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高考小说阅读”题的五大类型
高考小说阅读命题类型及答题思路
《半张纸》:“小说标题‘半张纸’有什么作用? 请作具体分析。” 答:(1)半张纸是小说贯穿始终的结构线索:先 以半张纸引出主人公对往事的回忆, 接着又以半张 纸连缀起回忆中一个个生活片段; (2)半张纸是主人公对爱妻思念之情的载体; (3)半张纸与“两分钟”“两年”一起深化了小 说主题。
*
(4)这篇小说以“保护人”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 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 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2010新课标)
如果小说中引入特别重要的物件,其基本作用不外乎
突出人物性格、揭示深化主题等。有时反复出现,串起 相关情节,从而成为文章的线索,兼有使结构更加严谨 的*作用。《药》
三、题型有: 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XX人物形象。 2.XX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3.XX有哪些性格特点?
4.答题思路和答题模式 常见的语言表达形式:X X X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 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 另一种分条阐述,答题模式:(1)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2)观点(思想性格是 什么)+阐述(在原文中找)……
*
【考点三】理解小说标题
题型有: 小说的标题如何理解?有何作用?
答题思路: 1.起线索作用,贯穿全文; 2.点明主题; 3.交代时间地点、环境; 4.交代人物。 5.象征意义 6.悬念,吸引读者
*
小说标题的作用
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如《棋王》、《阿Q正传》 2、作为情节线索贯穿全文。标题若是文中出现的某一事物,该 事物很可能是文章的线索,有意无意的贯穿情节始终,甚至是推 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项链》 3、点明时间、地点,交代故事背景,渲染氛围。如果以时间、 地点、环境为题,则标题可能是要向读者提示某方面的信息,而 这个信息对读者理解文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孙犁的小说《荷 花淀》,标题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让人物在芦苇洁白、荷花 飘香的环境中活动,描绘出一幅诗情画意的风俗图,更能突出中 华儿女为了保卫美好的祖国河山浴血奋斗的主题。 4、有的标题直接点出了事件的主要情节,反映了小说的主要内 容,如《宝玉挨打》《失街亭》。 5、寄托作者的思想情感,暗示了作者的写作目的,点出小说的 主旨。(在理解标题本意的基础上。要注意它在文中是否还有比 喻义、象征义、深层义、双关义等,有的标题具有反讽义,体会 文章主旨是要结合社会现实来理解。比如《祝福》)
教师近五年全国各地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
高考小说阅读题型分析类型一:分析景物(环境)一、常见题型1.景物(环境)描写特点及作用。
2.景物描写的手法。
3.景物的寓意。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景物特点:景+特点+意境 2.分析景物作用:(1)社会环境:①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②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③揭示社会关系;④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⑤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①自身的、独立的审美价值;表现地域风光;②交往故事发生的时间,突出季节特征;③渲染营造烘托氛围,奠定感情基调,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④换转或展开情节,为情节发展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⑤设置悬念,激趣,产生波澜;⑥烘托表现人物心理、性格,暗示人物心理转变,暗示人物命运;⑦景与人的映衬。
3.景物描写的常见手法(同散文中的景物描写手法),主要有:①各种修辞;②衬托;③视听动静声色各种感觉等;④白描;⑤分层写景,远近高低结合等。
4.景物的寓意:双关含义,表面(本义)义、象征义、比喻义等。
三、强化训练(林冲见差拨)1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①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
(日月行色)16.本文开头两段的场景描写有哪些特点和作用?(4分)①选择的是一个日落黄昏、清清河畔的特定场景,突出了场景的宁静与和谐,具有诗情画意的意境美。
②场景描写与人物描写融合在一起,人与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③景中融情,场景描写融入了“我”于“她”约会时的喜悦之情。
类型二:分析人物形象一、常见题型1.分析人物形象。
2.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
二、知识点汇总1.分析人物形象:①关注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②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提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
2.刻画人物的手法:①正面、直接描写,如肖像、神态、语言、行动、心理、细节描写等;②对比、衬托或烘托。
高考小说阅读各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打印)
高考小说阅读各类题型规范答题技巧【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自然环境描写又称为景物描写。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一定的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查自然环境描写。
具体考查内容有:1、环境描写的作用(意图)。
2、环境描写的特点。
3、环境描写的手法。
4、环境描写的寓意。
5、环境描写的赏析。
通常以下列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写手法和作用相结合,二是描写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结合。
