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石与假山的常见分类与技法
假山设计的平面处理手法
![假山设计的平面处理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d7bb3d46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7e.png)
假山设计的平面处理手法一、偏重式偏重式是在园林假山设计中的一种常用手法,它以一侧作为主峰,另一侧作为配峰,形成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的布局。
这种手法常用于庭院、园林入口等空间,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立体感。
二、对称式对称式是指假山在平面布局上左右对称,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
这种手法常用于大型公园、广场等公共空间,可以营造出庄重、肃穆的氛围。
三、台阶式台阶式是指在假山的表面设计成一系列的台阶,每个台阶都有不同的宽度和高度。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增加假山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也可以让游客在攀爬过程中感受到不同的视觉体验。
四、环绕式环绕式是指假山围绕着一个中心点或一条轴线进行布局,形成一种环绕的态势。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增加假山的深度感和空间感,同时也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被包围的感觉。
五、散置式散置式是指将假山石块散布在园林中,形成一种自然、随意的布局。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增加园林的自然感和生态感,同时也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一种轻松、愉悦的感觉。
六、靠背式靠背式是指将假山石块堆砌成一种靠背的形状,形成一种稳定、可靠的视觉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增加假山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同时也可以让游客在攀爬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安全感。
七、叠石式叠石式是指将假山石块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堆叠,形成一种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增加假山的层次感和立体感,同时也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八、峰石式峰石式是指将假山石块堆砌成一种山峰的形状,形成一种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视觉效果。
这种设计手法可以增加假山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同时也可以让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感受到一种崇高、庄严的感觉。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632b8f00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6.png)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石材置石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
置石可以起到装饰、排水、隔离等多重作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待置石的位置、大小、形状都需要考虑周到。
下面我们就来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和类型。
一、悬挂式置石悬挂式置石是指将石头悬挂在空中,使其呈现垂直状态。
在悬挂式置石时,需要考虑石头大小和重量,确保安全稳定。
悬挂式置石通常用于花园、庭院等小型场景中。
二、嵌入式置石嵌入式置石是将石头嵌入到地面内部,使其与地面齐平,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实用性。
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人行道、广场、花园等多种场景中。
三、山石式置石山石式置石是仿造山石构建的置石风格,以其原始、自然的风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风格的置石中,石头的样式和大小都非常关键。
