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混凝法全解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学课件PPT 混凝
11
吸附连桥
– 水溶性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在静电引力、范德 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 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桥连的现象。
– 再稳:
I. 高分子聚合物浓度较高时,对胶粒的包裹,产生 “胶体保护”作用
II. 长时间剧烈搅拌
吸附连桥
胶体保护
12
网罗卷带
• 使用硫酸铝、石灰或氯化铁等高价金属盐 类作混凝剂
– 絮凝(flocculation)------这些具有粘附性的离 散微粒能够粘结成絮体
2
第二节:胶体结构与特性
溶液的种类(按溶质颗粒大小)
种类 真溶液
颗粒大小
实例
0.2 - 2.0(nm) 空气、海水、汽油、酒
胶体溶液 2.0 nm – 1µm 牛奶、雾、奶油
悬浮液 > 1µm
血液、颜料、杀虫剂喷雾剂
HPAM y/x:水解度
阳离子型:主要是含有-NH3+、-NH2+和-N+R4的聚合物
• 混凝机理:吸附架桥
22
3. 助凝剂
• 通常是在单独使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时候投加,用以提高混凝效果的辅助药剂。
• 作用:
– 调节/改善混凝条件 – 改善絮凝体结构
• 分类
– pH调整剂:石灰、硫酸、NaOH – 絮凝体结构改良剂:活性硅酸、粘土、骨胶、海藻
3. 水中杂质浓度:
① 杂质浓度低,颗粒间碰撞几率下降,混凝效果差
• 加助凝剂或加混凝剂后直接过滤
4. 水力条件
27
第五节:混凝处理流程和设备
混凝剂 助凝剂
慢速搅拌
废水 投配 混合 反应 沉淀分离 出水
快速搅拌
沉渣
混凝沉淀处理示意流程图
吸附连桥
– 水溶性链状高分子聚合物在静电引力、范德 华力和氢键力等作用下,通过活性部位与胶 粒和细微悬浮物等发生吸附桥连的现象。
– 再稳:
I. 高分子聚合物浓度较高时,对胶粒的包裹,产生 “胶体保护”作用
II. 长时间剧烈搅拌
吸附连桥
胶体保护
12
网罗卷带
• 使用硫酸铝、石灰或氯化铁等高价金属盐 类作混凝剂
– 絮凝(flocculation)------这些具有粘附性的离 散微粒能够粘结成絮体
2
第二节:胶体结构与特性
溶液的种类(按溶质颗粒大小)
种类 真溶液
颗粒大小
实例
0.2 - 2.0(nm) 空气、海水、汽油、酒
胶体溶液 2.0 nm – 1µm 牛奶、雾、奶油
悬浮液 > 1µm
血液、颜料、杀虫剂喷雾剂
HPAM y/x:水解度
阳离子型:主要是含有-NH3+、-NH2+和-N+R4的聚合物
• 混凝机理:吸附架桥
22
3. 助凝剂
• 通常是在单独使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时候投加,用以提高混凝效果的辅助药剂。
• 作用:
– 调节/改善混凝条件 – 改善絮凝体结构
• 分类
– pH调整剂:石灰、硫酸、NaOH – 絮凝体结构改良剂:活性硅酸、粘土、骨胶、海藻
3. 水中杂质浓度:
① 杂质浓度低,颗粒间碰撞几率下降,混凝效果差
• 加助凝剂或加混凝剂后直接过滤
4. 水力条件
27
第五节:混凝处理流程和设备
混凝剂 助凝剂
慢速搅拌
废水 投配 混合 反应 沉淀分离 出水
快速搅拌
沉渣
混凝沉淀处理示意流程图
《化学混凝》PPT课件
浊度高时,应先投加PAM。 高分子混凝剂最佳投加量的确定。 在高分子混凝剂使用时,应尽量采用较低的浓
度。
34
