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的主体和客体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体与客体认识论的一对基本范畴。

主体是实践活
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是主体实活动和认
识活动指向的对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作为主体的人是有生命力和自然力的物质实体。

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它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一切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

人的主体地位的实践能力和认识
能力,是在社会中形成的,这种能力的发挥也离不开社会提供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

意识性是人之所以具有能
动性的重要根据。

主体的意识包括关于对象的意识和主
体的自我意识。

人不仅能按照自己的目的和需求能动地
反映世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地改造世界,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主体的形式可以分为:个人主体;集团主体;社会主体。

客体是客观的现实存在物。

客体是同主体活动有功能联系和被具体指向的东西。

因此,客体是被历史地规定着的,没有进入主体对象性活动领域的
客观存在事物,是不具备客体的规定性的。

客体可以分为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以物质形式、物质载体表现出来的精神客体,如录音磁带、电影拷贝、文化书籍、电子计算机存贮系统等。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是认识论的基本问题。

主体和客体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主体和客体之间始终存在着矛盾,客体不会自动满足主体的内在需求。

主体和客体又是统一的。

离开客体,无所谓主体,离开主体,也无
所谓客体。

主体的知识水平、技术手段制约着对客体认识和改造的深度和广度。

而客体也会促进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

主体的活动不能摆脱客体的规律及其条件的制约。

主体的能动性在于认识客体,并把它们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

主体和客体不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主要有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三个基本层次。

实践关系是主体改造客体以及客体被改造的关系。

这是主客体关系的最基本方面。

在实践关系中,主体基于对客体的一定认识和自身的需要,提出实践目的,运用工具和手段实现对客体的改造,取得一定的物质成果,把自己的目的、能力和力量对象化。

同时,客体也迫使主体的改造活动遵循它的规律性,主体的实践目的、实践方式和实践结果都要受到客体的制约。

认识关系是主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关系。

认识就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客体的信息作用于主体,使主体的观念获得客观内容;同时,主体根据需要对客体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形成了客体的主观映象,在观念上把握和反映客体。

价值关系是主体对客体的需要同客体满足需要之间的关系。

外部世界作为人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具有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的属性。

主体索取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事物作为客体,并通过活动改变客体,实现自己的目的,满足自己的需要。

主客体之间的这三层
基本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

实践关系是主客体关
系最基本的层次,认识关系可以指导实践活动,价值是人
的实践、认识活动的内在尺度、目的和动力,价值关系是
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层次。

认识主体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主体的基本形式:①个人主体;②集团主体;③社会主体。

认识客体是指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一切对象。

客体的基本形式:①自然客体;②社会客体;③精神客体。

认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包括:
(1)实践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

(2)认识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3)价值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需要和满足的对应关系。

(4)审美关系,即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欣赏和塑造的关系。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则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所谓认识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主
体的这种认识、改造客体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获得一定的价值.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