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

教学目标:1.抓住关键词语,置身诗境,分析诗歌的内涵。
2.通过诗文分析,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通过分析诗文的蕴意,培养学生严谨的语言组织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善于思索、反思历史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抓住关键词语,深入分析诗歌的意蕴。
教学难点:诗歌意象分析。
教学方法:讲授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秋晚的江上一、新课导入:用一幅画导入,引起学生思索,夕阳西下,照红了江面,晚归的鸟儿低飞在江面之上。
归纳学生发言,引出所讲题目《秋晚的江上》二、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注意语速、语气、语调)强调字音---一瞬(shùn)2.学生齐诵读第一遍,读准字音。
第二遍,感受诗歌内涵。
在脑中构思一幅画面,画面上会出现什么景物归鸟、夕阳、芦苇在什么季节、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有什么景物秋天的晚上,在江面上,出现了归鸟、夕阳、芦苇刘大白(1880~1932)中国诗人,原名金庆棪,后改姓刘,名靖裔,字大白,别号白屋。
浙江绍兴人,与鲁迅先生是同乡好友,现代著名诗人,文学史家。
曾东渡日本,南下印尼,接受先进思想。
先后在省立诸暨中学、浙江第一师范、上海复旦大学执教数十余年。
1919年他应经亨颐之聘在浙一师与陈望道、夏丏尊、李次九一起国语教育,被称为“四大金刚”。
后任教育部秘书、常务次长,中央政治会议秘书等职。
二十年代,他曾莅校考察并讲学。
代表作品:《旧梦》《卖布谣》等。
1931年开始,刘大白闭门进行写作。
1932年2月13日,刘大白静静地躺在钱塘路九号里的床上,与世长逝,享年五十三岁。
四、赏析诗歌1.鸟儿要干什么怎没样的状态鸟儿归巢,倦了。
2.“驮”字突出了什么突出鸟倦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景致的进一步渲染和绮丽的想象。
3.“鸟翻双翅,抖落斜阳”是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夸张。
体现了鸟摆脱重负,追求自由的精神。
4.“妆”“红颜”是什么修辞手法有何好处拟人,“妆”“红颜”把芦苇人格化,给诗文平添一丝情趣、一丝生气。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8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8篇)篇一: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有关”潮来时”的描写。
教学准备:自制课件、录像机、鹏博士教学软件、液晶投影仪、大屏幕、录像带、多媒体电子教室。
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观潮》。
(齐读课题)教师提问课文写的是什么潮呢?(板书:钱塘江潮)教师介绍:钱塘江是浙江省最长的一条河流,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板书:天下奇观)(解释“观潮”与“天下奇观”中的“观”有什么不同)。
(二)汇报交流1.请同学们谈一谈通过预习对这”天下奇观”有何初步的了解?2.请同学们打开书,看看课本,说说预习时你是怎样给课文分段的?能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吗?(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三)放录像(潮来时一段)。
初步感知“天下奇观”的壮丽与雄奇。
1.过渡:钱塘江大潮气势非凡,那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让人惊心动魄。
难怪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日,在海宁县盐官镇的海塘大堤上汇集了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中外游客,他们争先恐后地早早赶到,盼望一度钱塘江大潮的风采。
同学们,你们见过那种景象吗?想不想亲眼看一看?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戴上耳机,看看画面,听听声音,来初步感受一下这“天下奇观”。
2.学生谈看录像后的感受。
第二课时(四)理解课文内容过渡:刚才我们在录像上看到的景象书上也有,同学们看看是哪一段?(学生通过看书找出是3、4自然段)1.学生自读3、4自然段。
划出能写出潮来时气势的语句,把不明白的问题用问号标出,对特别喜欢的句子就努力读精彩些。
2.学生质疑。
(根据学生的提问随即板书关键词语)(1)教师通过视听教学帮助学生解疑。
课件出示:①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

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通用15篇)2024年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认识“囊、级、露”等13个生字,会写“念、级、段”等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3.默读课文,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创设情境仿照写一写。
4.联系自己生活实际,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5.学会在不理解的地方作批注。
教学重点找出表演前后我的心理变化的句子,并仿照写一写。
教学难点体会演出的过程我为什么“一点儿也记不起来。
”仿写一段心理活动。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13个字。
2.读准文中使用的一些充满生活气息的词语,读准含轻声和多音字的词语。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导入()分钟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老虎的图片)师:同学们都认识着这张图画吗?师:老虎有什么本领?(学生自由说。
)(师补全板书题目:一只窝囊的大老虎)看到这个词语,你一定觉得很奇怪,“窝囊”的老虎是什么样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大老虎的样子对比文中窝囊的大老虎,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分钟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
可以把你喜欢的内容多读几遍。
(生读书,时间要充裕,使每个学生都能读完)师:(检查读书,了解读书情况)谁来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师:刚才读了课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谁来告诉大家呢?出示提示语:我(谁)扮演一只大老虎(干什么)结果演砸锅了。
师小结:概括一件事要抓住主要人物、事情、结果。
可以用上课文中的关键词。
