进抬升;当层结不稳定时 湍流交换活跃,过快的交换混合对抬升不利。 城市等粗糙下垫面上空的湍流较强,不利于抬升。离地面愈高,地面粗糙 度引起的湍流减弱,对抬升有利。复杂的地形还可能形成局部温场和风场而 影响抬升。 烟囱本身的几何形状和周围障碍物也会引起动力效应。当烟气出口速度 过低,以致接近烟囱口处平均风速时,烟气不但不会抬升,反而会产生烟气 下洗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四章_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_第四章_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太阳高度角
云量
日射等级
稳定度
风速
② 利用扩散曲线确定扩散参数 y 和 z
水平扩散参数
垂直扩散参数
P-G曲线的应用

地面最大浓度估算
由 H 和 z
x xm
H 2
z
由 z ~ x 曲线(图 曲线(图4-5) 反查出 xcmax 由 y ~ x 曲线(图 曲线(图4-4)查 y
( 1 ) 当 Q H 2 1 0 0 k W 和 (Ts Ta ) 3 5 K 时 H n 0Q H
n1
Hs
n2
u
1
Q H = 0 .3 5 Pa Q V
T Ts H 1)
T Ta Ts
(2)当1700 kW Q H 2100 kW 时 Q H 1700 2 400 2 (1 .5 v s D 0 .0 1Q H ) 0 .0 4 8 ( Q H 1 7 0 0 ) H 1= u u (3)当 Q H 1700 kW 或 T 35K 时 H =H 1 (H 2 (1 .5 v s D 0 .0 1Q H ) u ( 4 ) 当 1 0 m 高 处 的 年 平 均 风 速 小 于 或 等 于 1 .5 m /s 时 H = H = 5 .5 Q H 1 / 4 ( d Ta 0 .0 0 9 8 ) 3 / 8 dz
总贡献:
源强
有效源高
Q y2 ( z H )2 ( z H )2 q( x, y, z;H ) exp( 2 ) {exp[ ] exp[ ]} 2 2 2 y 2 z 2 z 2 u y z
平均风速
扩散参数
三、高架点源地面扩散模式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
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或等于35K时,△H采用下式计算:
H n Q H u
n1 0 h
n2 1
(5-16)
T Qh 0.35PaQv Tt
△T=Tt-Ta
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 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 n2——排气筒高度指数; *Qh——烟气热释放率,kJ/s; 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超过240m取H=240m;
02
1.5m/s>u10 ≥0.5m/s 1.57 0.47 0.21 0.12 0.07 0.05
A B C D E F
*有效源高的计算
有效源高H等于烟囱实体高度Hs与烟流抬升高度△H之和:
He=Hs+△H
(1)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下,△H按下述方法计算。
①当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或等于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
1.1 坐标系
原点: 排放点(无界点源或地面源)或高架排放点在地面的 投影;
X轴:与平均风向一致;
Y轴:在水平面内垂直于X轴, Y轴的正向在X轴的左侧,
Z轴:垂直于水平面,向上为正向,
即为右手坐标系。 在这种坐标系中,烟流中心或与X轴重合(无界点源), 或在XOY面的投影为X轴(高架点源)。下面介绍的模式都 是在这种坐标系中导出的。
式中γ1、γ2、α1、α2均为常数。
地面最大浓度模式(P112)
Cmax 2Q 2 e uH e P 1
1 e 2 ( 1 ) 2 2
掌握
H 1 xmax ( ) (1 ) 2 2
P1 2 1 2
(
掌握
1 ) 2
(1
(1 ) 2
1 1 (1 ) 2 2 1

第04章 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第04章 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

由正态分布假定,得下风向任一点的浓度分布
c(x,y,z)A (x)eay2ebz2…………(1)
由统计理论给出方差的表达式
2 y
y 2cdy
0
…(2)
0 cdy
2 z
z2cdz
0
……..(3)
0 cdz
由假定d 源强积分式
(单位时间物料守恒) q
ucdydz…….(4)
c 未 知 数 : 浓 度 , 待 定 函 数 A ( x ) , 待 定 系 数 a ,b ( 2 1 2)
eay2 dy eay2 dy
0
0
2a
y2eay2 dy 0
3
4a 2
3
代入②式: 2y
4a 2
1 2a
,a212y
……………⑤;
2a
同理得:b21z2 ……………⑥
将①、⑤、⑥代入④中,得:
Q
uA
x
y2
e22y
z2
e 2z2
dydz
uA
x
e dy e dz y2
22y
c (x ,y ,0 ,H )(1 a )qe x p (y 2)e x p [ (H v tx /u )2 ]
2 π uyz
2y 2
2z 2
vt
d p2 p g 18
地面反射系数
第三节 污染物浓度的估算
q 源强 计算或实测
u 平均风速 多年的风速资料
H 有效烟囱高度
y 、 z 扩散参数
y1xa1,
xa2
z
2
平原地区和城市远郊区,D、E、F向不稳定方向提半级
工业区和城市中心区,C提至B级,D、E、F向不稳定方向 提一级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课件

