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 咏物抒怀诗

合集下载

咏物感怀诗举例

咏物感怀诗举例

咏物感怀诗是中国古代诗词中的一种重要类型,通过对自然界的山水、草木、鸟兽等景物的描绘,表达诗人的情感和志向。

以下是一些咏物感怀诗的举例:
《静夜思》——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了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如同铺了一层薄薄的霜,诗人抬头望向明月,不禁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乡之情。

《春晓》——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的景象,鸟儿啼叫,风雨过后花瓣散落一地。

通过对春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珍惜。

《月夜》——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月夜思念远方的妻子和儿女,表达了对家人的深深思念和牵挂。

通过对月夜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独和凄美的氛围。

《登高》——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高空中猿猴的叫声和飞鸟的翱翔,以及江水滚滚流淌的景象。

通过对秋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时光荏苒、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无奈。

咏物抒怀类古诗

咏物抒怀类古诗

咏物抒怀类古诗以下是一些咏物抒怀类的古诗,供您参考:1. 《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3. 《严郑公宅同咏竹》(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4. 《咏煤》(左河水):亿年修炼变乌金,地动天惊静养身。

惟应人间求饱暖,一声呼啸化烟尘。

5. 《咏煤炭》(于谦):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6. 《石榴》(郭沫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

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

7. 《林亭咏》(张九龄):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8.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张养浩):用尽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

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

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

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渚溢做良田,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咏物抒怀的古诗词

咏物抒怀的古诗词

咏物抒怀的古诗词1、《竹石》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2、《卜算子·咏梅》宋代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3、《咏柳/柳枝词》唐代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4、《春夜喜雨》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梅花/梅》宋代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6、《长歌行》两汉佚名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石灰吟》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8、《菊花》唐代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9、《相思》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10、《蜂》唐代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中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诗歌鉴赏系列之咏物抒怀诗(知识点+方法+习题)

诗歌鉴赏题专练之咏物诗一、咏物抒怀诗内涵:咏物抒怀诗是指诗人借助自然风物,包括天象、植物、动物及人工物品为吟咏对象,通过对该物体的外形、特点、品性等进行细致的描写,将诗人的情感寄寓其中,表达诗人自己的志向、理想和精神品质。

二、咏物抒怀诗分类:1、描摹情态类这类诗歌只是对物象情态进行生动的描摹,从而抒发作者对物象的喜爱之情。

如骆宾王的《咏鹅》;贺知章《咏柳》;苏轼《海棠》2、托物言志类这类诗歌表面上看好像写的都是具体的物象,仔细品味就会发现,作者是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写具体的“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与抱负。

如:于谦的《石灰吟》;郑板桥的《竹石》3、咏物抒怀类在咏物类诗歌中,咏物抒怀型的诗歌可以说俯拾即是。

这类诗与托物言志类的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它抒发的情感相对来说是短暂的,与“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和作者当时的个人处境关系更密切。

如初唐诗人虞世南的《咏蝉》4、以物喻人类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如北宋宰相李纲的《病牛》5、托物言理类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

如苏轼的《琴诗》三、标志1.抓题眼:题目一般都是以某种动植物或者某件东西命名,有的时候再前面加一个“咏'“题”“赠”“赞”字。

2.找意象A.植物“四君子”(梅、兰、竹、菊)、莲(荷)、松等。

梅:傲骨挺立,高洁,淡泊兰:孤芳自赏,幽真竹:清雅淡泊,谦虚,坚毅,喻指谦谦君子菊:凌霜飘逸,不俗不艳,隐逸莲(荷):高洁,不同流合污,出淤泥而不染松:不畏严寒,坚忍不拔B.动物常见的有蜂、蝉、蚕、燕、雁等。

蜂:勤劳、无私蝉:悲哀,感慨人生短暂易逝;高洁,表达诗人对高风亮节的追求蚕:辛苦,勤劳雁:思乡怀人,抒发羁旅之悲C.自然景物夕阳:感慨年华易逝,时光不再月:望月思人、怀乡,表达思念之情柳:与“留”音近,代指离情,表达依依惜别之情3.看内容: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描其形,求形似;融入理,求神似。

