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自考】自考专科 《国际贸易实务》全书学习笔记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全书笔记(专科)

第⼀章国际贸易导论 ⼀、国际贸易的含义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的基础上进⾏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2.对外贸易–是指⼀国(地区)与其他国守(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两者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既有联系⼜有区别。
国际贸易与对上贸易都是跨越国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主要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对外贸易则是从⼀个国家的⾓度来研究。
⼆、国际货物贸易 1.国际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贸易,它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定物理形态的商品。
2.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根据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简称SITC),分为10⼤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
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类为⼯业制成品。
(⽼师说具体的分类内容了解就可以了) 3.对外贸易额–以货币表⽰的按现⾏价格计算的⼀国⼀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
⼀般以美元表⽰。
⑴贸易差额–⼀国在⼀定时期内出⼝额与进⼝额相⽐的差额。
⑵贸易顺差(出超)–即⼀国出⼝额⼤于进⼝额。
⑶贸易逆差(⼊超)–即⼀国进⼝额⼤于出⼝额。
4.国际贸易额–同⼀货币单位表⽰的世界各国货物出⼝或进⼝总额,通常以美元表⽰。
5.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6.对外贸易结构–是指⼀国各类进出⼝货物的构成状况。
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平、⾃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国素决定。
7.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反映国际货物发展⽔平的主要指标,是指各类货物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各类货物在国际贸易总值中的⽐重来表⽰。
8.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指⼀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以它们在该国进出⼝总额或出⼝总额(进⼝总额)中的⽐重来表⽰。
9.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指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出⼝额(进⼝额)占世界出⼝额(进⼝额)的⽐重来表⽰,是反映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和商流向的指标。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1.交易磋商的方式:谈判磋商方式(口头磋商),书面形式的磋商方式。
程序:询盘—发盘—还盘-接受。
必然有发盘和接受。
2.询盘:也称询价,是指交易的一方欲出售或购买某种货物,向另一方发出的探询买卖该项货物有关交易条件的一种口头或书面的表示.3.发盘:要约有效的条件:①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当事人发出;②内容必须十分明确、肯定(一经对方接受,合同即宣告成立);③要送达受约人;④表明发盘人愿意接受约束的意旨。
4.接受:有效的承诺具备的条件:①承诺要由受要约人作出;②与要约的条件保持一致;③在有效期内作出;④必须通知要约人。
(案例:判断接受是否有效)5.商品品质表示方法:凭样品交易、凭标准交易、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凭商标或品牌买卖、凭产地名称买卖.(区分判断各种表示方法适用的情况)6.样品:实际买卖货物中的一个或几个少量足以代表买卖商品品质的现货。
7.案例:按规定包装执行,若违约,买方的措施:拒收、追究责任、要求重新包装、撤销合同等。
8.国际贸易中常用的度量衡制度:公制、英制、美制、国际单位制(我国法定).9.数量计量方法:毛重(以毛作净)、净重(默认,做法:实际、平均、习惯、约定)、公量(棉花、羊毛、生丝、生石灰,含水分不稳定)、理论重量、法定重量和实物净重.10.溢短装条款:在合同中规定买房交货数量可以在规定的一定的幅度内机动掌握。
“约”:不超过10%的增减幅度.11.运输包装的作用:保护商品的品质和数量,防止存储、运输和装卸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便于存储、检验、计数、分拨,有利于节约运输成本.12.运输包装的标志:①运输标志(收货人代号、参考号、目的地、件数代号);②指示性标志;③警告性标志。
13.唛头:运输标志又称唛头,是指在商品运输包装上书写、压印或刷制的图形、文字和数字。
其主要作用是便于装卸、运输、保管过程中的有关人员识别,以防止错发错运。
14.销售包装:装潢画面、文字说明、标签。
15.贸易术语的含义:贸易术语又称为价格术语、贸易条件,还表示交货条件,说明交货的地点、确定风险、责任、费用划分等问题的专门用语。
【2014自考】自考专科《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名词解释 必须掌握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重点名词解释1、贸易术语——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用来表明商品的价格构成,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费用划分问题的专门术语。
2、象征性交货——卖方只要按期在约定的地点完成装运,并向买方提交合同规定的、包括货物权凭证在内的有关单证,就算完成了交过义务,而无须保证到货。
卖方凭单交货、买方凭单付款。
3、良好平均品质——一定时期内某地出口货物的平均品质水平,一般指中等货而言。
(指农产品的每个生产年度的中等货、指某一季度或者某一装船月份在装运地发运的同一种商品的“平均品质”)4、品质公差——国际上公认的产品品质的误差。
在工业制成品生产过程中,产品的质量指标出现一定的误差有时是难以避免的。
5、品质机动幅度——某些初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为了便于交易顺利进行,在规定其品质指标的同时,可另订一定的品质机动幅度,允许卖方所交的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
6、溢短装条款——卖方在交货时,可按合同中的数量多交或少交一定的百分比,他一般是在数量条款中加订的。
