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模板】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b11b1834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7e.png)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关于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公布日期】2018.10.08
•【字号】
•【施行日期】2018.10.08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省国土资源厅关于
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的
批复
孝感市国土资源局:
你局《关于审批〈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的请示》(孝国土文〔2018〕122号)收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按照原国土资源部《关于严格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通知》(国土资发〔2012〕2号)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72号)精神,原则同意《汉川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局部调整方案》。
二、该方案涉及将H49G031094、H49G032094、H49G032095、H49G033092、
H49G033093、H49G033095、H49G034095图幅中位于仙女山街道办事处、汈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城隍镇、马鞍乡、华严农场合计36.2749公顷的有条件建设区调
整为允许建设区,使用孝感市建设用地规划机动指标36.2749公顷。
三、你局应按照规划调整方案,坚持建设用地总量控制目标不突破、耕地保有量不减少、不得占用基本农田的原则,做好用地布局调整,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及修改管理工作,维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湖北省国土资源厅
2018年10月8日。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50650cd5daef5ef7ba0d3cd9.png)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说明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第一章规划编制过程 (1)第一节规划依据 (1)第二节工作进程 (4)第三节规划编制成果 (7)第二章关于规划基础数据与图件 (8)第一节关于基期和规划期 (8)第二节土地数据 (8)第三节基础资料 (15)第四节规划图件的采用 (15)第三章节约集约用地评价与控制 (17)第一节各类新增建设用地节约控制标准 (17)第二节促进节约集约用地政策与措施 (18)第四章关于土地供需预测 (20)第五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24)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24)第二节各类用地的空间布局调整 (26)第六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30)第一节土地分区与分区调控措施 (30)第二节县级土地利用控制 (31)第七章中心城区规划控制 (36)第八章关于本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 (38)第九章有关问题说明 (50)第一节关于对现行规划主要指标的过渡情况说明 (50)第二节省下达指标落实情况 (51)按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在做好现行规划实施评价和土地利用重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濮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
现就有关情况说明如下:第一章规划编制过程第一节规划依据一、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河南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7.《河南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
二、相关规划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河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4.《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5.《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6.《河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0年)》(送审稿);7.《濮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8.《濮阳市小康社会发展规划》(2004年);9.《濮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濮阳市“十二五”农业发展规划》;11.《濮阳市林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12.《濮阳市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13.《濮阳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14.《濮阳市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15.《濮阳市城市饮用水源地保护规划》;16.《濮阳县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17.《濮阳市“十二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18.《濮阳市旅游发展规划》;19.《濮阳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濮阳市矿产开发规划》;21.《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550cce76eeaeaad1f330c0.png)
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濮阳市人民政府二○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濮阳市概况 (1)第二节土地利用概况 (2)第三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4)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8)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9)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2)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2)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4)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布局 (21)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2)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4)第一节耕地保护 (24)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25)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27)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0)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0)第二节节约集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1)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2)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3)第六章土地综合整治 (36)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39)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39)第二节土地利用用途分区与管制 (41)第三节县级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44)第七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48)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48)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49)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1)第八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3)第一节建立完善、规范的规划体系 (53)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4)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56)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57)第五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58)附表: (59)引言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濮阳市人民政府编制了《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现行规划》)。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文本
