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弘羊与西方 重商主义的异同
浅析西欧重商主义与晚清商战思想的异同
浅析西欧重商主义与晚清商战思想的异同———读《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有感摘要:17世纪于西欧社会盛行的重商主义理论是西欧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产物,在当时广为西欧统治者接受并实行,曾一度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发展。
而在时隔近三个世纪的中国清朝晚期,正处在由传统农业社会向近现代工业社会过渡的时期,这期间产生的商战思想也引发了社会中各阶层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活动。
虽然两者存在的缺陷导致其最终失去主导地位,但仍有不可否认的、各不相同的时代积极性。
关键词:重商主义商战经济西欧晚清19世纪80年代的中国晚清社会中,有一股近代民族主义思潮从商界悄然升起,这就是当时人们所说的“商战”。
作为近代的重要思想之一,历来有诸多学者致力于研究探讨,主要包括其产生的背景原因、流布状况、社会效应以及历史意义。
读了王尔敏先生所著《商战观念与重商思想》,收获匪浅,王尔敏先生从各处资料入手,在文中逐一排比识段,对晚清重商思想的发展做了较系统全面的梳理,使笔者对商战思想有了更全面深刻地了解,纠正了以前对此模糊错误的认识。
而联系到同一时期笔者于世界近代史课中所了解的西欧思想史上的重商主义理论,又与此思想有一定的相似相异之处,故在此对这两种思想发端、流传、具体表现、社会作用做一分析。
首先从产生的背景原因来看,对于西欧来说,主要背景有以下几点:一是在15世纪末期,中世纪进入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和成长;二是地理大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给西欧的商业、航海业、工业以极大刺激;三是商业资本发挥其作用,促进了国内市场的统一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得对外贸易大大发展;四是一些西欧国家同时建立起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要求用国家的力量支持商业资本的发展。
以上四点的汇聚产生了从理论上阐述这些国家实行的经济政策的要求,进而逐渐地形成了重商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的中心原则是:国家的繁荣程度取决于贵金属的拥有量,即以占有黄金的多少来判断国家强大与否,具体则表现为国家用行政手段控制进口数量,而鼓励进口,以便储藏尽可能多的货币,这就意味着将本国的获利建立在他国得名贸易损失上。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中西方的重商政策在古代有着一些共同之处,但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就中西方古代的重商政策进行比较研究。
首先,中西方在重商政策的目标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古代中国,重商政策的目标主要是为了增加国家财富和壮大国家实力。
通过开放贸易、促进商业发展以及吸引外国商人来到中国,中国希望通过商业活动来增加财富和资源的流动,以此提升国家实力。
而西方国家的重商政策的目标则更加注重维护国家利益,保护本国商人的权益。
通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限制和惩罚外国商人,西方国家试图保护本国商业利益并保持对贸易的控制。
其次,在重商政策的手段和方法上,中西方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的重商政策主要是通过设立市场、商馆和商业街等,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吸引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
同时,中国还在一些重要的贸易城市设立商会,以便商人之间交流和互助。
而西方国家则更加注重对外贸易的掌控和限制。
西方国家通常采取贸易限制措施,比如设立关税、限制外国商人进入本国市场等。
此外,西方国家还会通过与其他国家签订贸易协定,确保本国商人在其他国家的贸易活动中获得特殊待遇。
再次,中西方在对外贸易中的态度也有所不同。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外贸易,并且对外来商人持开放的态度。
中国在古代是丝绸之路的起点,通过与中亚、欧洲和阿拉伯等地的贸易,可以获得丰富的资源和财富。
中国还积极吸引外国商人来华,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和待遇。
而西方国家则对外贸易持相对保守的态度。
尽管西方国家也参与国际贸易,但更加注重保护本国商业利益,限制外国商人的进入,并尽可能通过贸易协议和条约来确保自己的利益。
最后,中西方在海上贸易方面的重商政策也存在一些差异。
中国古代的海上贸易主要集中在东南亚、中亚和南亚等地。
中国通过丝绸之路等海上贸易路线,与周边国家进行贸易往来。
中国对海上贸易持开放的态度,并且积极保护和支持商人进行海上贸易。
与此不同的是,西方国家在海上贸易方面更加注重对海上贸易路线和航线的控制和保护。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
历史小论文经济思想演变人们对于经济规律的探索源远流长,早在古希腊就有成型的经济思想。
如色诺芬的《经济论》、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分工、等级和财产”的探讨、亚里士多德对货物的划分等。
不同于西方,中国古代的经济思想主要是作为政治的附庸。
只有像范蠡、司马迁等少数人才强调市场规律。
其中,一派主张压制商业,重农抑商。
如商鞅、桑弘羊等。
另一派主张控制商业,农商并举。
如管仲、刘晏。
但经济学的出现却还要等到近代。
古典政治经济学与经济学的第一次综合经济学的发展伴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扩张,国内和国际贸易日益繁荣,新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开始逐渐取代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这一时期在英国和法国分别出现了“重商主义”和“重农主义”。
重商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金银是财富的最佳形式。
(二)鼓吹殖民扩张。
(三)保护出口,限制进口。
重商主义其代表人物是托马斯·曼(1571-1641),他强调生产的目的是黄金积累,提出了“国际贸易差额论”。
将重商主义发扬光大的是威廉·配第(1623-1687),他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也是统计学的创始人。
他认为“劳动是财富之父,土地是财富之母”,并在《赋税论》对税收进行了研究。
与其它重商主义不同的是,威廉·配第也赞成自由的国际贸易。
重农主义的主要观点是:(一)重视农业。
(二)对土地所有者征税。
(三)自由放任、自由流通,反对政府干预。
重农主义的先驱是布阿吉尔贝尔(1646-1714),他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创始人。
他认为“一切的财富都来源于土地的耕种”,并《谷物论》论述了税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而重农主义的创始人是魁奈(1646-1714),他在《经济表》对重农主义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形成了一个有明确的纲领和组织的政治和学术团体。
而到了18世纪中叶,资本主义经济得到了十足的发展。
英国更是在商业和工业方面取得了霸权地位。
此时的英国能够在自由国际贸易中占有巨大的优势,自由主义逐渐替代了重商主义。
历史趣谈:经济奇才桑弘羊 西汉时期就可以达到调控经济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经济奇才桑弘羊西汉时期就可以达到调控经济导语: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之主。
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西汉从文景之治的小康推进到一个鼎盛时期。
在这个由兴及盛的历史阶汉武帝刘彻是个雄才大略之主。
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统治,使西汉从文景之治的小康推进到一个鼎盛时期。
在这个由兴及盛的历史阶段中,被汉武帝一手提拔、重用的“兴利之臣”桑弘羊发挥了重要作用。
他在实行财政改革、广辟财源,“民不加赋而国用饶给”上投入的智慧、做出的贡献与卫青、霍去病等人在军事上的贡献都可说是“功昭日月”。
公元前152年,桑弘羊出生在洛阳一个商人家庭。
在当时洛阳那种商贾云集、富冠海内的社会环境和父辈理财兴利的家教中长大的桑弘羊,很早就显示出聪颖和才能,以至刚刚13岁就被送入宫廷,做了汉武帝的侍中。
在这里要介绍一下“侍中”的地位。
公元前一四一年汉武帝刘彻(公元前一五七-前八七年)继承帝位。