咏物抒怀诗歌10篇

咏物抒怀诗歌10篇

咏物抒怀诗歌10篇咏物诗托物言志,在详细描写上常常用到拟人、比方、双关、借代等修辞手法。

如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咏物抒怀诗歌,盼望能关心到大家!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镜潭朝代:唐朝|:韩愈非铸复非熔,泓澄忽此逢。

鱼虾不用避,只是照蛟龙。

林亭咏朝代:唐朝|:张九龄穿筑非求丽,幽闲欲寄情。

偶怀因壤石,真意在蓬瀛。

苔益山文古,池添竹气清。

从兹果萧散,无事亦无营。

南吕·一枝花·咏喜雨用完朝代:元朝|:张养浩咏喜雨用完我为民为国心,祈下些值玉值金雨。

数年空希望,一旦遂沾濡。

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

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的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改变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的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的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都淹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北苑侍宴杂咏诗·水朝代:唐朝|:徐铉碧草垂低岸,东风起细波。

横汾从游宴,何谢到天河。

南池杂咏五首·寒山朝代:唐朝|:皎然侵空撩乱色,独爱我中峰。

无事负轻策,闲行蹑幽踪。

众山摇落尽,寒翠更重重。

秋晨同淄川毛司马秋九咏·秋雁朝代:唐朝|:骆宾王联翩辞海曲,遥曳指江干。

阵去金河冷,书归玉塞寒。

带月凌空易,迷烟逗浦难。

何当同顾影,刷羽泛清澜。

山中五咏·春早朝代:唐朝|:皇甫冉草遍颍阳山,花开武陵水。

春色既已同,人心亦相像。

咏桃朝代:唐朝|:李世民禁苑春晖丽,花蹊绮树妆。

缀条深浅色,点露参差光。

向日分千笑,迎风共一香。

如何仙岭侧,独秀隐遥芳。

咏雾朝代:唐朝|:苏味道氤氲起洞壑,遥裔匝平畴。

乍似含龙剑,还疑映蜃楼。

拂林随雨密,度径带烟浮。

方谢公超步,终从彦辅游。

代弟茝咏梅画十景·雪里朝代:宋朝|:陈著天花包尽世閒羞,也到孤山老树头。

咏物抒怀的诗句

咏物抒怀的诗句

咏物抒怀的诗句导读:本文是关于诗句大全的文章,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6、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9、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10、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1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1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4、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6、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8、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19、山螟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20、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2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2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0、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4、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3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6、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37、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3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咏物抒怀类诗歌

咏物抒怀类诗歌

咏物抒怀类诗歌
1、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唐·杜甫《绝句》
2、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3、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宋·雷震《村晚》
5、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唐·王驾《春晴》
6、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唐·李商隐《嫦娥》
7、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唐·李白《望天门山》
8、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9、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宋·翁卷《乡村四月》
10、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唐·白居易《暮江吟》
11、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唐·韩翃《寒食/寒食日即事》
1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13、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唐·温庭筠《商山早行》
14、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魏晋·陶渊明《归园田居(其
一)》。

咏物抒情的唐诗

咏物抒情的唐诗

咏物抒情的唐诗
1.《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又是今年惜芳菲。

最是人间留不住,七八年如切如磋。

天阔阔,河漂漂,船儿楫隔青楼。

——此时无声胜有声。

2.《凉州词三首·其一》 -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枫桥夜泊》 -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5.《登幽州台歌》 -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咏物抒怀诗鉴赏

