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PPT 32张)
合集下载
中药饮片养护幻灯片课件

霉变
变色
2
3 4
6 7
风化与潮解
融化与升华
泛油
7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 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 污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 过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 白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 者库房及储存环境不符合GSP要求等
青霉
13
5、防治方法
⑴水分控制法 中药材所含水分及空气相对湿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 重 要条件之一,相对湿度不高于70﹪ ⑵温度控制法 温度是霉菌生长繁衍的条件之一,将库房调节至15℃以 下,具有良好的防霉作用
冷藏防霉法:温度在0℃-10℃
高温灭菌法:通过日晒和烘干法,可以使药材水分散失, 水蒸(煮)等高温灭菌法而使霉菌生长受到抑制
风 , 保 持 环 境 卫 生 , 不 宜 储 存 过 久 简
时 要 避 免 重 压 、 避 免 太 阳 暴 晒 要 适 时 通
储 藏 时 不 宜 火 烤 , 以 免 受 高 温 影 响 堆 垛
19
5、对“泛油”药的调理
晾晒法,如当归、防风、党参等 烘干法:温度控制在50℃以下
炒炙法:如九香虫
酒润回色,如枸杞子
14
⑶密封法 利用严密的包装或其他方法, 使中药与外界环境隔绝,阻止了 霉菌生长所需要的氧气,而达到 防止霉变的目的
⑷简易防治措施
◆干燥防霉法:曝晒、摊晾、烘干、 阴干或木炭、石灰等干燥剂 ◆化学熏蒸法:利用防霉剂抑制霉菌 的生长、繁殖
如氨水熏蒸法
15
1、变色:各种药材都有固定的色泽,受温湿 度及 空气的影响,使药材内部发生变化,表面颜色发生 变异 2、药材变色的主要原因: 中药所含化学成分不稳定,与阳光照射、温湿度 密切相关,故日晒变色的药材,宜置阴凉干燥处存 放。 3、易变色的药材:玫瑰花、月季花、款冬花、腊梅 花、扁豆花、菊花、红花、金银花、槐花、莲子心 、麻黄等
中药饮片养护 ppt课件

易风时储
防,要藏
治保避时
措持免不
施环重宜
有境压火
密卫、烤
封生避,
法,免以
和不太免
吸宜阳受
湿储暴高
法存晒温
等过要影
久适响
简
时 通
堆 垛
2020/12/12
21
2020/12/12
5、对“泛油”药的调理
晾晒法,如当归、防风、党参等 烘干法:温度控制在50℃以下 炒炙法:如九香虫 酒润回色,如枸杞子
22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 若管理不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 因素的影响,发生虫蛀、霉变、变 色、泛油、散气走味、潮解、风化 、融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这种 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2020/12/12
6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2020/12/12
内在因素
容易产生中药虫蛀、霉变和各种质变的 成分,主要有药材的水分、无机物、色素 、蛋白质、糖类、油脂、蜡类、鞣质、挥 发油、树脂、生物碱等
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体熏蒸剂有磷化 铝 ⑶气调养护法
气调意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近年来采用充氮 降氧法贮藏中药取得了显著成效
12
2020/12/12
药
最 它是利
⑷
常 用某些
传
用 物质的
统 法
的 特殊成 是 分或特 对 殊气味
抗 的趋避
储 作用,
存 达到防
法 虫、防
霉的目
的。
如泽泻与牡丹皮同贮,泽 泻不生虫,牡丹皮不退色 藏红花与冬虫夏草同贮,
外界因素 日光、空气、温度、湿度等
生物因素 微生物、药材害虫、鼠害等
人为因素 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对药材性能不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培训PPT

原因:
中药的性质 含脂肪油,含挥发油,含糖分和粘 液质多的药物易走油。
温度的影响 环境温度过高药物呼吸作用增强, 使药物发热引起走油。
压力的影响 在夏季,若库内温度过高,通风差, 存量大,容器过于封闭,使药遭挤压和闷热而发 生走油。
判定:
眼看:主要是观察药材内外色泽的变化,表面是 否有油质物溢出,有无干枯、粘连等情况。
• 如款冬花、甘草、枇杷叶等,炮制后糖分大,较难干燥,特别容易受潮变软或粘连成团且易被污染,虫蛀、霉变及鼠咬,应贮于 缸、罐内,尽量密闭以免吸潮,置通风干燥处保存养护。 8.某些矿物类饮片,如硼砂、芒硝等在干燥空气中,容易失去结晶水 而风化,故应贮于密封的缸罐中,置于阴凉处养护。