不久便营建茂陵为死后的坟墓,并准备设置茂陵邑(今陕西兴平东南),把各地的豪富迁到那里去。
桑弘羊一家也在被迁之列。
他随家离开洛阳,经长安前往茂陵,到长安时被选入宫充当武帝的侍中(亲随),留了下来。
侍中是个小官,管理皇帝的日常生活事务。
由于是在皇帝左右办事,因此一般豪门富室都羡慕这个官职,都想为自己的子弟谋得这一职位。
汉初以来继续实行法家的重农抑商政策,工商奴隶主在经济和政治上都受到限制。
生活于工商奴隶主家庭的桑弘羊对此不能无所感受。
被迫迁徙,对他的震动更大。
但是,他到底还年幼,思想没有定型,而担任侍中这样难得的官职,又使他对自己的前途充满着希望。
他同生活常识分享。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背景介绍商业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个国家都会制定相应的商业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在古代,商业政策的制定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尤其是在中西方文明发展的早期阶段,商业政策的制定影响了相应国家的经济状况和后来的发展。
本文将比较中西方古代的重商政策,以探索其中的异同点和对后人的影响。
中东的重商政策古代中东地区的商业和贸易发展非常早期。
然而,中东文明的重商政策并不像现代化政策那样直接、有效。
相反,中东国家对商业的重视也许更多体现在信仰方面。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伊斯兰教的禁令。
在穆斯林世界的早期,受到先知穆罕默德的影响,他们认为商业是一种清洁的职业,与卖淫、赌博、欺诈和耗费公共财产等“丑恶行业”所产生的利润是不同的。
因此,穆斯林国家的法律体系对商业贸易起到了保护和促进的作用。
此外,穆斯林的旅行信托制度(Safqah al-Safqah)也成为了探索贸易、开拓市场的经典实践方法。
通过这种信托制度,商人可以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发展贸易业务,相互帮助,共同推进行业发展。
因此,穆斯林国家在信仰、法律和信托等方面的措施为中东地区的商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希腊罗马的商业政策希腊罗马是世界历史上商业最发达的古代文明之一,他们的商业政策与中东有着不同的侧重点。
在这些文化中,商业被视为一个人类财富的主要来源,然而,与中东相比,希腊罗马的商业政策显得直接、有效,并且更加注重实际利益。
在这两个文化中,市场是商业发展的主要场所之一,然而,希腊罗马的政策更注重市场的规范和规模的扩大。
商品交易是希腊罗马财富积累的主要途径,其商业政策注重对贸易的监管和保护。
而在中东,商业政策更多地体现在信仰和制度上的保护上。
中欧的商业政策在欧洲,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商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与前两种文化不同,欧洲国家更注重商业的合法性和便利性。
在中欧,意大利的城市国家优先考虑在世界贸易中占据领先地位,其认为财富创造了新的社会性质,因此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商业发展和贸易的政策。
中国古代的重商主义——汉朝的桑弘羊改革以及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摩擦
中国的重商主义——汉朝的桑弘羊改革以及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摩擦重商主义思想作为一种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诞生于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封建君主制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刚刚起步,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迫切地需要消除更多的限制来扩大贸易,并试图获取统治阶级更多的支持,因此重商主义的理论就应运而生。
这种理论既论述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又提出了要使国家在贸易中保持出超地位,以此来获取更多的财富(即金银货币),因此,该理论对于封建贵族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他们为了获取财物而支持商人对外贸易,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去抢夺,由此而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
处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正是朱棣靖难之后,满清铁蹄入关之前,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
虽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自秦商鞅变法后,历代王朝统治者也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却从未停止,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有重商主义的幽灵在“农本商末”的夜空中飘过呢?一、春秋战国时期的重商思想(一)财富的占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实力主要由各自控制的财富多少来决定,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工商业,且基本上由贵族控制,由百官掌管。
虽然手工业者的产品大部分供贵族享用,但这也使得当时的社会形成了积累财富的思想,故《礼记·王制》云:“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
”也就是说,从事手工业为贵族服务的人,不能为了其自身而兼有副业,也不能在中途转换职业,这便于贵族控制财富。
当然,除了满足贵族需要的手工业,还有民间的家庭手工业,说明当时人们认为财富的数量与社会地位高低是成正比的,但无论官府手工业还是民间手工业都是为了积累财富而诞生的,只不过的主体不同罢了。
欧洲重商主义者将财富分为货币财富、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三种,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类似的货币财富和自然财富,只不过在不同阶层中有不同的体现。
桑弘羊个人简介
桑弘羊个人简介桑弘羊?-前80年,洛阳人,西汉政治家、财政大臣,事汉武帝、汉昭帝两朝,历任侍中、大农丞、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职,因功赐爵左庶长。
桑弘羊出身商人家庭,十三岁时以精于心算入侍宫中。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在武帝大力支持下,先后推行算缗、告缗、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币制改革、酒榷等经济政策,同时组织六十万人屯田戍边,防御匈奴。
这些措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成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为武帝继续推行文治武功事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后元二年前87年,汉昭帝即位,桑弘羊迁任御史大夫,与霍光、金日磾等受武帝遗诏,同为辅政大臣。
始元六年前81年,盐铁会议召开,因贤良文学指责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与民争利",桑弘羊与之展开辩论。
会后,废止酒类专卖改为征税,其他政策仍沿袭不变。
元凤元年前80年九月,桑弘羊因与霍光政见发生分歧,被卷入燕王刘旦和上官桀父子的谋反事件,牵连被杀。
经济思想工商富国桑弘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不依靠农业富国的思想家,在盐铁会议上,他明确指出"富国非一道","富国何必用本农","无末业则本业何出"。
在桑弘羊看来,农业并非财富的唯一源泉,工商业尤其商业同样是财富的源泉,甚至提出工商业的发展还制约着农业发展,指出"工不出,则农用乏;商不出,则宝货绝。
"正因为强调工商富国,所以站在国家的立场,桑弘羊极力主张采取积极的财政调控政策,由国家积极介入工商业以增加经济性收入。
他所定制的各项经济措施,都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他对盐、铁、酒实行专卖,利用垄断价格,收取高额利润;推行均输平准,调节商品流通,平抑市场价格。
这些措施有力地打击了富商大贾的势力,减轻了人民负担,同时也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做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无论古代还是当今,桑弘羊的财政调控思想都有着难以否定的积极作用。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
