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波的能量要点
波的能量和能流密度
f S
S
x
y
Δy 为 质元 ab 长度变化
与弹簧比较 弹簧的弹性势能 所以时刻质元 ab 的弹性势能
S / x 为常数
f弹簧 Kx
W弹簧P
1 2 Kx 2
1S 2 WP ( y) 2 x
所以 t 时刻质元 ab
的弹性势能
1S WP ( y) 2 2 x
当媒质中有机械波传播时,媒质的质元具有机械能
为了描述媒质中能量分布状况引入——能量密度
二.能量密度
波传播时 ,媒质中单位体积内的能量
——称作波的能量密度
记作 Ω
W 2 2 2 2 A sin (t x 0 ) V
在一个周期内能量密度的平均值称作平均能量密度
W 2 2 2 2 A sin (t x 0 ) V
球面波的平均能流
讨论:在无吸收的理想 媒质中球面波的振幅
通过球面1和球面2的能流应该相等:
I 1 4r12 I 2 4r22
而:
I 1 I 2 A12 A22
r2 r1
A1 A2 r2 r1 Nhomakorabea1 A r
取 : r1 1
——球面波的振幅与距离成反比 球面波的波函数可以写成:
S
2.
能流密度
P S u S
平均能流密度又称波的强度
2 A
2 2
2
记作
I
2
2
2 2
I S u
通常
I 2 A u
1 2 2 I A u 2
S u
说明:
I 2 2 A2 2 u
上式根据平面简谐波得到的结论, 但是波的强度与波的振幅、波的频 率的平方成正比的结论对任何弹性 波都成立 波的能量密度表征媒质中某点质元的 能量的大小 能流密度表征媒质中某点,能量传播的 多少和快慢
波的能量
第4节 波的能量一、 波的能量密度 绳上横波 质量线密度μ )(cos[),(ω-=cx t A t x y x m ∆=∆μ, ])(sin[ϕωω+--=∂∂=cx t A t y V ])([sin 21212222ϕωω+-∆=∆=cx t A m mV E k 伸长量x l ∆-∆=]1)(1[)()(222-∂∂+∆=∆-∆+∆xy x x y x 小振幅条件下,xy ∂∂(波形曲线切线斜率)及其平方很小 +∂∂+=∂∂+22/12)(211])(1[xy x y x l ∆-∆≈21()02y x x∂∆≈∂,则 T T T =≈21 ≈∆-∆=T x l E P )(xT xy ∆∂∂2)(21 ])(sin[ϕωω+-=∂∂cx t A c x y ,2c T μ= ])([sin 2122222ϕωωμ+-∆=c x t A cx c E P =])([sin 21222ϕωω+-∆cx t A m =E k E +P E =])([sin 222ϕωω+-∆cx t A m 结论:(1)k E 、P E 都是时间的周期函数,且k E =P E(2)E 是时间的周期函数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能量↓最大位移处→平衡位置,能量↑(3)能量的传播速度也是c无限大各向同性均匀媒质也成立V m ∆=∆ρ ∆ =E k E +P E =])([sin 222ϕωωρ+-∆cx t A V 能量密度:V E w ∆==])([sin 222ϕωρω+-cx t A平均能量密度220211A wdt T w T ρω==⎰ 二、 能流密度(波的强度):单位时间内通过与波的传播方向c相垂直的单位面积的平均能量c A c w I 2221ρω==c A c wI 2221ρω==,2A I ∝ 三、 平面和球面谐波的振幅1、 平面谐波 S I S I 21=cS A cS A 2222122121ρωρω= 21A A = ])(c o s [),(ϕω+-=cx t A t x y , 2、 球面谐波2211S I S I =2222221212421421r c A r c A πρωπρω=2211r A r A =,2112r r A A =,r A 1∝,I ∝])(cos[)(),(ϕωξ+-=cr t r A t r m r 10=,0A ,r r A r A )(00=,rA r A 0)(= ])(cos[),(0ϕωξ+-=cr t r A t r第5节 惠更斯原理一、 惠更斯原理(1690年)“媒质中波动传到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在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公切面)就是新的波阵面”例t 