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例8》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解决问题》教案(八)
新课标版三年级上册数学《估算解决问题》教案(八)用估算解决问题宝源小学潘夏微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0页例7及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0页的教学内容,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是通过把两、三位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来计算的,教材通过创设一个需要估算的实际生活情境使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进而找出可以把这个数看成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来估算的方法。
这样的安排既能够使学生提高口算能力,又能够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乘法估算方法。
学情分析在前面学生已基本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和两位、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在三年级中,大部分学生对乘法口诀能熟练掌握,小部分学生口算速度比较慢,个别学生口诀还不太熟练。
问题最大的是估算,在做计算题目的时候,很多学生往往很少进行估算,部分学生觉得列竖式计算还进行估算很烦,没有养成估算的习惯。
很多题目学生口算就算出来了,学生根本不需要估算,后面一些例题中,很多题目也无需估算,但我们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人为地要求让学生估算,然后笔算,久而久之,学生似乎对估算有一种腻烦心理。
这是我们在教学中值得关注的。
所以教师应创设一些需要估计的生活情景让他们有所感受,这是非常必要的。
只有经过长期的体验,才能培养起他们的估计意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并说出估算的思路。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价值。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在合作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难点明白估算的思路,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估算能力。
突破方法教法:情境创设法、引导法、比较法。
学法:合作、交流,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一、设计简介本节课的设计在阅读与理解环节,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呈现数学信息,在对比交流中体会到画示意图的方法简单明了,鼓励学生常使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数据信息的分析,在分析与解答环节,呈现了分步计算和列综合算式两种方法,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的能力;通过对比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不同问题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帮助学生建立此类问题的模型,更好地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3.通过一些具体的问题,让学生获得一些用乘除法计算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收集数学信息,提出、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教学准备:课件,实物投影四、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认识交流同学们,你们学校最近开展过哪些活动呢?二、情景创设,生成问题1.联系生活,引入课题邹老师的学校也开展了很多活动,最近开展了美食节活动。
美食节活动中也有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到三1班看看?(板贴: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学生们感受数学知识是要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出示题目,认真审题明明买3块蛋糕用了18元。
如果买8块同样的蛋糕,需要多少钱?提问:轻轻地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哪些信息很重要。
(学生说不到“同样”,师追问你还觉得哪个词需要特别提醒大家的?)2.自主画图,理解题意仔细听,你能用画图的方式表示题目中的意思吗?(停顿)想好了吗?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练习纸第1题。
(板贴:阅读与理解)3.反馈交流,理解题意①出示不完整的图(画圆的)你觉得这幅图怎么样?(如不知道怎么说追问:画完整了吗?,并补充完整,说:这样一补充我们一眼就能看明白3块蛋糕用了18元,8块同样的蛋糕需要多少元)现在谁能想刚才那样完整的说一说。
(完整)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doc
解决问题一、时间问题。
求几分钟前,用减法。
例:学校要求学生7时到校,小明从家里出发到学校需要10分钟,请问,小明至少什么时间出发?求:7时之前10分钟是什么时间?7时-10分=6时50分。
求几分钟后,用加法。
例:第一节课8:10上课,40分钟一节课,请问,什么时间下课?求:8:10之后40分钟是什么时间?8时10分+40分=8时50分。
求经过了几分钟,用减法。
例:小明7:30离开家,7:45分到学校,请问,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求:7:30到7:45经过了几分钟?7时45分-7时30分=15分。
注:时间减法:大的减小的,先算“分”,“分”减不下,向“时”借1,当作60再计算。
时间加法:先算“分” ,“分”满60,向“时”进1,再计算。
二:够不够的问题。
回答三个问题:有多少?需要多少?有的和需要的谁多?最后写答。
(有的比需要的多,则够;有的比需要的少,则不够。
)例: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道三年级来了221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9人。
六个年级的学生同事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思考:有多少个座位?(441个。
)需要多少个座位?(221+239=460个)有的和需要的比大小?(441<460)列式解答:221+239=460(个)441<460答:(座位不够,所以)坐不下。
三、倍数问题。
求倍数,用除法。
也就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
例:擦桌椅的有12人,扫地的有4人。
擦桌椅的人数是扫地的几倍?也就是求:12是4几倍?列式解答:12÷4=3注:“倍”不能做单位。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
例:军旗的价钱是8元,象棋的价钱是军旗的4倍。
象棋的价钱是多少?也就是求:8的4倍是多少?列式解答:8×4=32(元)四、乘除法的两步计算问题。
第一步,先求出每个是多少?例: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照这种速度,7天可以读多少页?先求:每天看多少页?再求:7天可以读多少页?每天读:24÷3=8(页),7天读:7×8=56(页)例:小林读一本故事书,3天读了24页,照这种速度,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先求:每天看多少页?再求:64页需要读几天?每天读:24÷3=8(页),64页需要读:64÷8=8(天)第一步:先求一共有多少?例: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第六单元《解决“归一”问题》教学设计
1.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识“归一问题”的结构特点,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画示意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
4.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感和成就感。
1.买3支钢笔需要24元,1只钢笔多少元钱?