山石置石可以用于公园、游乐场、庭院等大型场景。
四、波浪式置石波浪式置石是指将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叠起来,形成波浪形状的置石风格。
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可以应用于公园、广场等多种场景中。
五、拼花式置石拼花式置石是将不同种类的石头在一起组成形态各异的花型。
这种置石方式适用于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各种场景。
六、竖石式置石竖石式置石是指将长条形或扁平的石头直立放置。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公园、庭院等场景中。
竖石置石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神秘的氛围。
以上几种置石方式和类型,其实只是园林景观中的冰山一角。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置石方式和类型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掘。
丰富多样的置石方式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假山置石术语
![假山置石术语](https://img.taocdn.com/s3/m/88cc2f1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34.png)
假山置石术语假山是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景观元素,而置石则是构建假山的重要技术。
假山置石术语是指在设计和建造假山时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和技巧。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假山置石术语,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假山艺术。
1. 奇石:奇石是假山置石的核心元素,也是假山的灵魂。
奇石有独特的形态、纹理和色彩,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观赏价值。
常见的奇石有峰石、峡石、水石、洞石等。
2. 堆叠:堆叠是假山置石的基本技法,通过将多块石头堆叠在一起,形成山峦起伏的效果。
堆叠要注重形态和比例的协调,使石头之间产生自然而有趣的对比和变化。
3. 排列:排列是指将多块石头按照一定的规律和顺序放置在假山中。
常见的排列方式有线性排列、环形排列、螺旋排列等。
不同的排列方式可以营造出不同的景观效果。
4. 点缀:点缀是在假山中加入一些小石、花草植物等元素,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气。
点缀可以是一块小石头、一丛小草、一株小树等,要注意与主要石景的协调搭配,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 借景:借景是指通过巧妙的布局和安排,使假山与周围的自然景观或人工景观相互辉映、相互衬托,产生更广阔的视觉效果。
借景可以是山水、建筑物、花坛等,使整个园林景观更加开阔和丰富。
6. 空间:空间是假山置石中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
通过合理的布局和石景的大小、高低,营造出适宜人们活动和观赏的空间。
空间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根据具体的场地和设计要求进行调整和变化。
7. 贴石:贴石是将石头与地面、墙壁等结合在一起,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贴石要注意石与石之间的缝隙和角度的处理,使之看起来自然而不突兀。
贴石可以利用胶水、水泥等材料固定石头,使之更加牢固。
8. 模拟:模拟是指在假山置石中使用人工手法模拟自然景观的形态和纹理。
通过刻削、打磨、上色等技术,使石头更加逼真地模拟出山峦、流水、树木等自然景观的效果,增加观赏的乐趣和真实感。
9. 着色:着色是为了增强石头的质感和艺术效果,使之更加鲜活和生动。
着色可以使用颜料、染料等材料,根据石头的材质和形态进行精细的涂抹和描绘,使石景更加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
假山置石的摆放手法
![假山置石的摆放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99ba816f12d2af90242e67b.png)
置石
假山修建过程种,在假山周边都要用置石加以点缀。
而置石的选用就成了一大专项方案。
假山中置石有多种手法,下面为大家一一道来。
1.特置
故名思意就是特别放置的意思,这里多选用整块、而大、造型独特的石材,如灵璧石、大块太湖石等。
2.群置
而群置与特置相反,多采用石群、石块来布置,主次分明相互衬托,这里多采用千层石、龟纹石、小型灵璧石等来装饰。