1r t t ∆+ t c ∆t c r r ∆+=12二、 波的绕射(衍射)当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并且能够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向前传播:波的绕射波的传播方向第6节 波的干涉一、 波的独立传播原理和迭加原理当几列波在媒质中相遇时,每一列波的振幅、频率、波长、 振动方向及传播方向不因其它波的存在而受影响,或者说 每一列波都保持其独立的传播特性——波的独立传播原理 当几列波在媒质中相遇时,媒质质点的振动位移等于每列波 单独引起位移的矢量和——波的迭加原理二、 波的干涉1、 波的干涉现象,p146如果两列波在相遇区域迭加的结果使得某些点上振动始终加强 某些点上振动始终减弱,形成稳定的干涉花样:波的干涉现象2、 相干条件同振向、同频率、位相差恒定——相干条件相干波,相干波源3、 定量分析)c o s (11010ϕω+=t A y )c o s (22020ϕω+=t A y 1S])(c o s[1111ϕω+-=cr t A y ])(c o s [2222ϕω+-=cr t A y 2S 21y y y +==])(cos[111ϕω+-c r t A +])(cos[222ϕω+-c r t A ϕ∆++=c o s 2212221A A A A Aϕ∆++=c o s 22121I I I I I ,(2A I ∝) -+-=∆])([22ϕωϕc r t ])([11ϕω+-cr t =)(1212r r c ---ωϕϕ=)(21212r r ---λπϕϕ =∆ϕ)(21212r r ---λπϕϕ:两列波在P 点的相位差 δ=-12r r :波程差=∆ϕπk 2±, 2,1,0=k ,21A A A +=最大,21212I I I I I ++=,干涉加强=∆ϕπ)12(+±k , 2,1,0=k ,21A A A -=最小,21212I I I I I -+=,干涉相消如果21ϕϕ=,=∆ϕ)(212r r --λπ 干涉加强条件=∆ϕπλπk r r 2)(212±=-- λδk r r ±=-=12, 2,1,0=k干涉相消条件=∆ϕπλπ)12()(212+±=--k r r λλδ)21(2)12(12+±=+±=-=k k r r , 2,1,0=k 4、 (1)干涉加强或相消是指合振幅或波的强度最大或最小 而不是合位移最大或最小(2)位相差恒定要求两个波源在观察时间内持续振动(3)ϕ∆由两部分组成(4)干涉后,波的能量重新分布例:A ,B 两个相干波源,等振幅 x P 20-x同频率=ν100Hz ,初相差π相距20m,波速s m c /200= A 20m B 求:A ,B 连线上因干涉而静止的点解:=∆ϕ)(21212r r ---λπϕϕ =2(20)()x x c πνπλν---=)220(x --ππ=π)12(+k k x +=10 , 10,2,1,0±±±= k20,,1,0 =x m例:声波干涉仪 EC 每移动8cm ,声音减弱一次 x 求:声波的频率(空气中声速s m c /340=)解:21ϕϕ=λλ)21(2)12(12+=+=-k k r r (1) λ)211(212++=-+k r x r (2) νλc x ==2,Hz x c 212508.023402=⨯==ν。
3波的能量
●
●
o
x
S
x
在媒质中垂直波传播方向距离原点 x 处
取一面积 ΔS ,考虑 dt 时间通过面积 ΔS 的能量
●
●
o
x
u
S
x
udt
在面积 ΔS 后做一方体,侧面积为 ΔS,宽为 udt
dt时间通过面积 ΔS 的能量就等于方体中的能量
w 设能量密度为 ,方体的体积为 Δs udt
w 方体中的能量 ΔSudt,
动能达到最大时势能为零,势能达到最大时动能为零,两者互相转化, 使得系统的总机械能保持守恒。
在波动过程中,每个质点尽管也是处在振动状态,但是这个振动系统 并不是孤立系统。每个质元动能和势能的变化是同相位的。同时达到 最大,同时达到最小,当此体积元的机械能达到零时,表明它已经把 全部机械能传递给邻近的下一个体积元。接下来它又要从上一个体积 元接收机械能,此能量由波源提供。质元随时和外界作能量的交换和 传递。
S1 4r12
S2 4r22
1 2
u 2 A12r12T
1 2
u 2 A22r22T
波面
A1 r2 A2 r1
球面波振幅与距离成反比。
波线
就越多,表示波动越强烈。描述波的能量强弱.
