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音乐鉴赏 》模块 沃尔塔瓦河主题赏析精品教案
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

音乐教案沃尔塔瓦河教案标题: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教学目标:1. 了解和理解沃尔塔瓦河的背景和重要性。
2. 能够识别和演奏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
3. 能够合作演奏沃尔塔瓦河的伴奏部分。
4.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1. 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录音。
2. 乐器,如键盘、木琴或打击乐器。
3. 沃尔塔瓦河的乐谱。
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并分享他们对沃尔塔瓦河的了解。
提问问题,如“你听说过沃尔塔瓦河吗?你知道它在哪个国家?它对当地人有什么重要性?”2. 听一段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录音,让学生感受其美妙的旋律和节奏。
主体活动:3. 向学生展示沃尔塔瓦河的乐谱,解释乐谱的基本符号和标记。
4. 教授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逐节教学,确保学生能够正确演奏。
5.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合作演奏沃尔塔瓦河的伴奏部分。
每个小组可以使用不同的乐器或打击乐器来演奏不同的节奏。
6.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排练,确保他们能够协调演奏。
巩固活动:7. 让每个小组轮流演奏沃尔塔瓦河的主旋律和伴奏部分,其他学生可以一起拍手或跟随节奏。
8. 引导学生对演奏进行评价和反思,提问问题,如“你们觉得你们的演奏如何?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9.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沃尔塔瓦河的感受和体会,可以用绘画、写作或口头表达的方式。
拓展活动:10. 邀请学生自由选择一个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享。
他们可以介绍作品的背景、演奏者或作曲家,并解释自己为什么喜欢这首音乐。
11.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创作一段音乐,可以是沿着沃尔塔瓦河的主题,也可以是其他自选的主题。
学生可以使用乐器、声音效果或身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创作。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合作演奏中的参与程度和技巧。
2. 评估学生对沃尔塔瓦河主旋律的准确演奏。
3. 评估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表达能力,包括对其背景和重要性的描述。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其他著名的河流音乐作品,如《多瑙河之波》或《伏尔加河船歌》。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领域:音乐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培养学生对捷克民族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学习《沃尔塔瓦河》,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作品《沃尔塔瓦河》的结构分析。
2. 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教学难点:1. 作品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对作品深层次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沃尔塔瓦河》乐谱、多媒体教学设备、音响设备。
2. 学生准备:预习《沃尔塔瓦河》相关资料,了解作品的基本情况。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作品的美感。
提问: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二、作品欣赏(15分钟)1. 教师讲解《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作者及作品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作品的结构,了解各个乐章之间的关系。
三、歌曲学唱(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沃尔塔瓦河》片段。
2. 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注意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四、课堂小结(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播放《沃尔塔瓦河》片段,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作品。
二、作品深入分析(15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沃尔塔瓦河》的节奏变化和旋律特点。
2. 学生跟随教师分析作品中所体现的捷克民族音乐特色。
三、音乐实践活动(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音乐创作,尝试运用《沃尔塔瓦河》的旋律和节奏创作新作品。
2. 各组展示创作成果,进行交流和评价。
四、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深层次情感表达。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沃尔塔瓦河》,加强歌曲的演唱能力。
2. 深入研究捷克民族音乐,了解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捷克音乐作品。
