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绪论

合集下载

第一章 第五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第一章 第五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第一章绪论第五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考纲)1.中国人历来都用“山水”作为自然风景的代称。

2.名词解释:1)叠山:石山全部使用天然石块堆筑而成,这种特殊的堆筑技艺叫做“叠山”,江南地区称之为“掇山”;2)岭南地区叠山常用小块的英石和大量泥灰,这种做法叫做“塑山”;3)叠石:一类石假山,以其较小的体量作为园林空间的障隔,或者厅堂的对景,类似影壁的作用;如果镶嵌在墙壁上,就称为“璧山”;4)置石:选择一整块的天然石材陈设在室外作为观赏对象的,一般安置在人们视线集中的地方,这种做法叫做“置石”,又称为“峰石”。

3.李渔“一拳代山,一勺代水”4.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够显示其高于自然的特点,主要即得之于“叠山”;山嵌水抱一向被认为是最佳的成景态势,也反映了阴阳相生的辩证哲理。

5.英国园林与中国园林同为风景式园林,二者都以大自然作为创作的本源。

但英国园林是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侧重于大自然风景的具体实感,审美感情则蕴含于被再现的物象的总体之中;而中国园林为感性的、主观的写意,侧重于表现主体对物象的审美感受和因之而引起的审美感情。

英国园林之创作,原原本本地把大自然的构景要素经过艺术地组合、相应于用地的大小而呈现在人们的眼前。

中国园林的创作则是通过对大自然及其构景要素的典型化、抽象化而传达给人们以自然生态的信息,它不受地段的限制,能于小中见大,也可大中见小。

6.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而控制园林全局;英国的风景式园林的建筑物与其他造园三要素之间往往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

二者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7.名词解释:间:木框架结构以四根柱子所范围成的空间为基本单元,谓之一“间”,由若干间(通常为三、五、七、九之奇数)拼联成单幢的个体建筑物,绝大多数为长方形,也有方形或其他几何形的。

8.后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物较多,密度较大,匠师们得以充分发挥建筑以下两方面的突出作用:其一,“点景”和“观景”,即利用建筑物来点缀此处风景,甚至“画龙点睛”而成为一处景域的构图中心,同时又借助建筑物来观赏他处风景,包括园内之景和园外借景;其二,组织园林空间,即由建筑物配以山石、花木围合组织而成的半建筑空间,它们既不同于庭院之纯建筑空间,也不同于山石、植物围合成的自然空间。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

中国古典园林史_重点笔记中国古典园林史题集一、绪论部分园林概念: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殖,从而构成一个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P3) 造园的四项主要工作(或四个主要手段):筑山、理水、植物配置、建筑营造;相对应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被、建筑。

(P4) 据此可将园林分为两种基本形式: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古兰经》天园中的四条河:水河、乳河、酒河、蜜河。

形成了伊斯兰园林的基本形式。

(P4)F.L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

其设计的纽约“中央公园”面积348ha.霍华德的《明日之田园城市》提出了“田园城市”的设想。

(P6)现代园林之不同于前一阶段的古典园林表现于四个方面:1、除了私人所有的园林之外,还出现由政府山资经营、属于政府所有的、向公众开放的公共园林2、园林的规划设计已经摆脱私有的局限性,从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3、兴造园林不仅为了获致视觉景观之美和精神的陶冶,同时也着重在发挥其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生态作用——环境效益,以及为市民提供公共游憩和交往活动的场所——社会效益4、由现代型的职业造园师主持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

(P6)中国古典园林分类: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隶属关系分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P7)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成就的—个类型。