2.老师从课文中找了一些词语,考考你们都读得准确吗?(分组出示课文中的词语)演技撤换砸锅笨拙逗乐殷切半晌豁虎跳撇嘴头罩羡慕(易读错)角色四脚着地直冲脑门露脸哄堂大笑(多音字)窝囊糨糊亏得窟窿比划将就打瞌睡(这组加粗字)(轻声词)接连不断唉声叹气垂头丧气踱来踱去通情达理(成语)3.哪些词你觉得很有趣?因为这些词充满生活气息,你还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4.哪些词你不明白意思?先从课文中找出含这个词的句子,读一读猜猜是什么意思?换个别的意思相同的词试试。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1一、教材分析《观潮》是一篇文质兼优的写景文章。
作者寓情于景,通过对农历八月十八日的钱塘江大潮雄奇壮丽,气势非凡,景观的描绘,抒发了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思想感情。
本文的教学,不但要使学生增长见识,学习作者的观察及表达方法,受到语文能力的训练,还要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一)课始,以“声”激情诱趣。
好的作品默默地看与朗朗地读又与有音乐烘托伴奏的朗诵,对人的感官的刺激作用,带给人的内心体验都是不同的。
文章描绘了钱塘江大潮来前的风平浪静与潮来时的惊涛浪吼形成鲜明对比,尤其绘声绘色地描述了潮水由远推近,有如排山倒海之势,雷霆万钧之力。
为了充分发挥作品的感染力,用雄浑有力的交响乐伴以激情昂然的朗诵,使学生入其境,动其情。
准备一段由缓慢抒情到急促激越再到平缓渐弱的交响曲。
以“舒展缓慢”吻合潮来前的平静;以“欢乐抒情”衬托人们观潮的喜悦心情;以“雄壮激昂”,烘托大潮的磅礴气势。
(二)课中以“像”释疑解惑。
学生生活在繁华的城市,许多孩子没有到过海边,更无从目睹这样雄伟壮丽的大潮之景观。
对于没有见过的事物,又无类似经历可以借鉴,不仅给理解课文带来障碍,也给展开想象造成困难。
因此,需运用电教手段,声像同步,视听结合,创设情境,提供感知,发展情感,促进理解。
根据课文内容,从《神州风采》里的“海宁观潮”一片中截取有关片断,按潮来时开始还是风平浪静到有声无“形”,然后“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一条白线”;渐近,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白浪翻滚,如同一道城墙”;更近,犹如“战马飞奔,坦克轰鸣”的顺序组接。
录制两遍。
第一遍按由远及近,将潮水的“如线”、“横贯江面”、“如墙”、如“万马奔腾”的四个画面各定格6秒,以便使学生有时间看清楚并将实际景象与课文里的文字描述在头脑中“衔接对号”。
第二遍不定格,使学生对大潮由远及近的推进变化、发展有一个连贯、完整的印象,以加深感受。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1第一课时学习要点:有趣的汉字、词语超市、写字板、阅读欣赏教学程序:一、有趣的汉字:了解汉字的多音字。
1.学生读一读各组词,注意同一个字的不同读音。
2.查找工具书,了解多音字在词语中的意思。
3.积累带有多音字的词语。
二、词语超市。
1.学生读一读与“勇气与正义”有关的成语。
2.拓展: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三、写字板。
1.学生找到碑中六个字的结构特点和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2.学生汇报发现所得。
3.学生写练习,老师巡视指导。
4.同桌互评写字情况。
四、阅读欣赏:《儿童和平条约》。
1.学生自学短文,了解短文的内容。
2.学生通过参考书和联系上下文理解难词的意思。
3.学生交流阅读体验。
4.写一写自己最深的感触。
5.完成词语库的积累。
第二课时学习要点:语文生活(关注世界儿童)学习程序:一、提前布置。
学生准备:分组搜集反映世界儿童生活和命运的文字、视听资料。
二、主题班会或出板报。
1.选择口头或书面报告的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2.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互动。
三、活动小结,布置习作。
第三课时学习要点:语文生活(习作写信)学习程序:一、明确习作要求:1.回顾活动过程。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把活动过程和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二、学生习作。
教师巡视学生习作情况,随时评价,并及时指导困难生的习作。
第四课时学习要点:语文生活(讲评习作)学习程序:一、引导学生自评将你的习作读一读,重点修改不通顺的句子、标点符号,还可以增减一些内容,对文章进行润色。
二、引导学生互评同桌或好朋友之间交换练习,互相评价。
互评重点:发现对方习作的优点;帮他提建议,如错别字、内容方面等。
三、教师点评1.教师评介本次习作的整体情况。
2.教师以两到三个不同程度的习题为模板,引导学生一起点评,教师进行引导性点评。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精选篇2解题:重点在于思。
第一部分:看到桥想到桥是路,桥也是路,看似重复,其实是更进一步的补充说明,桥是作为路的延伸,也是没有路的地方的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主认识10个会认字,练习写好8个会写字。
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2、朗读课文,感受民间故事情节曲折生动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说给别人听,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并能复述故事。
教学准备各种品种的竹子的图片,小黑板。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
1、出示图片,让学生欣赏各种品种的竹子,问:你们知道斑竹有何来历吗?2、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通过预习课文,你知道了什么?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检查朗读课文的情况并请同学进行评议。
3、出示小黑板,检查字词认读情况。
(1)指名学生认。
(2)开火车认。
(3)齐读。
陡岩楠竹赔偿求婚亲戚拴牢小鹿出嫁4、指导写字。
注意指导写好“祸”“笋”,不要加笔画、丢笔画。
“湾”字指导好各部分占位。
三、再读课文,复述故事。
1、小组合作,把课文读通,读准,有感情地读。
2、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3、复述故事。
(1)方法指导。
A.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
B.把握故事的主要情节,抓住体现故事内容的关键词。
C.尽量用自己的话。
(2)听课文录音。
(3)复述故事,师生点评。
四、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性命舍不得祸事拴牢竹笋水湾天女下凡一株树2、复述故事。
二、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1、默读课文。
思考: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这些人物具有怎样的品质?你是从哪些句段知道的?画一画,读一读。
2、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和引导。