![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规划文本](https://img.taocdn.com/s3/m/7b63558ca0116c175f0e48be.png)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乡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八月目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1)(2006—2020年) (1)前言 (1)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 (2)第一节××乡基本情况 (2)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 (2)第二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第一节土地利用原则 (5)第二节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5)第三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 (7)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7)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调整 (8)第四章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2)第一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 (12)第二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措施 (12)第五章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16)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6)第二节城镇建设用地 (16)第三节农村居民点 (17)第四节独立建设用地 (18)第五节节约集约用地 (19)第六章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保障 (21)第六章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 (21)第七章土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 (22)第一节土地生态环境保护 (22)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2)第八章土地综合整治 (24)第一节土地综合整治目标 (24)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安排 (24)第三节农村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安排 (25)第四节土地综合整治保障措施 (26)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 (30)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与管制 (30)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7)第十章村土地利用控制 (40)第十一章近期用地安排 (40)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42)附表 (4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人民政府二0一0年八月前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更好地统筹××乡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促进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依据《××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及本乡镇社会经济条件和发展规划,组织编制了《××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XX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
![XX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doc](https://img.taocdn.com/s3/m/7530420de009581b6ad9eb5a.png)
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海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年)湛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二〇一一年十月目录前言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一章规划总则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规划目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规划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规划XX原则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规划任务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规划范围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规划期限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土地利用现状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特点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土地利用主要存在问题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土地利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三章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区域定位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规划目标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土地利用结构调整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土地利用布局优化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五章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耕地保护任务与基本农田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耕地占补平衡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的措施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六章建设用地调控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基础设施与重点项目安排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七章土地用途分区管制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一般农地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城镇村建设用地区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独立工XX区ﻩ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风景旅游用地区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濮阳市新农村规划
![濮阳市新农村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01bb4a4e10a6f524ccbf85a2.png)
