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60年代

合集下载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一、俄国1861年改革
改革的原因
改革的内容
改革的影响
1、农奴制的存在 严重阻碍了俄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2、农奴制的存在 导致俄国对外扩 张战争的失败 3、为了缓和阶级 矛盾,挽救统治 危机(目的)
美国内战
1、规定农奴在法 律上有人身自由, 地主不能买卖农 奴和干涉他们的 生活
2、农奴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必 须以高出当时实 际地价许多的价 格出钱赎买
受西进运动的影响,美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特别迅速……从30年
代起,在政府的鼓励和资助下,全国掀起修筑铁路的热潮,在几十 年内便建成了横贯大陆的五条铁路干线。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正是在西进运动的影响和推动下,美国先于法国、德国迅速完
成了工业革命,一跃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工业强国。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编》
材料一 (美国西进运动是)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植、掠夺印第
安人土地的运动,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实外质国历史》
—— 摘自林肯1860年3月在康涅狄格州的演说
材料一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一个极大的错误,……需 要我们在我们的选票所能及的地方纠正这个错误。 ……总之, 我们认为奴隶制是道德上、社会上和政治上的一个祸害,之 所以还要忍耐,仅仅因为它的实际存在使我们必须对它忍耐, 越出这个范围就必须把它当作错误对待。
1、性质:沙皇实行 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 级性质的改革;
2、地位:是俄国历 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
3、作用:加快了俄 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步 伐

中近史第一部分(19世纪40至60年代)

中近史第一部分(19世纪40至60年代)

·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和永久居住权 ( 租赁居住权 ) 。 — 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和永久居住权( 租赁居住权) 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和永久居住权 后来发展为租界。 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 租界" 后来发展为租界 。 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 租界 提供了借口。 年英法租上海, 提供了借口。(1844年英法租上海,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 年英法租上海 立的第一个租界) 立的第一个租界)
具体变化的表现(中国国内具体的阶段特征) 具体变化的表现(中国国内具体的阶段特征)
1、 政治上: 、 政治上: (1)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 )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 社会主要矛盾、 革命任务、 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到旧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国近代史第一单元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 清朝晚期中国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世纪60年代初 (1840——19世纪60年代初) 1840 19世纪60年代初)
阶段特征: 阶段特征: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 可以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线索分析 可以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线索分析) 世界历史阶段特征:(可以根据资本主义发展线索分析) 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工业资本主义阶段。 世界资本主义处于工业资本主义阶段。工业革命推动 资本主义发展, 资本主义发展,更多的国家通过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 道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 道路;资本主义发展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侵略扩张,资 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 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列强的侵略扩张激起亚洲人民 反抗,形成亚洲革命风暴; 反抗,形成亚洲革命风暴;此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运 动兴起。 政治、经济、外交、思想) 动兴起。(政治、经济、外交、思想)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到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 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约 25年。 这是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 年 型的初期阶段 也是中国社会剧变时期, 初期阶段。 型的 初期阶段 。 也是中国社会剧变时期 , 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建社会开始形成而半殖民地特征体现最明显。

第4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讲解

第4课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讲解

第4课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奉贤中学孙爱民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洋务的主要内容,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培养学生阅读史料,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李鸿章为线索展开洋务运动的讲述,使学生感悟到洋务运动的失败不是个人的失败,是当时体制的问题。

教学重点: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评价教学难点:洋务运动的评价教学过程: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与此同时,新的成份在潜滋暗长。

当时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开展了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奕訢、文祥等满族亲贵;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族大员。

所有的代表人物始终未能与洋务运动相始终,唯有李鸿章例外。

李鸿章的后半生是洋务运动的缩影。

呈现图片1,创设情境,让学生感性认识中年李鸿章。

出示史料1,让学生感受到梁启超是如何评价梁启超的:“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

探究梁启超为什么如此盛赞李鸿章?李鸿章为何要创办洋务运动?图片1中年李鸿章史料1 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

…今日举朝二品以上之大员,五十岁以上之达官,无一人能及彼者,此则吾所敢断言也。

-梁启超《李鸿章传》出示史料2李鸿章《筹议海防折》,分析洋务运动创办的原因史料2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

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

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

军器机事之精,工力百倍。

炮弹所到,无坚不摧。

水陆关隘,不足限制。

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

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老师诵读史料2,重点突出其中划线的部分:“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成法”、“古方”,让学生分析是否同意这种说法,须说明理由:生一数千年未有,洋枪洋炮,工业革命的产物。

中国近代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历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代历史阶段特征一、1840年至19世纪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1、政治:①西方国家从鸦片战争开场侵略中国,中国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遭到破坏,中国开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③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变化。