24÷3=8(元)
2.一支钢笔8元钱,5支钢笔多少元钱?
8×5=40(元)
3.一支钢笔8元钱,40元钱可以买几支这样的钢笔?
40÷8=5(支)
师:刚才同学们回答得又对又快,表现非常优秀,老师很满意,你们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满意!
(二)导入新课
师:努力之后有收获是欣喜的!今天还有更复杂的题目,同学们想挑战吗?
生:不同点第一道题第一步用除法,第二步用乘法,第二道题第一步用除法,第二步还是用除法。
师:谁能说的更具体些吗?这两道题求的分别是什么?
生:第一道题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就是求8个6是多少。第二道题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就是在求30里面有几个6。
师:说的非常好。那这两道题的相同点是什么呢?
学习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归一”问题中各数量间的关系,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建立“归一”问题的数学模型,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二次设计
【环节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一)创设情景,复习旧知
师:老师去商店买钢笔,遇到了几个问题,想请同学们帮帮忙,行吗?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你用什么方法探究的这些知识?在探究中你有什么新体验?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实际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方案一:①9②0 方案二:①6 ②2方案三:①3②4
方案四:①0②6(答案顺序可以调换)
2.
入住方案
4人间
6人间
可住人数
①
5间
0间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0人
②
4间
1间
22人
③
3间
2间
24人
④
2间
2间
20人
⑤
1间
3间
22人
⑥
0间
4间
24人
由上表可知,方案①和方案④可满足。
答:如果每个房间都住满,可以开5间4人房间;或者可以开4人间和6人房间各2间。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单元第8课时《解决实际问题》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1.如图,餐厅有两种桌子,现有36位客人要用餐,如果不留空位,可以怎样安排桌子?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方案四
①
()张
()张
( )张
()张
②
()张
()张
()张
()张
①②
2.有20人准备入住如家酒店,酒店现在只有4人间和6人间供选择。如果每个房间都住满,可以怎么租房?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反思-6 用乘除法解决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人教新课标
《归一问题》课后反思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
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问题”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妈妈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1”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几个”最后的结果。
上课之前我主要思考了两个问题:怎样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首先,通过学生画图来理解题目的信息和问题,其次,看这图说一说要想算8个碗多少钱得先知道什么?然后列出算式。
最后,再从算式回归到图上,你的算式的每一步指的是图中的哪一部分?怎样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通过一次次的对比来完成建模。
第一次,分步算式与综合算式的对比:得出结论,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第二次,正归一与反归一的对比:得出结论,要想解决这两个问题都要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第三次,图的对比:通过每种问题的图边总结边把当中的每一份用突出颜色闪现出来。
让孩子们通过直观感受什么是归一问题。
第四次,生活中各种问题的对比:购物,读书,擦玻璃······通过不同问题的分析得出结论:像这样的问题都要求出一个的单位量,像这样的问题我们叫它归一问题。
一节课上的比较顺畅,感觉学生们也都接受了,但是还是有好多不足之处,例如:练习中的题目数上面没有选好,有重复现象。
还能压缩时间为后面的练习做准备。
想一想中的题,如果学生没有画图的,老师可以PPT 动态演示一下,帮助理解······带着收获与反思继续钻研我的学生,钻研我的教材。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精品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两位数乘一位数”中解决问题例8。
具体内容为:运用所学乘法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通过计算购物时总价与找零问题,深化对乘法计算理解。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解决购物找零问题。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与方法。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对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认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计算方法,解决购物找零问题。
2. 教学难点:理解并熟练运用乘法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购物场景图。
2. 学具: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购物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中信息,如:一件衣服价格为58元,顾客给售货员100元,请计算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钱。
2. 例题讲解根据情景图,引导学生列出算式:58 × 1 = 58。
解释乘法意义,即顾客购买1件衣服需要支付58元。
