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2的算理探究》微课堂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是一种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数学游戏。
通过这个游戏,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24点的规则介绍、不同难度的算式挑战以及相关的数学知识链接。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对于新的数学游戏充满好奇心和兴趣。
但部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错误,需要教师耐心引导和纠正。
此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还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24点的游戏规则,能独立完成简单的24点算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24点的游戏规则,能独立完成简单的24点算式。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复杂24点算式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24点的游戏规则,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24点的游戏规则,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了解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24点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不同难度的24点算式,让学生尝试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解题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24点游戏,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几组学生完成的24点算式,让学生上台演示解题过程,加深学生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特殊的24点算式,引导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
初中算24教案
初中算24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24点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3.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24点游戏的规则和技巧。
2.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运用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使算式的结果为24。
2. 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1. 向学生介绍24点游戏的规则和玩法。
2. 举例说明游戏规则,如给定四个数字,通过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使算式的结果为24。
Step 2:游戏演示1. 给学生展示一些24点游戏的例子,让学生跟随老师一起计算。
2. 引导学生发现运算的规律和技巧。
Step 3:分组练习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四人。
2.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 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Step 4:比赛环节1. 设置比赛规则,如每组轮流上台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
2. 评选出解题最快、最准确的小组,给予奖励。
Step 5:总结和拓展1. 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心得和技巧。
2. 老师总结游戏的规则和技巧,强调运算的顺序和逻辑思维。
3. 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题目,鼓励学生课后练习。
Step 6:作业布置1. 布置一些24点游戏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2. 鼓励学生创新,自己设计24点游戏的题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24点游戏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在游戏演示和分组练习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动性强。
比赛环节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
在总结和拓展环节,学生分享了心得和技巧,老师进行了总结和强调,帮助学生巩固了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掌握了24点游戏的规则和技巧,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算“24点”》教案 高效课堂 获奖教学设计
第5课时算“24点”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并在游戏中巩固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激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会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教师手持扑克牌,谈话:认识它吗?它有几种花色?几个数字?是的,这是一副小小的扑克牌,用它能玩几十种游戏,同学们,你会用扑克牌玩哪些游戏?学生自由发言。
揭题:这节课我们来玩一种和数学有关的扑克游戏——算“24点”。
提问:你会玩算“24点”吗?能否说说怎么玩?结合学生的介绍,教师出示游戏规则:(1)每人准备扑克牌A~10各一张(A表示1);(2)在我们准备的扑克牌中拿出几张牌,利用学过的加、减、乘、除进行计算,使最后的结果是24。
但要注意:每张牌只能用一次。
二、交流共享1.新手教程。
(1)课件出示扑克牌3。
谈话:加入不限定你出几张牌,我的手上有一张“3”的扑克牌,你手上的牌出几,就能和我的这张牌计算得出24。
方法一:出8,三八二十四。
方法二:出3和7,三七二十一,加3就是24。
方法三:出3和9,三九二十七,27减3就是24。
……(2)课件依次出示扑克牌2、4、6、8、10、12,让学生说出如何算出24。
归纳并提问:刚才同学们除了用上三八二十四、四六二十四,还想到了其他的一些方法,看来凑成24的方法还是很多的。
你知道哪些数比较容易算出24吗?2.闯关。
第一关:基础闯关。
(1)课件出示3张牌:7、6、3。
谈话:联系这3个数,哪些数能让你直接想到24。
(6,因为四六二十四;3,因为三八二十四)引导:根据6去找4,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4吗?怎么找?根据3去找8,能通过另外两张牌找到8吗?(不能)那么,这3张牌应该怎样才能得到24?学生思考后得出:7-3=4,4×6=24。
(2)课件出示3张牌:7、8、9。
《24时计时法》微课程教学设计-文档
24 时计时法》微课程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R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能联系学生实际,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主动探索24 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 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由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24 时计时法的时间表示方法,对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使其快速进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