四、教学反思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演唱能力。
《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教案•相关推荐《沃尔塔瓦河》八年级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审美情感与态度: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2、艺术知识与技能:通过分段欣赏,使学生大概了解故事情节,更深一步了解交响诗相关的音乐知识。
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3、过程与方法:以音乐之旅的形式进行欣赏,通过聆听、感受、模唱、朗诵、表演等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对作品理解和体验。
教学重点: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使学生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与情感,体会曲作者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教学难点:在有限的资料中,理解每段音乐所描绘的意境教学过程:一、导入1、通俗歌曲《布拉格广场》思考:①歌曲的名字?②有谁告诉老师布拉格是哪个国家的首都?③捷克的母亲河?(师:江河养育了两岸的人民,人民对江河充满深厚的赞美之情,用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江河的.赞美之情,并把江河比作母亲河。
主课题:母亲的情怀。
副课题:沃尔塔瓦河)(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条大家都没有去过的河流旅游,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沃尔塔瓦河”)二、感受欣赏新授交响诗《沃尔塔瓦河》(一)游源头(引子部分)师:先让我们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仔细听辨,它是由什么主奏乐器演奏的?源头是由几条小溪汇合而成的?旋律线是小波浪起伏还是激流澎湃?(二)游沃尔塔瓦河(主题部分)师:两条小溪汇合在一起向前奔流,形成了宽广的沃尔塔瓦河,请听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思考:这个充满民歌风格的主题贯穿了全曲,你想象到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景色是怎样的呢?对比引子部分乐曲的力度和节奏的舒缓是怎样的?欣赏交响乐队演奏的视频(演奏视频01:04~01:53)思考:主要用了哪类乐器?师:作者采用朴素的捷克民歌素材,旋律充满迷人的诗意和壮观的美,让我们一起唱唱贯穿整首曲子的主题曲吧。
④演奏主题一个学生主奏,其他学生哼唱旋律和用扇子做波浪状(三)游《森林狩猎、乡村婚礼、月光下水仙舞蹈》(音乐片段)活动要求:听音乐片段,分析音乐形象:音乐(1)A、它在森林中逡巡,聆听独人号角的回声;它穿过田地,饱览丰盛的收获。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汕头市实验学校王娃君课程名称:高中音乐使用教材:花城版《普通高中音乐鉴赏》适用年级:高一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情感目标):1、欣赏《沃尔塔瓦河》,熟练演唱主题音乐;2、感受和体验《沃尔塔瓦河》音乐中所表达的丰富情感,联想音乐中所蕴含的美好意境,感受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之情,从而对爱国题材的音乐感兴趣,激发自己的爱国、爱家、爱山河的情感;3、能够从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4、认识作者以及了解交响诗这一音乐体裁与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乐派音乐。
重点、难点:分析鉴赏作品、较准确的联想音乐意境,感知深刻的爱国情感。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直接导入《沃尔塔瓦河》1、引子:师:恋母——思乡——念国。
这是人们思想情感上的阶梯递进。
我们前两节课已经感受到了音乐中的母爱和友情,今天让我们一同来感受音乐这一情感艺术中包含乡音乡情、炽热的爱国情感题材的音乐。
首先让我们一同欣赏一个音乐主题,2、欣赏音乐请思考:⑴、这一音乐主题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画面?请大家从直感与各音乐要素分析相结合进行思考。
⑵、这一音乐主题是怎样向我们传递爱国情怀的。
3、请学生分四组讨论,总结,请代表讲述。
4、教师总结:指出这一音乐就是《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作曲家用了宽广绵长的旋律线,来描写大河源远流长的场面;用长笛、单簧管的婉转之声描写出水流的翻滚回旋;又用了由弱到强的音效变化,给听者一种小溪汇成大河的体验;最后还将小调的主旋律改写成大调,顿时音乐豁然开朗,大河奔流不息流入海洋的美丽壮观的画面立刻展现在眼前。
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祖国炽热的爱。
二、自主学习,整合资源、了解作品及相关知识1、请学生分组分享课前所搜集的资料。
第一组是关于捷克母亲河《沃尔塔瓦河》的内容;第二组是关于作者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介绍;第三组是关于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的简介;第四组关于交响诗的起源与概念;2、由组长讲解、运用投影机放映图片向大家介绍各知识点;3、比比那组做得最好,进行评分(评分以积分形式累加入学期末分数中)。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

《沃尔塔瓦河》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背景信息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
引导学生欣赏《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培养音乐审美能力。
1.2 教学内容:简介作曲家斯美塔那以及《沃尔塔瓦河》的创作背景。
