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配套题库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引用格式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的引用格式如下:作者姓名、书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其中,作者姓名需要写全名,不可写简称;书名需要与书中一致,不可写简称或删减;出版社需要写全名,不可写简称;出版时间需要精确到年月日。
在文中引用时,可以在文中相应位置标注引文,也可以在文末参考文献部分列出所有引用文献。
在文中标注引文时,需要注明引文的具体内容,如“潘谷西认为”、“潘谷西在《中国建筑史》中指出”等。
在文末列出参考文献时,需要按照规范格式列出所有引用文献,如“[1]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XXXX.”等。
总之,在引用文献时,需要尊重原作者的权益,遵守学术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引用的准确性和合法性。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建筑中,被称为“木结构建筑之祖”的是:A. 故宫B. 大雁塔C. 应县木塔D. 天坛答案:C2. 以下哪个不是中国古代建筑的三大特点之一?A. 木结构B. 砖石结构C. 斗拱D. 屋顶答案:B3. 以下哪个朝代的建筑艺术达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峰?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C4. 中国古代建筑中,屋顶的“飞檐翘角”设计是为了:A. 美观B. 防水C. 避雷D. 增加采光答案:B5. 以下哪个建筑不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的代表?A. 颐和园B. 圆明园C. 拙政园D. 避暑山庄答案:C6. 中国古代建筑中,斗拱的主要作用是:A. 承重B. 装饰C. 通风D. 防火答案:A7.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A. 故宫太和殿B. 应县木塔C. 南禅寺大殿D. 嵩岳寺塔答案:C8. 中国古代建筑中,常用的屋顶形式不包括:A. 悬山顶B. 歇山顶C. 硬山顶D. 平屋顶答案:D9. 以下哪个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木结构建筑?A. 故宫太和殿B. 五台山佛光寺C. 应县木塔D. 嵩岳寺塔答案:A10. 中国古代建筑中的“四合院”布局,其主要特点是:A. 四面环水B. 四面环山C. 四面环绕建筑D. 四面开放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2.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结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答案:承重和装饰3. 中国古代建筑的“三进院落”布局,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院、中院、后院4. 古代建筑中的“飞檐翘角”设计,主要是为了解决________的问题。
答案:防水5. 中国古代建筑的“四合院”布局,其四周的建筑通常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答案
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我国古建筑之特有构件斗栱旳普遍使用开始于哪个朝代?(C )A战国B秦C汉D唐2.《营造法式》是哪个朝代旳著作?(C )A汉B唐C宋D清3.我国砖普遍用于民居砌墙始于哪个朝代?(D )A秦B唐C宋D明4.下面哪个都市不属于我国七大古都?(D )A杭州B南京C开封D苏州5.唐长安城位于汉长安城旳:(A )A东南B西南C东北D西北6.按尊卑次序排列,下列哪组屋顶形式是对旳旳?( C )A歇山顶、庑殿顶、硬山顶、悬山顶B庑殿顶、歇山顶、硬山顶、悬山顶C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D歇山顶、庑殿顶、悬山顶、硬山顶7.中国营造学社旳开办人是:(C )A、梁思成B、刘敦桢C、朱启钤D、朱士圭8.原始社会晚期黄河流域最具代表性旳建筑类型是:(B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9.历代帝王陵墓中“因山为陵”旳是:(B )A秦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0.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开凿于:(A )A北魏B北周C隋D唐11.我国用琉璃瓦旳历史始于哪个朝代?(A )A南北朝B唐C春秋 D 西周12.近代上海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旳开办人是:( D )A、梁思成B、刘敦桢C、柳士英D、黄作燊13.佛光寺东大殿平面柱网为:(C )A单槽B双槽C金厢斗底槽D分心槽14.我国已知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房屋旳实例是:(A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迹B西安半坡村遗迹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迹D陕西岐山凤雏村遗迹15.原始社会晚期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旳建筑类型是:(A )A干阑式建筑B木骨泥墙房屋C穴居D巢居16.我国已知最早旳庭院式建筑是:(C )A西安半坡遗迹B陕西岐山凤雏村遗迹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迹D浙江余姚河姆渡村遗迹17.我国已知最早、最严整旳四合院实例是:(B )A湖北蕲春建筑遗迹B陕西岐山凤雏村遗迹C河南偃师二里头宫殿遗迹D安阳小屯村殷墟宫殿遗迹18.