(散装货:粮食、矿砂等)7、中性包装——即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厂商名称,也不标明商标或者品牌的包装。
(无牌中性包装、定牌中性包装)8、定牌——卖方按照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者包装上面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9、滞期费——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如果未按约定的装卸时间和装卸率完成任务,需要向船方缴纳延误船期的罚款。
10、速遣费——如果负责装卸货物的一方在约定的装卸时间内提前完成任务,有利于加快船舶周转,则可以从船方取得奖金。
11、OCP条款——陆上运输通常可到达的地点。
OCP地区是以落基山脉为界,其以东地区均定为内陆地区范围。
从远东地区向美国OCP地区出口货物,如按OCP条款达成交易,出口上可以享受较低的OCP海运优惠费率,进口商在内陆运输中也可以享受OCP优惠费率。
12、提单(B/L)——是承运人或其代理人在收到货物后签发给托运人的一种证件,它体现了承运人和托运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国际贸易实务总结笔记.docx

国际贸易实务总结笔记.docx国际贸易实务绪论⼀、国际贸易含义国际贸易是国际间商品交换的活动,包括出⼝和进⼝。
国际贸易包括有形的商品交易(货物贸易)还包括⽆形的商品交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
有形的商品买卖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与法律、条约和惯例联系密切1.《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CISG2.《201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INCOTERMS20103.《跟单信⽤证统⼀惯例与实务600》UCP600⼆、(⼀)国际货物买卖合同1. 合同的⼀般概念合同,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当事⼈,以发⽣、变更或消除某种民事法律关系为⽬的⽽达成的协议。
合同也可以说就是当事⼈之间意思⼀致的表⽰。
2.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基本内容1)合同的标的主要包括货物的名称、质量、数量和包装。
2)货物的价格通常包括货物的单价和总价,或确定价格的⽅法;有时还规定有关价格调整的条款。
3)卖⽅的义务主要是涉及到何时、何地以何种⽅式交付货物,移交与货物有关的单据和转移货物的所有权等。
4)买⽅的义务主要是于何时以何种⽅式⽀付货款和收取货物。
5)争议的预防与处理主要包括商品检验、索赔、不可抗⼒、仲裁等事项的规定。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结构1. 效⼒部分2. 权利与义务部分3. 索赔与争议解决部分(三)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1. 合同的合法性:1)不能违反公共政策2)不能交易违禁品2. 合同的有效性: 1)订约⼈具有⾏为能⼒2)意思是真实的3)要有合法的约因或对价约因,即当事⼈签订合同的直接⽬的对价,指双⽅当事⼈之间存在着相互给付的关系4)有必要的合同形式(四)国际货物买卖合同适⽤的法律1. 国内法买卖双⽅地处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国内法,如何解决冲突呢?1)在制定合同时可以商定采取哪⽅国家法律为解决纠纷的根据。
2)如果合同中没有商定选⽤哪⽅国家的法律,按法律规定,与合同有最密切的国家的法律,即按合同的签约地或主要履约地的国内法为依据。
2. 国际条约1988.1.1正式⽣效《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1986.12.11中国交存核准书,在提交核准书时,提出了两项保留意见:1)不同意扩⼤《公约》的适⽤范围,只同意《公约》适⽤于缔约国的当事⼈之间签订的合同(要求两国都需参加公约,否则公约失效)2)不同意⽤书⾯以外的其他形式订⽴、修改和终⽌合同。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9)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9)经常项目的内容:也称为经常帐户。
包罗:1.货物和办事。
货物一般包罗货物的进出口。
办事包罗运费、旅游、通讯、建筑、保险、金融、计算机和信息办事、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个人和文化及娱乐办事等。
2.收益包罗职工报答(工资、薪金和其他福利)和投资收益(投资所得股利、利润和利息)。
3.经常转移。
分为政府单方面转移和私人单方面转移。
政府的单方面转移主要包罗侨民汇款、赠予、国外税款的支付等。
本钱和金融项目的内容:1.本钱项目,包罗本钱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获得和处置。
2.金融项目包罗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什么是国际收支不平衡?国际收支状况:是指一车在必然时期内全部对外交易所引起的收入总额与支出总额的对比关系。
当收入总额大于支出总额,则称该国出现国际收支顺差(或盈余);反之,则称为国际收支逆差(或赤字)。
国际收支顺差和逆差通称为国际收支不平衡。
国际收支产生不平衡的主要原因:1.经济周期。
一国的经济发展呈周期性波动。
在衰退、萧条、复苏、高涨的各阶段,国内经济、进出口发生的变化,会引起一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这种由于经济周期性变化而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周期性不平衡。
2.经济结构。
一国经济结构对国际收支的影响是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来实现的。
不合理的进出口结构,将导致贸易收支的不平衡,从而引发一国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这种由经济结构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称为结构性不平衡。
3.国民收入的变化。
一般说来,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货物与办事进口支出的扩大,从而造成经常项目逆差,但一国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又可能吸引本钱流入。
如果本钱与金融项目不能够弥补经常项目的疗养,就会发生国际收支逆差。
而一国国民收入减少,则货物与办事进口都会减少。
这种由国民收入的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的不平衡,称为收入性不平衡。
4.货币价值的凹凸。
一国在必然的汇率水平下,由于存在通货膨胀,商品的货币成本和物价相对高于其他国家,可能导致该国出口减少,进口增加。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9)

第12章合同、代理和出⼝⽀付中的法律问题 国际贸易活动中⾸先遇到合同的签订。