欣赏《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片段,分析其音乐特点。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聆听、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1.4 教学步骤:1.4.1 引入话题:简要介绍斯美塔那及其作品《沃尔塔瓦河》。
1.4.2 欣赏音乐:播放《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关注其音乐特点。
1.4.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沃尔塔瓦河》音乐特点的认识。
第二章:曲式结构分析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
培养学生分析曲式结构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包括主题、变奏、尾声等部分。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分析、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2.4 教学步骤:2.4.1 讲解曲式结构概念,让学生了解主题、变奏、尾声等部分。
2.4.2 分析《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引导学生关注主题的发展和变化。
2.4.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沃尔塔瓦河》中的主题、变奏和尾声部分。
第三章:音乐主题分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沃尔塔瓦河》的音乐主题。
培养学生分析音乐主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分析《沃尔塔瓦河》中的音乐主题,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分析、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音乐主题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
3.4.2 分析《沃尔塔瓦河》中的音乐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3.4.3 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沃尔塔瓦河》中的音乐主题。
第四章:音乐表现手法分析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沃尔塔瓦河》的音乐表现手法。
培养学生分析音乐表现手法的能力。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欣赏沃尔塔瓦河》学历案-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上册

《欣赏沃尔塔瓦河》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学习主题为初中音乐课程中的《欣赏沃尔塔瓦河》,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重点欣赏《沃尔塔瓦河》这一经典音乐作品,并初步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斯美塔那的生平及音乐创作背景。
(2)能够准确识别《沃尔塔瓦河》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
(3)学会运用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节奏感、和声感、旋律感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听赏、分析、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协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其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2)引导学生体会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其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评价任务1. 知识性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斯美塔那生平和《沃尔塔瓦河》曲式结构的了解程度。
2. 技能性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小组合作完成的音乐欣赏报告,评价学生运用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态度,评价学生对古典音乐的兴趣和热爱程度以及情感表达和沟通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斯美塔那的生平和音乐创作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
2. 听赏《沃尔塔瓦河》:首先,让学生完整听赏《沃尔塔瓦河》全曲,感受其整体音乐风格和情感表达;其次,分段听赏,分析各段落的曲式结构和主要旋律;最后,再次完整听赏,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感受,以及运用音乐欣赏方法和技巧的体会。
4. 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汇报小组讨论成果,其他组成员进行补充和评价。
5. 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和表现进行总结和点评,强调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背后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音乐教案【篇一: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教学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2、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教材分析: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
(放cd,由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演唱)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2、这首旋律有什么特点?它措绘了什么景色?(这首旋律流畅舒展,优美迷人,富有诗情画意。