(P7)这类园林均修建在平坦地段上,尤以城镇居多,在城镇的建筑环境里面创造模拟天然野趣的小环境,犹如点点绿洲,故也称为“城市山林”宋后作为城市私家园林的代称。

(P238)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02中国古典园林概述PPT课件

02中国古典园林概述PPT课件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3)别墅园: 在郊外山林风景地带 ,供园主人避暑、休养或短 期居住之用。 A、别业:唐.王维,辋川别业
东晋,石崇 ,河阳别业 B、草堂 白居易:庐山草堂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2、形成原因: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如果以阶级出身、社会地位和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一)皇家园林 周文王 灵台 灵沼,秦代凡属于皇帝有关的起 居环境诸如宫殿、坛庙、园林乃至都城等,莫不利 用其建筑形象和总体布局以显示皇家气派和皇权的 至尊。魏晋南北朝以后, 1、大内御苑 大内御苑建置在首都的宫城和皇城之内,紧邻着 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2、行宫御苑 建置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幽美的地方,供皇 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Hale Waihona Puke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Landscape architecture
【中外园林史】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第一节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指的是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 上的中国园林体系而言。
在这种情况下,宗教建筑与世俗建筑不必有根本 的差异 。
从历史文献上记载的以及现存的寺、观园林看 来,它们与私家园林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区别。
【二、中古典园林史部分】
Landscape architecture
(四)其他园林: 衙署园林、祠堂园林、书院园林、会馆园林以及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3

中外园林史复习大纲3

中国古典园林史部分第一章绪论1、园林的定义: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2、第二阶段园林的特点:一、绝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二、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三、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的社会;四、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3、奥姆斯特德,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

他所从事的工作内容一、针对无计划的、掠夺性的开发自然资源以及自然资源逐渐被蚕食和破坏的情况,要求人们正确地认识它,爱惜它,关怀它。

致力于自然资源的保护。

二、针对大城市的污秽、邋遢和恶劣的居住环境,提出补救的办法,建立公共园林,开放性的空间和绿地系统。

4、“天人合一”“寄情山水”“崇尚隐逸”的含义天人合一有三层含义:一、人是天地生成的,故强调“天道”与“人道”的相通、相类和统一。

二、人类道德的最高原则与自然界的普遍规律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自然”和“人为”也应相通、相类和统一。

三、“天人感应”说。

“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英——士人的永恒的山水情结。

“崇尚隐逸”抱负不见重于政者,或者不愿取媚于流俗,为了维护自己的独立之品格和自由之精神,乃避开现实生活,到深山野林里长期隐居起来,过着常人难于忍受的艰辛生活。

(崇尚隐逸能力有限总结的可能有问题,书本P16)崇尚隐逸与寄情山水有着密切的关系,大自然山水的生态环境是滋生士人的隐逸思想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士人的隐逸行为的最广大的载体。

诸如此类的隐逸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园林的发展,尤其是郊野别墅园的大发展。

历来许多文人士大夫亲自参与营造园林,从规划布局、叠山理水的理念直到具体的物镜和意境的塑造,无不表现出园主人对隐逸的憧憬,这类园林甚至可以称为隐士园了。

诸如此类的情况,又综合的衍生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隐逸文化,它与山水文化密切关联着,仿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以时间轴为框架,整理中国园林发展史

以时间轴为框架,整理中国园林发展史

以时间轴为框架,整理中国园林发展史1.绪论首先来看绪论部分,第一需要了解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及其特点,以及中国古典园林形成的自然背景和人文背景。

对于各分类下的园林类型概念需要熟练辨别和牢记,能够列举出相关代表园林并展开叙述。

了解中国古典园林史的分期,最后是四个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理解这四个特点的内涵并能结合自己的观点展开相关论述。

2.园林的生成期——商、周、秦、汉这一时期主要了解囿(为了狩猎)、台(为了求仙)、园圃(为了生产)的形成,三大意识形态因素的概念,“一池三山“模式”。

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出现,重点记忆兰池宫——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上林苑——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建章宫——第一座具有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

3.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由于该时期社会动荡,政权更替频繁,有识之士厌倦官场的黑暗,纷纷选择筑园隐居于山林,促进了南方山水园林的开发。

关于这个时期首先一定要把时代背景了解清楚,这是影响该时期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

