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七讲
语言学概论讲解要点
第一讲要点: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是研究语言的功能、结构及其历史发展,揭示语言的本质以及语言的存在和发展规律。
2.语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建立于十九世纪上半叶。
第二讲要点:1.从功能的角度看,语言是交际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
3.语言的社会功能也决定它是全民的交际工具,语言具有全民性即无阶级性。
第三讲要点:1.作为符号的语言单位具有两个方面:表现方面和内容方面。
语言单位的表现方面指的首先是语音。
语言单位的表现方面具有线性的特点。
人们的言语行为总是表现为连续的语流。
语言符号只能是一个接着一个连在一起出现的,这就是语言符号表现方面的线性特点。
语言单位的内容方面指的是语义。
语言符号里音和义的最初结合是任意的、无理据的。
2.在语言单位的表现方面和内容方面之间,不存在一对一的关系。
3.语言单位具有两个特征:一、它是音义结合的;二、它是现成的。
4.聚合关系指的是在同一结构内可以互相替换的成分之间的纵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建立在对立原则的基础上的,处于聚合关系中的成分互相替换,可以使同一结构取得不同的含义。
5.组合关系指的是在一定序列中可以前后连接的成分之间的横向关系。
组合关系是建立在线性特点的基础上,线性主要在言语过程中才实际体现出来,而在语言系统中,它表现为某个语言单位的潜在的结合能力。
6.语言系统内部可以分出不同的分支系统,而分支系统内部又可以分出更小的系统。
就这个意义说,语言是各种系统的系统。
第四讲要点:1.音色不同。
不同的发音体、促使发音体振动的不同方式以及不同的共鸣器都能造成不同中的音色。
2.语音作为语言的物质材料,受语言社会本质的制约并与语言的功能和意义相联系而具有社会性,这是语音的主导属性。
语音的社会属性还在于不同的语言和方言都有各自的语音系统,其表现是多方面的:一是各语言的语音构成不同;二是各语言中似乎相同的音素,在发音和音响上往往有差别;三是各语言的语音组合规律不同;四是各语言的语音变化规律也不相同。
语言学概论讲稿
语言学概论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现象及语言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高名凯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财富一、什么是语言语言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音义结合的符合系统。
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自然界的风雨雷电,四季变化不是语言,动物界的鸡鸣狗吠虎啸狼嚎只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它们发出的声音是有限的,只能生产组合简单、粗疏的交际信息,无法与人类语言相比。
在人类的历史上,语言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社会由野蛮时代进入了文明时代。
语言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
人类的文明是语言传承的。
人类文学的源头是民间的传唱文学,例如欧洲的《荷马史诗》,藏族的《格萨尔王》以及淹没在历史中的兰陵古国的《兰陵王》等等,都是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保留下来的。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曾经有过的辉煌我们只能从祖辈们世世代代传唱下来的民歌中看到一点痕迹。
所以,我们说人类最早的文明是语言传承的,语言是人类特有的。
《格萨尔》是我国藏族人民集体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是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它是在藏族的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民歌和谚语的丰厚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格萨尔》的内容丰富,结构宏伟,卷帙浩繁,气势磅礴,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英雄史诗。
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是音义结合的符合系统。
例如:书shū,book[buk];桌子zhuo zi,table[teibl]。
语言是符号是工具,人们利用它来彼此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了解和沟通的目的,从而促进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语言科学的三要素是语音、词汇、语法。
具体来说,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资外壳(外在形式),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
也就是说,任何语言都是由语音、词汇、语法三要素构成的。
语言的基础是基本词汇和语法。
二、语言和言语的关系在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语言”和“言语”的区分问题是索绪尔首先明确提出来的,他称之为“建立言语活动理论的第一条分叉路。
”这就是说要研究语言学,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语言和言语区分开。
语言学概论全套教学课件
02
语言濒危现象及原因
全球范围内许多语言面临濒危境地,主要原因包括社会转型、文化同化
、人口迁移等。
03
语言多样性保护措施
国际社会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语言多样性,如制定相关法规、推广本土
语言教育、建立语言档案等。同时,鼓励跨文化交流和多语种教育也是
保护语言多Hale Waihona Puke 性的重要途径。总结回顾与拓展思
07
考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句子结构与句法分
04
析
句子成分划分和层次关系
句子成分
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等。
层次关系
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主谓 关系、动宾关系、定中关系等。
划分方法