e小调,它描绘了捷克的母亲河——沃尔塔瓦河,选自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第二首,是六首交响诗中最通俗、最受欢迎,也是在世界乐坛上代表捷克民族音乐之魂的一首)。
二、简介斯美塔那和他的代表作《沃尔塔瓦河》(放vcd——02)斯美塔那(1824——1884)在少年时期就是才华惊人的音乐神童。
他1848年参加了反抗奥地利统治的布拉格起义。
起义失败后在国外流亡五年,1861年回国。
他是李斯特的学生,他的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不仅是他的代表作,也丰富了世界音乐文化宝库。
音乐教案 沃尔塔瓦河

音乐教案沃尔塔瓦河教案标题:音乐教案 - 沃尔塔瓦河教学目标:1.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背景。
2. 学习并演唱沃尔塔瓦河的相关歌曲。
3. 发展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资源:1. 沃尔塔瓦河的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
2. 沃尔塔瓦河相关的音乐录音或视频。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地图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沃尔塔瓦河的地理位置,并简要介绍该河流的重要性和历史背景。
2. 与学生讨论他们对沃尔塔瓦河的了解,引发他们对这个主题的兴趣。
主体:1. 听音乐:播放一段沃尔塔瓦河相关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其中的旋律和节奏。
引导学生思考这段音乐与沃尔塔瓦河之间可能存在的联系。
2. 学唱歌曲:选择一首关于沃尔塔瓦河的歌曲,向学生教授歌词和旋律。
逐句教唱,让学生跟随唱出来,并逐渐加快节奏。
重复练习,直到学生能够熟练唱出整首歌曲。
3. 合作演唱: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演唱这首歌曲。
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演唱。
可以选择一些学生作为领唱者,带领其他学生一起演唱。
4. 创作活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对沃尔塔瓦河的印象,创作一段简短的旋律或歌词。
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创作,然后让他们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作品。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关于沃尔塔瓦河的知识和歌曲。
2. 引导学生思考他们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合作演唱的过程中的收获。
3.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欣赏能力。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利用互联网或图书馆资源进一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与其他同学分享他们的发现。
2. 学生可以尝试演唱其他与沃尔塔瓦河相关的歌曲,或者自行创作其他与河流相关的音乐作品。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之间的合作演唱和创作活动的成果展示。
3. 学生对沃尔塔瓦河的理解和音乐欣赏能力的表现。
《沃尔塔瓦河》赏析教学设计

这份热情。
认真跟着老师一起哼唱音 哼唱主题旋律加
活动设计:反复哼唱音乐主题,先用“la”唱一 乐主题,并感受捷克人民 深 学 生 对 该 作 品
遍在视唱主题的旋律,并配合着小提琴的表演演 对沃尔塔瓦河的这份热爱 的映象
唱。
之情。
(三)沃尔塔瓦河两岸风光——森林狩猎
师:开阔的沃尔塔瓦河流继续向前奔腾穿过了一
——
宽 广 美 丽
沃 尔 塔 瓦 河
一、《沃尔塔瓦河》乐曲分段赏析
(一)沃尔塔瓦河——之源
回答预设:
播放沃尔塔瓦河之源音频,并带领学生一遍聆听 力度:强
一遍画出音乐的旋律线条感受音乐的情绪。 节奏:密集
带着问题聆听音
提问:1.音乐的力度、节奏、旋律以及乐器是怎 旋律:平缓流动
乐提高音乐赏析
样的?
乐器:单簧管、长笛
教材分析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斯美塔那 这首作品捷克作曲家斯美塔那 1874 年 11 月 20 日至 12 月 8 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 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它运用了情节性连 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 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 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的效率。
2. 分析音乐中出现的小提琴的手指勾奏所刻画 思考小提琴的作用:
引导学生能从音
的形象?
仿佛溪流拍打在石头上的 乐的要素分析音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

音乐教案-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的音乐特点和艺术魅力。
2.培养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3.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1.斯美塔那的《沃尔塔瓦河》交响诗。
2.相关绘画作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感受音乐与绘画的结合。
2.教学难点:理解交响诗的表现手法和音乐内涵。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沃尔塔瓦河》交响诗片段,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感。
(2)提问: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这首曲子给你什么感觉?2.分析作品(1)介绍斯美塔那和《沃尔塔瓦河》的背景。
