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藏品赏析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藏品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518d3d0a1c7aa00b52acb82.png)
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宝馆藏品赏析游览故宫,一是欣赏丰富多彩的建筑艺术;二是观赏陈列于室内的珍贵的文物。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
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
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
故宫的东西六宫是嫔妃居住的地方,俗称“三宫六院”。
现在东六宫大都改为古代艺术品陈列馆,其中有明清工艺美术馆、陶瓷馆、青铜器馆、钟表馆、绘画馆、珍宝馆。
以参观珍宝馆和钟表馆的人数最多,钟表馆设在奉先殿,珍宝馆设在故宫东北角的养性殿、乐寿堂、颐和轩这些殿堂里。
珍宝馆真像是一座宝库,有各色宝石,闪闪发光的金银器皿,珍珠翡翠,还有金丝凤冠、象牙玉雕,各类珍宝举世无双;最为突出的是有一座镐多塔,重达5000公斤的大型玉雕。
但故宫博物院在我眼里又是最不专业的博物馆,由于将就“东六宫”的房屋设施和环境,文物的摆放以及灯光照明极不科学,在加之文物在玻璃罩内,房间光源众多,反光现象严重,很难拍到完美的照片。
一、凝固的仪轨—礼制文物封建社会,礼仪制度是关系到“别贵贱序尊卑”和国家兴衰的大事。
《大清会典》中详细记载了历代沿用的吉、嘉、军、宾、凶等“五礼”,涉及祭祀、登基、颁诏、朝贺、册封、大婚、筵宴、大阅、巡狩、外交、丧葬等方方面面,规定繁多,程序各异,等级森严。
金瓯永固杯,高12.5cm,口径8cm。
杯金质,鼎式,圆形,直口。
口沿錾回纹一周,一面中部錾篆书“金瓯永固”,一面錾“乾隆年制”四字款。
故宫博物馆珍宝馆介绍
![故宫博物馆珍宝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1cc635d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7f.png)
故宫博物馆珍宝馆介绍
故宫博物院珍宝馆,是一个用玻璃隔成的展示厅,让参观者在欣赏瓷器、书画和雕刻的同时,了解故宫藏品的历史和文化。
珍宝馆共分四层,第一层是陶瓷馆。
瓷器馆内主要展出明清两代的瓷器精品,有釉上彩、釉中彩、白瓷、青瓷蓝釉等。
其中,尤以雍正时所烧造的白瓷最为著名。
这些瓷器器形端庄古朴,线条流畅优美,白釉晶莹温润,胎体薄而坚固,釉色白中泛青,且不失光亮,是难得的精品。
第二层是书画馆。
这里主要展出明清两代的名家书画。
在书画馆的展览中,不仅有书画名家们精心创作的作品,也有那些传世的孤本、珍本。
这些作品有的为画家本人所作,有的为其好友或后代人所作,这些书画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雕刻馆展出明代至清代宫廷和民间雕刻精品。
在这里可以看到精美绝伦的金玉制品、琉璃制品、珐琅器等各类艺术品。
第四层是特展区和古物馆。
这两个展厅主要展出明清两代的宫廷收藏和民间收藏。
—— 1 —1 —。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af72cc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04.png)
故宫珍宝馆的宝物介绍
故宫珍宝馆是故宫博物院中最为珍贵的展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宝贝。
以下是其中一些极具代表性的宝物介绍:
1. 长信宫金鳌双首杯:这是明朝嘉靖年间的一件金器。
杯子造
型为两只鳌龙相对,中间以花卉图案点缀,十分精美。
杯底刻有“长信宫”和“嘉靖十年”字样,寓意长寿和安康。
2. 清代乾隆御制玉瓶:这是一件非常罕见的玉器,由当时的皇
帝乾隆亲自下令制作。
玉瓶整体呈鼓形,带有青色和白色的纹路,精致的雕刻和细腻的纹理展现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精髓。
3. 清代乾隆御制琉璃瓶:这是一件以玻璃制成的宝物,亦是由
乾隆皇帝下令制作。
瓶身呈现出深蓝色和浅蓝色的交错和谐,瓶口则镶有铜制的花卉图案,十分华美。
4. 元代青花鱼纹瓷盘:这是一件元代时期的青花瓷器,制作工
艺十分精湛。
瓷盘上绘有鲤鱼和荷花,栩栩如生,呈现出优美的造型和色彩。
5. 清代乾隆御制绣球:这是一件非常精致的刺绣作品,由乾隆
皇帝下令制作。
绣球上密密麻麻地缀满了各种动植物、花卉、山水和人物,技艺之高令人惊叹,被誉为中国刺绣艺术的巅峰之作。
这些珍贵的文物和宝贝,不仅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瑰丽和辉煌,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值得我们倍加珍视和保护。
- 1 -。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https://img.taocdn.com/s3/m/cff7b2dfb14e852458fb5735.png)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1、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
清康熙朝的如意注重雅玩之趣,其材质以竹木类居多。
由于皇帝的好尚以及经济因素,这一时期玉石类如意极少,而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2、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长55cm。
此如意仿三镶如意形制,通体在蓝绿色釉上绘云蝠纹,并在如意首、腹、尾部饰精美的金彩镂空纹饰。
首部为五蝠捧寿,中腹作双蝠捧寿,尾部为四蝠捧寿,三处的寿字写法皆不同。
柄身背面有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
此如意器型规整,釉色艳丽。
清宫廷所藏瓷如意的制作与一般宫廷用瓷相似,先由内府造办处下属如意馆绘出画样,得皇帝允准后发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所以质量较高。
粉彩瓷器上用镂刻技法自乾隆时期兴起,因工艺难度大而甚为鲜见,此柄瓷如意上采用镂刻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这类器物的喜爱。
——阳文: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3、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
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
如意首雕突额长髯的寿星,一手托如意,一手持桃,盘腿曲膝端坐于正中。
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
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
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他们手持法器,神态各异,端坐在流云之上。
柄上还浮雕 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
柄尾系有用红丝编结的寿字和以黄丝缠成万字的黄丝穗。
如意上的纹饰,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4、鹤顶红灵芝如意,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有细微龟裂,纹饰凸起处和边沿均为红色,呈现出别样风格。
柄尾系黄色字条,正背分书:“皇太后赐鹤顶红如意一柄”及“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收”。
这种如意在清代非常少见,清宫档案的记载也屈指可数,比较明确的如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物唐英曾进鹤顶红如意二柄。
故宫博物馆里的文物介绍
![故宫博物馆里的文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eff951b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18.png)
故宫博物馆里的文物介绍咱先说说那乾隆爷的各种宝贝吧。
就拿他那玉玺来说,那可是皇权的象征呢。
小小的一块石头,经过能工巧匠的雕琢,变得超级精致。
上面刻着的字儿,每一笔都像是在诉说着当年乾隆爷的威严。
你想啊,当年乾隆爷拿着这玉玺在各种诏书文件上一盖,那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这玉玺啊,就像个不会说话的小史官,默默见证着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再看看那金瓯永固杯,哇塞,简直是奢华到没朋友。
这杯子浑身金光闪闪的,镶嵌着各种宝石,红的似火,蓝的像海,感觉就像是把整个皇宫的宝贝都集中在这一个杯子上了。
每次看到它,我就想,乾隆爷当年是不是用这个杯子喝小酒的时候,都感觉自己能千秋万代呢?不过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这杯子现在就安安静静地呆在故宫里,让我们这些后人欣赏它的美。
还有那些古代的书画作品。
你看那幅《清明上河图》,简直就是一幅北宋时期的生活百态图。
画里的人啊、房子啊、小船啊,都栩栩如生。
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北宋的大街上,能听到小贩的叫卖声,看到人们忙碌的身影。
那些古人在这么小的一张纸上,就能画出这么大的一个世界,真的是太厉害了。