(1)说一说斑竹姑娘是一个什么样的人?(2)结合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信誓旦旦辜负窘得发白……心像针刺一样……(3)有感情地朗读相关句段。
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现人物形象。
你喜欢文中的谁?为什么?你准备怎么展现他的形象呢?可以与学习同伴合作。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精选4篇)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篇1第一课《举手的秘密》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10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露”,会写6个字,参照词语库积累词语。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

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篇)部编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确保阅读并写出本课的生词和短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事情说清楚,学会质疑。
教学重难点:重点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难点读中感悟,读中质疑。
教学过程:一、课文题目导入1、(出示题目)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一篇新课文《西门豹治邺》。
2、老师解题:“西门”是复姓,“豹”是名字,他是距今两千多年的战国时期的人。
3.看完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西门豹是做什么的?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关于他的什么?)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1、出示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难读的字音多读几遍。
(2)借助字典和自学的方法,认识字形,注意汉字的书写。
(3)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意思。
(4)标注自然段序号,解决问题:西门豹是干什么的?2、学生按要求自学。
3、汇报自学成果。
(1)出示生词和短语的卡片,正确读出发音。
注意:①“扑腾”在句中读轻声。
②读准“麻烦、收成、跪下”的轻声。
(2)认清字形。
三、细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魏国的国君派西门豹管理邺这个地方,西门豹巧施妙计破除迷信,兴修水利,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历史故事。
)2、文章着重讲西门豹做了哪几件事呢?(第一件:与老大爷谈话,调查邺田地荒芜原因。
第二件:西门豹惩办巫婆和官绅头子。
第三件:西门豹带领百姓兴修水利。
)3.能否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门豹所做的一切?(彻查,破除迷信,兴修水利)4、自由读课文,根据事件的发展顺序,你能将文章划分层次吗?(起因:第1~9自然段,调查摸底。
经过:第10~15自然段,破除迷信。
结果:第16自然段,兴修水利。
)5、分组朗读,你认为文章的哪些内容是重点内容?谈谈理由。
(文章的起因与经过是重点内容。
由于调查清楚,摸清了情况,才有了西门豹巧妙破除迷信的办法。
)四、引出下节课学习内容西门豹如何摸清底细,采用什么办法破除迷信将是我们下节课研究的重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部编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部编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优秀教案部编版1一、教学要求1 认识“钮、构、英、炽,, 4 个生字。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了解“我”和巧巧在未来城参观的经过,感受丰富的想象。
二、重点难点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我”和巧巧在未来城参观的经过。
2 感受作者丰富的想象,激发热爱科学、征服世界的思想感情。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1 同学们,你们一定喜欢看《西游记》,崇拜神通广大的孙悟空,也一定喜欢看《哈利·波特》,羡慕哈利·波特奇妙的魔幻之旅……那么,未来的世界会是怎样?你们想知道吗?2 板书课题。
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想象去未来城参观吧!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旅客们注意,未来城快到了……你们准备好了吗?(课件出示课文图画一未来城画面)要想顺利参观未来城,我们先看看有哪些学习要求。
出示自学提示:( l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 2 )“我”和巧巧在未来城看到了什么?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 3 )这次奇妙的未来城之旅让你有什么感受?2 学生按自学提示要求自学。
(学生轻声阅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三)交流自学体会1 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情况。
( ”重点指导:“钮”的声母是n ; “炽”是翘舌音。
( 2 )学生相互检查认读情况:通过开火车的游戏形式读带有生字的词语。
( 3 )分小组分自然段轮读课文。
2 “我”和巧巧在未来城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找出下列句子相机指导:1)看的是变形体育馆,它的人口处,有一排按钮,人们只要轻轻一按,体育馆就会像变形金刚一样,变出篮球场、游泳馆、滑冰场来,真是奇特有趣。
①你喜欢这样的体育馆吗?和我们现在的体育馆比一比,它奇特在什么地方?②指导朗读。
( 2 )接着,我们到100 公里外的“绿色城”参观。
①“绿色城”里有些什么样的房子?(课件出示:“绿色城”是模仿动物、植物结构造出来的新式房子。
有的房子像蜜蜂窝叫“蜂窝医院”有的房子像大树取名“大树饭店”还有的房子像豌豆荚叫“豆荚公寓”)②给以上句子补上标点符号,再读一读。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本文是爱岗的小编帮大伙儿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上教案(精选6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电脑住宅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哪些方便,感受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设计心中的电脑住宅。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住宅中电脑的功能及如何工作的,想象电脑的神奇。