④太平天国运动揭开民主革命序幕。

2、经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倾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农副产品,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3、思想文化: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眼看世界,开场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二、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1、政治: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毕后,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中外反动势力开场勾结到一起成为中国革命的敌人共同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西方国家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完毕后获得大量侵略权益满足了其侵略野心,同时列强在国内忙于政治经济改革,因此19世纪60~70年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但从19世纪后半期开场西方列强扩大对中国侵略,先后爆发中法战争、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民族矛盾进一步加剧。

至20世纪初两大社会矛盾开场汇流,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农民阶级掀起了反对列强瓜分中国的义和团运动。

2、经济:中国近代化开场起步,地主阶级开展了洋务运动,兴办了一批近代企业;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初步开展。

列强侵略由商品输出向资本输出转变。

3、思想文化: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维新派提出了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的思想,在19世纪末促成了思想解放。

三、20世纪初至1919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和开展1、政治:民主革命成为20世纪初的进步潮流,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完毕了君主专制政体,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后,中国开场出现了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二单元19世纪60年代

第二单元19世纪60年代

8、梳理甲午战争的过程,记忆《马关条 梳理甲午战争的过程,记忆《 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 约》的内容并分析其危害。条约体现了列 强怎样的经济要求?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强怎样的经济要求?其决定因素是什么?
第一阶段:1894、7-9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 第一阶段:1894、 第二阶段:1894、10-1895、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资本输出,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所决定。 资本输出,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所决定。
5、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 如何理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先天不足” 这导致了中国民族工业呈现怎样的特点? 这导致了中国民族工业呈现怎样的特点?中国民 族资本主义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 族资本主义发展呈现怎样的发展特征?
“先天不足”是指缺乏资本的原始积 先天不足” 先天不足 因此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累,因此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 技术力量薄弱、分散等特点, 技术力量薄弱、分散等特点,在发展 上体现为结构不合理, 上体现为结构不合理,主要是轻工业 发展快,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 发展快,未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分 布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布不平衡,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区。
(1)、经济领域:列强加紧经济侵略,进行资本 )、经济领域:列强加紧经济侵略, 经济领域 输出,实行经济掠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输出,实行经济掠夺;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客 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观上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领域 思想领域: (2)、思想领域:学习西方由器物层次向制度层 次转变,传播西方民主启蒙思想。 次转变,传播西方民主启蒙思想。 )、政治领域 刺激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 政治领域: (3)、政治领域:刺激了西方列强的侵略野心, 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 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的三大运动, 重,中国人民掀起救亡图存的三大运动,戊戌变 辛亥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 法、辛亥革命和义和团运动;清末新政。 三大新政: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清末新政) (三大新政:洋务新政,戊戌新政,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诱导和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 在改革封建文化统治服务 军事工业主要是为了镇压人民革命,不能 为国求强 民用工业是为解决军事工业的困难,不是 为社会求富 在很大程度上被洋人控制利用 经营管理腐败
六 课堂练习: 1 清政府内部洋务派和顽固派之间根本分歧 在于: ( C) A 要不要维护封建的政治制度 B 要不要维护封建的伦理纲常 C 要不要学习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 D 要不要抵抗列强的侵略 2 慈祥太后重用洋务派的原因是: (C) A 反对因循守旧的立场 B 对引进西方技术感兴趣 C 为了维持清政府的统治地位 D为了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
四 破 产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政府的惨败, 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1.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富强,洋匠进行 敲诈勒索,谋私利,使企业难以发展。
2.顽固派的百般阻挠和破坏。
3.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地方 上的力量分散,又有限,难成大业。 4.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 底变革封建制度。这是失败的根本原因。
洋务运动
(19世纪60-90年代) 诱思导语: 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 清政府统治阶级内部的洋务派以“自强” “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中国 近代工业 科技教育正式起步。洋务运动 为什么没有成功?为什么说它是中国近 代化的开始?怎样评价洋务运动?
原因
一背景
内忧:农民运动 两次鸦片战争后, 外患: 列强加剧侵略 共 同 点 : 目阶 的级 相属 同性 、
炮 厂


机器正厂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纺纱车间
上海机器织布局的厂房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
建成
1870年派遣的中国首批留美学生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 标志:

19世纪60年代的中、美、日、俄的变革

19世纪60年代的中、美、日、俄的变革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宅地法》
①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地主不得买卖或干涉其生活;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时得到一块份地,但是必须出钱赎买。
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努力发展教育。军事上:实行征兵制,建立一支武士道精神的军队。
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幕府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列强入侵民族危机。
封建统治之下,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目的
维护封建统治
维护国家统一
维护沙皇统治
发展资本主义
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
领导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林肯
亚历山大二世
明治天皇
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
内容
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创办主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海军。安庆内军械所(曾)、江南制造总局(李);福州船政局(左)等军事工业。轮船招商局(李);汉阳铁厂(张)、湖北织布局等民用工业。
废除了奴隶制,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又一障碍,为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维护了沙皇统治。
摆脱了民族危机,对外进行侵略扩张。
解决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劳动力问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性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主阶级)
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自上而下改革
战争的方式
自上而下改革
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影响
开辟了中国军事、经济、教育的近代化,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维护了国家统一,奴隶制的废除有利于民族和谐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浅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浅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

浅析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高关税贸易保护政策200402035 于金辉关税是一个国家外贸政策和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固然不是实施外贸政策的最佳工具,却是设置贸易保障、贯彻经济政策的重要手段。

恰当的运用关税手段,会对一国经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放眼美国的关税演变,大体上经历一个关税率先由低到高,后由高到低的走势。

对于关税史的分期,史学界也存在着不同的划分。

①但无论哪种划分方式,都会把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作为一个完整的断限来分析,因为这一时期是美国关税史上施行高关税贸易壁垒的贸易保护阶段。

本文拟以此阶段的关税保护为论题展开论述。

一关税问题历来是美国政坛上激烈争论的重要问题,并且与地域之争等争端结合到一起而更加复杂。

南北战争以前,随着南方农业集团和北方工商业集团力量的消长,关税率也上下起伏不定。

但就像有的学者所说的“在美国历史上,不带保护性的关税是不存在的”,虽然有明显的起伏,但关税率基本保持在20%—30%之间。

内战的爆发,也带来了关税的飙升。

1861年,共和党人执政,美国国会通过了“莫里尔关税法”(Morrill Tariff Act),使美国进口商品的平均税率从最低的18.8%猛增至36.2%,一年之间几乎提高了一倍。

1864年、1865年、1866年平均税率连续提高到48.3%。

战争其间的这些保护主义立法的目的是筹措战争经费,然而关税却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降低,而是作为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被沿用下来了。

战争结束后,美国工业资产阶级确立了在中央的领导权,共和党也开始了他的长期执政阶段。

他吸纳了原买办商业集团、金融集团,并利用西部的广大土地团结了西部的小农场主,利用黑人牵制了南部社会的种植园主,开创了一个向工业大进军的黄金时代。

到19世纪末,历届美国政府变本加厉,基本上都实行了高关税的贸易保护政策,“没有一次国会会议不把税率提高的”。

②到80年代高关税使联邦国库充裕。

第4课洋务运动

第4课洋务运动

威海卫
福建海军
南洋海军
洋务运动后期,为了解决军 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 方面的困难,洋务派打出 “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 批民用工业
三、近代民用工业的兴办
• • • • • • 时间: 十九世纪70年代起 口号: 求富 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原料、能源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目的: 同时也为了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 经营形式:官商合办,多数是官督商办 特点: 具有更多的资本主义色彩 作用: 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扩张,客观上起到了 一定的抵制作用。
D.防海之害,非整水师不可
3.洋务派认为:“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 先。”洋务运动的内容中能体现“制器为先”的是
( A )
A.创办军事工业 C.兴办新式学堂 B.创办民用工业 D.派留学生出国
4.中日甲午战争失败后,李鸿章伤感地反省说:“我办
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

时间 ↗
→ 口 号
→ 口 号
(总理衙门)分作五个股:俄国股、英国股、法国股、美国 股和海防股。另有两个附属机构:海关总税务司和同文馆。 ……(总理衙门)提倡新式学堂、西洋科学、工业和交通, 这使它经常遭到一些死硬的守旧派抨击,而外国人也时常批 评它步伐不够迅速。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从材料中可以判断总理衙门的涉及哪些事务?如何看 待这个机构的作用或影响?
课堂总结
• 洋务运动最终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 •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 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了促进了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进程
1.(2010·成都中考)清期统治后期,地主阶级中的洋 务派掀起了洋务运动,其主观目的是(C A.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

