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最新教育资料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及其对当今教育教学的启示王洪玉(合作民族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英语系甘肃合作747000)【摘要】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教育已经不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教学的需求,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本文在学习、分析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该学习理论对当今的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些启示,认为该理论有助于优化教学内容及评估体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接受学习意义学习同化启示戴维·奥苏贝尔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
他在理论医学、临床医学、精神病理学和发展心理学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他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主要集中在学校学习理论研究领域。
奥苏贝尔对传统的学习理论持批评的态度,在他的学习理论中他一方面批判了行为主义者或联结主义者将实验室里的动物心理研究直接搬入学校,从而将动物的心理简单等同于人类心理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他又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代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论思想,提出了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化、先行组织者等学习论思想,并使学习论与教学论有机地结合和统一,对当前教育教学具有极大的启发。
一、奥苏贝尔的学习理论(一)奥苏贝尔学习理论的核心: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中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是他对意义学习的描述,他极力倡导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在他看来,学生的学习,如果要有价值的话,应该尽可能地有意义。
为此,一方面,他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下了精辟的定义,从而将二者有效地区分开来。
他认为在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中,学生都要经历将教学内容加以内化的过程,即把新的教学内容结合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去。
只不过前者的学习内容是教师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而后者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自己去发现。
因而,二者的过程可以说是基本相似,只不过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发现的阶段。
另一方面,奥苏贝尔将接受学习、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意义学习结合起来,理清了四者之间的关系。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David C. McClelland)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
该理论主要分析个体内在和外在的动机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个体的行为。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强调个体内在的动机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内在动机指的是个体对某个活动本身的兴趣、快乐和满足感。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设计趣味性和互动性强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还强调个体的成就动机对行为的影响。
成就动机是指个体渴望在成就上取得成功和超越他人的动机。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挑战和竞争机会,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设立挑战性的目标,同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反馈,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水平。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和进步。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还指出个体对权力和社会认同的需求对行为具有影响。
权力需求是指个体渴望在社会中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和控制力的动机,而社会认同需求则指个体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同和赞许的动机。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一定的决策权和责任,满足他们对权力的需求。
教师还可以倡导团队合作和互助精神,为学生提供机会展示自己、获得他人认同的平台。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信心和归属感,并提高他们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为初中课堂教学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利用外在奖励、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以及满足学生的权力和社会认同需求,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这将有助于创造一个积极、活跃和富有成就感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是一种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它强调人类行为的动机是从内在和外在因素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
这一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并采取相应的教学策略。
根据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由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共同决定的。
内在因素包括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自我效能感以及学习目标的设定等;外在因素包括教师的激励措施、家庭环境以及同伴的影响等。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界环境,通过相应的激励措施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可以设计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感到自己的学习是有价值的,同时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和赞扬,以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提出了自我效能感对于学习动机和学习成果的重要影响。
自我效能感指的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和信心。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相信自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并且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好成绩。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给予学生成功完成任务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信心。
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与学生能力相匹配的学习目标,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强调了学习目标的设定对于学生动机的影响。
教师应该与学生合作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让学生知道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学习目标与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相匹配,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目标感和自主学习的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目标导向的教学方法,例如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实现目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是心理学家克劳德·奥苏贝尔于1959年提出的一种关于人类动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归结为内在和外在两个因素。
内在动机是指人们的兴趣、乐趣、好奇心等内心的驱动力,而外在动机则是指外部奖励和惩罚对人的激励作用。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奥苏贝尔动机理论的思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
学生的内在动机是他们学习的内在推动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富有吸引力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外在动机可以通过奖励和惩罚来实现。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学生参与积极的学习行为。
教师可以设置学习小组竞赛,每周评选出表现优异的学生,并给予奖品或奖励。
这样一来,学生会通过外在奖励增加他们的学习动机,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除了内在和外在动机之外,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还强调了目标设置的重要性。
目标设置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努力程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并向他们明确地解释为什么要达到这个目标。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制定具体的行动步骤,逐步实现目标。
通过目标设置,学生会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还强调了反馈的重要性。
及时、准确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不足之处,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水平,鼓励他们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教师还可以通过激励性的评价和鼓励性的语言,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奥苏贝尔学习动机理论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夕的事 ,这种提升不仅在 于教 师教学
等一 系列 细节都应 考虑周全 。其次 ,要
对有 出国意 向的学生 进行 相应 的 培训 ,
水平 的提 高 ,更在于校际合作 的广泛性
和多元化 。此外 ,还应 针对护理英 语教 学现状 中学生 自身的问题进 行针对性 的 解决 ,通 过教 学方式的创新和护 理工作
大的突破和进展 。 参考文献 : [ 1 ] 曾静 华 .浅 谈高 职高 专 涉外 护理教
育 现 状分 析 和 改 革 构 想 [ J ] . 科 技 信 息 ,2 o 1 2( 1 5 ).