常用的饮片养护方法
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成分会加速挥发, 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脂的 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
熔化而发生粘连现象。
【湿度】
湿度与温度是影响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 两方面。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
控制在70~75%。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
四、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
香橼、川芎、藁本、干姜、高良姜、苍术、山奈、沉香、 檀香、降香、厚朴、肉桂、桂枝、牡丹皮、等
常见植物饮片的特性
五、叶和全草类饮片
大青叶、桑叶、桔叶、蒲公英、地丁、车前草、马齿见、垂盆草、 鹅不食草、墨旱连、 半边莲、扁蓄、浮萍、透骨草等。
六、树脂类饮片
血竭、乳香、没药、安息香、苏合香、阿魏、松香
昆虫类药材更要注意火力不能过猛,操作仔细小心, 以防虫体残损、焦碎等;对于含脂肪油多的药材如刺
猬皮等则不宜用此方法。
中药储存与养护培训课件

常 见 变
二、霉变 三、变色
异 四、泛油
现 五、散气走味
象 及 防
六、风化与潮解 七、融化与升华
护
一、虫蛀
1、定义:仓虫对中药表面和内部侵蚀所引起的破坏作用。 2、药材被虫蛀的原因主要有:
⑴中药材、饮片加工处理不当,污染较严重; ⑵干燥不及时,中药自身含水量过大; ⑶中药自身含有淀粉、脂肪、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⑷库房温湿度超过标准; ⑸包装不严或破损; ⑹库房熏仓不及时、不彻底,或者库房及储存环境 不符合GSP要求等
烘烤法、热蒸法及远红外高温法等 ⑵化学杀虫处理法
常用的液体熏蒸杀虫剂有氯化苦、固体熏蒸剂 有磷化铝 ⑶气调养护法
气调意为“空气组成的调整管理”,近年来采 用充氮降氧法贮藏中药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霉变
1、定义:霉菌在中药表面或内部滋生的现象 2、引起药材发霉的主要因素:
⑴中药内含养料可供霉菌的寄生 ⑵受潮湿影响 ⑶中药本身“发汗” ⑷生虫后引起发霉 3、易霉变的中药:火麻仁、大青叶、独活等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 培训课件
内容提要
•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 影响中药变异的因素 • 中药养护技术
中药的质量变异现象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是中药调剂的一项重 要任务,其内容包含着丰富的贮藏养护知 识和复杂的操作技术。
中药商品在储存保管过程中,若管理不 当,易受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的影响,发 生虫蛀、霉变、变色、泛油、散气走味、 潮解、风化、融化、升华等一系列变化, 这种现象称中药的变异现象。
七、融化与升华
1、影响中药融化的原因: 药品耐热性差、吸湿性强、品质纯度不高等
2、影响中药升华的原因: 药品密封不严,或敞口放置过久、温度升高或 库房相对湿度小等
3、储存注意点:应置阴凉干燥处
中药材中药饮片相关知识培训ppt课件

3.空气
▪ 空气含有多种成分,其中以氧气最容易与药 物的某些成分发生化学变化,就是因为它们 所含的鞣质、油质及糖分等与空气中的氧气 接触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可导致变色、异味、 分解,而影响其质量。
4.光线
▪ 光线能直接引起或促进中药材发生变色、分 解、氧化等化学反应而致中药材变质。其中 日光对某些药材的色素和叶绿素有破坏作用, 能使药材变色。
中药材的贮藏保管和变质防治
▪ 一、仓储管理: ▪ 1、按照管理规程,经常检查,保证库房干燥、清洁、通风,堆码层不能太高; ▪ 2、注意外界温度、湿度的变化,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 3、药材入库前应详细检查有无虫蛀、发霉等情况; ▪ 4、贮存方法和条件要根据药材本身的特性分类保管。 ▪ 二、霉变的防治: ▪ 1、控制库房的湿度在65%~70%; ▪ 2、药材的含水量应保持在15%以下; ▪ 3、保管贮存要合理,掌握“发陈贮新”和“先进先出”的原则。 ▪ 4、有些药材可采取暂时放入石灰缸或埋入谷糠中保存,避免受潮霉变。 ▪ 三、害虫的防治:可分为物理和化学两类方法。 ▪ 1、物理方法 ▪ (1)利用某种药材具挥发性的气味,可以防止同处存放的药材虫蛀。 ▪ (2)调节温度,使害虫不易生存。 ▪ 低温法:药材害虫一般在环境温度8℃~15℃时,害虫就停止活动,在-4℃~8℃时,即进入冬眠状态,温度低于-4℃,经
