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课案
中华书局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第4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李静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⑴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的社会原因,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⑵了解与科举制有关的进士、明经、殿试、状元等相关历史名称和知识点。
⑶了解科举制的创立对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对后世中国产生的巨大影响,使学生的思维不断延伸,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得到提升。
⑷了解科举制度对世界文明社会的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小组讨论归纳,使学生认识到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重要制度,影响极为深远。
从而引导学生不断探究,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合作意识。
⑵通过分组收集资料,整理相关信息,或编讲历史故事,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⑶通过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等展示,再现历史情景使学生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线索更加清晰。
从而产生历史认同感,体验学习的快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科举制的学习,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到科举制的诞生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是隋唐社会繁荣和文化绚丽的因素之一,是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重点、难点及处理方法:1、重点:科举制创立和逐渐完善。
处理方法:通过层层设疑、讨论、归纳,使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思路;即隋朝的历史任务主要是破旧立新,确立科举制。
将选官、用人权力从地方收归中央,突破了门第限制,按考试成绩择优选才。
唐朝历史任务是继承发展,健全科举制度:扩大国学规模,扩大生源,增加科目,丰富考试内容,严格考试制度。
2、难点:科举制的作用和影响,并对科举制进行客观评价。
处理方法:通过学生查阅资料、讨论及教师的讲解,使学生对科举制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隋唐扩展到后世,从中国扩展到世界,从而能够全面辨证的分析和评价科举制。
课前导学:1、查找相关资料,如明经、进士、状元、榜眼、探花等内容。
2、查找一些历史知名人物如姚崇、李白、李昂、杜甫等人是否参加过科举考试?是否中过进士?3、联系现实深入思考为今天的考试制度献计献策。
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第4课隋唐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巩固基础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1.突厥的崛起和衰落(1)崛起: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6世纪中期建立突厥汗国。
(2)东突厥:唐太宗时,俘获颉利可汗,在其旧地设都督府,任用突厥人为都督、将军。
(3)西突厥:太宗征服高昌,设安西都护府;高宗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
2.从回纥到回鹘(1)回纥首领受册封:唐太宗任回纥首领为瀚海都督府都督;唐玄宗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2)与唐交往:助唐平定安史之乱,与唐和亲,到中原经商,筑城定居。
(3)改名:8世纪后期改名回鹘;9世纪中期瓦解,迁至新疆的是今天维吾尔族的祖先;迁至今甘肃的是裕固族的祖先。
3.靺鞨和渤海国(1)靺鞨兴起: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流域,7世纪中叶强大。
(2)黑水靺鞨:8世纪初,唐设黑水都督府,黑水靺鞨地区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3)粟末靺鞨: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加授忽汗州都督,渤海正式划入唐朝版图。
4.南诏的崛起:7世纪前期,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唐玄宗封他为云南王。
5.吐蕃的统一和唐蕃关系(1)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为巩固统治,松赞干布仿唐官制,设置各级官府,建立严密的军事组织,制定了严酷的法律,创制了吐蕃文字。
(2)文成公主入藏: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带去先进技术,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
此后两百年间,新赞普即位,必请唐天子“册命”。
(3)唐蕃会盟:8世纪初,金城公主入藏。
9世纪中期,吐蕃与唐会盟,“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史称“长庆会盟”。
二、隋唐时期的对外友好交往1.和新罗的友好往来:①新罗留学生多,以崔致远最有名。
②长安及沿海城市设“新罗坊”等。
③仿唐朝制度立国,设立国学,引入茶种、雕版印刷术和制瓷、制铜技艺等,日常生活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色彩。
2.和日本的友好往来(1)政治:从贞观年间开始,派遣唐使十多次;由留唐学生发动的大化改新,以唐制为蓝本。
(2)文化经济:京都仿长安;学校授儒学,文字仿汉字;贸易频繁。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一、从唐朝与突厥、吐蕃的关系看,唐朝灵活处理同周边少数 民族关系的方式怎样?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取得重大发展的 原因。 方式: ①设行政机构:唐初,唐太宗在东突厥旧地建都督府,任命突 厥贵族做都督来管辖;唐太宗和武则天时期在西突厥分别 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是唐朝在西域设置的最 高统治机构。 ②战争:唐初与东突厥开战,打败东突厥,俘其首领,维护北 部边境的安定。 ③和亲: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唐蕃会 盟。 原因: ①经济繁荣,国力的增强,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的发展提供了 重要条件。 ③唐政府实行的民族政策正确、开明,策略灵活,有利于改善 民族之间关系,使不同民族和睦相处。