精选PPT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三、研究发展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如壳聚糖及其改性产物、淀 粉改性 聚丙烯酰铵改性产品: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 型、两性
无机混凝剂 无机复合混凝剂的研制,如:聚硅酸铝、聚硅酸铁、 聚硅酸铝铁 微生物絮凝剂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①单核络合物通OH-桥键缩聚成单羟基络合物: [Al(H2O)6]3++[Al(OH)(H2O)5]2+≒[Al2(OH)(H2O)10]5++H2O
②两个单羟基络合物可缩合成双羟基双核络合物: OH
2[Al (OH)(H2O)5]2+ = [(H2O)4Al OHAl(H2O)4]4+ + 2H2O ③ 生 成 物 [Al2(OH)2(OH)8]4+ 还 可 进 一 步 缩 合 成
27
精选PPT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3)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 (碱式氯化铝,简称PAC) 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式中n≤5,m≤10。 制备:以铝灰或含铝矿物作原料,采用酸溶法或 碱溶法加工制成的。[《碱式氯化铝》李润生] A、对水质适应性强,适用pH范围广,5-9之间; B、絮凝体形成快,比重大,沉降性好; C、投药量低。 D、碱化度较高,对设备的腐蚀性小,处理后的水 pH和碱度下降较小。
32
精选PPT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3) 高分子混凝剂的作用 靠氢键、静电、范德华力的作用对胶粒强烈的 吸附作用。 高聚合度的线型高分子在溶液中保持适当的伸 展形状,从而发挥吸附架桥作用,把许多细小颗 粒吸附后,缠结在一起。
度。
34
精选PPT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三、研究发展
有机高分子混凝剂 天然有机高分子混凝剂:如壳聚糖及其改性产物、淀 粉改性 聚丙烯酰铵改性产品:阴离子型、阳离子型、非离子 型、两性
无机混凝剂 无机复合混凝剂的研制,如:聚硅酸铝、聚硅酸铁、 聚硅酸铝铁 微生物絮凝剂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①单核络合物通OH-桥键缩聚成单羟基络合物: [Al(H2O)6]3++[Al(OH)(H2O)5]2+≒[Al2(OH)(H2O)10]5++H2O
②两个单羟基络合物可缩合成双羟基双核络合物: OH
2[Al (OH)(H2O)5]2+ = [(H2O)4Al OHAl(H2O)4]4+ + 2H2O ③ 生 成 物 [Al2(OH)2(OH)8]4+ 还 可 进 一 步 缩 合 成
27
精选PPT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3) 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聚合氯化铝 (碱式氯化铝,简称PAC) 化学通式为[Al2(OH)nCl6-n]m,式中n≤5,m≤10。 制备:以铝灰或含铝矿物作原料,采用酸溶法或 碱溶法加工制成的。[《碱式氯化铝》李润生] A、对水质适应性强,适用pH范围广,5-9之间; B、絮凝体形成快,比重大,沉降性好; C、投药量低。 D、碱化度较高,对设备的腐蚀性小,处理后的水 pH和碱度下降较小。
32
精选PPT
第四节 混凝剂与助凝剂