注意:定义中出现了对方向的要求,即能量密度 是个矢量。有时称为波的强度,则是只取其大小, 也就是说成了一个标量。
分析平面波和球面波的振幅
例 试证明在均匀不吸收能量的媒质中传播的平面波在行进方向 上振幅不变,球面波的振幅与离波源的距离成反比。
证明: 对平面波:
沿着波动的传播方向,该体积元不断从后面的介质获得能量,又不断 地把能量传递给前面的介质。随着波的行进,从介质的这一部分传向 另一部分,所以,波动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3波的能量
2
u
S S
1
2
A A
1
2
球面波振幅: 设球面波在均匀介质中传播,设波源在O点,在 距波源分别为 r1 和 r2处取两个球面,面积分别为S1和 S2,设介质不吸收能量
PP
1
S1 S2
2
所以,球面波波幅A与传播距离 r成反比。即球面 波波幅既使在介质不吸收能量时,也要随距离变小。
一.现象
在波动中,各体积元产生不同程度的 弹性形变, 具有 弹性势能
形变最小 振速 最小 时刻波形 未起振的体积元
上 下
抖 动
形变最大 振速 最大
各体积元以变化的振动速率 v 上下振动,具有振动动能
二、 波的能量
1.介质质元△m的动能
设波速为 u 的简谐波沿x 轴正向传播,波函数为
x y A cos ( t ) u
衍射:受限的尺度与波长相比
障 碍 物
广播和电视 哪个更容易 收到?
更容易听到男 的还是女的说 话的声音?
2.用惠更斯作图法导出了光的折射定律
历史上说明光是波动 • 作图步骤:
入射波 u 法线 1 B 媒质1 u1Dt 折射率n1 i· · E · C · A · 媒质2 F u 折射率n2 2Dt r D u2
2 2
注意:
(1)波的强度与振幅的平方成正比,这一结论不仅 适用于简谐波,而且具有普遍意义。 (2)根据上式和能量守恒概念,可以研究波传播时 振幅的变化。
平面波振幅 如果介质不吸收能量,既单位时间内通过两个截 面的能量相等时,则波在这两个平面处的振幅也相等。
P P
1
2 2 1 1
2
1 1 rA us rA us 2 2
波的能量(新)
一 、媒质元的能量 波动是状态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波动是状态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以棒的纵波为例, 有一行波在棒中传播: 以棒的纵波为例,设有一行波在棒中传播: 设棒的密度为ρ; 截面积为S,距原点为 处取长为dx的 距原点为x处取长为 设棒的密度为ρ; 截面积为 距原点为 处取长为 的媒质元:
A sin(ϕ1 − 1
2πr1
) + A2 sin(ϕ2 −
2πr2
)
A=
2 2 A1 + A2 + 2 A1 A2 cos ∆ϕ I = I1 + I2 + 2 I1I2 cos ∆ϕ
A与时间无关,与 ∆ϕ 有关 与时间无关, 与时间无关
∆ ϕ = (ϕ 2 − ϕ 1 ) − 2π
振源相差
r2 − r1
当两相干波源为同相波源时 当两相干波源为同相波源时 ,即 同相波源
∆ϕ = 2π (r1 − r2 )
λ
δ = 2π λ
ϕ 2 = ϕ1
δ = ± kλ
3)
k = 0 ,1, 2 , L
振动始终加强
A = A1 + A2
δ = ± (k + 1 2)λ
A = A1 − A2
k = 0 ,1, 2 , L
A r y = cos ω (t − ) r u
1 球面波的强度与半径的平方成反比 I ∝ 2 r
§10-4 惠更斯原理 波的衍射 10一、惠更斯原理(C.Huygens,1678年) 惠更斯原理( , 年
表述: 表述: 媒质中波动传播到的各点都可以视为是发射 子波的新波源,而其后任意时刻, 子波的新波源,而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的包 络面就是新的波阵面。 络面就是新的波阵面。
3波的能量与能流、声压与声强
dengyonghe1@
I∝A
2
2 1 2 2
(1)对于平面波: )对于平面波:
s1 = s2
∴ A1 = A2 ; I1 = I 2
I1 r2 A1 r2 ∴ = ; = I 2 r1 A2 r1 A1 r2 I1 r ∴ = ; = A2 r1 I 2 r
2 2 2 1
dengyonghe1@
P = wuS
1 2 2 = ρA ω uS 2
2.平均能流密度----波强I 平均能流密度----波强I ----波强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波的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 上的平均能量。 上的平均能量。
1 P 2 2 I= = wu = ρA ω u 2 S
单位:J•s−1•m−2 , W •m−2 单位:
= ρuωA sin(ωt −
声压的振幅: 声压的振幅:
ω
u
x)
Pm = ρuωA
3.声强
声波的平均能流密度叫声强。 声波的平均能流密度叫声强。
1 2 2 1P I = ρA ω u = 2 2 ρu
2 m
单位: 单位:W/m2
dengyonghe1@
4.声强级
相差较大。 引起人的听觉声强范围是 10−12~1W/m2,相差较大。 声强级: 声强级:
∂y ω ω = A sin(ωt − x) 质元的形变: 质元的形变: ∂x u u 2 1 ∂y 1 2 ω2 x 2 dE p = E dV = EA 2 sin ω (t − )dV 2 ∂x 2 u u 1 2 2 2 ∴ dEP = ( ρdV ) A ω sin ω (t − x / u ) 2 dengyonghe1@
大学物理-波的能量
二、波的衍射 衍射(绕射)--波动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
能绕过障碍物的边缘继续前进的现象
能够衍射的条件:缝宽(对缝而言)
a 或障碍物的线度 a
三、波的反射和折射