我国瓦旳普遍使用是在哪个时期?(B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19.我国砖旳使用始于:(B )A西周B春秋C战国D秦20.著名旳河北赵县安济桥旳设计人是:(B )A李诚B李春C宇文恺D鲁班21.《园冶》旳作者是:(C )A李诚B李春C计成D苏东坡22.我国佛教旳四大名山是指:(A )A五台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B五台山、武当山、峨嵋山、普陀山C武当山、九华山、峨嵋山、普陀山D武当山、五台山、峨嵋山、九华山23.著名旳《考工记》成书于:(C )A春秋B西周C战国D商24.明朝天坛祈年殿三檐颜色为:(D )A所有青色B所有绿色C所有淡蓝色D分别为青、黄、绿三色25.“体形环境”建筑设计教学思想是由谁提出旳:(A )A、梁思成B、黄作燊C、柳士英D、杨廷宝26.《园冶》是哪个朝代旳著作?( A )A明B唐C宋D清27.“宝山宝顶”始见于(D )代帝王陵墓中。
中国古建筑纪录片参考文献
中国古建筑纪录片参考文献
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
1《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2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
3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
4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
二、通史、综合类书目
1刘敦祯《中国古代建筑史》
2潘谷西《中国建筑史》
3刘致平《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
4《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5萧默《中国建筑艺术史》
6潘谷西《中国古代建筑史(第四卷元、明建筑)》
7中华民族建筑(一五)
8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
三、重要的连续出版物书目
1《中国营造学社汇刊》(一七卷)
2《建筑历史研究》(1-3辑)(中国建筑技术发展中心建筑历史研究所)
3《建筑史论文集》(1-14辑)(清华大学建筑学系)
4《建筑历史与理论》(1-7辑)(中国建筑学会史学分会)
5《建苑拾英》(一三辑)
四、文集书目
1《梁思成文集》(一四)
2《刘敦被文集》(一四)
3《梁思成全集》(一九)
4《傅嘉年建筑史论文集》
5《柴泽俊古建筑文集》
6《陈明达古建筑与雕塑史论》
7《罗哲文建筑史论文集》
8《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集》(东南大学建筑学系)
9《建筑史研究论文集1946-1996》(清华大学建筑学系)
10龙庆忠《中国建筑与中华民族》
11《中国古建筑学术讲座论文集》(山西省古建筑保护研究所)12《王世仁建筑历史理论文集》。
古建筑文献目录参考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可参考的古建筑文献书目书目一、目录与文献检索类1 《中国古建筑文献指南1900-1990》,科学出版社20002 王镇华《中国建筑参考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0(3,4)3 黄健敏《中国建筑研究书目初编》,台湾《建筑师》1981(10)4 王其明《中国建筑图书书目初编》,(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古建专业讲义)注:2-4见《古建园林技术》合订本四附录《中国建筑文献的三个书目》5 刘敦桢郭湖生等辑《中国古代建筑史参考书目(初稿)》二、通史、综合类书目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 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 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B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 D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宽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城的风貌。
古戏台形成及其演变
古戏台形成及其演变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及其丰富。
而遗存于我国大江南北的古戏台,它作为一种承托戏曲表演的文化建筑,也像意味深厚的戏曲一般,浓缩了诸多魅力无比的文化内涵。
戏台建筑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类型,是古代戏曲文化的载体,也是研究古戏曲文化的“活化石”。
基于对戏台建筑的热爱,考虑到目前国内对戏台建筑的研究甚少的问题,本文在通过文献查阅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从讲述戏台的起源,重点讲述戏台演变过程,最后将历史不同时期戏台特点变化之对比,总结归纳出戏台建筑发展史等各方面问题。
标签:戏台建筑祭祀发展史特征Abstract:Chinese opera culture has a long history,and its rich. The Chinese on both sid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remains in the ancient stage,it is used as a supporting opera culture building,also opera like means deep,concentrated many charm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Stage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typ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is the