然后从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几个类型中去学习该时期的代表性园林,了解其起源、园林特点、布局规划,以及造园代表人物和他们的造园思想。

这时期的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要重点关注这方面造园活动的成就。

4.园林的全盛时期——隋、唐隋唐园林在魏晋南北朝所奠定的风景式园林艺术的基础上,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而臻于全盛的局面。

该时期皇家园林的皇家气派完全形成,皇家园林已趋于规范化,重点了解唐长安城“三大内”宫苑布置的格局和特点。

另外,唐时山水文学兴旺发达,文人园林开始兴起,要掌握浣花溪草堂、庐山草堂、辋川别业、嵩山别业几个重点园林。

同时也要关注在佛道盛行的背景下寺观园林的发展和特点。

5.园林的成熟期(一)——宋代宋代文人园林已成为私家造园活动中的一股巨大潮流,占着士流园林的主导地位,同时还影响了皇家园林和寺观园林。

文人园林的兴盛,是中国古典园林达到成熟境地的一个重要标志。

(园林工程)China古典园林史讲义word版本

(园林工程)China古典园林史讲义word版本

中国古典园林史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的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的环境。

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的“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和论述园林的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的园林理论。

第一节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公社和人类聚居的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的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的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的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原始文明后期的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

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的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的国家地域范围、一定的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的园林类型和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的《圣经》里记载的“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和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的“天园”的旖旎风光:长久不浊的“水河”、滋味不变的“乳河”、味道纯美的“酒河”、清澈见底的“蜜河”。

反应对沙漠绿洲的理想化。

四河十字交叉,以喷泉为中心的布局,成为后世伊斯兰园林的基本模式。

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的“瑶池”(王母居所)和“悬圃”(皇帝居所),均在昆仑山上;文字记载的“囿”、“圃”。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中外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中国园林史第一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绪论一、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园林基址和开发方式分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2.按园林布置形式分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3.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公共园林4.按地域分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岭南园林巴蜀园林西域园林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分期中国古典园林可分为五个历史阶段:⏹生成期(殷、周、秦、汉)前11世纪——公元220年⏹转折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全盛期(隋唐)589年——960年⏹成熟时期(两宋到清初)960年—1271年—1736年⏹成熟后期(清中叶到清末)1736年——1911年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1.本于自然、高于自然⏹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主旨⏹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又不失其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力求与山、水、花木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

3.诗画的情趣诗画艺术融于园林艺术4.意境的含蕴⏹主观的情感、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只写山水之形——物境、能借景生情——情境、能托物言志——意境,“得意而忘形”。

借助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

“一拳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预先预定一个意境的主体,然后借助景物构配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以意境的信息。

如“曲径通幽”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后再根据现成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

如颐和园“夕佳”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一、总说二、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园林形式是“囿”,源于狩猎。

园林里面的主要建筑是“台”,中古典园林的雏形产生于囿与台的结合,时间在公元前11世纪——殷商时期(殷墟遗址可证)。

园林史精华版绪论

园林史精华版绪论

2、农耕时期
古代亚洲的一些地区首先发展了农业,人类随之而 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这个阶段大体上 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人们对自 然界已经有所了解,能够自觉的加以开发;大量耕 作农田,兴修水利灌溉工程,还开采矿山和砍伐森 林。这些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 风光”,同时也带来了对自然环境的一定程度的破 坏。总的来看.
“寄情山水”不仅表现为游山玩水的行动,
也是一种思想意识,同时还反映了社会精 英——士人的永恒的山水情结。受到“天人 合一”哲理潜移默化的士人们,发现了大自 然山水风景之美。受到“天人合一”哲理潜 移默化的士人们,发现了大自然山水风景之 美。“寄情山水”的思想影响及于文学艺术, 促成了山水文学、山水画的大发展。山水文 学包括诗、词、散文、题刻、匾联等,诗与 散文则为其中的主流。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中国古典 园林可以分为人工山水园和天然山水园两大类型。 (1)人工山水园,即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 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 然山水风景所以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2)天然山水园,一般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 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规模较小的 利用天然山水的局部或片段作为建园基址,规模大的则 把完整的天然山水植被环境范围起来作为建园的基址, 然后再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基址的原始地貌因势 利导做适当的调整、改造、加工,工作量的多少视具体 的地段条件和造园要求而有所不同。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来加以分类,中国古 典园林也可以归纳为若干个类型。其中的主 要类型有三个: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 园林。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隶称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

