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宗文:数据库极限性能测试修正版
EP17-A2 (中)检出限和定量限的建立与验证
内容 摘要................................................. .................................................. ................................................. 一世 委员会成员................................................ .................................................. ...................... iii 前言................................................. .................................................. ........................................... vii 1 范围................................................ .................................................. ........................................ 1 2 标准注意事项............................................... .................................................. ................. 1 3 术语................................................ .................................................. ............................. 1 3.1 关于术语的说明............................................. .................................................. 1 3.2 定义................................................ .................................................. .................. 2 3.3 缩写和缩略语.............................................. ......................................... 4 4 背景................................................ .................................................. .............................. 5 4.1 检测能力概述............................................. ................................... 5 4.2 历史观点............................................... .................................................. 。6 4.3 现状............................................... .................................................. .............. 8 4.4 定性测量程序的应用............................................................ ....... 9 4.5 样品选择的一般注意事项............................................................ .................................. 9 4.6 关于数据收集和审查的一般说明.......................................... ................ 10 5 项评估空白限制和检测限制的协议................................. 10 5.1 引言................................................ .................................................. ............... 10 5.2 实验方案的选择............................................. ............................... 11 5.3 经典方法............................................... .................................................. .... 12 5.4 精密剖面法.............................................. ........................................... 18 5.5 Probit 方法............................................... .................................................. ......... 22 6 定量限度评估方案......................................... ....................... 27 6.1 简介................................................ .................................................. ............... 27 6.2 准确度目标的说明............................................. ................................... 28 6.3 实验设计............................................... .................................................. .. 29 6.4 实验步骤............................................... .................................................. .... 30 6.5 数据分析............................................... .................................................. ............. 30 6.6 变式方法:检测和定量评估的组合限制....... 31 7 检测能力声明的验证............................................ ............................... 32 7.1 简介................................................ .................................................. ............... 32 7.2 确认空白索赔的限制.......................................... .............................. 33 7.3 检测索赔限度的确认.......................................... ....................... 34 7.4 定量��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_毕业设计论文
本科生毕业设计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Design of Student Dormitory Management System学生宿舍管理系统的设计摘要宿舍管理科在高校宿舍管理工作中承担着管理、检查、督促和协调等重要的管理任务。
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及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多,宿舍管理也需要得到改进和完善。
而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方式中,由于人力、物力等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管理上难免会存在漏洞和不到位。
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管理系统作为信息的交互的平台已成为大势所趋。
计算机的信息化管理为这些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
结合目前我院后勤管理情况,通过咨询各用户部门的需求,本设计使用Access 数据库和其内置的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语言作为开发工具,设计出功能全面的管理系统。
在论文中介绍了设计开发的方法及过程,论证说明Access数据库和VBA语言工具的特点。
本系统旨在实现对现有的宿舍管理系统中遇到的宿舍信息情况和大量数据进行数据库存储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对其宿舍信息的分类、查询、添加、删除和修改。
系统操作简便、灵活实用、界面美观,对高校的宿舍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宿舍管理,Access数据库,VBA语言Design of Student Dormitory Management System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1 Xie Chun-yuSupervisor Chen Shi-dongAbstractThe department of dormitory manage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ollege dormitory management, which undertaking the management, the inspection, the supervision and the work in line and so on.With the university scale unceasing expansion and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ents, the dormitory management also needs to obtain the improvement and the consummation. But the traditional way is manual management, which is limit in some objective factors, such as the manpower, the physical resource and so on. The traditional way is not able to get the task or solve the loopholes.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mputer technology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widesprea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th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has become as the information interactive platform ultimately. The computer informationization management has provided the possibility for these question solution.