汉武帝与唐太宗处理民族关系的比较? 答: 相同点:1.通过战争,安定边防,扩大疆 域;2.和亲,友好往来;3.设机构,加 强管辖。 不同点:1.汉武帝以战争征服为主;2.唐 太宗以收服民心为主。 不同的原因:唐朝较汉朝更? 答: 1.册封; 2.战争; 3.设立行政机构; 4.和亲; 5.会盟。
三、唐朝疆域广大,唐政府实行较开明的民族 政策,各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空前频繁。唐 朝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 表现及影响在那些方面? 答:表现:1.正确处理与东突厥的关系; 2.设立军事行政机构,加强对西域的管辖; 3.册封少数民族首领,加强友好关系; 4.与吐蕃和亲与会盟,促进汉藏友谊。 影响:1.扩大疆域,巩固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 族国家;2.促进了民族融合,密切了各民族 人民之间的关系;3.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 和进步;4.丰富了边疆和内地人民的经济文 化生活。
《唐朝民族关系历史教案分享》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教案概述、课程设置、历史背景、教学思路与方法一、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是针对初中历史课程中《唐朝的辉煌》这一阶段所建设的,为学生们深入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提供方向和支持。
本教案的主要目的就是使学生们在掌握唐朝内外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更好的理解唐朝的民族文化走向,深入了解唐朝各民族的相互影响,从而挖掘出人物、事件、文化、态度、背景等多维度,形成具有历史感的认知。
二、课程设置1、第一讲:唐朝民族关系概述本讲主要讲述唐朝各民族的定居地、观念、习俗、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关系。
通过课堂讲解和图片资料的展示,了解唐朝养生之道多样、交通与贸易通达、文化包容并蓄等特点,进而理解唐朝的马家军、西域各族、外藩等各种族群的存在和互动,从而把握唐朝整体的民族关系结构。
2、第二讲:唐朝汉族与外族的交流与交融本讲主要讲述唐朝汉族与外族的交流与交融。
通过课堂讲解、案例研讨等方式,以唐朝精神文化、政治经济、科技成就为基础,全面地探究唐朝汉族与外族的交融过程。
带领学生们,一起看到他们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影响、相互竞争和相互融合等现象,从而理解唐朝汉族与外族间的渊源与历史。
3、第三讲:唐朝的‘开放’政策与统一民族的塑造本讲主要讲述唐朝的“开放”政策与统一民族的塑造。
通过课堂讲解和视频资料的展示,理解唐朝的开放虽然带来了文化上的多元化,但为了更好实现统一,各项制度和措施都得到了相应的构思和落实。
从而理解唐朝开放的历史背景、政治局势、文化厚度,以及文化的交流、融合、互补等方面的影响,从学习经历中形成多层次且系统性的认知。
三、历史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开元盛世使它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尤其是在经济、文化和民族关系上都达到了一个空前的辉煌。
唐朝的多元化政策,使得唐朝的民族关系满足了各民族的宗教、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化需求,进而使得唐朝能够在众多民族中赢得很高的地位和统治權。
四、教学思路与方法1、知识点的科学分析法学生在初中历史课程中,需要掌握大量的历史知识。
《唐朝的民族关系》课件
唐朝与藏族的关系
唐朝时期,藏族生活在青藏高原地区,与唐朝保持着密 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藏族的一些部落归附于唐朝,为唐朝的边疆防御和稳定 做出了贡献。
唐朝在青藏高原地区设置了羁縻府州,保障了边疆地区 的安定和民族间的和谐共处。
02
唐朝的民族政策对于当今边疆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有助于推动边疆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
03
唐朝的民族文化交流有助于提升国家软实力,增强国际影响力
。
05
唐朝民族关系的评价与反思
对唐朝民族关系的评价
1 2
政治统一与民族融合
唐朝通过政治统一和民族融合,实现了多民族共 同发展的局面,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文化交流
唐朝与周边民族进行广泛的文化 交流,推动各民族文化的发展与
融合。
教育普及
唐朝在各民族地区推广教育,提高 各民族的文化素质。
宗教传播
唐朝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并积 极传播佛教等宗教文化。
04
唐朝民族关系的意义和影响
对唐朝的影响
促进经济繁荣
唐朝采取开放的民族政策,与各 民族进行广泛的经济交流,推动 了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经济
的繁荣。
巩固国家统一
唐朝通过与各民族的交往和融合 ,扩大了统治基础,巩固了国家
统一,增强了民族认同感。
丰富文化底蕴
唐朝文化受到各民族文化的深刻 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唐文化,成
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一。
对后世的影响
提供了民族交往的范例
唐朝的民族关系处理得当,为后世处理民族关系提供了宝贵的经 验和借鉴。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教案标题:探索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目标:1. 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互动和影响。
2. 分析唐朝时期的政策和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批判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民族关系概况:介绍唐朝时期的多民族特点,包括汉族、蕃漠族、南诏族、吐蕃族等。
2. 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探讨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政治交流和融合情况。
3. 唐朝时期的民族政策:探究唐朝为维护和平与稳定而采取的措施及其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4. 唐朝的丝绸之路:研究唐朝通过丝绸之路与西域和中亚各国进行的贸易往来,了解不同民族之间的商业交流。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唐朝时期多民族的画作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唐朝的民族关系问题。