carrier of ancient opera culture,living fossil is ancient opera culture ““. A love of Theatre building based on,taking into account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the stage building little problems,fieldwork in this paper,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and introduces the origin,from the stage,focus on the stage of evolution,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periods of history stage change of contrast,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building history of.Keywords:stage construction;sacrifice;development history;characteristics;1. 戏台建筑的起源与发展与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中国戏剧艺术起源于上古的宗教祭祀活动。
中外建筑史试题库(附参考答案解析)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完整word版)中国建筑史题库答案.doc
Page 1 of 16绘图题1.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12 边形、 15 层,高 40 米)2.九开间重檐歇山屋顶的宫殿的正立面和轴测图3.现存故宫太和殿的正立面图(包括建筑台基)4.山西五台佛光寺大殿平面和正立面、当心间剖面(面阔7间,进深8 架椽九檩)5.晋祠圣母殿平面和当心间剖面、正立面(面阔7间的重檐,殿身 5 间)Page 2 of 16 6.应县木塔平面和剖面Page 3 of 16 7.北京天坛总平面图(须标出主要殿宇名称)8.明清北京城总平面简图9.清式抬梁式七架无廊结构示意图、七架前后廊结构示意图10.营造法式规定殿堂进深八椽的屋面举折做法剖面示意图11.天坛祈年殿立面图(包括建筑台基)12.双杪双下昂斗拱剖面图(侧视图,仅画出外檐部分即可)13.汉高颐阙西阙正立面图14.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平面、剖面(面阔5间,进深 4 间 8 )15.广胜下寺平面剖面Page 7 of 16选择题1. 《营造法式》的成书年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2. 清代斗拱一般不再用于:()A 装饰 B 结构 C 度量 D 象征3. 如果用宋代殿阁地盘图来描述明清故宫太和殿的平面形制,应该属于:()A 金厢斗底槽B 单槽C 双槽D 分心槽4. 以下哪一位是中国古代造园专著的作者:() A 李渔 B 计成 C 张南恒 D 戈裕良5. 平闇天花主要用于那个朝代:() A 唐辽 B 宋元 C 明代 D 清代6. 《营造法式》中规定材等分为几等:()A 六等 B 八等 C 九等 D 十一等7. 北宋“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景象是哪个城市:() A 临安 B 汴梁 C 长安 D 洛阳8. 佛光寺大殿的平面形式是:金厢斗底槽9.北京城的内城城门名称是:()正阳门10.嵩岳寺塔平面轮廓形状为:()正十二边形11.下面哪一个不是单层塔:()嵩岳寺塔(15层)12.出三跳的斗拱在宋代称为六铺作,出四跳的斗拱称为七铺作13. 老子《道德经》“凿户牖以为室”的下一句为:()当其无有室之用14. 隋大兴城的规划设计者为:() A 宇文凯15. 北京故宫天安门前院落的形状为:()A 凹字形 B 工字型 C“ L 型” D“ T 字形”16. 清代工部工程做法中规定大木建筑斗口分为几等:() A 八等 B 九等 C 十一等 D 十三等17. 下面哪种不是我国传统木构架结构体系:() C 穴居式18. “斗拱宏大,出檐深远”形容的是哪个朝代木构殿堂的风格:()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19.歇山式屋顶又称为:()九脊殿20. 下面哪本书是成书与元明之际的民间建筑书籍:()A 营造法式B 营造法原C 鲁班经匠家镜D 喻浩所著木经21. 图片中的建筑的名称是:()A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B 宋画滕王阁C 唐大明宫麟徳殿D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22. 图片中的建筑的名称是:()Page 8 of 16A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B 宋画滕王阁C 唐大明宫麟徳殿D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23. 图片中的建筑的名称是:()A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B 宋画滕王阁C 唐大明宫麟徳殿D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24. 图片中的建筑的名称是:()A 承德普宁寺大乘阁B 宋画滕王阁C 唐大明宫麟徳殿D 正定隆兴寺摩尼殿25.图示斗拱称为:()A四铺作B五铺作C六铺作D七铺作26.抄手游廊出现在哪种民居中:(北京四合院)27.三间四耳一颗印是哪里的民居:(云南一颗印民居)28. “三堂两横”是哪地民居平面布局方式:(福建五凤楼)29. 唐代木构中普拍枋与阑额的关系是:()A 宽于闹额B 等于闹额C 窄于阑额D 无普拍枋30. “五山屏风墙” 、“观音兜”是什么构件()。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及答案
