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侧向刚度结合要求规范和盈建科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剪切刚度、剪弯刚度和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
剪切刚度:
1.定义:
是反应结构面剪切变形性质的重要参数,其数值等于峰值前剪切刚
度曲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斜率。
2.应用:
(1)《高规》附录E第E.0.1条规定:当转换层设置在1、2层时,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结构的○2等效剪切刚度比(对于转换层)γe1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γe1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γe1不应小于0.4,抗震设计时γe1不应小于0.5。γe1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2)《抗震规范》第6.1.14第3条规定: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室结构的侧向刚度与上部结构的侧向刚度之比不宜小2。
《高规》第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整体计算中,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与首层侧向刚度比不宜小于2(○1等效剪切刚度比)。其条文说明指出楼层侧向刚度比可按本规程附录E.0.1条公式计算。
地震力与地震层间位移比
1.定义:
实际上就是使结构发生单位层间位移角所需要的力。
2.应用:
(1)《高规》第3.5.2条均规定:抗震设计时,高层建筑相邻楼层的侧向
刚度变化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框架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
1
可按式(3.5.2—1)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7,与相邻上部三层刚度平均值的比值不宜小于0.8。(○3侧向刚度比,对于每一层)
2)对框架-剪力墙、板柱-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筒
中筒结构,楼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γ
2
可按式(3.5.2-2)计算,且本层与相邻上层的比值不宜小于0.9;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的1.5倍时,该比值不宜小于1.1;对结构底部嵌固层,该比值不宜小于1.5。(○4等效侧向刚度比,对于每一层)
(2)《高规》附录E中第E.0.2条:当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以上时,按本规程式(3.5.2—1)计算的转换层与其相邻上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应小于0.6。(○5侧向刚度比,仅对于转换层)
(3)《高规》附录E中第E.0.3条:当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以上时,尚宜采用图E所示的计算模型按公式(E.0.3)计算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
等效侧向刚度比γ
e2。γ
e2
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γ
e2
不应小于0.5,抗震设计
时γ
e2
不应小于0.8。(○6等效侧向刚度比,对于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也叫等效剪弯刚度比)
剪弯刚度:
1.定义:
实际上就是单位力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其刚度比也就是层间位移角之比。它能同时考虑剪切变形和弯曲变形的影响,但没有考虑上下层对本层的约束。
2.应用:
《高规》附录E中第E.0.3条:当转换层设置在第2层以上时,尚宜采用图E所示的计算模型按公式(E.0.3)计算转换层下部结构与上部结构的等效侧
向刚度比γ
e2。γ
e2
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γ
e2
不应小于0.5,抗震设计时γ
e2
不应小于0.8。(等效侧向刚度比,对于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也叫○7等效剪弯刚度比)
三者的详解与盈建科应用:
○
1等效剪切刚度比 ○
2等效剪切刚度比,对于转换层 ○
3侧向刚度比,对于每一层 ○
4等效侧向刚度比,对于每一层 ○
5侧向刚度比,仅对于转换层 ○
6等效侧向刚度比,对于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 ○
7等效剪弯刚度比
RJX1,RJY1,RJZ1:等效剪切刚度 Ratx ,Raty: ○1等效剪切刚度比 RJX3,RJY3,RJZ3:侧向刚度 Ratx1,Raty1:○3侧向刚度比 Ratx2,Raty2:○4等效侧向刚度比 1. ○1等效剪切刚度比
用于判断地下室是否能作为嵌固端,即地下室刚度与首层刚度的比值不小于2,盈建科判断条件是Ratx 和Raty 均要小于0.5。
高规附录E 第E.0.1条式:⎪⎪⎭
⎫ ⎝⎛⎪⎪⎭⎫ ⎝⎛==
Γ22211112
22111/h A G h A G h h A G A G e 式中
i
i
i h A G 为等效剪切刚度,即盈建科中的RJX1,RJY1,RJZ1。
第3层Ratx=第3层RJX1/第2层RJX1=2.7634/2.2722=1.2162
或者按下图的剪切刚度比:判断条件为刚度比不小于
2
X 向刚度比=22.115/2.2722=9.7328=1/第2层的Ratx1 Y 向刚度比=20.651/2.0102=10.2730=1/第2层的Raty1
2. ○3侧向刚度比
用于判断结构刚度是否满足高规3.5.2第1条,判断条件Ratx1和Raty1均不小于1。
高规式 3.5.2-1:⎪⎪⎭
⎫ ⎝⎛∆⎪⎪⎭⎫ ⎝⎛∆=∆∆=
Γ++++1111
1/i i i i i i i i V V V v ,由此式可看出侧向刚度比
为
i
i
V ∆,即盈建科中的RJX3,RJY3,RJZ3。
第2层Ratx1=MIN{第2层RJX3/(70%*第3层RJX3),第2层RJX3/(80%*
第3~5层RJX3的平均值}=MIN{4.5450/(3.0026x70%),4.5450/(80%*(3.0026+2.4838+2.6692)/3)}=2.0898
3.○
4等效侧向刚度比
用于判断结构刚度是否满足高规3.5.2第2条,判断条件Ratx2和Raty2均不小于1。
高规式3.5.2-2:1
111+++∆∆=
Γi i
i i i i h h V v
第2层Ratx2=第2层RJX3/(90%*第3层RJX3)*(h2/h3)= 4.5450/
(3.0026x90%)x(3.8/3.5)=1.8260
注:当本层层高大于相邻上层层高1.5倍时取相邻上层刚度的110%;当本层为嵌固层时相邻上层的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