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送审稿)市人民政府二○○九年七月目录引言 (1)第一章规划背景 (1)第一节市概况 (1)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成效 (2)第三节土地利用概况 (3)第四节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6)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9)第一节指导思想与原则 (9)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 (15)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 (16)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 (18)第三节优化产业集聚区空间 (25)第四节合理调控中心城区土地利用 (27)第四章加强耕地保护与基本农田建设 (28)第一节耕地保护 (28)第二节基本农田保护 (30)第三节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 (32)第五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36)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36)第二节集约节约城镇工矿建设用地 (37)第三节积极推进农村居民点整治 (38)第四节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40)第六章土地利用重大工程 (43)第一节保障重大工程建设用地 (43)第二节土地整理复垦与开发 (44)第七章区域土地利用调控 (46)第一节土地利用综合分区 (46)第二节土地利用分区管制 (47)第三节县乡土地利用规划调控 (50)第八章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 (52)第一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原则 (52)第二节土地生态功能分区 (53)第三节重点生态建设工程 (55)第九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57)第一节建立完善、规的规划体系 (57)第二节强化规划实施管理机制 (58)第三节加强规划技术管理保障 (60)第四节强化规划经济调节手段 (61)第五节加强规划实施制度建设 (61)第六节提高规划社会保障能力 (62)附表 (63)附表12005年土地利用现状 (63)附表2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 (64)附表3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指标 (65)附表4建设用地指标 (65)附表5农村居民点用地指标 (66)附表6近期新增建设用地及补充耕地指标 (66)附表7园地指标 (67)附表8林地指标 (67)附表9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68)附表10市重点建设项目 (70)附表11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项目 (72)附表12新农村建设规划 (82)引言为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更好地统筹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建设,保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市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国土地管理法》、《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635e6c1ae2bd960590c677ec.png)
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说明濮阳市人民政府二零一三年八月前言根据《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围绕《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编写《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说明(2011~2020年)》(以下简称《说明》)。
《说明》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文本(2011~2020年)》中规划目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投资等有关数据、判断和措施等的来源和依据,是《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20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录前言................ (I)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 (1)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 (1)二、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2)三、濮阳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4)四、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6)第二章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背景、必要性、依据及过程 (8)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8)二、规划编制的必要性 (9)三、编制的依据 (12)四、编制的过程 (14)第三章规划基础数据和规划成果 (17)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数据 (17)二、自然条件数据 (19)三、相关经济社会等资料 (19)四、土地基础数据 (19)五、规划成果 (20)第四章规划的目标与任务分解 (21)一、《河南省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下达指标 (21)二、《濮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0-2020)》的对接 (23)三、濮阳市土地整治规划目标的确定 (24)四、指标的分解 (26)第五章土地整治潜力测算 (30)一、农用地整理潜力 (30)二、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 (34)三、土地复垦潜力 (38)四、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开发潜力 (41)五、城镇工矿整理规模潜力 (44)六、整治潜力分级 (46)第六章规划布局与项目安排 (49)一、土地整治分区 (49)二、土地整治的重点区域 (50)三、土地整治重点项目安排 (52)第七章规划投资与实施计划 (59)一、投资估算依据 (59)二、资金来源分析 (62)第八章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66)一、生态用地现状 (66)二、加快土地复垦 (67)三、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 (68)第九章规划实施影响评价 (71)一、环境影响评价 (71)二、社会影响评价 (77)第十章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79)一、国家级规划 (79)二、省级规划 (79)三、市级规划 (79)第十一章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84)一、基础资料准确可靠 (84)二、规划方案符合国家、河南省的技术要求 (84)三、规划实施具有可靠保障 (85)第一章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分析一、土地开发整理实施情况介绍2000-2010年,濮阳市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新增耕地5557.18公顷,保证了耕地面积基本稳定,在区域内基本完成了占补平衡的目标。
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
![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2006~2020)](https://img.taocdn.com/s3/m/b13d840a6c85ec3a87c2c511.png)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文本来源:登封市政府网站目录前言第一章土地利用现状与面临的形势第一节登封市概况第二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三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四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第二章土地利用战略任务和目标第一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第二节战略定位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第三章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第一节合理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第二节优化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第四章中心城区及乡镇用地布局调控第一节中心城区用地布局及规模控制第二节乡镇土地利用调控第三节产业集聚区用地调控第四节保障重点独立建设项目用地第五章加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第一节巩固粮食生产的耕地基础第二节强化基本农田保护和建设第三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重点区域及项目安排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第二节集约利用城镇工矿用地第三节规范整合农村居民点用地第七章重点工程建设安排第八章土地用途管制分区与管制规则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第九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第一节构建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基础第二节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第三节合理规划生态用地第十章近期规划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一节行政措施第二节经济措施第三节技术措施第四节公众参与前言为了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切实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好地统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好地落实土地宏观调控政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按照《郑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要求,结合登封市实际,登封市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登封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 