对合同的概念,你是否清楚? 1. 在⼤陆法系,合同是指平等当事⼈(⾃然⼈、法⼈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设⽴、变更和终⽌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2. 在英美法系,合同是⼀个允诺或⼀组允诺,违反此⼀允诺时,法律给予救济;或其对允诺之履⾏,法律在某些情况下视为⼀项义务。
合同的订⽴、履⾏和纠纷的解决都离不开对各国合同法规定的了解。
各国合同法的编制体例怎样? ⼤陆法系国家,合同法是以成⽂法的形式出现的。
它们的合同法⼤都包含在民法典或债务法典中,或者是单⾏统⼀的合同法。
英美法系国家,关于合同法的原则主要包含在普通法中,且主要是判例法(或⽇不成⽂法),当然现在也有⼀些制定法。
我国的合同法是以单⾏法的形式出现的。
国际货物贸易中,调整其关系的国际公约有哪些? 1. 1964年的两个公约,即《国际货物买卖统⼀法公约》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成⽴统⼀公约》。
2. 联合国国际贸易法委员会1980年《国际货物买卖(销售)合同公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买卖(或销售)合同公约》的宗旨及其适⽤范围: 宗旨:以建⽴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为⽬标,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贸易,促进各国的友好关系。
适⽤于: 1. 缔约国中营业地分处不同国家的当事⼈之间的货物买卖。
2. 由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某⼀缔约国法律。
3. 货物买卖。
所谓货物,各国法律有不同的规定,通常指有形动产(不包括⽆形物)包括尚待⽣产制造的货物。
公约⽤排除法列举了不适⽤于公约的货物买卖: A.股票、债券、票据、货币、其他投资证券的交易; B.船舶、飞机、汽垫船的买卖; C.电⼒的买卖; D.卖⽅的主要义务在于提供劳务或其他服务的买卖; E.仅供私⼈、家⼈或家庭使⽤的货物买卖; F.由拍卖⽅式进⾏的销售; G.根据法律执⾏令状或其他令状的销售。
4. 就买卖合同⽽⾔,公约仅适⽤合同的订⽴和买卖双⽅的权利、义务,⽽不涉及: A合同的效⼒或其任何条款的效⼒或惯例的效⼒; B合同对所有权的影响; C货物对⼈⾝造成伤亡或损害的产品责任问题。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

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总结一-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内容:第一章:第一节合同当事人与标的,第二节商品的品名,第三节商品的品质表现方法(合同中的品质条款),第四节商品的数量,第五节商品的包装(中性包装与定牌生产,合同中的包装条款,包装条款的注意问题)包装有价值,外表值千金。
第二章:国际贸易术语第一节国际贸易术语的含义及作用,第二节国际贸易惯例关于术语的规定(海运术语,多式联运术语,陆运术语)。
第三章:进出口商品的价格第一节商品作价鉴别及影响的因素,第二节进出口作价方法,第三节价格术语的换算,第四节佣金与折扣,第五节出口商品成本换算,第六节合同中的价格条款。
第四章:国际货物运输第一节运输方式,第二节装运条款,第三节运输单据(海运提单,铁路运输单据,航空运单,多式联运提单)。
第五章:国际货物运输保险第一节货物保险的作用和原则,第二节海运货物保险承保范围,第三节中国海运保险险别及条款,第四节英国伦敦保险协会的保险条款,第五节其他货运方式保险,第六节中国保险条款。
第六章国际货款收付——国际结算第一节国际结算中的票据(汇票,本票,支票),第二节汇付,第三节托收,第四节信用证,第五节备用信用证与银行信函。
第七章出口商品的检验检疫第一节检验检疫含义,第二节商品检验检疫的时间地点,第三节检验机构,第四节检验证书,第五节检验标准,第六节商品检验条款。
第八章国际贸易争议预防处理第一节争议与索赔,第二节不可抗力,第三节国际贸易仲裁。
二、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收获和体会经过一学期的学习,我对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内容有了总体上的了解,一学期的学习收获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合同当事人是合同的主体,合同的标的是合同法律关系的客体。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签订合同的当事人都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他们都享有合同规定的权利及承担约定的义务。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标的都是有形商品,为了明确责任,交易双方应具体约定成交商品的名称、质量、数量、包装等交易条件。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笔记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含义(国际体体济贸易)·服务:并不能获得东西的所有权。
第二节国际货物贸易·以获得货物的所有权为特征·《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简称SITC国际贸易商品分为10大类,具体分类为:0类为食品及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为饮料及烟草类;2类为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的活动物;3类为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为动植物油脂及油脂;5类为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6类为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为机械及运输调备;8类为杂项制品;9类为没有分类的其它商品。
·研究国际货物贸易通常要把握以下重要概念:1.对外贸易额、国际贸易额和对外贸易量、国际贸易量。
以货币表示的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一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称为对外贸易额或对外贸易值。
这种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故称为对外贸易量。
2.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货物结构。
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3.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地理分布。
第三节国际服务贸易·《服务贸易总规定》简称GATS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1.跨境提供 2.境外消费 3.商业存在4自然人流动·服务贸易分为12大类:1.商业性贸易2.通讯服务3.建筑服务4.分销服务5.教育服务6.环境服务7.金融服务8.健康及社会服务9.旅游及相关服务10.文化、娱乐及体育服务11.交通运输服务12.其它服务·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历史第一节早期的国际贸易(1776年前)·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出现了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产生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