(2)分段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和音色。
(3)讨论:这首曲子中,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河流的流淌?哪些部分让你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3.音乐与绘画的结合(1)展示相关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画面的内容、色彩和构图。
(2)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些绘画作品与《沃尔塔瓦河》有什么联系?(3)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幅作品,结合《沃尔塔瓦河》的音乐,进行创意改编。
4.展示与交流(1)每组展示自己的创意改编作品,其他同学进行评价。
(2)讨论:通过音乐与绘画的结合,你们对《沃尔塔瓦河》有了哪些新的认识?(2)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其他音乐与绘画结合的作品,进行欣赏和创作。
五、作业1.欣赏并熟记《沃尔塔瓦河》交响诗。
2.结合《沃尔塔瓦河》的音乐,创作一幅绘画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交响诗,引导学生关注音乐与绘画的结合,培养学生的艺术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对交响乐产生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热情。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通过音乐片段的反复聆听,引导学生分辨出《沃尔塔瓦河》中的主题旋律,理解其音乐结构。
交响诗《沃尔塔纳河》教案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教学设计课题:《沃尔塔瓦河》课型:音乐鉴赏课单位:延寿县第一中学教者:薛继梅科研课题:传统音乐对中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的研究教学内容:了解“交响诗”的几种音乐体裁;复习交响乐队的乐器分类。
欣赏交响诗《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沃尔塔纳河》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交响乐的体裁种类和曲式结构。
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初步了解民族乐派。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音色、调式、曲式等音乐要素的角度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味和修养。
3、情感目标:通过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欣赏,使学生感受、了解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并认识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及其历史地位。
重点:分段欣赏乐曲,启发学生利用音乐要素去理解乐曲的意境。
难点:听辨音乐要素对音乐形象的表现作用。
教学方法:启发教学法教具:钢琴、音响、多媒体、投影仪、画图(德国史密斯先生为“沃尔塔瓦河”所作7幅插图)。
教材分析:捷克作曲家1874年11月20日至12月8日在布拉格完成了《沃尔塔瓦河》这部交响诗,它是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首。
全部套曲共六首花了五年时间完成。
和贝多芬创作第九交响曲一样,他也是在全聋的情况下凭顽强的毅力写完了这部史诗之作。
《沃尔塔瓦河》是一部风格奇特、构思新颖、近似音画的标题性交响诗。
它运用了情节性连续发展的手法,近似回旋曲的形式。
它以象征捷克民族摇篮的沃尔塔瓦河主题为乐曲基本主线,贯穿其它生活画面,描绘了大河从发源地舒马瓦山流向易北河出口的全过程,表达了对祖国、对人民深厚的爱。
教学方法: 以视听欣赏为主,与听、唱、打节奏、分析讨论相结合。
教学流程:一、放送《沃尔塔瓦河》主题歌曲。
(放CD,由上海春天少年合唱团演唱)1、这首歌曲大家熟悉吗?它的旋律优美、委婉如歌,知道它是哪个国家哪位作曲家的作品?(它是交响诗《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曲,由捷克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创作。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 欣赏 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音乐人音版八年级

《欣赏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2. 掌握乐曲的旋律和节奏,能够准确演奏。
3. 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能够欣赏音乐的美。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理解和演奏乐曲的旋律和节奏。
2. 难点:体会乐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性。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音乐器械,包括钢琴、小提琴等。
2. 准备教学课件,包括乐曲的旋律、节奏和相关图片、视频等。
3. 安排学生课前预习,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
4. 设计教室互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介绍作者斯美塔那及作品背景2. 欣赏第一乐章,感受乐曲风格与主题(二)新授1. 节奏、旋律、调式等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2. 欣赏第二乐章,感受柔美旋律3. 欣赏第三、四乐章,感受欢快与抒情交织的氛围(三)互动教学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感受,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2. 提问与解答: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回答,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室小结及课后作业1.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重点,梳理知识框架。
