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电梯和楼梯设置方式
高层楼梯、消防电梯配置
![高层楼梯、消防电梯配置](https://img.taocdn.com/s3/m/cc981aa8650e52ea5418988a.png)
高层楼梯、消防电梯配置
疏散楼梯的最小宽度:住宅1.1米,其他1.2米,医院病房楼1.3米。
高层建筑消防电梯的设置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m2时,应设1台。
2)当大于1500m2但不大于4500m2时,应设2台。
3)当大于4500m2时,应设3台。
消防电梯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消防电梯间应设前室,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0m2。
当与防烟楼梯间合用前室时,其面积: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0m2;公共建筑不应小于10m2。
2)消防电梯间前室宜靠外墙设置,在首层应设直通室外的出口或经过长度不超过30m的通道通向室外。
3)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4)消防电梯的载重量不应小于800kg。
5)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其它电梯井、机房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隔开,当在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甲级防火门。
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应按从首层到顶层的运行时间不超过60s计算确定。
排烟:1)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2)防烟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利用敞开的阳台、凹廊或前室内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自然排烟时,该楼梯间可不设防烟设施。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解析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b30b6d31126edb6e1a101f.png)
一、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电梯数量分布安排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层高:2800mm(共16步);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1.对面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a.靠两侧纵墙设置;b. 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突,检修时较不方便;b.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c. 美观性较差;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b.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扰;c.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d.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b.公用面积,面宽小;c.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d.采光通风好;2.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较差;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检修空间较大;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较为清晰;b.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c.入户门向南侧开启时更有利于套型布置;d.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型套型;综合评价: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b.公用面积,面宽大;c.功能清晰,干扰少;d.采光通风较好;3.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b.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c.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检修空间大小合理。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0353e0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8a.png)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 24 种组合方式在高层住宅的设计中,楼梯间和电梯的组合方式至关重要,不仅关系到居民的日常出行便捷性,还影响着建筑的安全性和空间利用率。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这 24 种组合方式。
第一种组合方式是“一梯两户,单楼梯”。
这种设计常见于一些较早期的高层住宅,一个电梯服务两户人家,仅配备一个楼梯间。
优点是相对节省空间,缺点是在电梯维修或高峰时段,居民的出行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
第二种是“一梯两户,双楼梯”。
相较于第一种,增加了一个楼梯间,大大提高了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能力,安全性更高,但也会占用更多的建筑空间。
第三种“两梯两户,单楼梯”。
两个电梯为两户服务,只有一个楼梯,提升了电梯的使用效率,同时也能满足基本的疏散需求。
第四种“两梯两户,双楼梯”。
这种组合在高端住宅中较为常见,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应急疏散,都能提供非常好的保障,但建筑成本相对较高。
第五种“两梯三户,单楼梯”。
两个电梯服务三户人家,一个楼梯。
对于住户来说,电梯的等待时间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在一定程度上平衡了成本和使用需求。
第六种“两梯三户,双楼梯”。