第一步:介绍唐朝时期的多民族概况,并列举不同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第二步:探讨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情况,分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第三步:分析唐朝政府的民族政策,包括设立节度使制度、姑息边族等,让学生理解唐朝为维护边疆安定和各民族和谐所做的努力。
第四步:研究唐朝与中亚和西域各国的贸易往来,探讨不同民族之间的商业交流与合作。
第五步:根据学生对唐朝的民族关系的理解,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唐朝的民族关系对国家统一和文化发展的影响。
评估方式:1. 教师观察学生课堂参与和表现。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唐朝民族关系的理解。
3. 提供一个写作或绘画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阐述唐朝的民族关系。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通过观看电影或阅读相关资料,进一步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
2. 设计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唐朝时期不同民族的交流与融合。
3.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展览,深入了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
希望以上的教案建议和指导能对您撰写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有所帮助。
如有需要,请随时提问。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被人看重。
进士究竟是什么荣誉?为什么这么让人重视?它是哪种制 度的产物?这种制度是何时创立、发展和完善的呢?让我们一 起走进第4课,去探究这些问题。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1.和小组同学一起解决“自主学习”中的问题 ※要求:①积极参与讨论,不当旁观者。②及时记下你的想法。 2.共同讨论下面的问题
阅读材料,并结合唐朝的民族政策,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唐太宗
材料二
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
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唐太宗的话反映了怎样的民族政策?材料二与材料一有什么关系?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思路提示:以唐太宗对“夷狄”和“中华”的态度为突
破口,理解当时的民族政策及其实施的结果。 反映了唐太宗实行比较开明的、和睦友好的、平等的民 族政策。 因为唐初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才会出现材料二所说的 汉藏关系“和同为一家”。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为盛。” 材料二 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 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第一单元 繁荣与开放的
社会——隋唐
第4课 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学习目标
• 1.列举与唐朝友好交往的少数民族,知道唐朝实行的开明 的民族政策。 • 2.能说出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创立和完善的过程,以及科
举制度的影响。
学习重点
唐朝与吐蕃的友好交往,以及科举制度的深远影响。
(4)你认为隋唐创立和完善科举制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为了巩固隋唐的统治。
一课一案 创新导学
★分享交流
1.展示交流 (1)你认为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怎样?有哪些具体表现?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表现? 唐朝和周边少数民族关系融洽。 表现:与吐蕃“和同为一家”;唐玄宗封回纥首领为怀仁 可汗,双方关系友好。 因为唐朝采用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 (2)科举考试最大的获益者是读书人还是统治者? 从课文后面的【参与园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太宗 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中就可以看出,实行科举考试的 目的是为朝廷选拔优秀的治国人才,真正的获益者当然是封建 最高统治者皇帝。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工作总结、工作报告、文案策划、工作计划、作文大全、教案大全、演讲稿、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reports, copywriting planning, work plan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s, speech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标题: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唐朝时期的多民族社会背景,了解唐朝各民族的分布与人口比例。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崇圣寺三塔
云南洱海 小雁塔
1、统一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 蒙舍诏 统一各诏 中心:太和城 。
2、册封:
唐玄宗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
阅读课本P20,在课本记下提纲,划出最简洁答案,2分钟 知者加速:完成《探究》P14
回纥贵族
新疆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
又称 回鹘 ,是 维吾尔族 的祖先 唐与回纥的友好交往: 1、出兵助战 ——灭东突厥 安史之乱 2、册封 —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3、经济文化交流
青藏高原
布达拉宫
一、唐与吐蕃的关系
阅读课本P18-19,在课本记下提纲,划出最简洁答案,3分钟 知者加速:完成《探究》P13
1、吐蕃居住在 青藏高原 ,是 藏族 的 祖先。 2、统一者:松赞干布 都城: 逻些
3、唐与吐蕃友好交往的方式: 唐太宗: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联姻: 唐中宗: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会盟: 唐蕃会盟碑
4、联姻
阅读课本P21,在课本记下提纲,划出最简洁答案,2分钟 知者加速:完成《探究》P15
总结思考: 唐朝通过哪些方式加强与少数民族的 联系?