3.对置
对置是特置的升级版,在特置的基础上选用两块石头相对而立相互呼应,这两块石头在造型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满足环境的需求即可。
4.散置
散置行业内又称散点。
攒三聚五化有形为无形,采用艺术搭配主次分明即可。
假山与置石工程
![假山与置石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63a90a1ffad6195f312ba666.png)
16 假山与置石工程16-1 概述16-1-1 假山与置石工程功能作用假山是指用人工堆起来的山,是从真山演绎而来,人们通常称为的假山实际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
假山是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运用传统与现代工艺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图16.1.1 假山置石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是人工再造山水景物的统称。
假山的体量大而集中,可观可游,使人置身于自然山林之感。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置石体量较小而分散,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体小而分散。
假山在中国园林中运用如此广泛并不是偶然的。
中国园林要求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高超的艺术境界。
园主为了满足游览活动的需要,在造园中必然要建造一些体现人工美的园林建筑。
但就园林总体要求而言,在景物外貌的处理上要求人工美从属自然美,并把人工美融合到体现自然美的园林环境中去。
假山和置石的运用正好能够体现出这种自然的美。
假山和置石的功能作用主要有:1.作为自然山水园的主景和地形骨架;2.作为园林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的手段;3.运用山石小品作为点缀园林空间的陪衬建筑、植物的手段;4.用山石做驳岸、挡土墙、护坡和花台等5.作为室内自然式的家具或器设。
假山和置石的这些功能都是和造景密切结合的。
它们可以因高就低,随势赋形。
山石与园林中其它组成因素如建筑、园路、广场、植物等组成各式各样的园景,使人工建筑物或构筑物自然化。
减少建筑物某些平板、生硬的线条的缺陷,增加自然、生动的气氛,使人工美通过假山或置石的过渡和自然山水园的环境取得协调的关系。
因此,假山与置石成为表现中国自然山水园最普遍、最灵活和最具体的一种造景手段。
参考相关规范:《假山叠石工程技术规程(试行)》(DB33/T1009.8—2001)16-1-2 假山与置石工程结构类型1.假山、置石结构类型假山的外形千变万化,但其基本结构分为基础、中层、收顶等三部分。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https://img.taocdn.com/s3/m/4da55bc5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b.png)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包括:
1. 位置选择:选择石头的位置要考虑整体园林布局,石头的形状和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景观的重点。
2. 石块的布局:石块的摆放要有层次感,可根据石块的大小、形状和色彩来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的景观效果。
3. 石块的安置方式:可以采用立石、切石、贴石、堆石等方式来安置石块,使之更加稳固和美观。
4. 石块与植物的搭配:石块与植物的搭配要考虑到彼此的比例、色彩、形态等方面的协调,使之相互衬托,形成和谐的园林景观。
5. 石块的雕刻和加工: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对石块进行雕刻和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感和个性化。
6. 石块的植入和固定:石块要植入到地面,并通过固定设施如水泥、钢筋等固定,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7. 石块的照明:可以利用照明设施来照亮石块,增强夜间的观赏效果,使园林在夜晚也具有艺术感。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技法在于选择合适的位置,合理布局,搭配植物,进行加工和固定,以及利用照明等手段,使石块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美感。
假山置石的类型
![假山置石的类型](https://img.taocdn.com/s3/m/5e960d8e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5.png)