2. 安置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再次欣赏全曲,写下自己的感受,以便更好地理解作品。
(五)教学延伸1. 推荐相关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他斯美塔那的作品,加深对捷克民族音乐的理解。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有关沃尔塔瓦河的自然风光纪录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 通过对沃尔塔瓦河的深入赏析,理解其作为捷克民族音乐的象征,在音乐史上的重要塞位。
2. 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对古典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3. 增强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聆听沃尔塔瓦河的各个乐章,理解其音乐内涵和表现力。
2. 教学难点:让学生从音乐中感受到捷克民族文化的奇特魅力,培养对民族音乐的欣赏能力。
沃尔塔瓦河初中音乐优质教案

沃尔塔瓦河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教案标题:沃尔塔瓦河初中音乐优质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引导初中学生了解和欣赏音乐作品,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学习到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音乐元素以及音乐表现手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 学习分析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和声;3. 掌握音乐表现手法,如音乐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描绘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5. 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教学重点:1. 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 音乐元素的分析和运用;3. 音乐表现手法的理解和实践。
教学准备:1. 沃尔塔瓦河相关的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2. 音乐元素的示例音乐片段;3. 合作小组活动所需的材料。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音频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沃尔塔瓦河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2. 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好奇心。
探究:1. 分析沃尔塔瓦河相关的音乐作品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元素;2. 听取学生对音乐元素的理解和感受;3. 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小组活动,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运用所学的音乐元素。
实践:1. 学生展示他们创作的音乐片段,并互相欣赏和评价;2.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音乐作品中表现情感的手法;3. 学生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描绘某一场景。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2. 引导学生思考沃尔塔瓦河音乐对他们的影响和意义;3. 鼓励学生继续深入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
拓展活动:1. 邀请音乐专业人士或乐团成员来校进行音乐讲座或演出;2. 组织学生前往音乐厅或音乐展览馆参观和欣赏音乐作品;3.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欣赏。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评估学生对沃尔塔瓦河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3. 评价学生在合作小组活动中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初中音乐_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通过欣赏作品,使学生了解民族音乐之父斯美塔那的代表作及主要贡献。
二、引导学生从力度,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去感受、分析、理解作品,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丰富的想象力、提高审美的品位和修养。
三、通过作品的赏析聆听,引导学生感受作品内涵,激发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乐曲聆听感受。
教学难点:力度,节奏,音色、旋律等音乐要素对作品的表现及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一段描绘“春景”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富有诗意的画面美,通过音乐要素感受音乐语言的美。