大气污染物的浓度预测模式课件

横 向 扩 散 参 数 幂 函 数 表 达 式 数 据
( 取 样 时 间 为 小 时 )
0.5
稳定度等级
α
2
γ
2
下风距离,m 0~300 300~500 >500 0~500 >500 0~500 >500
1.12154 A 1.52360 2.10881 B 0.964435 1.09356 0.941015 1.00770 0.917595 0.838628 C~D 0.756410 0.815575 0.826212 D 0.632023 0.555360 0.776864 D~E 0.572347 0.499149 0.788370 E 0.565188 0.414743 0.784400 F 0.525969 0.322659
地面浓度扩散模式
我们时常关心的是地面浓度而不是任一点的浓度。 当z=0时,由
( z H e )2 ( z H e )2 Q y2 C ( x, y, z ) exp( 2 ) {exp ) exp ) } 2 2 2 u y z 2 y 2 z 2 z
0.0799904 0.00854771 0.000211545 0.127190 0.0570251 0.114682 0.0757182 0.106803 0.126152 0.235667 0.136659 0.104634 0.400167 0.810763 0.111771 0.528992 1.03810 0.0927529 0.433384 1.73241 0.0620765 0.370015 2.40691
高斯扩散模式中σy、σz的确定P117
(1)有风情况下扩散参数σy和σz的确定(u10≥1.5m/s)

第四章 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1

第四章 大气污染浓度估算模式1
地面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对高架连续点源模式令有效源高 H
0,可得:
y2 Q z 2 c( x, y, z, 0) exp 2 2 2 2 z u y z y
地面连续点源造成的污染物浓度恰好是无界空间连续点源所造成的浓度的2倍。
扩散的要素
• • 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 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
风和湍流是决定污染物在大气中扩散稀释的最直接最本质的因素
2、湍流扩散理论
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 主要有三种广泛应用的领域: 梯度输送理论、湍流统计理论、相似理论

梯度输送理论
类比于分子扩散,污染物的扩散速率与负浓度梯度成正比
• 由于烟温高于周围气温而产生一定的浮力。浮力大小主要取决于
烟气于周围环境的温差。 • 平均风速、风速垂直且编辑大气稳定度等对烟气抬升均有影响。
常用的烟气抬升计算公式
霍兰德(Holland)公式 适用于中性大气
用于非中性大气时:
• 对于不稳定条件,烟气抬升高度增加10%-20%;
• 对于稳定条件,烟气抬升高度减少10%-20%;
颗粒物扩散模式
对于排气筒排放的粒径小于15 m的颗粒物,其地面浓度可按气体
扩散模式计算。


对于粒径大于15 m的颗粒物,由于具有明显的重力沉降作用,将
是浓度分布有所改变,可以按倾斜烟流模式计算地面浓度:
(1 a ) q y2 ( H vt x / u ) 2 c( x, y ,0, H ) exp( 2 ) exp[ ] 2 2 y 2 z 2πu y z d p2 p g vt 18

湍流统计理论

15.8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15.8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1.霍兰德(Holland,1953年)公式
H USd u (1.5 2.7 Ts Ta 1 d ) (1.5U s d 9.6 103 QH ) Ts u
式中 Us—烟气(实际状态)出口速度(m/s); d —烟囱口内径(m); u —烟囱口高度上的平均风速(m/s),可用风速廓线模式(15-17) 或(15-18)计算; Ts、Ta—分别为烟气出温度和环境大气的温度(K); QH—烟气热排放率(kW),由式(15-55)计算。 霍兰德式适用于中性条件。对于非中性条件,霍兰德建议在不稳定时 增加10%~20%,稳定时减少10%~20%。 霍兰德式对排热率和高度都不大的烟囱可获得比较保守的估算,对 较大的热力浮升源不适用,计算结果过于偏低。
3
2.布里吉斯(G.A.Briggs)公式
当 QH >21000 kW 时: x<10HS x>10HS
H 0.362Q
1/ 3 H
x
2/3
u
1
(15-48)
1
H 1.55Q
1/ 3 H
HS
2/3
u
(15-49)
当 QH <21000 kW 时: x<3x* x>3x*