(3) 高分子混凝剂的作用 靠氢键、静电、范德华力的作用对胶粒强烈的 吸附作用。 高聚合度的线型高分子在溶液中保持适当的伸 展形状,从而发挥吸附架桥作用,把许多细小颗 粒吸附后,缠结在一起。
水污染控制工程课件——混凝
概
分散相粒度的大小,可将废水分为:
粗分散系 (浊液)
胶体分散系 (胶体溶液)
分子-离子分散系 (真溶液)
述
>100nm
1-100nm
0.1-1nm
重力沉降 过滤
(>100um)
混凝 (1 nm -100um)
吸附
2.混凝去除对象(重点)
概
废水中的大颗粒可以通过重力沉淀法去除,
但微小粒径的悬浮物和胶体能在水中长期保持分
C 投药量低。
剂
D 碱化度较高,对设备的腐蚀性小,处理后
的水pH和碱度下降较小。
混
1.混凝剂
(1)无机混凝剂——无机高分子混凝剂
凝
剂
聚合硫酸铁(碱式硫酸铁)(简写PFS)
和
A 适用范围广:pH 4-11;低水温,混凝效果
助
稳定;
凝
B 用量小,絮凝体沉降性能好;
剂
C COD去除率和脱色效果好;
D 处理后水中铁残留量低,腐蚀性较小。
9对于高聚合度的水解沉淀物,以吸附、
网捕、卷带作用为主。
混
2.助凝剂
(1)定义
凝
剂
当单用混凝剂不能取得良好效果时,可投加
和
助 某些辅助药剂以提高混凝效果,促进絮凝体增
凝
剂
大,加快沉淀(作用),该辅助药剂称助凝剂。
混
2.助凝剂
(2)分类(了解)
凝
A、pH调整剂:调节废水的pH符合混凝处理工艺
剂 要求。常用石灰、硫酸、氢氧化钠等。
散悬浮状态,即使静置数十个小时也不会自然沉
述 降。
混凝处理对象主要是1 nm -100um 细小悬浮
物或胶体污染物(除油、脱色)
污水处理之化学混凝法PPT课件
污水处理之化学混凝法
2020/2/21
1
化学混凝法是最常用的污水预处理方法。煤气站循环水中悬浮物、油与水都不是单体存在的, 由于长期的循环,水中固体颗粒在泵内叶轮的作用下被极度细化,成为水与固体均匀混合 的悬浊液,水与水中的油同时成为水油均匀混合的乳浊液,在循环水中还生成胶体(这些 胶体在水中极为稳定)。化学混凝沉淀法就是利用药剂破坏胶体、乳浊液的稳定性,从而 从悬浊液中分离出固体颗粒,从乳浊液中的油分离出来,经过凝聚而成较大颗粒,并将水 中油及固体粒子吸收最后组成的凝聚颗粒,逐渐增大而发展为絮凝体,此絮凝体即常称的 矾花。在投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后,其中大部分絮凝体比重逐渐增大而下沉至池底,作为沉 淀物析出,少量的聚合量低的就浮在水面,当然,在投入足够的药剂量,有足够形成絮凝 体时间及足够的沉降时间时,当下沉的絮凝体量大大超过上浮的絮凝体及悬浮在水体中的 絮凝体量时,此时就得到明显的混凝沉降效果。
2020/2/21
5
3、 效果较好,脱油及悬浮物去除率一般在50~90%左右。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2/216
其缺点是:1、 投入药剂量较大,所以运行成本较高。
2020/2/21
7
2、 在当药剂使用废酸时,由于循环水系统值的下降,会造成对设备及管道一定程度的腐蚀。 煤气站煤气洗涤水管理工作中,新水管道不能与循环水管道直接接通。这是为了防止阀门 不严密时造成污水漏入新水系统。此外,为防止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造成大气环境恶化 的措施有:
2020/2/21
11
1 竖管的排水封由原来的打开清理孔敞开运行为关闭清理孔封闭运行。
2020/2/21
12
2 对引导槽和吸水井加盖进行封闭。
2020/2/21
13
2020/2/21
1