浅析中国古典园林中意境的营造─以苏州留园为例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一部分,集艺术、文学、哲学等多学科于一体,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而园林中意境的营造,更使得这种艺术发挥至极致,它区别于绘画、诗词等需要借助于线条、语言等无形意境的创造,而是在有限定范围内通过特殊手法来表达出创作者的思想、意蕴,使景传递出情,情与景交融,由此形成清绝风雅,神韵独高,蕴含哲理,耐人寻味的园林境界,进而体现出博大的中华文化及其精髓。

本文通过对园林和意境之间的分析,使其对意境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认识,强调意境的重要性,并在今后的园林欣赏过程中体味意境的美,在今后的设计中强化意境美,使园林作品意境深远,创造出经典的园林佳作。

关键词:古典园林;意境;营造;美学第一章绪论中国古典园林与伊斯兰园林、欧洲园林并称世界三大园林体系,而中国古典园林因其自身造园手法的独特性在世界园林体系中独树一帜,它的典型特征就是将意境和园林巧妙的结合,在自然、建筑中予以体现,对意境的追求是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最高目标。

古典园林的意境即造园时所设计的场景,包括建筑、植物、园区划分等,欣赏这些场景时所映射出的诱发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情感体验过程,感悟到景物所蕴含的情感、思想,以及人生哲理。

只有优秀的园林才能体现出深远的意境。

第二章何为意境2.1从意境起源说起意境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独有的名词,它是和中国哲学思想、审美追求有联系的,它还是中国古典美学中一个重要的理论概念。

它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至老子关于美学的论断。

老子首先提出“象”的概念,象即物的形象,它包含在“道”中。

而“道”则是老子哲学的中心范畴。

王昌龄在《诗格》中对意境这样说到:“意境,亦张之于意而思之于心,则得其真矣”。

宋代在艺术方面的突出成就就是文人山水画的成熟,而山水画最强调画中意境的营造。

2.2意境的本质特征首先第一点强调的是情与景的交融,思想观念与景物的融合。

其次表现为真境与神境的统一。

最后注意到的是意境只有通过客观物象才能表达出来。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

《中国古典园林史》知识点《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第一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2、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工业文明阶段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 世纪后19 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

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

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信息文明阶段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1、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

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1)皇家园林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论文

中国古典园林浅析——以拙政园为例吕广田(工程经济系建筑设计技术10级 10054111)摘要:中国古典造园艺术是中国文化艺术长期积累的结晶,它充分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的理解力和鉴赏力。

造园者通过借物言志的手法将风、花、雪、月、云、雨等自然景物收入园中,为其所用。

将各个景串联表达出个人的思想,按照一定的组织规律形成的游园线路,使得游览者在游园过程中达到身心上的愉悦及精神上的升华。

关键词:古典园林、拙政园、意境、组织规律中国古典园林以其高度的艺术成就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是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

18世纪英国宫廷建筑师威廉姆·钱伯斯说:“中国花园的实际设计原则,在于创造各种各样的景,以适应理智的或感情的享受的各种各样的目的。

”这句话指明了中国古典园林就是以抒情言志为其艺术内容,用山水石头花木、亭台楼阁的艺术形式来加以表现的,此为追求意境。

而意境的组织则能使游览者感受到造园者的思想,更好的理解造园者的主观情思。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思想——追求意境(一)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意境是中国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