练习的设计要紧贴学生的日常生活,这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能使其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习数学很严重。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详尽的生活情境了解24 时计时法,发现它与普通计时法的联系与区别;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生活实际,正确进行普通计时法与24 时计时法之间的换算;在探索、认识24 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24 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主动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认识24 时计时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爱护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1.钟面激趣,引发冲突谈话引入:上新课前,老师想请你欣赏一首儿歌,猜一猜,歌里唱的是什么生活用品?创造冲突:都是9 时,有的人在上课,有的人在睡觉,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交流,然后教师指出:一天里有两个9 时,一个是上午9时,一个是晚上9 时。
像这样,在时刻的前面加上时间词来计时的方法就是普通计时法。
设计意图:视频中的儿歌能引发学生对钟面时间的记忆。
通过提问“例外的9 时,你在做什么”引发冲突,能帮助学生自然理解生活中常用的普通计时法。
2.认识24 时计时法(1)引入24 时计时法出示“六一”活动时间表,要求学生读一读。
提问:钟面上只有1〜12这些数字,怎么会有13时呢?交流:13时就是下午1 时。
这个13时的前面有上午或下午吗?这是一种新的表示时刻的方法,即24 时计时法。
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数学《24时计时法》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24小时制的概念,能够正确读写24小时制时间。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转换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时间换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培养守时、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12小时制与24小时制的区别:解释12小时制和24小时制的异同。
2. 24小时制的结构:介绍24小时制的组成部分,如时、分的表示。
3. 时间的表达方式:教授如何正确读写24小时制时间。
4. 时间的计算:简单的时间先后关系和间隔时间的计算。
5. 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介绍在不同场合(如交通、广播电视)使用24小时制的情况。
三教学方法1. 实物演示:使用时钟模型或电子时钟进行教学。
2. 互动探究: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或个人实践,查询特定时间并互相讨论。
3. 游戏化学习:设计相关的数学游戏,如时间转换接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如现在几点?)或展示时钟,引出24小时制的概念。
2. 新知传授:讲解24小时制的结构,教授时间的正确读写方法。
3. 实践操作:学生练习在时钟上设置时间,记录并转换不同时间段。
4. 小结与反馈:总结24小时制的知识,回顾时间读写的方法,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点评。
五作业与评价1.布置作业:提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继续练习时间的读写和时间计算。
2.课堂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操作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评估学生对24小时制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各种类型的时钟(模拟时钟、数字时钟)。
2. 生活中的实例(如公交车站牌、电视广播节目表)作为教学辅助材料。
3. 相关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24时计时法》微课程设计方案
《24时计时法》微课程设计方案师:猜猜看,这个时刻小明同学在做什么呢?睡觉?上课?都有可能。
咦,怎么同一个时间,做的事不一样呢?原来啊一天有两个3时。
这两个3时藏在哪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新课活动一:24时记时法【插入课件:凌晨3时和下午3时】师:瞧,这是一天里的两个3时小明在做的事情。
(插入课件:凌晨3时和下午3时),怎么表示才能把两个3时分清楚呢?我们可以在时间前面加上凌晨、下午这样的时间词,表示为凌晨3时和下午3时,这样就可以避免误会啦,这种计时方法,叫做普通计时法。
【插入课件:生活中的24小时记时法】师:可是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种现象(插入课件:生活中的24小时记时法)。
这些时刻表示法并没有用上时间词,而且我们发现还会出现了18这样超过12的数,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24时计时法。
【插入动画:一天的时间(白天和黑夜)】创设一种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思考的欲望和兴趣,学生在思考的时候感受到需要一种新的计时法来避免这种误解,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的现象,让学生感受到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应用于生活,同时激发探索新知的欲望。
生直观地认识到一天有24我们来看一看,一天是怎样度过的呢?从夜里的12点开始,凌晨三时凌晨五时。
天亮啦,太阳慢慢的升起来了。
早上八时,上午十时,中午12时,时针绕着钟面走了一圈。
一天结束了吗?没有,我们接着往下数,下午1时太阳慢慢的下山啦。
月亮悄悄的爬上来了,晚上十时,晚上12时,时针绕着钟面又走了一圈。
【插入课件:想一想】师:想一想,从0时到中午12时经过了几小时呢?【插入课件:红色时间条和蓝色时间条】师:对,12小时(插入课件:蓝色时间条)。
从中午12时再到0时又经过了几小时呢?是啊,又是12小时(插入课件:红色时间条)原来一天的时间里,钟面上的时针转了两圈。
(插入课件:闪烁红色时间条和蓝色时间条)瞧,这两圈的时间加起来,一天就是24小时。
(插入课件:闪烁整个时间条)师:那24时计时法又是怎样计时的呢?师:请同学们按下暂停键,准备两张如课件上的纸条,并在纸条下方标注上观24时法的改写问题。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24时计时法 12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19-2020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24时计时法 12教案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2页~53页。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知道1日=24时,理解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不同之处。