够根 据 自身特点 和 实 际情况 进行 选择 。
最后 ,还 可以通过 与外 国医学院校建立
节都应考 虑周 到 ,比如 ,首 先应设立 承 办部门 ,对涉外工作的流程 、相关手续
高专涉外护理英语教学的师资力 量急需
提高。然 而 ,师资力量的提高不 是一朝
一
护理专 业 学 生 的英 语 能力 和水 平 的 培
养 ,同时更 要 加 强 护理 英 语 方 面 的训 练 ,并通过使之 与护理操作 相结合 的方 式增强学生对英语 的记忆 。在 进行护理 操作时 ,应根据实际交流 的需 要展开相 应 的英语教学 。将英语术语及 时融入相
( 5 )增 进 国际 合作 与交 流 。一个
高校 的教学质 量与教师 的教 学能力有着 直接 的关 系 ,因此 ,应 重视 对高校教师 水平 的提 高 ,加大一线教师 的科研投资 力度 ,使 一线 教师和护理专业教师 的英
[ 2 ] 张光慧 .浅 谈 高职 高专 护理 英语 教
学改革 口] . 中国校外教育 ( 下旬刊) ,
要 高度重视 学生 学习动机 的激发 。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中学数学教学中,为教育者提供了一种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和应用。
本文将介绍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并探讨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根据个体已经拥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有意义的建构。
它关注学生如何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过程,重视学生从事意义明确的活动,通过思考和社交交流来共同构建知识。
该理论强调教学应该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践,通过真实、有意义和相关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应该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数学任务。
任务应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能够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思考。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其次,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奥苏贝尔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活动,通过合作探究和交流,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通过互相合作和交流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再次,教师应该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空间。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应该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来建构知识。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进行学习。
最后,教师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
奥苏贝尔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需要得到及时的反馈,以便纠正错误和调整学习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批改作业、组织学生上台报告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不断提高。
综上所述,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和指导原则,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设计和实施中学数学教学。
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设计有意义的学习任务、鼓励合作学习、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和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来促进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积极参与和深层次理解。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第一段: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深刻、有效的学习理论,它结合了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哲学,为教学实践的发展带来了新的视角。
有意义学习理论专注于学习者如何感受世界,并将认知、经验和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法。
有意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习为中心,并强调学习者理解和表达他们想象、感受和体验的关键,将学习理论带入教学实践行为中。
第二段: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早期教育阶段,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热烈追捧。
它不仅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且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有关话题。
许多教师发现,通过引入有意义学习理论,他们的学生在更短的时间内就能更好地学习到知识,相比传统的学习方法能取得更大的效果。
在客观的教学中,有意义学习理论减少了学习者学习的局限性,强调学习主动性,使学习者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第三段:在探索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的过程中,有许多研究证实了它的有效性。
与传统的学习方法相比,有意义学习理论更易于激励学生,更容易建立起学习者之间的关系,并使学习者更容易理解所学知识,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大的学习效果。
同时,它还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自我意识,培养其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四段:然而,有意义学习理论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弊端,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和实施障碍。
特别是在教师技能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充分挖掘有意义学习的潜力,使得学习效果减少,甚至全然失去了作用。
考虑到这一点,教师在引入有意义学习理论之前,应当加强预备工作,提高自身技能,弥补自身的不足,才能合理有效地利用有意义学习理论。