古代中西方重商政策比较研究
古代中西方的重商政策指的是政府在商业方面所采取的政策和
措施。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农抑商”的传统,即重视农业,忽视
商业。
而西方则存在着不同的经商观念,例如古希腊的“商人无罪”,表明商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是受到重视的。
在商业政策方面,古代中国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限制商业的措施,例如:禁止私人贩卖盐、禁止私人开设商铺、重税商业所得等。
这些政策限制了商业的发展和商人的活动,导致了中国经济长期停
滞和落后。
相反,古希腊的城市国家则鼓励和支持商业的发展。
城市国家
的政府为商人提供了一系列的保护和优惠,例如:设立市场、为商
人提供保护、放宽商业税收等。
这些政策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商人
的积极性,从而为希腊城市国家的繁荣做出了贡献。
古罗马帝国在商业政策方面也有较为积极的措施。
例如,罗马
法律规定商人在做生意时享有法律保护,并规定一些贸易商的权利
和义务。
罗马还开发了商业海道,为贸易提供了便利。
古代中西方的重商政策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古代中国政府将重
点放在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上,忽视商业的重要性。
而西方城市国
家和罗马帝国的政府则积极鼓励和支持商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对两
种文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浅析桑弘羊重商思想
浅析桑弘羊重商思想作者:刘鑫黄晨曦来源:《商情》2020年第14期【摘要】文章以《盐铁论》为基础,将桑弘羊的重商思想总结为商业致富论、农工商并重论、商业均贫富论三大观点。
同时认为商业均贫富论思想是把握桑弘羊干预式重商思想实质的关键所在。
最后以史论今,透过汉武帝改革,为当下中国经济如何稳定持续发展做出看法。
【关键词】桑弘羊; 重商思想; 商业均富论一、抑商思想的由来在先秦时期,随着商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注重对商业的研究。
那个时候谈不上重商,但是不轻商。
商业承接着交换的作用,这在社会经济中是不可缺少的。
人们对商业在社会中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越国大夫范蠡提出"平粜齐物",主张在产业发展上实现“农末俱利”。
而从农商并重到重农抑商的转变主要发生在战国时期。
重农抑商思想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由战国特殊的时代背景引起的。
荀子首次提出抑商的思想主张,指出“工商众则国贫”。
韩非子进一步发展了荀子的思想提出了“农本工商末”。
而在政策方面,商鞅最先在秦国改革推出抑商政策。
据《商君书·垦令》记载,商鞅下令“贵酒肉之价,重其租,令十倍其朴”。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上农除末”定为基本国策。
汉朝也将抑商政策延续下来,《史记·平准书》记载“贾人不得衣丝乘车。
重租税以困辱之”。
以上可见,中国古代社会并不是一开始就有抑制商业发展的思想。
在先秦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对待商业采取肯定的态度。
只是随着日后商业迅速的发展,商品经济冲击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统治体系。
统治者才决定对商业采取抑制态度。
到了西汉中期,出生商人之家的桑弘羊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重商思想。
桑弘羊的重商思想一方面响应了先秦“重商”思想,另一方面有利于纠正当时人们对商业偏执的看法。
因此胡寄窗先生评论“桑弘羊是公开为重商辩解的第一人”。
二、桑弘羊重商思想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为当时的商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得西汉初期的商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桑弘羊与西方重商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7 6
“ 黄金 比铁更有威力 , 以大国都在寻找获得黄金 所
第 5期
魏
悦, 李艳 丽 : 弘羊与 西方 重商主义思想-. 较研 究 桑 Z ̄ h
的办法 。 4p) 国早期 重商主义者 约翰 ・ 尔 业 社会 向工 业 社会 的过 渡 准 备 了 前 提 。正 如 马克 ” 7英 J 7 ( 海 “ 斯在其著作 《 论英王 国公共福 利》 详细论述 了 思 所指 出 的 : 由于 地理 上 的发 现 而在 商业 上 发 生 中,
[ 关键 词 ] 桑弘 羊 ; 商主 义 ; 重 经济 思想 [ 图分类 号 ]0 13 [ 中 F9 .1 文献标 识码 ] [ A 文章 编号 ]62—09 (0 8 0 07 0 17 58 20 )5— 06— 5
重商 主 义 学 说 是 “ 现代 生 产 方 式 的 最 早 的 对 理论 探讨 ” p6, …(7 它从 商业 资本 的利 益 出发 , 究 3) 研
第2 5卷 第 5期
V0. 5 N0. 12 5
桑 弘羊 与 西 方重 商主 义 思 想 之 比较 研 究
魏 悦 李艳 丽 ,
(. 1 复旦大学 博士后 T作站 , 上海 20 3 ; . 0 4 3 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国际经贸学院, 广州 5 0 2 ) 14 0
[ 摘要] 重商主义代表 了封建社会 内部逐渐成长起 来的商人阶级的观点。在西方, 重商主 义产 生 于 l 、5世 纪 , 自然 经 济 向 商品 经 济过 渡 的反 映 。 中 国首倡 重 商理 论 的是 桑 弘 羊。 41 是
货币 、 金银 直接 等 同起 来 , 为一 认 思想 比较一 致 的地 方 , 好 表 明人 类经 济生 活 的客 商 主义 者把财 富 、 恰 因而主张 以贮 藏货 币 观实践 和理 论反 映 自有 较为 普遍 的共 同性 , 即使 相 国拥有 的金银 越 多就越 富有 , 严禁 金银 出 口。法 国早期 重商 主 互 隔绝 、 互不 联 系的场 合也会 发展 出极 为类 似 的理 的形式 积 累财 富 , 他说 : 论 观 点 。具 体说 来 , 者 的相 似 之处 , 二 体现 在 以下 义者孟克列钦称赞货币是军事神经的看法 ,
我们“重农抑商”,”抑“的不是商业,而是商人
我们“重农抑商”,”抑“的不是商业,而是商人有朋友推荐我看《大明王朝1566》。
断断续续看到了12集,说实话没太多惊喜。
里面所反映的东西,没有超出太多我对于中国古代历史的理解。
也许后面会有新东西,我不确定。
就所看的内容来说,杨金水和他的“织造局”,还有那个大商人沈一石,我倒是有兴趣来说一说。
先说沈一石吧,这个虚构的大商人,个性孤傲,有能力,因办理“织造局”的生意有功,竟然被朝廷封了个官。
但是,和他的商人先辈、明朝时的沈万三一样,人亡家破!传统中国的“重农抑商”,“抑”的不是商业,是商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官家看来,商业,应该由官家来做,而不是民间来做。
这就是这两天大家讨论的“管仲”的“利出一孔”:天下的利益,都得从官家出来。
这样,大家才能老老实实听话。
听话者,有糖吃。
这两天,大家也在讨论“桑弘羊陷阱”。
什么是“桑弘羊陷阱”?简单说,就是国家要控制核心财源。
国家的钱从哪里来?除了税赋,还有对核心资源的垄断。
在农业社会,什么是核心资源?吃的盐,农具用的铁。
盐铁,得国家专卖。
控制你的饮食,控制你的工作。
这个真够狠!我所在的吴越小城,是那个“一剑霜寒十四州”,并写了温婉的“陌上花开,可缓缓归兮”诗句的钱镠的老家。
这个钱镠,就是个私盐贩子出身。
朋友们之间开玩笑,一个说贩卖私盐,就好比今天贩卖毒品。
他说错了。
钱镠时代的贩卖私盐,就相当于改革开放前做生意,犯投机倒把罪,抓住是要坐牢的。
贩卖私盐,在今天,也是违法的。
不过时代还是有进步,贩卖铁器,就完全不会受到处罚了。
盐铁,在农业社会,分别是必要的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
一个是吃饭问题,一个是生产问题,控制这两项,不仅有巨额经济收入,而且能够将老百姓控制住。
在农业社会,控制了盐铁,就控制了国计民生的核心领域。
大家现在都把宦官、阉人叫做太监,这个称呼,是从明朝开始的。
朱皇帝们把天下看成他们的私产,虽然需要官僚机构帮他们办事,但又不信任他们。
不信任官僚,也不信任宗室(明成祖就是宗室造反取得天下),皇帝们又没有三头六臂,也没清朝的皇帝勤勉,怎么办呢?用阉人。
汉帝国何以由富国变为强国——桑弘羊经济思想研究