联姻、册封、会盟、经济文化 交流等。
如果问“交往方式”?再加上 “战争”
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 1、社会安定
2、经济发展,国力强盛
3、灵活多样的民族政策
《步辇图》
唐代画家阎立本绘,画的内容为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 来迎娶文成公主的使者禄东赞的情景。
小组讨论,说出最简洁答案,2分钟
团结
2、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3、有利于汉藏的发展,促进吐蕃的进步
“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唐蕃会盟碑
唐柳,又称公主柳, 相传7世纪中叶大昭寺建成后 由文成公主亲手所植。
重庆市永川北山中学校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 川教版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
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通过概括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通过对历史地图和其他图的阅读,培养学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唐朝与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各族之间虽有兵戎相见,但相互之间的友好交往仍是主流,培养学生辨证看问题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分析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使学生认识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民族团结、祥和的重要前提;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都为祖国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民族观。
2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教学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3教学过程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四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导入新课课前多媒体播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
同学们认真欣赏;上课后教师引入:一首民族大团结的歌谣,唱出了中华民族的心声。
实际上早在唐朝时期,随着各民族的友好交往,就出现了“和同为一家”的局面。
今天让我们来感受这民族团结的友好氛围。
讲授新课活动(1)多媒体展示导学案学生自主学习(一)唐朝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的发展(1)吐蕃是今天(民族)的祖先,生活在_________(2)7世纪初统一吐蕃各部,建都________,吐蕃首领称为______.2 吐蕃与唐朝的关系(1)唐太宗时将嫁给了松赞干布。
(2)唐中宗时又将嫁给了,唐蕃“合同为一家”了。
(3)___________年,唐蕃正式结盟。
会盟碑屹立在拉萨________门前。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1、南诏的发展(1)南诏是今天和族的祖先,生活在一带。
(2)8世纪初统一各诏,建立以太和城为中心的南诏政权;2、与唐朝的关系(1)唐玄宗时册封为。
唐朝的民族政策习题
第六学习主题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 4 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指南】1.了解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本内容是本课的重点,为此我们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1;【课时作业】中的第1、2、3、4、5、14题,加以巩固。
2.了解唐朝与南诏、回纥的关系。
为此我们设计了【归类探究】中的例2、例4;【课时作业】中的第6、7、8、13、15题加以巩固。
【知识管理】1.唐与吐蕃的关系吐蕃统一:7世纪初,吐蕃杰出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各部,建立了以逻些为都城的强大政权。
吐蕃是藏族的祖先。
和亲:(1)唐太宗时期,文成公主嫁给了松赞干布;(2)唐中宗时期,金城公主嫁给了尺带珠丹,唐蕃关系已经“和同为一家”。
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并建立会盟碑,这块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意义:有利于汉藏两族的友好相处,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2.唐与南诏的关系南诏统一:唐初,彝族和白族的先民在云南洱海一带建立了六个政权,称为六诏。
8世纪初,在唐朝政府扶持下,经济文化发展较快的蒙舍诏统一了各诏,建立了以太和城(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册封: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南诏与唐朝关系更加密切了。
3.唐与回纥的关系回纥: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与唐交往:(1)贞观年间,唐朝灭东突厥时,回纥曾出兵助战;(2)回纥人喜欢内地出产的丝绢,常以马匹与汉人交易;(3)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建立回纥汗国后,唐玄宗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从此,回纥可汗由唐朝册封成为制度固定下来。
(4)755年,安史之乱时,回纥兵帮助唐军收复了长安、洛阳。
唐朝与回纥关系更加密切。
(5)唐朝后期,先后有三个回纥可汗娶唐朝公主为妻。
(6)迁入内地的回纥人日益增多,不少汉族人欣赏回纥人的穿着打扮,在长安穿戴回纥服装成为一种时尚。
【归类探究】(例题选择题3道,非选择题1道)类型之一理解历史事实,分析历史结论例1:(2009·淮安市)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D【感悟】材料出自729年吐蕃赞普尺带珠丹给唐朝皇帝的上书。
初中历史各民族关系教案
初中历史各民族关系教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理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2. 通过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关系和睦与国家繁荣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历史事件。
2. 各朝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和睦与国家繁荣的关系。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脉络。
2.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吗?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0页,阅读“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部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重点分析秦与匈奴、汉与匈奴、汉与西域、秦汉与越族、汉与西南等历史事件。
2. 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关系和睦与国家繁荣的关系。