简单来说,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

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

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把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所谓的园林意境,则是通过园景形象所反映出来的情意,使游览者触景生情并产生情景交融的一种艺术境界。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同意境的实质一样,是园主内省和外观的统一,是园主的主观情思和客观的景物融为一体。

拙政园就是反映了王献臣的思想感情,他为人处世的准则、他的爱好、趣味等。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实质,就是园林艺术体现出的思想感情与园景内在本质的统一的联系。

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本质就是意和境的契合。

(二)中国古典园林意境的创造不论是描写山水还是乡村田园,都要符合一定的自然规律,符合自然界各种景物的构成规则。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第3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第1章绪论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1)时代特征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主要以狩猎和采集来获取生活资料,使用的劳动工具十分简单。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几乎完全被动地依赖于大自然,把自然界的事物和现象都当作神灵的化身加以崇拜。

人对于大自然是经常处于感性适应的状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呈现为亲和的关系。

(3)园林的发展进入原始农业的公社,处于生产目的出现的种植场地和果木蔬圃是园林的萌芽状态。

2第二阶段(1)时代特征这个阶段大体上相当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农业的产生是人类历史上的首次技术革命。

人类社会进入以农耕经济为主的文明社会。

(2)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界已经有所了解,能够自觉地加以开发。

在这个阶段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已从感性的适应状态转变为理性的适应状态,但仍然保持着亲和的关系。

①人类的开发活动创造了农业文明所特有的“田园风光”。

②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但限于低下的生产力和技术条件,破坏尚处在比较局部的状态。

(3)园林的发展①发展条件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变化促进国家组织的产生和阶级的分化,促进大小城市和镇集的出现。

生产力的发达以及相应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促成造园活动的广泛开展,而植物栽培、建筑技术的进步则为大规模兴建园林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②园林的特点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构成一个以追求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的环境。

a.大多数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他们所私有。

b.主流是封闭的、内向型的。

c.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主要目的,并没有自觉地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

d.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完成。

③园林的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是构成园林的四个基本要素。

a.土地包括平地、坡地、山地、谷地等各种地形;水体包括河、湖、泉、瀑等静态的和动态的各种水形;山体和水体构成园林的骨架,也是园林的山水地貌基础。

项目一 园林设计绪论

项目一 园林设计绪论

项目一绪论一、教学目标1. 学习园林的相关知识术语,了解中外园林概况,掌握各构成要素的应用。

2. 了解地形、水体、植物、道路的配置情况,熟悉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二、课时分配本项目共2个任务,分配4个课时。

三、教学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四、教学难点各构成要素的造景功能。

五、教学内容任务一园林概述一、园林与园林的分类1. 园林的定义我国园林一词最早见于北魏杨衒之的《洛阳伽蓝记》,有“司农张伦等五宅……唯伦最豪侈,园林山池之美诸王莫及”的描述。

古代园林实为庭院,今之园林一词的含义已远远超出庭院的范畴。

我国最早文字记载的作为游憩生活境域的形式是囿。

目前学术界对园林这一概念尚无定论。

学者们由于知识背景、就业领域等不同,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和阐述园林的概念。

汪菊渊《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园林·城市规划卷》认为:“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或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而成的优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写道:“园林乃是为了弥补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造的‘第二自然’。

它们并不能提供人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代替大自然环境来满足人们生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各种需求”。

虽然园林的定义众多,但是都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即:①在构成要素上,在园林用地范围内必须有天然的或人工的植物、建筑、地形和水体;②在功能上园林必须是一个休憩场所,人们在其中能获得生理上和心理上的享受;③在形成过程中或多或少有人为因素的参与。

2. 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世界园林发展第二阶段中的中国园林体系,它由中国的农耕经济、集权政治、封建文化培育而成的。

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和角度,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1)按开发方式分。