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ur hospital, through consultation with the needs of user departments. This design uses the 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language and the Access database as the development tool, designs the management system with a comprehensive function. In the paper, the author introduced the method and the process of the design, and proves merits of the Access database and the VBA language tool.The system is designed to achieve the existing dormitory management system of information encountered in quarters and a large amount of data stored in the database based on the design and completion of the classification of information to their quarters, query, add, delete, and modify. This system existence some merits such as operation simple, nimble practical and contact surface artistic and so on, which has certain model significance to university's dormitory management.Key words: Dormitory management, Access database, VBA language目录1前言 (1)1.1系统开发应用背景 (1)1.2课题研究的意义 (1)1.3系统开发环境的选择 (1)2数据库系统的介绍 (1)2.1数据库的概念、发展及其优点 (1)2.1.1数据库的概念 (2)2.1.2数据库的发展 (2)2.2 VBA语言简介 (4)2.3数据库设计的一般步骤 (5)2.3.1需求分析 (5)2.3.2逻辑设计结构 (6)2.3.3物理设计结构 (6)2.3.4数据库的实施 (6)2.3.5数据库的运行与维护 (6)3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 (7)3.1系统需求分析 (7)3.2系统功能描述 (7)3.3系统功能模块划分 (8)4数据库的基础认识 (9)4.1数据表的创建 (9)4.2数据表之间的关系 (9)4.3窗体的基本认识 (10)5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 (10)5.1登录窗体的设计 (10)5.2主窗体的设计 (11)5.3学生基本信息窗体的设计 (12)5.4查询模块的设计 (14)5.4.1查询的概念 (14)5.4.2创建选择查询 (15)5.5宿舍基本管理模块的设计 (17)5.6宿舍状态图的设计 (18)5.7报表显示的设计 (19)5.8系统权限窗体的设计 (21)5.9密码维护窗体的创建 (22)5.10帮助窗体的设计 (23)6应用系统设计 (23)6.1为窗体定义自定义菜单 (23)6.2设置基本启动选项 (24)6.3系统使用评价 (25)7结束语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6)附录 (27)1前言1.1系统开发应用背景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是以管理学、会计学、经营管理理论、统计学、计算机处理等多学科为基础,为经营管理者提供有用的信息而建立的系统。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方法数据库的性能是衡量其工作效能和可靠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一个高效、可靠的数据库系统能够提升数据处理能力,提高业务流程的效率。
因此,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对于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优化数据库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性能测试的基本概念和一些常用的评估方法。
一、数据库性能测试概述数据库性能测试是指利用一系列测试技术和工具,通过模拟真实环境和负载,对数据库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验证的过程。
测试的目的是发现数据库的瓶颈,评估系统的各个组件和功能的性能,找出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数据库性能测试的内容一般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 负载测试:模拟用户对数据库进行读写操作,通过合理的并发访问模式和负载压力,测试数据库在不同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2. 压力测试:通过在高负载条件下进行测试,验证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容错性。
3. 容量测试:测试数据库的存储容量上限,确定数据库系统的扩展性和可用性。
4. 高可用性测试:测试数据库系统的故障转移和恢复能力,确保在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恢复。
二、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在进行数据库性能测试之前,需要先确定测试的目标和测试要求,制定测试计划和测试方案。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1. 基准测试法:这是一种通过事先确定的性能基准来评估数据库系统性能的方法。
通过记录各个性能指标的数值和变化趋势,对比测试前后的性能差异,判断数据库系统的性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2. 负载测试法:这是一种模拟真实用户负载对数据库系统进行压力测试的方法。
通过模拟用户的并发访问和数据操作,来测试数据库的并发性和响应时间等性能指标。
3. 压力测试法:这是一种通过对数据库系统施加极限负载压力,来测试数据库在高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监控系统响应时间和错误率等指标,评估数据库系统的抗压能力。
4. 容量测试法:这种方法主要是测试数据库系统的存储容量上限和数据处理能力。
通过逐步增加负载和数据量,观察数据库系统的性能变化趋势,找出存储容量瓶颈并提出优化建议。
标准规范汇总
分类编号平安城市DB21/T 2551.1DB21/T 2551.2DB21/T 2551.3DB21/T 2551.4GB∕T 34680.1-2017GB∕T 34680.2-2017GB∕T 34680.3-2017GB∕T 34680.4-2018GB∕T 34678-2017GB/T 36332-2018GB/T 36333-2018GB/T 36334-2018GB/T 36445-2018GB/T 36342-2018公共安全GA/T 73-2015GA/T 74-2000GA/T 75-1994GA/T 645-2014GA/T 695-2014GA/T 922.2-2011GA/T 988-2012GA/T 989-2012GA/T 992-2012GA/T 1049.1-2013GA/T 1049.2-2013GA/T 1081-2013GA/T 1093-2013GA/T 1185-2014GA/T 1136-2014GA/T 1211-2014GA/T 1127-2013GA/T 1128-2013GA/T 1137-2014GA/T 1141-2014GA/T 1142-2014GA/T 1260-2016GA/T 1357-2018GB/T 15843.6-2018GB/T 19668.5-2018GB/T 20518-2018GB/T 25056-2018GB/T 25724-2017GB/T 28181-2016GB/T 30146-2013GB/T 30269.807-2018GB/T 31595-2015GB/T 31916.3-2018GB/T 34953.2-2018GB/T 35114-2017GB/T 35625-2017GB/T 35678-2017GB/T 35676-2017GB/T 35735-2017GB/T 35736-2017GB/T 36450.1-2018GB/T 36624-2018GB/T 36626-2018GB/T 36627-2018GB/T 36629.1-2018GB/T 36629.2-2018GB/T 36632-2018GB/T 36633-2018GB/T 36637-2018GB/T 36639-2018GB/T 36643-2018GB/T 36644-2018GB/T 36651-2018DB32/ 1691.1-2010DB32/ 1691.2-2010DB32/ 1691.3-2014DB32/T 1691.8-2015DB32/T 1691.9-2015DB32/T 1691.10-2015DB32/T 1691.11-2015DB32/T 1691.12-2015BS ISO IEC 27004-2009智慧警务GA /T 1462-2018GA /T 1805-2013GA/T 1000-2011GAT 1399.1-2017GAT 1399.2-2017GAT 1400.1-2017GAT 1400.2-2017GA_T 1400.3-2017GA/T 1400.4-2017GA/T 669.1-2008GA/T 947.1-2015GA/T 947.2-2015GA/T 947-2011GA 1153-2014GA 417.1-2003GA417.2-2003GA 417.3-2003GA/Z 1415-2018GA 1209-2016GA T 1267-2015GBT 20271-2006应急处理DB45/T 220-2007DB41/T 682.1-2011DB41/T 682.2-2011DB32/T 2918-2016DB50/T 865-2018DB44/T 1099-2012DB44/T 1048-2012GA/T 1340-2016GB/T 23809-2009GB/T 24363-2009GB/T 23809-2009GB/T 28827.3-2012GB/T 35965.1-2018GB/T 35965.2-2018JT/T 1007.1-2015JT/T 1007.2-2015JT/T 1007.3-2015QX/T 433-2018YD/T 1799-2008YD/T 2637.1-2013YD/T 2637.2-2013YD/T 2637.3-2013YD/T 2637.4-2013YD/T 2637.5-2013YDB 087-2012YDB 125-2013建标 180-2017YD/T 1799-2008备注:发布时间空白和标红的为未找到可下载文档文档名称智慧城市 第1部分:总体框架智慧城市 第2部分:建设指南智慧城市 第3部分:运营管理智慧城市 第4部分:评价指标体系.