四、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各朝代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国家的影响。
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结合教材第10页,总结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
2. 思考:如何评价各朝代的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同学们对秦汉时期民族关系的掌握情况。
2. 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那么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又是怎样的呢?二、自主学习1. 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12页,阅读“唐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部分。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 讲解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重点分析唐与突厥、唐与西域等历史事件。
2. 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四、课堂讨论1. 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如何评价唐朝的民族政策对国家的影响?2. 各组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五单元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教材图片点拨素材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
•唐朝民族关系与中外关系
• 教材图 片点拨
1/7
图片点拨
唐朝疆域图
点拨 阅读地图,能够明确:①唐朝都 城是长安。②唐朝政府在西域设 置了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加强对西域地域管辖。③在唐朝 周围,生活着吐蕃、突厥、回纥 、靺鞨等少数民族。Βιβλιοθήκη 2/7图片点拨松赞干布
点拨
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出色政治家。公元7世 纪中叶,他做赞普后,吐蕃愈加强大;他 统 一周围各部,结束分裂,并定都逻些城;实 施民族友好政策,和唐朝建立了亲密关系; 广泛吸收弟兄民族先进文化,对吐蕃社会有 过许多主要改革。他为青藏高原地域开发和 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注意识记他形象特征 ,以备考查与此相关内容。
鉴真坐像
5/7
图片点拨
点拨
玄奘本姓陈,今河南偃师缑氏镇人,13岁出 家,法号玄奘。后人称他三藏法师。这幅玄 奘画像 现保留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东兴教 寺内殿堂里,是依据宋人所绘《玄奘西游像 》而刻在一块石碑上。注意识记此图。
玄奘
6/7
图片点拨
玄奘西行路线图
点拨
贞观元年(627年,一说贞观三年), 玄奘从长安出发,杂于返西域客商中 ,出玉门关独自西行赴天竺。贞观十 九年(645年)正月,玄奘带着大量佛 经回到长安。经过阅读此图,了解玄 奘西行历尽千难万险,感悟其不畏艰 险、持之以恒精神。
3/7
图片点拨
文成公主
点拨
文成公主是一位为促进汉藏民族友好团结伟 大事业作出贡献优异女性,她在吐蕃生活了 近四十年,至今仍受到两族人民尊敬与爱戴 。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亲密交往基础 。记住她形象特征,以备考查与此相关内容 。
4/7
图片点拨
点拨
鉴真逝世后,安葬于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他 弟子塑造了鉴真干漆夹造坐像供奉于招提寺 ,已被定为日本国宝,是日本美术史上最早 肖像雕塑。鉴真像塑造和长久保留,反应了 日本人民对中曰友 好传统珍视。识记此图。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优秀教学案例
案例中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共享意识,使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本案例采用了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讨论、历史剧表演、小论文等。这些评价方式既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4.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学会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与他人和谐相处,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历史故事、古诗词、绘画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立体的唐朝历史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融入学习内容。
2.通过多媒体展示唐朝时期民族融合的图片、地图等资料,让学生在视觉、听觉上感受唐朝民族关系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联系现实,凸显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
本案例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现实,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认识到民族关系对于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意义。通过思考题的设置,使学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提高他们对我国民族政策的认识,凸显历史学科的实用价值。
4.设计相关实践活动,如历史剧表演、辩论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提高历史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2.通过学习唐朝民族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3.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认识到国家繁荣昌盛离不开各民族的共同努力,激发他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2.各小组通过搜集资料、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形成小组观点,并准备进行课堂分享。
七年级历史下册《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唐朝的民族关系及其对国家安全和稳定的影响;唐朝的对外政策及文化交流。
2.难点:理解唐朝民族政策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深层原因;把握唐朝对外关系中的宗教传播和文化交流的复杂性。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历史纪录片、展示历史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唐朝时期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实际情况。