①自然园林:利用原有自然风貌,去芜理乱,修整开发,开辟路径,布置园林建筑,不费人事之工就形成的自然园林。

园林设计 第一章 绪论

园林设计 第一章 绪论

全盛期
成熟前期
成熟后期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生长期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转折期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全盛期
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成熟期
1.2.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是构成 自然风景的基本要素,当然也是风景式同林的构成要素。但中国古典同林 不是一般地利用或简单地摹仿自然,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 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典型化的自然。
将水引上山,作成人工溪流 和瀑布,远观有将庭园置于 空中之感。
巴比伦的空中花园
1.3.1 外国古典园林概述
希腊的造园
希腊人把果蔬园进一步建成装饰性庭园, 植以花木栽培,发展为住宅内规则、方整、 柱廊园形式。大多数园的中间部分设祭坛 或神庙的建筑,还创造了各式水景、水池 设在花丛中,种植果树,观赏花木,一年 四季都有花可赏。
人工山水园天然山水园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皇家园林寺观园林私家园林121中国古典园林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生长期转折期全盛期成熟前期成熟后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生长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全盛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转折期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时期成熟期122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本于自然高于自然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
接着在印度国内出现了伊斯兰教徒的各个王朝,在整个印度疆域内移植了伊斯 兰文化,在伊斯兰王朝之后的莫卧尔帝国时代,这两种文化就完全融为一体了。在 历代国王中,沙·贾汉时代的印度建筑最为发达,开始产生并完成了伊斯兰建筑样 式。与沙·贾汉王有关的庭园有很多,泰姬陵(Taj Mahal)是世人瞩目的印度伊斯兰式 建筑和庭园的力作。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绪论1.简述园林的概念及其内涵。

园林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古典园林的狭义角度看,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人工开辟山水地貌,遵循艺术规律,运用造园要素,从而构成一个文化美学意味浓、视觉景观美、物质功能全的游憩和居住环境。

从现代园林发展角度看,广义上的园林早已发展成为概念更为宽泛且深远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不仅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等,还包括人类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的活动,集自然生态、风景与人文历史、科技艺术于一体,为人类社会提供自然生态的、文明的生存环境。

2.试述园林产生的背景及其性质功能。

(1)背景:园林的形成离不开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

(2)性质:①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又分为私有属性和公有属性。

古代园林大多是供少数富裕阶层游憩、享乐的花园或别墅庭园,普通民众可享用的公共园林很少,因而具有私有性。

而近现代园林是为满足社会全体居民游憩娱乐需要而建设的公共场所,从而具有公有性。

②自然属性。

园林中浓郁的林冠、新鲜的花朵、明媚的水体、动人的鸣禽、俊秀的山石、优美的建筑及栩栩如生的雕像艺术等都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艺术景观。

虽然各园的景观千差万别,但是都改变不了美的本质。

(3)功能:①狩猎②游玩③观赏④休憩⑤祭祀⑥集会、演说⑦文体娱乐⑧饮食3.简述园林的类型划分与构成要素。

(一)类型划分(1)按园林构园方式区分①规则式园林②自然式园林③混合式园林(2)按园林的从属关系区分①皇家园林②寺观园林③私家(贵族)园林④陵寝(寝庙)园林⑤公共园林(3)按园林功能用途区分①综合性园林②专门性园林③专题园林④纪念性园林⑤自然保护区园林此外,园林类型还可以按国别划分,如中国园林、英国园林、法国园林、日本园林、印度园林等不胜枚举。

(二)园林的基本要素:(1)建筑(2)山石(3)水体(4)植物(5)动物4.世界园林发展有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世界园林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总论、生成、转折

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总论、生成、转折

中国古典园林史园林总论、生成、转折一、绪论1.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按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人工山水园●是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地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造,把天然山水缩移摹拟在一个小范围内的园林类型。

也是最能代表中国古典艺术成就的一种园林类型。

●天然山水园●一般建置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利用天然山水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调整、改造、加工获得天然风景之真趣的风景园林类型。

包括山水园、山地园、水景园。

如颐和园。

●按隶属关系●皇家园林●大内御苑●建置在皇城和宫城之中,紧邻皇居或离皇居很近的地方,供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建置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