▪ 害虫来源: ▪ (1)产地收取加工 ▪ (2)运输过程 ▪ (3)贮藏过程 ▪ (4)包装物或容器 ▪ (5)库房内外的清洁工作做得不好 ▪ 原因:含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有利于害虫生长繁殖 ▪ 举例:白芷、山药、黄芪、党参、板蓝根、川贝母、法半夏、甘草、桔
梗、党参等。
变色
▪ 概念:药材在采收加工、贮藏过程中,由于保管养护不当而引 起中药自身有色泽改变的现象。
中药的储存与养护(ppt)

4
二、中药常见的质变现象
1、虫蛀:是指中药被害虫啮蚀的现象,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质变现 象之一。在害虫不同时期对中药的危害中,以幼虫时期对中药的破坏最为严重。 虫蛀的药材成分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效降低,同时害虫的排泄物或蜕皮 残留在药材内,污染药材引起发酵,进一步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用药安全和疗 效。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药材(如北沙参、木瓜、枸杞子、党 参等)最易虫蛀,在库储存中必须加强养护。 2、霉变:又称生霉,是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造成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在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现象。中药生霉后,霉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分解药 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会使有效成分降低,以致不能药用。如麦冬、牛膝、陈皮、 五味子等。 3、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因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现象。泛油的原因除与中药自身的成分有关外, 还与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久有关。如柏子仁、桃仁、麦冬、蛤蚧等。 4、变色:是指中药自身的固有色泽发生了变化,或失去原来色泽,或变为其他 颜色。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所含成分、日光与空气、加工与养护方法 等。易变色的中药有黄芪、天花粉、白芷、红花、菊花等。
进入冷库的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用干燥木箱盛装,内 衬防潮纸防潮,也可装塑料袋,以防湿气侵入。
14
三、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害虫、霉菌的方法。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药剂必须对人类无害,且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对 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 氯、有机磷农药、硫磺、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水杨酸、尼泊金、甲 醛溶液等。 (一)硫磺熏蒸法: 1、性能:硫磺燃烧后,产生蓝色火苗,并生成二氧化硫毒气可致死多种中 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2、施用方法:通常采用小室(薰房)密封或熏蒸箱形式,每立方米采用硫 磺100~150g,硫磺燃烧后,密闭3~4日,然后通风排毒2日后,操作人员可 戴口罩进入室内操作。少量中药可用熏箱熏蒸。 3、注意事项: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易使中药褪色,同时经硫磺熏蒸 过的中药,有时味道会变酸,带有硫磺气,并发脆或破碎。因此对易变色、 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部分花类和虫类药材均不宜使用。二氧化硫对人体 有毒性,中药熏蒸后应通风散毒,操作人员进入薰房应戴面具或用肥皂水浸 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二、中药常见的质变现象
1、虫蛀:是指中药被害虫啮蚀的现象,是中药储存过程中危害最严重的质变现 象之一。在害虫不同时期对中药的危害中,以幼虫时期对中药的破坏最为严重。 虫蛀的药材成分往往损失,药材损耗加大,药效降低,同时害虫的排泄物或蜕皮 残留在药材内,污染药材引起发酵,进一步产生变色或变味,影响用药安全和疗 效。含有淀粉、糖、脂肪、蛋白质等成分的药材(如北沙参、木瓜、枸杞子、党 参等)最易虫蛀,在库储存中必须加强养护。 2、霉变:又称生霉,是指药物受潮后,在适宜的温度下造成霉菌的滋生和繁殖, 在药物表面或内部布满菌丝现象。中药生霉后,霉菌进行的营养代谢活动分解药 物体内的有机物质,会使有效成分降低,以致不能药用。如麦冬、牛膝、陈皮、 五味子等。 3、泛油:又称“走油”,是指某些药材的油质泛出药材表面,或药材因受潮、 变色、变质后表面出现油状物质的现象。泛油的原因除与中药自身的成分有关外, 还与储存温度过高或储存时间过久有关。如柏子仁、桃仁、麦冬、蛤蚧等。 4、变色:是指中药自身的固有色泽发生了变化,或失去原来色泽,或变为其他 颜色。引起中药变色的原因主要有中药所含成分、日光与空气、加工与养护方法 等。易变色的中药有黄芪、天花粉、白芷、红花、菊花等。