2022年第3期双月刊总第252期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J O U R N A L O FZ HO N G N A N U N I V E R S I T Y O FE C O N OM I C SA N DL AW N o .3,2022B i m o n t h l y S e r i a lN o .252汉帝国何以由富国变为强国桑弘羊经济思想研究赵德馨1㊀唐艳艳2(1.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3;2.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摘要:古往今来,学者们对桑弘羊本人及其经济思想褒贬不一.争议的根源在于对桑弘羊所处时代汉帝国的主要矛盾与任务认识不同.汉帝国的当务之急是由富国变为强国,桑弘羊的主要任务是筹措强国所需的资金,他用一系列新政策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艰巨任务.其政策背后展现出的经济思想包括:国家垄断部分工商行业增加财政收入理论㊁政府干预缩小贫富差距理论㊁国家商业与私人商业互补理论㊁政府如何国有化私人产业理论等.这些创新性的理论在中国经济实践中不断发展,表明其经济思想强大的历史连续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有利于启发后人解读今天的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关键词:桑弘羊;财政收入;有为政府;传统经济学理论中图分类号:F 092.2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文章编号:1003G5230(2022)03G0151G10收稿日期:2022G03G1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中国经济史学起源和形成考察 (21B J L 120)作者简介:赵德馨(1932 ),男,湖南湘潭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唐艳艳(1974 ),女,湖北京山人,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本文通讯作者.一㊁引言两汉400年间,经济思想的杰出代表有3人,即司马迁㊁桑弘羊和班固.司马迁是道家(黄老学派)的代表,桑弘羊是法家的集大成者,班固是 独尊儒术 之后儒家的代言人.他们所处历史时期不同,面对经济任务不同,经历的经济发展阶段不同,从而理论观点也不同,本文只议桑弘羊.近世学者研究桑弘羊及其经济思想的文献可谓汗牛充栋.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桑弘羊作为载誉史册的财政专家或理财家,对于汉帝国的贡献.吴慧认为汉武帝一代的 文治武功 ,是以盐铁㊁酒类专卖以及均输平准这些有改革意义的财政经济政策为物质基础的,而这要归功于桑弘羊在财政上做了精密安排和打算[1](P 391);赵靖也认为从国家财政角度看,桑弘羊是成功的[2](P 650-651);胡寄窗指出汉武帝统治前20年的财政来源主要是文景以来的积蓄,后20多年的统治若没有桑弘羊的财政支持,其结果会前功尽弃[3](P 75).其二,桑弘羊各种 官山海 政策实践的深远意义.胡寄窗积极评价了桑弘羊主导的各项政策,认为这些政策 在当时都获得了一些成绩,并给以后各个时期的封建财政经济树立了某些范例.如掌握了他的财政经济政策和李悝的平粜政策,对此后151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二千年内的封建财政即得之过半矣 [3](P105).晋文则阐述了桑弘羊的理财开了中国古代禁榷政策的先河,后世的禁榷制度实际都与他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桑弘羊是工商官营垄断政策的先行者.后世禁榷的名目越来越多,在形式上都可谓是桑弘羊理财的不同翻版,但其具体操作上有某些变化[4].何平详细讨论了桑弘羊的铸币垄断权思想,如何左右中国传统时期铜铸币发行和流通的基本方向[5].傅筑夫则明确指出桑弘羊负责推行的禁榷制度,不仅在当时给了商品经济一个致命的打击,而且由于它在财政上的成功,给后世历代王朝解决财政困难树立了一个样板,一直为历代王朝所踵行,并不断扩大规模和范围,导致正常的商品经济发展道路被堵死,资本主义因素就没有壮大的可能性了[6](P217-218).最后是关于桑弘羊经济思想与古代西方经济思想及西方经济学家思想的比较研究,例如程霖等研究指出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不仅为中国古代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导,而且也为西方现代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先行思想要素.桑弘羊重视商业思想在管理国家经济和丰实政府财政方面的重大作用,主张以国有专营来抑制兼并㊁调和贫富,从此也确立了官营工商业政策在古代中国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历史地位[7].魏悦和魏忠分析了桑弘羊和法国柯尔培尔重商理论的相通之处和各自特色.认为二者思想的异同不仅展示了不同民族所面临的相同或相近的经济问题,在某种程度上也揭示了重商思想所产生的特定文化传统和彰显的时代精神[8].B e r t r a m则试图将桑弘羊在«盐铁论»中关于公共财政㊁垄断㊁货币等方面的思想与古希腊著作尤其是亚里士多德的«经济学Ⅱ»中相应思想进行比较,他认为主要的差异源于各国经济完全不同的结构:一个是权力集中在朝廷的庞大帝国,另一个是多个国家的竞争,而这种差异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可能一直持续到现在继续产生影响[9].上述研究基本厘清了桑弘羊在位期间实施的重大经济政策及其对汉帝国的重要影响,同时也尝试从经济史实中概述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并对这些思想在当时以及当今的作用进行评价,总体来说较为详尽,但是这些研究仍然难以回答为什么对于桑弘羊个人以及其经济思想评价的巨大差异.没有任何理论是适用于四海八荒的,理论来自实践,是对实践的呼应.因此我们今天应该回到桑弘羊所处时点重新思考其政策理论产生的背景:当时政府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桑弘羊担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他是怎样完成任务的?为完成任务所采取措施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对这些问题的回答是理解和评价桑弘羊经济思想的基础,其中第一个问题是根本性的.本文将依次回答上述问题,进而讨论总结其经济思想的现实意义.二㊁国家面临的新任务 解除内忧外患,维护国家安全西汉初年,国家的首要任务是经济恢复和稳定国家政权.汉高祖和吕后主政时期主导的经济思想是无为而治: 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稀,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10](P412).汉文帝和汉景帝继续采取 休养生息 政策,成就斐然.国家从立国初年 天下既定,民亡盖臧,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10](P1417).到汉武帝即位时, 京师之钱累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10](P1420).普通的民众从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11](P1127),到 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 众庶街巷有马,阡陌之间成群,乘牸牝者摈而不得会聚.守闾阎者食粱肉 [10](P1820).70多年经济恢复使汉帝国完成了国富民富的任务,成为中华文明迈入帝国时代后的第一个盛世,奠定了其后汉武帝将汉朝推上顶峰的物质基础.国家的首要任务开始转换,对内统一和防范外在安全威胁成为当务之急.首先是帝国内部面临诸侯王夺权威胁.政府无为而治下,经济发展的同时,地区经济差异扩大,有些封国因资源禀赋或政策而变得富足,进而累积财富,招纳流民,演变为与中央政府相抗衡的体制外势力,试图与中央政权博弈,帝国中央集权的统治面临着威胁.汉文帝时期,先后爆发济北王刘兴居(公元前177年)㊁淮南王刘长(公元前174年)二王叛乱;汉景帝时期有著名的 七王之乱 (公元前154年);汉武帝时期淮南王刘安㊁衡山王刘赐(公元前122年)和江都王刘建(公元前121年)先后叛乱.25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其次是帝国面临外部威胁,包括源于帝国南部和北部的安全威胁,尤以北方匈奴为甚.来自匈奴的威胁自汉立国之前就存在, 是时汉兵与项羽相距,中国罢于兵革,以故冒顿得自彊,控弦之士三十余万. 然至冒顿而匈奴最彊大,尽服从北夷,而南与中国为敌国,其世传国官号乃可得而记云 [10](P2890).到西汉初年,匈奴形成了从东北㊁北方和西北对汉朝包围的战略态势.自汉高祖公元前200年被匈奴围困于白登山后,西汉对匈奴一直采取和亲加送财物的绥靖政策.即使如此,匈奴方经常破坏盟约,时时侵犯北方郡县,抢夺财物.文帝时期汉匈之间几乎每10年1次大的冲突(公元前177㊁公元前166年和公元前158年);景帝时期虽无大的战争,但10年内有3次 小入塞 (公元前149年㊁公元前144年和公元前142年).西汉政权不仅颜面受辱,边境各族人民也深受战争蹂躏.如桑弘羊在«盐铁论 西域»所言: 往者,匈奴据河㊁山之险,擅田牧之利,民富兵强,行入为寇,则句注之内惊动,而上郡以南咸城 [12](P464).