增加的楼梯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不过也会使公摊面积增大。
第七种“两梯四户,单楼梯”。
电梯的使用压力相对较大,尤其是在高峰时段,不过能满足基本的居住需求。
第八种“两梯四户,双楼梯”。
在保障出行和安全的基础上,较好地平衡了建筑成本和空间利用。
第九种“三梯四户,单楼梯”。
电梯数量的增加缓解了出行压力,但单个楼梯在紧急情况下可能略显不足。
第十种“三梯四户,双楼梯”。
这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合,既能提供高效的出行,又能确保安全疏散。
第十一种“三梯五户,单楼梯”。
电梯的服务户数增多,出行效率可能受到影响。
第十二种“三梯五户,双楼梯”。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第十三种“三梯六户,单楼梯”。
这种组合在一些经济型高层住宅中较为常见,居民出行可能会有一定不便。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设置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设置](https://img.taocdn.com/s3/m/c3b38d0276c66137ee061948.png)
低层、多层、中高层、高层住宅区分及楼梯、电梯规定1、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 第1.0.3条住宅按层数划分如下:一、低层住宅为一层至三层;二、多层住宅为四层至六层;三、中高层住宅为七层至九层;四、高层住宅为十层及以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3.1.2 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 除住宅建筑之外的民用建筑高度不大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大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3 建筑高度大于1OO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注:本条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计算应符合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3、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为高层建筑。
4、小高层:8-11层为开发商提出的概念,实际规范并没有对小高层进行定义。
8-11层定位小高层,主要是考虑是楼梯跟电梯的原因。
因为8-11层住宅可以不设封闭楼梯间,并且可以不设消防电梯。
同时又必须要设普通客梯。
这样就跟8层以下的没有电梯的住宅区分了。
所以小高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层,他既包含8-9层的多层建筑,又包含了10-11层的高层建筑。
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需要设封闭楼梯间和消防电梯.5、七层及以上的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
【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2003年版)】注:①底层作为商店或其它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②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③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70b1a6f8f90f76c661371a6a.png)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电梯土建技术要求1.电梯的工作环境要求1.1机房的空气温度应保持在5℃-40℃之间。
1.2机房相对湿度不大于85%(在25℃时)1.3介质中无爆炸危险,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及导电尘埃。
各类住宅电梯,楼梯(数量,类型)设置原则
![各类住宅电梯,楼梯(数量,类型)设置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4627b597dd88d0d233d46ad5.png)
住宅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1. 18层以下的高层住宅或每层不超过6户的19层以上的住宅设2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2.18层以上(高度100米以内)高层住宅每层8户和8户以上的住宅设3部电梯,其中一部兼做消防电梯。
3.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电梯不能小于2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24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每层住40人层数为35层以上时,应设置3台.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置一捕电梯时,采用联系通廊.上海住宅设计标准规定:5.1 楼梯 5.1.1住宅设一个楼梯间时,应符合以下规定:1低层、多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2中高层住宅,当每套户门至楼梯口的距离不大于15m时,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或楼梯间通至屋顶平台;3十层、十一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应设一个敞开楼梯间,但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户门可朝户内开启)且楼梯应通至屋顶,各单元的屋顶平台应相连通;4十层、十一层的塔式住宅应设一个封闭楼梯间;5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塔式、单元式住宅应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旦前室面积不应小于4.5m2 ;6当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设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按本标准5.3 节设置连廊。
