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第七讲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语义

第一节词义

一、词义

(一)词义的含义:词义就是词的语音形式所负载的全部信息内容。词义包括理性意义、附加意义和语法意义。一般所说的词汇意义指理性意义和附加色彩,就是词典中对词项所作的说明。如“书”:成本的著作。本章讨论的词义只限于词的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词的语法意义在语法一章中讨论。

(二)词义三角

词义是用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反映。那么,词义同语音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关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美国学者奥克登和查利兹在《意义的意义》一书中做过论述。他们首先提出了“词义三角”理论。所谓“词义三角”指:概念(词义)、符号(语音形式)、所指物(客观事物)之间处于一种三足鼎立、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中。如图所示(教材113页):概念与符号、概念与所指物之间有直接联系,符号与所指物之间的联系是间接的。语音和词义之间是形式和内容的关系,语音形式表达语义内容,即两者是表达与被表达的关系;词义和客观事物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语音和客观事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用虚线表示)语音形式只有通过词义才能成为客观事物的符号,去指称客观事物,二者是指称与被指称的关系。如上例“书”。

(三)词汇意义

词汇意义是以词的语音形式固定下来的人们对客观对象的概括反映和主观评价。词汇意义主要由实词来表达。

1.理性意义/概念意义/逻辑意义/指称意义

词的理性意义是通过人的抽象思维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各种对象的概括反映而形成的。也叫概念意义。是词义的核心。研究词义主要是掌握它的理性意义。词典里字词的意义主要是理性意义。理性意义是语义标记功能和交际功能的主要承担者,处于核心的地位(基本意义→收录在词典中)。它属于语言范畴,职能是交际→人们相互理解,抓住区别性特征即可;但理性意义不等于概念。概念是思维范畴,它用来认识反映客观世界→全面深刻。

2.附加色彩

附加义指附着在理性意义上的附加意义。词的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形象色彩、时地色彩。

(1)感情色彩

指词义本身所包含的说话者的感情和评价色彩。主要包括喜爱、憎恨等。通常所说的词义的褒、贬、中,就是感情色彩的重要体现。如汉语中的:

老汉老头儿(大爷)老头子老太太老大娘老婆子

联合团结勾结 thin slim skinny

语言中有专门表示感情色彩的成分。如汉语中的儿化、重叠及前缀“小”“老”“阿”等有褒义色彩。“头子”常有贬义色彩,如黑社会头子。英语中“-ie”“-y”等有褒义色彩,如birdie (小鸟儿)sonny(小家伙、宝贝)。后缀“-ard”常有贬义色彩。如drunkard(醉鬼)。

词义的感情色彩是在语言运用中历史的形成的,具有社会性,不要把它同一定的语境中临时增加的感情色彩相混淆。如:“漂亮”带有一定的褒义色彩,但有时会表示厌恶的感情。如当甲对已不满时,已问甲“这件衣服漂亮不漂亮?”,甲可能会回答“漂亮!”,表示不怎么样的意思,应付之意。这时的贬义色彩不是词义的感情色彩。

(2)语体色彩

也叫风格色彩,指词运用于特殊的语言环境中所产生的一种附加意义。一些语言单位,由于经常在某些环境中出现,久而久之,交际环境的气氛和特殊的要求就反映在这些语言单位中,并固定下来,形成一种约定俗成的社会特色,语体色彩可分为: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前者通俗、活泼、生活气息浓厚;后者则有庄重、文雅等特点。如:

书面语口语

枯萎干巴

吝啬小气

沐浴洗澡

恐惧害怕

(3)形象色彩(也叫联想色彩)

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方面的感性反映。如:

附加视觉形象意义:仙人掌、金钱豹、蘑菇云、灰不溜秋、白花花、丁字路口、爬山虎、鸡冠花、喇叭花、猴头菇、斑马线、罗锅桥、鹅黄、杏黄、鹅卵石

附加听觉形象意义:乒乓球、呱嗒板儿、响当当、霹雳舞、蝈蝈、布谷鸟

附加味觉形象意义:香喷喷、臭烘烘、甜丝丝、辣乎乎、酸不溜丢、酸溜溜、美滋滋附加触觉形象意义:冰凉、火热、硬邦邦、麻嗖嗖、软绵绵

有时候附加两种形象意义:水汪汪(明亮+灵活)胖墩墩(胖+矮+结实)