●离宫御苑●建置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供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

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私家园林●寺观园林2.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为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

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目的在于求得一个概括、精炼、典型而不失自然生态的山水环境。

●注重叠山理水的技法,形成山嵌水抱的格局,其山水都是自然山水的抽象化、典型化的缩移摹写,展现出“咫尺山林”,“江湖万顷”的局面。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柔●人工与自然的高度融合。

建筑的作用为点景和观景 2 组织园林空间●居住类建筑:一正两厢,儒家思想的影响●园林建筑:道法自然,道家思想的影响,人们的精神寄托●诗画的情趣●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如同诗画的章法,起承转合、变化有序、前后呼应、主次分明、层次清晰●诗情:对前人诗文的境界或场景的再现,运用景名、匾联、楹联等文学手段对园林进行直接的点题。

●画意:注重写意,提炼自然规律,效仿山水画理的表现和笔墨技法。

●意境的含蕴(三种表述手法)●借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把广袤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摹拟于咫尺之间●预先设定一个意境主题,然后借助于山水花木建筑所构成的物镜把这个主题表达出来,从而传达给观察者以意境的信息●意境并非预先设定,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物镜的特征作出文字的点题——景墙、匾、联、刻石等3.意境●意境是中国艺术的创作和鉴赏方面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美学范畴。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中国古典园林史》笔记(特全)

第一章绪论园林:在一定地段范围内,利用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得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得栽植与建筑得布置,从而构成一个供人们观赏、游息、居住得环境、园林:为了补偿人们与大自然环境相对隔离而人为创设得“第二自然”。

园林史:记录与论述园林得渊源替嬗、发展演变、形式体系、风格类型等一般规律及其特征,为现代园林建设提供历史借鉴得园林理论、第一节园林发展得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原始文明阶段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人类社会得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原始文明后期,出现了原始得农业公社与人类聚居得部落。

人们把采集到得植物种子选择园圃种植,把猎获得鸟兽圈围起来养殖。

于就是在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后有了果园、菜圃、兽场等在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之后,其中某些动、植物得观赏价值日益突出,园林由此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原始文明后期得园林萌芽状态得特点:1、种植、养殖、观赏不分;2、为全体部落成员共同管理,共同享受;3、主观为了祭祀崇拜与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所以不可能产生园林规划、第二阶段农业文明--奴隶社会与封建社会此阶段内,园林经历了萌芽、成长而臻于兴旺得漫长过程,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得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方风格,最后终于三分天下,形成具有一定得国家地域范围、一定得造园思想与规划方式、一定得园林类型与形式,风格特征彼此各异得世界三大园林体系: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与中国园林体系。

⑴欧洲园林体系基督教得《圣经》里记载得“伊甸园";《旧约•创世纪》中亚当与夏娃。

⑵伊斯兰园林体系《古兰经》中得“天园”得旖旎风光:长久不浊得“水河”、滋味不变得“乳河”、味道纯美得“酒河”、清澈见底得“蜜河”、⑶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古代广为流传得“瑶池"与“悬圃”;文字记载得“囿”、“圃”。