采用层次分析法,将句子逐层切分 ,得到不同的成分和结构关系。
句法规则及其运用实例
01
02
03
句法规则
规定句子成分的组合方式 和顺序,如SVO(主谓宾 )结构、SOV(主宾谓) 结构等。
文化语境等。
不同类型文本解读策略
01
02
03
04
叙述文
关注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理 解作者通过叙述所传达的主题
和意义。
说明文
关注事物的特征和本质,理解 作者通过说明所传达的知识和
信息。
议论文
关注论点和论据,理解作者通 过论证所表达的观点和立场。
应用文
关注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案,理 解作者通过应用所传达的实用
语言学流派及其理论
结构主义语言学
以索绪尔为代表,强调语言是 一个符号系统,注重语言内部
结构的描写和分析。
功能主义语言学
以韩礼德为代表,强调语言的 社会功能和交际功能,注重语 言在实际运用中的研究。
语言学概论(7)
(2)去缀法(disfixation) 去缀法指的是把词缀去掉以构成新词的方法,也 叫逆成法(backformation)。 如: editor→edit sightseeing (n.) →sightsee(v. 游览) legislation(n.立法) →legislate (v.立法) (3)合成法(composition) 合成法指的是把两个以上的词根或词合成一个 词的方法。 聪明 和平 大衣 纠正 司机 地震 blackboard haircut twenty-one he-goat earth-quake daybreak
(6)重音法(accentuation) 重音法指的是用移动重音位置或用重音的不同数 量以构成不同的词的方法。 pre´sent(v.赠送)→ ´present(n.礼物) fre´quent(v.常去)→ ´frequent (adj.时常的) man´kind(人类)→ ´mankind(男人) ´overman(工头)→´over´man(使人员配备过多) ´overwork(n.额外工作)————→´over´work (v.工作过度) 注:汉语采用一种与重音法异曲同工的方法,即轻声 法(lightening)。如: 东西————东西 大头————大头
(9)异根法 通过不同的词来表现语法意义的变化, 因为这些词的词根不同,所以叫“异根 法”。 good---------better---------best bad----------worse-----------worst (10)零形态 不采用任何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意义 的语法形式就叫做“零形态”。如英语的 名词的复数等。
词干——一个词除去只包含语法意义的附 加语素所剩下的部分。 The stem is any morpheme or combination of morphemes to which an affix can be added. 词根语素 构词语素 词 词缀语素 词尾语素——构形语素=变词语素
语言学概论(第四版)PPT第7章 交叉语言学
二、当代功能主义的基本出发点及其语言观
1. 自然语言既是人类认知活动的产物,又是认知活动的工具,其结构和功能应视为人类一 般认知活动的结果和反映,人类的语言能力不是人脑里独立于其他认知能力和知识的完 全自主自足的天赋的部分,而是被看做是与一般认知能力密切相关的。
一、综述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本质属性。模糊语言学是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学相结合形成的一 门新学科,它运用模糊集合论与现代语言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语言的模糊性。模糊语言学的研 究始于30多年前,迄今为止已取得颇为可观的成果,它的研究方法主要受扎德的模糊集论 的影响。
二、语言的模糊性
(一)语音的模糊性 1. 所谓语音的模糊性就是指绝对正确的语音标准附近的语音系统及其变化规律。 2. 从元音和辅音系统部分:元音和辅音并不是两个普通的集合,而是两个模糊的集合。 3. 从音位部分解释
心问题。词类之间存在模糊性。 3. 句法的模糊性
(1)宾语和状语之间的模糊性。 (2)主句与状语分句间的区别也不是一刀切的。
三、言语的模糊性
(一)言语的模糊语音 • 在实际发音中,元音与辅音的区分界限不是清楚的。 • 言语的模糊语音在语流音变上也有明显的表现。 • 在说话时,发音的标准和不标准之间也没有绝对的界限。
四、功能主义语言学常用的基本概念
(四)象似性 语言的形式,往往或多或少地反映外在世界的各种事实,这个现象就是语言的象似性。 (五)语法化 语法化研究语法形式来源和固化的问题,是语言学家长期关心的问题。目前语法化研究主要 有两个方面:一是实词虚化,即由实义的词单位逐渐演变为虚义的语法成分的过程,偏重于 从人的认知规律来探索语法化的原因。如汉语的很多介词都是从动词虚化来的。二是着重考 察章法如何转化为句法成分和构词成分,偏重从语用和信息交流的规律来探究语法化的原因。
语言学概论课程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
语言学概论课程讲义目录及部分课程讲义《语言学概论》课程目录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二、语言的若干属性三、语言学第二节语言功能一、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二、心理方面功能第三节语言历史一、语言起源二、语言分化三、语言的接触和融合四、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第四节西方语言学简史一、传统语言学二、历史比较语言学三、现代语言学四、当代语言学第二章语言结构第一节语言的结构系统一、语言的层级与层面二、语言结构的共性和个性三、语言结构类型第二节语音一、语音和语音学二、音素和音位三、语音特征四、语音组合第三节语义一、语义和语义学二、语义单位三、义素分析四、语义场五、语义的组合第四节语汇一、语汇和语汇学二、语汇层级三、语汇聚类四、语汇构成第五节语法一、语法和语法学二、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三、词类四、短语五、句子六、语段第三章语言运用第一节言语交际一、语言运用与语用学二、言语交际的过程三、言语交际的原则四、言语交际的制约因素第二节言语行为一、言语行为的概念二、言语行为的类型三、间接言语行为第三节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一、话语表达二、话语理解第四节交际变体和语用对策一、交际变体二、语言交际障碍三、社会语用对策第四章语言学习第一节第一语言获得一、第一语言获得理论二、儿童语言的发展第二节第二语言获得一、第二语言获得理论二、中介语三、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四、第二语言教学法附录世界语言谱系分类表参考文献语言学概论课程名称:语言和语言研究(一)教学目标:掌握语言的内涵和外延;知识点:语言与言语、口语与书面语、共同语与方言、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重难点:语言与言语、自然语言与其他符号系统课程内容:第一章语言和语言研究第一节语言和语言学一、语言的内涵与外延(一)语言是什么语言学界至今对语言还没有一个清晰而统一的定义。