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全面分析了登封市土地利用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阐明了全市土地利用总体目标和完成总体目标需着力开展的各项工作,制订了各业用地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提出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规划》是规划期内登封市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纲领性文件,是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及土地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土地宏观调控和实行土地用途管制的主要依据。
乐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乐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ddc1f82fb90d6c85ec3ac6ea.png)
乐清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征求意见稿)乐成镇乐清市人民政府二○一○年七月文本目录前言 (1)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规划区概况 (6)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11)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4)第五章农用地布局与保护规划 (19)第六章生态和旅游用地布局与规划 (23)第七章城乡建设用地布局与规划 (26)第八章基础设施用地布局与规划 (30)第九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 (33)第十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36)第十一章乡镇土地利用控制 (44)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47)第十三章附则 (53)表目录表F1 乐清市规划主要控制指标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2 乐清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3 乐清市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4 乐清市乡镇规划主要控制指标分解落实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5 乐清市乡镇城镇人口、用地规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6 乐清市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规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7 乐清市建设用地控制指标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8 乐清市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主要项目规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9 乐清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10 乐清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重点区域规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11 乐清市土地用途分区面积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12 乐清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情况统计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13 乐清市近期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F14 乐清市近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主要项目规划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已压缩)0桐乡濮园规划设计项目(1)
![(已压缩)0桐乡濮园规划设计项目(1)](https://img.taocdn.com/s3/m/6e1ecd39dd88d0d232d46aa6.png)
构思生成
园林
Garden
高层住宅
Tall building
农田
Farmland
通廊
Corridor
气脉畅通
理气顺脉,错落布局 空间流畅,疏密有致
顺应濮院现有空间脉络,引入南 北两条通廊,有序布置建筑,形 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整体空 间布局。
低层建筑
Low building
通廊
Corridor
桐乡. 濮园项目规划设计
第二次汇报(2018.9.11)
汇报对象:乌镇陈向宏、绿城集团景泽雅等。 会议成果:会议确定了小镇中心设置在西北侧主入口 处,兼顾对内对外服务功能;地块西侧布置前店后宅, 与古镇区呼应;园区主路、规划水廊确定。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汇报对象:绿城时代召开,景泽雅等约10人。
会议成果:明确首启区(四号地块、三号地块北侧), 产品高层和合院;确定五、六号地块合院对角布局。
上海市
Shanghai City
R=90Km T=1h
杭州湾
项目区位
项目位于桐乡市濮院镇,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区域, 1小时车程可达上海、杭州和苏州。
本项目的客户构成: 濮院本地客户约占50%、 嘉兴(主要包括桐乡周边及嘉兴周边)客户约占30%、 华东区域(包括上海、杭州以及其他区域)偶得客户约占20%
服务
桐乡. 濮园项目规划设计
——自然本真,心灵原乡
原乡· 本真
桐乡. 濮园项目规划设计
经典 · 传承 ——中式经典,底蕴传承
桐乡. 濮园项目规划设计
濮园
生活着的[古]镇 心深处的[家]园
03 规划设计 Planning and design
景区规划总平面 桐乡. 濮园项目规划设计
桐乡市濮院镇
![桐乡市濮院镇](https://img.taocdn.com/s3/m/751f6f680b4e767f5acfced4.png)
桐乡市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桐乡市濮院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 (6)第三章土地利用基数 (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2)第五章各类用地布局优化 (15)第一节农用地保护规划 (15)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17)第三节基础设施规划 (18)第六章生态用地布局规划 (19)第七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 (21)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4)第一节分区原则与分区类型 (24)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 (24)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8)第九章规划实施与管理 (30)第十章附则 (3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之间的各业用地需求,严格规范各类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提倡土地生态文明,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濮院镇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根据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濮院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规模。