化学混凝法是最常用的污水预处理方法。煤气站循环水中悬浮物、油与水都不是单体存在的, 由于长期的循环,水中固体颗粒在泵内叶轮的作用下被极度细化,成为水与固体均匀混合 的悬浊液,水与水中的油同时成为水油均匀混合的乳浊液,在循环水中还生成胶体(这些 胶体在水中极为稳定)。化学混凝沉淀法就是利用药剂破坏胶体、乳浊液的稳定性,从而 从悬浊液中分离出固体颗粒,从乳浊液中的油分离出来,经过凝聚而成较大颗粒,并将水 中油及固体粒子吸收最后组成的凝聚颗粒,逐渐增大而发展为絮凝体,此絮凝体即常称的 矾花。在投入一定量的絮凝剂后,其中大部分絮凝体比重逐渐增大而下沉至池底,作为沉 淀物析出,少量的聚合量低的就浮在水面,当然,在投入足够的药剂量,有足够形成絮凝 体时间及足够的沉降时间时,当下沉的絮凝体量大大超过上浮的絮凝体及悬浮在水体中的 絮凝体量时,此时就得到明显的混凝沉降效果。
2020/2/21
5
3、 效果较好,脱油及悬浮物去除率一般在50~90%左右。Βιβλιοθήκη 2020/2/216
其缺点是:1、 投入药剂量较大,所以运行成本较高。
2020/2/21
7
2、 在当药剂使用废酸时,由于循环水系统值的下降,会造成对设备及管道一定程度的腐蚀。 煤气站煤气洗涤水管理工作中,新水管道不能与循环水管道直接接通。这是为了防止阀门 不严密时造成污水漏入新水系统。此外,为防止污水在一定温度下蒸发造成大气环境恶化 的措施有:
2020/2/21
11
1 竖管的排水封由原来的打开清理孔敞开运行为关闭清理孔封闭运行。
2020/2/21
12
2 对引导槽和吸水井加盖进行封闭。
2020/2/21
13
第六章 混凝ppt课件
进水
出水
返回目录
第二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
(3)机械搅拌反应池
分格串联,每格设以搅拌 机越。好A、分。浆格但板越造式多价和,高叶絮和轮凝维式效修。果量 大。B、水平轴和垂直轴
为适应絮体形成规律,第 一格搅拌强度最大,其余 依次递减,对应G值也递减。
第一格搅拌强度最大,而后逐步减小,G值也相 应减小,搅拌强度决定于搅拌器转速和桨板面积。
搅拌强度太大或太小,会对反应池的絮凝效
絮凝控制指标:
果产生影响。
速度梯度G=10~70s-1。 水流速度v=15~30mm/s。 反应时间t=15~30min。 絮凝控制指标Gt值=104~4×105 》》》》
第二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
絮凝控制指标研究 (1) Gt值 ((22)) GGttCC值值 ((以33)G)ataCGG值ttC(C值值C为胶体浓度)作为反应设备的控制参
2、混合方式
混合方式 水泵混合 隔板混合 机械混合
1)水泵混合
将药剂投加在水泵的吸水管内或喇叭口处,利用水泵叶轮 高速旋转达到快速混合的目的。
特点:
混合效果好,不需另建混合设施; 节省动力; 各型水厂均可采用;
要求:
泵房距离处理设备不大于150m。
2)分流隔板混合池
3)机械搅拌混合
第二节 混凝工艺与设备
式中:V2——溶解池容积,m3
2、混凝剂投加设备
混凝剂投 加设备
计量设备 药液提升设备 投药箱 注入设备
1)计量设备 转子流量计;电磁流量计;苗嘴;计量泵等。
①浮球阀计量系统
利用槽内浮球阀与槽底 管口高差(H)恒定,槽底 管口流量不变原理,通过 改变池底管口苗嘴或孔板 的孔径来控制投药量。
当浮球由于水满了之后,产生浮力使它上升时,便会关闭阀门停 止供水,而水位下降后,浮球下降,则阀门由于弹簧的作用而打开, 进水,直到浮球受到水的浮力上升后,将阀门闭合才将水关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为淡水进入海水时,海水中盐类浓度较大, 使淡水中胶粒的稳定性降低,易于凝聚,所 以在港湾处泥砂易沉积。
✓ 该机理无法解释的现象:如以三价铝盐或铁盐 作混凝剂,当其投量过多时,凝聚效果反而下降, 其至重新稳定。
✓压缩双电层机理只是通过单纯静电现象来说明 电解质对脱稳的作用,如仅用它来解释水中的混 凝现象,会产生一些矛盾。为此,又提出了其他 几种机理。
31.05.2020
.