第五段:有意义学习理论是一种深深吸引着教育工作者和学习者的学习理论,它将认知、经验和文化等要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学习方法,使学习者拥有更大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在短时间内达到较大的学习效果。
有意义学习理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虽然受到了许多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但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技能,才能充分发挥有意义学习理论的功能。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引言奥苏贝尔(Abraham Maslow)是20世纪著名的心理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动机层次理论”,即所谓的“奥苏贝尔动机理论”。
这一理论对于理解人类内在的动机和需求有着极大的启示作用,同时也可以为教育学领域提供指导。
本文将探讨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和应用,希望能够对教育者在教学实践中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指导。
一、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概述奥苏贝尔认为人类的动机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这五个层次依次从低到高,构成了人类内在驱动的动机结构。
生理需求包括饥饿、口渴、睡眠和性欲等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指的是对于身体安全、经济安全、健康和稳定等方面的需求;社交需求是指人们对于归属感、社交关系和友谊的需求;尊重需求是指个体对于被尊重、受重视、获得认可和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指人们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1. 着眼于学生的不同需求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提醒我们,在进行初中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层次。
每个学生的动机和需求都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更关注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有的可能更追求社交和尊重需求的实现。
作为教育者,需要细心观察、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制定教学目标和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得到满足。
2. 营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学生们更加需要归属感和友谊的支持,也更加渴望被理解和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着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师生之间的平等和尊重,并且能够在同学之间建立良好的友谊和合作关系。
3. 激发学生的自我实现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是奥苏贝尔动机理论中最高层次的需求,也是每个人在人格完善和成长中的最终追求。
初中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实现能力。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奥斯伯尔动机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这也包括了初中课堂教学。
奥斯伯尔认为,人们参与活动的动机可以分为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外部的奖励或惩罚,如得到好成绩或避免惩罚。
内部动机是指内部的满足感和兴趣,以及对于任务本身的价值感。
根据奥斯伯尔的观点,教师在设计和实施初中课堂教学时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动机,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与学生兴趣相关的教学内容。
奥斯伯尔认为兴趣是激发内在动机的重要因素。
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并将这些元素融入到教学中,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有趣和挑战。
教师可以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奥斯伯尔认为,外部奖励可以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来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这可以包括表扬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给予奖励和认可等。
教师可以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奥斯伯尔认为,学生对于具有适度挑战性的任务更容易产生内在的动机。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设置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还可以提供和学生能力相匹配的支持。
奥斯伯尔认为,学生在面对挑战时需要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引导。
教师可以提供合适的资源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达到学习目标。
教师还可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奥斯伯尔认为,学生在决定自己学习目标和方法时更容易产生内在动机。
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权,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责任感。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增强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
需要注意的是,奥斯伯尔动机理论并不是一个完美的理论,也存在一些争议和批评。
一些研究表明,奥斯伯尔的理论过于强调外部奖励,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内在动机和创造力。
在实践中需要权衡不同的因素,因材施教,灵活应用理论的各个方面。
奥斯伯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启示。