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1部分:总体框架及分项评价指标制定的要求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2部分:信息基础建设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3部分:信息资源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 第4部分:建设管理智慧城市 技术参考模型智慧城市 领域知识模型 核心概念模型智慧城市 顶层设计指南智慧城市 软件服务预算管理规范智慧城市 SOA标准应用指南智慧校园总体框架机械防盗锁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安全防范监控变速球型摄像机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通信审计产品技术要求安防人脸识别应用系统 第2部分:人脸图像数据信息安全技术 文件加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电子文档安全管理产品安全技术要求停车库(场)出入口控制设备技术要求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 第1部分 总则公安交通集成指挥平台通信协议 第2部分 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维护保养规范出入口控制人脸识别系统技术要求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文件编制深度要求公共安全行业标准体系表编制规则安全防范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安全防范视频监控摄像机通用技术要求安全防范视频监控高清晰度摄像机测量方法信息安全技术 抗拒绝服务攻击产品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主机安全等级保护配置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主机安全检查产品安全技术要求人行出入口电控通道闸通用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硬盘分类及试验方法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6部分:采用人工数据传递的机制信息技术服务 监理 第5部分:软件工程监理规范信息安全技术 公钥基础设施 数字证书格式信息安全技术 证书认证系统密码及其相关安全技术规范公共安全视频监控数字视音频编解码技术要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公共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要求信息技术 传感器网络 第807部分:测试:网络传输安全公共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指南信息技术 云数据存储和管理 第3部分:分布式文件存储应用接口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匿名实体鉴别 第2部分:基于群组公钥签名的机制公共安全视频监控联网信息安全技术要求公共安全 业务连续性管理体系 业务影响分析指南(BIA)公共安全 人脸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公共安全 指静脉识别应用 算法识别性能评测方法公共安全 指纹识别应用 采集设备通用技术要求公共安全指纹识别应用 图像技术要求信息技术 存储管理 第1部分:概述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可鉴别的加密机制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运维管理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安全技术要求 第1部分:读写机具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安全技术要求 第2部分:载体安全技术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格式规范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用户身份鉴别技术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ICT供应链安全风险管理指南信息安全技术 可信计算规范 服务器可信支撑平台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威胁信息格式规范信息安全技术 数字签名应用安全证明获取方法信息安全技术 基于可信环境的生物特征识别身份鉴别协议框架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1部分:加油(气)站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2部分:停车场(库)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3部分:学校、幼儿园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8部分:住宅小区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9部分: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10部分:汽车客运站和客运码头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11部分:体育场馆重点单位(部位)公共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建设规范 第12部分:公园、公共广场信息技术-安全技术-信息安全管理测量警用指挥车(交通应急指挥)设备技术要求手持式移动警务终端通用技术要求公安信息化数据质量管理规范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分析系统 第2部分:视频图像内容分析及描述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2部分:应用平台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3部分:数据库技术要求公安视频图像信息应用系统 第4部分:接口协议要求城市监控报警联网系统 技术标准 第1部分:通用技术要求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 第1部分:基本要求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系统 第2部分:执法记录仪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手持式居民身份证阅读器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1部分 共享数据项集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2部分 Web页面设计规范公安综合信息系统规范 第3部分 跨地区查询接口规范公安通信标准体系表公安监管场所监区门禁系统公安物联网感知层信息安全技术导则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通用技术要求广西壮族自治区城市应急联动系统基本功能要求河南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规范 第1部分:数据库表结构河南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规范 第2部分:信息资源分类与编码省级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规范社会安全事件应急信息资源整合技术规范广东省应急平台体系数据库规范 基础信息物业服务 应急管理规范火警和应急救援分级应急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 与要求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应急响应计划规范应急导向系统 设置原则与要求信息技术服务 运行维护 第3部分:应急响应规范应急信息交互协议 第1部分:预警信息应急信息交互协议 第2部分:事件信息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第2部分:通信信息系统技术要求交通移动应急通信指挥平台 第3部分:设备检测规范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信息交互要求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资质评估办法自组织网络支持应急通信 第1部分:业务要求自组织网络支持应急通信 第2部分:初始化、准入和恢复机制自组织网络支持应急通信 第3部分:节点要求自组织网络支持应急通信 第4部分:组网安全要求自组织网络支持应急通信 第5部分:与现有网络的互联互通要求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技术要求区域空间应急通信系统测试方法城市社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标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理服务资质评估方法的为未找到可下载文档发布状态发布机构发布时间实施时间备注现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4标准化方面的现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4现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4现行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4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10.142018.5.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10.142018.5.1送审稿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10.142018.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12019.1.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7.10.14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1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1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1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1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72019.1.1现行公安部2015.1.29现行公安部2000.10.24现行公安部1994.3.11现行公安部2014.9.9现行公安部2014.5.23现行公安部2011.1.13现行公安部2012.4.5现行公安部2014.5.23现行公安部2012.7.19现行公安部2013.2.20现行公安部2013.2.20现行公安部2013.7.4现行公安部2013.12.16现行公安部2014.9.28现行公安部2014.2.25现行公安部2014.12.16现行公安部2013.12.20现行公安部2013.12.202014.1.1现行公安部2014.3.10现行公安部2014.3.14现行公安部2014.3.14现行公安部2016.5.30现行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7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72019.1.1代替GB/T 205186—2006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72019.1.1代替GB/T 25056—2010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7.