9
例:氢氧化铁胶体由三氯化铁水解形成。 试写出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结构式。
解: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e(OH)3]m nH+ (n-x)Cl-x+ x Cl-
胶核 (nuclear)
吸附层 stationary layer
电位形
成离子 胶粒(colloidal particle)
4、优点:设备简单,维护操作易于掌握,处理效果
好,间歇或连续运行皆可。
缺点:运行费用较高,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
31.05.2020
.
5
二、混凝原理
• 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 混凝剂(coagulant),破坏胶体的稳定 性,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 (aggregation)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淀, 得以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
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
31.05.2020
.
14
(1)压缩双电层机理 (modification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 双电层的厚度与溶液中的反离子的浓度有关。 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 增高时,则扩散层的厚度将减小。
• 该过程的实质是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 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 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
31.05吸附电中和机理
(electrical neutralization)
• 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
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
根据分散相粒度不同,废水可分为三类:
粗分散体系(悬浮液):分散相粒度>100nm。
胶体分散体系(胶体溶液):分散相粒度为1~100nm。
分子 - 离子分散体系(真溶液): 分散相粒度为0.1~1nm。
31.05.2020
.
3
吸附法等处理
0.1nm
1nm
0.1nm
1nm
混凝法处理
100nm
自然沉淀或 过滤处理
• 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31.05.2020
.
15
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扩散层厚度 的关系
溶液中离子
浓度低时,
扩散层厚度 为OA
反 离
子
溶液中离子
浓 度
浓度高时,
扩散层厚度 O 减小为OB
溶液中离子浓度高 溶液中离子浓度低
BA
到颗粒表面的距离
31.05.2020
.
16
✓ 港湾处泥沙沉积现象可用该机理较好地解释。
污水的化学处理法
2.1 化学混凝法 2.2 中和法 2.3 化学沉淀法 2.4 氧化-还原法
31.05.2020
.
1
2.1 化学混凝法(Coagulation)
❖ 概述 ❖ 混凝原理 ❖ 混凝剂和助凝剂 ❖ 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 混凝工艺过程与设备
31.05.2020
.
2
一、概 述
1、废水分散体系
上述分析说明,水中胶体物质是相当稳定的,要想 去除它,首先要使它们脱稳,然后凝聚和絮凝。
.
13
2.胶体的脱稳机理
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的特性称为胶体的 稳定性(stabilization)。
胶体因电位降低或消除,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 程称为脱稳(destabilization)。
凝聚:指脱稳的胶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 絮凝:指未经脱稳的胶体形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 混凝机理: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
100m
粒度
真溶液
胶体溶液
悬浮液
31.05.2020
.
4
2、去除对象:主要为废水中细小的悬浮颗 粒和胶体颗粒。
3、混凝法的用途
•可以用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 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如造纸、钢铁、 纺织、化工、食品等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如污泥处理
4q
q—电动电荷密度 δ—扩散层厚度
31.05.2020
.ε—水的介电常数
12
(4) 胶体保持稳定的原因
1)胶体微粒的带电性。同类的胶体微粒间的静电 斥力阻止微粒间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较大的颗粒。 2)水化作用。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都能与周 围的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层水化壳,阻 碍各胶粒的聚合。
胶体的稳定性正是上述特性的综合表现,尤其是胶粒之间的静 电斥力的作用结果。如要了解胶体带电现象和使胶体脱稳的途 径,就必须研究胶体的结构。
31.05.2020
.
7
电位离子
(2)
胶
体
滑动面
的
胶团边界
结
构
吸附层
胶体的双电
层结构模型
31.05.2020
.
胶核
束 缚 反 离 子
扩 散 层
8
胶体粒子的结构式:
•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与溶液主体之间的电位称 为总电位或称电位 。
•在总电位一定时,扩散层愈厚, 电位愈高; 反之扩散层愈薄, 电位也愈低。
•电位引起的静电斥力,阻止胶粒互相接近和接 触碰撞。
.