假山置石的类型1.假山的类型第一种情况,从堆山主要材料分,可将假山分为土山、带石土山、带土石山和石山等四类。
(1)土山:是以泥土作为基本堆山材料,在陡坎、陡坡处可有块石作护坡、挡土墙或作磴道,但不用自然山石在山上造景。
这种类型的假山占地面积往往很大,是构成园林基本地形和基本景观背景的重要构造因素。
(2)带石土山:主要堆山材料是泥土;是在土山的山坡、山脚点缀有岩石,在陡坎或山顶部分用自然山石堆砌成悬崖绝壁景观,一般还有山石做成的梯级磴道。
带石土山可以做得比较高,但其用地面积却能够比较少,多用在较大的庭园中。
(3)带土石山:山体从外观看主要是由自然山石造成的,山石多用在山体的表面,由石山墙体围成假山的基本形状,墙后则用泥土填实。
这种土石结合而露石不露土的假山,占地面积较小,但山的特征最为突出,适于营造奇峰、悬崖、深峡、崇山峻岭等多种山地景观。
(4)石山:其堆山材料主要是自然山石,只在石间空隙处填土配植植物。
石山造价较高,堆山规模若是比较大,则工程费用十分可观。
因此,这种假山一般规模都比较小,主要用在庭院、水池等空间比较闭合的环境中,或者作为瀑布、滴泉的山体应用。
第二种情况,从景观特征来分,可将假山分为仿真型、写意型、透漏型、实用型、盆景型等五类。
(1)仿真型:这种假山的造型是模仿真实的自然山形,山景如同真山一般。
峰、崖、岭、谷、洞、壑的形象都按照自然山形塑造,能够以假乱真,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开”的景观效果。
(2)写意型:其山景也具有一些自然山形特征,但经过明显的夸张处理。
在塑造山形时,特意夸张了山体的动势、山形的变异和山景的寓意,而不再以真山山形为造景的主要依据。
(3)透漏型:山景基本没有自然山形的特征,而是由很多穿眼嵌空的奇形怪石堆叠成可游可行可登攀的石山地。
山体中洞穴、孔眼密布,透漏特征明显,身在其中,也能感到一些山地境界。
(4)实用型:这类假山既可能有自然山形特征,又可以没有山的特征,其造型多数是一些庭院实用品的形象,如庭院山石门、山石屏风、山石墙、山石楼梯等。
假山叠石,七个技法搞定全部!
![假山叠石,七个技法搞定全部!](https://img.taocdn.com/s3/m/7fd57929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5.png)
假山叠石,七个技法搞定全部!1、挑与压一般用具有横向纹理的山石作横向挑出,以造成飘舞之势,所以又称"出挑'。
"单挑'为一石挑出,"重挑'为挑石下有一石承托。
假如要逐层挑出,出挑的长度最好以挑石的1/3为宜。
挑石肯定要选用一些质地结实而无暗断裂痕的山石,其判别的方法,一般以小扣听声来鉴别。
假如是两端都挑出,则对挑石的选用更需细心。
现苏州假山匠师也有采纳竖石作出挑的,但难度较高。
"挑'的关键是"巧安后坚',"前悬浑厚,后坚藏隐',所以它和"压'具有不行分割的关系。
"偏重则压',即横挑而出的造型山石会造成重心外移,偏于一侧,这时就必需要用山石来进行配压,使其重心稳定,所以压石尤以能达到结实而浑然一体最为重要。
一般一组假山或一组峰峦,最终的整体稳定是靠收顶山石的配压来完成的,此时则需要选用一些体量相对较大、造型较好的结顶石来配压收顶,这样会显得既稳固又美观。
2、飘挑头置石为"飘'。
飘石的使用主要是丰富挑头的变化。
飘石的选用,其纹理、石质、石色等应与挑石相一样或协调。
在传统上,有时还可将飘石处理成各种的动物形象;而在现代叠石技法上,在传统的"飘'的叠法基础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和进展,它常选用一些体量较小、具有狭长、细弯、轻薄等特征的山石,依据造型构思,利用黏结材料以及捆、绑、卡、夹、支、撑、挂等方法,进行定位、定形,从而创作出一种石与石之间,具有留空、留白特征的镶石或搭接技术,利用"飘'的处理,能使假山的山体形状轮廓显得轻松、空透、飘逸。
它多用于太湖石假山类型中的小品堆叠。
3、叠"岩横为叠',即用横石进行拼叠和压叠,以形成横向岩层的结构的一种叠石技法,这是传统假山堆叠中最常用的方法。
如网师园"云冈'黄石假山的造型,就是运用了以"岩横为叠'的主要手法而构成的。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97543a77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0.png)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一、概述园林假山、叠石、置石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见的一种表现手法,通过运用不同形态、纹理和颜色的石材,结合自然景观和植被,打造出具有美感和艺术性的景观。
本技术方案将详细介绍园林假山、叠石、置石的施工工艺与方法。
二、材料准备1.石材选择:选用质地坚硬、纹理美观的天然石材,如花岗岩、石灰岩等。
2.砂石选择:选用颗粒度合适的河沙和石粉。
3.混凝土:选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的混凝土。
三、施工步骤1.基础施工1.1划定假山、叠石、置石的区域,并清理出草皮和表土。