3. 随堂练习4. 知识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果顾客购买衣服数量不是整数,如3件半,该如何计算?六、板书设计1. 两位数乘一位数解决问题例82. 内容:乘法算式:58 × 1 = 58扩展算式:58 × 2 = 116,58 × 3 = 174,58 × 4 = 232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47 × 2 = ?63 × 3 = ?89 × 4 = ?(2)小华去超市购物,购买一件29元玩具和2瓶16元饮料,他给收银员50元,请计算收银员应该找回多少钱。
2. 答案:(1)94;189;356(2)收银员应找回50 (29 + 32) = 50 61 = 11元。
因为小华给钱不够,所以需要再给收银员11元。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围绕“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教学内容为教材第89页例8:行程问题。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以及在实际情境中应用所学知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掌握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2. 能够运用行程问题公式进行问题求解,并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速度、时间、路程三者关系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行程问题公式的掌握和实际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挂图。
学具:学生练习本、计算器、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小明骑自行车去学校的情景,提出问题:“小明每分钟骑多少米,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到学校?”引导学生关注速度、时间和路程。
2. 知识讲解(15分钟)(1)讲解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
(2)通过例题讲解,引导学生发现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得出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3)讲解如何运用公式解决行程问题。
3. 例题讲解(15分钟)结合教材第89页例8,讲解解题步骤,引导学生运用公式求解。
4. 随堂练习(10分钟)每个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90页第1、2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10分钟)六、板书设计1.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2. 主要内容:(1)速度、时间、路程的概念(2)行程问题公式:路程=速度×时间(3)解题步骤及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教材第90页第3题:小华跑步去公园,速度为每分钟120米,跑了20分钟,求小华跑了多少米?(2)教材第90页第4题:小芳骑自行车去图书馆,速度为每分钟150米,行驶了30分钟,求小芳行驶的路程。
2. 答案:(1)小华跑了2400米。
(2)小芳行驶了4500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设计(1)
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主要围绕“解决问题”的主题展开,重点讲解例8。
例8的内容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加减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涉及章节为第六单元第3节《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能正确列出算式并求解。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正确列出算式求解。
教学重点: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小明去超市购物的情景,让学生观察图片,引导他们发现图片中的数学信息。
2. 例题讲解以小明购物为例,讲解如何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列出算式,引导学生一步步求解。
(1)小明购买了3个苹果,花费9元。
每个苹果的价格是多少?(2)小明又购买了2个香蕉,总共花费了13元。
香蕉的价格是多少?3.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小明购物的情景,自行设计一个问题,并用加减法求解。
4. 小组讨论六、板书设计1. 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2. 内容:(1)小明购买3个苹果,花费9元。
每个苹果的价格是3元。
(2)小明购买2个香蕉,总共花费13元。
香蕉的价格是2元。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小华买了5个橙子,花费15元。
每个橙子的价格是多少?(2)小华又买了3个梨,总共花费了24元。
梨的价格是多少?2. 答案:(1)每个橙子的价格是3元。
(2)梨的价格是6元。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了加减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信息,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拓展延伸:设计一些与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课后尝试解决,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解决问题《例8》 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4 解决问题《例8》人教新课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解决实际问题:《例8》。
三、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学习新课(1)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总结,得出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学生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进行学习。
(2)解决实际问题:《例8》。