11
• 电位对于某类胶体而言,是固定不变的, 它无法测出,也不具备实用意义。 • 电位可通过电泳或电渗计算得出,测定 电位可确定电荷大小以及稳定程度。它随着 温度、PH值及溶液中反离子浓度等外部条件 而变化,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1.05.2020
.
6
1、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1)胶体特性
➢光学性质:在水溶液中能引起光的反射的性质。 ➢力学性质:主要是指胶体的布朗运动。 ➢表面性能:比表面积大,具有极大的表面自由 能,使胶体颗粒具有强烈的吸附能力和水化作用。 ➢动电现象:胶体的动电现象包括电泳与电渗。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微粒是带电的。
扩散层 diffuse layer
自由反 离子
束缚反 离子
胶团(colloidal micelle)
其中,m为胶核中的分子数;n为被吸附的电位离子数; (n-x)为吸附层中反离子数;x为. 扩散层中的反离子数。 10
(3) 电位(总电位)与 电位(电动电位)
•胶粒与溶液主体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动电位, 常称电位。
✓ 该机理无法解释的现象:如以三价铝盐或铁盐 作混凝剂,当其投量过多时,凝聚效果反而下降, 其至重新稳定。
✓压缩双电层机理只是通过单纯静电现象来说明 电解质对脱稳的作用,如仅用它来解释水中的混 凝现象,会产生一些矛盾。为此,又提出了其他 几种机理。
31.05.2020
.
9
例:氢氧化铁胶体由三氯化铁水解形成。 试写出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结构式。
解: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Fe(OH)3]m nH+ (n-x)Cl-x+ x Cl-
胶核 (nuclear)
吸附层 stationary layer
电位形
成离子 胶粒(colloidal particle)
4、优点:设备简单,维护操作易于掌握,处理效果
好,间歇或连续运行皆可。
缺点:运行费用较高,沉渣量大,且脱水较困难。
31.05.2020
.
5
二、混凝原理
• 混凝是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化学药剂—— 混凝剂(coagulant),破坏胶体的稳定 性,使细小悬浮颗粒和胶体微粒聚集 (aggregation)成较粗大的颗粒而沉淀, 得以与水分离,使废水得到净化。
附架桥、沉淀物网捕四种。
31.05.2020
.
14
(1)压缩双电层机理 (modification of the electrical double layer)
• 双电层的厚度与溶液中的反离子的浓度有关。 当向溶液中投加电解质,使溶液中离子浓度 增高时,则扩散层的厚度将减小。
• 该过程的实质是加入的反离子与扩散层原有 反离子之间的静电斥力把原有部分反离子挤 压到吸附层中,从而使扩散层厚度减小。
31.05吸附电中和机理
(electrical neutralization)
• 胶粒表面对异号离子、异号胶粒、链状离子
或分子带异号电荷的部位有强烈的吸附作用, 由于这种吸附作用中和了电位离子所带电荷,
根据分散相粒度不同,废水可分为三类:
粗分散体系(悬浮液):分散相粒度>100nm。
胶体分散体系(胶体溶液):分散相粒度为1~100nm。
分子 - 离子分散体系(真溶液): 分散相粒度为0.1~1nm。
31.05.2020
.
3
吸附法等处理
0.1nm
1nm
0.1nm
1nm
混凝法处理
100nm
自然沉淀或 过滤处理
• 由于扩散层厚度的减小,胶粒得以迅速凝聚。
31.05.2020
.
15
溶液中离子浓度与扩散层厚度 的关系
溶液中离子
浓度低时,
扩散层厚度 为OA
反 离
子
溶液中离子
浓 度
浓度高时,
扩散层厚度 O 减小为OB
溶液中离子浓度高 溶液中离子浓度低
BA
到颗粒表面的距离
31.05.2020
.