因此,汉文帝也曾北上亲征,但由于内部谋反而功不成. 其三年五月,匈奴右贤王入居河南地,侵盗上郡葆塞蛮夷,杀略人民.于是孝文帝诏丞相灌婴发车骑八万五千,诣高奴,击右贤王.右贤王走出塞.文帝幸太原.是时济北王反,文帝归,罢丞相击胡之兵 [10](P2895).汉武帝继任之后的治国策略是先内后外,随着 推恩令 的成功实施(公元前127年),彻底削弱了分封诸侯王势力,基本完成了从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过渡,帝国内部政权统治的直接危机解决了.强国,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进而恢复㊁巩固㊁扩展疆域版图,解除外部威胁并实现民族统一上升为第一任务.三㊁财政面临的新任务 为对匈奴作战㊁国家强大筹措资金随着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从富国转为强国,国家经济政策制定者担负的主要任务也发生变化:为对外(主要是匈奴)作战,国家统一筹措资金;建立强大的国家,为长远的国富民强提供保证.彼时汉武帝虽然继承了丰厚的家业,但其财力也不足以支撑因主要任务变化而迅速增长的政府支出,支出增加主要源于三个方面:1.军工武治.汉武帝强国的策略是先内后外,对外方面则是先南后北.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闽越举兵围东瓯,汉武帝出兵援助东瓯国,不战而胜.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汉中央政府又应南越国请求攻打闵越,以对方投降告终.这两次战争意义重大,汉武帝小试牛刀掌握了兵权,基本稳定了南方,开始全力对付北方的匈奴.汉武帝在位的54年里,44年的时间在对匈作战,有7次大规模的战争①. 兵连而不解,天下苦其劳,而干戈日滋 [10](P1421).7次战争可以分前后两个阶段: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是第一个阶段.在这一阶段,通过对匈奴进行3次大规模战争,汉朝消灭了匈奴的主要有生力量,匈奴北徙漠北,匈奴帝国从此逐渐走向衰亡,匈奴威胁基本解除.公元前103年至公元前90年是战争的第二阶段,期间4战,汉军3败1平,匈奴得以重新掌控漠北,战争暂告一段落.汉匈第一阶段的战争结束后,汉武帝转向其他方向开拓疆域,其成果包括:在西南(夷)设犍为郡等7郡②(公元前111年 公元前109年);在南越设南海等9郡③(公元前110年);在东北灭卫满朝鲜,设汉4郡④(公元前108年);公元前121年 公元前111年 列四郡(以匈奴休屠王故地置河西四郡⑤),据两关(玉门关和阳关) ,河西地区归入汉朝版图;公元前104年和公元前102年两次出征大宛,西域诸国向西汉臣服.汉武帝经过数十年的南征北战以后,汉帝国版图空前庞大, 东抵日本海㊁黄海㊁东海暨朝鲜半岛中北部,北逾阴山,西至中亚,西南至高黎贡山㊁哀牢山,南至越南中部和南海 [13](P13-14).战争的成本高昂,不仅仅包括人员俸禄口粮㊁武器马匹等直接军事物资的供给,还包括各种军事工程的建造㊁军功赏赐㊁俘虏内迁安置㊁移民实边等,无一不花费巨大.由于文献的缺乏,我们无法确切统计战争的花费,仅从«史记 平准书»的记载中窥知其大者: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年), 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余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余万,兵甲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10](P1422).35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 骠骑仍再出击胡,获首四万.其秋,浑邪王率数万之众来降,于是汉发车二万乘迎之.既至,受赏,赐及有功之士.是岁费凡百余巨万 [10](P1424).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 大将军㊁骠骑大出击胡,得首虏八九万级,赏赐五十万金,汉军马死者十余万匹,转漕车甲之费不与焉.是时财匮,战士颇不得禄矣 [10](P1428).2.河工赈灾类公共支出.汉武帝时期黄河水患频发,与此相关的黄河治理㊁赈灾和水利等支出庞大.例如黄河在瓠子(今河南濮阳县西南)决口持续数十年,农业年年歉收,梁楚两地最严重. 初,先是往十余岁河决观,梁楚之地固已数困,而缘河之郡隄塞河,辄决坏,费不可胜计 [10](P1424).最后汉武帝亲临决口,举全国之力,发卒数万人才完全堵上决口.汉武帝时期为农业以及水运修建的水利设施也非常多.«汉书 沟洫志»所载汉武帝时修建的水利工程,有名字的大工程就有6个⑥,没有具体名字的 小渠及陂山通道者 不可胜言.每每穿渠必 作者数万人 费亦各巨万十数 [10](P1425).赈灾(荒政)花费更甚.两汉是我国历史上自然灾害严重期,在这一时期涝灾㊁旱灾㊁蝗灾㊁冰雹㊁疫灾㊁地震等灾害呈现出多发㊁频发㊁群发的趋势.仅据«汉书 武帝纪»和«汉书 五行志»统计,武帝时期一共发生25次自然灾害,其中以水灾㊁旱灾和蝗灾为甚.按年均算灾害频率可能不是最高,但造成的损失却非常大,水灾尤其是黄河决口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例如,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 春,河水溢于平原,大饥,人相食 [11](P158).元光三年(公元前132年) 春,河水徙,从顿丘东南流入勃海.夏五月,河水决濮阳,泛郡十六 [11](P163).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 三月,大雨雪.夏,大水,关东饿死者以千数 [11](P182).汉武帝时期针对灾害的救济手段很多,包括:(1)虚郡国仓廥以赈贫民; (2)犹不足,则募豪富人相贷假;(3)尚不能相救,则乃徙贫民于关以西,及充朔方以南新秦中;(4)山林池泽之饶与民共之;(5)遣谒者劝有水灾郡种宿麦;(6)吏民有拯救饥民免其厄者,具举以闻.仅第三项一次移民(公元前119年) 七十余万口,衣食皆仰给县官.数岁,假予产业,使者分部护之,冠盖相望.其费以亿计,不可胜数.于是县官大空 [10](P1425).3.巡游封禅以及修造豪华宫室等支出.汉武帝前后共8次巡幸㊁封禅泰山⑦. 而天下郡国皆豫治道桥,缮故宫,及当驰道县,县治官储,设供具,而望以待幸 [10](P1438).长安昆明池的修建本是为了军事的需要,却转换成了大修宫室之起点. 是时越欲与汉用船战逐,乃大修昆明池,列观环之.治楼船,高十余丈,旗帜加其上,甚壮.于是天子感之,乃作柏梁台,高数十丈.宫室之修,由此日丽 [10](P1436).«汉书 杨雄传»载 武帝广开上林,南至宜春㊁鼎胡㊁ 穿昆明池象滇河,营建章㊁凤阙㊁神明㊁馺娑,渐台㊁泰液象海水周流方丈㊁瀛洲㊁蓬莱.游观侈靡,穷妙极丽 [11](P3541).我们今天无法准确估量汉武帝时期财政收入的具体数据以及财政赤字的占比,仅以 巨万 万金 作为财富的巨大数量标准检索整本«史记», 巨万 共计25处,其中8处是记汉武帝时期军事或河工的支出; 万金 共计8处,其中3处是记汉武帝时期军事支出的.而且史书中随处可见对当时财政压力描述, 于是大司农陈臧钱经耗,赋税既竭,不足以奉战士 [10](P1422). 而胡降者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出御府禁臧以澹之 [10](P1425).财政应为国家的中心工作服务,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成为当时第一要务.汉武帝更是明确指出: 朕闻五帝之教不相复而治,禹汤之法不同道而王,所由殊路,而建德一也.北边未安,朕甚悼之.日者,大将军攻匈奴,斩首虏万九千级,留蹛无所食 [10](P1422).说明传统的㊁既有的增收方法无法应对支出,迫切希望有创新性方法为国家筹集资金.四㊁完成任务的新思路 正视商业领域的大量财富,直接从商业获取财富传统财政增收思路主要是提高农业和农民的税收,即田租和人头税.自汉文帝(公元前167年)实施税率三十税一以来,西汉一朝法定田赋一直维持在三十税一(有些年份取消了田赋).在传统的重农思想主导下,政府并不主张直接从农业增加收入,因此西汉田赋并不重,可以说是轻赋政策,但人头税即口赋很重.其他增收手段,不外乎原有的传统应急手段:捐纳捐输,入物者补官㊁出货者除罪;45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号召百姓主动捐献;甚至汉武帝自己带领皇室减少开支等.但是这些收入,相对于上述庞大的战争以及其他公共开支来说,无异于杯水车薪.面对巨大的财政压力,国家经济政策需要变革. 言利事析秋豪 [10](P1428)的民间大盐铁商人东郭咸阳和孔仅㊁洛阳商人之子桑弘羊㊁再加上酷吏张汤等被纳入政府财政系统,形成一个围绕汉武帝的㊁能筹划财政经济问题的群体,开始创造性实施新的经济政策,为汉武帝的强国事业提供资金和物资保障.桑弘羊尤为突出,他的一生与汉武帝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汉武帝(公元前156年 公元前87年)16岁登基,桑弘羊(公元前152年 公元前80年)13岁就伴随汉武帝,先是在内廷协助,后走到外廷任职,内外廷兼顾.他经历了汉武帝在位54年间重要的经济㊁军事决策和实践.汉武帝曾在10年内罢免或处死5任大农令,但桑弘羊领大农令主管帝国财政长达23年,汉武帝之后仍以顾命大臣身份,辅佐汉昭帝,继续掌管国家经济大权,可见桑弘羊的能力与当时汉帝国需求之间的契合. 给事毂之下,至卿相大夫之位,获禄受赐,六十有余年矣 [12](P203).