5.1.2本标准5.1.1条规定以外的住宅,其设置楼梯间的数量不应少于两个,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层、多层、中高层住宅应设敞开楼梯间:2十层、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3十二层及以上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4十八层以上的塔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5.2.2十二层及以上高层住宅的每单元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一台电梯的轿厢长边尺寸不应小于1.60m。
当按本标准5.3节的规定设置连廊时,十二层至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每单元可设一台电梯。
5. 2.3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应设消防电梯,消防电梯可与客梯兼用,其前室可与防烟楼梯间的前室合用。
5.3.2下列住宅应设置单元与单元之间的连廊:1十八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个防烟楼梯间时,应从第十层起,每层在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或前室设连廊;2十二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当每单元设置一台电梯时,应在十二层设连廊,并在其以上层每三层相邻的两单元的走道、前室或楼梯平台设置连廊;每单元每层不超过两套的十二层至十四层(不包括十四层跃十五层,且底部无敞开空间)的单元式住宅,可直接在屋顶设置连廊。
电梯、楼梯的设置标准
![电梯、楼梯的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3c01cf24693daef5ef73d69.png)
10层、11层、11+1层住宅楼电梯、楼梯的设置标准住宅按层数可以划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
低层指1~3层的住宅,多层指4~6层的住宅,小高层指7~9层的住宅,高层指10层以上的住宅。
住宅10层以上为高层建筑,需要满足《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2层以上的高层住宅均要设置封闭楼梯间以及两部电梯,其中一部电梯应为消防电梯。
19层以上的高层住宅除设置两部电梯外楼梯应为剪刀楼梯。
所以高层住宅的10层、12层、19层应该是住宅防火疏散设计的分界线。
按此,10、11、11+1层三种住宅可以划为一个范围,其防火疏散设计应该是一致的,而防火疏散是楼电梯的设置主要的依据,因此这三种住宅的垂直交通设置应该是一样的。
我们把这三种住宅再细分可以分为10~11+1的板式住宅、10~11+1的塔式住宅两种。
板式住宅指几个单元拼接的住宅形式;塔式住宅指一个单元的住宅,也叫点式住宅。
板式与塔式住宅的防火要求是不一样的,要区别对待。
规范规定是:板式10~11+1层住宅:每个单元可以设置一部开敞式楼梯,楼梯通至屋顶,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单元与单元之间设有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宽度、窗槛墙高度大于1.2m且为不燃烧体墙。
塔式10~11+1层住宅: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2,设一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应为乙级防火门。
简单的讲就是:板式10~11+1层为每个单元一部敞开楼梯+一部无障碍电梯;塔式10~11+1层为一部封闭楼梯+一部无障碍电梯兼消防电梯。
电梯楼梯设计规范
![电梯楼梯设计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4bd907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9.png)
电梯楼梯设计规范1.楼梯宽度:楼梯宽度应根据楼层人员流量而定。
一般来说,高层建筑应保证两个人能够并肩通过,而低层建筑可以略窄一些。
楼梯宽度的最小标准应不低于1.2米。
2.楼梯坡度:楼梯的坡度要舒适,不易疲劳。
坡度不宜过大,以免用户使用时感到不适。
一般来说,楼梯坡度宜控制在30度至40度范围内。
3. 楼梯台阶尺寸:楼梯的台阶尺寸也是很重要的。
台阶的高度应保持一致,不得超过18cm,以免造成使用者走路时脚踝受伤。
另外,台阶的宽度应根据楼层人员流量而定,但最小宽度不得小于28cm。
4. 楼梯扶手:为了方便用户上下楼梯,楼梯的两侧应设置扶手。
扶手的高度一般应在80cm至90cm之间,以便用户能够舒适地抓住扶手。
扶手的材质应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防止因滑倒而导致的意外事故。
5.楼梯照明:楼梯的照明很重要,应提供充足的光线,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楚地看到台阶和楼梯踏板。
在设计时,应合理设置楼梯的照明设备,可以选择导光板、灯泡等多种方式。
6.防滑设计:为了避免使用者在使用楼梯时发生滑倒事故,楼梯的踏板应采用防滑设计。
可以在踏板上设置防滑条或者使用防滑材料,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7.紧急疏散通道:电梯楼梯作为建筑物的紧急疏散通道之一,需要有相应的标识设置,以便用户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找到疏散通道。
标识应醒目易懂,如紧急疏散标志、安全出口标志等。
8.隔离设计:为了防止楼梯通道存在危险因素,应进行隔离设计。
可以设置防护栏杆、隔离栅栏等设施,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9.防火设计:楼梯通道作为建筑物的紧急疏散通道,需要具备良好的防火性能。
楼梯间应设置防火门,以提供通道的防火分隔,同时需要保证通道畅通。
总之,电梯楼梯设计规范是为了保证用户的安全和使用的方便。
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应符合相关规定,确保楼梯能够满足实际需求,提升建筑的整体品质。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2a9c4f1910ef12d2af9e73e.png)