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6.8.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4.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6.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7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1.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7.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7.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7.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7.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6.72019.1.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0.102019.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0.102019.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0.102019.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0.102019.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0.102019.5.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9.172019.4.1已发布,未实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10.102019.5.1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2.20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2.20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4.12.31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0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0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0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0现行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5.12.20现行国外标准现行公安部2018.3.26现行公安部2013.8.22现行公安部2011.11.14现行公安部2017.5.31现行公安部2017.5.31现行公安部2017.5.31现行公安部2017.5.31现行公安部2017.5.31现行公安部2017.5.31现行公安部2008.8.29现行公安部2015.7.10现行公安部2015.7.10现行公安部2011.8.11现行公安部2014.4.17现行公安部2003.1.8现行公安部2003.1.8现行公安部2003.1.8现行公安部2018.3.8现行公安部2016.3.29现行公安部2015.7.16现行公安部2006.5.1现行广西壮族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07.8.25现行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8.9现行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1.8.9现行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6.6.10现行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10.1现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3.21现行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12.10.15现行公安部消防局2016.12.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5.6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12.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9.11.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3.2.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8.1现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18.8.1现行交通运输部2016.1.1现行交通运输部2016.1.1现行交通运输部2016.1.1现行中国气象局2018.12.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8.11.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4.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4.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4.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4.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10.17现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2012.3.25现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2013.3.6现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7.6.1现行工业和信息化部2008.5.4方面的代替GB/T 205186—2006代替GB/T 25056—2010。
软件验收报告总结
软件验收报告总结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软件验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 (2)1.2 软件验收的基本流程和要求 (3)二、项目背景与目标 (4)2.1 项目的背景介绍 (5)2.2 项目的主要目标和范围 (6)三、验收标准与方法 (7)3.1 验收标准 (8)3.2 验收方法 (9)四、软件功能与性能测试 (10)4.1 功能测试 (11)4.1.1 操作系统兼容性测试 (12)4.1.2 数据库兼容性测试 (13)4.1.3 系统性能测试 (13)4.2 性能测试 (14)五、软件安全性与可靠性评估 (15)5.1 安全性测试 (16)5.1.1 权限控制测试 (17)5.1.2 数据加密测试 (18)5.1.3 日志审计测试 (19)5.2 可靠性评估 (20)5.2.1 异常处理测试 (21)5.2.2 数据备份与恢复测试 (22)5.2.3 系统稳定性测试 (23)六、软件配置与管理 (24)6.1 软件安装与配置 (25)6.2 软件更新与升级 (27)6.3 软件备份与恢复管理 (28)七、验收结论与建议 (29)7.1 验收结论 (30)7.2 改进建议 (31)一、内容概览本报告对本次软件验收项目进行全面而深入的总结,在软件开发与测试阶段,我们遵循了严格的项目管理流程,确保了软件质量与性能。
经过多轮的内部测试和外部评审,软件功能已按照既定需求准确实现,并在各种应用场景下展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在验收过程中,我们邀请了多位行业专家参与,他们从不同角度对软件进行了全面评估。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软件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实用价值等方面均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
他们也提出了一些宝贵的改进意见,为我们的后续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1.1 软件验收报告的目的和意义通过编写软件验收报告,可以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进行详细的记录和总结,以便在项目结束后进行审查。
这有助于确保软件开发过程遵循了相关的行业规范、标准和技术要求,从而提高软件质量。
学生课堂表情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学生课堂表情识别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目录一、内容描述 (4)1.1 研究背景 (5)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6)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7)二、系统需求分析 (8)2.1 功能需求 (10)2.1.1 学生人脸检测 (11)2.1.2 表情识别 (12)2.1.3 数据存储与分析 (13)2.1.4 用户界面设计 (14)2.2 非功能需求 (16)2.2.1 性能需求 (17)2.2.2 安全性需求 (18)2.2.3 可维护性与扩展性需求 (19)三、系统设计 (21)3.1 系统架构设计 (22)3.1.1 前端展示层 (23)3.1.2 后端处理层 (24)3.1.3 数据存储层 (25)3.2 功能模块设计 (27)3.2.1 学生人脸检测模块 (28)3.2.2 表情识别模块 (29)3.2.3 数据存储与管理模块 (30)3.2.4 用户交互模块 (31)3.3 系统数据库设计 (32)3.3.1 数据表结构 (34)3.3.2 关系图设计 (35)四、系统实现 (36)4.1 前端实现 (37)4.1.1 HTML/CSS/JavaScript技术选型 (38)4.1.2 前端页面布局与交互设计 (39)4.1.3 前端代码实现 (40)4.2 后端实现 (41)4.2.1 编程语言与框架选择 (43)4.2.2 后端逻辑实现 (44)4.3 数据库实现 (45)4.3.1 数据库选型 (46)4.3.2 数据库表创建与操作 (47)4.3.3 数据库索引优化 (48)五、系统测试 (48)5.1 测试计划 (50)5.1.1 测试目标与范围 (51)5.1.2 测试方法与步骤 (51)5.1.3 测试环境搭建 (53)5.2 测试用例设计 (54)5.2.1 功能测试用例 (54)5.2.2 性能测试用例 (54)5.2.3 兼容性测试用例 (56)5.2.4 安全性测试用例 (57)5.3 测试结果与分析 (58)5.3.1 测试执行情况 (59)5.3.2 缺陷统计与分析 (60)5.3.3 性能评估 (61)六、结论与展望 (62)6.1 研究成果总结 (63)6.2 系统优势与不足 (64)6.3 后续研究方向与应用前景 (65)一、内容描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
BPA潮流手册
中国版 BPA 潮流程序用户手册
(基于 Windows 9x/NT/2000/XP 平台 3.0 版)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2004 年 8 月
《中国版 BPA 潮流程序用户手册(3.0 版)》
工作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系统研究所 工作时间:1991 年 8 月~2004 年 8 月 工作人员:卜广全、汤 涌、印永华、刘文焯、侯俊贤 报告编写:印永华、卜广全、刘文焯、侯俊贤、汤 涌 报告审核:
1.2.5 节点 Q-V、P-V、P-Q 曲线求解功能 ........................................................5 1.2.6 灵敏度分析 .....................................................................................................5 1.2.7 网络阻抗快速调整模拟 .................................................................................6 1.2.8 网络简化等值 .................................................................................................6 1.2.9 系统合并 .........................................................................................................6 1.2.10 系统事故分析(N-1 开断模拟) ................................................................6 1.2.11 确定系统网络极限传输水平 .......................................................................6 1.2.12 详细的输出内容和灵活的输出方式 ...........................................................6 1.2.13 区域或者分区互联方面的功能 ...................................................................8 1.2.14 专用控制语言 ...............................................................................................8 1.2.15 检错功能 .......................................................................................................8 1.2.16 潮流图绘制 ...................................................................................................9
应用系统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应用系统数据安全解决方案目录1. 应用系统数据安全概述 (2)2. 安全挑战与风险分析 (3)3. 数据安全策略与框架 (4)4. 数据分类与敏感度评估 (6)5. 访问控制与权限管理 (7)6. 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8)7. 数据备份与恢复政策 (10)8. 安全审计与监控机制 (11)9. 数据丢失防护技术 (13)10. 应用系统网络安全分析 (14)11. 数据安全教育与意识提升 (16)12. 系统安全评估方法与工具 (17)13. 应急响应计划与数据恢复流程 (20)14. 第三方安全服务与合规性评估 (21)15. 数据法规与隐私保护措施 (23)16. 系统级安全加固与漏洞管理 (24)17. 接口与外部数据交换安全 (26)18. 异常检测与告警系统 (27)19. 全球化数据保护和跨境数据流动政策 (29)20. 敏感数据使用与处理中的隐私保护 (31)21. 数据主权与数据本地化要求 (32)22. 数据安全生命周期管理 (33)23. 行业特定数据安全指南与案例研究 (34)24. 未来趋势与技术创新对数据安全的影响 (36)25. 数据安全白皮书及技术支持文档 (38)26. 课程与教育资源参考 (41)1. 应用系统数据安全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系统数据安全已成为企业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数据安全涉及到数据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多个方面,是保障企业业务连续运行、维护企业声誉和资产安全的关键环节。
在当前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事件频发的背景下,构建一个健全的应用系统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重要性说明:数据安全不仅关乎企业的商业机密、客户信息安全,也涉及企业合规性问题。
在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和不断变化的网络威胁环境下,企业必须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全面加强应用系统数据安全防护措施。
本方案旨在为企业在应用系统数据安全方面提供全面的指导和建议。
数据安全的定义与重要性:简要介绍数据安全的基本概念,强调数据安全对企业的重要性,包括对企业资产保护、业务连续性、法规合规等方面的意义。
SQLServer2008R2版本比较
SQL Server 2008 R2 版本比较概述: SQL Server 2008 R2 目前共有: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
版本间的比较,依照以下功能点:可伸缩性和功能高可用性虚拟化支持复制企业安全单一实例关系数据库(RDBMS)管理应用程序和多实例管理管理工具开发工具可编程性空间服务和定位服务复杂事件处理(StreamInSight)集成服务高级适配器集成高级数据转换数据仓库分析服务分析高级服务解析函数数据挖掘报表商务智能客户端主数据服务可伸缩性和功能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84421 CPU操作系统最大值可用最大存储量操作系统最2 TB64 GB64 GB 4 GB 1 GB大值数据库最大规模524 PB524 PB524 PB524 PB524 PB10 GB IA64 硬件支持√√资源调控器√√表分区和索引分区√√并行索引操作√√√√并行一致性检测(数据库一致性检测DBCC)升级预读扫描√√可拓展的共享数据库√√索引视图√√分布式分区视图√√高可用性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Online systemchanges日志传送√√√√√Witness only Witness only Witness only 数据库镜像2√√Yes (singlethread,synchronousonly)√√√通过镜像自动进行冲突修复日志流压缩√√√16162故障转移丛集节点数量备份压缩√√√镜像备份√√数据库快照集√√快速修复√√在线索引√√在线页和文件还原√√在线端对端节点配置√√√√热添加存储和CPU支持虚拟化支持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Hypervisor support√√√√√√√√√来宾故障转移丛集对虚拟化的支持Hyper-V 实时迁移√√√应用程序移动性√√复制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快照复制√√√仅订阅服务器√仅订阅服务器合并复制√√√仅订阅服务器受限制仅订阅服务器事务复制√√√仅订阅服务器受限制仅订阅服务器√√√√√√SQL Server changetracking√√√从SQLServer向非SQL Server订阅服务器发布数据√√从Oracle向SQLServer发布数据端对端复制√√企业安全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WindowsIntegratedAuthentication(includingKerberos)√√√√√√Integration withMicrosoft baselinesecurity analyzer√√√√√√C2 compliant auditmode1√√√√√√Common criteriacompliance√√√Data encryptionand keymanagementModule signing√√√√√√√√√√√√Transport LayerSecurity channelencryption√√√√√√Windowspassword policysupport√√√√√√User-schemaseparation√√√√√√Login triggers andconnectionendpoints√√√√√√Secureconfigurationthrough policy-basedmanagement√√QL Server审核(精细审核)透明数据库加密√√可扩展的密钥管理√√单一实例关系数据库(RDBMS)管理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Policy-BasedManagement√√√√√√PowerShellsupport√√√√√√SQL ServerManagementObject (SMO)Sysprep support1√√√√√√√√√√√√SQL Serverconnectiondirector专用管理员联系√√√√√Yes (Undertrace flag)√√√√√策略自动化(核实计划表和变化)维护计划√√√√√数据库邮件√√√√√性能数据收集器√√√√√√√√√√系统中心操作管理器管理包计划指南√√√√用户实例√应用程序和多实例管理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Support for data-tier application(DAC) operations -extract, deploy,upgrade能够进行多实例管理√√√√√√√多实例仪表扳视图和下钻操作√√基于策略的资源利用评估管理工具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SQL ServerConfigurationManager√√√√√√SQL CMD(command prompttool)√√√√√√SQL ServerMigrationAssistant1√√√√SQL Server管理工具集2SQL Server代理√√√√数据库引擎调优顾问√√√√SQL Server分析器√√√√√√分析服务,PowerPivot IT操作仪表扳开发工具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Microsoft VisualStudio Integration√√√√√智能感知(Transact-SQL和MDX)√√√√√商务智能开发工具集Assistant1√√√√SQL查询、编辑和设计工具版本控制支持√√√√√√√MDX编辑、调试和设计工具可编程性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Entity Frameworksupport√√√√√√Common languageruntime (CLR)integration√√√√√√Native XMLsupportXML indexing√√√√√√√√√√√√MERGE andUPSERTcapabilities√√√√√√FILESTREAMsupport√√√√√√Date and Time datatypes√√√√√√Internationalizationsupport全文搜索√√√√√查询语言规范√√√√√服务代理(消息传送)√√√Client only√Client onlyXML/A 支持√√√√√√Web服务(HTTP/SOAP终端点)T-SQL 终端点√√√空间服务和定位服务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Planar andgeodetic datatypesSpatial indexes√√√√√√√√√√√√Advanced spatiallibraries√√√√√√Import/export ofindustry-standardspatial dataformats√√√√√SQL