三、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板书:(1)住宅;(2)学生说说生活中的住宅是什么样的。
2、再板书:(1)电脑;(2)学生质疑,如电脑住宅和我们普通的住宅有什么不同?电脑住宅的功能等。
请同学们带着疑问阅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刚才的问题。
注意读准字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2、简单说说你解决了哪些问题?3、再次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电脑住宅中的哪些设施?电脑各有什么功能?它们是怎样工作的?(三)细读探讨,想象表达:1、用实物投影仪出示表格,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填写。
(填写住宅大门外、门口、会客厅、厨房、卧室、浴室的电脑各自的功能、怎样工作的情况。
)2、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汇报学习对应的段落,展示表格填写情况。
3、你们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电脑住宅给你的印象吗?4、齐读较后一段。
5、老师很想去参观一下电脑住宅,哪位同学能为老师解说吗?请你挑住宅的一处进行解说。
6、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段落,加上自己的想象,组织语言介绍电脑住宅中各项设施的布局、功能及使用方法。
四、拓展延伸:1、多媒体出示:某公司正在举行设计未来的电脑住宅大赛,获得较佳设计者将有丰厚的奖励,假如你去参赛,你打算怎样设计电脑住宅呢?和同桌说一说,再全班交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1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优秀11篇)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篇一《记金华的双龙洞》课型:讲读课文教学目标1、认识6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浙江、油桐、拥挤、孔隙、仰卧、臀部、稍微、额角、擦伤、蜿蜒、依据、石钟乳、突兀森郁”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
3、领悟按游览顺序进行叙述的写作方法,积累语言。
德育目标: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的重点:感受溶洞的奇观。
教学难点:学习按游览顺序的记叙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理清作者游览的顺序。
在深入研读时,体会作者是怎样把各处的特点写清楚的,引导学生对文中的重点词句反复揣摩、品味,体会其用词选句的准确与实在。
课后可进行一些语文实践活动教学准备:1、收集有关溶洞的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中间有谁去过溶洞,那里的景象是怎样的?给同学们介绍一下……师总结:在我们生活的这个地球上,不仅在地面上有高山,大海,平原等自然的风光,而且在地下也有着很多奇妙的景观。
其中溶洞就像童话世界中的谜宫……结合认读“溶洞、石钟乳、石笋”等词语。
二、自学课文,认读理解生字词1、读一读生字表中的13个生字,要求读准字音,对其中笔画较多的生字如“簇、臀、擦、蜿”等,要求识记它们的字形。
2、画出课文中的新词并根据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它们的大概意思。
3、质疑问难。
(可以同桌之间互相询问,也可向老师提出不能理解的词语。
)三、初读课文1、自由朗读全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3、默读全文,要求边读边画出作者游览路线示意图。
(可以各自进行,也可与几个同学讨论一起完成。
)四、交流指名出示画好的示意图。
并按图说清图意,然后相互补充或纠正不当之处。
五、对照示意图,找到相应段落再次朗读。
六、布置课堂作业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一、研读作者在去双龙洞的途中所见的景物思考:作者见到些什么?感悟句子:1、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10篇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并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野荷塘的特点,感受野荷塘的美,体会作者对野荷塘景色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11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能借助字典等多种方式理解字词的意思。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新词的卡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板书:塘)你们知道“塘”是什么意思吗?2.(板书:荷)加上一个字,是什么意思?3.(板书:野)一个“野”字又传递给你什么信息?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野荷塘》,看看作者描写的和饿你想象的是否相同。
二、初读感知1.自渎课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检查预习情况。
3.学习生字、词。
4.区别形近字,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理清思路1.出示三段的。
段意,找一找哪个自然段可以放在一起。
参观野荷塘之前的所见所闻。
白天见到的野荷塘的美丽景色。
野荷塘夜晚的美丽景色。
2.小组交流,划分段落。
3.自由练读。
注意标点的使用。
4.指名读文。
四、作业1.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野荷塘塞北心驰神往晶莹剔透心血来潮嬉戏气喘吁吁沁人心脾拍手称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二教学要点:讨论学习课文,理解怀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捞铁牛》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1、读课题,在预习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需要老师、同学们的帮助?--(重要的,带有普遍性的话板书出来)2、指挥捞铁牛的怀丙和尚是一个怎样的人?齐读第四段,请给"出色"、"工程家"标上"……"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别好的设计,主持各项工程的专家。
4、请小声读文,一边读,一边想,一边勾画。