·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就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陆路——丝绸之路第二节运输、工业革命、科技进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航海、造船技术的成就,为远洋航行开辟新航路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国际贸易实务听课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听课笔记第一章国际贸易术语第一节国际贸易概论一、国际术语的作用简化贸易谈判,促进贸易发展二、贸易术语的国际惯例1、《1932年华沙(波兰城市)——牛津规则》提出一个贸易术语,CIF2、《1941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确定了6个贸易术语3、《国际商会(ICC 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 1936年在法国巴黎标志着第一版《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问世)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现在全世界使用的是2010年制定的简称《2010通则》(incoterms 2010)于2011年1月1日正式实施。
第二节国际贸易术语一、《2010通则》的宗旨和范围宗旨:简化国际贸易程序,尽可能消除国际间结算的误解。
(判断改错)范围:1、商品范围:有形商品2、责任义务的划分:seller and buyer(卖方和买方)二、2010通则的结构十一个分两组,海上运输占有量最大,优点是运量大。
按运输方式划分:(一)、适用于所有运输方式;1、EXW——ex works 工厂交货(卖方在自己的工厂把货物交到买方手中,至此卖方的责任完成)。
2、FCA——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卖方把货物交到承运人手中,且承运人由买方指定)。
3、CPT——carriage paid to 运费付至(卖方把运费支付)。
4、CIP——carriage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保险付至(卖方把运费和保险费支付)。
5、DAT——delivered at terminal 目的地交货(卖方送到买方那)。
6、DAP——delivered at place 所在地交货(卖方送到买方那更精准的地点)。
《例如:目的地是哈尔滨,所在地是哈尔滨理工大学南去校门口》7、DDP——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后交款(卖方交货时要交关税<进口税>)。
关税:出口关税(出口商);进口关税(进口商);过境关税。
【2014自考】自考专科《国际贸易实务》章节学习笔记 必须掌握

自考专科《国际贸易实务》章节学习笔记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一、什么是贸易术语?贸易术语是构成国际贸易商品单价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用一个简短的概念,几个外文缩写字母来说明在一定价格基础上,买卖双方责任划分的名词。
国际贸易商品单价的组成部分是:计量单位、单价金额、货币名称、贸易术语。
比如彩电:一台1000美元FOB责任划分:因为任何一个贸易术语都包括三个方面的职责,这三个方面就是责任、费用和风险。
责任指的是责任大小,费用多少,风险谁来承担。
这三方面,不同的贸易术语是不一样的,所以贸易术语是表明在一定价格基础上,买卖双方责任划分的名词。
二、贸易术语的性质它具有两重性,一是它体现价格,二是它体现交货条件。
因为不同的交货条件买卖双方的责任是不一样的,价格也就不同,比如FOB与CIF就完全不同。
三、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国际贸易术语产生于19世纪初,是国际贸易长期实践的产物,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同时它也来源于国际惯例。
发展——1812年开始有了FOB,1862年有了CIF,后来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贸易术语越来越多。
到了1953年被国际商会认可的贸易术语就有9个。
在1980年贸易术语发展到14个,到1990年,被国际商会认可的为13个。
(去掉了FOA和FOR/FOT,增加了DDU。
)到现在国际上通用,并为国际商会认可的术语就是13个,并对部分术语代码作了一些改动,使术语的解析更加系统条理规范化了。
四、贸易术语的产生也来源于国际惯例,那什么是国际惯例呢?所谓国际惯例就是国际贸易中,国家与国家之间,在经济贸易交往中,逐渐形成起来的某些习惯和先例,后来得到许多国家的承认和遵守,这种习惯和先例就叫做国际惯例。
性质:国际惯例不是法律,没有法律的强制性,对任何买卖双方没有法律的结束力;但它是权威,它得到世界各国的认可,是大家公认的做法。
对国际贸易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它的作用体现在下面两个方面:1.惯例本身虽然并不是法律,对买卖双方不具有强制性,但如果双方同意采用某一惯例来约束这项贸易时,并在合同中做出明确规定时,那惯例就有了强制性,即具有法律效力。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重点一、国际贸易概述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商品、服务和资本的交流与流动的经济行为。
它是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的基础,对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国际贸易的理论基础1. 比较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由经济学家大卫·里卡多提出,认为各国应该根据其相对成本差异来特化生产,通过国际贸易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提高综合国民收入。
2. 绝对优势理论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
该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在某种产品生产上比其他国家更高效,那么该国应该专门生产和出口这种产品,同时从其他国家进口其他产品。
3. 因素禀赋理论因素禀赋理论是由海克斯·欧林斯提出的,其核心观点是国际贸易是由各国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所决定的。
三、国际贸易政策1. 贸易保护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是指通过采取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手段,限制进口,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
贸易保护主义可以提高本国产业竞争力,但也容易引起贸易战和经济失衡。