因为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派对语言有不同的看法。
一般来说,可以把语言定义为: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语言学概论第七讲
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词义一、词义(一)词义的含义: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信息内容。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般所说的词汇意义指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就是词典中对词项所作的说明。
如“书”:成本的著作。
本章讨论的词义只限于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在语法一章中讨论。
(二)词义三角词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
那么,词义同语音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奥克登和查利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做过论述。
他们首先提出了“词义三角”理论。
所谓“词义三角”指:概念(词义)、符号(语音形式)、所指物(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
如图所示(教材113页):概念与符号、概念与所指物之间有直接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语音和词义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音形式表达语义内容,即两者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词义和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音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虚线表示)语音形式只有通过词义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去指称客观事物,二者是指称与被指称的关系。
如上例“书”。
(三)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以词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
词汇意义主要由实词来表达。
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
也叫概念意义。
是词义的核心。
研究词义主要是掌握它的理性意义。
词典里字词的意义主要是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标记功能和交际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核心的地位(基本意义→收录在词典中)。
它属于语言范畴,职能是交际→人们相互理解,抓住区别性特征即可;但理性意义不等于概念。
概念是思维范畴,它用来认识反映客观世界→全面深刻。
2.附加色彩附加义指附着在理性意义上的附加意义。
词的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地色彩。
语言学概论完整资料
语言学概论完整资料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1. 为什么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答:语言能力和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有关,但语言不是一种生理现象,也不是一种心理现象,不是遗传的,而是一种社会现象。
语言完全是在一种语言环境中后天获得的,所以语言和种族没有必然联系。
2. 简答语言符号的特点。
答:(1)符号和语言,“能指”和“所指”。
能指是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是给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创制了一个专门术语。
(2)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表示的意义之间也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完全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
(3)语言符号的强制性和可变性。
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强制性的,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着的。
(4)语言符号的离散特性和线性特性。
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一句话一句话地说,因此语言符号是离散的,而且在时间这根轴上是成线性排列的。
3. 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关系。
答:组合关系体现在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是横向关系。
聚合关系是在组合的某一个位臵上能够相互替换,有共同的特点,故能聚合归类。
组合是横向的结构关系,聚合是归类规则,有了组合、聚合关系,便展现出了整个语言平面,聚合关系是组合关系中体现出来的,或者说是从组合关系中分析出来的,而组合关系又表现为聚合类的线性序列。
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有机地统一,不可分割。
4. 解释“符号”答:符号指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5. 解释“语言”答: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6. 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口语,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
英语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笔记.