1.咏物抒怀诗鉴赏

春柳繁盛、秋柳枯凋 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3、表达志向的
早 梅 齐己 万木冻欲折, 孤根暖独回。 前村深雪里, 昨夜一枝开。 风递幽香出, 禽窥素艳来。 明年如应律, 先发望春台。
一支先开,幽香素艳
希望他年应时而发, 在京城独占鳌头
4、写政治仕途及个人节操的
在狱咏蝉 骆宾王 西陆①蝉声唱,南冠②客思深。 不堪玄鬓③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2.花草类: 花开: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 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 桃花:象征美人 兰: 高洁 牡丹:富贵 美好 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梅子:梅子的成熟比喻少女的怀春 丁香:指愁思或情结 红豆:男女爱情的信物,喻男女爱情或朋友情 谊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梅:傲雪 坚强 不屈不挠 逆境 莲:表达爱情 纯洁清高 偏僻 离恨 身份、 地位的卑微 禾黍:黍离之悲(国家的昔盛今衰) 岁寒三友(松、竹、梅):象征人高洁的品格
山珍海味只平常, 苦辣酸甜亦饱尝。 不求门庭贫与富, 只愿朝夕影双翔。
耳大偏能容闲事, 嘴长何妨无乱词。 平生高栏苦犹乐, 老死天地不谋私。
巧塑精雕泥为体, 近观细察脸无皮。 善来不道一句好, 恶来何曾一皱眉。
咏 物 抒 怀 诗 鉴 赏
紫 蝶 黄 蜂 俱 有 情
——
谈一谈自己对咏物诗的了解、认 知

咏物诗是指内容上以某一物 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着意描摹,借以抒发思想感情 的诗歌。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 (形态、色泽、所处环境等)着意描摹,追求“形 似”。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 虚,写出精神品格,追求“神似”。

咏物抒情的诗

咏物抒情的诗

咏物抒情的诗
1.秋分咏怀
张子耀
平分昼夜均寒暑。

桂花妍、稻梁贮。

几番秋雨草色黄,看千山枫舞。

塞雁有梦南北度。

芙蓉残、荻飞絮。

等到明年再春回,又燕歌莺语。

2.吟秋
张子耀
金秋正是好时光。

气爽水清凉。

山田野陌万象,粉紫与嫣黄。

秋韵雅,菊枫香。

彩霓妆。

月圆之夜,久别难逢,鬓已添霜。

3.咏霜菊
张子耀
阆苑霜轻,柴户日暖,阶前菊灿芬芳。

岚烟浮紫玉,凝露润红妆。

数丛处、看挺立亢扬。

近前衣袖沾香。

让陶令、隐归田赋,植柳培桑。

想那易安居士,别绪叹西风,艳丽苍凉。

慰今生、洗一缕愁肠。

悠然傲秋霜。

回看世间,多少迷茫。

蕾蕊放、花容时节,抖擞轩昂。

七。

咏物抒情的诗句

咏物抒情的诗句

咏物抒情的诗句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2、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山居秋暝》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4、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5、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罗隐《蜂》6、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问刘十九》7、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杜甫《月夜忆舍弟》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9、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毛泽东《沁园春·雪》10、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

——祖咏《终南望馀雪》11、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韦庄《思帝乡·春日游》12、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范仲淹《江上渔者》13、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张籍《秋思》14、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韦庄《台城》15、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16、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韩翃《寒食》1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18、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林杰《乞巧》19、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曹丕《燕歌行》20、独出前门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

——白居易《村夜》21、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渭城曲》2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李商隐《锦瑟》23、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于谦《石灰吟》24、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劝学诗》25、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王昌龄《闺怨》2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27、风柔日薄春犹早。

——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春犹早》28、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29、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王勃《滕王阁诗》30、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关于咏物的诗歌

关于咏物的诗歌

关于咏物的诗歌1.《咏萤》唐·虞世南的历流光小,飘飖弱翅轻。

恐畏无人识,独自暗中明。

2.《咏月》唐·李建枢昨夜圆非今夜圆,却疑圆处减婵娟。

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3.《咏牡丹》宋·王浦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

堪笑牡丹如斗大,不成一事又空枝。

4.《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5.《东风第一枝·咏春雪》宋·史达祖巧沁兰心,偷黏草甲,东风欲障新暖。

谩凝碧瓦难留,信知暮寒轻浅。

行天入镜,做弄出、轻松纤软。

料故园、不卷重帘,误了乍来双燕。

青未了、柳回白眼。

红欲断、杏开素面。

旧游忆著山阴,厚盟遂妨上苑。

寒炉重暖,便放慢春衫针线。

恐凤靴,挑菜归来,万一灞桥相见。

6.《严郑公宅同咏竹》唐·杜甫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7.《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8.《咏山泉》唐·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9.《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10.《忆秦娥·咏桐》宋·李清照临高阁,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栖鸦归后,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