重点是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环境描写作用(意图)题环境描写的作用,总体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1、环境本身: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②暗示社会环境;③营造氛围,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2、人物方面:①烘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命运。
3、情节方面: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托、暗示、揭示主题;②丰富、深化主旨。
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3)揭示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示社会本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1)突出季节特征;(2)表现地域风光;(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背景;(4)渲染、营造、烘托氛围或气氛;(5)增加或缓和紧张的氛围;(6)奠定感情基调;(7)反映、暗示社会环境;(8)换转或展开情节,推动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10)前后多次描写,成为行文线索;(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12)烘托、映衬人物形象;(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14)暗示人物心理转变;(15)象征、暗示人物命运;(16)揭示人物命运的必然性;(17)表达、寄托、象征、暗示、揭示主题;(18)丰富、深化主旨;(19)设置悬念,产生波澜,激发阅读兴趣。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睢海英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根据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一般可从四个方面揣摩:⑴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性格;⑵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⑶从描写手法中认识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认识人物的典型意义;⑸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一是创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衬托,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一般格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
(3)开头运用倒叙,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高考小说阅读四大典型题型解读与训练
2022届高考小说阅读四大典型题型解读与训练考点:1.周海亮《怕》2.冷清秋《万物复苏的季节》3.张承志《北望长城外》4.路遥《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5.胥得意《刺刀锋芒》【考点研究】一、考题类型1.开头社会环境描写赏析题(1) 循环答题法①环境角度——交代背景,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②手法角度——修辞,表现手法(对比)③人物角度——人物特点④读者角度——阅读兴趣,读者思考⑤主题角度——暗示人物命运(2)答题模式手法句(修辞,表现手法,结构)+材料句(社会背景,群体人物特点,主人公特点)+分析句(思想,情感)2.“人物描写+画线句”题赏析(1) 循环答题法①手法角度——对比,人物描写(四大描写,细节描写)②人物角度——人物形象特点(身份,道德,情感)③主题角度——暗示主题。
(2)答题模式手法句(对比,人物描写)+材料句(概括情节内容,人物特点)+分析句(观点,情感) (3)划线句内容类型——人物,景物,事件3.人物形象概括题(1) 循环答题法①人物角度——身份特长(才艺),品德修养(人品,反省精神),情感性格(常态性格,突发情绪)②情节角度——突发事件,题材(家庭亲情,脱贫扶贫,共同富裕,忧国忧民,红色革命,传统手艺文化传承,旧城改造,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守边生活……)③人的生活场景——工作,家庭,社会(国家)(2) 答题模式材料句(情节内容,人物特点,生活场景)+分析句(思想,情感)4.选材特点题赏析(1) 循环答题法①手法角度——以小见大②情节角度——平淡情节(日常生活)②人物角度——生活状态③主题角度——平淡情节反映深刻主题。
④材料特点——真实性,典型性(2)答题模式手法句(以小见大)+材料句(概括生活特点)+分析句(观点,情感)1.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的情节展开做铺垫;②北平政治形势危急与人们生活的悠闲形成对比,突出老百姓的麻木和随遇而安;③用寻常百姓的表现与下文孟樾等知识分子的表现作对比,突出知识分子的先觉;④激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精讲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精讲在高考语文中,小说阅读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重点和难点。
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掌握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至关重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探讨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的奥秘。
一、小说阅读题的考查重点高考语文小说阅读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人物形象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之一。
考生需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描写,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2、故事情节故事情节是小说的骨架。