第二条规划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6)《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2年)(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8)《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 1号)(10)《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11)《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1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42号)(15)《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浙政土审[2009]12号)(16)《关于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准备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3]34号)(17)《关于印发<浙江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办法>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内容要求>的通知》(浙土资发[2008]19号)(18)《关于印发<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和<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审定办法>的通知》(浙土资办[2009]96号)(19)《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0]29号)(20)《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浙土资办[2010]39号)(21)《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22)《桐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桐乡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桐政办发[2009]152号)(23)国家、浙江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相关规划文件(1)《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嘉兴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嘉兴市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06-2010年)》(4)《桐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5)《桐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6)《桐乡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7)《桐乡生态市建设规划》(8)《桐乡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2-2010年)》(9)《浙江省桐乡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0)《桐乡市河道整治规划》(11)《桐乡市电网2030年目标网架规划》(12)《桐乡市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13)《桐乡市水资源综合规划》(14)《桐乡市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15)《桐乡市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2007—2030)》(16)《桐乡市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17)《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8)《濮院镇城镇总体规划》(19)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第三条规划原则本规划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的精神,以实现土地利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的目标为总体原则。
岳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岳阳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https://img.taocdn.com/s3/m/e40f5dce04a1b0717ed5dd16.png)
6.保护土地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按照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要求,协调土地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增强区域防洪能力;工矿废弃地复垦必须调查土壤环境质量,并依据土壤环境质量确定复垦土地的用途;控制工业“三废”和城市垃圾污染,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根据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蓄洪水、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保持自然本底、保障生态系统完整和稳定性等要求,兼顾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建立体现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的政策机制,形成源头严防、过程严管、责任追究的红线管控制度体系。
第二章
第七条区域概况
岳阳市位于湖南省东北部,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12°18′31″~114°09′06″、北纬28°25′33″~29°51′00″之间,土地总面积1485778.73公顷,辖岳阳楼区、云溪区、君山区、屈原管理区、汨罗市、临湘市、岳阳县、湘阴县、华容县和平江县十个县(市、区)。岳阳市是承接长株潭辐射,促进两型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是支撑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化基地。
第十条存在的问题
1.耕地占补平衡压力逐渐加大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对各项建设用地需求的不断增长,未来各项建设将不可避免占用一定数量的耕地。而全市耕地后备资源有限,宜耕土地后备资源面积仅为32583.96公顷,且经过多年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许多开垦条件好、面积大、易开发的后备资源已被开发利用。随着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的持续减少和“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政策的实施,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
4.促进岸线资源可持续利用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关指标调整的批复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关指标调整的批复](https://img.taocdn.com/s3/m/abc136f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15.png)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
2020年)有关指标调整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海南省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7.10.31
•【字号】琼府函〔2017〕168号
•【施行日期】2017.10.31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土地资源
正文
海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
关指标调整的批复
琼府函〔2017〕168号
儋州、文昌、琼海、万宁、东方、五指山、定安、屯昌、澄迈、临高、白沙、昌江、乐东、陵水、保亭、琼中等市县人民政府:
现将你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有关规划指标调整印发给你们,请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多规合一”总体规划有关指标的衔接协调。
并在你市县现有“多规合一”总体规划数据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数据库成果汇交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7〕1211号)要求,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数据库,于2017年11月10日前报送省规划委和省国土资源厅,以便统一整理汇交国土资源部。
附件:有关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指标调整表
海南省人民政府
2017年10月31日。
范县濮州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
![范县濮州专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https://img.taocdn.com/s3/m/84518d9ef12d2af90342e645.png)