Server管理工具集内的空间结果tab复杂事件处理(StreamInSight)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豪华版√标准版√√集成服务高级适配器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高性能Oracle目标√√√√高性能Teradata目标SAP BW数据源和目√√标√√数据挖掘模型训练目标适配器维度处理目标适配器√√分区处理目标适配器√√集成高级数据转换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持久性(高性能)查找数据挖掘查询转换√√模糊分组和查找转换√√术语抽取和查找转换√√数据仓库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自动生成暂存区域和数据仓库架构改变数据捕获√√数据压缩√√星型联接查询优化√√√√自动查询至索引视图匹配√√可伸缩只读AS系统配置主动高速缓存√√√√已分区表和已分区索引上的并行查询处理已分区多维数据集√√√√分布式分区多维数据集分析服务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SQL Server分析服务备份√√√维度属性关系、聚合、多维数据集设计翻译√√√个性化扩展√√√√SQLServer-PowerPivot-forSharePoint分析高级服务解析函数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财务汇总√√√√已分区多维数据集和分布式已分区多维数据集自定义汇总√√半累加性度量值√√写回维度√√链接度量值和维度√√二进制和被压缩的XML传输√√账户智能√√透视√√可伸缩共享数据库√√数据挖掘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全套的数据挖掘算法√√√集成的数据挖掘工具:向导,编辑,模型查看器,查询生成器√√√交叉验证√√高级配置和数据挖掘算法优化选项√√支持管道数据挖掘和使用集成服务进行文档挖掘√√支持插件算法√√并行模型处理√√序列预测√√报表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报表服务内存限制OS Maximum OSMaximumOSMaximum4 GB 4 GB (x64)OSMaximum(x32)4 GB被允许的数据库SQL Server目录SQL ServerStandard, SQLServerEnterprise andSQL ServerDatacenterSQLServerStandard, SQLServerEnterprise andSQLServerDatacenterSQLServerStandard,SQLServerEnterpriseand SQLServerDatacenterSQL ServerWebSQL ServerWorkgroupSQL ServerExpress被允许的数据源SQL Server版本All All All SQL ServerWebSQL ServerWorkgroupSQL ServerExpressReport server√√√√√√Report Designer√√√√√√Report Manager√√√√√√Reports as datafeeds√√√√√√Enhanced gaugesand charting√√√√√√Maps and maplayers√√√√√√Customauthentication√√√√√√Export to Excel, √√√√√√Word, PDF, andimagesRole BasedSecurity√√√√√√建立自定义角色√√√No (Fixedroles only)No (Fixedroles only)No (Fixedroles only)模型支持√√√√模型项安全性√√√无限点击链接√√√E-mail和文档共享订阅和预订√√√报表历史,执行快照和高速缓存√√√SharePoint集成√√√共享组件库√√√远程和非关系数据源支持√√√数据源,传输和呈现扩展性√√√报表定义自定义扩展插件(RDCE)√√√数据驱动报表订阅√√水平扩展部署(Web场)√√商务智能客户端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报表生成器3.0用于随机报表√√√√Excel 2007和Visio2007外接程序√√√PowerPivot forExcel√√主数据服务数据中心版企业版标准版Web版工作组版简易版主数据服务数据库√√主数据管理器Web应用程序√√主数据服务Web服务√√。
【计算机科学】_计算机操作系统_期刊发文热词逐年推荐_20140725
图像加密 可信计算 可交互 变精度相容关系 区间值信息系统 区分函数 动态结构化操作语义 冗余 信息隐藏 信息安全 保持内容操作 优势关系 人类视觉系统 人眼视觉系统 互操作 三维可视化 一致性 s盒 standard映射 plc petri网 linux ip组播 hsi空间 feistel结构 drm模块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委托 地理标记语言 地址栈图 地址栈 国际化 命名空间虚拟化 命中率 可控性 可信静态客体 可信客体 变形显示 单一系统映像 协商 区间编码 动态监测 剪裁 分布式虚拟机监视器 冲突预测 关系数据库 入侵检测 值查询 信息安全 代码生成 互操作 业务模式 不完备目标信息系统 不完备信息系统 windows web应用系统 web信息系统 web-based tool web 信息系统 usbkey tpc-h和tpc-c基准 ssh sql操作语言 rootkit raise qt qos中间件 p2p open inventor netshot linux安全模块 ldap/x500 elastos com组件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国家开放大学 4046《数据库运维》考试资料精简版
国家开放大学4046《数据库运维》考试资料精简版一、单项选择题( 你懂的:640585856)扣扣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
C.数据库管理系统2.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 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3.)。
A.DBS包括DB和DBMS4.在文件管理方式中,数据处于一种( ) 的状态。
A.集中5.以下不属于数据库特点的是( )。
B.数据冗余度高6.对数据库特征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
D.数据没有冗余7.mysqladmin command参数中删除一个库的参数是( )。
D. delete database [ DB_NAME]( 你懂的:640585856)扣扣8.MySQL二进制日志binlog的作用是记录MySQL内部( ) 的内容。
C.显示show9.mysqlbinlog中使用参数( ) 可以打开指定库的binlog文件。
A.-d10.MySQL数据库中使用命令行工具( ) 可以有效地对记录进行归档。
C. mysqlbinlog11.在MySQL可视化管理工具MySQLGUITools中,方便数据库迁移的图形化应用程序12.是()。
B. MySQL Migration Toolkit13.MySQL使用的默认端口是( )。
B.330614.下面()文件是MySQL数据库服务器安装配置文件。
A. my. ini15.在MySQL数据库中,对作为临时存放查询的中间结果集的存储引擎描述正确的是16.( )。
C.如果中间结果集含有TEXT或BL0B列的类型字段,则MySQL数据库会将其转换17.到MyISAM存储引擎表而存放到磁盘中18.创建用户的命令是( )。
D. mysql user19.下面()是MySQL客户端程序的功能。
C.使用startbackup命令来进行数据库=进制备份20.关于MySQL错误日志文件叙述不正确的是()。
D.错误日志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储数据21.关于MySQL日志文件叙述正确的是D.日志文件会记录MySQL数据库服务器的各种信息,所以当MySQL数据库服务器遇到意外的损害时,不仅可以通过日志文件来查看出错的原因,还可以通过日志文件进行数据恢复MySQL中关于-一些常用变量和动态设置描述正确的是()C.设置thread_cache_sive变量会立即生效,检查缓存中是否还有空间能缓存线程。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的实用方法与指标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的实用方法与指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库在各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无论是在线交易系统还是企业资源管理系统,一个高效的数据库系统都至关重要。
因此,对数据库性能进行测试和评估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实用的方法与指标,帮助您进行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数据库性能测试的目的。
数据库性能测试的主要目的是验证数据库系统在预定工作负载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有几个关键的方面需要考虑:1.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模拟实际工作负载对数据库系统的影响。
这可以包括并发用户数、查询数量、数据读写操作等。
通过逐渐增加负载来观察数据库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可以找到数据库系统的负载极限。
常用的负载测试工具包括Apache JMeter和HammerDB等。
2.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测试数据库在极限负载下的表现。
通过持续增加并发用户数和查询请求的频率来测试数据库系统的稳定性和可用性。
这可以帮助您确定在高负载条件下数据库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而不导致性能下降。
3.性能监测:性能监测是实时监控数据库系统的工作状态。
通过收集关键性能指标,如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磁盘I/O速度和网络吞吐量等来评估数据库的性能。
常用的性能监测工具有Prometheus和DataDog等。
在进行数据库性能测试时,一些重要的指标和度量也需要考虑:1.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用户请求发送到数据库系统后,接收到响应的时间间隔。
较低的响应时间意味着较高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在不同的负载条件下测试响应时间,你可以通过加大数据库服务器硬件,调整查询优化策略或使用索引等方式来提高性能。
2.吞吐量:吞吐量是数据库每秒钟可以处理的查询请求数量。
通过增加并行查询、优化查询语句以及调整数据库缓冲区的大小等方式来提高吞吐量。
3.容量:容量指数据库可以存储的最大数据量。
在评估数据库性能时,要考虑数据库存储是否足够满足预期工作负载,并且留有一定的空间供未来增长使用。
数据库性能指标的监控与评估方法
数据库性能指标的监控与评估方法数据库是现代信息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业务复杂性的提高,保持数据库的高性能变得尤为关键。
为了确保数据库的良好性能,需要运用监控和评估方法来实时监测数据库的运行情况,并对其进行优化。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性能指标的监控与评估方法,帮助您提升数据库性能。
一、性能指标概述在数据库性能监控与评估中,需要关注的主要指标有: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性能和可用性。
1. 响应时间:指数据库在接收到请求后完成处理并返回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较低的响应时间意味着数据库能够更快地响应用户请求,提升用户体验。