桑弘羊是汉武帝雄才大略的财政支持者,同时也实现了他自己的人生抱负.自元狩三年(公元前120年)起,西汉政府先后出台一系列新的经济政策⑧:盐铁酒币官营㊁算缗㊁告缗㊁平准均输㊁公田官营㊁移民屯田戍边等.这些措施都是以增加财政收入为直接目标,从这一角度而言,也都取得了巨大成功, 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 [12](P166).作为中国经济史上杰出的财政专家之一,桑弘羊思想(政策)的出发点是 强本抑末 :在财权方面强本(保护农业农民),抑末(打击私人垄断货币盐铁等);达到在政治领域的强本(中央集权㊁统一),抑末(地方势力㊁分裂)的最终目标.基于上述原则,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官员另辟蹊径的这些政策创新之处在于:第一,国家开始正视商业⑨领域的大量财富,突破半鄙薄半忌惮商业的心态,转为直接从商业领域获取财富.国家财政收入源泉从传统的农业和农民转向本末并重,从单一农业生产领域转向手工业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并重. 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12](P27) ?值得注意的是,他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从根本上来说是权衡之下的重农,面对财政重压仍对农业实行轻赋政策,保护农民的积极性,进而保证农业生产.第二,对于政府如何从商业(末业)获得财政收入,桑弘羊沿袭管仲 官山海 的思路,进行系统化的扩展.政府直接参与部分行业经营,将部分暴利行业纳入国家财政,即盐铁酒和货币铸造发行的直接垄断㊁政府官营商业参与市场竞争(平准均输)㊁公田官营㊁边疆屯田等.政府在这些行业不同程度的参与,使政府的财政收入迅速增加,虽有弊端,但事实上也做到了 是以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本末并利,上下俱足 [12](P165).五㊁桑弘羊增加财政收入经济政策的影响 中国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一无论后世如何评价,我们无法否认桑弘羊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任务 提供了强国的资金.积极的财政政策带来巨大财政收入,保障国家完成了新任务:取得对匈奴战争的阶段性胜利(为汉元帝时期终结汉匈百年大战奠定基础),结束被动和亲时时遭侵袭的屈辱时代,外部威胁基本解除,维护了国家安全;对西方㊁东北㊁东南㊁西南战争的胜利,使得帝国边疆扩大,确立了新的国家版图,勾勒出此后2000多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同时疆域的扩大打通了中西商路,促进多民族融合,形成汉民族的基础,奠定统一的中华民族国家雏形;黄河治理以及系列水利设施的修建等体现了强大的国家治理能力;国有垄断将暴利行业纳入政府,富可敌国的商人消失,基本上解决了汉初以来豪商大贾和地方割据势力 擅山海之利 ㊁垄断国家经济命脉㊁积蓄反叛资财和造成币制紊乱的大患.总而言之,伴随这些任务的完成,汉帝国由富国变为强国,成就汉武帝 雄才大略帝王 和西汉王朝在中国历史上 金色时代 的名号.只要承认汉帝国及汉武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就必须承认桑弘羊在中国历史㊁特别是财政史上55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的历史地位和他对汉武帝时期的强盛所起的作用.因此从解决矛盾的关键点来说,桑弘羊非常好地完成了时代赋予他的重任,他从实践得来的经济政策和理论在当时无疑是适宜的,基于此,我们对他的总体评价应该是积极和正面的.事实上,从历史长期角度来看,桑弘羊增加财政收入的政策和思路,不仅仅为汉武帝的事业提供了支持,被誉为后世理财者之师;在实践中涌现出的问题与讨论,更是为汉武帝时期及其后中国经济长期领先于世界提供了思想指导,也是今天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之一.(一)桑弘羊开创的从商业领域开辟政府财源思想被其后的王朝或政府广泛采纳在中国漫长的前现代社会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或重农抑商意识形态占据主导地位,直到明清各朝各代仍然坚持以地㊁丁为主的财政传统.与此同时,历代政府尽管没有从制度或理论层面,明确合理化国家直接参与商业经营活动并攫取收益行为,但在实践上却一直没有舍弃该政策.各朝具体政策并不完全一样,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变迁完善.例如唐朝安史之乱时,758年第五琦结束长达170年的盐禁开放政策⑩,又开启食盐专营;后刘宴完善食盐专营,创立 就场专卖 的国家垄断经营制度,即 民制㊁官收㊁官卖㊁商运㊁商销 ,这种改良的政府垄断经营方式,更有效率,节省了政府开支,扩大了盐商销路.官营盐业的收入支撑了唐朝政府结束内乱,以及安史之乱后的经济恢复.北宋王安石变法(熙宁变法,1069-1085年)中的青苗法㊁募役法㊁市易法㊁农田水利法㊁均输法,无一不是从金融流通和商业中获取政府收入或资金来源.清承明制,食盐专卖实行专商引岸制,包括签商认引㊁划界运销㊁按引征课.盐业收入(包括盐课和盐厘)一直是清政府收入的主要部分之一, 逮乎末造,加价法兴,于是盐税所入与田赋国税相埒 [14](P3606). 中华民国 的政府专卖扩展到盐㊁烟草㊁食糖㊁火柴 ,其中源于食盐专卖的收入仍然占据主导,是国民政府时期的三大主要支柱来源之一,在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942 1945年,食盐专卖㊁盐税及食盐战时附加3项源于食盐垄断的收入,占总税收比例依次为42%㊁24.8%㊁47.1%和53.5%[15](P107).另外自1938年始至抗战结束,民国政府对部分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和外销产品实行低价购买的统购统销制度,也是一种类似于专卖的制度[15](P107).此类现象在历史上重复再现,意味着其背后的渊源机制不能简单地归因于即时即地的场景因素或国家政策,而是有着更为源远流长的因果关系和深厚的历史根基[16].桑弘羊开创实践的经济政策㊁经济思想在历史上的重复出现,表明其经济思想强大的历史连续性.因而经济史中对于桑弘羊等一个个历史上具体人物行动㊁思想的分析和解释,有利于启发后人从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实践中寻找㊁认识和解读今天的经济学特色理论.(二)政府参与经济活动优劣讨论 政府与市场关系理论萌芽桑弘羊主张从商业领域获取财政收入,实践的方法是政府直接参与生产经营,他从政府的经济活动实践中提炼出一套独特的关于商业以及商业从业者的看法,或者说政府与市场私人商业活动之间关系的观点.汉武帝之前,中国有过一段相当长时期的自由主义的重商思潮.典型代表如司马迁,认为春秋战国以来的中国经济史,告诉了后人一个道理,即最好的政府对民间生产和商业是放任的, 善者因之 ,最差的政府才 与之争 .在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召开的 盐铁会议 上,以桑弘羊为代表的官方和民间代表贤良㊁文学就盐铁币酒官营和平准均输等政府经济活动的利弊与存废进行激烈辩论.在辩论中,桑弘羊厘清了政府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作用,进而阐述了政府与市场(私人商业)的互补关系.1.国家垄断经营部分商业的根本原因是增加财政收入和抑富济贫.桑弘羊认为国家有保障国防安全㊁维护国家统一㊁开拓边疆㊁建设公共工程以及扶贫赈灾等职责,国家财政应该为上述职能提供资金支持.在农业财政收入来源有限以及重农的主导思想下,商业应该而且能够成为重要来源.其实现目标的方式是国家直接参与经济活动,将暴利性资源控制在国家手中,由国家直接经营.汉武帝时期盐铁酒是政府直接垄断(垄断经营的具体方式有差异);均输则是官营商业;金融领域统一货币铸造与发行;加上大量公田官营和屯田,可以说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波 国进民退 的高潮.上述政策把651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桑弘羊看重商文化
从桑弘羊的财经政策看西汉时期的重商思想一、桑弘羊其人其事桑弘羊(前152—前80),洛阳人(今河南洛阳东北),出身商人家庭,自幼善心算,十三岁即入侍宫中。
汉武帝连年对外用兵,加上他本人又纵游幸、营宫室,挥霍无度,以致府库空虚,财用不继。
为了摆脱财政困境,桑弘羊拟改革经济政策,主要措施有增加赋税,改革币制,盐、酒、铁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等,而桑弘羊是这些改革政策参预制定和执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
自元狩三年(前120年)起,桑弘羊历迁大司农丞、大司农、搜粟都尉等主管财政的要职,赐爵左庶长。
武帝末为御史中丞,位列三公,受遗诏与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等辅立弗陵,是为昭帝。
始元六年(前81年),昭帝召集各地贤良文学至京会议盐铁官营等国家大政。
贤良文学反对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等政策,桑弘羊坚持这些政策对国家的重要作用,双方展开辩论,结果除废止酒的官营改为徵税外,其余的沿袭不变。