11.《咏燕》唐代•张九龄海燕虽微渺,乘春亦暂来。

岂知泥滓贱,只见玉堂开。

绣户时双入,华堂日几回。

无心与物竞,鹰隼莫相猜。

12.《咏湖中雁》南北朝·沈约白水满春塘,旅雁每迥翔。

唼流牵弱藻,敛翮带馀霜。

群浮动轻浪,单泛逐孤光。

悬飞竟不下,乱起未成行。

刷羽同摇漾,一举还故乡。

咏物抒怀诗

咏物抒怀诗

• 四、以物喻人类
• 这类诗歌所描写或吟咏之“物”与某一类型、某一群体的人相似, 而不单单指向作者自己。
• 《病牛》 • 耕田千亩实千箱,精疲力竭谁抚伤。 • 但求众生皆得饱,何辞羸病卧残阳?
• “耕田千亩”、“精疲力竭”表明了牛的勤劳卖力,“实千箱”突出了牛 劳动成果的丰硕和其对人类的贡献,然而尽管这样的居功至伟, 牛却依然无怨无悔,任劳任怨:只要天下众生都能吃饱饭,何必 计较自己年老体衰、病卧残阳之中呢?
• 就象弹琴一样,只有将“琴(素材)”与“指(技巧)”二者有机地结 合起来,才可产生优美的琴声(优秀的文学作品)。
• 这类诗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具体的物象来说明一些“事理”,即通过某 个具体事物的“理”,引申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大道理。在理学兴盛的 宋代,写这种类型诗歌的人最多。
三、咏物抒怀诗的常见情感
• 一首好的咏物诗,不仅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 而且有意无意地、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或流露作者的人生 态度,或寄寓美好的理想,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 4、环境烘托
• 写到物生长的外部环境往往就是用环境来突显物的品质。 •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以冰雪林来烘托梅,突出
梅的坚毅耐寒; •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用大雪来烘托青松。 • 总之,以上几种手法很多咏物诗都会用到,但绝对不是所有的咏
物诗都会用到,也不是所有的咏物诗都仅仅只有这几种手法。
•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 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 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 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 《石灰吟》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咏物抒怀类

咏物抒怀类

咏物抒怀类7、梅花九首(其一)琼姿只合在瑶台,谁向江南处处栽?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

寒依疏影萧萧竹,春掩残香漠漠苔。

自去何郎无好咏,东风愁寂几回开?赏析:此是明代诗人高启著名的咏梅诗名作,共九首,每首皆飘逸超群,力写梅之高韵。

这里选的是第一首。

诗人首先用反衬法来写梅花的超尘绝俗,以疑问的方式提出质疑,但又无须回答,寓答案于疑问之中,衬托出梅花的不俗气质和灵秀仙骨。

诗人认为像梅花这样具有琼玉般姿容的花种只应留在天上神仙居住的瑶台之上,却不想仙家却将它栽向了山林秀美、人杰地灵的江南,从而突出了梅花的神奇身份。

韩冕诗曾说“梅花本是神仙骨,落在人间品自奇”。

韩冕是从正面去言说,而高启则是从反面去衬托。

用意虽同,但表达方式却迥异,高诗以疑问起句却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和思考。

“雪满山中高士卧,月明林下美人来”两句是为人传诵的名句。

诗人以高士、美人作比,又以雪满山中和月明林下作为背景来映衬高士、美人,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孤傲高洁与清秀闲雅的精神。

此两句也是在写梅的风骨与魂魄。

清代学者曾强拉硬扯,寻找出这两句当中的典故,说“雪满山中”出自东汉袁安家中卧雪之典,“月明林下”出自隋朝赵师雄于月夜林中酒肆与梅花化作的美女相互饮酒之典。

其实,这两句没有这典故的限制反而会使梅花的品格显得更为圣洁与超逸。

此两句分别都构成了一幅美得令人心颤的意境,又何须什么典故来支撑呢?宋代隐士林逋写梅,也含有颂梅风标绝尘之意。

但林逋诗重在写梅之风韵,而高启诗则重在写梅之风骨。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韩冕诗)梅之傲雪怒绽才显出她的高洁骨气。