第二阶段园林得特点:⑴绝大多数就是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者归她们所私有;⑵主流就是封闭型、内向型得;⑶追求美得观赏与精神得愉悦,没有体现所谓社会、环境效益、⑷造园工作由工匠、文人与艺术家来完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 • 《西方园林》,骊芷若、朱建宁,河南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1 • 《西方造园变迁史》,针之谷钟吉著,邹红灿译,中
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学习方法及考核办法
• 学习方法:理论学习为主
• 考核办法: • 平时出勤及作业:30% • 期末考试:70%
绪论
• 一、园林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二、园林史的研究对象和意义 • 三、园林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 四、世界园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两条途径 • 五、东西方园林发展历程比较
城市问题出现,Frederick Law Olmsted提出建立 城市公共园林以保护自然。 • 主要特征: • (1)除私有园林,出现政府所有的公共园林; • (2)由封闭的内向型转变为开放的外向型; • (3)园林不仅为获得视觉美感和精神陶冶,也 注重发挥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4)由现代的职业造园师主持规划工作。
三、园林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 (一)萌芽时期的园林 ----自然从属型园林 • 原始社会,人类主要以狩猎和采集获取自然
资源,对自然充满崇拜,出现园林的雏形。 • (二)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园林 • 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形成城镇,园林经历萌
芽、成长和兴旺过程,形成了两种基本形式: 规整式园林和风景式园林
• 1、什么是园林?园林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 2、简述园林的发展阶段和主要特点; • 3、简述中西方园林文化发展的途径。
(二)园林的构成要素
• 1.地形的改造,包括掇山、置石等
颐和园的地形改造
故宫御花园的假山 苏州狮子林的置石
2.水:静态和动态水景
3.建筑: 类型多样:楼、堂、斋、馆、台、阁、 轩、廊等


水榭


4.动植物
二、园林史的研究对象
• (一)研究对象
• 1.掌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及各阶段的特色 • 2.熟悉中国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的异同点 • 3.了解古代埃及、罗马园林发展概况 • 4.掌握意大利、法国、英国的园林发展概况和
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
• (四)现代生态园林 ----自然共生型园林 • 信息时代的到来、一系列严峻问题使人们认
识到要建立和谐的生态系统 • 主要特征: • (1)出现“园林城市”; • (2)园林绿化以创造合理的城市生态环境为
目的,形成区域性的大地景观规划; • (3)跨学科的综合性和公众的参与性是园林
----自然顺应型园林
• 主要特征 • (1)大多数直接为统治阶级服务,或为他们
所私有
• (2)主流是封闭、内向型的 • (3)以追求视觉的景观之美和精神的寄托为
主要目的
• (4)造园工作主要由工匠、文人和艺术家来 完成。
意大利的兰特别墅园
中国苏州的拙政园
• (三)现代城市公共园林 ----自然征服型园林 • 工业文明兴起,导致大范围自然生态的失衡,
随着社会的发展,园林艺术逐渐由差异性走向同一性
五、东西方园林发展历程比较
东 台、瑶池 方 悬圃、囿
园、 园林 庭院(园)
公园
地域
绿地城市 环境
西 Eden 方 Paradise
Yard Garden
Park City
Environment
从精神空间+生活空间→居住空间→城市空间→环境空间
复习思考题
特色 • 5.能够默绘一些著名古典园林的总平面图。
• (二)研究意义
(三)影响园林发展的因素
• 1.政治:皇家园林体现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 兴趣,私家园林表现了文人的情操
• 2.经济:影响园林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规模 • 3.宗教:影响园林植物材料的选择、装饰手
段、设计布局等 • 4.文化:绘画、诗歌、书法
一、园林的概念及构成要素
• (一)园林的Βιβλιοθήκη 念 • 1、狭义的园林:指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
并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 结合植物的栽植和建筑的布置,构成一个供人们 观赏、游憩、居住的环境的过程。 • 2、广义的园林:指融合地球上各种天然和人工 要素即土地、水、植物和建筑的艺术和科学。 • 目前,园林包括传统园林、城市绿化和大地景观 规划三个层次。
艺术创造的主要特点。
中国合肥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四、世界园林文化形成与发展的两条 途径
• 1600 1200 800 400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东方园林文化 (中国园林)
日本园林
西方园林文化 古埃及 古巴比伦 古希腊 古罗马 西欧园林
文艺复兴园林 法国园林 英国园林
近代园林
园林史
主要内容
绪论 第一部分 中国园林史 第二部分 西方园林史
参考书目
• 《中国古典园林史》周维权,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 《图说中国古典园林史》,王其钧,水利水电出版社,
2007 • 《中国古典园林分析》,彭一刚,中国建筑出版社,
1988 • 《外国造园艺术》陈志华,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