在波动过程中,任一介质元将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故具 有动能;同时,弹性介质元在波动过程中因发生形变而具有弹 性势能。因此,波的机械能是由动能和弹性势能之和组成的,
下面就讨论波的能量问题
以平面余弦弹性纵波在棒中传播的情形为例,对能
量的传播作简单说明。
y Acos
(t
x
)
u
波动媒质中一体积元 V中的能量
E EK EP
VA2 2 sin 2 (t x )
二、能流和能流密度(波强)
u
为了精确地描述波的能量分布,引入能量密度
1、能量密度---介质中单位体积中的波动能量
w E A2 2 sin 2 (t x )
V
u
能量密度描述了介质中各点能量(即振动能量)的分布
由间上t 而式周可期知变—w化—的波。的A能2量2 密sin度2是随(t介质ux的) 空间坐标 x 和时
1、反射定律:波在媒质介面上传播时,入射角等于反射
角,入射线反射线及介面的法线均在同 一平面内。
介面 i i' i i'
i
“1”
r “2”
2、折射定律:波经过两种媒质介面进行折射(媒质“1”
进入媒质“2”)时,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等
到于波在第一种媒质中的波速与在第二种媒质中的波速之
比
10-3 波的能量能流密度
平均能量密度
一个周期内能量密度的平均值。 一个周期内能量密度的平均值。
第十章 波动
5
物理学
第五版
10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1 T 1 T x 2 2 2 w = ∫ wdt = ∫0 ρA ω sin ω( t − u )dt T 0 T T 1 x 2 2 2π ρA ω ∫0 sin ( t − )dt = T =π ω T T u T 1 1 x π 2 2 2 2 2π w = ρA ω = ρA ω ∫0 sin ( t − )d( t ) π T u T 2
1 A2ω2 x 2 = YSdx sin [ω(t − )] 2 2 u u
1 x 2 2 2 Wp = ρ A ω sin [ω(t − )]∆V = W k 2 u
第十章 波动
3
物理学
第五版
10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体积中质点的总能量: 考虑 ∆V 体积中质点的总能量:
2 2 2
x W = Wk +Wp= ρA ω sin ω( t − )∆V u 说明: 说明:
∫
π
0
sin 2 θ ⋅ dθ = π 2
第十章 波动
6
物理学
第五版
10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二、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 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
u
∆S
能流: 能流:单位时间内通过介质中某一 截面的能量。 截面的能量。 p = wu∆S 平均能流:在一个周期内能流的平均值。 平均能流:在一个周期内能流的平均值。
物理学
第五版
一、波的能量 波的能量
1010-3 波的能量 能流密度
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过程, 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过程,伴随着振动能量 的传播。 的传播。 振动动能 + 形变势能 = 波的能量 以纵波为例: 以纵波为例:
高中物理 11-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4
提示:能。速度增大,说明质点正向着平衡位置移动,故回 复力正在减小;反之,速度减小,质点正远离平衡位置,回复力 正在增大。
完整版ppt
10
第十一章 第3节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3.为什么说简谐运动是一种理想化模型? 提示:①从力的角度分析,简谐运动没考虑摩擦阻力。②从 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简谐运动没考虑因阻力做功产生的能量损 耗。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第十一章 机械振动
完整版ppt
1
第十一章 第3节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第3节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
完整版ppt
2
第十一章 第3节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学习目标] 1.理解回复力的概念,掌握简谐运动的动力学 特征。
2.掌握简谐运动中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能量等 各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完整版ppt
4
第十一章 第3节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课前自主学习
完整版ppt
5
第十一章 第3节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一、简谐运动的回复力 1.简谐运动的动力学定义:如果 质点 所受的力与它偏离 平衡位置的位移大小成正比 ,并且总是指向 平衡位置,质点的
运动就是简谐运动。 2.回复力的方向跟振子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方向 相反 ,总
完整版ppt
8
第十一章 第3节
金版教程 ·人教版物理 ·选修3-4
1.做简谐运动的质点,任意时刻回复力(不为零)的方向总与 位移的方向相反吗?