考生要能够梳理小说的情节发展脉络,理解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以及情节之间的因果关系和相互作用。
3、环境描写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它对于烘托气氛、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考生需要分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具体作用。
4、主题思想主题是小说的灵魂。
考生要能够通过对小说内容的整体把握,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价值观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
5、艺术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描写手法等。
考生需要识别并分析这些手法在小说中的运用效果,如增强感染力、突出主题等。
二、小说阅读题的解题步骤1、通读全文,整体把握在开始答题之前,要先通读一遍小说,了解小说的大致内容、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这有助于对小说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为后续的解题打下基础。
2、审清题目,明确要求认真阅读题目,明确题目所问的具体问题和考查的重点。
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限制词和提示语,避免因审题不清而导致答错方向。
3、回读原文,筛选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回到原文中寻找相关的信息和线索。
在阅读过程中,可以标记出与题目相关的重要语句和段落,以便后续分析和整理。
4、分析归纳,组织答案对筛选出的信息进行分析和归纳,提炼出关键要点,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答案。
在答题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规范性,尽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回答问题。
三、人物形象题的解法人物形象题是小说阅读题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在解答这类题目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直接描写关注小说中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直接描写的语句,从中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高考教学小说阅读各类题型总结规范答题技巧
高考小说阅读各种题型规范答题技巧【第一部分环境类题型】小说中的环境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光景,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丛林旷野等,自然环境描绘又称为光景描绘。
社会环境:狭义社会环境是指能反应社会、时代特点的建筑、场所、摆设等光景以及风俗风气等;广义社会环境是指必定的历史期间的社会生活、人际关系的总和。
从历年高考题来看,重点考察自然环境描绘。
详细考察内容有: 1、环境描绘的作用(企图)。
2、环境描绘的特点。
3 、环境描绘的手法。
4 、环境描绘的寓意。
5、环境描绘的赏析。
往常以以下两种方式出现,一是描绘手法和作用相联合,二是描绘的环境特点和作用相联合。
重点是剖析环境描绘的作用。
一、环境描绘作用(企图)题环境描绘的作用,整体上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虑:1、环境自己: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址、背景;②示意社会环境;③创建氛围,衬着氛围,确立基调。
2、人物方面:①衬托心情;②表现身份、地位、性格等;③示意命运。
3、情节方面:①示意或推进情节的发展;②为后边情节的发展作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
4、主题方面:①表达、寄望、示意、揭露主题;②丰富、深入要旨。
答题常用术语:1、社会环境的作用:(1)交待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 2)交待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3)揭露社会关系;(4)交待人物身份,表现(影响、决定)人物性格;(5)提示社会实质,提示主题。
2、自然环境的作用:(1)突出季节特点;(2)表现地区风光;( 3)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址、背景;( 4)衬着、创建、衬托氛围或氛围;(5)增添或和缓紧张的氛围;( 6)确立感情基调;(7)反应、示意社会环境;(8)换转或睁开情节,推进情节发展;(9)为情节发展作铺垫;( 10)前后多次描绘,成为行文线索;( 11)为下文刻画人物作铺垫;( 12)衬托、映托人物形象;( 13)表现人物心理、性格;( 14)示意人物心理转变;( 15)象征、示意人物命运;( 16)揭露人物命运的必定性;( 17)表达、寄望、象征、示意、揭露主题;(18)丰富、深入要旨;( 19)设置悬念,产生波涛,激发阅读兴趣。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技巧(超全) 小说考试的命题方向主要有以下几种:1.“理情节”题型:简明概括故事情节,并分析其在文中的作用。
2.“析人物”题型:指出小说对人物进行描写的具体方法,简要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客观公平地评价人物。
3.“看环境”题型:分析文中景物描写的特点及其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4.“谈构思”题型:分析作品在材料安排上的特点及其好处,分析某句/段话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并指出某个物品在文中结构上的作用。
5.“讲方法”题型:分析文中运用的表现方法及其塑造形象的作用,分析特有的表达方式如何为作者表情达意服务,分析语言运用的特点,鉴赏画线句子,以及分析人物语言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6.“明主题”题型: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写作意图和作品的主题,分析文章的主旨及其社会意义,检查文章前后是否有矛盾。
考点一:小说环境分类及作用环境是人物活动的舞台,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环境描写可以从修辞角度、写景角度、多种感官描绘、表现手法、选取代表性事物等方面进行。