目录前言 (1)一、规划背景 (1)二、规划目的 (1)三、规划期限 (2)四、规划依据 (2)第一章综合发展现状 (3)一、濮州专业园区发展现状 (3)(一)县概况 (3)(二)濮州专业园区发展现状 (5)二、濮州专业园区土地利用现状 (6)三、现有规划情况 (6)第二章规划思路 (7)一、规划围 (7)二、规划理念 (8)(一)指导思想 (8)(二)规划原则 (8)(三)规划编制重点 (8)第三章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 (9)一、发展条件分析 (9)二、发展定位 (10)三、发展目标 (10)(一)总体发展目标 (10)(二)主要发展指标 (11)(三)分阶段发展目标 (11)第四章总体用地规划 (12)一、用地评价 (12)(一)研究围确定 (12)(二)用地发展条件评价 (12)(三)濮州专业园区用地选择 (12)(四)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评估 (13)二、人口和用地规模 (14)三、空间结构 (15)四、总体用地布局 (15)五、空间管制与村镇发展 (17)(一)空间管制 (17)(二)村镇发展与迁并 (18)第五章产业选择与布局 (19)一、化工产业现状 (19)二、产业发展策略 (21)(一)工业化带动战略 (21)(二)空间集聚战略 (22)(三)民营促进战略 (22)(四)基础设施先行战略 (22)(五)可持续发展战略 (22)三、主导产业选择 (23)(一)县工业主导产业选择的原则 (23)(二)濮州专业园区主导产业选择 (23)四、产业空间布局 (25)(一)产业协作 (25)(二)产业集群培育 (25)第六章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规划布局 (26)一、综合交通规划 (26)(一)对外联系通道 (26)(二)濮州专业园区道路规划 (26)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8)(一)给水工程规划 (28)(二)排水工程规划 (31)(三)电力工程规划 (33)(四)电信工程规划 (35)(五)热力工程规划 (36)(六)燃气工程规划 (37)四、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39)(一)教育设施规划 (39)(二)社会福利设施规划 (39)(三)文化设施规划 (39)(四)医疗设施规划 (39)(五)体育设施规划 (40)五、绿地系统规划 (40)第七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42)一、环境保护规划 (42)(一)垃圾处理规划 (42)(二)水体保护规划 (46)(三)大气环境控制对策 (48)(四)噪声污染控制对策 (49)(五)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措施 (50)(六)工业点源治理规划 (51)二、资源节约规划 (53)(一)指导思想 (53)(二)基本原则 (54)(三)发展目标 (54)(四)主要措施 (55)三、循环经济规划 (56)(一)指导思想 (56)(二)基本原则 (56)(三)发展目标 (57)(四)主要措施 (57)四、生态建设规划 (58)(一)规划原则 (58)(二)濮州专业园区景观规划 (58)第八章发展时序与近期规划 (60)一、发展时序 (60)(一)启动期 (60)(二)展开期 (60)(三)成熟期 (60)二、近期建设 (61)第九章保障措施 (63)一、组织领导 (63)二、融资机制 (64)(一)集聚区的预期效益 (64)(二)集聚区的融资方式 (64)(三)濮州专业园区融资建议 (66)三、管理机制 (66)四、扩大对外开放 (67)五、优惠政策 (68)前言一、规划背景县濮州专业园区规划在县西南部的濮城镇辖区,西起县与县户部寨乡交界处,东至引黄入鲁灌溉干渠以西200米,北起省道101线,南至汤台铁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文本(送审稿)XX市濮院镇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1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6第三章土地利用基数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12第五章各类用地布局优化15第一节农用地保护规划 (15)第二节建设用地布局优化 (17)第三节基础设施规划 (18)第六章生态用地布局规划19第七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21第八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24第一节分区原则与分区类型 (24)第二节土地用途分区 (24)第三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 (28)第九章规划实施与管理30第十章附则3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坚持严格保护耕地、节约集约用地的根本方针,统筹协调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和近远期之间的各业用地需求,严格规范各类土地利用和建设行为,提倡土地生态文明,积极探索规划实施的制度创新,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保障濮院镇国民经济与社会持续、高效、协调、可持续发展,因此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根据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和濮院镇社会、经济、自然条件,综合研究和确定土地利用的目标、发展方向,统筹安排各类用地,确定各类用地规模、划定土地用途分区,重点安排好耕地、生态用地及其他基础产业、基础设施用地,确定村镇建设用地和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规模。
第二条规划依据1、有关法律、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8年)(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98年)(6)《浙江省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2年)(7)《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32号)(8)《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通知》(国发[2008]33号)(9)《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 1号)(10)《关于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和修编前期调研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133号)(11)《关于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工作中“四查清、四对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05]182号)(1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查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3号)(13)《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14)《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做好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意见的通知》(浙政办发[2006]42号)(15)《关于下达全省各市、县(市、区)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浙政土审[2009]12号)(16)《关于全面开展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准备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发[2003]34号)(17)《关于印发<浙江省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审查办法>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编制内容要求>的通知》(浙土资发[2008]19号)(18)《关于印发<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导则(试行)>、<浙江省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浙江省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式(试行)>和<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数转换审定办法>的通知》(浙土资办[2009]96号)(19)《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工作的通知》(浙政发[2010]29号)(20)《关于加快推进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意见》(浙土资办[2010]39号)(21)《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浙委办〔2010〕1号)(22)《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下达XX市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控制指标的通知》(桐政办发[2009]152号)(23)国家、浙江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2、相关规划文件(1)《浙江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3)《XX市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06-2010年)》(4)《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5)《XX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6)《XX市市域总体规划(2006-2020年)》(7)《桐乡生态市建设规划》(8)《XX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2-2010年)》(9)《浙江省XX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10)《XX市河道整治规划》(11)《XX市电网2030年目标网架规划》(12)《XX市区学校布局专项规划》(13)《XX市水资源综合规划》(14)《XX市公路水路交通发展“十一五”规划》(15)《XX市中心镇、中心村布局规划(2007—2030)》(16)《XX市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10年)(17)《濮院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18)《濮院镇城镇总体规划》(19)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第三条规划原则本规划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的精神,以实现土地利用“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的目标为总体原则。