教师出示《例8》,引导学生运用刚学到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巩固练习教师设计一些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小结,梳理知识体系。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家长签字,检查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指导和反馈,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上教案是根据人教新课标的要求编写的,适用于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对于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我们需要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内容能否被学生有效吸收,以及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1. 导入新课的详细说明在导入新课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两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思考。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知识讲解 用画图法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打印版 1 用画图法解决实际问题问题(1)导入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教材71页例8)过程讲解1.读题,收集数学信息(1)已知条件:妈妈买了3个碗用了18元。
(2)所求问题: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2.画示意图理解题意,探究解题思路用○表示碗,依题意画示意图如下:⇒⇒3.解决问题18÷3 =6(元) 18÷3×86×8=48(元) 或=6×8=48(元)答:要用48元钱。
4.检验计算结果的正确性买8个碗要用48元,48÷8=6(元),一个碗6元,3个碗18元,与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符,所以买8个碗要用48元是对的。
5.问题延伸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从示意图上可以看出:求买8个同样的晚要用多少钱,应先算出中间量“一个碗多少钱”。
买3个碗用了18元。
求买8个同样的碗要用多少钱,用乘法计算。
买1个碗用的钱数。
要买8个同样的碗。
求一个碗多少钱,用除法计算。
小学-数学-打印版 2 (l)读题,收集数学信息。
①l8元可以买3个碗。
②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2)理解题意。
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解题关键是先求出买1个碗用多少钱,再看30元里面有几个1个碗的钱数,就能买几个同样的碗。
(3)探究解题思路。
⇒⇒(4)解决问题。
18÷3=6(元) 30÷(18÷3)30÷6=5(个) 或=30÷6=5(个)答:30元可以买5个同样的碗。
(5)检验结论。
30元买5个碗,每个碗6元。
18元买3个同样的碗,每个碗也是6元。
每个碗的价钱一样,说明答案正确。
问题(2)导入 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用这些钱买9元一个的碗,可以买几个?(教材72页例9)过程讲解1.读题.收集数学信息(l)已知条件:妈妈的钱买6元一个的碗,正好可以买6个。
三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
本数 7本 9本
一
钱数 35元 ?元
1本笔记本的4cm 80cm
1本字典有多高?
“1”本练习本多少元?
“1”块蛋糕多少元?
一 归“ ”
服装厂5天能加工运动
“1服度”1,0天020件能天,加能照工加这多工样少运的件动速?服
多少件?
“1”本字典多高?
......
村里新盖的3幢楼房
说一说你列的算式每一步表示的是什么意思。
3个——18元 8个——?元
3个——18元 ?个——30元
相同点:知道了3个碗是18元,马上就能想到1个碗是6元。
不同点: 第一道题是在求“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也
就是 求8个6是多少。 第二道题是在求“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也就是
在求30里面有几个6。
2:汽车从甲地到375千米的乙地, 5小时到达。到达乙地以后,照这 样的速度又行了3小时到达丙地。 甲、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布置作业
作业:第74页练习十五,第8题~10题。 第76页练习十六,第3题。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祝您成功!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8元 ?个
30元
18÷3=6(元) 30÷6=5(个)
30÷(18÷3) =30÷6 =5(个)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3个——18元 ?个——30元
18÷3=6(元) 30÷6=5(个)
30÷(18÷3) =30÷6 =5(个)
“1共算”住,幢了1楼440房2户户能需,住要照多几这少幢样户楼计?
房?
幼儿园买8个皮球,共付56元。 再买这样的5个皮球,还需要花多少钱?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 解决问题(71页例8)教学设计
课题:解决问题(71页例8)主备教师:王伟伟审核教师:姜银成张永强石强授课时间:第十三周星期三教学内容课本第71页及例8学习目标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增强分析能力,培养数学思维。
课型新授教具小黑板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解决问题(板书课题),过渡:要达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要靠大家认真自学,怎样自学呢?请看自学指导。
二、自学指导认真看课本71页例8,认真看图看文字,重点看解答过程。
思考:1.通过读题,你知道了什么?2.要求买8个玩用多少钱,要先算什么?3.想一想: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4分钟后,比谁会做与例题类似的题。
)三、先学过渡:现在自学竞赛开始,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姿最端正!1.看一看:生看书自学,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过渡:看完的请举手。