“万花敢向雪中出,一树独先天下春”,元代杨维祯的诗也是赞梅之雪中独放的勇气。

可见,高启的“雪满山中”句重在写梅的气节。

五、六句诗人进一步用竹来烘托梅的清俊身影,用苔掩残香表达对梅之高尚品格的尊重。

松竹梅乃“岁寒三友”,萧萧竹声中更显寒梅的固守清贫;漠漠青苔心甘情愿地承载着残梅的零落花瓣,并将残梅的清香融化在它的躯体中,使香保持得更久长些。

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咏物抒情诗范文借物抒情的古诗有些 1.《沁园春·雪》近代:毛泽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芙蓉楼送辛渐》唐代: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己亥杂诗·其五》清代: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4.《月下独酌四首·其一》唐代: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5.《锦瑟》唐代:李商隐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1.简介一种以描写事物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写作方法。

运用借物抒情的方法,关键是找准物品的特点与自己的感情引起共鸣的地方,使物品与感情相统一,使感情有所依托。

2.特点借物抒情要求我们在描写物品时,把感情寄托于对事物的爱憎之中,要借物品的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

目标 :平时多留心身边事物,用多角度观察生活。

善于捕捉实物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想法。

运用多种手法状写事物,或进行介绍说明,或以物喻人,或咏物寄意,或以物忆事多角度训练,不断提高写作水平。

3。

使用要点描写事物要紧扣与此事物有关的人事的变迁、荣辱、生死等,一草一木,一砖一石,处处都浸染着人物的喜怒哀乐。

虽只是对事物的描绘,但读者读来却字字都包孕着真切动人的情感。

1、在这个维特式的骚动不安的年龄里,异性之间任何一个微小的情感,都可能在一个少年心里掀起狂风巨浪!——《平凡的世界》2、爱会让人变傻,不管是那种形式的爱。

精选描写咏物抒情的诗句

精选描写咏物抒情的诗句
49、修竹畔,疏帘里。——谢逸?千秋岁·咏夏景?
50、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51、上窗风动竹,月微明。——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52、主父西游困不归,家人折断门前柳。——李贺?致酒行?
53、雪声偏傍竹,寒梦不离家。——戎昱?桂州腊夜?
54、关山客子路,花柳帝王城。——卢照邻?送二兄入蜀?
61、窗前竹叶,凛凛狂风折。——张淑芳?满路花·冬?
62、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柳如是?金明池·咏寒柳?
63、寒飞千尺玉,清洒一林霜。——憨山德清?咏竹五首?
64、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李白?劳劳亭?
65、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杜甫?咏春笋?
66、花光浓烂柳轻明,酌酒花前送我行。——欧阳修?别滁?
37、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周邦彦?兰陵王·柳?
38、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陆容?满江红·咏竹?
39、擢擢当轩竹,青青重岁寒。——吕太一?咏院中丛竹?
40、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41、野店垂杨步,荒祠苦竹丛。——范成大?寒食郊行书事?
42、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苏轼?望江南·超然台作?
31、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武元衡?春兴?
32、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3、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环山樵?薛宝钗·雪竹?
34、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李商隐?柳?
35、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刘长卿?送灵澈上人?
36、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55、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郑燮?新竹?
56、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王维?山居即事?

精选咏物抒怀的诗句

精选咏物抒怀的诗句

1、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谁家独夜愁灯影,何处空楼思月明?5、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6、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

7、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9、天人宁许巧,剪水作飞花。

10、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1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2、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

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

13、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14、知君惯度祁连城,岂能愁见轮台月。

15、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16、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17、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18、二十五弦弹夜月,不胜清怨却飞来。

19、山螟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20、月光欲到长门殿,别作深宫一段愁。

21、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4、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2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26、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27、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8、驱鸡上树木,始闻叩柴荆。

29、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30、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3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3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4、太虚生月晕,舟子知天风。