次年,桑弘羊因卷入燕王旦、上官桀父子谋反事件,被族诛。
二、桑弘羊的财经政策桑弘羊理财思想的最大特色是强调工商富国。
在桑弘羊看来,农业固然可以富国,但却并非仅有农业才能富国。
因为和农业相比,工商业尤其商业也同样是财富的源泉,所以他明确否定农业是财富惟一源泉的看法,而强调工商业也是财富的源泉,甚至提出工商业的落后还将制约着农业发展。
正因为强调工商富国,桑弘羊站在国家的立场,极力主张采取积极的财政调控政策。
在桑弘羊看来,既然商贾“追利乘羡”可以“或累万金”,那么要增加财政收入,国家当然也可以借此赢利,甚至为了独占工商业的丰厚利润,还应当采取官营垄断政策,并把私营工商业控制在最低限度。
他所制订或主持的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实际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
汉初以来“开山海之禁”,听任盐铁私营,豪商大贾和诸侯王纷纷冶铁煮盐,积蓄雄厚的经济实力,不仅直接减少了国家收入,在政治上对于西汉王朝的稳定也十分不利。
桑弘羊力主实行盐铁官营,禁止私卖私铸,并与御史大夫张汤、大农丞孔仅等一道实施这一方案,后又受命出任治粟都尉,代行大农令事,“尽管天下盐铁”。
桑弘羊与柯尔培尔重商思想之比较研究
Ya g a d C l r ’ d a n M 瞰 = 衄 锄 n n o ̄ t SI e s0 a n
WE Y e . WE Zh n 2 I u I og
( . ot ot a Sa o f u a nv r t,hn hi 20 3 ; 1 P s —dco l tt no d nU i s y S a ga 0 4 3 r i F ei
文化传统和彰显 的时代精神 。
关 键 词 :桑弘羊; 尔培尔; 柯 重商主义; 经济思想
中图分类号:0 F9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52o) .1 0 14 0  ̄ (o o 0 . 8 5 75
A ,r v t d e ̄ n s C0 a e Su y b t a
Ke od :agogY n ;o etmecn lm;cnmctOgt yw rsSnh n agCl r; rati eoo i h U b is h
重商主义学说是 “ 对现代生产方式 的最早 的
担任路易十四的财政大 臣, 这一时期法 国的重商
主义又称为“ 柯尔培尔主义” 。桑弘羊 1 3岁入汉 武帝宫廷为侍中, 元鼎二年 ( 公元前 15年) 1 出任 大农丞 , 此后掌管中央财政近 3 年 。对桑弘羊和 0
总2 4卷 第 5 期 20 0 8年 1 O月
兰州商 学院学报
J un lo  ̄lh u C mmeca olg o ra fI z o o . rilC l e e
V0 4 N . L2 o 5 Oc.,0 8 t 2 0
桑弘羊与柯 尔培尔重茼思想之上 较研究 匕
● 魏 悦 魏 忠2 ,
df r n e o nyidc t esmi ro a o dt n nwhc ern t n aec nr nig b tas iee c sn to l n iaet i l rg mec n i o si i h t i a o r o f t , u lo h a i h i o n rv a es e i cc l rl rdt n n mes i t a sl ep e n n t ergetmid . e e lt p cf ut a a i o sa d t pr stt ck b rg a t h t i ra n s h i u t i i i h r wi h
桑弘羊经济改革的影响(文档3篇)
桑弘羊经济改革的影响(文档3篇)以下是网友分享的关于桑弘羊经济改革的影响的资料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就爱阅读感谢您的支持。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一)桑弘羊的经济思想桑弘羊是西汉武帝时期著名的理财家。
他在任大农令期间, 针对当时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予以批驳, 大力提倡把商品经济作为封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重商理论。
其商业管理思想及其实践活动, 为西汉社会经济的发展、政权的稳定和国力的强盛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应该给予充分肯定。
据《史记平准书》载, 桑弘羊系洛阳贾人子, 13 岁时“以心计”入赀为侍中, 因能“言利事, 析秋毫”深得汉武帝赏识, 被委以重任, 历任大农丞、大农令、搜粟都尉兼大司农等要职, 统管中央财政近四十年之久。
终武帝一代, 桑弘羊忠心耿耿, 聚敛资财以增强国力, 为武帝屡败匈奴, 多次出巡耀武扬威, 打通西域, 开发西南等奠立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理财之功连对之十分不满的司马迁也不得不击节赞扬, 称弘羊时代“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桑弘羊的经济思想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整顿货币盐铁官营汉朝初年,国家对钱币的铸造采取放任的政策。
盗铸钱的风气盛行,影响了经济的正常流通和通货膨胀。
元鼎四年(前113年) ,为了彻底整顿货币,汉武帝采纳了桑弘羊的意见。
他的意见主要是:取销郡国铸钱的权利,由中央政府指定掌管上林苑的水衡都尉下属钟官、技巧、辨铜三官分别负责鼓铸、刻范和原料;郡国把所铸的旧钱销毁,把铜送到中央;废除过去铸的一切钱币,而以上林三官铸的五铢钱为全国唯一通行的货币。
这次币制改革是成功的,从此以后基本上制止了私铸劣质钱币的流通,从而不但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而且稳定市场和流通,起到了巩固西汉统治的作用。
这次币制改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将铸币权完全收归中央政府的一次创举,它最终将汉朝的币制稳定下来,使汉朝的五铢钱成为质量稳定的钱币,一直流通至隋朝七百余年而通行不废。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
中国古代商人的经商历史人物;桑弘羊——西汉大经营家大商人家庭出身的桑弘羊,从小就显露出商人、经营家基本的天赋。
只是他没有把这样的天赋用在自已家的生意经营上,而是去当了汉武帝的财政大臣。
虽然是入朝为官,但做的还是和商人差不多的事情——经营、赚钱,为汉武帝赚了很多的钱。
在桑弘羊的参与和主持下,先后实行了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经济政策,大大加强了国家的财政实力。
桑弘羊虽然为汉王朝立了很多大功,可最后还是结局很悲惨——被诛杀,灭了族。
洛阳自古就商业发达的地方,商业人才辈出。
在前面所说到的商人的祖师爷白圭就是出生在这里。
而桑弘羊也是生在这里长在这里。
作为商人,一项最基本的技能就是要善于“算计”。
而出身于商人家庭的桑弘羊打小就有这样的才能。
然而桑弘羊的父亲并没有因此想把桑弘羊培养成自己的接班人,而是想要他入朝做官。
因为当时的商人即使再富有再有钱,都没有社会地位与政治地位,所以桑弘羊的父亲走了一条以商业资本与政治相结合的路子,把年仅十三岁的桑弘羊送入宫中,送到汉武帝身边。
然而进入政治圈的桑弘羊后来既没有成为文官也没有成为武官,而是成了大“商官”。
他凭着自己的商业天赋,对商人的了解、对市场的了解,为汉武帝投资理财,当了国家的财政大臣。
桑弘羊虽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民间商人,却是一个实打实的“官商”。
他苦心经营,为朝庭赚取了大量的真金白银,为汉武帝缓解了社会经济危机。
当然桑弘羊也就因此深受汉武帝喜欢与信任,历任大司农中丞、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
桑弘羊于任职期间,策划和参于了一系列的国家财政经营活动,如盐、铁、酒官营,均输、平准、算缗、告缗,统一铸币等,大大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史称为“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
一般来说,历代的皇帝要钱用了,总是向老百姓征收苛捐杂税,弄得民不聊生。
那么桑弘羊又是如何做到“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呢?原来他要的主要是大商人的钱,尤其是他的算缗、告缗政策,让举国上下凡是有点家产的商人们无不伤筋动骨,甚至是无法生存,变成了穷光蛋。
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
中国晚清重商思想与西方重商主义比较研究
肖琇文
【期刊名称】《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3(000)004
【摘要】中国近代重商思想和西方重商主义的产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两者都把商业和贸易看成增加社会财富、发展社会经济的主要手段,代表了资本主义早期商业资本和资本原始积累的要求.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国内外条件和文化差异,两者在内容和重心等方面又有着差别.这种联系和差别正是运用历史唯物辩证法比较分析需要找出的结果.