一、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电梯数量分布安排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层高:2800mm(共16步);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1.对面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a.靠两侧纵墙设置;b. 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突,检修时较不方便;b.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c. 美观性较差;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b.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扰;c.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d.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b.公用面积,面宽小;c.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d.采光通风好;2.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较差;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检修空间较大;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较为清晰;b.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c.入户门向南侧开启时更有利于套型布置;d.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型套型;综合评价: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b.公用面积,面宽大;c.功能清晰,干扰少;d.采光通风较好;3.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b.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c.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检修空间大小合理。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f3ffbfdee45c3b3566ec8b21.png)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
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
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
层高:2800mm(共16步);
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
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
1.对面式
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
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
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920fca40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c1.png)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层住宅楼梯间与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1. 引言在高层住宅中,楼梯间与电梯的合理组合方式对于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ede2c677e21af45b307a8ad.png)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运营管理部营销管理中心整理分享推荐语:高层住宅的公摊面积是最大的,因此,如何安置楼梯间和电梯的位置,对增加得房率、提高公共空间的通风采光都非常重要。
本文收集了高层中楼梯、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这些组合方式可以应用于项目定位和设计。
——营销管理中心一、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电梯数量分布安排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层高:2800mm(共16步);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1.对面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a.靠两侧纵墙设置;b. 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突,检修时较不方便;c.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d. 美观性较差;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b.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扰;c.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d.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b.公用面积,面宽小;c.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d.采光通风好;2.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较差;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检修空间较大;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较为清晰;b.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更有利于套型布置;d.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型套型;综合评价: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b.公用面积,面宽大;c.功能清晰,干扰少;d.采光通风较好;3.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b.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c.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检修空间大小合理。