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加法表、淘气的校园、一起做游戏教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游戏中体验到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难点
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扑克牌
主备人
杨蕊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做个加法表——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师发出指令,开始进行活动。
4、决出胜者。
小组内先决出胜者,再全班比较。
5、相互交流。
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怎样堆又快又高。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玩得很开心,而且动手、动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还锻炼了多种能力,所以今后我们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
五、作业设计
教学重点
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过我们美丽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里蕴藏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它。看(教材88页情境图),淘气的校园里课余时间活动的时候可真热闹哇!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吗?
2、玩一玩,
师:刚才堆一堆的游戏既需要默契的配合,又要有创造意识,手还要巧,才能做好。接下来第二个小游戏,需要你开动脑筋,才有可能获胜哦!
游戏规则:
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的数的和。
结果比10大的就被淘汰。
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结果一样大,谁摸得牌少谁就获胜。
师:游戏规则你们懂了吗?
3、开展比赛,并计时。
时间5分钟以内。
10个物体都要用上。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的数的和。
堆出的作品要有创意。结果比10大的就被淘汰。
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结果一样大,谁摸得牌少谁就获胜。
教学反思
3、师:还有其他的排列方法吗?
展示交流时,组织学生观察加法表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前面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经验,自己做个新的加法表,很了不起,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应该这样用我们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试一试,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设计
画一画,算一算。
在□的左边画5个△,在□的右边画7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两个游戏。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堆一堆
1、赛前准备。
分组。两个人一组,分成几个大组用自己提前准备的物品进行比赛。
游戏规则:
10个物体都要用上。
堆出的作品要有创意。
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
学生小组合作开始创作活动,教师关注学生堆得过程,询问学生的创作意图。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一玩这两个游戏。
1、分组。
2、比赛用品的分发。
学生观察、数一数,交流,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
理解游戏规则。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怎样堆又快又高。
结合情境图进行交流。
四人一组玩一玩。
谈谈感受和体会
学生自我总结。
和家在合作完成。
板书设计
一起做游戏
堆一堆玩一玩
教学难点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方法
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完1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有条理的整理在了表格里。上一节课还有同学提到要把10-20的加法整理成表格,这节课我们完成这项任务,你们有信心吗?
师:在动手之前,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在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时候,师怎么整理的?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淘气的校园
活动任务:找到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问题1:问题2:
问题3:问题4:
…………
教学反思
主ຫໍສະໝຸດ Baidu人
杨蕊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一起做游戏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将各小组找到的数学信息进出汇报交流。
(3)数一数,填一填。
数一数图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并填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想一想。
想一想,找一找自己校园里有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自我评价。
设计了“能找到数学问题”“能积极发言”“能听懂同伴的发言”的三个指标。
三、总结
同学们能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很好。自己积极发言的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才能不断进步。今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系统整理
师:整理的方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现在就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尝试完成加法表的填写。(引导学生打开课本)
1、把加法表填完整。
展示交流。
2、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各有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
横着看:第一行得数都是11,第二行得数都是加12……
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第二列都是8加几……
□。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学生独立填写加法表。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按自己小组的标准来进行整理。
总结评价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杨蕊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淘气的校园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二、探究活动
1、议一议。
思考:要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需要怎么做?
如何记录发现的数学信息?
设计一个记录信息的方法。
2、做一做。
(1)分组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观察教学楼以及操场周围的建筑物、旗杆都是什么形状的、操场上有什么,有多少,然后进行记录。结合学生记录,进行交流。
(2)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四、作业设计
解决自己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观察情境图,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如何记录发现的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记录信息的方法。
集体交流。
学生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观察、记录、交流。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交流。
交流学生的“自我评价表”。
教学重点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
教学难点
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教学方法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组合作
课前准备
课件、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扑克牌
主备人
杨蕊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做个加法表——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重点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过程,进一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
教师发出指令,开始进行活动。
4、决出胜者。
小组内先决出胜者,再全班比较。
5、相互交流。
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说一说。
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怎样堆又快又高。
三、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同学们不仅玩得很开心,而且动手、动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还锻炼了多种能力,所以今后我们要多做一些有意义的游戏。
五、作业设计
教学重点
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解决问题、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认真观察过我们美丽的校园吗?我们的校园里蕴藏着丰富的数学信息,只有细心的小朋友才能发现它。看(教材88页情境图),淘气的校园里课余时间活动的时候可真热闹哇!你能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吗?