提示:是的。回复力是指向平衡位置的,而位移是以平衡位 置为起点指向质点所在位置的,所以二者的方向总是相反的。
物理波的能量
=
3
cos
4πt
(2)以距a点5m处的b点为坐标原 点写出波动方程。
b.
u .a 5m
x
解:(1)以a点为原点在x轴上任取一点P,坐标为x
ya = 3 cos 4πt y =3 cos 4πt +
x
20
(2)以b点为坐标原点
wk
wp
2 A2
sin
2 [ (t
x )] u
平均能量密度(对时间平均)
w 1 T A2 2 sin 2[(t x)]dt
T0
u
w
=
1 2
ρAω2
2
三、波的强度
能流P :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截面的 P = w S u 能量称为波通过该截面的能流,或叫能通量。
显然能流是随时间周期性变化的。但它总为正值
(t+
d u
)
π
2
]
y
=
A cos[ω
(
t
+
d u
x u
)
π
2
]
例6、波速 u =400m/s, t = 0 s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
{ 写出波动方程。
t= 0 (o点)
得:
y 0
=
2
=
A
2
v0
>0 0=
π
3
2
o
y(m)
4 5
p
u
x (m)
{ t =0
(p点)
2π
=
y 0
=
0
v0< 0
p
0
d
λ
得:
平均能流P : 能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P = S w u 波的强度 I(能流密度):
3波的能量
同相位的.
体积元在平衡位置时,动能、势能和总机械能 均最大. 体积元的位移最大时,三者均为零.
x dW dVA sin (t ) u
2 2 2
2) 任一体积元都在不断地接收和放出能量, 即不断地传播能量 . 任一体积元的机械能不守恒 . 波动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
能量密度:单位体积介质中的波动能量.
dW x 2 2 2 w A sin (t ) dV u
平均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1 T 1 2 2 w wdt A T 0 2
二 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 能流: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面积的能量. 平均能流:
P wu S
能流密度 ( 波强 ) : I 通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单 位面积的平均能流.