2. 贸易自由主义贸易自由主义强调自由贸易和开放市场,主张取消关税壁垒、减少非关税壁垒,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贸易自由主义有利于扩大市场、提高效率和促进全球经济繁荣。
3. 反倾销和补贴措施反倾销和补贴措施是国际贸易政策中常用的手段,用于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贸易行为的侵害。
反倾销是指国家对于进口产品采取的正当防卫措施,补贴是指国家对本国产业给予的经济补贴。
四、国际贸易组织1. 世界贸易组织(WTO)世界贸易组织是国际贸易领域最高级别的组织,旨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公平竞争。
它制定了国际贸易规则,解决贸易争端,并促进贸易合作与谈判。
2.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UNCTAD)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是联合国系统内专门负责贸易和发展问题的机构,致力于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和地位。
它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政策研究和技术援助。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一个全球经济合作组织,目标是促进国际货币制度的稳定与发展,提供短期外汇贷款和政策建议,协调国际经济政策。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12)

第⼗四章海运、空运、公路和铁路运输 提单(bill of lading,B/L):是指⽤以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和货物已经由承运⼈接收或装船,以及承运⼈保证据以交付货物的单证。
提单的法律作⽤是什么? 1. 运输合同证明作⽤; 2. 货物收据作⽤; 3. 物权凭证作⽤。
提单的内容主要包括: 1. 货物的品名、标志、包数或件数、重量或体积,以及运输危险货物时对危险性质的说明; 2. 承送⼈的名称和主营业所; 3. 船舶名称; 4. 托运⼈的名称; 5. 收货⼈的名称; 6. 装货港和在装货港接收货物的⽇期; 7. 卸货港; 8. 多式联运提单增列接收货物地点和交付货物地点; 9. 提单的签发⽇期、地点和份数; 10. 运费的⽀付; 11、承运⼈或其代表的签字。
提单与海运单的关系怎样? ⼆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其联系是: 1. 两者的格式和内容⼤体相近; 2. 都具有证明海上货物运输合同的作⽤和货物收据作⽤; 3. 托运⼈可以凭借其输结汇⼿续。
⼆者的区别: 1. 提单是物权凭证,海运单则不具有物权凭证的作⽤; 2. 提单可以代表运输途中的货物流通转让,但海运单则不具有流通转让性,这就使通过伪造单证进⾏诈骗的危险相应减少了。
提单的分类: 1. 按照货物是否已经装船可分为: A、已装船提单:指承运⼈将货物装上承运船舶之后向托运⼈签发的提单,其基本标志是记载了承运船舶的船名和装船⽇期。
B、收货待运提单,⼜称备运提单,是指承运⼈在接收货物但尚未将货物装上承运船舶之前向托运⼈签发的提单,通常未载明承运船舶的船名和装船⽇期。
***收货待运提单转化为已装船提单的⽅式有: A、托运⼈将该提单退还承运⼈,以换取已装船提单; B、承运⼈在该提单上加注承运船舶的船名和装船⽇期,加注后的提单视为已装船提单。
2. 按照收货⼈的记载⽅式分: A 记名提单,是指具体载明收货⼈的名称或姓名的提单。
B不记名提单,是指“收货⼈”⼀栏空⽩或仅载明货物“交与持票⼈”字样的提单。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无删减范文

《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国际贸易实务知识点总结1. 国际贸易的定义和特点1.1 定义国际贸易指的是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流和交易活动。
这些交易可以是直接的物品交换,也可以是通过金融机构进行的付款和结算。
1.2 特点- 跨越国家边界: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活动,涉及到货物和服务的跨国交流。
- 多元化:国际贸易涉及到各种不同的货物和服务,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
- 双向性:国际贸易是双向的,既包括出口也包括进口。
- 依赖性:不同国家之间的资源和优势不同,因此国际贸易使各国相互依赖。
2. 国际贸易的主要内容和形式2.1 主要内容- 货物贸易:包括原材料、成品、农产品等各种货物的交换和贸易。
- 服务贸易:包括金融服务、旅游服务、咨询服务等各种服务的交换和贸易。
2.2 主要形式- 直接出口和进口:由生产商或供应商直接将货物出口到目标市场,或直接从目标市场进口货物。
- 代理贸易:通过中间商或代理商进行贸易,中间商代表生产商销售货物或采购货物。
- 外包和合同生产:一些企业将生产环节外包给其他国家或企业,以降低成本或提高效率。
- 海外直接投资:企业在其他国家设立子公司或投资项目,并通过这些项目进行贸易活动。
3. 国际贸易的影响和意义3.1 经济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增长。
- 扩大就业机会:国际贸易带来了更多的需求和市场机会,刺激了就业岗位的增加。
- 提升产业竞争力:国际贸易激发了企业之间的竞争,促进了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3.2 社会影响- 文化交流和融合:国际贸易促进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理解,推动了文化的多元化和融合。
- 提高生活水平:通过国际贸易,人们可以获取更多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提升了生活水平和品质。
- 加强国际合作与友谊:国际贸易促进了各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增强了国际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4. 国际贸易的主要机构和规则4.1 主要机构- 世界贸易组织(WTO):负责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规则制定和纠纷解决。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复习笔记1

本文由飞梦好男儿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 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自考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笔记国际贸易: 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国际贸易: 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国际贸易商品分类: 按《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分为十大类: 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其具体分类为: 0类: 食品与主要供食用的活动物;1类: 饮料与烟草类;2类: 燃料以外的非食用粗原料;3类: 矿物燃料、润滑油与有关原料;4类: 动植物油脂与油脂;5类: 化学成品与有关产品;6类: 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类: 机械与运输设备;8类: 杂项制品;9类: 没有分类的其他商品。