Chapter 7 Historical Linguistics 历史语言学1.Th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研究语言变化的目的和意义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an languages and human linguistic competence.Researches i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shed light on prehistoric development in the evolution of language and the connections of earlier and later variants of the same language, and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s into the kinship patterns of different languages.The historical study of language also enables us to determine how non-linguistic factors, such as social, 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teract over time to trigger linguistic change.研究语言变化对于理解人类语言和人类的语言能力极其重要。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揭示语言变化的史前发展和同一语言早期和后期变体自己的联系,为不同语言的亲缘关系提供线索。
历史语言学的研究还可以使我们对非语言的因素,如社会文化和心理因素等在语言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更深的认识。
语言学概论讲义(按章节整理)
导言部分一、语言学: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研究探索语言的本质、结构和发展规律。
二、语言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三、小学:小学是我国古代语文学的统称,由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组成。
四、语言交际的过程: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五个阶段。
五、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把语言学分为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五、1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
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时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
(如现代汉语、当代英语)五、2历时语言学:从历时的、动态的角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
(如汉语史)五、3专语语言学:又称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是以一种或几种有联系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某一语言的结构。
五、4普通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
五、5现代语言学之父:瑞士索绪尔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六、语言学流派:1历史比较语言学:是比较方言或亲属关系语言的这种成系统的差异,重建语言史的一门学科。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历史比较语言学,为后来的结构主义和描写语言学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它在19世纪进入了系统的研究,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历史比较语言学代表人物:初期:丹麦拉斯克;中期:德国施莱歇尔2、结构语言学的分支: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美国描写语言学派。
美国描写语言学代表人物:布龙菲尔德代表作《语言论》七、语言的三要素:主要是语音、词汇和语义、语法三部分第一章语言的功能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
一、1语言的作用: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每个社会无论经济发达还是落后,都必须有属于自己的语言,都离布开语言这个交际工具。
《语言学概论》
《语言学概论》讲义提纲导言一、语言学的性质、特点(一)语言学的性质1、性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2、对象: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
3、任务: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
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独立的科学。
语言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及其运用等问题,揭示语言存在和发展的规律,使人们理解并掌握语言的理性知识。
(二)语言学的特点 1、研究的领域广2、与多种学科交叉举例二、语言学的发展过程(简介)有关语言学史方面的内容可参看刘润清《西方语言学流派》、赵世开著《国外语言学概述——流派和代表人物》、冯志伟《现代语言学流派》、H·A·堪德拉绍夫《语言学说史》、岑麒祥《语言学史概要》等。
(一)传统语文学:(传统)语文学是从文献角度研究语言文字学科的总称。
它以文献评审为主,目的在于解释、注疏和考订。
(1)中国传统语文学(小学)①训诂学(主要是解释词义)《尔雅》约成书于公元前3世纪。
是我国最早的解释词义的专著。
《尔雅》今本共19篇。
开头3篇是汇集当时古书中的同义词,用当时较通用的一个词(字)去解释。
其后的16篇是按词义分类,分别解释。
类似于今天的类义词典。
《尔雅》不仅成为后来古代汉语词汇学、训诂学的重要著作,也是辞典学、词义分类学和类书的开山之作。
扬雄《方言》(西汉末)全名为《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是我国第一部比较方言词汇的重要著作,今存13卷。
《方言》汇集了古今各地同义的词语,大部分注明通行范围,对研究汉代方言分布情况很有价值。
《方言》以各地的活方言作为记录的对象,不受文献记载和文字形义的限制,并注意综合时间和地域的不同去研究方言,这在研究方法上为后人树立了优良传统。
②文字学(分析汉字结构及意义)许慎《说文解字》(东汉)是我国第一部最完备的字书。
原书本文14卷,叙目1卷,每卷分上、下两部分,共30卷。
收字9,353个,重文1,163字。
解说部分共133,441字。
语言学概论(完整版)ppt课件
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和失语症患者,需要采用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矫治措施,如构音评估、言语流畅度评 估、听力评估等,以及相应的语音训练、言语治疗、听力补偿等手段。
THANKS
感谢观看
语音学定义