通过关注学生的兴趣、提供积极的反馈、设置适度挑战的任务、提供支持和引导以及加强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积极性。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引言教育是一种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的过程,而动机作为促使学生付出行动的内在驱动力,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至关重要。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克·奥苏贝尔提出的,该理论以动机为核心,探究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因素,提出了外部激励和内部动机的结合对于学习的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概述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学习的动机受到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
内在因素主要包括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价值观念以及目标导向等,而外部因素则涉及到奖励和惩罚等激励机制。
奥苏贝尔认为,只有将内在因素与外部因素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其有效地参与学习。
1. 注重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强调了学生内在动机的重要性。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目标,提高自我效能感。
这可以通过引入个性化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任务和探究性学习等方式实现。
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2. 合理运用外部激励机制3.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动机。
在物理实验课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实验任务,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 强化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学习目标的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对于激发学习动机至关重要。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强化学习目标,让学生清晰地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如何去实现它们。
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历史文献的整理和解读,帮助他们理解学习目标的可操作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塔德·赫尔穆斯·奥苏贝尔于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一种动机理论,其核心思想是人的行为受到内部激励和外部激励的影响,内部激励包括个体内在的需要、兴趣和好奇心等,外部激励包括奖励和惩罚等。
1. 激发学生内在动机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如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增强学生自信心、了解学生的需求等。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故事等方式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
2.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学生的内在动机。
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法,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
3. 提供及时反馈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及时反馈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动机。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反馈,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同时指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来引导学生改进和进步。
4. 奖励和惩罚的运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奖励和惩罚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例如,对于表现良好的学生可以给予奖励,如表扬、鼓励、小礼品等方式,让他们感到肯定和鼓舞;而对于表现不佳的学生,可以采取批评、惩罚等方式,让学生明确自己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的方向。
5. 理解学生的需求
总之,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提醒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外在激励,更要注重内在激励,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并及时给予反馈和引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果。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是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提出的关于激励和动机的理论。
该理论揭示了人们在行动时的动机来源和驱动力,并强调了个体的自主性和内在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可以借鉴奥苏贝尔动机理论的一些启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下面将围绕着奥苏贝尔动机理论的三个基本要点:自主性、目标设置和反馈,探讨其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强调个体的自主性。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决策的机会,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主动性。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一些选择题或问题,让他们自己思考和解答,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提供解答,让学生感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重要性和参与度。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提倡设置明确的目标。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设定具体、有挑战性的学习目标,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和学生共同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和优势,并设定适合自己的目标。