在具体工作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指标控制原则。
坚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耕地保有量不减少,基本农田保护科学定位”的原则;2、与城镇村规划协调的原则。
规划调整要兼顾城镇与村庄建设规划的调整,使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村镇规划衔接一致;3、规划连续性原则。
规划基期年、规划期限不变,重点做好近期的土地利用安排。
第四条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为濮院镇行政辖区内的全部土地,包括5个社区和14个行政村,总面积6445.61公顷。
第五条规划期限规划基期:2005年;规划期限:2006~2020年。
第六条规划基数依据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经过规划基数转换获得。
第七条规划效力本规划是濮院镇行政辖区范围内各项土地利用活动的纲领性文件,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本行政辖区范围内进行的各项土地利用活动,均应符合本规划。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第八条社会经济指标到2020年,濮院镇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80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0.55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81.52%;形成现代化的公用设施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教育资源配置合理,文体事业发展均衡,城乡居民文明素质进一步提高。
第九条土地利用规划目标与控制指标1、耕地保护(1)严格保护耕地,从紧控制建设用地占用耕地;规划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将达到3870.96公顷,超过上级下达的耕地保有量3362.00公顷。
(2)强化基本农田管理,积极推进基本农田建设,确保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和质量有提高;规划期内,规划已经落实到地块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3205.86公顷,超过上级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3193.20公顷。
(3)加强标准农田建设,规划期内建成标准农田面积3125.23公顷。
2、建设用地控制目标(1)严格控制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和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上级下达的新增建设占用土地规模为312.13公顷,规划已经落实到地块的新增建设用地占用土地为297.89公顷,其中新增建设用地为297.44公顷,预留14.24公顷,用于满足规划编制时线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等难以定位建设项目或及其它符合要求的建设项目用地。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下达数为235.00公顷,规划落实新增建设占用耕地212.14公顷,为不定位新增建设指标预留占用耕地14.24公顷。
(2)严格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划的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为1340.68公顷,低于上级下达的指标1348.47公顷。
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目标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积极推进土地整理、复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并通过基本农田整备和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努力使耕地质量逐步提高。
规划期内,通过土地复垦与土地整理增加耕地420.86公顷。
4、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严格执行各行业的用地标准,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过快增长。
到2020年,上级下达的指标为: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22.65平方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8.95平方米以内;人均农居点用地控制在150.59平方米以内;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不超过26.7平方米。
根据上级任务指标与实际可操作性,规划到2020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122.23平方米以内;人均城镇建设用地控制在118.69平方米以内;人均农居点用地控制在128.91平方米以内;万元二三产业增加值耗地量不超过26.50平方米。
5、土地生态环境保护目标重点保护区内水网平原生态环境,保护水系资源;重视对污染源和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控制,遏制生态环境破坏的趋势;保护农业需要的水资源、土壤资源,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和农副产品;工业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维护和改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形成基本的国土生态屏障。
第三章土地利用基数第十条土地利用现状依据土地利用规划现状数据,2005年濮院镇土地总面积为6445.61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为4462.1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9.23%;建设用地面积为1674.5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5.98%;未利用地面积为308.8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79%。
1、农用地2005年,在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3676.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7.04%;园地面积为462.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17%;林地面积为4.9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8%;其他农用地面积为318.7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94%。
2、建设用地2005年,在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面积为1547.1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4.00%;交通水利用地面积为110.80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2%;其它建设用地面积为16.69公顷,均为特殊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0.26%。
在城乡建设用地中,建制镇用地面积为799.00公顷、集镇用地40.60公顷、村庄用地面积为677.68公顷、采矿用地面积为29.81公顷,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12.40%、0.63%、10.51%、0.46%。
在交通水利用地中,公路用地面积为110.4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71%;港口码头用地0.3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0.01%。
3、未利用地2005年,濮院镇未利用地面积为308.86公顷,均为河流水面,占土地总面积的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