我每次看这幅画,都要找一找画里那些有趣的小细节,比如那个在桥上看风景的人,他在想什么呢?是不是也在感叹这世间的繁华呢?故宫里的文物可不仅仅是些死物哦。
它们就像是一个个从古代穿越而来的小精灵,每一件都有着自己的故事。
这些文物承载着古人的智慧、情感和梦想。
它们在故宫里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感受。
就像有一次我在故宫看到一个小瓷瓶,它虽然没有那些大宝贝那么出名,但它那精致的花纹,细腻的质地,就像是一个小家碧玉在角落里默默地散发着自己的魅力。
我当时就想,这小瓷瓶在几百年前,是不是也是某个小姐的心头爱呢?是不是也陪着她度过了无数个春夏秋冬呢?故宫里的文物啊,就像是一部部活的史书,用它们独特的方式向我们讲述着过去的故事。
它们让我们对古代的生活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让我们对古人的智慧充满了敬意。
每次走进故宫,看到这些文物,就像是走进了一个老朋友的家,温馨又亲切,每一件都想好好地去问候一下呢。
北京故宫里的文物介绍
![北京故宫里的文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ce39d1cb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a0.png)
北京故宫里的文物介绍
北京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的代表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内收藏了大量的文物,这些文物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故宫内的文物种类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乾隆御笔的《清明上河图》。
这幅长达5.28米、高达0.24米的卷轴画,描绘了北宋时期的京城汴京的繁华景象,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之一。
此外,故宫内还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瓷器等文物,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代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
这些瓷器造型精美,色彩鲜艳,是中国瓷器制作的巅峰之作。
除了青花瓷器,故宫内还收藏了大量的珐琅器。
珐琅器是一种将彩色玻璃粉末烧制在金属器皿表面的工艺品,具有色彩鲜艳、光泽度高等特点。
故宫内的珐琅器种类繁多,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乾隆时期的“三大珐琅宝瓶”。
这三个宝瓶造型精美,色彩鲜艳,是中国珐琅器制作的代表之作。
除了上述文物之外,故宫内还收藏了大量的书画作品。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清代画家郎世宁的《千里江山图》。
这幅长达14.3米、高达0.45米的卷轴画,描绘了中国南方的山水风光,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之一。
故宫内的文物种类繁多,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这些文物不仅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更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共同珍惜和保护。
博物馆藏品精粹(辽-金-元)陶瓷品欣赏
![博物馆藏品精粹(辽-金-元)陶瓷品欣赏](https://img.taocdn.com/s3/m/e767813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89.png)
故宫博物馆藏品精粹(辽金--元)陶瓷品欣赏故宫博物馆藏品精粹(辽金--元)陶瓷品欣赏三彩印花海棠式盘三彩印花海棠式盘,辽,高2.5cm,口径30—17cm,足径26—12cm。
长盘作八曲海棠式,折沿宽边,平底。
盘内模印花卉,口沿为卷枝纹,盘心以模印的水波纹为地,中央一线排列3朵莲花。
盘内纹饰以黄、绿、白釉三色施彩。
三彩印花盘三彩印花盘,辽,高3cm,口径14.5cm,足径8cm。
盘敞口,口沿为8瓣花口,斜壁,平底。
盘内壁模印8朵花卉,中心模印一硕大的花朵,外饰4片茨菇叶。
花纹外以水波纹作地。
盘内施黄、绿、白三种色釉,其中白釉为地,花叶纹则以黄、绿色釉间隔排列,盘外施黄釉。
印花是辽代瓷盘的主要装饰方法,纹饰一般为凸起的阳纹,题材以花卉较为常见,如牡丹、莲花、菊花,亦有印水波游鱼、飞凤、蝴蝶等纹饰者。
三彩印花方盘三彩印花方盘,辽,高2cm,口径12cm,足径7.5cm。
盘四方花口,口微敞,平底。
盘内四面立壁均分饰2开光,每开光内饰花卉1朵,花卉两侧对称饰卷云纹。
盘内底四角饰叶纹,底心模印团菊1朵。
盘内施黄、绿、白三色釉彩,盘外施半釉。
三彩鱼形壶三彩鱼形壶,辽,高15cm,口径5cm,足径7cm。
壶仿鱼形,造型设计巧妙。
鱼背部正中为一喇叭状菊瓣花口,一侧为提梁,已残失。
鱼嘴为壶流。
鱼身、鱼鳍、鱼尾用不同的釉彩装饰并刻划不同的花纹,鱼腹下饰一荷叶,托起鱼体,荷叶下为平底实足。
通体施黄、绿、白三色釉。
此壶形体生动,色调淡雅,集模印、堆贴、刻划工艺于一体,是辽代瓷器中之精品。
黄釉执壶黄釉执壶,高36cm,口径3.5cm,足径8.5cm。
壶直口,细长颈,丰肩,长圆腹,圈足。
一侧为八棱形壶流,流细长弯曲,根部饰一皮扣状装饰,另一侧为带状长柄,连于颈肩。
自壶口至近足处,通体饰弦纹6组。
器身施黄釉,釉面光亮莹润。
执壶为辽代瓷器中的常见器形,而此壶造型独特,其细长颈、壶流及壶柄的式样独具风格,在辽代瓷器中亦不多见。
黄釉提梁壶黄釉提梁壶,高29cm,口径2.5cm,足径7.5cm。
故宫博物院文化珍品解读
![故宫博物院文化珍品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e8b40ab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a8.png)
故宫博物院文化珍品解读故宫博物院作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大量的文化珍品。
这些珍品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载体,更是历史的见证。
本文将对故宫博物院的一些文化珍品进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首先,我们来看一件非常有代表性的文化珍品——明代的《永乐大典》。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下令编撰的一部巨型图书,它完整地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状况、科学知识、艺术作品等等。
这部巨著共有二万四千二百卷,几乎收录了当时中国的所有知识。
这不仅是一部百科全书,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永乐大典》的研究,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发展状况,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之后消亡的知识和艺术作品。
其次,我们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些历代玉器。
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材料,其在中国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故宫博物院的玉器收藏丰富多样,包括器皿、饰品、玉璋、玉瑗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乾隆皇帝的玉器收藏。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玉器收藏家,他非常注重玉石的材质和工艺。
据说乾隆皇帝在位期间,共收藏了约五万余件玉器。
这些玉器不仅体现了中国古代匠人的创作才华,还反映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点。
再来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书画作品。
这些书画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瑰宝,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书画作品涵盖了不同的类型,包括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等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明代画家唐寅的作品。
唐寅被誉为“文人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作品以意境深远、笔墨简练而著称。
唐寅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审美观念。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下故宫博物院中保存的一些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
这些古籍文献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窗口。
故宫博物院的古籍收藏涵盖了历史学、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的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文集,收录了中国古代的数千部文献。
你最喜欢的博物馆库藏是什么?