2. 吞吐量:表示数据库在一段时间内能够处理的请求数量。
较高的吞吐量意味着数据库具备更快的处理能力和更高的并发性能,能同时处理更多用户请求。
3. 并发性能:衡量数据库在处理多个并发请求时的性能表现。
较好的并发性能意味着数据库可以同时处理多个请求,提高系统的并发能力。
4. 可用性:数据库始终处于可用状态的能力。
较高的可用性意味着数据库可以更频繁地响应用户请求,减少系统的停机时间。
以上性能指标是评估数据库性能的关键因素,有效监控和评估这些指标可为数据库性能优化提供依据。
二、监控方法为了实时监控数据库性能,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监控方法。
1. 性能监控工具:使用数据库性能监控工具,如Oracle的Enterprise Manager、Percona的Percona Monitoring and Management等,通过监控系统的各个指标,提供实时报告和警报,帮助管理员及时发现性能问题。
2. SQL查询监控:通过监控执行的SQL查询语句,可以了解查询的执行时间、资源消耗等信息。
可以使用数据库自带的性能分析工具,如Oracle的SQL Trace、MySQL的slow query log等,来监控和分析SQL查询的性能。
3. 系统监控:数据库服务器的系统监控也是必要的。
监控CPU利用率、内存使用情况、磁盘IO等指标,可以为数据库性能问题的定位提供线索。
4046数据库运维-国家开放大学-2020年7月-2020春季学期期末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C. 数据缓存的大小对千查询性能没有影响
D. 数据以记录为单位读取
4. MySQL replication 复制中主机和从机是通过什么进行数据同步的(
)。
A. Redo log
B. Binlog
C. 文件系统
D. 磁盘备份
1919
5. 下列关千数据库对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存储过程、函数均可接收输入参数
B. 物理备份与逻辑备份
C. 完全备份与增量备份
D. 本地备份与异地备份
24. 基于拷贝文件的恢复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恢复过程中不需要关闭 MySQL 服务器
B. 进行数据库恢复的 MySQL 服务的版本要与备份的 MySQL 服务的版本保持一致
C. 恢复过程中需要备份的配置文件与数据文件
D. 恢复过程中只需要数据文件
B. 对另一表执行 LOCK TABLES
C. 执行命令 START TRANSACTION D. 对同一表执行 LOCK TABLES
10. MySQL 中,可以用于备份数据库的命令是(
)。
A. mysqlimport
B. mysqldump
C. mysql
D. copy
11. 关于 InnoDB 缓冲区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
A. 中继日志文件的管理
B. 保存节点自身产生的事件
C. 保存接收来自其他节点的事件
D. 访问主数据库的二进制文件存放在中继日志文件中
尸尸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 10 题,共 30 分)
16. 数据库系统日常的运维管理中包括日维护作业计划,以下属千日维护作业计划的
是(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的方法与指标引言:在现代企业管理系统中,数据库是一个核心的组成部分。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用户需求的增加,数据库的性能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库的性能瓶颈,分析系统的瓶颈,进而采取相应的优化措施,提升数据库的性能和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数据库性能测试与评估的方法与指标。
一、性能测试的方法:1. 负载测试:负载测试是一种常用的数据库性能测试方法。
它通过模拟现实世界的工作负载,测试数据库在不同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评估数据库的性能极限,并帮助我们确定系统的最大处理能力。
2. 压力测试:压力测试是在负载测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负载的压力,测试数据库在高负载条件下的性能表现。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数据库的弹性和容错能力,以应对实际运行时可能遇到的高并发访问情况。
3. 并发测试:并发测试是测试数据库在多个用户同时访问的情况下的性能表现。
多个用户可能同时读取、写入或更新数据库,这会对数据库的并发性能产生影响。
通过并发测试,可以评估数据库在并发访问的情况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占用情况,以便确定系统的并发性能。
4. 可用性测试:可用性测试是测试数据库在正常运行期间的可靠性和可访问性。
这种测试方法通常包括系统重启、恢复、冗余和容错等方面的测试,以确保数据库能够在各种故障和异常情况下正常工作。
二、性能评估的指标:1. 响应时间:响应时间是指从用户发出请求到数据库返回响应的时间。
它是衡量数据库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较短的响应时间能够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对于需要实时性的应用尤为重要。
2. 吞吐量:吞吐量是指数据库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量。
它是衡量数据库性能的另一个重要指标。
较高的吞吐量意味着数据库可以处理更多的用户请求,提供更高的并发性能。
3. 并发数:并发数是指同时访问数据库的用户数量。
较高的并发数代表数据库需要同时处理更多的并发请求。
了解数据库在不同并发数下的性能表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完整word版)性能测试用例模板
《软件性能测试用例》一奋斗网上购物商城性能测试用例文件状态:[] 草稿[] 初稿[V ]正式发布[] 正在修改文件标识: 完成日期:二O一一年五月文件修改版本控制更新状态:用字母表示。
C――创建,A ――增加,M ――修改,D ――删除目录第1部分概述 (4)1.1 编写目的 (4)1.2 读者对象 (4)1.3 项目背景 (4)1.4 测试目标 (4)1.5 参考资料....................................................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2部分测试配置要求 (5)2.1 网络环境 (5)2.1.1 网络硬件 (5)2.1.2 网络软件 (5)2.2 服务器环境 (5)2.2.1 服务器硬件 (5)2.2.1.1应用服务器硬件 (5)2.2.1.2数据库服务器硬件 (6)2.2.2 服务器软件 (6)2.2.2.1应用服务器硬软件 (6)2.2.2.2数据库服务器硬软件 (6)2.3 测试机环境 (6)2.3.1 测试机硬件 (6)2.3.2 测试机软件 (6)2.4 测试工具 (7)2.5 测试数据 (7)2.6 测试策略 (7)第3部分性能测试用例 (8)3.1 压力测试用例 (8)3.1.1 并发压力测试用例 (8)3.1.1.1登录系统 (8)第1部分概述1.1编写目的本方案描述了性能测试的测试环境、相关术语解释、测试用例的编码规则和性能测试用例等内容,本方案将用于指导软件测试人员进行性能测试。
1.2读者对象本方案的主要读者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客户代表。
1.3项目背景项目名称:奋斗网上购物商城系统项目简称:shopp ing 系统委托单位:济南奋斗公司开发单位:北京奋斗公司1.4测试目标通过性能测试,更早、更快地将软件系统中所存在的性能瓶颈找出来,并促进开发人员尽快地解决问题,最终向客户提供一个高质量的满足客户需求的软件产品。
TESTREPORT
测试报告1、引言2、测试时间、地点和人员测试时间:测试地点:测试人员:3、测试环境描述4、测试数据度量567、覆盖率数据度量系统测试覆盖了所有的功能特性和绝大部分非功能特性,特性覆盖率为8计划进度偏差=(实际进度-计划进度)/计划进度*100%用例执行效率=执行用例总数/执行总时间(h)用例密度(按特性)=用例总数/特性规模*100=190/26*100=730.8(个/百个特性)缺陷密度(按特性)=缺陷总数/特性规模*1000用例密度(按代码)=用例总数/代码规模*1000缺陷密度(按代码)=缺陷总数/代码规模*1000用例质量=缺陷总数/用例总数*100缺陷严重程度分布图缺陷类型分布图9、测试评估9.1测试任务评估从测试设计来看,用例覆盖了所有的功能特性和绝大部分的非功能特性,而未覆盖的非功能特性是未纳入测试范围的特性,主要是从用户角度考虑的。
因此,用例的特性覆盖是完整的。
从用例的代码密度来看,用例密度超过了每千行25个,因此用例的设计数量也是充分的。
从测试执行上来看,测试经过了4轮系统测试,涵盖了从功能到性能,从GUI规范到可安装性测试计划要求进行了的测试。
其中,对可安装性测试仪没有进行了XXXXXXXX,但不影响使用。
发现的缺陷密度超过了QA规定的2个/ kLOC的要求,并且发现的绝大部分缺陷属于功能缺陷,这与系统测试阶段目标吻合,因些测试执行是完整且充分的,其测试质量是有保证的。
从测试效率上看,测试每人时执行1.3个用例,低于QA给出的2.5个/人时的要求,这主要是因为在统计上没有考虑执行重复的用例。
其实,在4轮系统测试中,我们的用例重复执行量是相当大的,如果把这部分考虑进去,那么,我们的用例执行效率将达到416/123=3.4个/人时,超过了QA的要求。
(这里没有考虑单元测试回归和集成测试回归的用例和工作量)在测试进度上比计划延迟了9.1%,这是QA给的控制范围之内。
计划的延迟主要是性能测试的时候发现系统使用的排序算法无法满足规模数据的排序性能要求,算法的修改花费了比较多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0 113.642 116.557s 121.584 s
100 116.042 116.741 s 156.120 s
如何通过架构来弥补
1. 通过简单读写分离
2. 通过分多个主库,便于未来可扩展
top - 17:48:02 up 497 days, 22:31, 3 users, load average: 0.36, 0.65, 0.70 Tasks: 145 total, 1 running, 144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 Cpu(s): 2.1%us, 8.3%sy, 0.0%ni, 88.2%id, 0.2%wa, 0.1%hi, 1.1%si, 0.0%st Mem: 16627888k total, 16209572k used, 418316k free, 155352k buffers Swap: 4289312k total, 300k used, 4289012k free, 12527292k cached PID USER PR NI 24655 my3310 15 0 32746 my3311 15 0 16334 my3309 15 0 14612 my3308 15 0 VIRT RES SHR S %CPU %MEM TIME+ COMMAND 980m 809m 4428 S 18 5.0 19791:13 mysqld 970m 873m 4680 S 9 5.4 14362:23 mysqld 761m 704m 4720 S 8 4.3 33603:30 mysqld 851m 802m 4784 S 2 4.9 14745:18 mysqld
了解机器的内存
比如内存的容量和插槽几个,如有需要,建议购买单条容量高的内存
了解网络瓶颈
有时项目读写量达到瓶颈后,可能是网络质量造成.跨IDC大量写操作 会很慢
了解固态硬盘ssd
比如一些属于写少读多的项目可以考虑使用
如何进行数据库测试——步骤1
选择测试的方案
选择市场上常见的服务器
选用了市面比较常规的dell服务器
结合项目实际,了解自己的应用
应用类型
读多写少(如体育项目);读写比例差不多(如邮件);和写多读少 (如投票,统计)
预计数据量
半年?一年?后续扩展? 决定单表还是多表,扩展的方法
预计访问量
多少读?多少写?峰值? 几台服务器,主从方式
实时数据和非实时数据
哪些必须实时查询?哪些可以预先准备或近似?哪些用于统计汇总?