进入冷库的中药的含水量必须是在安全标准范围内,用干燥木箱盛装,内 衬防潮纸防潮,也可装塑料袋,以防湿气侵入。
14
三、化学药剂养护技术
是采用化学药剂来预防或杀灭害虫、霉菌的方法。分为防霉剂和杀虫剂。 药剂必须对人类无害,且挥发性强,有强烈的渗透性,效力确实,作用迅 速,可在短时间内杀灭害虫和虫卵。防霉效果持久,杀虫后能自动挥散,对 中药的质量没有影响。 用于直接与中药接触的杀虫防霉剂有:氯仿、四氯化碳、二硫化碳、有机 氯、有机磷农药、硫磺、氯化苦、磷化铝、对硝基酚、水杨酸、尼泊金、甲 醛溶液等。 (一)硫磺熏蒸法: 1、性能:硫磺燃烧后,产生蓝色火苗,并生成二氧化硫毒气可致死多种中 药霉菌与害虫,是中药最早期的杀虫方法。 2、施用方法:通常采用小室(薰房)密封或熏蒸箱形式,每立方米采用硫 磺100~150g,硫磺燃烧后,密闭3~4日,然后通风排毒2日后,操作人员可 戴口罩进入室内操作。少量中药可用熏箱熏蒸。 3、注意事项:二氧化硫遇水生成亚硫酸,易使中药褪色,同时经硫磺熏蒸 过的中药,有时味道会变酸,带有硫磺气,并发脆或破碎。因此对易变色、 变味和质地脆嫩的中药,部分花类和虫类药材均不宜使用。二氧化硫对人体 有毒性,中药熏蒸后应通风散毒,操作人员进入薰房应戴面具或用肥皂水浸 湿的多层纱布口罩。
中药的贮存与养护ppt

中药饮品的质量要求 及贮藏保管
炮制不当 贮藏保管不当
影响质量 出现变异
影响饮片质量 和疗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废品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净度
净度系指中药饮片的纯净度,亦即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详见第五章
二、片形及粉碎粒度
1.片形:厚薄均匀,整齐,表面光洁、片面无污染、无整体,无连刀片和斧头片。 2.粉碎粒度:有一定的粉碎粒度,且应粉粒均匀,无杂质。
五、水分
一般饮片7%-13%,蜜炙≦15%,烫制后醋淬制品≦10%。
六、灰分
灰生分理是灰指分总药是灰物指分在干和高净酸温而不下无溶灼任性烧何灰、杂分灰质是化的控,饮制所片中剩高药残温饮留灼片物烧质的所量重得的量之基,灰本也分指称。标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是指生理灰分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
(4)气体灭菌技术:环氧乙烷 (5)低温冷藏技术 (6)蒸汽加热技术:低高温长时灭菌,亚高温短时灭菌, 超高温瞬时灭菌。
(7)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使某些中药挥发油以熏蒸中 药材或饮片,以达到抑菌和灭菌的方法。
(8)无菌包装技术 (9)60Co-γ射线辐射
二、贮藏中的变异现象 1.虫蛀:最严重的变异现象之一。 2.发霉 3.变色 4.气味散失
十、鉴别 1.经验鉴别 2.显微鉴别 3.理化鉴别
十一、包装检查 详见第六章,还应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 核心:保持饮片的固有品质,减少贮品的损耗。
• 一、贮藏保管方法
• 1.传统的贮藏保管方法
• (1)清洁养护法: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主要对中药材及饮片、仓 库及其周围环境保持清洁以及库房的消毒工作。
炮制不当 贮藏保管不当
影响质量 出现变异
影响饮片质量 和疗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废品
第一节 中药饮片的质量要求
一、净度
净度系指中药饮片的纯净度,亦即饮片中所含杂质及非药用部位的限度。
详见第五章
二、片形及粉碎粒度
1.片形:厚薄均匀,整齐,表面光洁、片面无污染、无整体,无连刀片和斧头片。 2.粉碎粒度:有一定的粉碎粒度,且应粉粒均匀,无杂质。
五、水分
一般饮片7%-13%,蜜炙≦15%,烫制后醋淬制品≦10%。
六、灰分
灰生分理是灰指分总药是灰物指分在干和高净酸温而不下无溶灼任性烧何灰、杂分灰质是化的控,饮制所片中剩高药残温饮留灼片物烧质的所量重得的量之基,灰本也分指称。标总。灰分。 酸不溶性灰分是指生理灰分中加入稀盐酸滤过,将残渣再灼烧所得之灰分。
(4)气体灭菌技术:环氧乙烷 (5)低温冷藏技术 (6)蒸汽加热技术:低高温长时灭菌,亚高温短时灭菌, 超高温瞬时灭菌。
(7)中药挥发油熏蒸防霉技术:使某些中药挥发油以熏蒸中 药材或饮片,以达到抑菌和灭菌的方法。
(8)无菌包装技术 (9)60Co-γ射线辐射
二、贮藏中的变异现象 1.虫蛀:最严重的变异现象之一。 2.发霉 3.变色 4.气味散失