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0c6dceea647d27284a7351ae.png)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一、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电梯数量分布安排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层高:2800mm(共16步);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1.对面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a.靠两侧纵墙设置;b. 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突,检修时较不方便;b.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c. 美观性较差;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b.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扰;c.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d.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b.公用面积,面宽小;c.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d.采光通风好;2.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较差;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检修空间较大;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较为清晰;b.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c.入户门向南侧开启时更有利于套型布置;d.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型套型;综合评价: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b.公用面积,面宽大;c.功能清晰,干扰少;d.采光通风较好;3.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b.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c.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检修空间大小合理。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fefdda0f705cc1755270998.png)
一、高层住宅的楼梯间及电梯数量分布安排一般来说,高层及中高层住宅中,层数在7-11层,应安排1部电梯1部、1部开敞楼梯间;当层数有12-18层,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1部封闭楼梯间;而层数在19层及以上,至少要设置2部电梯(其中1部为消防电梯)及2部防烟楼梯间;二、7-11F中高层住宅的楼梯+电梯组合方式为方便研究,使不同形态的交通空间具有可比性,楼梯,电梯井,层高统一取低限值加一比较。
楼梯尺寸:开间2600mm,进深5100mm(开敞楼梯间一部);层高:2800mm(共16步);电梯井轴线尺寸:2100(宽)X2200(深);以日立电梯载重800kg、速度为1.5m/s、井道尺寸1850(宽)2000(深)为例(乘客电梯一部)。
五种常用楼梯间:1.对面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相对固定,只能开在纵墙上;b.入户后可利用套型的交通走道形成空间过渡;c.入户门易出现正对套型卫生间门的情况,应注意避让;管井位置:a.靠两侧纵墙设置;b. 检修空间和楼梯有一定冲突,检修时较不方便;b.突出的管井对户型布局有一定影响;c. 美观性较差;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休息平台、电梯等候和管井检修共用一个空间,交通空间集中,争取了进深,节约了面宽;b.公共空间集中,面积小,易造成使用干扰;c.电梯噪音对相邻南侧房间有一定的干扰;d.对户型北侧明餐明卫的设置有利;综合评价:a.适用于经济型住宅,最为常用的布局形式;b.公用面积,面宽小;c.功能布局紧凑,对行为有一定的干扰;d.采光通风好;2.左右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6~28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间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候梯空间间接采光,效果相对较差;入户门位置:入户门设置灵活,在纵横墙均可设置,与管井位置互换;入户门向南开启时易形成玄关空间,较纵墙开门减少了两厅中部空间,缩短进深;管井位置:管井位置布置比较灵活,在纵横墙上均可布置;检修空间较大;实例:空间形态分析:a.楼梯、电梯有各自的等候空间,功能分区较为清晰;b.入户门远离电梯和楼梯间,干扰少;c.入户门向南侧开启时更有利于套型布置;d.适用于南侧大面宽或三开间以上的舒适型套型;综合评价:a.适用于舒适型住宅;b.公用面积,面宽大;c.功能清晰,干扰少;d.采光通风较好;3.错位式面积:交通空间面积20~22平方米采光和通风性:楼梯、电梯、入户空间均能直接采光,比较明亮;平均采光,通风性较好;入户门位置:a.入户门位置相对固定;b.入户后易形成玄关空间;c.户门过近,容易产生干扰;管井位置:管井靠一侧设计;检修空间大小合理。
住宅交通核小结
![住宅交通核小结](https://img.taocdn.com/s3/m/b4849aff84868762cbaed570.png)
非合用前室, 不加风井,需 满足开窗面积
合用前室需有 两个不同方向
开窗
优点:1.小进深、 2.面积较小
交通核面积:65.98㎡
缺点:1.大面宽 2.合用前室需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4、方式四(1):
不满足合用前室两 个不同方向开窗,
加风井
开窗面积不 够,加风井
优点:1.小面宽、
交通核面积:70.75㎡
高层住宅交通核布置方式
1、三合一前室:
交通核面积:65.41㎡ 优点:1.减少面积、 缺点:1.需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2.该方式需经消防部门同意
2、方式二:
交通核面积:68.55㎡ 优点:1.小进深、
2.面积较小 缺点:1.大面宽
2.合用前室需设置加压送风系统、 3.该方式需经消防部门同意
3、方式三:
防烟楼梯
3、楼/电梯前室: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小节:
类型 防烟楼梯 消防电梯 楼梯间共用前室 共用前室与消防电梯合用
前室面积 4.5㎡ 6.0㎡ 6.0㎡ 12.0㎡
备注 电梯厅深度≥1.5米
短边≥2.4米
4、公共走廊: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5、加压送风井: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05SJ811老版规范,已废止):