教师还可以通过目标的分解和具体化,让学生明确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和进展,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和成就感。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强调给予及时的反馈。
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动力和进步。
教师可以通过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对学生的作业、考试等进行评价和反馈,并指导他们如何改进和提高。
教师还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面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难,并给予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通过及时的反馈,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学习情况,提高学习动力和效果。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设置明确的目标和给予及时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和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灵活运用奥苏贝尔动机理论的启示,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和取得进步。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斯贝尔动机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奥苏贝尔(Robert M. Osborn)提出的,他认为
人们参与某种活动的动机是基于他们对于该活动的期望和成就感的认知。
根据奥苏贝尔动机理论的观点,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是基于他们对学习的期望和成就
感的认知。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让他们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点,比如使用有趣而生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进来,让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人们参与某种活动的动机取决于他们对该活动能否满足自己
的需求。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了解学生的需求,并根据学生的需求来设计教
学内容和方法。
如果学生需要获得成功的成就感,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挑战性但是又可以
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获得成功的经验。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指出,人们对于某种活动的期望和成就感的认知是可以通过他人的
反馈来形成和调整的。
在初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及时而有效的反馈,让学
生明确自己的学习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反馈来调整学习策略。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
互相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让他们通过互相学习和交流来提高自己的学习动机和能力。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
在动机,满足学生的需求,提供及时有效的反馈,并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通
过这些措施,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第一篇: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奥苏泊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一、课堂教学的原则奥苏泊尔根据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提出了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两条教学原则。
渐进分化原则是指教学要先教比较一般的或广泛的观念,再将其一步步分解成具体的或初级的观念,通过逐步分化,直到最广泛的观念分解为最初的观念。
综合贯通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比较观念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在观念间建立起联系。
渐进分化——类属学习——演绎思维——接受学习综合贯通——总括学习——归纳思维——发现学习二、促进有意义学习的教学策略为了促进有意义学习的进行,奥苏泊尔提出了使用“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先行组织者简称组织者,是先于学习材料呈现之前呈现的一个抽象概括水平较高的引导性材料。
组织者分为两种:1)陈述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上位观念可以用来同化新知识,则可以设计一个概括与包容水平高于要学习的材料的组织者,使学生获得一个可以同化新知识的认知框架。
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
2)比较性组织者当学生面对新的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但原有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应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对新旧知识的异同点进行比较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
让外国的学生学习佛教的知识,设计一个陈述性组织者和比较性组织者。
佛教:佛对世人的说教。
3)具体模型组织者具体模型组织者就是用具体形象化的模型作为组织者。
第二篇: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过程是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强化是学习成功的关键。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所揭示的学习规律和原理对日常教学活动有不少的启发。