在考试中,可能会出现关于环境的题目,例如分析某段景物描写的手法及作用,或者分析一些特殊环境对人物或主题的作用。
例子1:对于小说《乌米》中第5自然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衬托和分层写景的手法,烘托出肃穆静谧的气氛,突出了乌米孤独无助的处境,同时暗示了人物的命运。
例子2:在小说《二十年以后》中,两次写到“一陈冷飕飕的风”,第一次烘托环境,展开情节,第二次则渲染气氛,转换情节。
例子3:在小说《墙》中,墙被拆后,两家合为一院,春意融融,会餐洽洽,这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表达和谐、团结的主题。
②注意情节之间的联系和转折,尽可能准确地表达情节的发展过程;③在概括情节的同时,要注意情节对人物性格和小说主题的影响,尽可能多地揭示这些方面的内容。
二)分析情节的作用分析情节的作用,要注意以下几点:1)推动情节发展,使故事产生波澜;2)折射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世界;3)深化主题,传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
(完整)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睢海英一.“人物形象”常见题型(1)结合全文,简要分析人物形象。
(2)×××是一个怎样的人物?(3)×××有哪些优秀的品质?(4)分析小说对人物举行描写的详细办法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然后按照题目要求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是一个……的人物形象。
作为……人,他……,表现了他……的性格(思想品质)。
对这种题型,普通可从四个方面揣摩:⑴从故事情节的进展变化中掌握人物性格;⑵从人物之间的冲突矛盾中熟悉人物性格;⑶从描写手法中熟悉人物性格。
作品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都是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⑷从社会环境、活动场景及人物关系中熟悉人物的典型意义;⑸借助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掌握人物基本特征。
包括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受、教养、气质等,它们直接打算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
【人物形象分析题表述要点】是一个怎样的人+ 性格、品质特征+ 形象的意义二.“故事情节”常见题型(1)文中写的×××情景在小说中起到什么作用?(2)×××事物、×××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明确情节构思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宗旨,结合情节的普通作用(一是制造悬念,引人入胜;二是前后照应;三是侧面映衬,埋下伏笔;四是总结上文,点明题意;五是起线索作用),然后按照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作答。
语言表达的普通格式:×××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1)全文情节一波三折。
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小说情节首尾呼应。
高考现代文阅读——小说阅读问题类型及答题角度
高考现代文阅读(小说类)常见问题类型及答题角度问题类型答题角度(方法)注意事项例题(例文)1 标题的作用、体现作者的用意1.点明小说的主要人物、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2.概括小说的情节,线索;3.暗(揭)示小说的主旨;4.含义丰富(表面义、内涵义、象征义);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标题的含义要能从表面义和内涵义两个方面思考,如《药》;另外,也要注意标题中某些词可能是双关完美的猎物、药、2第一段的作用首先分清第一段文字是属于情节、环境、人物形象的那一部分。
一、如果是情节:1.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推动情节发展二、如果是环境,看清楚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
如果是自然环境: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2.推动情节的发展;3.营造氛围、渲染气氛;4.为人物的出场做铺垫。
如果是社会环境:1.交代小说发生的时代背景;2. 暗示人物的命运三、如果是人物:1.突出人物的特点;2.暗示人物的身份;3.推动情节的发展;4.暗示人物的命运;5.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与后面做对比;6.第一段没有深化主题、呼应结尾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3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分析人物的形象特点要从正面和侧面两大方面;正面分析就是要抓住人物的言、行、思、貌;侧面分析要注意人物居住的处所、环境,以及他人的评价和反应。
(如鲁四、一个人死后众人的反映)注意是概括人物特点还是分析人物特点4如何塑造人物形象要从正面和侧面两个方面思考。
正面:看作者是不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思、貌”来塑造的,尤其是一些动作的细节描写,人物心理和言行的对比等;作者是不是通过矛盾的情节冲突来塑造的;侧面: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人物的住所对人物形象的揭示;他人的对比,他人的评价和反应5 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外貌描写的作用1.反映人物形象(性格)的特点;2.暗示人物的身份、地位;3.为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作品的主题;5.衬托其他人物第1、3点是主要作用,第2、4、5点要做全面考虑,另外还要清楚这个人物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6在人物身上寄托的思想1.对人物本身的情感;2.对人物所处的环境、时代背景的情感;3.对影响人物命运的因素的情感如《祝福》作者在祥林嫂身上寄感情托的思想感情有对祥林嫂的同情、对祥林嫂所处时代的批判、对造成祥林嫂悲剧命运的封建思想及世人冷漠的批判7简要分析人(物)形象1.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特点);2.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人物的;3.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烘托其他人物、寄托作者的情感、表现思想主题)答题时要综合前面3、4、5、6的答题方式和角度8梳理小说的情节小说的情节一般可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几个过程进行梳理。