高层住宅交通核构成
根据不同建筑高度,交通核构成分类: 楼梯、电梯、楼/电梯前室、公共走廊、候梯厅、设备管井、加压送风井 1、楼梯: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小节:
建筑高度 ≤27米
>27米、≤54米 >54米
建筑层数 ≤8、9层 ≤18层 >18层
楼梯数 1 1 2
注:1.>54米时,可设置一部楼梯,但需层层设施连廊。 2.以上均为屋顶可联通的情况。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16949f5b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51.png)
高层住宅中-楼梯间+电梯的24种组合方式关键信息项:1、组合方式的详细描述2、每种组合的适用场景3、组合方式的安全性评估4、成本分析5、维护和管理要求11 引言本协议旨在详细阐述高层住宅中楼梯间和电梯的 24 种组合方式,为相关设计和建设提供全面的指导和规范。
11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住宅的建设日益增多。
楼梯间和电梯作为高层住宅中垂直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组合方式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安全和建筑的成本效益。
112 目的通过对 24 种组合方式的研究和分析,为建筑设计、开发商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以实现高层住宅交通系统的优化配置。
12 组合方式分类121 以电梯数量分类单电梯组合双电梯组合多电梯组合122 以楼梯间数量和位置分类单个楼梯间位于中央两个楼梯间分别位于两端多个楼梯间均匀分布123 以电梯与楼梯间的相对位置分类电梯与楼梯间相邻电梯与楼梯间相隔一定距离13 每种组合方式的详细描述131 单电梯+单个楼梯间位于中央描述:电梯位于建筑中央,楼梯间紧邻电梯。
优点:空间利用率较高,布局紧凑。
缺点:高峰时段可能出现拥堵,疏散能力相对较弱。
132 双电梯+两个楼梯间分别位于两端描述:两部电梯分别位于建筑两端,楼梯间与之相邻。
优点:疏散通道相对独立,交通流量分布较为均匀。
缺点:占用面积较大。
133 多电梯+多个楼梯间均匀分布描述:多部电梯和多个楼梯间均匀分布在建筑中。
优点:交通效率高,能满足大量人员的出行需求。
缺点:建设成本较高。
14 适用场景141 小型高层住宅适合采用单电梯+单个楼梯间位于中央的组合,以满足基本交通需求,降低成本。
142 中型高层住宅双电梯+两个楼梯间分别位于两端的组合较为合适,既能保证疏散安全,又能提供较好的交通便利性。
143 大型高层住宅多电梯+多个楼梯间均匀分布的组合是首选,以应对大量居民的出行需求和安全疏散要求。
15 安全性评估151 疏散通道宽度和数量确保楼梯间的宽度符合相关安全标准,以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
高层住宅中的电梯设计
![高层住宅中的电梯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3191752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15.png)
高层住宅中的电梯设计在现代城市的高层住宅中,电梯已成为不可或缺的垂直交通设施。
它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便捷的出行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居住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一个合理、高效、舒适且安全的电梯设计对于高层住宅的品质至关重要。
电梯的数量和载重量是电梯设计中的关键因素。
一般来说,电梯的数量需要根据楼层的高度、户数以及居民的出行流量来确定。
对于较高的楼层和户数较多的住宅,应配备多部电梯,以避免居民长时间等待。
同时,电梯的载重量也需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日常出行需求。
通常,住宅电梯的载重量会在 800 千克至 1350 千克之间。
如果住宅中有较多的大型家具或可能出现较多的人员同时乘坐电梯的情况,就需要选择载重量较大的电梯。
电梯的速度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电梯速度过快可能会给乘客带来不适感,过慢则会影响出行效率。
一般来说,每秒 1 米至25 米的速度是常见的选择。
较低楼层的电梯速度可以相对较慢,而较高楼层的电梯则需要更快的速度,以减少居民的等待时间。
例如,对于 30 层左右的高层住宅,电梯速度可能会在每秒 2 米左右;而对于 50 层以上的超高层住宅,电梯速度可能需要达到每秒 25 米甚至更高。
在电梯的布局方面,要充分考虑到居民的使用便利性和建筑的结构合理性。
常见的电梯布局方式有集中式和分散式。
集中式布局将多部电梯集中设置在一个区域,便于管理和维护,但可能会导致部分居民需要走较长的通道才能到达电梯。
分散式布局则将电梯分布在不同的位置,使居民能够更快捷地到达电梯,但会增加建筑成本和管理难度。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进行权衡和选择。
电梯的轿厢设计也不容忽视。
轿厢的尺寸需要满足乘客的舒适需求,同时要考虑到轮椅、婴儿车等特殊设备的进出。
轿厢内部的装修应简洁大方,采用防滑、耐磨的材料,保证乘客的安全。
照明要充足且均匀,通风系统要良好,以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此外,轿厢内还应设置紧急通话按钮、监控摄像头等安全设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与外界取得联系。
电梯和楼梯设计方案规范
![电梯和楼梯设计方案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0280523f18583d049645957.png)
关于电梯和楼梯的设计规范猎房网 发布时间:2003-6-4 10:50:10 责任编辑::城市猎房已经有1位网友发表评论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 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其顶层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不超过16m可不设电梯;住宅中间层有直通室外地面的出入口并具有消防通道时,其层数可由中间层起计算;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宜配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高层住宅电梯宜每层设站。
当住宅电梯非每层设站时,不设站的层数不应超过两层。
塔式和通廊式高层住宅电梯宜成组集中布置。
单元式高层住宅每单元只设一部电梯时应采用联系廊联通;候梯厅深度不应小于多台电梯中最大轿箱的深度,且不得小于1.50m。