3.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检验学生对唐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教材,总结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并选取一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
2.分析唐朝对外政策的特点,以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为例,阐述对外友好交往在唐朝繁荣昌盛中的作用。
2.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这幅《步辇图》描绘了唐玄宗接见吐蕃使臣的场景,反映了唐朝与吐蕃的民族关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二)讲授新知
1.教师简要介绍唐朝的民族政策,如和亲、羁縻制度等,以及唐朝与突厥、吐蕃、回纥等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
2.讲解唐朝的对外政策,包括友好交往、文化交流、宗教传播等方面,如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上半学年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历史事件、人物有基本的了解。但在唐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方面,学生的认知尚处于表层,对唐朝时期民族政策、对外交往的深度和广度认识不足。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和启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将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丰富的史料和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构建起对唐朝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的全面认识,提高历史素养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世界观。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5篇
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5篇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5篇唐朝是中国古代上承隋朝下启五代十国的朝代,由李渊建立。
唐朝自建国共历21帝,统治289年,通过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开创了万邦来朝的盛况。
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导致国力渐衰,因黄巢起义影响其根基而灭亡。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唐朝的民族关系教案1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学习目标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
2、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3、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2、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自主学习:1.唐与吐蕃: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尺带珠丹上书唐皇帝说:唐蕃和同为一家了;823年,唐蕃正式结盟,立了会盟碑(拉萨大昭寺门前);2.唐与南诏: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3.唐与回纥:回纥出兵帮助唐朝平定了安史之乱;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4.唐朝加强同少数民族关系的方式:联姻、册封、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平定叛乱等。
阅读课文,完成填空:(一)唐朝与吐蕃的关系1.吐蕃是 (民族)的祖先,生活在青藏高原一带。
他们饲养牦牛,种植。
吐蕃杰出的首领统一各部,并向唐朝皇帝请求与皇室通婚。
都城在唐太宗决定将嫁给松赞干布,加强唐蕃友好。
2. 在位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向唐朝皇室求婚,他把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二)唐与南诏的关系1.六诏是族和族的先民于唐初在今云南洱海一带建立的六个政权。
8世纪前期南诏首领统一六诏,建立以 (今云南大理)为中心的政权。
2.唐玄宗时封他为,南诏和唐朝关系密切。
(三)唐与回纥的关系1.回纥是的祖先。
其首领建立回纥汗国后,主动向唐朝表示友好,唐玄宗封他为。
2.788年,回纥改称为。
以后唐朝册封回纥可汗的制度固定下来。
合作探究:(一)唐与吐蕃的关系1、了解吐蕃族生活的地区及其生活。
《唐朝的民族关系》ppt课件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材料一: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手工艺五 千种,打开了西藏工艺,繁荣昌盛的大门。 尊敬的文成公主,带来畜类五千种,给藏 区乳酪的丰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材料二:土地肥沃,土地肥沃,……文成 公主带来的谷类,撒播了三千八百种。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黄帝内经》书影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松赞干布亲自率大队人马迎接文成公主处。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藏壁画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像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小昭寺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小 昭 寺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第19课 唐朝布的民达族拉关宫系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唐代绸缎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北庭都护府故城遗址 位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破城子,唐贞观十四年(640年),置 庭州,为州治。长安二年(702年),设北庭都护府。后毁于战火。现 仅存残墙断垣,但故城形状和规模可辨。故城分内外城,呈长方形。外 城四周都有角楼,城墙外南部筑有敌台和密集的马面,外绕护城壕沟。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粮食共有三千八百类, 给西藏的粮食打下坚实的基础。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手工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 给西藏的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从汉族地区来的王后文成公主, 带来不同的牲畜共有五千五百种, 使西藏的乳酪酥油从此年年丰收。
突厥人骑兵
第19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朕独爱之如 一。
1、这句话是什么 意思?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
?