高考小说阅读答题模式
高考小说阅读“作用”题答题模式步骤:三+三1.主题2.人物3.情节4.结构5.手法(不含结构)6.读者前三点是最重要的,后三点作为一种补充。
结构、手法都是服务于前三点的,读者角度是说作品带给读者的感受,针对题目提供的对象而言,读者有什么感受就可以写什么感受。
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方法概括性很强,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文本来分析,我们也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提醒大家其中的难点,帮助大家尽快掌握。
1. 情节角度:(1)预示情节的走向(或者具体的进展)分析:要把怎么预示的讲清楚,不能胡蒙乱猜,“凑”答案。
(2)一个关键的情节会推动后面情节的发展如果是结尾,看结尾情节与前文的关联性:与前文的内容/伏笔照应,使情节连贯/基调一致/结构严谨。
陡生波澜,出人意料又合乎情理,震撼人心。
线索:贯穿全篇;突出人物、主题;使情节紧凑、简洁。
伏笔:情节发展更加自然、合理,令人信服。
照应:情节发展连贯,自然,合理;结构严谨。
铺垫:为高潮的到来,做好准备,积蓄气势;突出人物、主题。
2. 人物角度:是否符合人物性格特征及其发展变化的轨迹;刻画/突出人物……性格。
3.手法角度扬抑:使情节曲折多变、跌宕起伏;有利于突出人物特点、品质;突出主题。
对比:形成反差;突出人物、环境、主题。
衬托:情节更加生动;突出人物、主题。
突转:产生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突出人物、主题。
戛然而止:留下想象的空间;使读者回味、思考。
注:手法角度的作用都要联系人物、主题,这和单独的人物、主题角度有重叠,大家在具体答题时,要酌情选择,保证答题内容清晰全面,不要重复。
4. 主题角度:是否有利于点题/突出、深化主题/卒章显志+结合内容具体分析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了……的主题5. 情感角度:出人意料的结尾:结构上,使故事陡生波澜,表现手法上,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内容上,突出人物形象,深化主题。
表达效果上,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令人伤感的结尾:(与……形成强烈的对比)震撼人心,有极大的感染力;令人喜悦的结尾:符合主人公意愿,给人以愉悦、和谐之感。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及实例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 一) 把握故事情节1.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 寻找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注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变化是矛盾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须抓住主要的矛盾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及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 情节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弓I起读者阅读的兴趣。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 情节的特点A.情节安排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XX》,先写XX的死,然后再写XX 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XX》中的“我”等。
B.情节安排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顺序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 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实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解释,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XX: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楚,照应得体。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技巧及实例
高考小说阅读常见题型解题(一)把握故事情节1.分析情节的技法分析小说的故事情节,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住场面;②找寻线索;③理清小说的结构。
分析小说故事情节时要留意两点:①情节的发展改变是冲突冲突发展的体现,分析小说的情节时必需抓住主要的冲突冲突。
②分析情节不是鉴赏小说的目的,而是手段,是为理解人物性格、把握小说主题服务的。
所以,在分析情节的过程中,要随时留意体会它对人物性格的形成与对揭示小说主题的作用。
(1)情节的作用①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②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爱好。
③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
④照应前文。
⑤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
⑥刻画人物性格。
⑦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
(2)情节的特点A.情节支配评价:①就全文来说有一波三折式。
作用是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加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②就开头、结尾来说有首尾呼应式。
作用是使结构紧密、完整。
③就开头来说有倒叙式,如《祝愿》,先写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写祥林嫂是怎样一步步被封建礼教逼向死亡之地的。
