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合集下载

ISO 50001 :2018 能源管理体系最新培训教材(全套)PPT 61P

ISO 50001 :2018 能源管理体系最新培训教材(全套)PPT 61P

3
7/23/2020
ISO 50001 & Energy Profiles 能源管理体系及档案
Continual
4.7 Management Review 管理评审
Improvement 持续改善
4.6 Checking
检查
Monitoring, analysis监测,分析
Evaluation of compliance … 符合性评估 Internal audits 内审
ISO 14001 环境管理体系
Management Review 管理评审
Checking Performance 绩效检查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监测及测量
Evaluation of compliance 符合性评估
Nonconformity,corrective actions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整改 Control of records 记录控制 Internal audits 内审
Nonconformities, corrective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整改 Control of r020
4.5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贯彻及运行
Competence, training, awareness 能力,培训,意识 Communication 沟通 Documentation 文档 Operational Control 运营控制 Design 设计
Performance 绩效检查
Monitoring and measurement 监测及测量 Evaluation of compliance符合性评估
Nonconformity,corrective actions 不符合纠正措施与预防整改 Control of records记录控制 Internal audits 内审

能源管理培训教材

能源管理培训教材



水能是一次能源,也是可再生能源。广义的水能源包括河 流水能、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 能资源是指河流的水力资源。 水能,是运用水的势能和动能做功转换其他可利用的能源 形式(主要是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的特点 水力发电的优点是成本低、可连续再生、无污染,是世界 上公认的水不枯竭的优质能源。缺点是分布受水文、气候、 地貌等自然条件的限制。





热功当量的概念及确定过程:
热量以卡为单位时与功的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相当 于单位热量的功的数量,叫做热功当量。英国物理学 焦耳首先用电热法实验确定了这种关系,以后随着
科学仪器的进一步发展,其他科学家又做了大 量的验证。目前公认的热功当量值为:在物理 学中J=4.1868焦/卡(其中的“卡”叫国 际蒸汽表卡);在化学中J=4.1840焦/米 (其中的“卡”叫热化学卡)。


高位发热量:1Kg的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 热量叫做燃料的高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减 去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汽完全凝结成水放出的汽 化潜热后的差值:
Qdw=Qgw- rw 式中:Qdw ,Qgw——燃料的低位与高位发热量 (Kcal /kg) r——水蒸汽凝结热(Kcal /kg) w——1kg燃料燃烧产物的水蒸汽量(kg/kg) 在企业能计算源消费量时,应用低位发热量。




5、按能源使用的类型分 常规能源、新能源 6按能源的形态特征或转换与应用的层次分 固体燃料、液体燃料、气体燃料水能、电能、太阳能、 生物质能、风能等等 ,前三类统称化石燃料或化石能 源。 7按照是否进入市场分 商品能源(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商品能源(风 能、太阳能等) 8在使用中是否等到补充或能在较短周期内再产生分 可再生能源,可以不断得到补充或在较短周期内再产 生的能源:风能、太阳能、水能、海洋能、潮汐能等。 非可再生能源,包括煤、电、地热能等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的审核与认证
审核的概念和流程
解释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定义 、审核流程和审核重点;
认证的概念和流程
解释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定义、 认证流程和认证要求;
审核与认证的关系
说明审核与认证之间的关系,以及 审核与认证在能源管理体系中的重 要性。
能源管理体系的改进与优化
监视与测量
介绍如何进行能源管理体系的 监视与测量,包括数据采集、
总结与展望
能源管理体系的总结
能源管理体系的概念 和内涵
能源管理体系是一种以系统性和标准 化管理方法为核心,通过优化能源管 理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管理水 平,实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管理 体系。
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 理念
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包括系统管 理、全过程管理、全员参与、持续改 进等,这些理念贯穿于整个管理体系 中,是实现能源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关 键。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践 意义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践意义在于通过标 准化的管理方法,帮助企业实现能源 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 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推动企业 可持续发展。
未来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未来能源管理体系的发展趋势
未来能源管理体系将不断向更加系统化、标准化、精细化、 信息化方向发展,同时将更加注重与其他管理体系的融合和 协同。
将能源管理体系的效益和风险管理 结合起来,实现能源管理体系的可 持续发展。
效益与风险评估指标制定
制定评估指标,将能源管理体系的 效益和风险进行量化评估,以便更 好地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效益与风险控制措施制定
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在确保能源 管理体系实施效果的同时,最大程 度地降低潜在的风险。
05
案例分析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程内容提要本书通过分析国内外能源形势阐述了节能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详细解读了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并以示例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论述了企业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步骤、要点,以及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程序、方法和重点,同时还介绍了能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节能技术及法律法规、标准等。