研究人类语言声音的科学,包括语音 的产生、传播、感知和变强和音长,它们在语 音中的表现和作用。
语音单位
音素、音节、音步等,以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和组合规律。
音系学理论与方法
音系学定义
研究语言声音系统的科学,探讨 语音单位的分类、组合和变化规
则。
音位理论
研究音位及其变体、音位组合和音 位配列等,揭示语音系统的本质和 规律。
语境是指语言使用时所处的环境,包括语言上下文、情景语境和 文化语境等。
语境对词义影响
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中可能有不同意义,语境可以帮助确定词语的 具体意义。
语境对句子理解影响
句子的理解需要依赖语境,语境可以提供句子中省略或隐含的信息, 帮助听话人或读者正确理解句子意义。
05
历史比较语言学与类型学
历史比较语言学原理和方法
语用学理论与方法
语用学定义及研究范围
语用学研究语言使用中的语境意义、言外之意和话语理解等问题。
指示语与话语理解
指示语是指代性词语,其意义依赖于语境,话语理解则需要考虑指 示语的语境意义。
会话含义与合作原则
会话含义是指说话人通过话语所传达的隐含意义,合作原则是会话 中双方共同遵循的使会话得以顺利进行的原则。
语言障碍和失语症患者研究
语言障碍的类型和表现
语言障碍包括构音障碍、言语流畅度障碍、听力障碍、阅读理解障碍等不同类型的障碍,表现为发音不清、 口吃、听力损失、阅读困难等症状。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和社会自学笔记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语言和社会自学笔记第七章语言和社会一、名词解释1.地域方言2.次方言、土语3.语音对应关系4.亲属语言、语言间的亲属关系5.原始基础语、子语6.语言的谱系分类7.语系8.社会方言9.隐语、黑话10.通用语 11.共同语 12.基础方言 13.标准语 14.国语15.借词16.意译词17.仿译词18.双语现象19.双言现象20.语言转用 21.语言混合 22.洋泾浜语23.克里奥尔语 24.非克里奥尔话 25.语言规划 26.语言政策 27.语言规范化28.民族语言政策二、简答和论述1.研究语言起源的目的2.研究语言起源问题包含两个不同的问题:3.关于语言的起源,大致可以分为神授说和人创说两种.4.简述恩格斯关于语言起源于劳动的观点.5.语言起源的过程.6.与语言起源有关的现代科学研究.7.语言的起源具备的条件.8.语言发展演变的两大特点.9.语言发展演变在地域上的不平衡性是一种语言分化出不同的方言或亲属语言的重要原因.10.语言的发展演变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11.语言发展演变的原因?12.为什么社会交际活动的需要是语言产生、存在、发展的基本条件?13.语言的发展演变为什么只能采取渐变的方式?14.为什么语音、语法、语汇的发展演变是不平衡的.15.举例说明语言分化的产物有哪些?16.地域方言之间既有差别,又有明显的共同点.17.“亲属语言”和语言间的“亲属关系”并非等同于生物学上的概念.18.亲属语言形成的原因19.语音对应关系是语言间存在亲属关系的重要标志.20.世界诸语言谱系分类的大致情况.21.一种语言或方言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方言的分歧:(见次方言和土语)22.造成语言差异的因素有哪些?23.一种语言走向统一的社会条件.24.一种语言实现统一的方式.25.隐语和一较社会方言的区别是什么?26.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区别.27.基础方言的选择和共同语的形成.28.现代汉民族为什么要以北方方言为基础方言?29.为什么说方言的产生是社会的不完全分化和语言的发展演变共同作用的结果?30. 为什么说语音差异是方言分区的主要依据?31.举例说明方言间在词汇和词义上的两点差异。
语言学概论 复习总结解析
英语语言学概论期中作业专业:英语(翻译)学号:20131311202 姓名:汤汪第七章语言、文化与社会1、语言与文化(1)语言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语言包括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书面语的物质载体——文字。
最狭义的语言不包括文字,只包括口语和书面语,口语和书面语是人类社会用来进行交际和思维的最重要、最常用、最发达、最严密的符号体系。
广义的语言不仅包括狭义语言,而且还包括准语言。
准语言又称副语言、类语言,根据诉诸感官的不同,准语言又可分为听觉的(伴随声音、音乐语言、其他声响符号)、视觉的(表情、体态等;图表、公式等;绘画语言;舞蹈语言;蒙太奇语言;符号、标识语言;其他视觉符号)、触觉的(盲文等)三类。
广义的语言其实包括了人类用于交际的所有手段,因此可以将广义的语言定义为“人类使用的一切符号”。
(2)文化文化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生活方式和为满足这些方式而共同创造的事事物物,以及基于这些方式而形成的心理和行为。
广义的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层次。
物质文化是一种可见的显性文化。
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是不可见的隐性文化或曰潜在文化。
物质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种种物质文明。
诸如生产和交通工具,武器,日用器具,服饰,居住、饮食和其他人类行为所需要的物品等等。
制度文化是指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
诸如饮食习惯、建筑工艺、卫生管理、娱乐方式等生活制度,婚姻形式、亲属关系、家庭财产分配等家庭制度,劳动管理、艺术生产、教育、道德、风俗、宗教、利益、法律、政治、警察、军队等社会制度,以及有关这些制度的各种理论体系。
心理文化包括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等等,比之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心理文化处于更深的层次上。
(3)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语言与文化相互依赖、相互影响.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对语言有制约作用.本文对语言的内在系统,从语言的形式和结构上作了分析,并对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其它外在因素进行了探讨。
语言在人类的一切活动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语言学概论(全套课件175P)
3
Hale Waihona Puke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学科性质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语言学是对语言进行科学研究 的一门科学
语言现象:
Aoccdrnig to a rscheearch at Cmabrigde Uinervtisy, it deosn’t mttaer in waht oredr the ltteers in a word are, the only iprmoetnt tihng is taht the frist and lsat ltteer be at the rghit plcae. The rset can be a total mses and you can sitll raed it wouthit porbelm. Tihs is bcuseae the huamn mnid deos not raed ervey lteter by istlef, but the wrod as a wlohe. Amzanig!