D D D D D
表 15-11 太阳倾角δ 的概略值 月 旬 上 中 下 1 -22 -21 -19 2 -15 -12 -9 3 -5 -2 +2 4 +6 +10 +13 5 +17 +19 +21 6 +22 +23 +23 7 +22 +21 +19 8 +17 +14 +11 9 +7 +3 -1 10 -5 -8 -12 11 -15 -18 -21 12 -22 -23 -23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章大气污染气象学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瓦解阶段:烟体不断膨胀过程中使得大气湍流作用明显加强,烟体结构瓦解,逐渐失 去抬升作用的;
变平阶段:在环境湍流作用下,烟流继续扩散膨胀并随风飘移的。
烟囱高度的计算
计算方法2:按地面绝对最大浓度计算
Cmax
2q ( z uH 2e y
)
(4-10)Cmax
u
H H (3 21) Cmax
的技术方法》
(P点源排放控制系数,表4-9,4-10)
二、烟囱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对于设计的高烟囱(大于200m),若所在地区上部逆温 出现频率较高时,则应按有上部逆温的扩散模式(封闭型 或熏烟型模式)校核地面污染物浓度
烟气抬升公式的选择也是烟囱设计的重要一环 优先采用国家标准中的推荐公式
气象参数的选取 多年平均值;某一保证频率的值
1. 大气稳定度的概念 指在垂直方向上大气稳定的程度,即是否易于发生对流。
定性理解:
外力使气块上升或下降 气块去掉外力
气块减速,有返回趋势,稳定 气块加速上升或下降,不稳定 气块停在外力去掉处,中性
不稳定条件下有利于扩散
大气稳定度与烟流 型的关系
波浪型(不稳) 锥型(中性or弱稳) 扇型(逆温) 爬升型(下稳,上
考虑地面轴线浓度模式
c(x,
y,
z,
H
)
q
u y
z
exp(
H2
2
2 z
)
上式,x增大,则 、y 增z 大,第一项减小,第二 项增大,必然在某x 处有最大值
第三章 大气污染气象学 第四章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
扩散的要素
水平方向:风(平流输送)为主 垂直方向:湍流(脉动风速) 风速越大,湍流越强,大气污染扩散速度越快

大气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公式

大气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公式

大气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公式大气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公式是用于计算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排
放浓度的一种方法。

这个公式可以将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转
换为等效排放量,以便进行综合评估和管理。

公式的基本形式如下:
折算排放浓度 = 排放浓度 ×折算因子
其中,排放浓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或质量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折算因子是用于将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转换为等效排放
量的系数。

折算因子是根据各种大气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和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
响的相对权重来确定的。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折算因子,以适应当地的环境保护和管理需求。

折算因子通常是基于大气污染物的化学性质、毒性和对环境的影响
进行科学评估和研究得出的。

它可以反映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对人体
健康和环境的影响程度,从而实现排放浓度的综合评估和比较。

通过使用大气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公式,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管理不
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制定和实施相关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它也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估、环境监测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大气污染物折算排放浓度公式是一种用于评估和管理不同种类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情况的工具,可以将排放量转换为等效排放量,并提供科学依据和数据支持,以支持环境保护和管理决策。