各类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_2
![各类楼梯间及消防电梯的设置原则_2](https://img.taocdn.com/s3/m/ef2b34c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2.png)
机械防烟人火6.1.1
2000m2一个防护单元,2个出入口,一个必须室外通地面(500一个抗爆单元)人防3.3.1
500m2一个防火分区,有喷淋翻倍,2个出入口,一个必须室外通地面,人火4.1.2
应能天然采光自然通风防7.4.1
除另行规定的,其他可用双向弹簧门防7.4.2
h>32m高6.2.1h≤32m无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高6.2.2
>32m高6.3.1※2
商住楼
住宅部分楼梯间可按住宅规范,商业建筑部分按公建规范。住宅疏散楼梯应独立设置高6.1.3A
高层裙房
包括地下室和地下车库
可采用,但不得计入疏散宽度
应有直接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乙级防火门高6.2.2
无自然采光通风时高6.2.2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简称汽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50038-2005 简称人防
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50098-98(2001) 简称人火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简称住建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 简称住设
住宅楼梯间及电梯的设置原则--上海标准《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7》
h>32m且设置电梯防3.8.8
多层民用建筑
可用,但公共建筑宜设封闭疏散楼梯间
医院疗养院病房楼;旅馆;>2层商店等人员密集公建;>2层娱乐放映游艺场所>5层其他公建;可用室外楼梯防5.3.5人员密集的用乙级防火门防7.4.2
防5.3.2
防5.3.11
多层民用建筑的地下室
除右列建筑外的其他用途建筑
地下≤2层且室内外高差<10m的商店娱乐放映游艺场所防5.3.12乙级防火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层住宅“楼梯间+电梯”的组合方式
设计中多以两梯四户和两梯六户为主;
防烟楼梯间两部,至少两部电梯其中一部消防梯、一部担架梯功能,可兼做。
(防烟楼梯间是指在楼梯间入口处设有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统称前室)等设施,且通向前室和楼梯间的门均为防火门,以防止火灾的烟和热气进入的楼梯间)
楼梯+电梯组合方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紧凑式,一类是单元联系廊式。
一、紧凑类特点:
优点
1、布局紧凑,利于节能。
2、电梯距离入户门较近,出入方便。
3、楼梯可设成剪刀梯,公摊小。
缺点
1、中间户型不通透
2、入户走廊自然采光、通风差
二、单元联系廊式
优点:
1、中间户型可以做成通透户型。
2、楼梯、电梯、前室均可以开窗,满足自然采光、通风。
3、电梯运行噪音对住户影响较小
缺点:
1、建筑体型不紧凑,影响节能效果。
2、连廊日常使用率低
3、电梯无法联动
4、增加公摊面积?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a、???园C11#
项目层梯户比层高电梯井道尺寸前室楼梯尺寸风强弱电水暖井公区总住户可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优点:
1、楼梯间、前室有窗,可以自然采光、通风。
2、电梯空间相对独立,可以减少对住户的干扰
3、入户门可以是普通防盗门
4、入户走道有窗,可以自然采光、通风。
缺点:
1、合用前室布局狭长
2、入户走廊光线差
3、中间户型不通透
此布局也可以做成两梯三户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b ????四期A-16#楼
项目层梯户比层高电梯井道尺寸前室楼梯尺风井强弱电水暖井公区总住户可以利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2、
ABB上下式
a 、????四期A-17#楼
缺点:1、走廊暗,无法自然通风、采光
2、电梯影响户型布置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3
、BAB式
a、???19#楼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b、???湾18#楼
设备井移至紧靠电梯,四梯四户。
优点:北侧室外走廊为两面开敞,视觉效果更好。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C、????园
项目层梯户比层高电梯井道尺寸前室楼梯尺风井强弱电水暖井公区总住户可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缺点:
1、电梯紧挨住户,紧邻电梯的房间功能受限。
2、电梯前室无自然采光、通风。
3、入户门必须有防火功能。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a 、????15#楼
项目层梯户比层高电梯井道尺寸前室楼梯尺风强弱电水暖井尺寸公区总面积住户可以利用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优点:
1、中间户型通透,无暗室
缺点:
1、用户从电梯进户要经过室外连廊,不方便。
2、公摊面积大
b、?????园?2#楼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a 、????#楼(所有大高层)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b、???湾25#楼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优点:1、入户门为普通防盗门。
C 、????湾20#楼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3、AB上下式
a、???12#楼☆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1、无楼梯前室,节省面积
2、电梯离住户距离合适,方便出入
3、楼梯间、电梯间都可自然采光、通风
缺点
1、室外连廊需每层布置
汇总表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
范文范例参考
注:设备井尺寸为内空间净尺寸
公区面积统计,为空间净面积,室外连廊未统计面积。
背景填充为优选参考项目
完美Word格式整理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