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形式是声音,是通过听觉感知的物质形式;语言符号
的内容是意义,是人的大脑对现实中事物概括的结果。
27
一、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语言符号和客观现实的关系
语言符号的意义是对人们通过感知而接收到的具体多样的心理现 实现象的概括。
28
二、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1.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 性上的必然的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社会约定的。
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研究成果彼此借鉴 2)思想观念、研究方法相互影响 3)语言学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联系的桥梁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第三节
➢ room—loom,all right—all light,make—makee, much—muchee
▪ 语法:
➢ 只用词干来造句,英语中数、格、人称、时、体、态等 变化都消失
➢ two peicee book(=two books) ➢ top-side(= above),bottom-side(=below) ➢ what-tim ; nother tim (=again) ➢ he be-longey China-side now(=he is in China) ➢ you belo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g clever in-side(=you are intelligent)
再借回来的现象。例如,“封建”、“劳动”、 “经济”等一批古词语早期被日语借去,后又 借回汉语。
▪ 汉语和蒙语间:百姓(汉语)——土房子、店 铺(蒙语)——板生、板(指地名)(汉语)
▪ 3、历史层次 ▪ 借词可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不同的语言借入,
因而处于不同的历史层次。我们从借词的历史层 次可以考察不同民族间相互交往的历史,可以了 解伴随社会接触的语言接触的历程。汉语历史上 从西域借词、蒙古借词、现代从西方英语等的借 词
洋泾浜是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一句话中夹杂 着不同语言的词汇)。如:让我look look/你的米西米西/ jokingde/小case /I服了You / You狠/有时间call我 洋泾浜的特点: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指称事物
Beard/moustache(胡子)→grass belong face; 人山人海→ mountain people mountain sea
▪ 4、结构规则
▪ 借词虽然音义都借自外语,但在语音、语法上一般要顺应 借入语言的结构规则。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
第七章语言随社会发展三、辨析题1.语言的发展都具有渐变性。
正确。
语言作为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作为社会成员相互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人们无时无刻不在使用它。
与人们生活关系如此密切的语言没有老是花样翻新的必要,同时作为社会成员共同的交际工具,它也需要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不允许它一下子发生大的变化。
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日益增长的交际需要又不断促使语言发生变化以满足社会成员新的交际需要。
这种稳固和变化的对立就导致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只能是渐变的方式而不能是突变的方式,哪怕是社会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语言也不会马上产生巨变,如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都是逐渐实现的,语言中的旧词并不是一夜之间就消失掉了的。
2.语言里语音、词汇、语法的发展是齐头并进的。
不对。
语言系统内部各个组成部分发展变化的速度不一样,有的发展变化快,有的发展变化慢,即使是同一组成部分各要素之间发展也是不平衡的。
在语言的三个要素中,词汇发展变化最快,而语音和语法发展变化则相对较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这是因为语言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是不一样的,这其中词汇与社会的联系最为紧密,最为直接,对社会的反应也最为灵敏。
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消失,人们观念的改变,随时都在词汇中反映出来,表现为新词的产生、旧词的消亡和词义的发展变化等。
如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产生了诸如“网络、网友、网吧、网页、网恋、上网、网民、网管、网关、黑客”等大量新的词语。
3.同一言语社团的人总是固定地使用一种语言形式。
不对。
一个人可以属于两个言语社团,因此可以使用两种不同的言语方式。
属于一个言语社团的人可以在特定的环境下使用另一个言语社团的言语方式。
4.听得懂、听不懂是划分地域方言的标准。
不对。
语言系统尤其是语音系统的差异才是地域方言划分的标准。
5.何种方言能够成为某种共同语的基本方言的条件都是由文化的原因决定的。
不对。
因为有些共同语的形成是政治原因决定的,比如汉语普通话;有的则是经济原因决定的,比如标准英语。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知识点
语言学概论第七章知识点第七章:意义与句子在语言学概论的第七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意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
意义是语言的核心要素之一,它使我们能够理解和表达信息。
句子则是语言中的基本单位,准确地传递意义。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意义是如何构建的。
语言中的词汇和语法结构通过组合和组织来产生具体的意义。
意义可以分为两个层面:词义和句义。
词义是指词汇本身所带有的基本含义,而句义则是指句子所表达的整体意义。
句义不仅仅是词义的简单叠加,还包括词语之间的关联和句子结构的影响。
句子的意义也可以通过语境来进一步确定。
语境是指句子所处的特定环境,包括上下文、发言者和听众的背景知识等因素。
语境对于句子的解释和理解至关重要。
同样的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产生不同的意义。
除了词义和句义,我们还需要了解逻辑语义和语用语义的区别。
逻辑语义是指句子的字面意义,它与逻辑关系和推理有关。
而语用语义则是指句子在实际交际中所达到的效果和目的。
语用语义包括语境、语气、语调等方面的影响。
在分析句子意义时,我们也需要考虑到歧义和语义的多样性。