15.8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15.8大气污染物浓度估算方法

3.卡森-摩西(Carson and Moses)公式 此式仅适用于QH≥8.374×103 kW的烟源。
H
1/ 2 C1U S d C2 QH
u
4.康凯维(CONCAWE)公式 此式仅适用于 排热率QH<8.374×103 kW的中小规模烟源。
H 2.703Q
1/ 2 H
u
( 3 / 4)
图15-25 下风向距离与垂直扩 散参数的关系(取样时间10min)
3.浓度的计算 计算地面轴线最大浓度Cmax和它出 现的距离时,虽然从P-G曲线查得的σy和σz 之比值并 不满足不随距离x而变化的条件,但作为粗略的估算, 仍可采用式 (15 - 42) 和式 (15 - 43) 。方法是:先按式 (15 - 42) 计算出,再从图 15 - 25 或表 15 - 7 中查出与 之对应的x值即为在该稳定度下的。再从图(15-24) 或表 15 - 7 中查出与该对应的值,利用式 (15 - 43) 计 算出Cmax值。这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在稳定度为D、 C 级时误差较小,E、F级误差较大。H越大,误差越 小。 计算非最大地面轴线浓度时,由P-G扩散曲线或表 15-7查得σy和σz 后,根据需要代入式(15-40)或 式(15-41)计算。
15.8.2.3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1. 稳定度划分 按表15-6确定大气稳定度时, 辐 射强弱欠缺客观标准,主观性强,对同一天气情况不 同的人可能定为不同的稳定度。特纳尔(D.B.Turner) 提出根据太阳高度角、云高和云量确定稳定度级别的 方法,简称P-T法。但该法中用以确定太阳辐射等级的 云量、云高比较复杂,不便我国应用。在P-T法基础上 修订成的中国国家标准(GB/T13201-91)中规定 的方法是,先由云量和太阳高度角按见表15-9查出 辐射等级数,再由辐射等级数与地面风速按表15-10 查出稳定度级别。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地面最大浓度模式(续):
设 y z const (实际中成立)
dc(x,0,0, H ) 0 d z
由此求得
cmax

2q z πuH 2e y
H
| 2 z xxcmax
地面源高斯模式(令H=0):
c( x,
y, z,0)

q
πu y z
q
πu y
z
exp(
y2
2
2 y
) exp(
H2
2
2 z
)
地面轴线浓度模式:再取y=0代入上式
c(x,0,0, H )

q
πu y z
exp(
H2
2
2 z
)
地面最大浓度模式:
考虑地面轴线浓度模式
c(x,0,0, H )

q
πu y z
exp(
H2
2
2 z
)
上式,x增大,则 y 、 z 增大,第一项减小,第二 项增大,必然在某x 处有最大值
风速的脉动 风向的摆动
起因与两种形式
热力:温度垂直分布不均(不稳定) 机械:垂直方向风速分布不均匀及地面粗糙度
湍流扩散理论
主要阐述湍流与烟流传播及湍流与物质浓度衰减的关系
1.梯度输送理论
➢ 类比于分子扩散,污染物的扩散速率与负浓度梯度成正比
2.湍流统计理论
➢ 泰勒->图4-1,正态分布 ➢ 萨顿实用模式 ➢ 高斯模式
H2
2
2 z
)
有限长线源 (x,0,0, H )
2qL exp( H 2 ) P2
2π u z
2 z P1
1 exp( P2 )dP

2
城市大气扩散模式
2.面源扩散模式
大气排放规范里规定条件:烟囱高40m;单个排放量<0.04t/h
箱模式:假定污染物浓度在混合层内均匀分布
由正态分布假定,得下风向任一点的浓度分布
c( x, y, z) A( x)eay2ebz2
方差的表达式
y2cdy

2 y

0
0 cdy
z2cdz

2 z

0
0 cdz
由假定d 源强积分式

(单位时间物料守恒) q
ucdydz

未知数:浓度c,待定函数A(x),待定系数a,b(
H =0.362QH1/3 x1/3 u1
x 3x *
H
=0.332QH
3/5

H
2/5 s
x*=0.33QH3/5

H 3/5 s

6 / 5
u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抬升高度计算式 (续)
(3)我国“制订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 法”(GB/T13201-91)中的公式
(1)当 Q H 2100kW 和 (Ts Ta ) 35K 时
光化学模式
➢ 如EPA推荐的UAM-V(Urban Airshed Model)模式
线源模式 ➢ 如CALINE模式,用于计算公路的污染物排放
城市空气质量模式的发展
第一代模式 Gaussian Dispersion Model Photochemical Box Model
c(
x,
y,
z)

q 2πu
1 2
2

积分,可以解出四个未知数:得到高斯模式
c( x,
y, z)

q
2πu
y z
exp[(
y2
2
2 y

z2
2
2 z
)]
高斯烟流的形态
c( x,
y, z)

q
2πu
y z
exp[(
y2
2
2 y

z2
2
2 z
)]
高斯烟流的浓度分布
高斯烟流中心线上的浓度分布
高架连续点源扩散模式
exp[(
y2
2
2 y

z2
2
2 z
)]
相当于无界源的2倍(镜像垂直于地面,源强加倍)
颗粒物扩散模式
粒径小于15μm的颗粒物可按气体扩散计算 大于15μm的颗粒物:倾斜烟流模式
c( x,
y, 0,
H
)