①思考:大家喜欢听音乐吗?仔细聆听下面这段音乐,它让你想到了什么?你脑海中会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②课件:是哪幅画?为什么是?(引导生简要分析音色、节奏、旋律等音乐要素)→→③师小结:音乐是有语言的,就像诗一样,能描绘如画的风景,仿佛让人身临其境、不能忘怀!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如诗般的交响乐——也叫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来细细感受音乐是如何描绘这条河流的!2.简介“沃尔塔瓦河”①你认为音乐将描绘怎样的内容或场景?②简介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的一条母亲河,贯穿捷克南北,流经森林、田野、村庄、峡谷、城市……今天,就让我们在沃尔塔瓦河上做一次音乐之旅吧!二、分段欣赏全曲:1.欣赏引子部分:我们先去捷克最南端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去看看。
初听这段音乐,犹如我们来到了河的源头,①源头的河水是什么样子的呢?什么乐器?哪种音型来描绘?再次聆听,引导学生感受力度的变化,②简单画出旋律线,引出下一段2.欣赏主题部分:我们顺着河流往下走,①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呈现在你面前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沃尔塔瓦河?播放主题部分音乐初听主题。
再次聆听,②旋律、节奏有什么特点?主奏乐器是什么?(请学生跟老师一起视唱主题音乐,并划拍唱,与前面对比。
)3.欣赏茂密森林部分:我们顺着河流继续往下游走,我们来到了一片茂密的森林。
用引导和想象的方法使学生感受河流流经时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假设你身临其境你感受到了什么?①主奏乐器是什么?(圆号和小号)②使用这些乐器有什么寓意?4.欣赏乡村婚礼: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了一个美丽的村庄,人们正在进行什么活动?(从那里传来了捷克民间舞蹈波尔卡的音乐声。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教学设计欣赏课《伏尔塔瓦河》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优秀教学设计观赏课(伏尔塔瓦河)教案教学目标:1.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简单听辨西洋乐器;2.启发学生形象思维;了解捷克和伏尔塔瓦河〔音乐与相关文化〕。
教学重点:掌握(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体会主题旋律中所蕴涵的深厚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听辨乐曲中不同乐器的音色。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中国歌曲,同时感受到热爱祖国是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心声,也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感情,而且用着不同的方法方法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祝福,那么这节课我们再来观赏一首同样是以歌颂祖国为题材的外国交响乐作品,体会一下器乐曲所表达感情、形象的不同特点。
二、新课导入:上课前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了解我国的两大河流吗?〔集体答复〕生:黄河、长江。
师:对,那么我们把黄河比作什么河呢?生:母亲河。
师:是的,我们把黄河比作我们的母亲河。
同样在欧洲有一个叫捷克的国家,他们也有一条漂亮的河流,而且捷克人民把这条河流比作是他们民族的摇篮。
有谁了解是什么河吗?师:〔出示课件(伏尔塔瓦河)〕三、讲授新课:师:提问:大家了解这首乐曲是那位作曲家创作的吗?生:……师:出示斯美塔那的画像及简介。
1、观赏主题旋律〔摘录乐曲中的主题旋律〕。
请同学们跟随录音,看着乐谱哼唱。
〔展示幻灯片:主题旋律〕2、师生共同看着乐谱哼唱主题旋律。
3、出示打算的乐器长笛,由老师示范,让学生随着哼唱主题并感受其乐器的音色。
4、分段听赏并谈论自己的感受。
〔在听赏音乐时,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将听音乐时在头脑中产生的画面用言语的形式展现出来〕5、介绍每段中的主要乐器,引导学生听辨乐器音色同时完成课本P18练习。
启发学生感知在这个作品中典型的音乐形象是以什么乐器表现的?如伏尔塔瓦河的源头──小溪是以长笛和单簧管等表现的;伏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是以小提琴为主表现的等。
〔1〕伏尔塔瓦河的第—源头〔长笛演奏〕和第二源头〔单簧管演奏〕,小溪逐渐地汇成大河〔弦乐器参加,大提琴音色明显出现〕。
第四单元 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欣赏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音诗音画《沃尔塔瓦河》欣赏教学设计
周曈
【期刊名称】《科学中国人》
【年(卷),期】2017(000)07Z
【摘要】<正>一、学情分析欣赏交响乐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
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很重要,可以增强他们音乐鉴赏的信心。
初二年级学生的
整体素质都比较高,除了在课堂学习音乐之外,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自己接触、学习、了解音乐听赏,具备了比较健全的理性和逻辑思维的能力,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即使是没有学习过乐器的同学也能对器乐曲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欣赏到器乐曲。
二、教材分析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第四单元《音诗音画》,第二课时《沃尔
【总页数】1页(P329-329)
【作者】周曈
【作者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附属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951
【相关文献】
1.谈音乐欣赏教学中的体验策略——以《沃尔塔瓦河》教学活动为例 [J], 方建军
2.一部闪耀着民族精神的交响颂歌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 [J], 王志杰