歧义是指一个句子有多个可能的解释。
语义的多样性则是指一个句子在不同的语境下可以具有不同的意义。
理解和解决歧义和语义多样性是语言处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总而言之,第七章主要介绍了意义与句子之间的关系及其相关的概念。
意义构建涉及词义和句义,以及词汇和句子的组合和组织。
句子的意义可以通过语境来进一步确定,同时还需要考虑逻辑语义和语用语义的区别。
此外,歧义和语义的多样性也是需要注意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语义第一节词义一、词义(一)词义的含义: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信息内容。
词义包括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
一般所说的词汇意义指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就是词典中对词项所作的说明。
如“书”:成本的著作。
本章讨论的词义只限于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
词的语法意义在语法一章中讨论。
(二)词义三角词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
那么,词义同语音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奥克登和查利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做过论述。
他们首先提出了“词义三角”理论。
所谓“词义三角”指:概念(词义)、符号(语音形式)、所指物(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
如图所示(教材113页):概念与符号、概念与所指物之间有直接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
语音和词义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音形式表达语义内容,即两者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词义和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音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虚线表示)语音形式只有通过词义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去指称客观事物,二者是指称与被指称的关系。
如上例“书”。
(三)词汇意义词汇意义是以词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
词汇意义主要由实词来表达。
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
也叫概念意义。
是词义的核心。
研究词义主要是掌握它的理性意义。
词典里字词的意义主要是理性意义。
理性意义是语义标记功能和交际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核心的地位(基本意义→收录在词典中)。
它属于语言范畴,职能是交际→人们相互理解,抓住区别性特征即可;但理性意义不等于概念。
概念是思维范畴,它用来认识反映客观世界→全面深刻。
2.附加色彩附加义指附着在理性意义上的附加意义。
词的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地色彩。
(1)感情色彩指词义本身所包含的说话者的感情和评价色彩。
主要包括喜爱、憎恨等。
通常所说的词义的褒、贬、中,就是感情色彩的重要体现。
如汉语中的:老汉老头儿(大爷)老头子老太太老大娘老婆子联合团结勾结 thin slim skinny语言中有专门表示感情色彩的成分。
如汉语中的儿化、重叠及前缀“小”“老”“阿”等有褒义色彩。
“头子”常有贬义色彩,如黑社会头子。
英语中“-ie”“-y”等有褒义色彩,如birdie (小鸟儿)sonny(小家伙、宝贝)。
后缀“-ard”常有贬义色彩。
如drunkard(醉鬼)。
词义的感情色彩是在语言运用中历史的形成的,具有社会性,不要把它同一定的语境中临时增加的感情色彩相混淆。
如:“漂亮”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但有时会表示厌恶的感情。
如当甲对已不满时,已问甲“这件衣服漂亮不漂亮?”,甲可能会回答“漂亮!”,表示不怎么样的意思,应付之意。
这时的贬义色彩不是词义的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也叫风格色彩,指词运用于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
一些语言单位,由于经常在某些环境中出现,久而久之,交际环境的气氛和特殊的要求就反映在这些语言单位中,并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特色,语体色彩可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
前者通俗、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后者则有庄重、文雅等特点。
如:书面语口语枯萎干巴吝啬小气沐浴洗澡恐惧害怕(3)形象色彩(也叫联想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面的感性反映。
如:附加视觉形象意义:仙人掌、金钱豹、蘑菇云、灰不溜秋、白花花、丁字路口、爬山虎、鸡冠花、喇叭花、猴头菇、斑马线、罗锅桥、鹅黄、杏黄、鹅卵石附加听觉形象意义:乒乓球、呱嗒板儿、响当当、霹雳舞、蝈蝈、布谷鸟附加味觉形象意义:香喷喷、臭烘烘、甜丝丝、辣乎乎、酸不溜丢、酸溜溜、美滋滋附加触觉形象意义:冰凉、火热、硬邦邦、麻嗖嗖、软绵绵有时候附加两种形象意义:水汪汪(明亮+灵活)胖墩墩(胖+矮+结实)(4)时地色彩有些词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
如“太监”、“宫女”等属于旧社会词,“大集体”“生产队”“知青”是新社会初期的词;“上网”“网友”“追星族”等又是现在所用的词。
许多方言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词,从而表现出地域特色。
如河南话的“中”,湖南话里的“伢子(yazi)”,四川话里的“啥子”,上海话里的“捣浆糊(糊弄人)”,东北话里的“咋整”“忽悠”等。
(四)词义的特点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客观性等特点。
1.概括性是词义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
任何词义都具有概括性的特点。
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无穷无尽,词义不可能一一对应的反映每一个具体事物或现象。
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时,总要经过一番抽象概括,才能形成词义。
有些客观事物人们在对它们反映进行反应时,舍弃了它们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把它们归为一类,赋予一个类名。