哪些方面看出怀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再课堂发言。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5篇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5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篇神话传说讲的是名叫盘古的巨人开天辟地的故事。
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课文的脉络非常清楚,分三个部分,把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的过程描写得非常清楚。
在说明“天和地还没有分开"”的背景之后,先是讲了盘古醒了以后所做的事,以及天地的不同变化;然后叙述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所做的事;最后讲了盘古倒下后发生的变化。
文中处处充满神奇的想象,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塑造了盘古雄伟高大的形象,歌颂了他致力于开天辟地的精神。
在教学中,应该引导学生在表达中注意文章的这些特点。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
学情分析教学目标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
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课前准备推荐学生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教具准备写有词语、课文诗的小黑板各一块,背景音乐。
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渲染神话意境1.师: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生:喜欢)能说说你喜欢看哪些神话故事?生答:《精卫填海》《后羿射日》。
2.师:今天让我们学习一个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教师板书课题,叫两位学生念课题)。
带着问题全班齐念课题:谁开天地?盘古干什么?老师:同学们,让我们感受一下盘古开天辟地的神奇。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本1.自由朗读课文,借助注音认读生字。
同桌互读互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8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体会了解鲁宾孙在荒岛上战胜困难、谋求生存的非凡经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鲁宾孙敢于战胜困难的积极的生活态度,学习他面对困难不退缩,勇于战胜困难的品质。
教学重点:运用表格图像化阅读策略对课文进行阅读,体会主人公形象特点,学习他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提取、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表格卡片。
学情分析: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学习的自觉性、组织纪律性都有所增强,感知能力得到发展,能初步看到问题的实质,并已学习运用、演绎、类化的思维方法。
能通过有效阅读文本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设计理念:本文节选自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孙漂流记》。
文中的“我”就是小说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
课文以日记的形式反映了最初鲁滨孙一个人漂流到荒岛上战胜了种。
种困难的故事。
纵观全文,文章属“日记体”,按时间顺序记叙了前三个月荒岛生活的事件,篇幅较长,行文较散,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容易提炼内容,理清层次,这需要掌握方法,需要教师进行引导。
“图像化”是一种很实用的阅读策略,其中利用表格梳理、提取、归纳信息是很适用于本文的一种方法。
学生在从前的学习过程中曾初步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像法,本课重在学习并尝试运用。
提炼出主要事件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但要准确概括、归纳却有一定的难度。
方法策略:以“图像化”策略为主,朗读法、讨论法、谈话法为辅完成教学内容。
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通过创设情境“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你会有什么感受?”外面风雨交加,电闪雷鸣,你独自在家时?;漆黑的夜晚,你需要一个人回家时?;当学习遇到难题时?;从而引出当独自处在荒无人烟的小岛时,我们会感到无助绝望,而鲁滨孙却通过自己的努力生活了很长很长的时间,引入本课的学习。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通用16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设计(通用16篇)教学目标:1、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2、掌握本课12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会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课前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课件:麻雀动画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求: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点:熟读课文,了解文中角色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鸟。
它没有漂亮的外衣,没有动听的歌喉,平时不会有人注意它。
然而,在这普普通通的鸟的身上,有着一种令人敬佩、令人感动的精神,却很少有人发现。
这篇课文给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种少见的事。
《麻雀》选自屠格涅夫的小说《猎人笔记》。
(出示课件)二、自学课文: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完后自学生字。
反馈生字自学情况。
2、默读课文,弄清课文里的几个角色,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3、理清文章条理,请学生口述练习:文章先写再写最后写。
三、再读课文,看看在这个故事中,你最关心谁?为什么?能不能从课文找依据?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书上相应的位置。
(从总体上谈感受)四、作业:熟读课文。