弹性势能 1 2 dWP k dy 2 F y E 杨氏模量 S x
O O
x
dx
y y dy
x x
SE k dx E
ES F y x
1 1 dy 2 2 dWP k dy ES dx( ) u 2 2 dx 1 2 dy 2 y x u dV ( ) A sin (t ) 2 dx x u u 1 x 2 2 2 dVA sin (t ) 2 u
第三节 波的能量
一、波的动能、势能和能量
在波动过程中,振源的能量通过弹性介质 传播出去,介质中各质点在平衡位置附近振动, 介质中各部分具有动能,同时介质因形变而具 有势能。
•波动的过程实际是能量传递的过程。
以固体棒中传播的纵波为例分析波动能量的传播. 弹性介质中取一体积元 dV,质元振动速度 为u,,质量 dm dV
波的能量
Y ,结合波动表达式 y x A sin t
x u u
2 最后得: 1 x 2 2 2 Wp pu (V ) A 2 sin t 2 u u
1 x 2 2 2 (V ) A sin t 2 u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波的能量
Energy in waves
生活中的波
波动学基础
机械波:水波、声波、地震波。其传播需要有介质。
电磁波:无线电波、光波、x射线等,其传播无需介 质。 物质波:近代物理发现实物粒子也具有波性,即物质 波。 各种波性质不同,但又有共性。可以传递能量,可以 产生干涉、衍射等现象。以有限的速率传播。
3
一
波的能量
机械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时,各质点在其平衡位置 附近振动,因而各质点具有动能; 各质点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媒质发生形变,因而 具有势能;
波的能量是指弹性媒质因波动而具有的动能 和势能的总和
波的能量 = 振动动能 + 形变势能
x x x
y
y y
x
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
1、能流 单位时间内沿波传播的方向通过 介质中某一截面积的能量称为该面 积的能流。 u
V udt s
udt
S
E P 瓦 t
如右图所示
wSudt P wSu dt
9
2、波的强度(平均能流密度)I:
单位时间内通过垂直于传播方向单位面积的平均能量, 称为平均能流密度,或称为波的强度。
体积元的总能量为其动能和势能之和,即
x E (V ) A sin t u
10.波的能量
S2
S1
S2
说明 知某一时刻波前,可
r ut
O
用几何方法决定下 一时刻波前;
R1
R2
t
t t
波 的 衍 射
波的干涉
一. 叠加原理
1. 波传播的独立性 当几列波在传播过程中在某一区域相遇后再行分开,各波 的传播情况与未相遇一样,仍保持它们各自的频率、波长、 振动方向等特性继续沿原来的传播方向前进。 2. 叠加原理 在波相遇区域内,任一质 点的振动,为各波单独存在 时所引起的振动的合振动。
2.波的能量定量计算
(1)动能的计算
考虑在密度为 的均匀介质中传播的横波的波函数
x y A cos[ (t ) ] u
x 处一质元 dm dV 在某时刻 t 的振动速度
y x v A sin[ (t ) 0 ] t u
则质元动能
1 x 2 2 2 dWk dVA sin [ (t ) 0 ] 2 u
波的能量
波动 过程
t 0
t T 4
质元由静止开始振动 质元也发生形变
1 2 3 4 5 6 7 8 9101112131415161718
波动过程是能 量的传播过程
t
T 2
t
3 T 4
波动是振动状态的传播
t T
t 5 T 4
横
波
1.波的能量定性分析
y A B O T2 x
u
y
1 I T
T
0
1 P A2 2u Jdt uw 2 S
A
2
例1 证明球面波的振幅与离 开其波源的距离成反比,并求球 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证 介质无吸收,通过两个 球面的平均能流相等.
3波的能量PPT学习教案
第6页/共19页
y
A
判 断 u
B
Q P
质元A 质元P 质元B 质元Q
(填吸收、释放)能量 (填吸收、释放) 能量 (填吸收、释放) 能量 (填吸收、释放)能量
分析平面波和球面波的振幅
例 试证明在均匀不吸收能量的媒质中传播的平面波在行进方向
上振幅不变,球面波的振幅与离波源的距离成反比。
证明:
对平面波:
在一个周期T内通过S1和S2面的能量 应该相 等
I1S1T I2S2T ,
S1 S2 S
1 2
u 2 A12 S1T
1 2
u 2 A22 S2T
A1 A2
x) u
E
EK EP
VA2 2
sin 2
(t
x)
u
第3页/共19页
讨论:
(A) 波动过程中,体元中的动能与势能“ 同相” : 同时达到最大,同时达到最小。
第4页/共19页
以横波为例定性说明
y
(注意与振动能量相区别)
动能、势能 同时达到最大值、最小值。
u
a
形变最小 →0, 振动速度最小 →0
波的传播过程也是能量的传播过程。
(C)
→ 行波:既传播振动形式又传播振动能量 (与驻波区别)
第8页/共19页
问题:如何描述波的能量
把波的传播看成能量的传播,就可以不妨把波动过程
看成一种能量的流动
水的流动
描述能量流动的物理量
描述水流动的物理量
能量密度:单位体积中所具有的能量(水量)
第24.1讲 波的能流
dE p
1 2
A sin [ ( t
2 2 2 2 2 2
x u