本书可作为组织进行能源管理体系培训的教材,也可供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参考使用。

目 录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能源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第二节 国内外能源形势、发展趋势及存在的问题第三节 我国能源管理宏观政策和节能管理措施第四节 能源管理的相关工作第五节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产生的背景、进展和意义第二章 能源管理基础知识第一节 节能原理第二节 能源统计与分析第三节 能量平衡与节能诊断第四节 节能评价第五节 能源审计第六节 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第三章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要点第一节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特点及结构概述第二节 术语和定义的理解要点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具体条款的理解第四章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步骤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重点要素的实施要点第四节 能源管理体系模板文件示例——目标管理程序第五章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第一节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概述第二节 审核原则第三节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的类型和特点第四节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第五节 能源管理体系核心要素审核要点提示附录一 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附录二 各种能源的折标准煤系数、蒸汽热焓值等附录三 能源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目录附录四 能源管理相关标准目录附录五 节能技术措施参考文献导 语中国船级社质量认证公司作为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从事能源管理体系认证的首批试点机构之一,为了帮助从事能源管理相关工作的人员全面了解能源管理相关的基础知识、节能技术,准确理解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和审核的要求,以及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要求,组织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编写了本书。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及变化培训教材

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及变化培训教材
二、ISO 50001在全球迅速推广
• 就国家而言,显然德国正在率先实施,因为政府的 慷慨税收减免和激励措施。
• 另外,世界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是一项全球奖励计 划, 旨在表彰在能源管理方面取得成就, 并利用 ISO 50001应对能源和气候挑战的主要机构。世界 清洁能源部长级会议目前正在接受“2018年能源管 理领导奖项”的申请。
三、能源管理体系在中国实践 四、能源管理体系的好处及带给企业的价值 五、如何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六、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换版准备 七、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主要变化 八、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标准条款
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
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
一、什么是GBT23331?
GBT23331可以作为能源相关绩效的持续 改进的基础。通过对法律要求进行系统收 集和实施,还可以提高组织在本领域内的 法律确定性。
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
一、什么是GBT23331?
二、ISO 50001在全球迅速推广
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
三、能源管理体系在中国实践
▶ 政策导向:
1、国家、省、地市每年持续开展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 推动万家企业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并纳入节能目标责任考核; 2、国务院将“推动零售、批发、餐饮、住宿、物流等企业建设能 源管理体系”、“推动重点用能单位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并开展效 果评价”、“推进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列入“十三五”节能减排 重点工作;
GBT23331-2020能源管理体系新版标准
一、什么是GBT23331? 二、ISO 50001在全球迅速推广