问答题1. 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和特点答:1.穿斗式:用穿枋吧竹子串联起来,形成一品一品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2.抬梁式: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撑起较短的梁3.井平式;用天然原木或者经过加工成为方木,多角形的幕僚层层叠成为房屋墙体,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叠,木头承重。
2. 屋面举架是什么意思?答:举是指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和屋面的材料而定。
如《考工记》中即有“匠人为沟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的记载,这表明至少在战国时已对草顶和瓦顶屋面规定了不同的坡度。
中国古建筑采用木材作为主要建材之一有何优缺点?答:优势是取材方便,适应性强,有较强的抗震性能,施工速度快,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是木材越来越稀少,木架建筑易遭火灾,白蚂蚁对木架建筑的严重威胁,木材受潮后易于朽坏,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分析北京故宫中轴线前三殿以南的空间处理手法?答:利用建筑群来烘托皇帝的崇高与神圣方面,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它的主要手法是在1.6km的轴线上,用连续的、对称的封闭空间,形成逐步展开的建筑序列来衬托出三大殿的庄严、崇高、宏伟。
北京故宫从大清门起经过6个封闭庭院而后到达主殿:大清门北以500余米长的“千步廊”组成一个狭长的前院,再接一个300余米长的横向空间,形成丁字形平面,北端就是高耸的皇城正门——天安门,门前配有白石华表,金水河桥,形成第一个高潮。
进入天安门,是一区较小的庭院,尽端是体量、形式和天安门相同的端门。
这种重复,使天安门的形象得到加强。
通过端门,进入一个深300余长的狭长院落,午门以其丰富的轮廓和宏伟的体量形成第二个高潮。
午门内是太和门庭院,宽度达200余米,至此豁然开朗。
过太和门,庭院更大,是一个面积4公顷多的近乎正方形的大广场,正中高台上的太和殿有10余座门、楼和廊庑环列拱卫,达到全局的最高潮。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附题库答案)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考研考点讲义
第一章㊀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 1 ) 专 题㊀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特征 ( 2 4 )
第二章㊀城市建筑 ( 5 0 ) 第三章㊀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 6 2 ) 第四章㊀宫殿、 坛庙、 陵墓 ( 8 2 ) 第五章㊀宗教建筑 ( 1 0 8 ) 第六章㊀园林与风景建设 ( 1 2 6 )
㊀㊀
㊀ 1 0
潘谷西《 中国建筑史》 考点精讲及复习思路
6 . 建筑组群已达到庞大规模, 未央宫有“ 殿台四十三” , 建章宫号称“ 千门万户” , 权贵宅第也是 “ 并兼列宅” , “ 隔绝闾里” 。 所有这些, 都显示处木构架建筑到两汉时期已进入体系的形成期。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2 2 0- 5 8 9年) 政局动荡, 战争持续, 长期处于分裂状态; 社会生产发展缓慢, 在建筑上不及两汉时期有那样多生 动的创造和革新, 主要是继承和运用汉代的成就; 1 . 东南地区城市建设和建筑活动的大量崛起。 2 . 佛教的盛行和佛寺、 佛塔、 石窟寺建筑的高潮迭起; 3 . 自然式山水风景园林在秦汉时开始兴起, 到魏晋南北朝时有重大发展。形成了皇家园林和私 家园林并立的局面, 是中国园林承上启下的转折期, 园林的营造观念从大尺度的形似自然向小尺度的 神似自然转变; 4 . 由于“ 胡坐” 的传入, 中国家具从适应席地坐的矮足形开始向垂足坐的高足形转变, 由此引发了 中国建筑室内空间和室内景观的改变。
知识点— — —穴居的发展过程
原始横穴→深袋穴 →半穴居→地面建筑 ↓ 1 . 圆形 2 . 方形、 长方形 3 . 吕字形
㊀1
知识点— — —干阑式建筑与木骨泥墙房屋
在长江流域多水地区由巢居发展而来。代表遗址是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发现的。 房 ★干阑式建筑:
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试 文物施工通论 试题+答案
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施工通论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2015考核大纲参考书目模拟试题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l 施工通论2考核大纲1. 建筑历史基础1.1 中国古代建筑简史1.1.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历史脉络1.1.2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各时代的特征1.1.3 了解宋《营造法式》1.1.4 了解清《工程做法则例》1.2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简史1.2.1 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技术的发展变化阶段1.2.2 熟悉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各阶段的工艺特征1.3 中国近现代建筑简史1.3.1 了解中国近现代建筑发展历史1.3.2 熟悉中国近现代建筑的技术发展变化过程2 文史、艺术及考古学基础2.1 中国古文献基础知识2.1.1 了解中国传统文献的分类2.1.2 了解中国正史和地理总志2.2 考古学基础知识2.2.1 了解田野考古学的概念和方法2.2.2 了解中国各时期考古的概况2.3 艺术史基础知识2.3.1 熟悉美与审美的基本知识2.3.2 