2.技能目标:能正确地运用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表示时刻,并会进行两种计时方法的相互转换。
3.情感目标:学生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24时记时法,会正确运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明确两种记时法的不同之处。
教学难点:学会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的相互转换。
教学准备:数学课件、教具钟。
学生准备:学具钟、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一、假设情境,导入新课上课前我先给同学们出一道脑筋急转弯来考考大家!阿龙和阿涛约好周六8时到电影院门口见面,他们俩都按时去了同一个电影院门口,但是却没见到面。
你知道为什么吗?生:因为一天有两个8时,一个是上午的8时,一个是晚上的8时。
二、引入课题师:所以为了避免误会,都会在8时前加上午或晚上等时段词语,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普通计时法。
还有别的方法吗?课件出示图片(银行的营业时间,邮箱的开箱时间,电影票开演时间,准考证考试时间)这样的表示时间的方法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24时计时法。
生活中有许多地方用到24时计时法。
那为什么要采用24时计时法来计时呢?24时计时法又有什么优越性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研究和学习24时计时法。
(板书课题。
)首先我们利用钟面来认识24时计时法。
(一)动手研究一天有24小时1. 学生动手拨钟。
(感受一日里钟表上的时针正好走2圈,一天是24小时。
)(1)考虑两个问题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什么时候结束的?(引起一天的开始是1:00和夜里12:00两种答案的争论)出示倒计时的场面:见过这个场面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一起倒计时,当我们倒数到1的那一瞬间,钟面上的时针、分针、秒针都指到了几?这个时刻意味着什么?(旧的一天结束了,新的一天开始了,新的一年开始了。
巧算24点优秀教学设计
巧算24点优秀教学设计
巧算24点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巧算24点游戏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
1.基本运算
2.巧算24点游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灵活使用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能力。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通过巧算24点游戏提高自己的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学方法
1. 师生互动法。
2. 讨论法。
3. 情景模拟法。
五、教学步骤
1. 学生自己先练习巧算24点游戏。
2. 老师引导学生,单独或分组进行游戏的讨论,并逐渐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答案的方向。
3. 经过多次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并能够使用所学知识解决巧算24点游戏问题。
4. 针对学生在游戏中出现的问题,老师进行题目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算法和解题方法。
5. 最后,老师可以组织小组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竞争能力中不断提高。
六、教学评价与反思
1. 教学评价:通过巧算24点游戏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技能,还能够以具有挑战性的24点游戏为媒介,提高自己的计算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不断的练习和讨论,学生能够努力掌握算法和解题方法,同时在比赛中进行锻炼和提高。
2. 教学反思:教师要通过巧算24点游戏教学,从浅入深地掌握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注意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兴趣爱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算“24点”》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算“24点”》校级公开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算“24点”》是一节旨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教学内容。
通过算“24点”游戏,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算“24点”的规则、基本运算符号、以及如何运用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符,使得计算结果为24。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对于游戏也有很高的兴趣。
但是,他们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运算符号的运用、运算顺序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运算符号,并注意运算顺序。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规则,能够运用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符号,使得计算结果为24。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规则和基本运算符号。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符号,使得计算结果为24,并注意运算顺序。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任务驱动法:布置具体的任务,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算“24点”游戏的规则,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道具。
2.学生准备:掌握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算“24点”游戏的起源和规则,引导学生了解并兴趣这个游戏。
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有趣的算“24点”题目,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算“24点”的题目,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尝试解答。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运算顺序和运算符号的运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算“24点”游戏,每组选一名组长负责记录时间和得分。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开课《算24点》教案一. 教材分析《算24点》是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的一堂公开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计算四个数字的加、减、乘、除,得出结果为2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巩固基本的四则运算,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但对运算顺序和运算规律有一定的了解,但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学生对于游戏形式的数学题目较为感兴趣,因此,通过《算24点》的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计算四个数字的加、减、乘、除,得出结果为24,巩固基本的四则运算。