![你最喜欢的博物馆库藏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d60fe4ab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b3.png)
你最喜欢的博物馆库藏是什么?博物馆是人类进步和历史积淀的见证,收藏品的品质和数量往往体现了一个博物馆的价值和影响力。
每个人对于博物馆的喜好各不相同,因此每次参观都可以带给我们不同的收获和体验。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博物馆库藏中的亮点,相信会给您带来新的惊喜和启发。
一、故宫博物院1. 明清宫廷文物: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大量的明清宫廷文物,这些文物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包括《清明上河图》、《百鸟朝凤图》等画作,以及紫禁城内的乾清宫、御花园等建筑。
这些收藏品展示了中国古代皇家生活的瑰丽和精巧,揭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与变迁。
2. 玉器精品:故宫博物院的玉器收藏品堪称世界一流。
其中最著名的是玉雕“佩玉瑶官图”,此佩玉以其精美绝伦的雕刻工艺和细腻华美的图案成为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有许多精美的玉器佩饰,如玉带钩、玉牌、玉环等,展示了中国古代玉器文化的独特魅力。
3. 珍贵文献:故宫博物院内的文物还包括大量的古籍文献,其中包含了许多罕见的明清官修史书籍、诗文集和纪实文献。
这些文献不仅具有学术研究的价值,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大英博物馆1. 埃及文物:大英博物馆收藏有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埃及文物。
其中包括埃及法老王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石棺、木乃伊等。
这些文物见证了古埃及文明的伟大和辉煌,对于了解古代人类的宗教信仰、艺术样式和社会制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 古希腊雕塑: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拥有最全面、最重要的古希腊雕塑收藏的博物馆之一。
这些雕塑作品包括了希腊古典时期的大理石像、石柱和浮雕等。
它们以其艺术精湛的工艺和逼真的形象,向我们展示了古希腊艺术的独特风采和审美价值。
3. 中国青铜器:大英博物馆的青铜器收藏也非常丰富。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商代青铜器,如青铜觚、鼎、尊等。
这些青铜器既展示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博大精深,也对全球的人类学、考古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卢浮宫1. 古希腊罗马艺术:卢浮宫收藏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古希腊罗马艺术品。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介绍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580ff17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d.png)
北京故宫三大镇馆之宝介绍北京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拥有大量珍贵文物。
其中最具盛名的就是那三大镇馆之宝。
下面我将为您介绍这三宝的来历和特点。
一、《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中国传世绘画中的瑰宝,由北宋宫廷画家张择端绘制于12世纪初。
这幅卷轴画以真实生动的形象和细腻入微的描绘,展现了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繁华景象。
《清明上河图》描绘了汴京城内外繁忙的景象,通过丰富的细节展示了当时的各行各业和社会层级的生活。
它涉及到农田、工商、军队、市井等多个方面,不仅有漂亮的建筑、喧嚣的市场,还有饮食、娱乐、交通等生活细节的描绘。
这幅画具有浓厚的历史氛围和文化内涵,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杰作。
二、十二生肖铜鎏金兽首十二生肖铜鎏金兽首是中国古代工艺的珍品,它是明代瑞兽铜像的一部分,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文化。
这些铜兽首在清代被移至故宫,成为了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
每个兽首都是根据十二生肖中的相应动物进行精细雕刻而成,然后用金银镀鎏金,使之更加华丽瑰丽。
它们形态逼真,雕工细致,代表了古代艺术的高超水平和技巧。
这些铜鎏金兽首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而且也反映了中国人对生肖文化的崇尚和传承。
三、《辽宁省文物保藏院宝图》《辽宁省文物保藏院宝图》是明代工部尚书魏忠贤的座舰明贤船上舷侧挂之画,他挂在明贤船舷侧,以展示魏忠贤家族的荣耀。
这幅宝图画长达17米,高达1.2米,以石渠细流为背景,描绘了宝船上的各种美人、贵族以及丰富的船上设施。
《辽宁省文物保藏院宝图》是明代中国绘画艺术的典范,画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制细节精美,体现了当时绘画艺术的高超水准。
这幅宝图画不仅独特珍贵,还反映了明代追求奢华和富丽堂皇的审美标准。
以上就是北京故宫的三大镇馆之宝的介绍。
它们以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精湛的艺术水平和传承的文化价值,为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的辉煌与魅力。
任何参观故宫的游客都不容错过这些宝藏,它们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见证,也是无法代替的国宝。
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介绍
![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4dbb4fcc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e9.png)
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种类繁多,涵盖了古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珍品,其中尤以陶瓷、书画、玉器、青铜器、漆器、珍宝等最为著名。
以下是对其中一件文物的详细介绍:名称:乾隆御笔乾隆御制诗卷轴年代:清代乾隆年间材质:纸本,书法作品描述:这件乾隆御笔的书法作品是乾隆皇帝的亲笔诗,表达了他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品笔触流畅,字迹清晰,彰显了乾隆皇帝的书法造诣。