下面,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自学的效果怎么样?2.做一做:(课本第71页的“做一做”)(1)指2名后进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写书上。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坐姿端正)(2)生独立完成,师巡视搜集出现的问题,进行第二次备课,以备后教。
四、后教1.更正:写完的同学检查,检查完了以后观察堂上板演的内容,有不同意见的请举手,(用红粉笔把出错的部分用斜线划掉,在旁边更正,保留原有答案。
)过渡: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堂上板演的内容。
2. 议一议:(1)认为这道题列式对的举手,为什么?(2)追问:24÷3=8算的是什么?(3)要算全书64页,几天可以读完,还应先算什么?口述小结:在解决这类问题时,要算几个物品一共多少钱或算多少钱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物品,要先算意见物品多少钱。
3.拓展练习做练习十五7、8题。
五、练一练过渡:今天的知识你学会了吗?下面,大家就用今天的知识来做作业吧!有信心做全对,字写端正的同学请举手?作业:第72页9、10题六、板书18÷3=6(元) 18÷3×86×8=48(元) = 6×8=48(元)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精品教案
《解决问题》精品教案教学内容解决问题。
(教材第70~74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估算。
掌握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2.使学生认识到估算的价值。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能正确进行乘除混合运算。
难点: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学具课件。
教学过程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问题是借助乘法计算解决的,今天我们就一起去看看生活中哪些问题是需要乘法解决的?你能正确解答吗?自主探究1.教学例7。
(出示教材第70页例7情景图)师:每张门票8元,有29人参观,带250元买门票够吗?引导学生分析题意。
要想知道带250元钱够不够,必须先知道29人买门票共需多少元。
也就是要先算出29×8得多少,然后和250元比较一下。
生:29×8我还没有学过,怎么办呢?师:这道题只要知道29×8的结果比250大还是小就可以了,不必算出精确结果,因此我们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也就是看29×8大约等于多少。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讨论,先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到各小组巡视,及时指导、点拨学生。
集体交流:因为29接近30这个整十数,所以我把29看成30,用30×8=240,所以29×8大约等于240。
师:同学们想得很好。
29×8大约等于240,“大约等于”写成数学符号是“≈”,这是约等号,读作“约等于”,所以29×8≈240。
板书:29×8≈30×8=240(元)生:通过估算得出了29×8的结果,和250比较后发现250元钱够买门票了。
2.教学例8。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道稍复杂一点的问题,然后说说你的想法。
(课件出示:教材第71页例8)生1:我们可以用画图的方法来帮助理解问题。
《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
《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范文(精选5篇)《解决问题》的教学反思1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的“解决问题例8”。
这个例题要求学生通过看直观图分析数量关系:将抽象的数学信息具体化,进而探讨如何解决含有“归一问题”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以“妈妈买碗”为主线,通过学生熟悉的两步计算,建立“归一问题”的基本模型,让学生理解归一问题的解题思路:先算出“1”个单位的数量是多少,在根据题目中的其他条件算出“几个”最后的结果。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不强,在课件的设计中,主要采用示意图的方式,让学生看图理解题意,从课堂表现来看,效果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个别差生开始不理解,到后来的练习也能基本完成。
本节课的例题和“想一想”同属于归一问题,但略有不同,第一个是正归一,后一个是反归一,我在处理这两题时,采用了对比方式,让学生在对比之下发现不同,进而减少了正反归一问题的混淆。
在课堂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根据场景编题”的环节,给出学生一个条件,让学生补充提问题,巩固了学生的新知,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编题,在学生感受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的同时能调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性。
这节课后,通过自我反思教学过程,发现了自己的许多不足,主要有以下几点:1、课堂讲的偏多,没有放手给学生,担心学生画示意图课堂上耗时过多,不能按时完成教学内容。
在讲例题时,少数同学进行“分析与解答”活动,没能照顾学困生的学习体验。
2、分析题目时重复。
在分析问题时,总觉得学生没读懂题目,多次让学生分析,这就是造成教学内容完不成的主要原因。
3、教学中不想让学生犯错。
总着急想让学生一次就对,不懂让学生先犯错。
4、在全课小结时,学生对于“求单一量”这一问题不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最后只能我自己总结,这个环节就没有起到效果。
今后改进的措施:1、课堂要大胆放手给学生,能不讲的就不讲或少讲,让学生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2、学生学习要以优带差。
三年级上册P71 例8解决问题(3课时) 教案
《解决问题》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P71 例8 解决问题教学目标:1.学会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用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问题的能力。
2.继续用画图表征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能沟通图式与算式的联系,培养画图策略意识和能力,渗透数形结合和模型思想。
3.通过对比、辨析初步建立归一问题的模型,培养学生比较、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用画图策略解决乘除两步计算的“归一”问题。