如“鞋”的词义是“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而且没有高筒的东西”,这个意义就是从皮鞋、布鞋、棉鞋、平跟鞋、高跟鞋、球鞋、旅游鞋、拖鞋等各种具体的鞋子中抽象出来的,它反映了各种鞋所共同具有而他类事物所没有的特征,而各种鞋在材料、款式、用途等方面的差别则被舍弃了。
这样,各种各样的鞋就都可以用“鞋”这个词去指称,而其他事物,如靴子、袜子等则被排除在外。
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
比如“鲁迅”专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在他生活的不同时期里,其外貌、衣着、举止、性格、思想、社会关系等等都不尽相同,就像是有许多“不同的鲁迅”,然而在这些“不同的鲁迅”中,总有其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将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一词的词义。
2.模糊性词义具有概括性,但有些词的意义所概括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
比如“春、夏、秋、冬”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类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敲、打、捶、砸”等动作都具有模糊性。
特别是那些反映程度差别的词语,意义的模糊性就更大,比如“高”,人的身高达到多少才可以算高,如果身高一米八可以算高,那么一米七九呢?一米七八呢?一米七七呢?……人们对身高的“高”只有一个大致的标准,而说不清楚高与不高的绝对分界处在什么位置。
类似的词语如“大、小”,“长、短”,“粗、细”,“多、少”,“远、近”,“胖、瘦”,“美、丑”,“好、坏”,“冷、热”等也都是如此。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
否则,如果一切都是模糊的,人们将无法借助词语来区分不同的事物,语言也就会因此而丧失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
例如,“青年”与“少年”和“中年”的边界都不清楚,因此当有人问十七岁算少年还是青年,三十五岁算青年还是中年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大好说,不同的人有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
但青年一词所指的中心区域还是明确的,因此如果有人问二十五岁算不算青年时,人们会毫不犹豫的作出肯定地回答。
语言中虽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但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是如此。
有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也就是说它们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是明确的,不同词语所指范围之间是清楚的。
例如“一、二、三、四”等数字,“米、厘米、毫米、小时、分、秒”等度量单位,“大提琴、小提琴、电视”等器物名,“太阳、月亮、黄河、鲁迅、周恩来”等专名,就都是精确的。
至于科学术语则一般是精确的,至少人们要求它们应该是精确的。
模糊性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交流思想的时候,明确了这个词所包括的大致范围就可以了。
有时过分追求精确,就会发生困难。
如根据“高高的个儿,头发稀疏”的模样特征就能从会场中找到要找的人,若精确到“身高一米七五,头发一千五百八十二根”,反而不容易找到这个人。
虽说模糊性在人类言语交际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交际中不能时时处处追求模糊,需要精确的时候应该力求做到精确。
比如在科学研究中等。
但从理论上讲,模糊是绝对的,精确是相对的。
时间词精确到百分之一秒也还有模糊性。
3.民族性由于不同的民族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所不同,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和分类也会存在着差异,因而不同语言的词义也会有所不同,这就是词义的民族特点。
在词语的理性意义方面,不同的民族语言会有所不同,以至于两种语言中,词义上完全对应的词语不是很多。
比如英语的uncle\aunt相当于汉语的叔叔、伯伯、舅舅、姑夫、姨夫等和姑姑、姨等词概括的范围。
再如汉语的快相当于英语的sharp\quick。
词义的民族性还体现在词义的感情色彩上,比如汉语的“狗”和英语的“dog”,这两个词的理性意义基本相当,感情色彩却有很强的民族特点。
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多含贬义,如:走狗、狗东西、狗腿子、狗仗人势、狐朋狗友、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眼看人低等;而英语则相反,与dog相连的词多有褒义:love me love my dog(爱屋及乌)\a loky dog(幸运儿)\a clever dog(聪明人)\a big dog(大亨、要人)\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人都有得意之时)等。
复合词的构成也有很强的民族特点。
如汉语的浓茶,英语用strong-tea,汉语的银河,英语用milky-way,冰糖用rock-candy,温室用green-house等。
这都说明了词义的民族性。
另外,词语多义化的过程也会受到民族特点的制约。
比如,英语的“cat”本来指“猫”,后又衍生出“心地恶毒的女人”的意思,而汉语的“猫”则没有衍生出这种意思。
汉语的“红”本指“像鲜血或石榴花的颜色”,后来衍生出“顺利、成功或受人重视”的意思,英语的“red”则没有衍生出这样的意思。
而“red”衍生出“流血的、暴力的”这个意思,又是汉语的“红”所没有的。
4.客观性词义和客观事物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反映要以被反映的存在为前提,词义的形成必然以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为基础。
这一点很好理解。
但语言中有些词,如汉语中的“神仙、天堂、地狱”等之类的词义有没有客观性呢?回答应是肯定的。
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应是一个积极的能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加上自己的想象。
如水中的“龙宫”和天上的“天宫”也都带有人世间宫廷的痕迹。
这些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曲折的反映。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的进步,这些词义有的会逐渐消失,有的会产生出新的意义。
我们今天所说的“天堂”往往不是指原来的意义,而是喻指幸福美好的地方。
二、词义的关系我们主要来看一下:同音词、多义词、反义词(一)同音词同音词指语音相同,意义没有任何联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同音同形词,如,杜鹃(花、鸟)、机动(利用机器开动,灵活运用);一种是同音异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