1.2按照设计要求,用砂浆或钢筋混凝土修筑基础,以确保假山、叠石、置石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1.3在基础上修筑园林水池(如有)。
2.假山施工2.1在基础上铺设一层防水材料,以保护水池。
2.2使用胶凝材料将底座石和假山石固定在一起,形成假山的主体。
2.3根据设计要求,将胶凝材料涂抹到底座石和假山石的接缝处,使其看起来更自然。
2.4根据设计要求,用水泥砂浆填充假山内部,然后用木棍或铁丝在其内部形成空腔和通道。
2.5等水泥砂浆干燥后,用小工具修整假山的表面和边缘,使其看起来更加自然。
3.叠石施工3.1根据设计要求将石材进行分类,并根据大小、形状和颜色的差异进行排列。
3.2先铺设一层砂石,然后再将石材依次置放在其上,注意保持石材之间的间距和均匀性。
3.3用适量的砂浆将石材进行粘合,并在石材的背面填充砂浆,以增加稳固性。
3.4在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可以利用木质支撑物或钢筋等增加叠石的稳定性。
3.5先由专业人员拼接好大块石材,再由普通工人进行小块石材的填充,以确保施工质量。
4.置石施工4.1根据设计要求,在所选的区域先用浅层砂浆铺设一层砂石。
4.2在砂石上将石材逐个置放,并用适量的砂浆或胶凝材料进行固定。
4.3在置放石材时,要注意造型的合理性和美观性,营造出富有层次感和动感的景观效果。
4.4在施工过程中,可以利用木质支撑物或钢筋等增加石材的稳定性。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d8609498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9.png)
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介绍园林假山是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瑰宝,是一种采用天然山石或人工石料按照一定的造景手法制成的人工山峦、小山丘或嶙峋山峰等人工景观。
假山能为园林增添自然山水之趣,让游人在随意漫步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文化氛围。
此外,假山的建造手法也是极为重要的,下面将就园林假山置石造景手法进行介绍。
一、工程制作假山的制作需要按照自然山体的形态、风貌来规划,确定其高、宽、厚等园林中使用生料制作假山,其基本原理是参照现有的山体形态和地形风貌,采用一定形式、方法和技巧,由筑石师傅按照原有生石的颜色、形状及纹理组合而成,然后装修配置使之达到理想的造型效果。
一般制作过程如下:1.精选石料,选择石质纹理、色彩、外形等符合要求的石材。
一些天然石头或是经过加工、打磨后的石材都可使用;2.确定假山的形状、大小。
在形状断面或是模型上来规划将要造出的假山形状,计算大小,以便后续施工完成后与周边环境、景色相协调,与园林建筑相呼应;3.制作模型,按照规划的造型要求可以模拟出真实感的假山模型,并且根据模型来摆放验石;4.验石,通过查找与模型相似度较高的真石推算出通用的大小及数量等,并现场验石,若符合要求则安排使用;5.施工,构建假山的形状,包括架设、开凿、码石、填方、粘结等;6.配景,贴石、点睛、安装水池、流水等完成景观的配饰。
二、置石方法1.多层堆叠法多层堆叠法是假山造景常用的一种手法。
将较大的石块放在底层,较小的石块放在上层,逐渐在原型上堆叠而成。
最后用海绵和布条将各层石缝隙填补,并用水泥等材料固定。
2.穿插交叉法穿插交叉法是将大大小小的石块通过交叉塑造出类似山脉的形貌做法,需要注意前后左右、内外颜色、纹理、形状等方面的协调搭配,使假山整体的表现更具动感。
3.堆砌法堆砌法是将石块砌成连绵起伏的山峰,在石块的摆放上要注意在高低处的对比以及在颜色上的过渡。
不同的石材砌出来的效果也不同,在色彩、形态上要有所变化。
置石的常见形式
![置石的常见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7d7234c6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28.png)
置石的常见形式置石的常见形式导语:置石在园林中的应用方面亦有多种类型,常见形式有孤置、对置、散置、山石器设、山石花台、与建筑结合放置联体石、塑石等等。
让我们了解一下如何置石吧!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置石的常见形式,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孤置多以整块体量巨大、造型奇特和质地、色彩特殊的石材做成。
常用作园林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漏窗或地穴的对景。
这种石也可置于廊间、亭下、水边,作为局部空间的构景中心。
如苏州留园的冠云峰,北京颐和园的"青芝岫",故宫御花园内的钟乳石、珊瑚石、木化石等。
还有现在比较流行的大门入口的影壁石,小有1~9t,大则重达10~90t。
2.对置在建筑物前两旁对称地布置2块山石,以陪衬环境,丰富景色。
如北京可园中对置的房山石。
在现代园林中,我们喜欢在有标志性的路口对置摆放景石,起引导性功能并保护路口植物以免游人踩踏。
3.散置又称散点,即"攒三聚五"的作法。
常用于布置内庭或散点于山坡上作为护坡。