十、鉴别 1.经验鉴别 2.显微鉴别 3.理化鉴别
十一、包装检查 详见第六章,还应检查其是否完好无损。
第二节 中药饮片的贮藏保管
• 核心:保持饮片的固有品质,减少贮品的损耗。
• 一、贮藏保管方法
• 1.传统的贮藏保管方法
• (1)清洁养护法:以防为主,防治并举。主要对中药材及饮片、仓 库及其周围环境保持清洁以及库房的消毒工作。
中药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ppt课件

学习交流PPT
36
• 第九条 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 (一)应当体现“君、臣、佐、使”的特点要求;
• (二)名称应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准 确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没有规定的,应 当按照本省(区、市)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 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 (三)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原则上应当以克(g)为单位,“g”(单位名称)紧随 数值后;
学习交流PPT
5
4.1 泛油
§概念:又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油中药的油质 溢于中药表面的现象。
§原因:⑴中药本身的性质 ⑵温、湿度的影响; ⑶贮藏保管不善。
学习交流PPT
6
5.1 散气变味
• 概念:指一些含有易挥发的成分(如挥发油等) 中药,因贮藏保管不当而造成挥散损失,使得中 药的气味发生改变的现象。
• 8、调剂人员未对处方进行适宜性审核(处方后记 的审核、调配、核对、发药栏目无审核调配及核对 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单人值班调剂未执行双签名规 定)
学习交流PPT
29
• 9、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 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下需要 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
学习交流PPT
学习交流PPT
19
附:各类中药饮片分类(植物药)
• 1、富含淀粉类饮片(来源于植物的根及块状茎、果实或种子部位, 含丰富的淀粉,质地粉性) a.强淀粉饮片有 白芷、山药、贝母、天花粉、葛根、泽泻、防己、 赤勺、重楼、北沙参、南沙参、何首乌、太子参、天葵子、金果兰、 白术、大黄、猫爪草、薏苡仁、芡实、浮小麦、白扁豆、乌豆、赤 小豆、刀豆、麦芽、神曲、娑罗子、决明子、皂角、胖大海、预知 子、莲子等。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年健、 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枝核、桑椹、 冬瓜子、车前子、葶苈子、菟丝子、楮实子、韭菜子、青葙子、急 性子等。
中药饮片养护PPT

04
中药饮片质量检测与评 估
外观检测
总结词
外观检测是中药饮片质量评估的基础步骤,主要检查饮片的完整性、色泽和杂质 情况。
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饮片的形状、大小、色泽等外观特征,判断饮片是否符合规定的质量标 准。完整性好的饮片能够保证药效成分的含量和稳定性,而色泽不均或杂质过多 的饮片可能影响其质量和疗效。
低温保存
将中药饮片置于低温环境下,如冷藏、冷冻,以降低微生物繁殖速度,延缓饮片变质。
低温包装
将中药饮片放入密封性好的包装袋中,置于低温环境下保存。
低温注意事项
低温养护法适用于长期保存的中药饮片,对于一些含挥发性成分或对光敏感的饮片不宜采 用此法;同时,应定期检查低温保存设备的运行状况,以防设备故障导致饮片受潮、霉变 。
吸湿养护法
吸湿剂干燥
将吸湿剂与中药饮片混合,利用 吸湿剂的吸湿性降低饮片周围湿
度,达到防潮、防霉效果。
吸湿包装
将中药饮片放入密封性好的包装 袋中,加入适量吸湿剂,封口后
置于阴凉、干燥处保存。
吸湿注意事项
吸湿剂应选择无毒、无味的物质, 以防对饮片产生不良影响;同时, 应定期检查饮片吸湿情况,及时
更换吸湿剂或加强密封措施。
除湿机
在湿度较高的环境下,使 用除湿机降低仓库湿度, 防止饮片受潮。
防潮防虫设备
防潮剂
在仓库内放置防潮剂,吸收多余 的水分,保持干燥环境。
防虫剂
定期喷洒防虫剂,预防虫害滋生, 确保饮片质量。
熏蒸设备
对于易生虫害的饮片,可以使用熏 蒸设备进行熏蒸处理,有效杀灭虫 害。
检测设备
显微镜
用于观察饮片微观结构,鉴别饮片真伪。
详细描述
在储存过程中,中药饮片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 碳进行缓慢的化学反应。因此,为了保持中药饮片的 品质和稳定性,应尽量减少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和时间 。对于一些易氧化的中药饮片,如某些挥发油类药材 ,应密封保存,并尽量减少储存时间。同时,对于一 些易吸收二氧化碳的中药饮片,如某些花类、叶类药 材,应定期通风换气,以保持空气新鲜。