历史价值:乾隆御制诗卷轴是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件重要文物,它不仅代表了清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水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件作品是乾隆皇帝的个人艺术创作,也是他个人情感和思想的表达。
通过研究这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宫廷文化和社会背景,以及乾隆皇帝的个人性格和审美观念。
艺术价值:这件作品的艺术价值极高,书法作品中的字迹笔触流畅,字形优美,布局合理,给人以美的享受。
此外,作品中的诗文寓意深刻,表达了乾隆皇帝对艺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文化意义:乾隆御制诗卷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
通过研究这件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此外,这件作品也是中国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它曾经被赠送给外国友人,也曾经在海外展出过,对于增进中外文化交流和国际友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文物保养:为了保护这件文物不受损害,故宫博物院采取了严格的保养措施。
文物被放置在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并定期进行清洁和保养。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采用了先进的防尘和防紫外线技术,确保文物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总的来说,故宫博物院中的这件乾隆御笔乾隆御制诗卷轴是一件极具价值的文物,它不仅代表了中国古代宫廷艺术的最高水平,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研究这件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同时,这件文物的保养工作也体现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
文化之旅博物馆展品介绍
![文化之旅博物馆展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ad4c83d5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1a.png)
文化之旅博物馆展品介绍文化之旅:博物馆展品介绍博物馆是一个展示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场所,是人们了解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径。
在这里,我们可以通过观看展品,了解不同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不同时代的风貌和风情。
本文将介绍几个博物馆的展品,带您一起走进文化之旅。
一、故宫博物院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之一。
故宫博物院的展品丰富多彩,其中最著名的是“乾隆御笔宝瓶”。
这个宝瓶是乾隆皇帝亲笔所写,用金、银、铜、铁、锡、铅、锌、汞、砷、砖、石、玻璃、琉璃、珐琅等十五种材料制成,是中国古代工艺的杰作之一。
此外,故宫博物院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展品,如“清明上河图”、“八宝文具盒”等,都值得一看。
二、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珍贵文物。
其中最著名的展品之一是埃及木乃伊。
这些木乃伊是古埃及时期的人类和动物的尸体,经过特殊的防腐处理后保存至今。
大英博物馆的木乃伊收藏数量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拉美西斯二世”,他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被认为是古埃及最伟大的法老之一。
此外,大英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展品,如“罗塞塔石碑”、“希腊艺术品”等,都值得一看。
三、卢浮宫博物馆卢浮宫博物馆是法国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之一。
卢浮宫博物馆的展品以欧洲艺术品为主,其中最著名的展品之一是“蒙娜丽莎”。
这幅画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品之一,被认为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
此外,卢浮宫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展品,如“维纳斯像”、“古希腊陶器”等,都值得一看。
四、国立中央博物馆国立中央博物馆是台湾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收藏了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珍贵文物。
其中最著名的展品之一是“青铜鼎”。
这个青铜鼎是中国商代时期的文物,是中国青铜器的代表之一。
此外,国立中央博物馆还有许多其他珍贵的展品,如“玉璧”、“唐三彩马”等,都值得一看。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介绍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bf90630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2b.png)
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介绍故宫博物院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古代宫廷建筑群和皇家艺术珍品博物馆,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故宫博物院中收藏了大量的文物珍品,这些文物珍品早已经超越了物品本身,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故宫博物院中的一些文物。
1. 鼎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许多鼎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重要代表,这些鼎包括商代的四足方鼎、周代的六铢鼎、春秋时期的花鸟纹鼎等。
这些古代青铜鼎不仅是国家级文物,也是中国文化传承的精神财富。
2. 佛像故宫博物院拥有一批佛教艺术品,包括石窟佛像、排盘佛、木雕佛像等。
这些佛像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代表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历程。
3. 陶器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陶器品种繁多,包括汉代的俑、唐三彩、明代的景泰蓝等传统工艺陶器。
这些陶器不仅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也是中国陶瓷工艺的代表。