难点:通过画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建立解决归一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一类数学问题。
(板书课题)2、给你5秒钟时间,仔细观察屏幕,说说你看懂了什么?课件出示,5秒后消失。
左边文字:3个24元,每个多少钱?右边示意图3、你看懂题目的意思了吗?怎么解答?4、再次出现课件,两边表达的意思一样吗?但左边是用文字表达,右边这个示意图,谁看懂了?说说看比一比,哪种更简便更好理解?5、小结:画示意图更简便更好理解,画示意图是我们解决数学问题的金钥匙!(板书:示意图)二、数形结合,构建模型1、课件出示例题,小明和妈妈去逛超市,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你们能帮妈妈解决这个问题吗?试试看,先画示意图,再列算式计算。
在学习单上第1题。
2、展示预设:画圆示意图、画线段图有请小老师,你告诉同学们,你画的示意图和算式的意思。
3、相机追问:(1)每个碗的价钱一样吗?你怎么知道?“同样的碗”(2)求8个碗需要多少钱,要先算什么?先算出一个碗的价钱(贴出板书)一个碗多少钱怎么算?先算出一个碗的价钱,就是这道题的关键点。
谁还有不同的算式综合算式,板书4、对比小结,不管是分步的还是综合的算式,他们都先算出什么?先算出一个碗多少钱,就是这道题的关键点,也叫中间问题。
5、最后我们还要看看48元这个答案对不对?谁来检验一下。
全班口答:需要48元。
开展图解数学教学助力学生思维进阶——以“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为例
开展图解数学教学助力学生思维进阶——以“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教学为例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是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本质是数学思维的建立与发展。
数学教学不能只浮于表层,要让学习有深度,才能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更好发展。
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任务与有力抓手。
“图解数学”就是通过合适的图来理解数学,继而解决数学问题。
在教学和学习中利用我们学过的直观几何、集合图、线段图等示意图进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分析数量关系,高效找到解决方法,将抽象问题具体化,将复杂问题简单化,培养与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以图解数学的教学促进深度学习,实现高阶思维能力的自然生长。
本文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决问题例8,教学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一”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为例。
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是教材的一个重难点,也是小学中高年级进一步学习解决问题的重要基础。
但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第一学段的学生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现状并不乐观。
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
教师要了解学生真实的思考过程,也就必须“让”出时间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图解数学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帮助构建学生的结构化思维,促进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行之有效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
一、图解数学暴露学生的思维情境出示例8:许老师买3个碗用了18元。
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需要多少钱?让孩子们独立思考,尝试用画图的方法进行数学信息的分析,再列式解答。
孩子们用不同的方法呈现数学信息,有的画示意图,有的画线段图。
解决这个问题怎么想的,分析数量关系,体现数形结合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
即3个碗18元,用除法能求出1个碗的价钱;要买8个这样的碗,就是求8个这样的价钱数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算式。
通过让学生自己来表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怎么样的。
然后让学生自己介绍是怎么想的,完整暴露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再观察这两幅图,发现有什么相同地方和不同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块 16÷2= 8(块) 先求每盒多少块。 8×5=40(块) 或16÷2×5= 40(块)
看图列式计算
15元 ?盒
40元 15÷3= 5(元) 先求每盒多少元。 40÷5= 8(盒) 或 40÷(15÷3)= 8(盒)
买 3个 18元
碗 8个 ?元
1个碗多少元?
先
买 3个 18元
求
碗 ?个 30元
1个碗多少元?
“
每单
桃 2盒 16元
酥 5盒 ?元
1盒桃酥的价钱
一 份量
桃 3盒 15元
1盒桃酥的价钱
”
酥 ?盒 40元
4碗可以盛32个饺子,照这样计算, 72个饺子需要几个碗?
32÷4=8(个)
先求每碗多少个。
72÷8=9(个)
或 72÷(32÷4)=9(个)
答:照这样计算,72个饺子需要9个碗。
18元 ?个
30元
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样的碗?
18÷3=6(元) 30÷6=5(个)
30÷(18÷3) =30÷6 =5(个)
两道题有什么相同点呢?
观察、比较、总结、归纳
出示:3个——18元 8个——?元
出示:3个——18元 ?个——30元
关键是先求出一个碗的价钱。
看图列式计算
小结一下: 画图:帮助理解题意! 关键:先求每一份
拓展:
4个人3个小时共摘桃子600千克, 照这样计算,5个人8小时可以摘多少 千克桃子?
解决问题例8
第六单元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 ,需要多少钱?
18元
?元 要求出8个碗多少钱48(元)
?元
18÷3×8 =6×8 =48(元)
小结:要想求出8个碗多少钱,必须先求出每个碗多 少钱。
妈妈买3个碗用了18元。如果买8个同样的碗 ,需要多少钱?(48元) 思考:18元可以买3个碗,30元可以买几个同 样的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