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3 勘察测绘基础3.1 文物建筑测绘制图3.1.1 熟悉文物建筑测绘的基本知识3.1.2 熟悉文物建筑测绘的技术方法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l 施工通论33.1.3 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的基本操作3.2 摄影摄像及测绘技术3.2.1 了解摄影摄像的基本操作技术3.2.2 了解不同记录要求的文物摄影技术要点3.2.3 了解地形地貌测量的基本方法4 地质工程基础4.1 地质岩土工程基础4.1.1 了解地质学基础知识4.1.2 了解岩土工程基础知识4.2 地质加固技术概要4.2.1 了解文物古迹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4.2.2 了解文物古迹地质灾害的形成原因4.2.3 熟悉地质加固的主要技术措施5 文物材料及保护材料5.1 木质文物保护技术5.1.1 熟悉木材的构造特征5.1.2 熟悉不同木材种类的鉴定方法5.1.3 熟悉木材的各种病害类型及成因5.1.4 熟悉木材的防腐材料及加固处理方法5.2 砖石材料保护技术5.2.1 熟悉石材的类型及构造特征5.2.2 熟悉解石材的各类病害类型及成因5.2.3 掌握石材的加固及表面封护技术5.2.4 熟悉砖瓦质材料的构造特征5.2.5 熟悉砖瓦质材料的各类病害类型及成因5.2.6 掌握砖瓦质材料的加固材料及处理方法5.3 岩土文物保护材料技术5.3.1 熟悉石质文物的材料特性5.3.2 了解石质文物的残损病害原因分析5.3.3 掌握石质文物的保护方法5.3.4 熟悉石质文物保护效果的检测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l 施工通论45.3.5 了解土质文物的建造工艺及结构5.3.6 熟悉土质文物的主要病害及成因5.3.7 掌握土质文物加固材料及技术6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管理6.1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概论6.1.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目标和任务6.1.2 掌握项目管理相关的组织理论及基本的组织工具6.1.3 掌握工程项目管理规划的概念、内容和编制方法6.1.4 掌握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的工作性质、任务和责任6.2文物保护工程施工资金管理6.2.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资金管理的原则6.2.2 熟悉维修工程概算、预算及结算的编制6.2.3 掌握工程变更价款的确定方法以及工程结算的方法6.3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6.3.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目的和任务6.3.2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6.3.3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方法6.4 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6.4.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概念、原理和关注的重点6.4.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和验收的方法6.4.3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项目质量的政府监督6.5 文物保护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6.5.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任务和特点6.5.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程序和基本要求6.5.3 掌握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要求6.6 文物保护工程合同与合同管理6.6.1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订立的主要方式6.6.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的类型6.6.3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的主要内容6.6.4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合同实施的管理7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实践案例分析文物保护工程专业人员资质考核复习指南l 施工通论57.1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7.1.1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的程序7.1.2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招投标的要求7.2 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准备7.2.1 熟悉施工准备阶段的工作内容7.2.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施工勘察的方法7.2.3 掌握图纸会审及技术交底的要点把握7.2.4 掌握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7.2.5 掌握施工审批的程序及要求7.3文物保护工程施工现场管理7.3.1 掌握在工程实施中如何把握设计确定的保护原则7.3.2 掌握在工程实施中施工方法的选择7.3.3 掌握工程变更的处理方法7.3.4 掌握工程实施中工程资料的记录和编制办法7.4 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7.4.1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竣工验收的程序和要求7.4.2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竣工报告的编制办法7.5 文物保护工程绩效考评7.5.