新版全套ISO50001:2018能源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新版全套ISO50001:2018能源安全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备注:组织可以是一个人或一组人。
最高管理者(3.28) 在最高层指挥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备注:最高管理者控制被界定在能源管理体系范围和边界内的组织。
能源管理小组(3.10) 负责有效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活动以及履行改进能源绩效的人员。
备注:组织的大小及性质以及可获得的资源将决定小组的大小,此小组可能为个人,例 如管理代表。
3. 术语和定义
相关方(3.19) 关注组织的能源绩效或受其能源绩效影响的个人或团体。
3. 术语和定义
能源评审(3.15) 基于数据及其它信息确定组织的能源绩效状态,并由此发现可以改进 的机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没有引用规范性文件。包含本条款是为了使条款编号与其他ISO管 理体系文件一致。
3. 术语和定义
能源(3.5) 电力、燃料、蒸汽、热、压缩空气、以及其它类似工质。
备注1:就本标准而言,能源有多种形式(包括再生能源),它可以被采购、储存、处理、用 于某一设备或过程,或被回收利用。 备注2:能源可以被定义为产生外部活动或做工的能力。
3. 术语和定义
能源绩效(3.12)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及能源消耗有关的可测量的结果
备注1:在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的组织环境中,结果可以依据组织的能源方针,目标,指标 及其它能源绩效要求加以衡量。 备注2:能源绩效是能源管理体系绩效的一部份。
能源绩效指数(3.13) 组织界定的能源绩效的量化值或测量值。
4.5
实施与运行 4.5.1 总则 4.5.2 能力、培训和意识 4.5.3 沟通 4.5.4 文件 4.5.5 运行控制 4.5.6 设计 4.5.7 能源服务、产品、 设备和能源的采购
4.6
检查 4.6.1 监视、测量与分析 4.6.2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 求符合性评价 4.7 4.6.3 内部审核 4.6.4 不符合、纠正、纠 正和预防措施 4.6.5 记录控制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06
能源管理体系的应用案例 与启示
成功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案例分享
案例一
某大型制造企业的能源管理体 系建设
案例二
某化工企业的能源管理与持续 改进
案例三
某电力公司的能源效率提升策 略
失败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案例分析
案例一
某钢铁企业因能源管理不善导 致的生产事故
案例二
某煤矿企业忽视能源管理体系建 设带来的安全问题
明确能源管理的方针、目标、范围和方法, 指导员工进行能源管理。
能源管理程序文件
操作手册
规定能源管理的具体程序和方法,包括能源 采购、加工、分配、使用和排放等环节的控 制程序。
针对具体设备和工艺的操作指南,包括操作 步骤、参数设置、维护保养等方面的说明。
03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 施
能源管理体系的建立步骤
量化管理
通过数据和指标来衡量能源管理的 效果,对能源消耗和排放进行量化 控制。
优化配置
优化能源资源的配置,合理分配能 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
在能源管理中综合考虑技术和经济 因素,选择合适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
能源管理体系的框架和要素
能源管理体系框架
能源管理手册
包括组织结构、职责与权限、资源管理、过 程控制、检查与改进等部分。
案例三
某石油公司的能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问题
能源管理体系对企业的启示与思考
启示一
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系是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
启示二
注重能源管理细节,预防生产事故的发生
启示三
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培训能源管理体系的背景、目 的和意义。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01
02
03
明确组织结构
建立能源管理委员会或指 定能源管理负责人,明确 各岗位的能源管理职责和 权限。
制定职责与权限
制定各岗位的能源管理职 责和权限,确保各项能源 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建立沟通机制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确 保各岗位之间的信息传递 畅通,提高能源管理效率 。
制定能源管理计划
分析能源使用状况
对企业的能源使用状况进 行全面分析,找出能源消 耗的瓶颈和浪费点。
制定节能措施
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 的节能措施,包括技术改 造、设备更新、工艺优化 等。
制定能源管理计划
将节能措施转化为具体的 能源管理计划,明确目标 、任务和时间表。
培训与宣传
培训
对企业员工进行能源管理培训, 提高员工的节能意识和技能水平 。
审核的作用
审核可以确保组织在能源管理方面符 合相关法规和标准,发现存在的问题 并采取纠正措施,提高组织的能源管 理水平。
审核的分类和程序
审核的分类
根据审核的对象和目的不同,审核可以分为 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是由组织内 部进行,外部审核则是由外部机构或专家进 行。
审核的程序
审核的程序包括审核准备、审核实施、审核 报告编写和审核后续活动。审核准备阶段需 要制定审核计划和确定审核范围,审核实施 阶段进行现场审核并记录审核发现,审核报 告编写阶段编写审核报告并发布,审核后续 活动包括采取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其有效性