2.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通过四个数字的加、减、乘、除得出结果为24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算24点》的游戏题目,包括简单、中等、困难三个难度等级。
2.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3.准备学生分组学习的课桌椅。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算24点》的游戏规则,引导学生了解游戏的基本玩法。
同时,向学生展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学生尝试解答,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呈现一些《算24点》的题目,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答。
在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算24点》的游戏,每组选择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解答。
教师观察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给予指导和评价。
4.巩固(10分钟)教师挑选一些学生解答正确的题目,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和方法。
《求解24点》教学设计三篇
《求解24点》教学设计三篇求解24点教学设计三篇第一篇:基本概念与规则介绍目标:通过这篇教学设计,学生能够了解到求解24点游戏的基本概念和规则,为后续的研究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1. 介绍求解24点游戏的背景和目的。
2. 解释24点游戏的基本规则和玩法。
3. 分享一些简单的示例来展示游戏的解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1. 利用多媒体展示材料,例如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2. 进行互动式的讲解,鼓励学生提问并参与讨论。
3. 引导学生尝试一些简单的24点游戏,以增强他们对游戏规则的理解。
第二篇:策略与技巧讲解目标:通过这篇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研究到一些求解24点游戏的策略和技巧,提高他们在游戏中的解题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一些常用的求解24点的策略和技巧,例如数字的排列组合、运算顺序等。
2. 分享一些经典的24点游戏解法和思考过程,展示高效的解题方法。
教学方法:1. 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寻找解题的突破点。
2.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合作解决一些复杂的24点游戏问题。
3.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策略和技巧的优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第三篇:拓展应用与实践目标:通过这篇教学设计,学生能够将求解24点的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和数学问题中,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24点游戏的思维模式应用到其他数学问题中,例如解方程、求解等式等。
2. 提供一些拓展应用的实例,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求解24点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方法:1. 进行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应用24点游戏思维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想法。
2. 设计一些相关的练和作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和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能力。
以上是三篇求解24点教学设计的大致内容和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24点游戏的思维模式和技巧。
基于数学核心知识培养数学核心素养——《24时计时法》微课程教学设计
14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络教研团队tougao3@● 创新整合点本设计以“日”的时间观念的建立为核心,整合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两个知识点,充分利用学生熟悉的用于度量长度的“尺子”(直线条),以及一天钟表要转两圈的生活常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直观地呈现了24时计时法的原理。
我们运用转化策略将弯曲的钟表刻度“拉直”成像尺子一样的“时间轴”,由两条“12时尺”变为一条“24时尺”,这种动态形成的“时间尺”能让学生有效地突破认知难点,顺利实现两种计时法之间的正确转换。
● 教材分析本课是苏教版《数学》第六册第五单元《年、月、日》例3,是学生在认识了钟面,学习了时、分、秒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以学生熟知的、感兴趣的事物为素材,目的是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其主动探索24时计时法的规律,发现和理解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两者之间进行互换。
我们通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来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通过鼓励学生收集相关知识内容,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多渠道收集信息的能力。
● 学情分析在学习24时计时法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时、分、秒等和时间有关的知识,他们对钟面、经过的时间等问题均有所了解和掌握,在日常生活中也或多或少有所接触,这就构成了学生学习本课的知识基础。
然而,学生虽然知道24时计时法的一些知识,却不一定明白其中的原理,仍然需要认识许多新知识。
●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了解24时计时法,正确区分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认识24时计时法的过程中体会它在生活中的应用,并逐步培养运用转化的策略灵活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日”这一时间观念,体会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 教学过程1.生活情境导入,诱发认知冲突教师出示12时钟面。
基于数学核心知识 培养数学核心素养——《24时计时法》微课程教学设计许广碧 何卉 陈晨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学校第十四届NOC活动 网络教研团队 恩欧希教育信息化发明创新奖·小学数学从左至右:陈晨 许广碧 何卉15FEB 2017 NO.03-04网络教研团队tougao3@谈话引入:我们在二年级时就已经学会了看钟面上的时间。