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绩效考评的意义7.5.2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绩效考评的方法8 文物保护工程资料档案8.1 了解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资料的重要性8.2 熟悉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资料的主要内容8.3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档案资料的记录与编制方法8.4 掌握文物保护工程资料档案的整理及保存规则注:所有法规及行业准则均以现行版本为准。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
《中国建筑史》试题库一、选择(15分,可随机抽取15道题)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C)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A)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B)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C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B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A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B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A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C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B)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C)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A)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C)城的风貌。
中外建筑史讲义第二讲思维导图 干货,无配图大纲版本
绪论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 1.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与多样性 • 1.1建筑特征受地域广、地质、地貌、气候、水文条件、各民
族的历史背景、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影响 :
• 南方:架空的竹、木建筑——“干阑”式; • 西北与新疆:土墙平顶、土坯拱顶、清真穹窿顶; • 黄河中上游:黄土断崖横穴作居——窑洞; • 东北与西南:原木垒成墙体的“井干” 式建筑; • 广泛分布于汉、满、朝鲜、回、侗、白等民族的地区,大都
• 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 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宋代称“铺作”,清代称“斗科”或斗栱; 在江南称“牌科”。
斗栱组成:斗、升、昂、拱、翘、坐斗。方形木头叫斗,弓形短木叫 栱,檐下斗拱因位置不同,所起作用也有差异,名称也不同。
绪论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 3. 单体建筑的构成 • 3.1 特点1:简明、真实、有机。
• 间,由相邻两榀房架构成,单做建筑最常见3、5、7、9等单 数组成。
• 3.2 特点2:平面、结构、造型三者不可分割。
• 屋顶,多种形式变化。
3.3 建筑单体分为屋顶、屋身、基座三部分。
课堂作业:临摹斗栱样式及厅堂 工具:A4纸、黑色水笔
绪论
二.中国建筑史分期
2.中国近代建筑史:
2.1 清时期——公元1840年至1912年; 2.2 民国时期——公元1912年至1949年。
绪论
二.中国建筑史分期
3.中国现代建筑史:
3.1 建国至改革开放前——公元1949年至1978年; 3.2 改革开放后——公元1978年至今( 2017年)。
绪论
二.中国建筑史分期
1.中国古代建筑史:
1.1 上古或原始时期——公元前200年以前; 1.2 两汉时期——公元前204年至公元220年; 1.3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至590年; 1.4 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 1.5 五代、宋、辽、金时期——公元906年至1280年; 1.6 元、明、清时期——公元1280年至1840年。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作业_拓扑同构——浅读中国古典园林意匠
中国古代建筑史纲 作业意向表达——从一个特征开始拓扑同构——浅读中国古典园林意匠在园林遗产的研究中,如希望高屋建瓴地撷取创新的启示,必须把目光从与现实不相适应的单个要素(如水,山,花木,特别是建筑)上移开,站得稍远一些,对它们作一次共时性的,即系统和整体的考查,注意要素之间关系的研究,才能找的其中更有生命力的本质。
——《中国古典园林的拓扑关系》朱光亚 建筑学报 1988年8月在世界园林体系中,中国古典园林与欧洲古典园林布局迥然不同,却又自成合理体系,西方园林通过几何感强烈的设计,突出了人类理性在自然创造中的作用,表现了对自然的占有欲,其设计理念与思路很容易通过逻辑分析和数学计算探寻出原因。