4. 书画故宫博物院拥有大量著名书画家的作品,如唐朝的吴道子、宋代的米芾、明代的唐寅等。
这些书画作品不仅是收藏家趋之若鹜的珍品,也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代表之一。
5. 玉器故宫博物院内的玉器收藏也非常丰富,包括商代至清代的各种玉器,如玉璧、玉龙、玉盘等。
其中最著名的玉器之一是“绿玉瓶”和“血玉龙凤钮”。
6. 金银器故宫博物院内的金银器收藏也是非常丰富,包括金银器套装、餐具等。
其中最著名的金银器之一是乾隆皇帝的“仁寿盛典图金银器套装”。
7. 乐器故宫博物院收藏了许多传统乐器,包括琴、瑶琴、笛子等。
这些乐器不仅是中国音乐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之,故宫博物馆的文物非常珍贵,每一件文物都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它们的存在,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中国历史和文化的了解,也印证了中国精神文明的悠久传承。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c6ada3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f8.png)
故宫珍宝馆文物讲解故宫珍宝馆是一座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工艺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北京市中心。
其建筑风格独特,内部收藏丰富,每年吸引着数以百万计的游客前来参观。
本文将为您详细讲解珍宝馆中的一些重要文物,带您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一、金质镶嵌宝石龙凤冠这件金质镶嵌宝石龙凤冠是明代皇后的礼服之一,通体以金为主体,嵌有各色宝石。
冠顶饰有龙凤图案,形象生动,栩栩如生。
龙凤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皇权和吉祥,这件冠饰不仅展示了明代工艺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家文化的传统。
二、翡翠玉白菜翡翠玉白菜是清代宫廷的珍品之一,由一块翡翠原石雕刻而成。
它的形状与真实白菜相似,绿叶白心,叶脉分明。
这件作品展示了中国玉雕技艺的精湛水平,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自然美感的独特追求。
三、景泰蓝花瓶景泰蓝花瓶是一种以铜为主体,镶嵌各色宝石的工艺品。
它的造型典雅,色彩绚丽,工艺独特。
瓶身图案以花卉、果实为主,寓意着繁荣昌盛、吉祥如意。
景泰蓝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绝,代表着中国古代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底蕴。
四、紫禁城模型这个紫禁城模型是按照1:10的比例缩小制作而成,详细地展示了明清两代紫禁城的建筑布局和宫廷生活。
模型中包括宫殿、庭院、桥梁、河道等建筑景观,以及宫廷官员、侍女、太监等人物形象。
这个模型不仅是一件艺术品,也是研究明清历史的重要参考。
五、金质镶嵌宝石佛像这尊金质镶嵌宝石佛像是清代宫廷的供奉佛像之一,通体以金为主体,镶嵌有各色宝石。
佛像面容慈祥,神态安详,体现了佛教艺术的庄重与神秘。
这件文物体现了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六、御笔《兰亭序》《兰亭序》是中国古代书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
这件御笔《兰亭序》是清代乾隆皇帝亲自抄写而成,其笔法精湛,字迹秀美。
乾隆皇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爱好者,他的书法造诣也颇深。
这件文物不仅展示了中国书法的精髓,也体现了乾隆皇帝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和推崇。
七、紫禁城古砖这些紫禁城古砖是明清两代紫禁城建筑使用的砖块,每一块砖都经过精心烧制和磨制而成。
故宫博物院十大藏品介绍
![故宫博物院十大藏品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fc4ef10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37.png)
故宫博物院十大藏品介绍故宫博物院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珍贵的文物。
其中,有许多被誉为故宫十大藏品的珍品,每一件都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下面将介绍其中的十件藏品。
1.《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是北宋时期画家张择端所绘,是中国绘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这幅长卷描绘了北方城市汴京的繁华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阶层的生活场景。
画中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山河建筑细致入微,是中国古代绘画的杰作之一。
2.《瓷器鱼纹盘》这是一件明代成化年间的瓷器,盘身有鱼纹装饰,色彩鲜艳,纹饰精美。
该瓷器是明代景德镇官窑出产的珍品之一,展示了当时中国制瓷工艺的高超水平。
3.《百子图》《百子图》是清代画家郎世宁所绘,描绘了一百个各具特色的儿童形象。
这幅画以儿童为主题,寓意着家庭的和睦和国家的繁荣。
画中的儿童形象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展现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精湛技艺。
4.《乾隆御制八宝花卉纹玉瓶》这是一件乾隆时期的玉瓶,器型优美,工艺精湛。
瓶身饰有花卉纹饰,象征着繁荣和吉祥。
这件玉瓶体现了清代玉器制作的高超技艺,是乾隆皇帝御用的珍品。
5.《红绫地暗花云龙纹大袍》这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华贵大袍,采用红绫地暗花云龙纹织成,袍身华丽壮观。
此袍是乾隆皇帝的御赐,是清代宫廷服饰的代表之一。
6.《百寿图》这是一幅明代绘画作品,描绘了百岁老人的幸福生活场景。
画中老人们神采奕奕,寓意长寿和幸福。
这幅画展示了中国古代人们对长寿的向往和追求。
7.《鎏金铜鹿》这是一件唐代的铜器,高约1.35米,鹿身鎏金,华丽夺目。
铜鹿是唐代皇家园林中的装饰品,寓意着吉祥和丰收。
这件铜鹿体现了唐代工艺品的精湛制作技艺。
8.《紫禁城》《紫禁城》是一部记录故宫历史的图书,由故宫博物院编纂出版。
这本图书详细介绍了紫禁城的建筑风格、历史背景和珍贵文物,是了解故宫历史的重要参考书籍。
9.《龙袍》这是一件清代乾隆年间的龙袍,采用黄色绸缎制成,袍身饰有五爪金龙纹饰。
故宫十大藏品
![故宫十大藏品](https://img.taocdn.com/s3/m/669cd578dd88d0d232d46a61.png)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汴京故都的景色,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