d E k d E p A sin [ ( t
周期性变化
比较单一谐振子的能量
Ek Ep 1 2 1 2
1 2 kA
2
m A sin ( t )
2 2 2
m A co s ( t )
谐振子能量和简谐波能量的差异之二 以弦上的横波为例:
波形顶端形变最小几乎为零,故此处弹性势能 最小─零值。同时,因该处介质元已达偏离平衡位 置最大点,速度为零,即动能最小;而在平衡点, 波形斜率最大,故而势能最大,过平衡点时动能也 是最大。
若将一软绳(弹性媒质)划分为多个小单元(体积元)
各体积元产生不同程度的弹性形变, 具有弹性势能 E p 上 下 形变最小 振速 v 最小 抖 动 形变最大 振速 v 最大
例题2 : 一电磁波以 5 kw 的功率发射电磁波, 求离波源 50 km 处电磁波的强度和平均能 量密度。(球面波) 解: 已知
P 5 10
2
3 6
4 5 0 1 0 1 .5 9 1 0 3 10
8 7
1 .5 9 1 0
7
t 时刻波形
波的能量
未起振的体积元
具有振动动能 E k 各体积元以变化的振动速率 v 上下振动,
二、弹性体中波的能量和能量密度
在 x 处取一体积元 dV 质量为 dm dV 体积元内媒质质元动能为
dEk 1 2
A sin [ (t
2 2 2
x u
) ]dV
体积元内媒质质点的弹性势能为
2 2
1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W x 2 2 2 w A sin (t ) dV u
平均能量密度:能量密度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1 T 1 2 2 w wdt A T 0 2
11-3 波的能量
三 波的能流和能流密度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能流:单位时间内垂直通过某一面积的能量. 平均能流:
x
dx
x
y dy
y
x
1 1 2 dWk dm v dV v 2 2 2 y x x y A cos (t ) v A sin (t ) t u u 1 x 2 2 2 振动动能 dWk dVA sin (t ) 2 u
势能、总机械能均随 是同相位的.
x、t
作周期性变化,且变化
体积元在平衡位置时,动能、势能和总机械能 均最大. 体积元的位移最大时,三者均为零.
11-3 波的能量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位移最大时,v =0 斜率为0,dWk 、 dWp 为0
x x
B C 平衡位置时,v =max 斜率最大,dW、 最大 k dWp A
11-3 波的能量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弹性势能 1 2 dWP k dy 2 F l E 杨氏模量 S l
O O
x
dx
y y dy
x x
SE k dx E
1 1 dy 2 2 dWP k dy ES dx( ) u 2 2 dx 1 2 dy 2 y x u dV ( ) A sin (t ) x u u 2 dx 1 x 2 2 2 dVA sin (t ) 2 u
P wu S
能流密度 ( 波的强度 ) I : 通过垂直于波传播方向的单 位面积的平均能流.
Hale Waihona Puke uudtSP I wu S 1 I A2 2u 2
单位: W/m2
11-3 波的能量
例 证明球面波的振幅 与离开其波源的距离成反比, 并求球面简谐波的波函数. 证 介质无吸收,通过 两个球面的平均能流相等.
ES F l l
11-3 波的能量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1 x 2 2 2 dWk dWp dVA sin (t ) 2 u
x dW dWk dWp dVA sin (t ) u
2 2 2
体积元的总机械能
讨论
1)在波动传播的媒质中,任一体积元的动能、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s2
s1
r1
r2
P 1 w 1 u S1 P 2 w2 u S2
即
式中
r 为离开波源的距离, A0 为 r r0 处的振幅.
1 A2 2u 4πr 2 1 A2 2u 4πr 2 1 2 2 1 2 2 A0 r0 r A1 r2 y cos (t ) r u A2 r1
11-3 波的能量
一 波动的能量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当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媒质中各质点均在 其平衡位置附近振动,因而具有振动动能. 同时,介质发生弹性形变,因而具有弹性势能.
以固体棒中传播的纵波为例分析波动能量的传播.
O O
x
dx
x
y dy
y
x
11-3 波的能量
O O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y 2 dWk ( ) t y 2 dWp ( ) x
11-3 波的能量
2 2
第11章 机械波与电磁波
2
x dW dVA sin (t ) u
2) 任一体积元都在不断地接收和放出能量, 即不断地传播能量 . 任一体积元的机械能不守恒 . 波动是能量传递的一种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