小字及抄词。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想象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麻雀》一文,谁能借助板书,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3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最新3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火烧云》课文原文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
黑母鸡变成紫檀色的了。
喂猪的老头儿在墙根靠着,笑盈盈地看着他的两头小白猪变成小金猪了。
他刚想说:“你们也变了……”旁边走来个乘凉的人对他说:“您老人家必要高寿,您老是金胡子了。
”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
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
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
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
那条狗十分凶猛,在向前跑,后边似乎还跟着好几条小狗。
跑着跑着,小狗不知哪里去了,大狗也不见了。
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门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也那么大,也那样蹲着,很威武很镇静地蹲着。
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一时恍恍惚惚的,天空里又像这个,又像那个,其实什么也不像,什么也看不清了。
必须低下头,揉一揉眼睛,沉静一会儿再看。
可是天空偏偏不等待那些爱好它的孩子。
一会儿工夫,火烧云下去了。
《火烧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评赏,教师的点拨,了解火烧云色彩的绚丽和形状的变化多端。
激发学生爱美、爱自然的感情。
2.学习作者观察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熟读成诵。
教学重点:1.评点中了解火烧云的特点。
2.了解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整体入手,捕捉重点。
1.回顾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到那绚丽的霞光把地面照射成了一个多彩奇妙的世界,而天空的火烧云又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神奇、美丽呢?(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2.指名学生读书,师生评点评:读的流利、正确,洋溢着喜悦之情。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优秀4篇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语文园地七》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
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
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
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时间4课时第一课时“口语交际”(课前布置学生根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收集资料)一、引入学习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
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
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二、明确要求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
2、交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
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
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
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
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
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
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
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教学后记:第二、三课时“习作”一、引入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
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
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教学设计【优秀4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白鹅》教学设计【优秀4篇】篇一:《白鹅》优质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要让学生把握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教法学法】比照学习,比照自己对事物的观察;尝试学习,尝试对事物的描摹。
在差异中对话,在沟通中提高。
学生与文本沟通,读写沟通,课堂内外沟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都揉合在其中。
【教学过程】一、正音释词叫嚣(xiāo)、窥伺(kuī sì)、盛馔(zhuàn)分娩(miǎn)、蹑(niè)手蹑脚、奢侈(shē chǐ)二、众人说鹅1、让熟悉鹅的同学来说说对鹅的印象:⑴养过鹅的。
⑵亲见过的。
⑶从阅读中获知的。
2、其他人补充关于鹅的资料:⑴文学方面的如骆宾王的《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⑵动物学方面的。
3、老师可以出示关于鹅的图片或者影视资料。
三、初读课文自读课文,自由交流,不预设问题,对喜欢的词句,圈圈点点,与人分享。
四、整体把握1、从文中的一些语句中,推测作者写此文时的处境。
2、课文中的白鹅有什么特点?这些特点从哪些方面体现?⑴头颈:伸长头颈,左顾右盼,傲视群雄,睥睨一切。
⑵叫声:声调严肃郑重,有似厉声呵斥,无论何人甚至连讨要食物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儿怒骂小使一样。
⑶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⑷吃相: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拘,一口饭,一口水,一口草泥,饭罐已空,便昂首大叫。