而中国古典园林则更注重自然生命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和作用,设计思路是基于审美和哲学的,因此很长时间内人们无法找到一个有逻辑感的理念以把握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脉络。
1988年朱光亚先生吸收数学拓扑学的概念提出的园林中的拓扑同构手法,针对中国园林的关系规律在理论上给与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答案。
随着园林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同构关系不断被检验并发展,成为了不可忽略的建筑意匠。
拓扑同构关系的历史发展拓扑同构理念来自于数学的一个分支“拓扑学”,起源于数学家欧勒对于著名“七桥问题”的研究1,“拓扑性质的哲学抽象是:‘研究几何图形在一对一的双方连续变换下不变的性质’”2例如图形在橡皮膜上形变时所保留下来的各元素之间不变的关系。
这种数学讨论形式区别于以往过于逻辑化、数字化的数学论证,从各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出发研究,反映了内在的偏向模糊的联系。
1 18世纪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
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2 《中国建筑史》 建筑工业出版社 潘谷西著 243页“中国传统文化历来推崇‘天人合一’的思想。
因此, 秉承‘师法自然’的基本原则, 造就了‘虽由人作, 宛若天开’的造园特点。
《中国建筑史》练习题分析
《中国建筑史》练习题分析《中国建筑史》练习题一、选择题(一)1.“殿堂”式大木构架符合以下哪个特征(D)A 穿斗B 内柱升高C 彻上露明造D 草栿2.斗栱在《营造法式》的各作制度中属于(C)A 小木作B 大木作C 铺作D 檐下作3.一般认为,中国古代地方城市中的商业街应出现于(A)A 宋B 宋以前C 明清 D元4.宋辽金时期最精美的“天宫楼阁”见于以下哪座建筑( C)A 隆兴寺摩尼殿B 晋祠圣母殿C 华严寺薄伽教藏殿D 少林寺初祖庵5.宋代的“材”为(C)A 斗口高B 斗口宽C 单拱高 B 单栱断面6.天安门工程的最初设计承建者是:( C )A、宇文恺B、李诫C、蒯祥D、也黑迭尔7.我国已知的最早采用榫卯技术构筑木结构房屋的建筑遗址是:( A )A、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B、西安半坡母系氏族部落聚落遗址C、连云港藤花落龙山文化遗址D、西安客省庄龙山文化遗址8.清代斗拱一般不含以下哪种功用( B )A 模数化B 承重C 装饰D 材等9.明清北京故宫建筑受以下哪个地域工匠系统影响最大( C )A 晋B 冀C 苏D 赣10.中国拱券结构大致出现于( B )A 东周B 西汉C 唐宋D 明清11.以下哪一条与长城无关( A )A 宗法制度B 秦始皇C 胡服骑射D 丝绸之路12.18世纪将中国建筑介绍到欧洲的著名人物是( B )A 南怀仁B W·钱伯斯C J·朗世宁D 汤若望13.以下哪条不符合历史建筑保护的精神( A )A 全面保护B 重点保护C 有限保护D 酌情保护14.中国近代建筑中的复古主义思潮以下列哪一条为口号( C )A 历史主义B 民族形式C 中国固有形式D 民粹主义15.迄今所知最早的四合院建筑遗址是:( B )A、河南偃师尸沟商城遗址B、陕西歧山凤雏村西周遗址C、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D、安阳洹北遗址16.我国现存最早的城市地图是:( C )A、兆域图B、西京长安图C、平江府图D、清明上河图17.汉代四象中指东方的是( A )A、青龙B、白虎C、朱雀D、玄武18.清明上河图所表现的是( C )城的风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配套题库
潘谷西《中国建筑史》(第7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精选+章节题库】
目录
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二、简答题
三、绘图题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1篇中国古代建筑
第2篇近代中国建筑(1840~1949年)
第3篇现代中国建筑
•
试看部分内容
考研真题精选
一、名词解释
1黄肠题凑[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
答:黄肠题凑是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
“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
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才可以使用。
黄肠是指黄心的柏木,即堆垒椁室所用的柏木、枋木心色黄。
题凑是指枋木的端头皆指向内,即四壁所垒筑的枋木与同侧椁室壁板面呈垂直方向。
该类型墓穴的代表有秦公一号大墓、天山汉墓、广阳王刘建与王后合葬墓。
2三朝五门[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
答:三朝五门是指古代宫殿建筑中具有重要地位的殿堂与门楼。
“三朝五门”一词语出郑玄注《礼记》。
三朝五门的具体位置及名称因朝代不同而有所区别,以清代为例:三朝,对应三殿,分别是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五门,分别是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
3金箱斗底槽[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研]答:金箱斗底槽是宋代殿阁内部空间划分的结构之一,也是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的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
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外层环包内层,内外柱高相等,柱径略有差别。