散置石体量一般都不会大,可分为大散点和小散点,北京北海琼华岛前山西侧用房山石作大散点处理,既减缓了对地面的冲刷,又使土山增添奇特嶙峋之势。
小散点,如北京中山公园"松柏交翠"亭附近的作法,显得深埋浅露,有断有续,散中有聚,脉络显隐。
4.山石器设为了增添园林的自然风光,常以石材作石屏风、石栏、石桌、石几、石凳、石床等。
北海琼华岛"延南薰"亭内的石几、石凳和附近山洞中的石床都使园林景色更有艺术魅力。
5.山石花台山石花台在园林中的作用可以总结为挡土墙的功能性置石。
布置石台是为了相对地降低地下水位,安排合宜的观赏高度,布置庭园空间和使花木、山石显出相得益彰的诗情画意。
园林中常以山石做成花台,种植牡丹、芍药、红枫、竹、南天竺等观赏植物。
花台要有合理的布局,适当吸取篆刻艺术中"宽可走马,密不容针"的手法,采取占边、把角、让心、交错等布局手法,使之有收放、明晦、远近和起伏等对比变化。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ad7c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f.png)
园林假山、叠石、置石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假山、叠石工程是指采用自然山石进行堆叠而成的假山、溪流、水池、花坛、立峰等工程。
置石工程的主要形式有特置、对置、散置、群置、山石器设等。
置石用的山石材料较少,施工较简单。
假山叠石或在重要位置堆砌的峰石、瀑布,宜由设计单位或委托施工单位制作1∶25或1∶50的模型,经建设单位及有关专家评审认可后再进行施工。
假山叠石选用的石材质地应一致,色泽相近,纹理统一,石料应坚实耐压,无裂缝、损伤、剥落现象;峰石形态完美,具有观赏价值。
1.假山、叠石基础工程假山、叠石基础工程施工应符合设计和安全规定,假山结构和主峰稳定性应符合抗风、抗震强度要求。
假山、叠石的基础应符合下列规定。
(1)假山地基基础承载力应大于山石总荷载的1.5倍;灰土基础应低于地平面20cm,其面积应大于假山底面积,外沿宽出50cm。
(2)假山设在陆地上,应选用C20以上混凝土制作基础;假山设在水中,应选用C25混凝土或不低于M7.5的水泥砂浆砌石块制作基础。
根据不同地势、地质有特殊要求的,可做特殊处理。
2.假山、叠石主体工程假山、叠石主体工程应包括下列内容。
(1)主体山石应错缝叠压,纹理统一。
叠石或景石放置时,应注意主面方向,掌握重心。
山体最外侧的峰石底部应灌注1∶2水泥砂浆。
(2)假山、叠石和景石布置后的石块间缝隙,应先填塞、连接、嵌实,用1∶2的水泥砂浆进行勾缝。
勾缝应做到自然平整、无遗漏。
明缝宽应不超过2cm,暗缝应凹入石面1.5~2cm,砂浆干燥后色泽应与石料色泽相近。
(3)跌水、山洞的山石长度应不小于150cm,整块大体量山石应稳定,不得倾斜。
横向挑出的山石后部配重不小于悬挑重量的2倍,压脚石应确保牢固,黏结材料应满足强度要求。
辅助加固构件(银锭扣、铁爬钉、铁扁担、各类吊架等)承载力和数量应保证达到山体的结构安全及艺术效果要求,铁件表面应做防锈处理。
(4)假山山洞的洞壁凹凸面不得影响游人安全,洞内应有采光,不得有积水。
假山石的组合形式
![假山石的组合形式](https://img.taocdn.com/s3/m/df89e48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b.png)
置石
置石用的山石材料较少,结构比较简单,对施 工技术也没有很专门的要求,因此容易实现,可以 说置石的特点是以少胜多、以简胜繁,量虽少而对 质的要求更高。依布置形式不同,置石可以分为特 置、对置、群置、散置等。
假山的布置要点
假山的布置要点
1、山水结合,相得益彰 2、相地合宜,造山得体 3、巧于因借,混假于真 4、主宾分明,相辅相成 5、三远变化,移步换景 6、远看山势,近观石景 7、寓情山石,情景交融
假山的结构
7、飘
当出挑山石的形状比较平直时,在其挑头置一小石如飘 飞状,可使挑石形象变得生动些,这些叠石手法称“飘”。
8、顶
立在假山上的两块山石,相互以其倾斜的顶部靠在一起 ,如顶牛状,这种叠石方法就叫做“顶”。
假山的结构
9、卡
在两个分离的山石上部,用一块较小山石插入二石之 间的楔口而卡在其上,从而达到将二石上部连接起来并在 其下做洞的叠石方法。
3、崖顶
山崖是山体陡峭的边缘部分,既可以作为重要的山景部 分,又可作为登高望远的观景点。山崖主要可以分为:平顶 式崖顶、悬垂式崖顶。
4、平顶
园林中,为了使假山具有可游、可憩的特点,有时将山 顶收成平顶。其主要类型有平台式山顶、亭台式山顶和草坪 式山顶。
谢谢观看
假山的结构
5、夹
在上下两层山石之间,塞进比较小块的山石并用水泥砂 浆固定下来,就可在两层山石间做出洞穴和孔眼。此外,在 向直立的两块峰石之间塞进小石并加以固定,也是一种“夹 ”的方法。
6、挑
挑又叫“出挑”、“外挑”或“悬挑”,是利用长形山石 作挑石,横向伸出于其下层山石之外,并以下层山石支承重 量,再用另外的重石压住挑石的后端,使挑石平衡地挑出。
14、肩
置石有些类型及营造方式 工程.doc
![置石有些类型及营造方式 工程.doc](https://img.taocdn.com/s3/m/156d340a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0.png)
置石有些类型及营造方式工程
置石有哪些类型及营造方式?