2、玩一玩,
师:刚才堆一堆的游戏既需要默契的配合,又要有创造意识,手还要巧,才能做好。接下来第二个小游戏,需要你开动脑筋,才有可能获胜哦!
游戏规则:
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的数的和。
结果比10大的就被淘汰。
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结果一样大,谁摸得牌少谁就获胜。
师:游戏规则你们懂了吗?
3、开展比赛,并计时。
时间5分钟以内。
10个物体都要用上。一边摸牌,一边算牌上的数的和。
堆出的作品要有创意。结果比10大的就被淘汰。
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结果最大的人获胜。
结果一样大,谁摸得牌少谁就获胜。
教学反思
3、师:还有其他的排列方法吗?
展示交流时,组织学生观察加法表的特点。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用前面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经验,自己做个新的加法表,很了不起,今后遇到类似的问题,我们就应该这样用我们解决类似问题的经验试一试,也许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四、作业设计
画一画,算一算。
在□的左边画5个△,在□的右边画7个○。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做两个游戏。看看你从中知道了什么?
二、堆一堆
1、赛前准备。
分组。两个人一组,分成几个大组用自己提前准备的物品进行比赛。
游戏规则:
10个物体都要用上。
堆出的作品要有创意。
堆得又快又高的小组获胜。
学生小组合作开始创作活动,教师关注学生堆得过程,询问学生的创作意图。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玩一玩这两个游戏。
1、分组。
2、比赛用品的分发。
学生观察、数一数,交流,巩固对几何体的认识。
理解游戏规则。
学生分组进行活动。
结合自己小组的作品,介绍经验,怎样堆又快又高。
结合情境图进行交流。
四人一组玩一玩。
谈谈感受和体会
学生自我总结。
和家在合作完成。
板书设计
一起做游戏
堆一堆玩一玩
教学难点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意识。
教学方法
练习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谈话导入
师:我们以前学完1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有条理的整理在了表格里。上一节课还有同学提到要把10-20的加法整理成表格,这节课我们完成这项任务,你们有信心吗?
师:在动手之前,同学们先想一想:我们在整理10以内加法表的时候,师怎么整理的?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淘气的校园
活动任务:找到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问题1:问题2:
问题3:问题4:
…………
教学反思
主ຫໍສະໝຸດ Baidu人
杨蕊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一起做游戏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在“堆一堆”和“玩一玩”的活动中,积累对图形特征的经验和利用数学解决问题的经验。能够从游戏中获取数学信息,体会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点并用10以内的加减法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尝试寻找取胜的策略。
将各小组找到的数学信息进出汇报交流。
(3)数一数,填一填。
数一数图中参加各种体育活动的人数并填空。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3、想一想。
想一想,找一找自己校园里有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4、自我评价。
设计了“能找到数学问题”“能积极发言”“能听懂同伴的发言”的三个指标。
三、总结
同学们能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很好。自己积极发言的同时,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才能不断进步。今后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系统整理
师:整理的方法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现在就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尝试完成加法表的填写。(引导学生打开课本)
1、把加法表填完整。
展示交流。
2、观察加法表,你能发现什么?在小组内交流。
横着看、竖着看、斜着看各有什么规律。
汇报交流:
横着看:第一行得数都是11,第二行得数都是加12……
竖着看:第一列都是9加几,第二列都是8加几……
□。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学生独立填写加法表。
组织学生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
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按自己小组的标准来进行整理。
总结评价
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复习20以内数的加法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学生的“加法表”作品
教学反思
主备人
杨蕊芳
授课人
授课时间
课题
淘气的校园
课时
一课时
教学要求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在议一议、做一做、想一想的活动中,体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的过程,获得初步的数学活动经验;能运用10以内的数和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各种形体的特征,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在发现数学信息,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通过自我评价活动,形成初步的反思意识。
二、探究活动
1、议一议。
思考:要找到淘气校园里的数学问题,需要怎么做?
如何记录发现的数学信息?
设计一个记录信息的方法。
2、做一做。
(1)分组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观察教学楼以及操场周围的建筑物、旗杆都是什么形状的、操场上有什么,有多少,然后进行记录。结合学生记录,进行交流。
(2)说一说你们小组的发现。
四、作业设计
解决自己校园里的数学问题。
观察情境图,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组讨论:如何记录发现的数学信息。
集体交流‘
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记录信息的方法。
集体交流。
学生找一找淘气校园里的数学信息。
观察、记录、交流。
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回顾刚才解决问题的过程,思考、交流。
交流学生的“自我评价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