《算24点》教学设计范文
《算24点》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算24点》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算24点》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2.让学生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与技能。
3.使学生知道几张牌可以算出24或算不出24;相同的几张牌有不同的算法。
能力目标:通过试算、调整等思考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1.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课堂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掌握算24点的方法和规则,能比较快地利用3张牌算24点。
难点:用4张牌算24点。
教学准备:扑克牌,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
1.介绍扑克的学问。
2.由扑克牌的玩法引出用扑克牌来玩“算‘24点’”的游戏。
(板书课题)3.介绍游戏的玩法。
二、活动环节一:新手上路。
1.找一找:①找出两张牌算出24。
②再添一张牌算出24。
2.试一试:给出三张牌算24。
3.小结算“24点”的基本方法:根据3张牌上的数,从中选出两个数进行第一次运算,把第一次算得的'结果和另一个数进行第二次运算,使算出得数为24。
三、活动环节二:能手展示。
1.学生自己选出三张牌,算出24;2.同桌互算;3.全班小组交流。
(通过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三张牌算24的一些方法,同时渗透已知三张牌算24时,有时会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活动环节三:高手擂台。
1.尝试四张牌算24。
2.分组活动:(1)必答题:每个队通过抽签选一个题号,并解决对应的四个数算“24点”的题目。
(2)抢答题:在规定时间内用四个数算24点,鼓励多种方法。
(3)选答题:题目分为一星题和二星题各三题,让各组自由选择,答对奖励,答错倒扣。
微课24时计时法设计方案
内容
教学目的
通过观察、理解、发现、总结,让孩子学会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到0时也是晚上的12时,同时也是24时,学会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的方法。
教学过程
1、了解一天的时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2、理解0时也是晚上12时,同时也是24时
3、学习理解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的方法
应用说明
适合于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习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时使用。
24时计时法录制工具和方法office2010设计思路通过观察演示过程让孩子理解新的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建立0时晚上12时同时也是24时的概念了解一天的24小时钟面上的时针要走两圈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学习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的方法微课 Nhomakorabea学设计方案
微课名称
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
教师姓名
何彬
教师单位
乐山市五通桥区实验小学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年级:三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所属章节:24时计时法
录制工具和方法
OFFICE2010
设计思路
通过观察演示过程让孩子理解新的一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建立0时(晚上12时同时也是24时)的概念,了解一天的24小时,钟面上的时针要走两圈,然后通过观察思考学习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换的方法。
三年级利用表格计算24×12
三年级利用表格计算24×12
1.首先在电脑桌面上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新建,鼠标放到新建列表自动弹出窗口,再选择其中的新建excel表格。
2.表格中表头部分横向显示的是字母竖列显示的是数字,鼠标左键单击单元格就可以选中此大单元格啦。
选中其中的A1表格处填写数字24,选中其中的B1表格处填写数字12。
3.然后单击鼠标左键选中C1单元格,在输入数字之前一定要记得首先输入等号,即符号“=”。
4.接下来利用鼠标左键选中A1单元格,这时A1单元格会出现虚线框,表示已经被选中,此时在C1单元格中就可以看到A1。
注意此时A1字体不是黑色,是彩色的。
5.在C1单元格中输入表示乘法的符号“*”。
6.重复上述步骤,单击鼠标左键选中B1单元格,最后点击电脑上的回车键就可以查看结果了。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4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新课标,第一课时内容,主要讲述的是24混合运算。
一、教学内容我们使用的教材是《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数学》。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第111页至112页,涉及到整数加减法和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学生们将学习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并将数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24混合运算的基本方法,能够独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同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24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混合运算,我准备了一些教具和学具,包括黑板、粉笔、计算器、练习题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们理解混合运算的重要性。
例如,假设我们去超市买东西,买了一瓶饮料和一包饼干,总共花费了24元,问我们买的东西各自花了多少钱。
2. 讲解例题:我通过一个简单的例题,讲解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10+5×2,我让学生们说出运算的顺序,然后进行计算。
3. 随堂练习:我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们自主进行混合运算的计算,并及时给予他们反馈。
4. 板书设计:我在黑板上书写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看到运算的步骤。
5. 作业设计:我布置了一些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们回家后进行巩固。
六、作业设计a) 20+3×5b) 84÷2c) 12+5+3d) 12答案:a) 20+3×5 = 35b) 84÷2 = 6c) 12+5+3 = 20d) 12 = 10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们对混合运算的理解有所提高,但在实际应用中,仍有一些学生对运算顺序把握不清。
人教版小学数学《笔算乘法》教研课件1
和妈妈一起去买书
算式怎样列
24×12=
想怎样估算?