由于行为主义的理论基石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所以它在体育教学中能够给我们更多的启示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联结性学习是借助于练习、强化,形成刺激与反应的牢固联结而实现的学习。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
理的错误 做法 ; 另一方 面他又创造 性地 吸收 了同时期 的心
理学家皮亚杰 、 布鲁纳 等人 的认 知同化理 论 和结 构理论 思 想 , 16 于 9 3年在其 最重要 的著作《 有意义 言语 学习 的心 理
现或套用 ; 而发 现学 习则 是完 全相 反 的过程 , 于 教师 来 对
的关 系 :
意 义学 习 滑 清 概 念 之 问 的 联 系 设 良 好 的 视 听 教 学 科 学 研 究
讲或现材 演 呈 教 记 诖 诀 乘 口表
机 城学 习 接受学
学 实 室 奄嚣 } 擎 幢验 毒妻 姗 解 懒 恩
濮 江 伍 小 红 .
606 ; . 108 2 宜宾市南溪二 中, 四川 宜宾 640 ) 410 ’
(.四川师范大学 科学教 育研 究所, 1 四川 成都 , 讲授教 学法是否过 时? 美国著名认 知心理 学 家奥 苏 9 1尔意 义接 受学
习理论对 中学讲授教 学的有 一定启示。 关键词 :意义接受 学习; 讲授教 学; 启示
致学 生机械接 受学 习 ; 同样 , 如果 发现 学 习都按 照典 型 的 “ 步走” 而对 自己做 什 么 , 怎 么做 , 七 , 该 为什 么 要这 样 做
( Wh tH w、 y 一点也不 知道 , 么这样 的发现学 习 即 a、 o Wh ) 那 并不 一定优 于机械学 习或接受学 习。 奥苏贝尔与诺 瓦克 ( 、 . oa JA N vk在《 教育理论 》 A T e ( h・
从 上图我们可 以看 出 , 奥苏贝 尔对 于 四种学习 的划分 不是相互独立 的、 绝对 的 , 它们 中间还有 许多 过渡形 式。 在 我们认为奥苏 贝尔对学 习的分类及其 转化对于现实学校教 育有独特 的理论 意义和实用价值 。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最新教育资料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奥苏贝尔是当代美国的著名教育心里学家。
他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都致力于有意义言语材料学习与保持的研究,并建立起了他的宏大关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其关于概念学习的理论对于今天我们高中政治课中的概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什么是概念学习要了解概念学习,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概念。
在奥苏贝尔的理论中,所谓概念亦即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它是类与类,类与事物相区别的关键。
而概念学习则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概念既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同时也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学习者学习概念也就是要学会用符号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代表特殊事物的学习。
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中,无论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每一门学科都已经建立起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毫无疑问这每一门学科也都拥有大量的概念与范畴。
而这些概念与范畴不仅是本门学科理论的基石,同时于是敲开本门学科大门的钥匙。
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建立起来的关于各门学科的概念与范畴基础将是他们同化本门学科更深层次的知识与理论的图示框架,其重要意义可想而知了。
二、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的心里过程在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中,他将概念的习得分作了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也较深刻的揭示出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所谓概念的形成,即指儿童获得最初概念的过程。
它指的是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不同例证中独立发现并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的一种心里过程。
在儿童知识图示形成过程中,概念的形成是最早发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心里过程。
从儿童刚出生的那一刹那,从刚一睁开眼睛时,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便开始发生了。
虽然其概念形成是模糊的、不系统的但是这样的心里过程确实发生了。
而且这之后各种概念便以其不曾处理过的图像注入进儿童的大脑构成儿童未来同化与处理其他概念的基础。
在中学中,儿童的概念形成依然在发生着。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初中课堂教学的启示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动机源于他的需要和欲望,而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行为和成绩。
因此,
初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借鉴奥苏贝尔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人们的心理需要是推动人们行为的重要动力,它们包括生理
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因此,初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
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比如,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
竞争心理和合作心理,设置小组合作游戏和小组PK环节,让学生在游戏中充分满足社交和自尊需要,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当一个任务具有挑战性,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力和潜力时,学生的学习动机会更加强烈。
因此,初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生制定具有挑战性的学习
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三、提供积极的反馈和奖励
奥苏贝尔动机理论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及时得到积极的反馈和奖励,以便更
加深入地参与到学习中。