02
能源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
能源管理方针与目标
总结词
明确方向、引领行动
详细描述
能源管理方针是组织能源管理的指导思想和行动准则,明确组织在能源管理方 面的愿景、使命和价值观;能源管理目标则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要达到的能源 消耗和排放等具体目标。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课程
.
中国面临的挑战
❖经济需要保持发展 ❖能源短缺的事实 ❖全球减排的约束 ❖国际碳壁垒
.
十二五的要求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 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 作方案的通知 国发〔 2011〕26号
❖ “十二五”单位GDP 能耗降低16%、单 位GDP 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约束性 指标
❖ 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GB/T23331-2012/ISO50001 : 2011《 能 源 管 理 体系 要求》
.
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ISO50001
美国
丹麦
欧盟
国际 标准化 组织
ANSI/MSE 2000:2000
DS2403:2001
EN16001
ISO50001
.
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进程
❖ISO/PC 242的秘书处由美国(ANSI)、中国(SAC)、 巴西(ABNT)、英国(BSI)的ISO成员合作伙伴组成 。42个成员国参与了标准的制定,而另外的10个 成员国则作为观察者。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多次的修 订,ISO于2011年6月15日正式发布了能源管理体 系要求及应用指南国际标准ISO 50001:2011。
家的2-3倍。
.
中国减排承诺
哥本哈根会议
❖ 中国将进一步把应对气候变化纳入社 会经济发展规划,并继续采取强有力 的措施。
——加强节能,提高能效,争取到202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 比2005年下降40%-45%
——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争取 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 比重达到15%左右
.
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23331
❖ 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化研究起步较早。早在2002年 ,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所在的中 国标准化研究院就开始研究能源管理体系标准,逐步探索 建立我国的能源管理体系系列国家标准。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 降低能源成本: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成本 • 提高能源安全性:确保能源供应稳定,降低能源风险 • 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 提高竞争力:提升组织在市场和行业中的竞争力
能源管理体系的作用
• 指导:为组织提供能源管理的框架和指南 • 控制:对能源使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和优化 • 改进:持续改进能源管理系统的性能和成果 • 验证:为组织提供能源管理绩效的验证和认证
CREATE TOGETHER
DOCS SMART CREATE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 DOCS
能01源管理体系的基本概念与重 要性
能源管理体系的定义与组成
• 能源管理体系的定义 • 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体系 • 旨在帮助组织实现能源效率和可持续性 • 通过管理、监测和改进能源使用来实现目标
• 能源管理体系的组成 • 管理职责:明确组织内部的能源管理职责和分工 • 资源管理:确保组织有足够的资源来实现能源管理目标 • 过程控制:对能源使用过程进行监控和改进 • 绩效监测:评估能源管理系统的性能和成果
能源管理体系的认证价值
• 降低能源成本:通过认证,组织可以降低能源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 提高能源安全性:认证可以提高能源安全性,降低能源风险 • 保护环境:认证可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03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行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与方法
能源管理体系的实施步骤
• 制定能源政策:组织应制定明确的能源管理政策和目标 • 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组织应按照能源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 • 运行能源管理体系:组织应运行能源管理体系,实现能源管理目标 • 监控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组织应监控和改进能源管理体系,提高能源管理绩效
• 某钢铁企业:通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降低能源成本,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 某建筑企业:通过实施能源管理体系,实现绿色建筑, 降低环境污染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能源管理体系培训教材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步骤