测试结果100万次Insert操作
35 30 25 20 15 10 5 0 10
10 25.617s 21.834 s 33.954s
3par SSD 6diskRaid10
50
100
50 22.619s 22.090s 23.607s 100 22.816s 22.274s 24.196s
Insert 3par SSD 6diskRaid10
测试结果100万次update操作
35 30 25 20 15 10 5 0
Update
3par SSD 6diskRaid10
3par SSD 6diskRaid10
10
10
50
100
50
15.549s 17.472s 20.826 s
100
15.770s 17.472 s 18.345 s
15.444s 22.146 s 34.000 s
测试结果100万次select操作
30 25 20 15 10 5 0
Select 3par SSD 6diskRaid10
3par SSD 6diskRaid10
10
10
50
100
50 14.042s 15.188 s 15.351 s 100 13.794s 14.885 s 18.674 s
如何进行数据库测试——步骤5
.磁盘用例和目的
数据库平台的机器基本都是用raid10,或是lvm将6个盘组 合成一个盘来进行服务,同时结合目前比较流行的ssd或高 端商业存储3par来评测优劣,推荐选择用6磁盘做raid10的 单盘来进行评测.(防止太悬殊)
SSD 1块 容量:32G SATA-2 6磁盘raid10 6块 容量:780G 64磁盘3par 64块 容量:152G(条带化) 机器 Dell Cpu:E5410 2.33GHz*4core*2 机器 Dell Cpu:E5410 2.33GHz*4core*2 机器 Dell Cpu:E5410 2.33GHz*4core*2
19.364s 15.142 s 29.892 s
测试结果200万次select操作
70 60 50 40 30 20 10 0
Select
3par SSD 6diskRaid10
10
10
50
32.930
29.904 s 61.026 s
100
50 100
3par
SSD 6diskRaid10
29.631
3. 通过多IDC提升数据库平台99.999%稳定性
如何通过其他手段来弥补
1. 通过简单的key-value模式数据库来处理简 单逻辑业务
如berkeley DB, LightCloud, Tokyo Tyrant
2 .通过Memcache来缓冲如投票等频繁update 的数据库
比如通过设定阀值500次才往数据库做一次写 操作,或是间隔30分钟往数据库写一次.
时间的要求
实时性高的项目,如财经,体育;可以允许一定时间延迟的项目,如 博客圈
结合机器配置,了解自己的机器配置
机器型号和批次
数据库平台主要采用dell的服务器.批次不同存在性能上的差异(如06, 07,08的cpu的cache size)
了解机器磁盘性能
是多磁盘做了lvm,还是做了raid,做了raid的话,要知道是raidN?
5 .通过使用insert批量的方式来提升主库的写 速度
比如财经各股的交易数据,还有博文入博客 圈的时候,因为同一篇博文能进不同的圈, 通过批量values模式都能提升主库写性能.
6 .采取从库不同索引的模式来提升性能
比如有些项目,有很多不同的排序需求,需 要建立很多索引,但是如果都加必然导致性 能下降,所以采取不同功能使用对应索引的 从库来解决.
Select
3par SSD 6diskRaid10
100
57.994s 58.575 s 75.637 s
测试结果800万次Select操作
250
200
150 3par SSD 6diskRaid10
100
50
0
10
50
100
Select 3par SSD 6diskRaid10
10 109.454 114.198s 238.281s
关闭query_cache,同时使用很低的参数(见后页)
如何进行数据库测试——步骤3
★
测试用例表
CREATE TABLE `song1` `id` int(10) unsigned NOT NULL auto_increment, `name1` varchar(250) NOT NULL, `name2` varchar(250) NOT NULL, `name3` varchar(250) NOT NULL, `name4` varchar(250) NOT NULL, `name5` varchar(250) NOT NULL, `datetime` timestamp NOT NULL default CURRENT_TIMESTAMP, `rank` int(11) NOT NULL, PRIMARY KEY (`id`)
3 .通过使用如ebay公司开发的heap补丁来解决 一些如session业务
比如跑一些数据总大小不会很大,但是update 特别频繁的,比如用户状态值,补丁的好处 是省内存.
4 .通过使用replicate_do_db(table)来解决从库 追主库延迟时间较长的问题
由于mysql的从库只能单进程追,而通过上述 方式,就能形成多进程追不同库来减少延迟, 缺点是管理成本会很大.
数据库极限性能实践
研发中心
邵宗文
数据库极限性能实践
为何要测试数据库的极限性能 如何着手进行测试 通过极限性能了解,合理使用和规避 风险.
为何要进行数据库性能测试
▲低层次
—— 能知道大概要申请多少机器
▲
一般 —— 能够合理规划分库和分表
—— 知道数据库性能不足,通过架构 或是别的手段去弥补
▲高层次
7 . 可以选择merge引擎来提升代码开发速度
1.比如有些项目,需要定期存用户离线消息,
可以采取程序只访问对应的merge表,然后 merge表对应7个子表(比如周一到周日).
2.比如统计项目,可能分表策略是每个月一个
表,然后要做如一季度,二季度的统计,为 了方便开发,可以采取程序只访问对应merge 表,然后自由结合1,2,3,4,N表作为 merge表的子表.
进行限定系统内存
通过对grub.conf文件添加mem=1G的参数
选择测试表 (见后页)
测试样本用例10个表总数据量为几十G,对十个表进行总操作为100万次 的读写,以及200万次,400万次,800万次的读操作测试
选择不同的并发
比如10,50,100并发执行同样的sql语句下的性能
f的配置
选择数据库版本
目前由于5.1的版本还有很多bug,因此新浪选择了使用很久的mysql5.0.41.
mysql引擎选择
因为互联网业务大部分是写少读多,所以myisam是不二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