通常有太湖石、灵璧石、斑马纹石、泰山石、石笋、卵石等,
独峰石:体量大、色彩突出,姿态或优美或雄浑,古朴秀丽、形神
兼备,置于庭园主要位置中,供人欣赏。
这些孤赏石除了本身具有瘦、透、漏、皱、丑的欣赏价值,又因历年流传,极具人文价值。
如上海豫园的”玉玲珑”,苏州的”瑞云峰”,杭州的“绉云峰”
和北京的”青芝岫”等,
散点石:太湖石、灵壁石、英石、斧劈石、石笋石等,“攒三聚五”,“散漫理之”。
有断有续、主次清楚、上下曲折、顾盼照应、层次丰富。
配合地形,植以花木。
是山石在庭院中最为广泛的应用。
日式庭院的置石景观,那么是重于布局的群体效果,表达一种自然
天成的野趣,与我国的孤赏石有所不同。
景石的放置是将景石具有
特色的一面朝向欣赏者,除符合真、善、美的法那么外,更应注重
牢固、平安。
堆叠山石要注意的是:
1、在同一座山或同一区域的景石组合中,忌用不同种类的石材。
2、石材的纹理要统一,切忌横七竖八乱堆乱放。
3、石色要协调,尽量选用色彩协调统一的石材。
这样使人感到整个
假山浑然一体,置石也与环境相协调。
假山置石造型的技艺
![假山置石造型的技艺](https://img.taocdn.com/s3/m/c5a704196edb6f1aff001fa5.png)
石助山势,山藏石趣,雅俗共赏,有景、有境、有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假山置石造型的技艺。
假山体量可大可小,小者如同山石盆景,大者可高达数丈。
广义的假山上包括假山和置石两个部分。
假山以造景游览为主要目的,充分地结合其他多方面的功能作用,以土、石等为材料以自然山水为蓝本并加以艺术的提炼和夸张是用人工再造的山水景物;置石则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
总之,将石类与山类的造型进行组合的造山,是一种既具滴石的形态变化,又有山的气势造型的造山。
相地设计。
计成在《园冶》中说:“相地合宜,构图得体。
”如何利用园址中的地形地貌将造园所需的建筑、山石、树木等的因素进行统筹安排,使之巧妙地组成优美的山水园林空间环境,首先在与“相地合宜”的规划设计与布局。
相地设计的形式有两种,即原始地貌的地相设计和建筑地貌的地相设计。
原始地貌是指尚未建有~园林建筑设施的空间环境。
原始地貌的相地设计就如同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无拘无束,不仅风格易于统一,而且布局更易合理。
建筑地貌的相地设计,是在建筑早已完成的情况下,重新布置山水。
相地设计的目的是要使原本没有山水的空间环境和地形地貌变得更美。
因此,建筑地貌的相地设计就特别强调山水设计的造型布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统相地设计的常用技法。
1)避。
选择园址应尽量避开现代高层建筑物和避开噪音、污染等。
可将园中主山主景的大面朝向高层建筑物,这样,就保证了游人在园中见到主山主景大面的观赏效果。
还可利用游览线路的安排引导游人近距离观山,再利用茂密的树木或围墙、楼阁、山体等来遮挡园外的高层建筑。
四周都是高层建筑的空间环境,则适宜运用假山型或石型的造形。
尽可能地保留原始地貌中的高低、凸凹之势。
高处易堆成山,低处可挖成水,并在其山顺势布置山石,尽可能保留原有的水源和树木。
保留当地的建筑造型特色,还要力求造山的风格和周围建筑的风格的协调统一。
指园中的山石布局适合自然之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置石与假山的常见分类与技法
假山的几类应用方式:
一、置石
(1)特置
一般来说置石的特点是以简胜繁,以少胜多。
置石可以是独块立景,也可由数块组合搭配而成。
置石的形式有下列几种。
特置山石也可以称为孤置山石、孤赏山石,或者峰石。
一般来说,特置的石材体量较大,而且会有较为突出的特点,比如说有许多或大或小的窝洞,或者有许多折绉,或者奇形怪状,形象某物。
通常情况下,特置山石都是由单块山石布置而成的独立的石景。
一般是放置在园林入门处,当作入门的对景、障景,也常放置在亭侧廊间、漏窗前后、水池、天井中间等。
特置石也通常会与花台、壁山、岛屿、驳岸等结合布置。
现代新型园林的特置,一般都是与花台、水池或草坪、花架相结合的。
(2)对置
沿建筑中轴线两侧,或者道路旁作对称位置的山石布置,被称为对置。
(3)散置
我们通常所说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其实就是散置。
与其他布置方式不同,这种方式对石材的要求不是很高,特别是相对比特置而言要低得多,但是在组合上,却有较高的要求。
一般而言,散置常常在园门两侧、粉墙前、廊间、小岛上、山坡上或与其他景物结合实现造景。
散置的基本要点在于:主次分明,高低曲折,有聚有散,有断有续,疏密有致,层次分明。
就如明代画家龚贤所说“石必一丛数块,大石间小石,然后联络。
面宜一向,即不一向亦宜大小顾盼。
石小宜平,或在水中,或从土出,要有着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