16
✓ 港湾处泥沙沉积现象可用该机理较好地解释。
污水的化学处理法
2.1 化学混凝法 2.2 中和法 2.3 化学沉淀法 2.4 氧化-还原法
31.05.2020
.
1
2.1 化学混凝法(Coagulation)
❖ 概述 ❖ 混凝原理 ❖ 混凝剂和助凝剂 ❖ 影响混凝的主要因素 ❖ 混凝工艺过程与设备
31.05.2020
.
2
一、概 述
1、废水分散体系
上述分析说明,水中胶体物质是相当稳定的,要想 去除它,首先要使它们脱稳,然后凝聚和絮凝。
.
13
2.胶体的脱稳机理
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的特性称为胶体的 稳定性(stabilization)。
胶体因电位降低或消除,从而失去稳定性的过 程称为脱稳(destabilization)。
凝聚:指脱稳的胶粒相互聚集为较大颗粒的过程。 絮凝:指未经脱稳的胶体形成大颗粒絮体的过程。 混凝:包括凝聚和絮凝两个过程。 混凝机理:可分为压缩双电层、吸附电中和、吸
100m
粒度
真溶液
胶体溶液
悬浮液
31.05.2020
.
4
2、去除对象:主要为废水中细小的悬浮颗 粒和胶体颗粒。
3、混凝法的用途
•可以用来降低废水的浊度和色度,去除多种高分子 有机物、某些重金属和放射性物质。如造纸、钢铁、 纺织、化工、食品等工业废水及城市污水的三级处理 •能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如污泥处理
4q
q—电动电荷密度 δ—扩散层厚度
31.05.2020
.ε—水的介电常数
12
(4) 胶体保持稳定的原因
1)胶体微粒的带电性。同类的胶体微粒间的静电 斥力阻止微粒间彼此接近而聚合成较大的颗粒。 2)水化作用。带电荷的胶粒和反离子都能与周 围的水分子发生水化作用,形成一层水化壳,阻 碍各胶粒的聚合。
胶体的稳定性正是上述特性的综合表现,尤其是胶粒之间的静 电斥力的作用结果。如要了解胶体带电现象和使胶体脱稳的途 径,就必须研究胶体的结构。
31.05.2020
.
7
电位离子
(2)
胶
体
滑动面
的
胶团边界
结
构
吸附层
胶体的双电
层结构模型
31.05.2020
.
胶核
束 缚 反 离 子
扩 散 层
8
胶体粒子的结构式:
•胶核表面的电位离子与溶液主体之间的电位称 为总电位或称电位 。
•在总电位一定时,扩散层愈厚, 电位愈高; 反之扩散层愈薄, 电位也愈低。
•电位引起的静电斥力,阻止胶粒互相接近和接 触碰撞。
.
11
• 电位对于某类胶体而言,是固定不变的, 它无法测出,也不具备实用意义。 • 电位可通过电泳或电渗计算得出,测定 电位可确定电荷大小以及稳定程度。它随着 温度、PH值及溶液中反离子浓度等外部条件 而变化,在水处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31.05.2020
.
6
1、废水中胶体颗粒的稳定性 (1)胶体特性
➢光学性质:在水溶液中能引起光的反射的性质。 ➢力学性质:主要是指胶体的布朗运动。 ➢表面性能:比表面积大,具有极大的表面自由 能,使胶体颗粒具有强烈的吸附能力和水化作用。 ➢动电现象:胶体的动电现象包括电泳与电渗。 电泳现象说明胶体微粒是带电的。
扩散层 diffuse layer
自由反 离子
束缚反 离子
胶团(colloidal micelle)
其中,m为胶核中的分子数;n为被吸附的电位离子数; (n-x)为吸附层中反离子数;x为. 扩散层中的反离子数。 10
(3) 电位(总电位)与 电位(电动电位)
•胶粒与溶液主体之间的电位差,称为电动电位, 常称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