【总页数】6页(P65-70)
【作者】肖琇文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经济系,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92.7
【相关文献】
1.东方重商主义与西方重商主义关于道路的不同选择--中国的重商主义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J], 任慧敏
2.浅析西方重商主义与中国重商主义的区别 [J], 魏景富;陈洁莹
3.桑弘羊与西方重商主义思想之比较研究 [J], 魏悦;李艳丽
4.中国不能走西方重商主义的老路:兼评“中国的重商主义论” [J], 王军旗;樊珩
5.西方重商主义在中国行不通——兼评“中国重商主义论” [J], 王军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古代的重商主义――汉朝的桑弘羊改革以及明代后期中国与荷兰的贸易摩擦
xx的重商主义——汉朝的xx改革以及明代后期xx与xx的贸易摩擦重商主义思想作为一种资本主义发展的产物,诞生于公元15世纪到17世纪的欧洲。
当时的欧洲正处于封建君主制时期,资本的原始积累刚刚起步,商人在利益的驱使下迫切地需要消除更多的限制来扩大贸易,并试图获取统治阶级更多的支持,因此重商主义的理论就应运而生。
这种理论既论述了对外贸易的必要性,又提出了要使国家在贸易中保持出超地位,以此来获取更多的财富(即金银货币),因此,该理论对于封建贵族们有着不可抗拒的吸引力,他们为了获取财物而支持商人对外贸易,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去抢夺,由此而开始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加速发展。
处在同一时期的中国正是朱棣靖难之后,满清铁蹄入关之前,存在了二百七十六年的大明王朝。
虽然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耕国家,自秦商鞅变法后,历代王朝统治者也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但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却从未停止,那么中国历史上是否有重商主义的幽灵在“农本商末”的夜空中飘过呢?一、xx时期的重商思想(一)财富的占有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实力主要由各自控制的财富多少来决定,当时各国都有自己的工商业,且基本上由贵族控制,由百官掌管。
虽然手工业者的产品大部分供贵族享用,但这也使得当时的社会形成了积累财富的思想,故《礼记·王制》云:“凡执技以事上者,祝、史、射、御、医、卜及百工。
凡执技以上市者:不贰市,不移官。
”也就是说,从事手工业为贵族服务的人,不能为了其自身而兼有副业,也不能在中途转换职业,这便于贵族控制财富。
当然,除了满足贵族需要的手工业,还有民间的家庭手工业,说明当时人们认为财富的数量与社会地位高低是成正比的,但无论官府手工业还是民间手工业都是为了积累财富而诞生的,只不过的主体不同罢了。
欧洲重商主义者将财富分为货币财富、自然财富和人为财富三种,在春秋战国时期也出现了类似的货币财富和自然财富,只不过在不同阶层中有不同的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桑弘羊与西方重商主义的异同
重商主义或称重商制度产生于15世纪西欧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期。
适应这一时期商业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开始出现作为封建国家经济政策的重商主义,并逐渐发展为重商主义政策体系和经济学说。
在我国,主张重商主义最早的是管仲,却是发展于桑弘羊。
我国自孔子以降,未有不重农抑商的,在这个问题上,儒法两家的观点是一致的。
然而,桑弘羊却依据《易经》的思想,提出了本末并重的思想,这在当时的情况下,着实难能可贵。
桑弘羊说:“古之立国家者,开本末之途,通有无之用,市朝以一其求,致士民,聚万货,农商工师各得所欲,交易而退。
易曰:‘通其变,使民不倦。
’故工不出,则农用乖;商不出,则宝货绝。
农不出,则谷不殖;宝货绝,则财用匮。
”这里他指出,自古立国、立家者,都要开启本与末两条渠道,以此做到互通有无,满足上上下下各个阶层的需求。
如果无人从事手工业生产,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如果无人从事商业工作,货物流通就会断绝。
农业生产受到影响则粮食就会减少,货物流通受到影响,国家财政就会发生危机。
桑弘羊所说这段话是针对贤良文学们对官营盐铁与均输的指责而进行的答辩,文中虽没有涉及私人的工商业,但这句话仍是十分精彩的。
因为在汉朝虽然仍然是以农立国,但工商业对国家和百姓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事业。
同西方的重商主义相比,桑弘羊的理论与之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是在两个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学说,也注定拥有者本质的不同。
以下,是两者的相同之处:
社会财富观
重商主义是特定历史时期商业资本的意识形态。
它强调积累金银货币和对外贸易的重要性,把金银看作是财富的唯一形式,认为国家的繁荣依赖于资本(贵
金属)的供应,贸易的全球规模是不可改变的,贵金属所代表的资本量可通过多出口少进口来增加,认为财富的真正源泉是对外贸易,要获取更多的金银财富只有通过出超,因此主张在国家的支持下发展对外贸易。
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下使金银的重要性显著提高。
重商主义经历了两个阶段,早期将财富等同于货币,金银,认为一个国家拥有的越多就越富有。
所以用积累金银的方法来增加国家的财富。
同西方类似,桑弘羊也将货币与财富等同起来。
弘羊说:“自京师东西南北,历山川,经郡国,诸殷富大都,无非街衢五通,商贾之所凑,万物之所殖者。
故圣人因天时,智者因地财,上士取诸人,中士劳其形。
长沮、桀溺,无百金之积,之徒,无猗顿之富,宛、周、齐、鲁,商遍天下。
故乃商贾之富,或累万金,追利乘羡之所致也。
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这里桑弘羊强调,全国各地富裕的都市,虽然只有街道,没有耕地,但由于商贾云集,因而才涌现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类物资。
这就是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的生财之道:圣贤依仗天时取得财富,有智能的人依靠地利取得财富,上等人借助人力取得财富,中等的人就只有靠自己的劳动获得财富。
孔子周游列国时遇到的长沮、桀溺两位隐士,他们逃避社会而靠种田生活,却没有百金的积蓄,跖虽然平定了云南的各部落,但却没有因煮盐而致富的猗顿更富有。
宛、周、齐、鲁等地商贾遍天下,这些商贾之所以能积累万金的财富,就是由于他们追逐剩余利润的结果。
桑弘羊将货币的积累当做财富的标准有其历史渊源,并不是主观的臆造。
财富源泉观
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源泉,除了开采金银矿藏之外,就是对外贸易。
商人手中的货币,只有通过流通才能增加。
因此,重商主义的着眼点只限于流通领域,认为流通领域是财富的直接源泉,只有依靠流通领域才能获得利润,才能获得更
多的金银财富;也只有在流通领域中的产品价值的追加即贱买贵卖才能获得利润,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银货币。
他们还认为,外贸不仅使本国的产品通过通过出口转化为金银流回本国,而且也是利润的源泉。
但是,在国内贸易中,一部分人得到的是另一部分人所丢失的,这种贸易不呢不过给一国带来利润,从而不能增加一国的货币财富总量。
只有对外贸易才能使财富增加,使资本增值,使国家富足。
而在对外贸易中,又必须遵守多卖少买,多收入少支出的原则,力图做到出口大于进口,保证贸易顺差,使金银源源不断的流入本国。
桑弘羊的对外贸易思想大多取法于管仲,与管仲“外因天下”的思想一脉相承。
桑弘羊说,汝水和汉水所出产的黄金和精细的丝织品都是我国无用之物,以此换取匈奴和西北的少数民族的骡、驴、骆驼、各种良马和各种珍贵的皮毛等我国所需要的宝物。
中国以一端的缦,换匈奴数百斤的货物,从而消耗敌人的财政,充实了我国的财政。
这样,骡、驴、骆驼就可以成群结队地进到边塞之内,各种良马也都变成了我国的牲畜,鼠皮、貂皮、狐貉等各种贵重皮料,彩色的毡子,有花纹的毯子将充满皇宫里的仓库,璧玉、珊瑚、琉璃也都成了我国的宝贵物品。
外部的各种物品源源不断地运进来,而内地的财物不外流。
外族的东西运进来,国家财用就充足,自己的财物不外流,百姓就会家家丰足。
这正是利用他国的资源,充实本国财政的外因天下的思想,这种思想在汉朝是十分有价值的。
因为汉朝的经济与今天的经济不同,对外贸易的观点也与今天有着本质的区别。
我们今天的对外贸易原则强调的是“互利互惠”,而汉朝时的对外贸易原则强调的是“以无用换有用”.
国家干预政策
在重商主义者看来,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是保障财富增长的重要手段,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