3、白鹅对我们一家人有哪些贡献?你是怎样理解白鹅所作贡献的价值的?⑴贡献有二:物质上的贡献,是生蛋。
比吃鹅蛋更好的,还是它的精神的贡献。
住屋的简陋,环境的荒凉,生活的岑寂,赖有这一只白鹅,点缀庭院,增加生气,慰我寂寥。
⑵因白鹅有如此贡献,再加上白鹅可笑更可爱的形象(傲慢放在白鹅的身上是可爱有趣的,作者是抱着欣赏的态度来咏鹅的),白鹅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一些安慰,作者视白鹅为朋友,心存一份感激和留恋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王悦 2016年9月语文教学设计1.观潮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能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齐头并进、漫天卷地” 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3、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中有关“潮来之时”的记叙。
2、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景象,体会当时人们的心情。
3、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提高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预习:1、收集有关钱江潮的资料。
2、读课文五遍以上,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字词和优美句。
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2、能发挥想象,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3、能通过思考所提供的问题,理解长句子的意思。
4、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激发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5、能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一处景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的自然景色。
有条理地说说江潮来时的情景。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你们到过海边,看过海水涨潮吗?说说海潮什么样?(江海涨潮,气势宏伟,令人震撼。
)教师介绍:钱塘江它是我们浙江省的第一大河,它位于浙江省北部,全长605公里,河域面积五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四十三,是我国东南沿海的一条著名江流。
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钱塘江边一睹为快。
2.看了这潮水,听了这潮声你觉得钱塘江潮怎么样呢?你能用一个词来概括吗?(……)说得真不错,这篇课文的作者在他眼里的钱塘又是怎么样的?自由读课文,找出一个你认为最能体现钱塘江特点的词语。
(让学生看黑板板书)3.(板书:天下奇观)理解奇观。
观潮的观是什么意思?天下奇观的观呢?打开字典查一查。
师:很少有人能看到这壮丽的景观,你们想不想把自己了解到的说给大家听?课文中有许多形象的词语,咱们讲的时候会用到,打开书,在写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用了很多形象的词语,你动笔画一画,然后在找小组读一读。
要放弃自己不成熟的想法,听取别人的建议。
我国的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
这里的潮比别处的潮更加宏伟壮观,潮来时,激起的白浪达数米高,像一座城墙,你们见过这种奇观吗?为什么这里的大潮如此的与众不同?(请查阅资料的同学介绍“潮的形成”、“潮的气势”“或观潮最佳地点”。
)特殊的地理环境形成了特殊的壮丽景象,第22课就写了一次钱塘江大潮的过程。
师:我有一个问题,我想问你为什么要在八月十八日观潮?(二)检查预习情况。
(1)检查预习情况。
①读准多音字:闷(mdi)雷薄(b6)雾风号(hdo)浪吼(hdu)涨(zh*g)起颤(chm )动②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横贯山崩地裂人声鼎沸漫天卷地③指名读课文,正音。
④同桌互读,评定等级。
(2)默读课文,用自己的话介绍钱江潮。
(3)理清文脉。
①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②同桌交流。
③说说各段的段意。
三、理清叙述顺序。
1•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钱塘江大潮的?(板书)课文按时间顺序来写大潮,按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的顺序把钱塘潮的景象写具体的。
(板书)2•再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小组自己解决有关词语方面的问题。
附:板书:观潮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时间顺序)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二、教学过程:(一)引入谈话。
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
我们盼望着能亲眼看到这一奇景。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观潮》。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了解了什么?(板书:潮来前、潮来时、潮过后)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我们通过阅读课文,展开想像的翅膀,来感受大自然创造的奇异景象。
(二)通过预习,我们读懂了什么?(……)提出预习中不懂的问题。
(……)(三)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1.师生交流,品读。
潮来前:笼罩薄雾风平浪静(板书)观潮潮来时:闷雷滚动一条白线浩浩荡荡山崩地裂潮去时:漫天卷地风号浪吼在这个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朗读来体会钱塘江来前的平静、美丽,来时的汹涌、雄伟,去时的余威未减。
同时,在语言环境中理解“浩浩荡荡、山崩地裂”等词义,体会作者运用比喻、对比等手法。
1.潮来前,作者介绍了什么?(板书: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指导朗读。
2.潮来了,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从哪感受到的?默读读课文,进行画批。
3.小组合作学习。
(1)交流感受,品读佳句(2)作者又是按怎样的顺序写潮来时的景象的?(3)分工进行有语气地朗读。
4.反馈交流,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抓住以下要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谈自己对词句独特的感悟。