初级产品: 指那些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 一般把0~4 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
工业制成品: 指全部经过机器加工的产品, 一般把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
出口贸易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
进口贸易: 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
对外贸易货物结构: 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
一国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决定。
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对外贸易: (地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的定义: 乌拉圭回合达成的《服务贸易总协定》general Agreement on Trade in Serves, (简称GATS)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 1. 跨境提供(cross-border supply), 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服务的提供者与消费者都不移动);2. 境外消费(consumption abroad), 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服务消费者过境移动);3. 商业存在(commercial present),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商业存在提供服务(服务的提供者将自己的生产要素移动到一缔约国内, 通过设立机构并提供服务, 取得收入); 4. 自然人流动(movement of personnel), 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服务提供者的过境移动在其他缔约方境内提供服务而形成的贸易)。
自学考试国际贸易实务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 必须背会的知识点1.为什么误称CIF为“到岸价”, :这是单纯从其主要价格构成来考虑的, 因为按CIF条件成交, 卖方要负责安排从装运港到目的港的运输和保险, 承担相笑的运费和保险费。
但由于CIF属于装运港交货, 风险已在装运港货物越过船舷时转移, 运输途中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卖方并不保证把货送到目的口岸, 因而称其为“到岸价”是不当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若海轮能直接靠岸, DES 则是名副其实的到岸价。
因为卖方要负责将货物安全运达目的港, 在船上将货物实际交给买方才算是完成交货。
在DES条件下, 卖方不仅要负责正常的运费、保险费。
还要负责诸如转船、绕航等产生的额外费用。
以与根据需要加保各种特殊附加险而支付的保险费。
2.样品: 是指从一批商品中抽出来的或由生产、使用部门设计、加工出来的, 足以反映和代表整批商品质量的少量实物。
3.对等样品:卖方可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 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交买方确认, 这种经确认后的样品, 称为“对等样品”或“回样”, 也有称之为“确认样品”。
10.中性包装:是指既不标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商和名称, 也不标明商标或牌号的包装。
也就是说, 在出口商品包装的内外, 都没有原产地和出口厂商的标记。
11.标准化运输标志:ABC…………………收货人代号1234…………………参考号NEW YoRK………目的地l/25…………………件数代号12.定牌: 是指卖方按买方要求在其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或品牌, 这种做法叫定牌生产。
13.班轮运输又称定期船运输, 它具有下列特点:(1)“四固定”——航线、港口、航期、运费率(2)“一负责”——船方管装管卸(3)船、货双方的权利、义务与责任豁免, 以船方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4)班轮承运货物的品种、数量比较灵活, 货运质量较有保证, 且一般采取在码头仓库交接货物, 故为货主提供了较便利的条件。
14.滞期费:是指在规定的装卸期限内, 租船人未完成装卸作业, 给船方造成经济损失, 租船人对超过的时间应向船方支付的一定罚金。
《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总结

1、我们质量要求技术标准、卖方对质量负责的条件和期限:质量符合国际出口优级品,如因品质问题引起的一切损失及索赔由供方承担,质量异议以本合同产品保质期为限。
2、交(提)货地点或方式:工厂交货
在贸易术语FOB的条件下,出口商在外贸合同中的保险选择,一般只会投两个保险:一切险(0.8%)和战争险(0.08%)。因为在跨国贸易中,距离远,好使长,贸易中所存在的风险性也是难以避免的,处于求稳心态,将贸易风险降到最低,投保是有必要的。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学结学院武夷学院商学院成绩姓名专业物流管理学号20124212044一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目的与意义10国际贸易这门课是一门理论与实务紧密结合的学科通过系统地学习国际贸易理论和实务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到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学习《国际贸易实务》的主要收获(20分)
从专业的性质而言的话,这门课程并不属于物流管理的必修课程,因此部分同学心里而言,并不十分重视,但是从经管类的大范畴而言,又这是学生需要掌握的一门知识。课程的重视性也就因同学们自身的定义来评判。
从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程的内容来看,这是一门专业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活动的学科,整个课程内容基本是全新的,跟我们以往其他课程所学的知识大为不同,知识的互相性强。从目前来看,大学这三年的所学习到的知识基本是围绕着物流和管理这两个词来展开。而国际贸易实务是围绕着对外贸易来开展,着重与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在其他课程有提到贸易实务这个名词,但是并没有深入的进行内容展开,所以学习了国际贸易实务这门学科,对于我们所掌握的知识结构起到充实和打基础的作用。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部分笔记(2)