① 24≈20,12≈10。20×10≈200。
② 24≈25,12≈10。25×10≈250。
③ 12≈10。
24×10≈240。
准确结果是多少? 24×12= 288
小刚这样算:
24×10=240 24×2=48 240 + 48=288
43×12 516(元) =
答:一共要516元。
试一试
1 4×4 8 = 67 2
说一说: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例 妈妈想买1套共12本的书,每本24元,
她一共要付多少钱?
24×12= 288
小刚这样算:
小红这样算:
24×10=240 24×2=48 240 + 48=288
•
6. 选 择 思 维 方式。 除直接 从事物 本身入 手,抓 住其中 自己感 受最深 的一个 方面外 ,也可 以从侧 面出击 ,这往 往能出 奇制胜 。
•
7. 合 理 想 象 联想、 提升材 料层次 。联想 和想象 是作文 不可或 缺的思 维方式 ,它可 以使我 们在写 作时由 物及人 ,由人 及社会 ,有效 地提升 素材的 层次, 从而达 到文章 表达“ 以小见 大”的 目的。
24 ×12
4 8 ……24×2的积
2 4 0 ……24×10的积
2 8 8 (个位的0不写)
答:一共要付288元。
•
1.花 朝 , 是 成 都花 会开幕 的日子 地点在 南门外 十二桥 边的青 羊宫花 会期有 一个月 这是一 个成都 青年男 女解放 的时期 花会与 上海的 浴佛节 有点相 像,不 过成都 的是以 卖花为 主,再 辅助着 各种游 艺与各 地的出 产。
算“24点”教学设计与评析
算“24点”教学设计与评析一、创设情境1.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电视主持人考“算24点”问题.点评:上课伊始,老师将生活中的娱乐活动带进课堂,使学生产生学习共鸣,很自然地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二、实践探究1.说一说.出示□○□=24,引导学生说出一些符合条件的算式.点评:如何通过一步计算得到24,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加、减、乘、除计算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进一步巩固知识,达到熟能生巧的目的.2.玩一玩.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就用A~9九张扑克牌来做数学游戏,算24点,想参加吗?我们来听一听游戏规则,看一看四个人是怎样玩的(出示课件).通过刚才的听和看,你知道了什么?(把A看作1,每个数字只能用一次,运用加、减、乘或除进行计算)游戏活动:(1)学生独立操作,探索用三张牌算出24点的方法.(2)小组讨论,交流各自的计算方法.(3)分小组进行汇报.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找到的算法与大家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4)师生交流算法,学生讨论:怎样能很快算出24点呢?(5)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探究的方法,分析思考过程,找出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点评:在游戏中充分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空间,学生人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探索的机会.通过用三张牌算24点,学生在体会动手、动脑以及相互交流各自方法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实践,提高了四则混合运算的熟练程度.3.考一考.同学们,刚才我们玩三张牌算24点的游戏,下面我们再添一张牌来试一试,是不是也能算出24点?哪三位同学敢和老师比智慧?(1)师生任出一张牌,看谁能很快算出.(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理清思路后板书.(3)四人为一组,分小组合作游戏,看哪一组得到的24点最多.(4)学生质疑.老师解答学生在游戏过程中算不出24点的疑惑.出示课件:知识库———经计算机准确运算,一副牌5张,去掉张(大、小王),还有52张,任意4张有1820种不同的组合,其中有458种组合算不出24点.点评:由三张牌算24点过渡到用四张牌算24点,对于学生来说是个难点,这就引发出三步计算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采取了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的合作探究学习策略,充分利用集体智慧去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在四张牌中,由于出牌不同,所想出的方法也不一样,更能促进群体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相互交流、相互合作.4.赛一赛.(1)选出擂主,由其他组进行挑战.(2)学生任选一组,电脑随机出示四张牌,由学生说一说怎么算出24点.(3)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评价.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想?还有什么需要大家帮忙解决的问题?(4)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利用扑克牌玩游戏,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很多办法,运用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很快算出24点,真是不错.看来,学好数学知识并不难,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找到它,就能使我们变得更聪明、更优秀.