因此,初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奖励,让学生感受到自
己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提供自主学习机会
综上所述,奥苏贝尔动机理论对于初中课堂教学有着很重要的启示。
初中教师应该根
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及时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奖励,提供自主学习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1]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濮 江1,伍小红2(11四川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四川成都 610068;21宜宾市南溪二中,四川宜宾 644100)3摘 要:在讲授教学倍受指责的今天,讲授教学法是否过时?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对中学讲授教学的有一定启示。
关键词:意义接受学习;讲授教学;启示I n sp i r i n g of Ausubel ’s learn i n g theor i es i n trad iti ona l i n structi on of h i gh schoolAbstract:W hile the traditi onal instructi on is censured increasingly nowadays,whether the traditi onal instructi on is behind the ti m es or not?This paper is t o recommend the American cognitive p sychics -Ausubel and his learning theories .Key words:meaning accep tance learning;traditi onal instructi on;ins p iring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5757(2006)0520020203 戴维・奥苏贝尔(David .P .Ausubel .1918—)是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
他一方面在尖锐批评了他之前的行为主义者或联结主义者生硬地将实验室里动物心理研究直接搬入学校,从而将动物的心理简单地等于人类心理的错误做法;另一方面他又创造性地吸收了同时期的心理学家皮亚杰、布鲁纳等人的认知同化理论和结构理论思想,于1963年在其最重要的著作《有意义言语学习的心理学》中提出了他最重要的学习理论———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从而奠定了他在当今教育和心理学界的盛名地位。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
用研究
引言
1.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
2.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
3.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和个体参与。
在中
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例如提问、讨论和
合作学习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发展
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教师也可以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鼓励学
生独立思考和探索,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
生应该得到即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及时提供学
生的学习成果反馈,明确学生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这
样学生可以及时纠正错误,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5.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在应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时,教师需要定期评估学生的
学习成果。
评估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此外,评估还可以提供学生自我评价的机会,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
和提高。
结论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深入的学习体验,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掌握。
通过了解学生的先前知识水平、创设有意义的学习情境、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即时反馈和指导以及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可以更好地应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来指导中学数学教学。
希望本文的探讨和建议能为中学数学教师提供参考,促进数学教学的质量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
奥苏贝尔是当代美国的出名教育心里学家。
他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都致力于有意义言语材料学习与保持的研究,并建立起了他的宏壮关于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在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中,其关于概念学习的理论对于今天我们高中政治课中的概念教学有着严重的意义。
一、什么是概念学习
要了解概念学习,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概念。
在奥苏贝尔的理论中,所谓概念亦即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它是类与类,类与事物相区别的关键。
而概念学习则是指学习者通过学习概念既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同时也区分概念的有关特征与无关特征,概念的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
学习者学习概念也就是要学会用符号代表一类事物而不是代表分外事物的学习。
在中学的思想政治课中,无论是经济常识、哲学常识、还是政治常识,每一门学科都已经建立起了统统的学科体系。
毫无疑问这每一门学科也都拥有大量的概念与范畴。
而这些概念与范畴不仅是本门学科理论的基石,同时于是敲开本门学科大门的钥匙。
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建立起来的关于各门学科的概念与范畴基础将是他们同化本门学科更深层次的知识与理论的图示框架,其严重意义可想而知了。
二、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的心里过程