三、国际贸易的地理分布 1. 国际货物贸易的地理分布 表现:①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越来越多;②各种类型国家的对外贸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发达国家间的贸易;③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贸易关系相对缩减。
2. 国际服务贸易的地理分布 ⼯业化国家在国际服务贸易中占有绝对优势。
服务进出⼝的位次为西欧居⾸,亚洲其次,北美第三。
第五章主要国际贸易理论 ⼀、绝对优势理论与⽐较理论 1. 绝对优势理论 ⑴由英国古典经济学的创始⼈亚当·斯密提出的。
⑵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
⑶理论:每个国家都应只⽣产它擅长的产品,然后⽤来交换别国所擅长的产品,这⽐各国各⾃⽣产⾃⼰所需⼀切东西更为有利。
⑷相关名词:①绝对优势:当⼀国能够⽤同样的资源⽣产⽐别国更多的产品,从⽽使每单位产品的⽣产成本低于别国,则称该国在这种产品的⽣产上具有绝对优势。
②⾃然优势:是超乎⼈⼒范围之外的⽓候、⼟壤、矿产等优势。
③获得性优势:是在经济发展的过程逐步形成的特殊技术或技巧等。
⑸绝对优势来⾃⾃然优势或获得性优势,可以⽤劳动⽣产率或⽣产成本来衡量。
⑹⽚⾯性:只能解释国际贸易中的⼩部分交易,即⼀国⾄少在⼀种商品的⽣产上处于绝对优势。
2. ⽐较优势理论 ⑴由英国的经济学⼤卫•;李嘉图提出的。
⑵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⑶理论:李嘉图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较优势,⽽不是绝对优势。
各国应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分⼯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产并出⼝其具有⽐较优势的产品,进⼝其具有⽐较劣势的产品。
⑷⽐较优势理论是经⼀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
这些假定包括: ①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产两种产品; ②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熟练之分; ③⽣产成本不变,⽆规模收益; ④没有运输费⽤; ⑤⽣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并在⼀国国内⾃同流动,⽽在国际间则不能⾃由流动; ⑥⽣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间实⾏⾃由贸易; ⑦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式进⾏; ⑧不存在技术进步。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自考重点一、国际贸易理论1. 绝对优势理论•由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
•解释了国际贸易的原因和利益。
•国家应该专门生产其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并通过贸易获得其他国家产品。
2. 比较优势理论•由大卫·里卡多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
•对绝对优势理论进行了扩展和深化。
•强调国际贸易的收益来自于国家之间的比较优势。
3. 比较成本理论•将生产成本的比较考虑进来的比较优势理论。
•强调了国际贸易的效率和盈利。
•当两个国家之间的生产成本差异较大时,国际贸易收益较大。
4. 国际商品需求方与供给方的比较优势•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性和消费能力较强,将使其作为出口国。
•生产商对商品的供给性和生产能力较强,将使其作为进口国。
二、国际贸易实务1. 贸易政策与措施•贸易政策的类型:自由贸易政策、保护贸易政策和干预型贸易政策。
•贸易措施的种类:关税、非关税壁垒、贸易配额和进出口许可证等。
2. 国际贸易组织•世界贸易组织(WTO):解决贸易争端和制定贸易规则的国际机构。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监督国际货币和金融体系的协调组织。
•世界银行:提供国际金融、投资和贷款的国际机构。
3. 国际贸易方式和方式选择•直接贸易:直接买卖商品和服务。
•冒充贸易:通过交换第三方货物实现贸易。
•不平等交换:有利于一个国家而不利于另一个国家的贸易关系。
4. 国际投资和跨国公司•国际直接投资:通过跨国公司在其他国家建立子公司或合资企业等方式进行投资。
•跨国公司:在多个国家开展业务的公司。
•跨国公司的优势:规模经济、技术创新和资源整合等。
5. 贸易合同和支付方式•贸易合同:买卖双方之间达成的协议,规定了交货、价格、付款方式等细节。
•支付方式:信用证、托收和电汇等。
6. 国际贸易风险管理•汇率风险:由于货币汇率的波动导致的风险。
•往来账户和国内外期权定价风险:由于利率的变动导致的风险。
7. 跨境电子商务•通过互联网和电子技术进行的跨国贸易活动。
国际贸易实务 读书笔记

国际贸易实务一.导论一.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和任务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专门研究国际间商品交换的具体过程的学科,是一门具有涉外活动特点的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应用科学,他涉及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法律与惯例、国际金融、国际运输与保险等学科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的运用。
二.本课程的研究对象及基本内容1.国际贸易术词贸易术语(trade terms)是用来表示买卖双方所承担的风险、费用和责任划分的专门用语。
2.合同条款合同条款是交易双方当事人在交接货物、收付货款和解决争议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的具体体现,也是交易双方履行合同的依据和调整双方经济关系的法律文件。
3.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和履行订立合同的过程,一般包括邀请发盘、询盘、还盘、和接受等环节。
其中发盘和接受是合同成立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
4.贸易方式三.学习本课程的方法1.正确处理本课程的自学考试大纲和教材的关系;2.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3.要注意业务同法律的联系;4.要注意结合我国国情来研究国际贸易惯例;5.要贯彻学以致用的原则。
第一篇国际贸易术语第一章贸易术语与国际贸易惯例2.贸易术语的作用:a)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明确彼此在货物交接方面所应承担的风险、责任和费用。
这就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缩短了洽商时间,从而节约了费用开支;b)有利于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c)有利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
(二)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3.国际贸易惯例的性质国际贸易惯例的是由国际组织其他权威机构通过对贸易习惯做法进行编纂和解释而形成的。