作用是制造悬念。
④就结尾来说有戛然而止,留下空白式。
此外,还有出人意料式、悲剧式、喜剧式等。
⑤贯穿情节的线索,可作线索的有:事、物、人、情、时间、空间,如《药》中的“人血馒头”、《乌米》中的“我”等。
B.情节支配基本技巧:①顺叙:按时间(空间)依次来写,情节发展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②倒叙:不按时间先后依次,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依次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③插叙:在叙述主要事务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务,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务写。
对主要情节或中心事务做必要补充说明,使情节更加完整,结构更加严密,内容更加充溢丰满。
④补叙:在叙述主要事务的过程中,补充叙述另一与之有关的事务,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务写。
对上文内容加以补充说明,对下文做某些交代,照应上下文。
⑤平叙:叙述两件或多件同时发生的事,使头绪清晰,照应得体。
2.解题方法(1)常见设问模式①用一句话或简明的语句概括故事情节,或文中共写了哪几件事,请依次加以概括;或用填空的形式概括小说的部分内容(包括指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中的某一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析“高考小说阅读”题的五大类型
这类题型主要考查对情节安排的艺术技巧和特色的辨析鉴赏能力,对于这类题型的回答,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考:
(一)线索的安排
1、结构全文的线索:人物、事物、事件、情感、时间、空间。
2、分析线索的特点:单线结构、双线结构。
A、双线结构:一明一暗,相互交织,双线必须由一个共同点来连接。
B、寻找途径:抓小说标题、抓小说中的中心词。
(二)情节安排的技巧
1、就全文看:一波三折。
作用: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可读性;
2、就开头结尾看:首尾呼应。
作用:使小说结构紧密完整;
3、就开头看:
A、倒叙式。
作用:制造悬念,引人入胜;
B、设疑式。
作用: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思考,引出下文情节,突出人物形象,揭示小说的主题;
C、写景式。
作用: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渲染气氛,奠定基调,烘托人物心情;
4、就结尾看:
A、出人意料式结局(突转式结局/欧·亨利式结尾)。
作用: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生波澜;与前文的伏笔、铺垫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
B、令人伤感的悲剧式结局。
作用: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好地突出、深化主题;这种结局令人感动、令人回味、引人思考;
C、令人喜悦的大团圆式结局。
作用: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耐人寻味;喜剧性的结尾与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构成和谐的一体,给人以欣慰、愉悦之感;这样的结局凸显出美好人性,反映出人类追求美好的愿望;
D、留白式结局。
作用:故事情节戛然而止,留给读者广阔的想象空间,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5、其他技巧特点,如误会、巧合、伏笔、照应、悬念、铺垫、对比、衬托、先抑后扬、先扬后抑等。
(三)情节结构安排(情节运行方式)
情节运行方式:
(1)基本模式:开端、发展、高潮、结局;(2)设置悬念(3)埋下伏笔(4)铺垫照应(5)摇摆:一波三折。
情节跌宕起伏,曲折生动。
(6)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出乎意料”说明情节发生突转,“情理之中”说明前文有伏笔、铺垫、照应。
(四)提问形式主要有:
1、小说关于某某情节安排很有特色,请作简要分析。
2、小说在情节构思上的艺术特色有哪些?请结合文本分析。
3、本文情节“构思精巧,扣人心弦”,请结合作品内容分析这一特点。
4、请简要赏析某某情节。
1、提问方式:文中某某是一个怎样(什么样)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答题格式一般为:①一个总括句(人物身份、特点)+分述性格特点型
2、提问方式:某某人物形象具有哪些(什么样的)特点或品质(精神、思
想等)?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
2、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手法叫衬托。
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主体事物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分为两类:正衬和反衬。
3、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
作用:突出对比物的鲜明特征,增强文章感染力,彰显主题。
对比与衬托的区分:(1)衬托有主、宾之分,陪衬事物是为被陪衬事物服务的,是为了突出被陪衬事物的。
对比是表明对立现象的,两种对立的事物是平行的并列关系,并无主、宾之分。
(2)衬托描写的是两个事物;对比可以是两个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
(3)衬托的表达效果主要在于突现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
对比的效果主要是用比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质,使好的显得更好,使坏的显得更坏。
4、悬念:提出悬而未决的矛盾,引起读者注意。
作用:激发阅读兴趣,引发下文情节,推动情节发展。
5、照应:对后文对前文的内容作补充或加深,前文对将出现的内容作暗示,前后呼应,使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6、突转:也称陡转、突变,指剧情向相反方面的突然变化,即由逆境转入顺境,或由顺境转入逆境。
它是通过人物命运与内心感情的根本转变来加强戏剧性的一种技法。
7、伏笔:作者对将要在作品中出现的人物或事件,预作提示或暗示,以求前后呼应。
作用:交待含蓄,使文章结构严密、紧凑,使情节发展合理,读者读到下文内容时,不至于产生突兀怀疑之感。
注意:有伏必有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