注意品读结合:(1)作者按由远及近的顺序来写潮来时的景象的。
(板书:远近)(2)远:抓住潮的声、形来写潮刚来时的景象:隆隆响声,像闷雷滚动;水天相接处一条白线。
潮虽远,但气势已现。
(板书: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读读描写潮的句子。
(3)近:抓住潮的形、声、色写出了潮的气势之宏伟:白线很快移来,力卩长、变宽、横贯江,写出了潮水由远及近的变化。
(看图片)“白浪翻滚”、“白色城墙”写出了潮水的浪头之高,气势越来越大:形如千万匹战马齐头并进,声如山崩地裂。
(看图片)(板书:白浪翻滚山崩地裂)(看录像片断)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读出潮的气势:先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练读,再进行赛读,最后安排齐读。
(读整段时注意读出潮水形声的变化,气势由小到大。
)(4)指导学生背诵:背自己喜欢的句子。
5•课文中还从哪能看出钱塘潮的气势雄伟壮观?读第五自然段体会。
抓住要点,师适时点拨:“霎时”时间短暂,潮头却已西去,潮水奔腾之快。
余波涌来,也使江面风号浪吼,江水平静后,江水已涨了两丈来高,都可以看出潮来之猛,气势之大。
指导学生朗读。
(适时板书:漫天卷地风号浪吼)6•学完课文,你们知道为什么人们称钱塘潮为“天下奇观” 了吗?学生谈自己的想法。
(四)总结。
1 •我们学完了课文,对钱塘潮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深深地被它的壮丽景象所吸引。
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2•编导游词,然后向同学们介绍。
(可以加上自己收集的材料内容)3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小结4.作业。
(1)按一定顺序,写一个描写景物(或景观)的片断。
(2)如果你是小导游,你怎样向不了解钱塘潮的游客介绍钱塘潮呢?、观潮板书:1潮来前笼罩白雾风平浪静潮来时远声如闷雷远处白线近白浪翻滚山崩地裂潮过后漫天卷地风号浪吼2*雅鲁藏布大峡谷一、课前准备: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的: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
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四、教具:录音机、磁带五、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观潮》一课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壮丽的美,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 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看看那里是怎样一道风景线。
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1.(教师放歌曲《喜马拉雅山》)同学们,在课前先请大家听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2雅鲁藏布大峡谷)(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作者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什么人文景观?3.整体感知。
(1)师指名学生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
(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①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②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4.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三)自主学习,精读感悟。
1.师: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风光举世闻名,哪陪E分内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为什么?生自由发言。
2.下面就选择你印象最深的、最喜欢的段落来分组自学。
教师出示自学提纲:(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学生按自学提纲分组自学,教师指导。
3.学生分组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同时理解重点词句。
)4.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发现,是意味着什么呢?齐读5自然段。
为什么说它是上个世纪人类最重要的地理事件之一呢?大家交流资料,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历史意义。
(四)拓展实践。
教师出示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五)拓展总结。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知道它无愧于“世界第一壮丽景观”这个美称。
(六)尝试运用。
1 •尝试练笔。
师: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选择其中的一个景观用自己的话写一写吗?生练笔,师巡视学情。
2.班级交流。
3•演读课文。
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板书: 2 雅鲁藏布大峡谷1)读一读,把你最喜欢的语句读给小伙伴听。
2)画一画,把你学懂的地方通过画画展示出来。
3)说一说,把你心中的感受说出来。
3.鸟的天堂一、课前准备:1、收集有关鸟、树的词语。
2、读三遍课文,给生字注音。
3、抄写本课4个字的词或词组12个和3句优美句。
二、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梢暇恋”新词“留恋不禁展示颤动南国应接不暇”。
2•训练学生按作者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
3.引导学生体会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静态,哪些地方描写了事物的动态,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作文能力。
三、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
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
四、课时安排:三课时五、学生活动设计:1.回答文中设计的问题,勾划重点词句。
2.同位讨论、小组交流、理解重点句。
3.观察图,发挥想象,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
4.质疑问难。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明确目标。
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