挂席候明发,渺漫平湖中。

35、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36、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

37、客散青天月,山空碧水流。

38、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39、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

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

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写景诗句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1、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李峤《风》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3、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江为《瀑布》4、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6、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7、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8、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杜甫《绝句二首》9、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10、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王维《山居秋暝》11、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杜甫《绝句二首》1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13、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14、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1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杜甫《月夜忆舍弟》1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17、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18、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张岱《湖心亭看雪》19、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杜甫《绝句》20、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21、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22、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陆游《卜算子咏梅》2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24、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25、庐山竹影几千秋,云锁**水自流朱元璋《庐山诗》26、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杜牧《江南春》27、阮籍推名饮,清风坐竹林。

孟浩然《听郑五愔弹琴》28、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2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30、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3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32、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33、归装渐理君知否?笑指庐山古涧藤。

陆游《自咏示客》34、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

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

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在细雨中流连,不断地有人撑着雨伞从身边走过。

一样的风姿,一样的婉约。

在不紧不慢的细雨中不疾不徐地徜徉,溜达成雨中的一道风景。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咏物抒情的诗句,方便大家学习。

抒情的诗句1、寒食时看郭外春,野人无处不伤神。

——云表《寒食诗》2、如今但暮雨,蜂愁蝶恨,小窗闲对芭蕉展。

——吕渭老《薄幸·青楼春晚》3、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于谦《立春日感怀》4、向露冷风清,无人处,耿耿寒漏咽。

——周邦彦《浪淘沙慢·晓阴重》5、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6、锁离愁,连绵无际,来时陌上初熏。

——韩缜《凤箫吟·锁离愁》7、伤情燕足留红线,恼人鸾影闲团扇。

——张可久《塞鸿秋·春情》8、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屈原《国殇》9、寂寞尊前席上,唯愁海角天涯。

——李清照《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10、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高翥《清明日对酒》11、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2、翰林风月三千首,寄与吴姬忍泪看。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13、天不老,情难绝。

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张先《千秋岁》14、永夜角声悲自语,客心愁破正思家。

——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15、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李商隐《潭州》16、谪仙何处,无人伴我白螺杯。

——黄庭坚《水调歌头·游览》17、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李商隐《蝉》18、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19、无处不伤心,轻尘在玉琴。

——纳兰性德《菩萨蛮·萧萧几叶风兼雨》20、行人怅望王孙去,买断金钗十二愁。

——俞紫芝《咏草》21、失意还独语,多愁只自知。

——张籍《蓟北旅思》22、乍咽凉柯,还移暗叶,重把离愁深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 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 变内心的高洁。
真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再现
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
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2011山东卷)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有满涧 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 自守的品格。
3、分析诗人运用的艺术手法
物的 由小到大,不被人注意,但 特点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1、2句)
《小松》
以小松喻人,刻画“小
杜荀鹤
松”形象,借以象征出 情与 身低微的士人不甘埋没,
自小刺头深草里,志 坚强不屈的精神,同时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也批评“时人”的以身 势取人,目光短浅,趋 炎附势
2012宋词《思远人》(晏几道) 2015《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 》(岑参) 2017《送子由使契丹》(苏轼)
咏物言志诗 边塞征战诗 羁旅思乡诗 怀古咏史诗 山水田园诗 送别抒怀诗 闺情宫怨诗 即事抒怀诗
题 材
鉴赏
分 内容