(4)时地色彩

有些词有明显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如“太监”、“宫女”等属于旧社会词,“大集体”“生产队”“知青”是新社会初期的词;“上网”“网友”“追星族”等又是现在所用的词。许多方言中也有一些特殊的词,从而表现出地域特色。如河南话的“中”,湖南话里的“伢子(yazi)”,四川话里的“啥子”,上海话里的“捣浆糊(糊弄人)”,东北话里的“咋整”“忽悠”等。

(四)词义的特点

词义具有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客观性等特点。

1.概括性是词义最主要的特点,也是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任何词义都具有概括性的特点。客观事物千差万别,无穷无尽,词义不可能一一对应的反映每一个具体事物或现象。人们在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时,总要经过一番抽象概括,才能形成词义。有些客观事物人们在对它们反映进行反应时,舍弃了它们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把它们归为一类,赋予一个类名。如“鞋”的词义是“穿在脚上、走路时着地而且没有高筒的东西”,这个意义就是从皮鞋、布鞋、棉鞋、平跟鞋、高跟鞋、球鞋、旅游鞋、拖鞋等各种具体的鞋子中抽象出来的,它反映了各种鞋所共同具有而他类事物所没有的特征,而各种鞋在材料、款式、用途等方面的差别则被舍弃了。这样,各种各样的鞋就都可以用“鞋”这个词去指称,而其他事物,如靴子、袜子等则被排除在外。

专有名词虽然用来指称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事物,而不是指称整类的事物,但它的词义也是概括的。比如“鲁迅”专指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人物,在他生活的不同时期里,其外貌、衣着、举止、性格、思想、社会关系等等都不尽相同,就像是有许多“不同的鲁迅”,然而在这些“不同的鲁迅”中,总有其区别于其他人的特点,将这些特点概括起来,就是“鲁迅”一词的词义。

2.模糊性词义具有概括性,但有些词的意义所概括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比如“春、夏、秋、冬”四季,“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四类人,“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敲、打、捶、砸”等动作都具有模糊性。特别是那些反映程度差别的词语,意义的模糊性就更大,比如“高”,人的身高达到多少才可以算高,如果身高一米八可以算高,那么一米七九呢?一米七八呢?一米七七呢?……人们对身高的“高”只有一个大致的标准,而说不清楚高与不高的绝对分界处在什么位置。类似的词语如“大、小”,“长、短”,“粗、细”,“多、少”,“远、近”,“胖、瘦”,“美、丑”,“好、坏”,“冷、热”等也都是如此。

模糊现象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它往往出现在词义所指范围的边缘区域,而词义所指范围的中心区域则是清楚的。否则,如果一切都是模糊的,人们将无法借助词语来区分不同的事物,语言也就会因此而丧失交际功能和思维功能。例如,“青年”与“少年”和“中年”的边界都不清楚,因此当有人问十七岁算少年还是青年,三十五岁算青年还是中年时,我们可能会感到不大好说,不同的人有可能会做出不同的回答。但青年一词所指的中心区域还是明确的,因此如果有人问二十五岁算不算青年时,人们会毫不犹豫的作出肯定地回答。

语言中虽有相当一部分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但也不是所有的词语都是如此。有不少词语的词义是精确的,也就是说它们所反映的对象的范围是明确的,不同词语所指范围之间是清楚的。例如“一、二、三、四”等数字,“米、厘米、毫米、小时、分、秒”等度量单位,“大提琴、小提琴、电视”等器物名,“太阳、月亮、黄河、鲁迅、周恩来”等专名,就都是精确的。至于科学术语则一般是精确的,至少人们要求它们应该是精确的。

模糊性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在交流思想的时候,明确了这个词所包括的大致范围就可以了。有时过分追求精确,就会发生困难。如根据“高高的个儿,头发稀疏”的模样特征就能从会场中找到要找的人,若精确到“身高一米七五,头发一千五百八十二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