(惯例本身不是法律,它对贸易双方不具有强制性,因此买卖双方有权在合同中作出与某项惯例不符的规定)国际惯例在下列情况下具体有约束力:1)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的;2)买卖合同中有明确规定的。
4.关于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
有关贸易术语的国际贸易惯例,主要有以下三种:1)《1932年华沙—牛津规则》(Warsaw-Oxford Rules 19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国际贸易导论
一、国际贸易的含义
1.国际贸易–是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
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又称为世界贸易或全球贸易。
2.对外贸易–是指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守(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两者之间的关系–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国际贸易与对上贸易都
是跨越国界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国际贸易主要是从世界范围内考察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货
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而对外贸易则是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研究。
二、国际货物贸易
1.国际货物贸易–也称为有形贸易,它的对象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一定物理形态的
商品。
2.国际贸易商品分类–根据联合国编制的《国际贸易商品标准分类》(简称SITC),
分为10大类、63章、233组、786个分组和1924个基本项目。
其中0~4类为初级产品,5~8
类为工业制成品。
(老师说具体的分类内容了解就可以了)
3.对外贸易额–以货币表示的按现行价格计算的一国一定时期的对外贸易总额。
一般
以美元表示。
⑴贸易差额–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相比的差额。
⑵贸易顺差(出超)–即一国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⑶贸易逆差(入超)–即一国进口额大于出口额。
4.国际贸易额–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世界各国货物出口或进口总额,通常以美元表示。
5.对外贸易量–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已经排除了价格波动的影响,反映了对
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6.对外贸易结构–是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
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
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国素决定。
7.国际贸易货物结构–是反映国际货物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是指各类货物在国际贸
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各类货物在国际贸易总值中的比重来表示。
8.对外贸易地理分布–指一个国家或国家集团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有的地位,通常
以它们在该国进出口总额或出口总额(进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9.国际贸易地理分布–指各个国家(地区)在国际贸易中所处的地位,通常以它们的
出口额(进口额)占世界出口额(进口额)的比重来表示,是反映国际贸易地区分布和商
流向的指标。
三、国际服务贸易
1.服务贸易总协定》(简称GATS)将服务贸易界定为四类:
⑴跨境提供,从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员境内提供服务。
(都不移动)
⑵境外消费,在一成员境内向任何其他成中的服务消费者提供服务。
(服务消费者移
动)
⑶商业存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商业存在提供服务。
(服务
提供者移动)
⑷自然人流动,一成员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境内通过自然人提供服务。
(服
务提供者移动)
2.国际服务贸易的内容及分类
⑴以部门为中心的服务贸易分类方法,分为:商业性服务;通讯服务;建筑服务;分
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健康及社会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文化、娱
乐及体育服务;交通运输服务;其他服务。
⑵按照与商品贸易、直接投资的密切程度划分成三类:①同国际货物贸易直接相关的
传统国际服务贸易项目②同国际直接投资密切相关的要素转移性质的国际服务项目③相对
独立于货物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国际服务贸易项目。
⑶以“生产”为核心的划分方法,可分为三类:①生产前服务②生产服务,即生产过
程的服务③生产后的服务。
⑷以服务贸易中生产要素的密集程度进行划分,可分为三类:①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
②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③劳动密集型服务贸易。
3.国际服务贸易的特点
⑴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一般具有无形性。
⑵国际服务贸易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具有同步性。
⑶国际服务贸易的标的是难以储存和反复转让的。
⑷国际服务贸易一般不经过海关,也不显示在海关统计上。
4.国际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
从总体上说,国际服务贸易与国际货物贸易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
⑴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会刺激与之有关的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
⑵传统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以及新型服务贸易的出现也会促进国际货物贸易的发展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起源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