绢本、淡设色,高24.8厘米,长528.7厘米,原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犹如一首韵律和谐的乐曲,真实地演绎着900年前汴梁城的都市生活。
现在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2,《平复帖》平复帖【《平复帖》描述】《平复帖》其实是陆机写给朋友的一封信,文章内容说到病体“恐难平复”等内容,所以后人称之为《平复帖》。
《平复帖》共9行84字,是草书演变过程中的典型书作。
3,《梅鹊图》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
图轴纵104cm,宽36cm.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
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
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并非简单的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许多缂丝书画具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4,《青玉云龙纹炉》青玉云龙纹炉为故宫玉器的代表作品。
宋代出品,高7.9cm,口径12.8cm.炉青玉质。
通体以“工”字纹为底,上饰游龙、祥云和海水纹。
器内底阴刻乾隆七言诗一首:“何年庙器赞天经,刻作飞龙殿四灵。
毛伯邢侯异周制,祖丁父癸似商形。
依然韫匵阅桑海,所惜从薪遇丙叮土气羊脂胥变幻,只余云水淡拖青。
”末署“乾隆戊戌孟秋御题5,《明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炉铜胎,圆形,鼓腹,象首卷鼻耳,圈足。
炉颈部浅蓝釉地,饰黄、白、红、紫四色菊花12朵。
腹部宝蓝釉地,饰红、白、黄三色掐丝珐琅缠枝莲花6朵。
其下饰莲瓣纹一周。
此器釉质莹润,有的部分釉质呈玻璃般的透明状,珐琅色泽浑厚谐调,富丽典雅,是一件高水平的元代掐丝珐琅作品。
唯其铜胆和象耳为后配。
查看文章北京故宫故宫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2009-11-14 06:57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的代表作,描绘了北宋汴京故都的景色,曾经为北宋宣和内府所收藏。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件绝品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件绝品](https://img.taocdn.com/s3/m/4cee8247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a.png)
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十件绝品北京故宫博物院建立于1925年10月10日,位于北京故宫紫禁城内,是在明朝、清朝两代皇宫及其收藏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文物收藏主要来源于清代宫中旧藏。
故宫博物院不仅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而且拥有数量庞大的独特藏品。
故宫博物院统计藏品总数为1807558件(套),其中93.2%属于珍贵文物。
这种以珍贵文物为主、普通文物为辅的倒金字塔式藏品结构,在全国乃至世界博物馆中都是罕见的。
下面小编为您一一盘点一下被专家公认的十件绝品。
书画之宝-清明上河图国宝级艺术珍品《清明上河图》由宋代画家张择端绘制。
该画以精致的工笔记录了北宋末叶、徽宗时代首都汴京(今开封)郊区和城内汴河两岸的建筑和民生。
全图分为三个段落,在5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550多个各色人物,是中国绘画史上的无价之宝,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虽然原画仅长5.28米,但连同题跋总长超过15米。
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法帖之宝——《平复帖》西晋陆机的《平复帖》是故宫法帖的代表作品,有“法帖之祖”的美誉,无名款,宋人定为陆机作品,也是目前存世最早的名人墨迹。
它用秃笔写于麻纸之上,笔意婉转,风格平淡质朴,其字体为草隶书。
《平复帖》为镇国之书法,它见证了汉字的流变。
它一方面是隶书发展过程中的标本,同时更是汉字由隶书向楷书过渡的重要佐证。
《平复帖》本为清宫旧藏,嘉庆帝将其赏给亲王。
后几经转手落入英国,名士张伯驹以4万大洋购入,从而使文物得以保全。
织绣之宝——《梅鹊图》沈子蕃缂丝《梅鹊图》轴为故宫织绣的代表作品,图轴纵104cm,宽36cm。
中国古代缂丝被认为是丝织工艺中最为高贵的品种,古人以“一寸缂丝一寸金”言缂丝作品之珍贵。
缂丝之高贵,首先因其耗费工时巨大,以万缕千丝成其工巧,“如妇人一衣,终岁方成”。
其次,缂技易学难精,虽摹缂书画,但并非简单地照葫芦画瓢,而需要纯熟的工艺技巧和相当的书画艺术修养。
故宫里的文物详细介绍
![故宫里的文物详细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3b92d89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84.png)
故宫里的文物详细介绍北京故宫,这座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不仅是明清两代皇家宫殿的所在地,更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瑰宝的重要收藏地——故宫博物院。
故宫博物院内珍藏有超过186万件(套)珍贵文物,这些文物以其丰富的历史内涵、精湛的艺术造诣和无可比拟的文化价值,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故宫的文物涵盖极为广泛,按照类别可分为25大类、69小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要部分:陶瓷类: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各个时期的瓷器均有收藏,如三国至唐五代陶瓷器、元青花瓷、明永乐甜白瓷以及清三代御窑精品等,其中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为故宫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玉器类:故宫所藏玉器举世闻名,从礼仪用玉到生活实用品,形态各异,精美绝伦,如青玉云龙纹炉即故宫玉器中的代表性国宝。
书画类:绘画藏品中不乏稀世珍品,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隋展子虔的《游春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及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等;书法作品则有王献之的《中秋帖》、陆机的《平复帖》等传世名作。
书法碑帖类:汇集了众多古代书法家的真迹,涵盖了篆、隶、楷、行、草各种书体,展示了中华书法艺术的魅力。
青铜器类:亚方樽等商周时期青铜礼器反映了中国古代青铜铸造技术的高度和文化内涵。
珐琅器与金属工艺类:如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体现了明清时期宫廷珐琅工艺的巅峰水平。