回鹘
黑水 靺鞨
吐蕃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 (唐中宗) 尺带珠丹————金城公主
(唐太宗)
唐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南诏
大海,西达咸海 ,
东北至外兴安岭以北和库页岛以南,南及
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
南海
,是
(2)8世纪中期 骨力裴罗 统一 回纥 各部,唐玄宗
册封他为“怀仁可汗 _ _”。后来,回纥改名“回鹘”。
大祚荣 粟末靺鞨 (3)7世纪末,_ __首领__ _建立渤海
政权。8世纪初,唐玄宗册封 皮罗阁 _为渤海郡王。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执教者:广西柳州市第二十八中学
周莹
【学习目标】
1.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
著名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 2.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学习重点】唐与吐蕃的关系。
【学习难点】唐与边疆各族的关系。
1、天可汗 (1)唐朝疆域空前广大,东到
皮罗阁_为云南王。 (4)8世纪前期,唐玄宗封_
(5)唐太宗派兵攻打_东突厥 ,俘其首领 _颉利可汗 _,随后,唐朝设立_都督府 _,管理 东突厥分部。唐太宗开明的民族政策得到北方民族的 拥护,被尊为“_天可汗 _”。
2、唐蕃和亲与会盟
松赞干布 (1)吐蕃 _ 是藏族的祖先。7世纪前期, _ _
逻些 _为都城,建立了强大的政权。 统一各部,以_
唐太宗派大臣护送文成公主 _ _入藏与他成亲。8世纪 初,唐中宗派金城公主 _ _入藏与吐蕃首领 尺带珠丹 _
和同为一家 成亲。吐蕃与唐朝已经“_ _”。
第4课 唐朝的民族关系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课程标准】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
一、预习回答:1、记住唐朝边疆少数民族及其政权的名称,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
2、了解唐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
3、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4、在/lishi.htm(历史网站)上搜索了解西藏的历史发展状况。
二、课堂学习和讨论1、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之治”——武则天——唐玄宗“开元盛世”。
2、读地图《唐朝时期边疆各族分布图》,弄清唐朝边疆各族的名称及其分布。
入藏3、归纳出唐与吐蕃的交往史实:入藏,唐蕃“和同为一家”唐蕃结盟,建立。
4、演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短剧,体会他们对吐蕃社会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
5、学生自学“唐与南诏的关系”、“唐与回纥的关系”。
6、思考:唐朝与周遍少数民族关系得到发展的原因:政治上(社会安定,国力强盛,提供了前提条件)、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民族政策上(采取战争、册封、和亲等灵活多样的政策,促进了民族融合与团结)。
课堂小结:各族间虽然友好往来与兵戎相见交融,但以彼此的友好往来为主;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具有历史性和延续性,在前代关系的基础上,唐朝与周遍少数民族的关系进一步发展。
三、检测练习:1.文成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加强了汉族与哪个少数民族的友好往来?()A.突厥B.回纥C.吐蕃D.靺鞨2.藏族民歌《唉马林吉》(“喂,听一听”的意思)表达了对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的唐朝公主的怀念,这位唐朝公主是指()A.王昭君B.文成公主C.金城公主D.太平公主4.右图的两位历史人物体现了唐朝与哪一少数民族间的友好关系?()A.吐蕃B.回纥C.南诏D.突厥A.秦始皇陵兵马俑B.唐招提寺鉴真坐像C.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D.敦煌莫高窟6.我国历史上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A.汉朝和匈奴的关系B.唐朝和新罗的关系C.唐朝和靺鞨的关系D.唐朝和吐蕃的关系7.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 B.商人用交子去扬州购买丝绸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 D.私塾先生教授《资治通鉴》8.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了什么地方?()A.阿尔泰山一带B.青藏高原C.松花江流域D.苍山洱海一带9.“要怕过宽大的草原,那里有一万匹好马欢迎您!不要怕过高大的雪山,那里有一万头驯良的耗牛欢迎您!”这首藏族民歌中的“您”指的的是()A. 王昭君B.文成公主C. 李清照D.黄道婆四、疑问与思考:此节内容是热点“西藏问题”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当今时事,之前也要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西藏问题”的由来,理解“西藏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唐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优秀教案
唐朝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1)知道天可汗,文成公主入藏等基本史实;掌握唐朝民族政策思路,领会集同为一家的含义。