在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中,他将概念的习得分作了概念的形成与概念的同化两种形式。
这两种形式也较深刻的揭示出了学生知识形成的过程。
所谓概念的形成,即指儿童获得最初概念的过程。
它指的是学习者从大量的同类事物的例外例证中独立发现并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的一种心里过程。
在儿童知识图示形成过程中,概念的形成是最早发生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个心里过程。
从儿童刚出生的那一刹那,从刚一睁开眼睛时,儿童的概念形成过程便开始发生了。
虽然其概念形成是含混的、不系统的但是这样的心里过程确实发生了。
而且这之后各种概念便以其不曾处理过的图像注入进儿童的大脑构成儿童未来同化与处理其他概念的基础。
在中学中,儿童的概念形成依然在发生着。
一方面儿童通过课堂获得大量的概念,这些概念构成儿童同化其他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儿童也通过课外其
自身生活体验,不断的以归纳的方式从同类事物中抽取出其共同属性来不断的丰盛与修正他的知识图示。
所谓概念的同化是指学习者利用其认知结构中过去建立起来的有关概念或命题图示理解新知识的过程。
那么这又是怎样的一个心里过程呢?奥苏贝尔认为概念同化亦即就是儿童将其习得的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相互藕合,从而扩大原有知识的过程。
如儿童学习了哺乳动物这个概念其特征是胎生、哺乳含义后,看见了一个新概念:大象,于是儿童便将大象这个概念融入哺乳动物这个图示并扩大其范畴的过程。
再如儿童学习了商品这个概念后,便依据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便可以将其来自生活的“理发”的观念纳入商品这个范畴并扩大商品这个观念在其头脑中的范围。
这样的依据头脑已有的知识图示同化新观念的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奥苏贝尔将其称作知识同化的过程。
儿童知识同化过程是中学生主要的知识习得的过程。
儿童概念同化知识的过程分为下位学习的同化模式、上为学习同化模式与并列学习同化模式。
下位学习同化模式即指新知识相对于头脑中原有概念图示为其下位关系时,已有知识结构包含新知识的过程。
上述的关于“哺乳动物”、“商品”的习得模式便是下位概念习得模式。
而上为概念同化模式即指在儿童原有认知概念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其于内的更高命题。
这就是上位学习理论。
同样以商品为例,在学习商品概念前,学生就已经建立起了大量的、详尽的、感性的商品的概念。
但是这些概念由于是详尽、千差万别的,其共同属性却不为学生所认知。
因此学生学习“商品”这个概念也就是在其丰盛的、详尽的、感性的商品的概念基础上学习一个包摄其与内的上位概念。
在中学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上位概念的学习是及其严重的一种学习形式。
上位概念学习不仅大量发生,而且上位概念学习还可以解释学生学习困难等学习现象。
因为学生学习困难可以看作是学生同化知识的困难,而其同化的困难来自于学生已有知识图示的缺乏。
比如中学生英语听力的困难便较好的证明了奥苏贝尔同化理论。
我国中学生由于缺乏英语本土发音中的大量的、关于连读、弱读、变音、变调等语音知识图示,所以学生在英语听力中期望通过大量的听来促进听力便显得事倍功办。
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同化模式的第三种则是并列学习同化模式。
所谓并列学习同化模式即指学生新习得的概念与其已有认知结构图示呈非上下位关系时其知识同化过程。
比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的基础上,学习平行四边形便是学生借助于并列学习同化模式同化新知识的过程。
最后归纳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
他的同化学习理论中的两个关键点是:一、学生学习前知识图示的准备。
二、学生学习中同化知识的心向。
亦即我们一直所要求与谈到的学习兴趣的问题。
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虽然并不能完全的描述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但是他所构建的学习理论却很好的解释了学生学习困难、学习的迁移、保持和遗忘。
并且对于我们教育者的教育工作有着及其严重的指导作用。
三、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在中学政治概念教学中的应用奥苏贝尔概念学习理论较深刻的反映了学生学习的心里过程。
其在我们教学中的指导方面详尽体现为:一、要找到新知识的同化点。
第二、新旧知识要相互作用。
第三、要找出新旧知识的异同。
联系中学政治教学必须要做到以上三个要点。
我们以中学哲学中学生需要学习的“物质”概念为例来探索奥苏贝尔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出现组织者(说明物质的含义)(给予学生以上位概念观念)
其次出现物质的较多详尽模型与材料。
这些东西可以是课堂上就近取得,并可以为学生所熟悉。
(激发学生原有下位概念知识图示,为进一步学习“物质”这个概念作知识准备。
)
进而可以鼓励学生自己举实例,通过实例让学生归纳原有知识图示的共同特征:可见的、可感的、可闻的。
从而推导出:“客观实在”这一上位范畴。
教学继续推进:由于学生获得的“客观实在”是一个上位概念,此一概念刚藕合进学生的知识图示时是不稳固的。
而这一概念在稍后知识的分化中,其刚获得的不稳固的上位概念会向着先前的下位概念偏移,亦即遗忘。
所以在这一步教师要给予学生以尽可能多的下位概念来巩固先前刚获得的上位概念。
因此,继续出现学生原有知识结构中不曾有的下位概念:场、波、虚空、时间、反物质――扩大学生对于下位物质概念的丰盛,制造学生对于物质概念的矛
盾,激发学生内心的认识冲突,从而奠定学生同化物质概念的心向。
而且借助于下位概念巩固学生对于“实在”这个上位概念的认识。
继续推进呈现下位内容:鬼、天仙、猪八戒――丰盛对于物质概念的认识:来源于物质,依赖与物质。
最后小结:指出物质概念,并对于学生头脑已有的物质作肯定与否定的区别。
并且可以要求学生复述物质概念。
这样可以确保学生在扩大下位知识的同时巩固物质这个上位概念。
我们可以再以教学“国家”这个政治名词为例来探索奥苏贝尔的概念学习理论。
给予组织者,呈现国家这个词的含义。
指出国家是指在一定所辖范围内拥有一定疆土并享有主权的事物。
分析国家的要件:一定所辖范围、一定疆土、享有主权。
给予国家的熟悉的例子:美国、日本、加拿大。
要求学生依据国家要件分析并判断这些下位概念。
这一方面可以激活学生旧有知识图示,找到新旧知识的同化点,另一方面可以通过下位概念的学习加强上位概念的融入。
再其次给出:香港、澳门、台湾,要求学生作否定例证的判断。
最后再回到国家这个上位概念。
与学生共同复述国家这个概念。
这样学生在肯否定的判断中,在下位概念的巩固过程中达到加强上位概念的学习。
――――――
参考资料
①【美】奥苏贝尔.《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q
②何雪玲?q奥苏贝尔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对于现代教育的启示?q[J]钦州学院学报,2008?q1?q
③韩亚梅?q奥苏贝尔学习教学理论对于教学的启示?q[J]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④濮江伍小红.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在中学讲授教学中的启示?q[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