织绣与缂丝类:沈子蕃缂丝《梅鹊图》以细腻的技艺展现了古代缂丝艺术的高超成就。
家具与木器类:故宫所藏明清家具数量巨大且工艺精良,是研究中国古代家具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钟表仪器类: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则是中国古代宫廷钟表制作技术与西方机械技艺结合的典型代表。
宗教文物类:包括佛教、道教及宫廷祭祀相关的各类器物、画像和经卷等。
此外,故宫还收藏有大量的金银珠宝、文房四宝、古籍善本、帝后玺册、武备仪仗以及其他反映皇家生活的各类文物,它们共同构建了一部立体的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等多个层面的发展演变。
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
![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https://img.taocdn.com/s3/m/9782e06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95.png)
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
《故宫博物院藏品总目》是故宫博物院第5次藏品清理工作(2004-2010)的重要成果之一。
公布藏品总目是故宫博物院向社会做出的一项郑重承诺。
这既有利于公众的研究利用需要,也有利于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具有“以昭公信”的意义。
一、此次公布的目录为简目,藏品信息包括藏品的编号、名称、时代等。
二、此次公布的藏品范围,既包括我院一、二、三级珍贵文物,也包括一般文物和陶瓷标本。
三、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有“故”、“新”和“书”三种编号,除古籍文献类藏品冠以“书”字号外,其他门类藏品均冠以“故”、“新”字号。
一般文物的编号均以“资”字开头,陶瓷标本以“标”字开头。
总目分为25大类,在每类内各种编号均从小至大排序。
由于冠号方法及外拨销号等原因,中间有断号的情况。
四、文物名称、时代和数量,依据文物自身的客观存在、目前研究成果而定。
故宫博物院今后将根据最新研究成果继续完善与更新。
五、此次公布藏品总目为故宫博物院的首次尝试,所公布的藏品信息不完善之处在所难免。
对此,敬请公众谅解,并欢迎指正。
故宫博物院
2016年1月×。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品书法简介及作品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品书法简介及作品](https://img.taocdn.com/s3/m/25052b6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6c.png)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品书法简介及作品嘿呀,朋友们!今天可得跟你们唠唠北京故宫博物院里那些超厉害的书法藏品呀。
咱都知道故宫那可是个藏着无数宝贝的地儿,这书法藏品更是一绝呢。
就说我上次去故宫博物院那回吧,一进去呀,那感觉就跟进了个书法的大宝库似的。
我那眼睛都不够使了,东瞅瞅西看看,心里就盼着能赶紧和那些有名的书法作品来个“亲密接触”。
走着走着呀,就瞧见一幅特有名的书法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当然啦,故宫博物院里的是摹本哈,但那也老珍贵了)。
当时围在那儿看的人还挺多呢,我呀,就跟个小泥鳅似的,左挤挤右钻钻,好不容易凑到了前面能看得清楚点儿。
我就瞪大眼睛,仔仔细细地瞧着那一个个字儿呀,好家伙,那字写得是真漂亮啊!感觉每个笔画都像是有了生命似的,有的笔画写得那叫一个飘逸,就好像是仙女在空中甩着她那长长的丝带呢,轻轻柔柔的,可又特有韵味;有的笔画又很有劲道,看着就跟那武林高手打出的拳法一样,刚劲有力,透着一股精气神儿。
我心里就在想呀,这王羲之当年得是怀着咋样的心情,蘸着墨,一笔一划地在那纸上留下这些精妙绝伦的字呀,说不定当时窗外就是微风轻轻吹,阳光暖暖照,他灵感一来,就“刷刷刷”地写开了呢。
我在那儿看了老半天,舍不得挪步啊,还边看边琢磨,想着自己平时写字那歪歪扭扭的样儿,和人家这比起来,那可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呀。
旁边有个小朋友还奶声奶气地问他爸爸:“爸爸,为啥这些字看着这么好看呀?”他爸爸就笑着说:“因为这是大书法家写的呀,人家可有厉害的本事呢。
”我听着就忍不住乐了,心想,这本事确实够厉害,让咱后人都只能仰着头佩服了。
除了《兰亭序》呀,故宫博物院里还有好多别的书法藏品呢。
像颜真卿的楷书作品,那字体方方正正的,看着就特别大气、稳重,感觉像个很靠谱的老大哥站在那儿似的,笔画的粗细变化可讲究了,一笔下去,那力量感就出来了,让人看着心里踏实。
还有赵孟頫的书法呀,那叫一个流畅秀丽,字和字之间就好像是手拉手的好朋友,排列得可和谐了,看着就赏心悦目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宫博物院藏品精粹1、翡翠灵芝式如意,长47.8cm。
如意以整块翠琢成,灵芝形,周身遍琢小芝、花果等,翠色鲜艳,成色好,水头足,碾琢精美。
清康熙朝的如意注重雅玩之趣,其材质以竹木类居多。
由于皇帝的好尚以及经济因素,这一时期玉石类如意极少,而如此大块的翠如意更是凤毛麟角,为宫廷如意中的极品,弥足珍贵。
2、绿地镂空粉彩福寿如意,长55cm。
此如意仿三镶如意形制,通体在蓝绿色釉上绘云蝠纹,并在如意首、腹、尾部饰精美的金彩镂空纹饰。
首部为五蝠捧寿,中腹作双蝠捧寿,尾部为四蝠捧寿,三处的寿字写法皆不同。
柄身背面有阳文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识。
此如意器型规整,釉色艳丽。
清宫廷所藏瓷如意的制作与一般宫廷用瓷相似,先由内府造办处下属如意馆绘出画样,得皇帝允准后发付江西景德镇御窑厂烧造,所以质量较高。
粉彩瓷器上用镂刻技法自乾隆时期兴起,因工艺难度大而甚为鲜见,此柄瓷如意上采用镂刻技法,足见皇帝对如意这类器物的喜爱。
——阳文:篆刻的一种方式,即把印文镌成凸状,在纸上钤盖时印文是红色,因而又称为朱文。
3、沉香木雕八仙纹如意,长55cm。
如意首呈心状,柄略宽,中间拱起。
通体满雕寿星和八仙组成的图案。
如意首雕突额长髯的寿星,一手托如意,一手持桃,盘腿曲膝端坐于正中。
两旁伴有八仙中的汉钟离、韩湘子。
柄中部吕洞宾、李铁拐同立。
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为张果老、曹国舅、兰彩和、何仙姑,他们手持法器,神态各异,端坐在流云之上。
柄上还浮雕 4个委角方框,框中分别刻有阳文楷体“万”“福”“攸”“同”四字。
柄尾系有用红丝编结的寿字和以黄丝缠成万字的黄丝穗。
如意上的纹饰,雕刻细腻,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
4、鹤顶红灵芝如意,长35.6cm。
如意雕作灵芝式,通体橙黄半透,如膏冻般,有细微龟裂,纹饰凸起处和边沿均为红色,呈现出别样风格。
柄尾系黄色字条,正背分书:“皇太后赐鹤顶红如意一柄”及“乾隆三十五年八月十二日收”。
这种如意在清代非常少见,清宫档案的记载也屈指可数,比较明确的如乾隆六十年(1795年)十一月二十四日,内务府员外郎管理九江关物唐英曾进鹤顶红如意二柄。
——所谓鹤顶红,明人《新增格古要论》载:“鹤顶红出南蕃大海中,有鱼顶中魫红如血,名曰鹤鱼,故以为带,号曰‘鹤顶红’。
”其具体所指难以确知。
不过,从这柄如意看来,质地更近于蜜蜡一类,“鹤顶红”似乎只是就装饰效果而言的一种形容词。