点评:可以说第一个学习环节学生是充满兴趣的,那么,这个学习环节是既有兴趣、又富有刺激性.在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组与组之间都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学生深切体会到学习过程中孕育的乐趣.他们始终保持着强烈的学习欲望、探究兴趣,创新意识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培养.三、拓展应用扑克牌中的数字游戏很有趣,我们可以从多种角度去思考方法,24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数字,你们还能找到生活中的24吗?顺势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如,一天24小时,24时记时法,中国传统的24节气等.数学知识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见,和我们密不可分,所以小朋友们应学好数学,自己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今晚回家把学到的知识和方法与家长交流一下,和他们进行比赛,看谁算得快.点评:由24这个神秘的数字引发出有关24的知识,让学生感受到熟悉的事物与数学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责任编辑李闯)算“24点”教学设计与评析舒剑梅执教唐翠娥评析(深圳市宝安西乡中心小学广东518100)6年月号课堂链接。
小学数学24点运算公开课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24点运算公开课教学设计小学数学24点运算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加强四则运算的口算练习。
2、掌握算24点的基本方法3、会算24点,能用不同的方法算24点。
4、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励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进一步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索能力。
教学难点:用四张牌算24点教学准备:每人A—9的扑克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师:今天数学课小朋友们都带来了什么?生:扑克牌。
师:别小看这样的一副牌,它里面可有很多的小秘密呢?你们想知道吗?课件演示,介绍牌的知识:一副牌有54张,大王代表太阳,小王代表月亮,其余52张代表一年中的52个星期。
有四种花色,红桃、方块、梅花、黑桃四种花色分别象征着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每种花色各有13张牌,表示每个季节有13个星期。
把J、Q、K当作11、12、13点,大王、小王为半点,一副扑克牌的总点数恰好是365点。
若把大小王各算为1点,共366点。
【说明:开课伊始,从深受小朋友们喜爱和熟悉的扑克牌入手,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通过介绍扑克牌与时间相关知识,使他们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二.揭示课题师:你们玩过牌吗?用牌玩过哪些游戏呢?师:你们用牌会玩这么多游戏。
刚刚听到有位小朋友说牌可以用来算24点,你知道算24点是怎么玩的吗?【点击课件】师:哦,我们在玩算24点时,把A看作1,利用几张牌,用+-×÷使其结果为24,每张牌只可用一次。
今天我们就用九张牌来玩个益智游戏——算24点。
(板书课题:算24点)师:想玩好算24点,要掌握一些方法。
下面我们先来玩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叫——对对碰!(二)游戏活动1、游戏一:幸运对对碰(2个数算24点)师:游戏规则是:我出一张牌,你用你手中的一张牌和我碰,碰成24。
准备好了么?(点击课件:闪现对对碰页面)1.三八二十四(点击课件:出现扑克牌8)师:我出8,你能从你的手中拿一张牌和我碰成24吗?(手举8)生:我出3,三八二十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12的算理探究》“微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说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一步培养数感,发展运算及推理能力。
2、技能目标;通过格子图涂一涂或圈一圈的活动,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算法的抽象过程和优化过程,生成笔算模型:乘、乘、加。
3、情感目标:体会计算法则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运用法则解决问题的意识与习惯;严谨细致、有序思考,举一反三。
评价设计:
(1)通过学生尝试自主探索与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活动,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完成将竖式补充完整、水果后面藏着几的练习,让学生掌握笔算的算理与方法,检测目标1知识与技能的达成。
(2)通过尝试探索理解算理环节,经历算法的抽象过程和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参与合作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检测目标2过程与方法和目标3情感态度的达成。
教学过程:
一、直入问题,尝试探索。
同学们,24×12这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应该怎样来计算呢?我们先来试着探究一下吧!