3.交响乐《沃尔塔瓦河》欣赏 [J], 袁文钦
4.《沃尔塔瓦河》欣赏教学设计 [J], 于雷
5.关注学习状态反思教学设计——从欣赏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谈起 [J], 张顺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乐鉴赏》模块
《沃尔塔瓦河》主题赏析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
高中二年级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段落结构,有感情地背唱主题旋律
2、过程与方法:
能用音乐要素复述《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的基本特点,对比教学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作曲家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沃尔塔瓦河》各主题的段落表现手法
四、教具准备
《沃尔塔瓦河》视频,钢琴
五、作品分析
1、作者简介
斯美塔那(1824~1884) 捷克作曲家。
生于一个小商人家庭,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与钢琴。
1843年去布拉格师从著名音乐教师普洛克什学习音乐理论与作曲。
1848年,捷克爆发了反抗异族压迫,推翻封建统治的革命运动,血气方刚的斯美塔那积极响应,创作了歌曲《自由之歌》、《布拉格大学生进行曲》、《国民近卫军进行曲》等。
革命失败后,斯美塔那被迫流亡国外达5年之久。
1861年,斯美塔那回国后,为发扬民族音乐文化而奔波,他筹建了“捷克民族剧院”,创办了“捷克艺术家协会”等。
1874年,斯美塔那患耳疾未能治愈。
全聋后,他仍以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许多作品,为发展捷克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称为“捷克近代音乐之父”。
斯美塔那一生创作有8部歌剧,其中《被出卖的新嫁娘》最著名,其他代表作有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弦乐四重奏《我的生活》、小提琴和钢琴二重奏《我的故乡》等。
他的音乐作品同捷克民间艺术有密切联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格特征并充满了生活气息和乐观的爱国主义精神。
2、背景资料
交响诗《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的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
这部交响诗套曲创作于1874年9月,当时,可怕的耳疾残酷地折磨着他,但斯美塔那仍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完了这一巨作。
它由六个乐章组成。
每个乐章都可以作为独立的标题交响诗演奏,也可整体联接起来演奏。
这部作品以捷克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争历史和传说、波希米亚美丽的自然风光以及人民的生活习俗为题材,经过精心的构思,以宏伟的气势和充满诗意的笔触,描绘了捷克民族的光辉历史和风土人情。
它简直就是一部用声音描绘的壮丽画卷。
沃尔塔瓦河是捷克纵贯南北的最大河流,捷克人民把它比作民族的摇篮。
乐曲《沃尔塔瓦河》描绘了河流两岸美丽景色以及风俗人情,并以此表达斯美塔那对民族、对祖国的深厚感情。
3、乐曲分析
音乐开始,两支长笛用波动的音型交错地演奏。
随后,加进两支单簧管,表现了一寒一暖两股山泉潺潺而流的音乐形象:
在音乐进行中,小提琴用清脆的拨弦和竖琴晶莹的泛音相配合,有如溅起的浪花银光闪耀。
接着,弦乐器相继加入,以深沉的律动描绘小溪汇合成宽广的河流。
沃尔塔瓦河主题由小提琴奏出:
这个主题深情如歌并富于变化,它抒发着作者对沃尔塔瓦河、对祖国无限的深情及真挚的爱。
这个主题形成了整首交响诗的灵魂,经过以大小调交替出现的方式在全乐队中反复呈示之后,乐曲响起了模仿号角的圆号声,表现了河岸旁“林中狩猎”的情景:
接着,一个村庄出现在河岸上,那里传来了捷克民间舞蹈波尔卡的音调:
这是村民们正在欢乐地举行婚礼。
波尔卡舞曲由弱而强,然后又逐渐减弱,最后乐声逐渐消失,暗示夜幕降临了。
月光下,一群仙女在河面上翩翩起
舞。
这是一个神话性的幻景,小提琴在高音区曼声轻歌,长笛和单簧管在低音区上下飞跃,把荡漾的水波和仙女们的舞姿揉和在一起:
接着,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再现,仿佛黎明又来到河上,河水匆匆流向远方。
随后,乐曲进入高潮,描绘河水冲过“圣约翰峡谷”的富于戏剧性的声响,铜管乐器和定音鼓大大加强了声势;沃尔塔瓦河快活地通过布拉格;这时响起了第一乐章“维谢格拉德”的主题,音乐庄严宏伟,表现了一种坚定的信念:
它充满了欢乐和力量,抒发了捷克人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比热爱,赞颂
了他们冲破艰难险阻,争取美好未来的奋斗精神。
最后,乐曲以“维谢格拉德”主题的两个强而有力的和弦作结束。
乐曲为较自由的奏鸣曲式结构: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与导入:
以央视专题纪录片《再说长江》的表现手法引入新课。
《再说长江》以探
究长江源头、长江峡谷、长江两岸风俗人情、长江流域城市乡村、长江经济带等为主线,阐明了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
引入捷克母亲河:沃尔塔瓦河
2、新课学习:
依据乐曲分析,分段欣赏、讲解、类比。
《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有何特点?请画出旋律线,说明特点。
《长江之歌》主题旋律有何特点?《黄河颂》主题旋律有何特点?请画出旋律线,说明特点。
把三条主题旋律线作比较,细说三条河流的基本特点,突出音乐表现手法。
3、练习:
学唱《沃尔塔瓦河》主题旋律,哼唱、比较《长江之歌》、《黄河颂》片段,进一步了解《沃尔塔瓦河》的旋律特点。
哼唱各个主题旋律,加深音乐理解。
4、反馈讨论:
分析讨论沃尔塔瓦河、长江、黄河的基本特点,了解、结合比较河流两岸风俗民情,民间传说。
5、总结提高:
欣赏全曲,深度感受《沃尔塔瓦河》各主题的表现手法
(旋律特点、速度、力度、织体等)
6、知识拓展:
聆听《沃尔塔瓦河》全曲,你联想、想象到了哪些画面?
德沃夏克说:“《沃尔塔瓦河》描绘了祖国山河的壮丽。
”你有同感吗?
请你列举至少三首表达祖国情怀的音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