《中药的贮藏与养护》PPT课件ppt课件

利用日晒或采用加热烘干,使饮片的水分散失,保持 干燥。
传统养护技术
密封(密闭)养护法:目的是使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 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显 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虫蛀、霉变。一般可分为容器密封、罩帐密封和 库房密封三类。
容器密封贮藏法:适用于量少、细贵、易变质的中药 品种。
可喷洒少量95%药用乙醇或50度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蒌等。
车前草、马齿苋、独活、 紫菀等
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 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 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 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 的。
含挥发油:当归、丁香等
含脂肪油 :柏子仁、桃 仁、杏仁等
含糖量多 :牛膝、麦冬、 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 质量变异现象
润; 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黏结成块,如乳香、阿胶等。
当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 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湿度:影响药物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等,且能导致微 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最好控制在70%以下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都易吸潮霉变 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
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藏于木箱、纤维纸
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 入。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 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 放,以免霉蛀。
传统养护技术
密封(密闭)养护法:目的是使饮片及其炮制品与外界的 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细菌、害虫等隔离,尽显 减少这些因素对药物的影响,保持饮片的原有质量, 以防虫蛀、霉变。一般可分为容器密封、罩帐密封和 库房密封三类。
容器密封贮藏法:适用于量少、细贵、易变质的中药 品种。
可喷洒少量95%药用乙醇或50度左右的白酒密封养护 动物、昆虫类饮片,如乌梢蛇、地龙、蛤蚧等; 油脂类中药及炮制品,如柏子仁、桃仁、枣仁等; 含糖类饮片,如枸杞子、龙眼肉、黄芪、大枣等; 贵重饮片,如冬虫夏草、鹿茸等; 含挥发油类饮片,如当归、川芎、瓜蒌等。
车前草、马齿苋、独活、 紫菀等
指因饮片中所含挥发油、油脂、糖 类等,在受热、受潮、或贮藏保管 不善时其表面返软、发黏、颜色变 浑、呈现油状物质并发出油败气味 的。
含挥发油:当归、丁香等
含脂肪油 :柏子仁、桃 仁、杏仁等
含糖量多 :牛膝、麦冬、 天冬、熟地、黄精等
中药饮片贮存中常见的 质量变异现象
润; 胶类及树脂类饮片容易变软而黏结成块,如乳香、阿胶等。
当温度过低,对某些新鲜的药物如鲜石斛、鲜芦根等, 或某些含水量较多的药物,也会产生有害的影响。
环境因素对中药质量变异的影响
湿度:影响药物含水量、外观形态、化学成分等,且能导致微 生物的繁殖及害虫的生长。
一般炮制品的绝对含水量应控制在7%~13% 贮存仓库的相对湿度应最好控制在70%以下 当空气相对湿度达到75%,温度30℃,很多饮片都易吸潮霉变 含糖类、黏液质、淀粉类饮片易吸潮变质,如天门冬、地黄、
饮片的贮藏容器必须合适,一般可贮藏于木箱、纤维纸
箱中,最好置严密封口的铁罐、铁桶中,以防止湿气的侵 入。有些则可置于陶瓷罐、缸或瓮中,并加入石灰或硅胶 等干燥剂。至于量多者可暂时用竹篓、筐贮存,但不宜久 放,以免霉蛀。
【实用资料】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基本知识PPT

❖芦荟、没药、乳香、 阿魏、鹿角胶、龟甲胶 等
指某些新鲜的药材或饮片,因受温度和空 气中微生物的影响,引起闷热,有利于微 生物繁殖和活动而导致腐烂败坏的现象