(1 a)q
2πu y z
exp(
y2
2
2 y
) exp[
(H
vt x
2
扩散参数的确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稳定度分类方法
改进的P-T法 太阳高度角 (式4-29,地理纬度,倾角)
云量
辐射等级
稳定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加地面风速)
扩散参数的确定-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方法
扩散参数的选取
扩散参数的表达式为(取样时间0.5h,按表4-8查算)
y
1xa1 , z
2
x a2
封闭型扩散模式
相当于两镜面之间无穷次全反射 实源和无穷多个虚源贡献之和
n为反射次数,在地面和逆面 实源在两个镜子里分别形成n个像
C

q
πu y z

exp[ (H
2nD
2
2 z
)2
]
封闭型扩散模式
计算简化:
1.当 x xD(尚未到封闭阶段)
z

D 2
城市空气质量模式的发展
第二代模式
Eulerian Grid Models :
烟气抬升高度的计算
抬升高度计算式
(1) Holland公式:适用于中性大气条件(稳定时减小, 不稳时增加10%~20%)
H

vs D u
(1.5
2.7 Ts Ta Ts
D)

1 u
(1.5vs D

9.6 103QH )
➢Holland公式比较保守,特别在烟囱高、热释放率比较强的情况下
H

n 0Q H n1

H
n2 s
1
u
Q H =0.35
Pa Q V
T Ts
T Ta Ts
(2)当1700kW QH 2100kW 时
H
=H
1

(H
2

H 1)
QH
1700 400
H 1=
2 (1 .5vs D
u
0 .0 1Q H )

0.048(Q H u
1700)
(3)当 QH 1700kW 或 T 35K时
H = 2 (1 .5vs D 0 .0 1Q H ) u
(4)当10m 高 处 的 年 平 均 风 速 小 于 或 等 于 1.5m /s时

H
= 5 .5 Q
1/4 H
(
d Ta dz
0.0098) 3/8
扩散参数的确定
第四章 大气污染物扩散模式
1.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2.高斯扩散模式 3.污染物浓度的估算方法 4.特殊气象条件下的扩散模式 5.城市及山区的扩散模式 6.烟囱高度设计
第一节 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扩散的要素
风:平流输送为主,风大则湍流大 湍流:扩散比分子扩散快105~106倍
湍流的基本概念
湍流——大气的无规则运动
P-G曲线法
P-G曲线Pasquill常规气象资料估算 Gifford制成图表
方法要点
大气分成A-F共六个稳定度等级
(云、日照、风速……)
x ~ y曲线(六条)(对应A、B……F稳定度级)
扩散参数的确定-P-G曲线法
P-G曲线的应用
根据常规资料确定稳定度级别
扩散参数的确定-P-G曲线法
.1
H 5
(烟流半宽度)
查P-G曲线 xD
4-9式计算 地面轴线浓度
2.当
x

2
x
,z向浓度混合均匀,z分布函数为
D
c(x, y)
q
2π uD
y
exp(
y2
2
2 y
)
1 D

D
0
1 dz D
1
3. xD x 2xD
x xD
x 2xD
内插(假定变化为线性),按z值插值
P-G曲线的应用
利用扩散曲线确定 y 和 z
扩散参数的确定-P-G曲线法
P-G曲线的应用
地面最大浓度估算
由 和 H
| z xxcmax
H 2


z
由 z ~ x 曲线(图4-5)反查出 xcmax
由 y ~ x 曲线(图4-4)查 y
由式(4-10)求出Cmax
y

H 8
熏烟型扩散模式
逆温层消失到烟囱的有效高度处
F (x, y,0, H ) 2
q
2π uhf yf

exp(

y2
2
2 yf
)
逆温层消失到烟流上边缘,即 hf H 2 z
F (x, y, 0, H )
q
2π uh f yf

exp(
y2
2
2 yf
)
逆温消失到 H 2 z 以上时,熏烟过程不复存在
y
z
exp(
y2
2
2 y
){exp[
(z H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