例如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4副阶周匝[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研]答:副阶周匝是指塔身、殿身的周围环绕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著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
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例如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
5叉手[山东建筑大学2014年研]
答:叉手是指支撑在侏儒柱两侧的木构件,是朱式建筑构件名称。
在抬梁式构架中,从最上一层短梁到脊“槫”(即脊檩)之间斜置的木件,称为“叉手”。
叉手的主要作用就是扶持脊“槫”。
在唐代及唐代之前,抬梁式木构架中只有叉手而不用蜀柱,宋代时则将叉手与蜀柱并用,而明清时则不用。
6牌坊[华侨大学2014年研]
答:牌坊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主要由柱、依柱石、梁、枋、楼等几部分组成。
它的形式有一间两柱、三间四柱等,也有大者能达到五间、七间的牌坊。
柱于之间架有横梁相连。
粱的上面承接着镌刻有建坊目的之类文字的枋,枋上建楼,粱与柱相连的拐角处多有雀替,每根石柱前后都有依柱石夹抱。
牌坊建在陵墓,祠堂、衙署、园林等处,甚至是街旁、里坊、路口,既可作为种标志,也可用于褒扬功德、辟表节烈等。
因此,牌坊分为:标志坊、功德坊和节烈坊。
7抄手游廊[华侨大学2014年研]
答:抄手游廊是中国传统建筑中走廊的一种常用形式,多见于四合院中,与垂花门相衔接。
一般抄手游廊是进门后先向两侧,再
向前延伸,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
在院落中,抄手游廊沿着院落的外缘布置,是开敞式附属建筑,既可供人行走,又可供人休憩小坐,观赏院内景致。
8抱鼓石[华侨大学2014年研]
答:抱鼓石,又称石鼓、门鼓、圆鼓子、石镙鼓、石镜,因一个犹如抱鼓形态承托于石座之上而得名。
抱鼓石属于门枕石,分为“螺蚌”和“如意”两种形态,一般在四合院大门底部,位于宅门入口,由两块形似圆鼓的石制构件组成。
抱鼓石是中国宅门中非贵即富的门第符号,是最能标识屋主等级差别和身份地位的装饰品。
抱鼓石是物化的礼制文化符号,它是一种内在世界通过装饰符号语言展示于外在世界的典型事例。
9侧脚[华侨大学2014年研][浙江农林大学2012年研]
答:侧脚是指为了增加建筑形式和结构的稳定性,建筑的外檐柱在前后檐方向上向内倾斜千分之十柱高,在两山方向上向内倾斜千分之八柱高,角柱向两个方向倾斜。
侧脚源于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
侧脚的目的在于借助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侧。
明代以后,侧脚逐渐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10上海沙逊大厦[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年研]
答:上海沙逊大厦是20世纪20年代英国新沙逊洋行投资兴建的一座“装饰艺术”风格的建筑。
1872年,英籍犹太人伊利亚斯·沙逊在孟买成立新沙逊洋行,后来上海开设分行。
1929年9月落成
新楼。
大楼19米高的墨绿色金字塔形铜顶是外滩的一个显著标志。
其设计者是著名的公和洋行。
底层西大厅和4~9层开设当时上海的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有9个国家风格的客房,底层东大厅租给荷兰银行和华比银行,顶楼是沙逊自己的豪华住宅。
19 52年,上海市政府接管该楼。
1956年作为和平饭店开放。
1965年,外滩19号原汇中饭店并入,分别称为和平饭店北楼和南楼。
1992年世界饭店组织将和平饭店列为世界著名饭店。
11祾恩殿[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祾恩殿是明长陵中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大殿,是中国现存最大的木构大殿,原称“享殿”,嘉靖十七年(1538年)明世宗到天寿山朝陵,更名为“祾恩殿”。
“祾”取“祭而受福”之意,“恩”取“罔极之恩”之意。
祾恩殿建成于明成祖永乐十三年(1 415年),外观重檐四阿顶,坐落在三层汉白玉石栏杆围绕的须弥座式台基上。
下檐斗拱单杪双下昂,上檐双杪双下昂,顶部是重檐庑殿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象征着皇帝的“九五”之位,采用60根楠木大柱支撑殿顶。
12枋心[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枋心是指梁枋彩画的中心部分,长度约占整个梁枋的三分之一。
彩画是我国古代建筑上极富特色的装饰,用色彩、油漆在梁、枋、斗拱、柱、天花板等处刷饰或绘制花纹、图案乃至人物故事等,这些被绘画出来的各色纹样与图案就是彩画。
彩画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可增加木料的防腐防蛀性。
13中山陵[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研]
答:中山陵是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建于1926~1929年,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紫金山南麓,东毗灵谷寺,西邻明孝陵,整个建筑群依山势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主要建筑物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
中山陵各个建筑在型体组合、色彩运用、材料表现和细部处理上均取得极好的效果,色调和谐统一,增强着庄严的气氛,含意深刻,气势宏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第一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