(2)认识遣唐使的文化沟通活动;说出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知道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的史实故事。
2.过程与方法:(1)认识和采集遣唐使与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史料,培育从历史资猜中获得有效信息的方法。
(2)经过列表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学惯用列表概括整理知识的方法。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对唐朝与少量民族交往史实的学习,认识唐朝开通民族政策,建立尊敬他人、同等候人的意识,培育待人宽容、豪迈的性格,理解我国此刻同等、团结、友善互帮的民族政策。
学习鉴真、玄奘坚强的毅力和一往直前的精神。
(2)经过本课的学习,认识到唐朝的经济、文化对日本等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唐朝在频繁的对外交往中,进一步促使了自己经济、文化的发展,进而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可感。
【教课要点】唐与吐蕃等民族关系的史实;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
【教课难点】经过比较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的异同理解唐朝对外开放与沟通的特色。
领会民族交往对汉族与少量民族两方发展的促使作用,认识友善互帮是各民族关系的主流。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展现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图片导入新课。
问:上图描述的是唐太宗接见吐蕃求婚使者的情形。
唐太宗接受他的恳求了吗?今后,汉藏两族人民的关系又有什么新的发展?二、自主学习自学指导:迅速阅读课文,达成自学。
三、合作研究(一)“和同为一家”1.师展现资料: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偏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亲母亲。
——唐太宗发问:这句话表现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学生回答。
2.展现唐初边境少量民族散布图,出示资料: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
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柳宗元师发问:依据资料并思虑:唐太宗为何被少量民族称为“天可汗”?学生回答,师总结。
3.简要介绍松赞干布的事迹。
发问:(1)松赞干布为何想和唐朝联婚?(2)唐太宗给文成公主准备了什么嫁妆?(3)文成公主入藏给吐蕃社会带来了什么变化?有什么历史意义?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唐朝的民族关系课案
一、教学目标:
记住唐朝边疆主要少数民族及政权的名称。
著名的少数民族首领及其被唐朝册封的称谓,了解唐朝与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实;理解唐朝民族关系发展的原因。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唐朝与吐蕃的关系
教学难点:唐朝时汉族与少数民族关系迅速发展的原因。
三、设情激趣: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除了汉族外,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少数民族呢,唐朝时期又和哪些少数民族发展了友好关系呢。
四、自主探究:
探究1:藏族的祖先是?唐朝与吐蕃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
点拨1:吐蕃,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完婚。
唐中宗时,吐蕃赞普尺带珠丹与金城公主完婚。
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探究2:唐朝与南诏的关系如何?
点拨2: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探究3:唐朝与回纥的关系表现在什么地方?
点拨3:1、回纥出兵助战。
2、唐朝对回纥首领的册封。
3、经济文化交流。
4、联姻
五、成果展示:
唐朝的民族
关系:
概况关系
唐与吐蕃的关系:生活在青藏高原,是藏族的祖
先。
7世纪初,松赞干布统一
吐蕃,定都逻些(今西藏拉萨)
(1)通婚: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金城公主与
尺带珠丹。
(2)会盟:823年,唐蕃正式结盟,建立会盟碑。
唐与南诏的关系:生活在云南洱海一带,是彝族
和白族的祖先。
8世纪初,在
唐朝扶持下,蒙舍诏统一六
诏,建立以太和城(今云南大
理)为中心的南诏政权。
唐玄宗册封南诏首领皮罗阁为云南王。
唐与回纥的关系:亦称回鹘,是维吾尔族的祖
先。
(1)出兵相助:唐太宗时帮助其灭亡东突厥,
安史之乱时帮助唐军收复长安、洛阳;(2)册
封:唐玄宗册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
六、拓展延伸:
中学生如何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各民族的关系是平等、团结、共同繁荣。
中学生应尊重各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尊重各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字等等。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