能源基准和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的制定 程序文件清单的确认 编制全部文件并投入运行 (文件不要求多少,只要满足要求即可, 标准要求要形成文件部分就要有文件)
能源策划过程概念图

图2
策划输入
能源策划过程 能源评审 策划输出
过去和现在的 能源使用 1 影响重要能源 使用的相关变量 2 能源绩效评审 管理评审目的: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

评审输入(能源方针、能源绩效和相关参数、
合规性评价、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内审的结 果等) 评审输出 (能源绩效的变化、能源绩效参数 的变化、能源方针的变化、目标指标的调整、 资源分配的变化等)

能源绩效概念

A
分析能源使用 和能源消耗
B
确定重要能源使用 和能源消耗的范围
1 能源基准 2 能源绩效参数 3 目标 4 指标 5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C
确定改进能源 绩效的机会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重点


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的情况 (初始)能源评审情况 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证据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清洁生产、 GB17167、能效标识制度、能源审计制度、高 耗能产品淘汰制度以及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以及各地方政府要求等) 形成文件的能源方针(是否适宜、是否包含了三个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5 实施与运行 结合资源、能力培训和意识、信息交流、 文件和文件控制、记录控制、运行控制 (含应急准备和响应) 设计(主要针对新建、改/扩建的设计要 考虑能源绩效评价的结果)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注 意初始采购成本及运行费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源实际使用等)
3
标准使用的术语
3 能源基准 用作比较能源绩效的定量参考依据(如
单位产品能耗指标、生产水平),可以 是特定时间段的能源利用状况、也可以 是能源使用/能源消耗的变量 4能源绩效 与能源效率、能源使用和能源消耗有关 的可测量的结果。
4
标准的适用范围及总要求
适用于任何类型和规模的组织 本标准提出了对组织能源消耗、能源利用效率
评审输出 (能源绩效的变化、能源绩效参数
的变化、能源方针的变化、目标指标的调整、 资源分配的变化等)
10
能源绩效概念
图1
能源消耗
能源强度
能源使用
能源绩效
能源效率
其他
11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步骤
初始能源评审(形成能评报告) 主要能源使用的识别与评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 现有管理制度、操作惯例、运行机制评
GB/T23331-2012《能源管理体 系 要求》
罗清云 国家注册审核员
1
能源管理体系运行模式
持续改进
能源方针
管理评审
能源策划
实施与运行 检查
监视、测量 与分析
能源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
不符合、纠正、 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2
标准使用的术语
1 能源 电、燃料(油、煤)、蒸汽、热力、
(水)以及其他类似介质 注意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换算 2 能源效率 能源的使用效率(输出/输入、能源需求/
GB17167、能效标识制度、能源审计制度、高 耗能产品淘汰制度以及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 以及各地方政府要求等) 形成文件的能源方针(是否适宜、是否包含了三个
承诺、一个依据和两个适用)
15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重点
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结构及职责的确定(成
立能源领导小组和能源工作小组,明确职责), 并形成文件,是否由最高管理者任命。
基准、标杆的确定是否合理,是否考虑 了法律法规的要求
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定(如与
各地方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节能规划、 能源统计、能源计量、能源审计等)
1源使用相关的运行记录 能源服务、产品、设备和能源采购的记录,是
否有利于高效的能源使用原则 监视、测量与分析(能源使用量、能源绩效参
的要求,并未对其所提供产品的能源消耗、能 源利用效率提出要求。 未提出绝对的绩效要求,但要求建立基准与标 杆,在组织内/外进行能源绩效的比较。 将能源计量、能源审计、能源统计、能源绩效 与管理体系的过程相结合,促进持续改进
5
标准的适用范围及总要求
4.2 管理职责: 最高管理者(管理承诺) 管理者代表(管理层,通常副总比较合
图2
能源策划过程
策划输入
能源评审
过去和现在的 能源使用
1 影响重要能源 使用的相关变量
2 能源绩效
A
分析能源使用 和能源消耗
B
确定重要能源使用 和能源消耗的范围
C
确定改进能源 绩效的机会
策划输出
1 能源基准 2 能源绩效参数 3 目标 4 指标 5 能源管理实施方案
14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重点
能源管理体系的策划、运行的情况 (初始)能源评审情况 能源因素的识别与评价的证据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识别和获取(清洁生产、
适)及能源管理团队(注意领导小组和 工作小组的职责和权限) 能源方针(三个承诺、一个依据、两个 适用)
6
7
8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6 检查 监视、测量与评价(决定能源绩效的关键特性如能
源评审的输出、主要能源使用的变量、能源绩效参数、目 标指标、能源实际消耗等)
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合规性评价(与4.4.2识别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
合性)
内部审核 (可与能源评审结合在一起做、重点关注能
源管理绩效: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重点用能设备效率、 综合能耗的计算、节能量)
9
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4.7 管理评审 管理评审目的:确保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
和有效性
评审输入(能源方针、能源绩效和相关参数、
合规性评价、目标指标的实现程度、内审的结 果等)
数、能源效率的分析记录) 不符合发生时才去的措施及效果验证 内审、管理评审的相关资料等 组织的自我完善机制是否建立,运行情况
17
能源管理体系审核重点
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对于其他考核指标对有着重 要影响,包括节能目标责任制、能源管理负责 人、能源计量、技术进步、能源统计分析、编 制实施“十二五”节能规划和年度计划、能效 对标、节能激励约束机制、节能宣传教育及培 训、执行节能法律法规与标准等,因此,可以 说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是基础,企业按照 GB23331标准的要求建立系统、科学、适用的 能源管理体系,就等于建立了一个完成节能低 碳行动各项工作任务的平台。
估 制定能源方针 能源管理体系(文件)框架设计 组织能源管理体系结构及职责的确定
12
能源管理体系建立步骤
能源基准和能源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 的制定
程序文件清单的确认 编制全部文件并投入运行 (文件不要求多少,只要满足要求即可,
标准要求要形成文件部分就要有文件)
13
能源策划过程概念图
6 根据各企业与当地政府签订的节能目 标责任书做好“十二五”节能规划,并 进行节能目标分解。
7 根据节能规划制定(节能)技术改造 方案和能源管理制度,
20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的重点
8 组建能源管理团队,任命能源管理负 责人(中级技术职称以上,接受节能知 识培训)
9 制定能源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 10 制定能源绩效考核办法等
21
谢谢
22
应准备资料
1.能源管理手册及程序文件; 2.能源审计报告及2012年、2013年的年度自查报告和这两年来每季度
的能源利用状况报告; 3.初始能源评审报告、节能目标、能源基准、能源绩效; 4、生产工艺流程图及各工序(含煤气发生炉)的工艺操作规程及运行
18
陶瓷行业能源管理体系的重点
1 能源流向图 2 企业目前使用的能源种类 3 能源计量器具配备是否符合GB17167
要求,建立能源计量器具台账; 4 确定能源基准(过去一段时间内的单
位产品能耗指标,如多少吨标煤/吨,多 少度电/吨,多少立方气/吨等)
19
铝型材行业能源管理体系的重 点
5 各主要用能设备的能源使用效率或能 源绩效参数(主要控制的工艺参数,如 熔炼炉的温度,压力、时间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