概念内涵 形式标志 思想情感 常用手法
咏物言志诗
咏物诗是指内 容上以某一物为 描写对象,抓住 其某些特征着意 描摹,借以抒发 思想感情的诗歌。
关注度 高度关注
2007宋诗《小斋即事》(刘一止)
2010乐府诗《雨 雪 曲》(南朝 江总)
2011唐诗《春日秦国怀古》(周朴)
2013《鹊桥仙》陆 游 2015卷2《残春旅舍》韩偓
高度关注
2016丙卷宋诗《内宴奉诏作》 曹翰 2017《礼部贡 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2017《戏赠元九、李二十》
思乡咏怀类 赠友送别类
比喻和 设问, 由总到 分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首咏物诗,采用象征手法,字 面上是咏石灰,实际借物喻人, 托物寄怀,表现了诗人高洁的理 想。
拟人, 托物言 志
墨梅(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古诗词题材 分类鉴赏
题材类别 写景抒情类
托物言志类 边塞征战诗 咏史怀古类 即事感怀类
规律探寻:九年诗歌选材统计
考查点
2008宋诗《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2009宋词《鹧鸪天代人赋》 (辛弃疾) 2010乐府诗《雨 雪 曲》(南朝 江总) 2012宋词《思远人》(晏几道) 2014宋词 《阮郎归》无名氏 2016年乙卷唐古诗《金陵望汉江》李白
物 ”“ 题 某 物 ”“ 某 物 吟 ”
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 看,主要是托物
等为题目形式。
或针砭时弊,或冷嘲热讽。 言志。
如何鉴赏咏物诗
艺术手法
鉴赏思路: 物的特点
寄托的情与志
1、把握所咏之物的特点。
(声色形味、活动心理、品质特点、所处环境等)
2、体悟诗人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情与志。
(由物及人,知人论世,抓物与情志的契合点 )
竹石 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颂 立根破岩中的劲竹,含蓄地表达 了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的思 想情操。
借松写人, 托物讽喻
借物喻人、 托物言志、 衬托
梅花 (宋)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知识链接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借助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 内涵

单纯咏物、托物言志(抒情)、(1) 从 具 体 描 写
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容 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的方法看,主要
①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 对象是单纯的某个物。着重 对所咏之物的特征、功能进
是正面描写(绘 ①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 形绘色)与侧面 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烘托,虚实结合。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任性自然的 情怀。
答题模式 第1步:概括事物的特征 第2步:分析表现手法,具体分析事物的特征 第3步:指出作者寄寓的情志
答题 步骤
【典例】(2014·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散曲,然后回 答问题。(7分)
商调·黄莺儿 赠燕
[清]张潮 花落意难堪,向泥中,着意衔,携归画栋修花 口[注]。珠帘半缄,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 语呢喃,千般诉说,只有老僧谙。 【注】花口:指初开的花。因花开时如口张状,故称。 (1)作者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2)散曲中的燕子为何不衔泥而衔花?作者这样写抒 发了怎样的感情?(4分)
1、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用典,虚实结合。
2、请你组织答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怜惜花朵零落,衔花去修补彩绘的房梁上斑驳 的花朵。抒发了惜花伤春、痛惜衰败的感情。
直待凌云始道高。
艺术 手法
托物言志、对比(时 人对“小松”的前后
态度)、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lǐ]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使心伤。 [注]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liàng):悲伤。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性?(10 山)
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
教材联想
教材链接
内容情感
手法借鉴
咏柳(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 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 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 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 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
②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 (2) 从 修 辞 手 法
物的某一内韵、精神进行吟 情 怀才不遇与命途多舛的伤感,看,主要是比喻、
标志 咏。 ②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

或抒发年华易逝与理想破灭 象征、拟人和对
的哀愁。
比。
之物为诗名或以“咏某
③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 (3) 从 抒 情 方 法
这首诗没有描写梅花的枝叶和花朵 形态,而是着意写梅花“沁人心脾 的“暗香”。表达了作者仍倔强地 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思想品格。
衬托手法, 象征
咏物与写景的区别 1、从描写对象上,咏物诗中只有一个
主体描写对象,主要描写此物的特点;而 其它的诗中多是由多个景物构成一幅总体 的画面,没有主次之分。
2、从作用上,咏物诗是借详细描写物 的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诗 中的景物描写是通过一幅画面,渲染一种 气氛,从侧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描写的墨梅劲秀芬芳、卓然不群。这 首诗不仅反映了他所画的梅花的风格, 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 的胸襟,鲜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献 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借物抒 怀,借 梅自喻
小松(杜荀鹤 )
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表 达了诗人虽然才华横溢,但由于出 身贫穷而不受赏识的愤懑以及不满 之情。
品行高洁,志向远大,才能出众。
真题
野菊
再现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qiǔ]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 “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012 天津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