1、师解读探究指南。
2、师出示探究乐园,学生独立探究。
【设计意图: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需要和获得新体验的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备一定的环境和适当的方法。
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一个面向实际的、进行探究的学习环境,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探究,让学生边写算式,边在格子图中表示出来,让学生自己去动手、去动脑,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从而学到知识。
】
二、合作交流、集体展示
1、小组交流,推荐最佳方法参加集体交流。
2、交流算法。
预计学生会出现的口算与笔算等做法,教师收集有代表性做法,展示方法,如下:
方法一:口算:24×10=240,24×2=48,240+48=288
方法二:口算:20×12=240,4×12=48,240+48=288
方法三:笔算。
1、
2、 3、
3、交流要点:
交流一:24×10=240,24×2=48,240+48=288
(1)引导学生结合格子图讲解:横着看,24×10求的是10个24是多少,24×2是求2个24是多少,最后把两个部分加起来,就求出12个24是多少。
(2)师板书三道算式。
交流二:20×12=240,4×12=48,240+48=288
(1)引导学生结合点子图进行讲解:竖着看,20×12求的是20个12是多少,4×12是求4个12是多少,最后把两个部分加起来,就求出24个12一共是多少。
(2)师板书三道算式。
交流三:各种笔算的方法: 2 4
× 1 2
4 8
2 4 0
2 8 8
4、点评方法,算法优化:
横式是把24×12其中的一个因数进行拆分,分别来计算,这样就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新知识转化为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很好的想法。
竖式的计算不仅清晰,而且更加简便,这是我们在计算时常用的方法。
5、重点讲解竖式,明确算理与算法的结合。
让学生结合点子格子图,理解竖式的每一步计算算理和计算方法:先算24乘2得48,24乘1个十得240,所以把4对齐十位来定,最后再把两个得数加起来。
【设计意图:在学生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在格子图上圈一圈、涂一涂,借助几何直观,不仅可以进一步明确口算方法的算理,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借助数形结合,沟通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与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联系,为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算理埋下伏笔。
在交流过程中,展示了方法,让学生评价这几种计算的优、缺点,进行算法优化。
同时借助数形结合,利于学生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中,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也显得水到渠成。
】
三、集体梳理,提升方法
1、师提问: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引导学生回答。
3、请大家回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计算方法是:乘、乘、加。
【设计意图:教师带领学生梳理算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计算方法;最后进行思想和方法的总结提升,构建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知识模型。
】
四、巩固练习,强化提高
1、将竖式补充完整
43×21=
指生订正。
2、水果后藏着几?为什么?
当我们顺着想问题的时候想不出来,我们可以反过来想,一下就有了新的思路,豁然开朗。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由浅入深,第一道基本练习,列竖式计算,重点是两个积相加的时候满十要进一,进一步理解算理,巩固算法;第二道填一填,学生需要逆推进行计算,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
】
五、回顾总结,合理评价
1、你得了几颗星?得到6颗星的是小小智慧家!
2、师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在探究的过程中,运用了转化、迁移的方法帮助我们发现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计算方法,其实知识之间是相通的,只要你善于动脑,就会发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希望大家运用所学的方法去解决新的问题34×31。
【设计意图:结束前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转化、迁移学习方法和计算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