❖鲜生姜、鲜生地、鲜 芦根、鲜石斛等
影响中药品质变异的因素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中药变质的环境因素
1.1 中药变质的自身因素
⑴中药的含水量 ⑵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对中药贮存的影响
深变浅:如黄芪、黄柏等 鲜艳变暗淡,如红花、菊花、金银花、腊梅花等4.1 泛油§概念:来自称走油或浸油,是指某些含挥发油、油
b弱淀粉饮片有 三棱、莪术、防风、白蔹、白芍、银柴胡、千年健、藕节、仙茅、红大戟、木瓜、桔核、金樱子、槐角、荔枝核、桑
§§▪ 脂现含原举脂、 油因例肪糖 状::油类 物⑵ ⑶⑴含:的 质温 贮中挥柏中 并、 藏药发子油药发湿 保本仁:表出度管身、当桃面油的不的归仁败返影善性、、气软响。质丁杏味、;香仁等的发等黏。 、颜色变浑、呈 ⑵根一合●贮⑵常◆11贮保全某性椹温附⑴青全中保 贵饮强白子温害 ⑵⑵因及般理举存易用饮存证草些也、度:细盐草药证细片淀术、度虫因湿中中各发 根 室 进 例 饮 燃 中 片 饮 合 类 含 随 冬 在 ( 、 类 饮 合货 的 粉 、 莲 在 来发 度药药类热茎温行:片品药与片理药结之瓜1稀咸药片理 、贮饮大子1源 热当变变中88、类在晾颜的种材炮的的材晶发子)秋材与的 受藏片黄等、相质质℃℃药霉药2晒色常的制常温在水生、贵石在炮温 热容有、。1霉对的的~~饮0)药产变材、由用养品用度贮的了车品、贮制度 易器猫变湿自自℃33片白材55地引的筛浅方护的方藏无改前种芒藏品变必爪引度22身身~℃℃分芷5中5收起养去变法技贮法中机变子硝中的的须草起达因因3℃℃,,类、如有5取的护杂深及术藏及,盐、等,养饮合、的到素素以以℃药药(山人遇植加变质:注方注叶类葶叶护片适薏变7下下,材材药参5火物工色和泽意法意片药苈片等,苡色,, %相含含、、极药;虫泻事事或物子或进一仁;相相 ,(对水水贝2西易)卵、项项花,、花行般、)对对 温湿量量母■运洋燃等白穗经菟穗冷可芡湿湿 度度达达、输参烧芷易与丝易藏贮实度度 3在11天过、的033、引干子引藏、在在7℃花%%程麝品5山起燥、起于浮77,粉%以以香种(55药霉空楮霉木小3%%很、上上以)等,贮、哟气实哟箱麦以以多葛及及上,如藏天变接子变、、下下饮根空空,这硫过花或触、或纤白为为片、气气霉类黄程粉变,韭变维扁宜宜都泽的的菌药、等色日菜色纸豆(易泻相相极4材火,久子,箱、)吸、对对易包经硝因逐、因中乌潮防湿湿萌装济、此渐青此,豆霉己度度发物价樟需失葙需最、变、在在为或值脑防去子防好赤赤77菌容高等00潮结、潮置小勺丝器%%,,、晶急、严豆、以以必必(避水性避密、5重上上须须)库光,子光封刀楼时时严按房,变等,口豆、,,格照内置为。置的、北最最管消外阴非阴铁麦沙利利理防的凉结凉罐芽参于于。管清干晶干、、、常常理洁燥状燥铁神南见见要工处的处桶曲沙害害求作贮无贮中、参虫虫,做藏水藏,娑、的 的贮得。 物 。 以 罗何繁繁存不质防子首殖殖在好,止、乌生生安从湿决、长长全而气明太。。地变的子子点为侵、参。粉入皂、末。角天状、葵,胖子其大、质海金量、果和预兰药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抗法: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不多的药材和饮片养 护,如丹皮与泽泻同储在一起,泽泻就不宜生虫,丹皮不 易变色。白花蛇、乌蛇中放入花椒,这主要利用同储药材 所发出的特殊气味使害虫不易生存,从而起到防止虫害的 作用。 (3)干燥法:应采用摊晾法、石灰干燥法、密封干燥法对 药材进行干燥处理,降低其水分。 (4)臭氧杀菌法:每季度使用臭氧对药材进行臭氧杀菌。 对将有可能发生微生物污染的药材、中药饮片在专用的密 封条件下,开启臭氧发生器4小时,进行杀菌处理。
中药饮片常见的质量变异情况及对策表:
几个常用的养护方法有: 1、 (1)易变色的;一般为质地松散的花类饮片如玫瑰花、 菊花、金银花等。应避光储存。 (2)易生虫、霉变的;一般为含淀粉、糖类较高的根及 根茎类如天花粉、怀牛膝、党参等,含油脂、糖类较高的 果实种子类如柏子仁、枸杞、酸枣仁等,动物类如土鳖虫、 壁虎、刺猬皮等。发现生虫、霉变的应在养护室内,进行 低温冷冻杀虫防霉处理,注意控制冰柜温度零度以下,时 限24小时以上,彻底将饮片冻透,以达养护目的。并注意 分类养护,养护后保持冰柜卫生。
(3)湿度:湿度与温度是与药品质量密切相关的两方面。 一般在30℃以下,相对湿度控制在75%以下。 (4)日光:对于中药有干燥、防霉和杀虫杀菌作用。但 其中的紫外线会加速药物成分的氧化、还原、分解以及促 使药物挥发、变色失性等。 (5)时间:一般储存5年以上,但有些中药的药物活性成 分会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而减弱或全无。
中药饮片的养护
中药饮片作为药品中的一个特殊分类,由于其形态、成分 、性能的多样性及复杂性,在储存过程中发生质量变化的 风险较高,因此中药饮片储存养护的方法、标准及技术要 求也较高,采用的手段也较为多样。从事中药饮片养护工 作的人员,应当具有中药学专业中专以上学历或者具有中 药学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中药饮片的储存与养护