跟广为人知的毒药毫无关系。
5、黄杨木雕莲花如意,长32.8cm。
如意柄雕作四茎扭缠状,如意首则由荷花与荷叶与一小荷苞组成,雕刻精美,寓意“和和美美”,应是婚庆所用之物。
黄杨木是产自我国南方的一种木料,生长百年,直径才加粗一尺,其木质柔韧细密,色泽淡黄无疵,细腻润泽可与象牙媲美。
清代地方官员进贡的木雕如意中,黄杨木如意是必不可少的。
而此柄黄杨木如意不仅材质细腻,造型更精巧逼真,宛然一朵莲花临风绽放,为清木雕如意中的珍品。
6、黄杨木嵌金蝠珠石如意,长49cm。
此如意是雕镂点嵌相结合的一件作品,通体鹅黄色。
如意柄镂雕作缠绕的枝干状,奇巧玲珑,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
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玺花、碧玉叶、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丽。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间点缀着5只金蝙蝠,蝙蝠或以红宝石作身,或以大珍珠为体,金翅之上还嵌有小红宝石。
寓“天赐五福”之意。
此物艳丽奇巧,令人爱不释手。
——碧玉是新疆和阗软玉中的一个品种,软玉主要有白玉、青玉、碧玉、墨玉、黄玉等品种。
其中碧玉色如菠菜叶,略有透明感,呈油脂或蜡状光泽。
由于所含成分不同,颜色和结构均不如其它软玉均一,色彩淡的呈菜色,色彩深的呈墨绿色,还有斑杂的大环斑状。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五福指:寿、富、康宁、修好德、考终命。
意即长寿、富贵、身体好、君子的品德,还要寿终正寝,享尽天年。
7、木嵌各种玉石瓜果灵芝式九九如意,长41.5cm。
如意9柄成套,其正中1柄为灵芝造型,另外8柄分为石榴、瓜蝶、佛手、仙桃4种造型,两两成对。
灵芝如意首以棕红色玛瑙雕成,其它瓜果如意在镂雕木柄上,以染牙雕叶,白玉作花,金丝为芯,或以碧玉、青玉、白玉雕成大大小小圆润的瓜果,果实周围皆满镶花朵和叶片。
还有红玛瑙蝴蝶停于瓜叶之上。
8枝瓜果的造型寓天地长春、多福多寿、子孙繁盛不衰之意。
此套如意装饰皆为传统的吉祥纹样,石榴寓意喜庆多子,瓜蝶引“绵绵瓜瓞”之典故,佛手取福寿吉祥之美意,仙桃则祝颂仙寿万年,中央的灵芝如意则“一枝独秀”,各种造型极堆砌铺张,呈现一派热闹喜庆的气氛,于五色缤纷之间尽显其精美富丽。
——绵绵瓜瓞:此句出自《诗经·大雅·绵》:“绵绵瓜瓞,民之初生,自土沮漆。
”孔颖达疏:“大者曰瓜,小者曰瓞”。
此诗即讲述周的祖先肇启于沮、漆两河流域,像瓜瓞一般代代相继,奠定了帝王的基业。
后常以“绵绵瓜瓞”作为祝颂子孙昌盛之吉祥语,纹饰图案上则往往在大小瓜上再附一蝶,使形象更为生动。
8、文竹嵌竹丝嵌玉荷花鸳鸯如意,长34cm。
此如意将打磨光洁的棕竹丝弯曲成波浪状,并列粘贴于柄身上,柄首的竹丝则盘成圈状,中央嵌荷花鸳鸯纹玉饰。
竹丝如意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由于难度高,清代宫廷的收藏也不多,从清宫进单上看,乾隆年间进竹丝如意只有5次。
此件竹丝嵌玉如意风格细腻雅致,器表平整光洁,历经200余年,未见分毫脱丝开粘的现象,足显其工艺之精湛。
9、硬木柄刻御制诗青玉两镶如意,长32厘米。
如意首镶嵌镂雕双螭纹玉饰,琢磨精巧,尾镶嵌四方葵形去地浮雕双瓜纹玉饰,风格质朴清新,应为明代玉带饰的组成部分。
硬木柄身阴刻乾隆御制《癸巳春帖子词》:万物逢华始,三阳肇节初。
京郊京兆迓,积雪尚盈余。
昨奉青坛祀,今迎青帝临。
神哉一气鬯,总总复林林。
寅月恰逢日在寅,蠢生引达庆骈臻。
顺时行惠祛虚语,实政惟期被万民。
及“臣裘曰修敬书”款识,并“臣”、“修”小印二方。
癸巳年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可知当年初春乍暖还寒之际,62岁的乾隆皇帝在祭祀青帝迎春之后,御制春帖子词,并让造办处工匠刻于此如意柄上,以期政和民安,诸事如意。
10、紫檀雕锦纹三镶青玉如意,长51.1cm。
如意为紫檀木制,通身饰万字不断头锦纹,间饰错金、错银团寿字。
如意首镶镂空双螭捧寿玉饰,中腹和尾部亦镶镂空螭纹玉饰。
三镶如意是乾隆时创造的一种新型制。
在以紫檀为主的竹木如意的首、身、尾三处留出位置镶入玉饰件,其中镶嵌古玉的特别为高宗所喜爱,称许为“汉玉香檀接柄长”、“得一含三趣可详”。
这种三镶如意此后非常流行,还影响到竹木以外的材质,所嵌也不止是玉饰,并且产生出只镶首尾的两镶如意和只镶柄首的单镶如意等异型。
此件如意以沉黯华美的紫檀器身衬托着首、腹、尾部的三镶玉饰,富丽华贵,为清代中期的装饰风格11、紫檀刻干支嵌玉双头如意,长46cm。
如意柄镂雕作二如意勾连状,首尾对称,通体阴刻篆书干支纪年团花为饰,如意首尾皆嵌饰白玉桃。
如意身形为链状勾连,3环相扣。
通体所刻的60个干支纪年名寓意年代的更替轮回,与两端白玉桃饰一起,寓意“人寿年丰”。
此如意构思新奇,色泽雅洁,为突破一般如意造型的异型如意中的代表作。
12、紫檀木嵌宝石花卉三镶如意,长51.1cm。
如意首、身、尾三处圆托内镶入青玉饰件,分别去地凸琢桃树纹样。
桃树纹上又磨出凹槽,嵌入碧玺、翡翠等红、绿宝石,以表现花、叶、果实娇艳欲滴的不同色彩,同时以沁成赭色的玉石表现枝干,既生动传神又有俏色玉雕的效果。
如意附黄条,一面字迹为:“道光二年七月二十七日收毓庆宫交”,一面为:“木厢(镶)嵌如意一柄,厢欠(镶嵌)不全”。
13、紫檀嵌玉八卦如意,长40.3cm。
此如意紫檀木制,如意首、中腹、尾皆嵌白玉饰件,如意柄紫檀木身上以金片嵌八卦纹,正面为乾、坎、艮、震四卦,背面为兑、坤、离、巽四卦,背面中部阴刻“符笣瑞辑德可挹”7字铭文。
紫檀嵌玉八卦如意是清代中期镶嵌古玉的三镶如意中之典型作品。
其柄首所嵌“海东青捕天鹅”玉饰为辽金时期著名的“春水”玉,莹润细腻,极其珍罕。
柄身嵌错八卦符号金片,使器物平添了一种神秘之美。
14、紫檀嵌玉镶红宝石小如意,长28cm。
如意首镶嵌镂空仿古出廓玉璧,正中嵌红宝石一颗。
柄纤细浑圆,分为二部分,各出凸榫,其间以一截玉雕圆管相接,恰是乾隆御制诗中“汉玉香檀接柄长”的生动写照。
尾部亦镶嵌玉件,有云纹为饰。
此器轻巧匀称,工艺出众,色彩搭配鲜明悦目,特别是红宝石的镶入,更为点睛之笔。
15、铁错银如意,长51cm。
如意铁制,乌黑沉重,简拙古朴,通体嵌错银丝组成的纹饰。
柄身正面错铭文:其钩无鐖,廉而不刿,以歌以舞,以弗若是,折维君子之器也。
赵南星。
背面错:“天启壬戌年制。
”又柄首背面错:“光绪三十三年丁未,贵州刘世珩以家藏赵忠义铁如意原器仿造于京师。
”炳首正面错一有翼异兽,似为传说中的“飞廉”。
此外还错有九宫、星月等纹饰,颇为奇特。
铭文中署名之赵南星曾官至户部尚书,为明晚期与魏忠贤对立的著名清流人物。
据说他曾命工匠张鳌春制作过铁如意,这一柄则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仿制品,亦很难得。
16、紫檀嵌玉三镶如意,长45.5cm。
如意紫檀柄,首、身、尾镶螭纹玉璧、玉瓦,如意首玉璧的中央镶有一颗产自东北黑龙江流域的东珠,直径超过1cm。
清朝皇室非常注重东珠,这种产于东北混同江及乌拉、宁古塔诸河的东珠莹润洁白,大可半寸,清时规定,只准宫中采用,王侯大臣不得随意佩戴。
东珠大而圆者往往用在皇冠或朝珠之上,异型珠则作为镶嵌之用。
据宋蔡绦《铁围山丛谈》记载,在北宋时,这种珠直径围寸者价值二、三百万。
此颗东珠粒大晶莹,点缀在双螭之间,组合为二龙戏珠纹饰,光彩夺目。
17、紫檀嵌玉云头式如意,清,长19.8cm,首宽3.2cm。
清宫旧藏。
如意柄紫檀质,圆柱式,尾稍粗,颈稍细,光洁圆滑。
首部云头式,中嵌玉饰一块,砣出浅浮雕灵芝纹。
尾端嵌青白玉饰,并配蓝色穗及珊瑚珠。
清乾隆朝以后,宫廷中流行一种三镶形制的如意,即在木制如意的首、身、尾部镶嵌玉饰。
此如意虽只首、尾两镶,但形制设计显然来自三镶如意的影响,其风格轻巧纤秀,且愈经摩挲,倍显光润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