(1)中药饮片分类储存 中药饮片按其来源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其他类。 植物类又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类、果实和种子类、花 类、叶类、全草类、皮类、藤木树脂类等。应根据每一类 中药饮片的性质特点分类存放。 易生虫类中药饮片:这类中药饮片富含淀粉、脂肪、糖 类、应与不易生虫的中药饮片分开存放。如白芷、白术、 山药、花粉等集中存放,便于杀虫养护。
内 容: 1、质量管理部为本公司质量信息中心,负责质量信息的 传递、汇总、处理和反馈。 2、质量信息包括以下内容: 2.1国家和行业有关质量的政策、法令、法规等; 2.2业务协作单位经营行为的合法性及质量保证能力; 2.3同行业竞争对手的质量措施、质量水平、质量效益等; 2.4国内外医疗器械市场的发展动态及新产品的市场动态: 2.5公司业务经营环节中与质量有关的产品标准数据、资 料、记录、报表、文件等,包括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环境 质量、售后服务质量、工作质量等各个方面; 2.6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本部门相关的质量信息; 2.7客户的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及质量投诉等。
易霉变、泛油的中药饮片,如天冬、麦冬、牛膝、党参、 黄精、玉竹等集中存放,便于控制库房温湿度,适宜阴凉、 通风、干燥的有利条件,达到保管与养护目的。 易变色、气味散失的中药饮片,如麻黄、月季花、款冬 花、丁香等集中存放,仓库温度不宜过高 ,应阴凉、避 光或密封储存。
(2)中药饮片的检查 中药饮片是中药材炮制加工而成,具有与中药材相同的基 本性质,但经过炮制加工后,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 储存中更易发生质量变质,因此应经常对库存中药饮片进 行外观质量检查。主要检查中药饮片的含水量、虫蛀、霉 变、泛油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3、质量信息的收集必须准确、及时、适用、经济。公司 内部信息通过统计报表、会议、信息反馈及职工意见、建 议、谈话、走访等方法进行收集;公司外部信息通过 调查、观察、参观学习、与上级有关部门(包括监督检查 及药检部门)经常联系、用户咨询、公共关系、分析预测 等方法收集。 4、建立完善的质量信息反馈系统。对异常、突发的质量 信息应以书面形式24小时内迅速反馈,确保质量信息及时 顺畅传递和准确有效地利用。
5、 质量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5.1 A类信息:系指对公司有重大影响,需要领导层做出 决策,并由公司各部门协同配合处理的信息。A 类信息必 须在24小时内上报总经理,由公司领导决策,质量信息中 心负责传递并般为药用植物提取物 如冰片、薄荷脑,潮解的一般为盐制、矿物类饮片如盐制 全蝎、昆布、芒硝、秋石等,养护中应检查包装是否密闭。 如外包装破损应使用封口机进行包装加固处理。 2、 (1)密封法:饮片经严密封闭后,使其与外界的光线、有 害气体及害虫细菌等隔绝,少受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保 持其原有的品质,避免发生虫蛀、霉变等损失。密封时必 须在气温较低、相对湿度不大时进行,一般以梅雨季节前 为宜
特殊中药材及中药饮片的养护: 某些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具有强烈的毒性,有些则易燃, 如在储存中不加以注意,就会发生中毒或火灾等严重事故。 另外,贵细药材经济价值高,保管不当则极易损耗,某些 鲜活及盐腌药材易腐烂。对这些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均应进 行特殊保管。
医疗器械质量管理相关制度
质量信息管理制度
目 的:为保证我公司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转并提供依据, 以不断提高医疗器械产品质量,确保进、存、销过程中的 医疗器械产品质量信息反馈准确顺畅,特制定本制度。 范 围:适用于质量信息的管理。 依 据: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山东省医疗器 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相关规章法律、 法规。 责任人:质量管理部、采购部、仓储部
影响中药变质的自然因素有: (1)空气:主要因素有水分(受潮、返潮)、氧气(氧 化、分解)、灰尘(污染)、微生物(生虫、霉变)。在 保管中需根据季节和药品性质的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加以控制。 (2)温度:在16-35℃时一般害虫容易生长繁殖;在2528℃时最适合霉菌的生长;在35℃以上时,挥发性的药物 成分会加速挥发,花、叶之类容易香气走失与变色,含油 脂的药物易出现走油,树脂类药品易出现软化与融化而发 生粘连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