第二章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第二章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A、割三岛——进一步破坏领土主权;
B、赔两亿——加重百姓负担,便利了列强通过贷款控制中国经济 命脉
C、开四口——帝义侵略势力深入内地
D、设工厂——阻碍中国民资的发展 ④影响:反映了帝国主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要求,中国的半殖
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
(2014年山东卷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
小结:1840-1900年列强侵华及危害
战争名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 片战争 中法战争 甲午中日 战争
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
实质是 1840- 英 1842 西方国 家以资 1856- 英法 本主义 1860 生产方 1883法 1884 式征服 1894- 日 世界改 1895 造世界 1900- 英法美 的过程 俄德日 1901
4、社会生活:外国生活方式逐步进入中国,近代教育与交通 运输业开始起步。
一、19C60年代-20C初的政治:侵华、抗争、探索 (一)列强继续侵华,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形成(必修一P2527,P30-34) 1、侵华背景: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为掠夺资本输出场所和殖民地,列强加紧侵华
2、军事侵略:从制造边疆危机到大规模侵华
2、军事侵略:
(2)甲午中日战争及《马关条约》(1894-1895)
(1)中法战争和《中法新约》(1883-1885)打开了中国西南门户。
(3)八国联军侵华及《辛丑条约》(1900-1901)
①目的: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1900,八国,战败
③结果:签订《辛丑条约》
④影响:清政府完全成为帝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两半社会的统 治秩序完全确立。
中国被迫与德、奥、比、西、美、法、英、 经济上注重资本输出,政治 意、日、荷、俄11国签订《辛丑条约》,中 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上开始扶植代理人以华制华

第十六章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第十六章  19世纪60—70年代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

(二)倒幕运动的过程
下级武士 “尊王攘夷” 1864年8月,英、法、美、荷占领了下关 炮台 ,驻兵横滨等地。 幕府为首的封建体系便成为发展资本主义 经济最大的障碍,“尊王攘夷”转为“倒 幕”运动。 1868年1月3日,倒幕派发动 了“王政复古”政变 末代 1869年夏,幕府统治宣告结 将军德川 束日本进入明治政府时期。 庆喜
(二)1832年改革法案
1831年 6月4日改革法案通过 。 第一,调整选区:居民不满2000人之市镇, 完全取消其代表权;居民在2000人至4000人 之间的选区,由二名代表减为一名。因此而 空出143个席位分配给新兴城市。 第二,确定选民资格:在城市里,凡全年收 入房租不少于10英磅的房主和全年缴纳房租 不少于10英磅的房客都有投票权。 通过改革,全国选民由5l万增加到80万。
结束
பைடு நூலகம்
雾月政变:1851年1月10日波拿巴免去巴 黎驻军司令尚加尔涅的职务,独揽了军事 大权。12月1日夜,他调集七万军队控制 巴黎,第二天解散立法会议,政权完全转 入总统手中。这就是所谓的路易· 波拿巴的 雾月政变。
具体措施: 1.控制立法团,波拿巴采取的办法是:第一,在 每个选区成立候选人提名组织,由皇帝授意它提 出候选人名单,强迫选民选举拥护他的人;第二, 规定立法团主席和各个重要委员会都由皇帝任命。 2.废除地方自治。皇帝或省长有权解散议会,地 方警察及收税吏等都由省长任命。 3.建立了组织严密的警察系统和一个由40万人组 成的军队,以监视人民的社会生活和镇压人民革 命运动。 4.文化教育界施用高压手段。
(二)农奴制的危机 农奴制经济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 发展。讨论为什么? 在自由劳动力中,绝大多数也是代役租 农民,他们随时可被地主召回劳动,影 响了工厂的正常生产。在对外贸易中, 俄国出口农产品,进口工业产品,沦为 西欧各国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

历史183.4 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俄国1861年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其评价;美国的领上扩张和西进运动;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及内战过程;《宅地法》和《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德意志统一的历史条件及三次王朝战争;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意大利统一的条件、过程及其评价;加富尔;19世纪中期日本幕府统治的危机、武装倒幕;明治维新的改革措施、意义、成功的原因。

2.能力要求:(1)分析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及意大利统一、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条件。

(2)运用历史的辩证的(两点论、重点论)方法评价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及意大利统一、明治维新等历史事件和林肯、俾斯麦等历史人物。

(3)比较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的异同。

(4)从政治体制、力量对比、改革措施和国际背景等方面,分析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3.情感目标: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已成为世界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趋势,欧美日等国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资本主义制度最终战胜了封建制度,确立了自己在全世界的统治。

明治维新不仅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而且为亚洲一些立志要摆脱落后状况,实现民族振兴的人们提供了经验。

课时安排3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俄国1861年改革、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统一等事件发生的背景是重点。

这些事件的发生尽管有其个性,但无一例外是受到本国19世纪中后期资本主义发展推动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该时代的特征。

(2)俾斯麦及其“铁血政策”的分析评价是重点。

19世纪中期,德意志统一已是大势所趋,统一条件已基本具备。

而俾斯麦在统一过程中,充分展现其政治、军事、外交才华,纵横捭阖,尽管其“铁血政策”充满暴力,并带有军国主义色彩,但极大地推动了德意志统一的进程。

对这一重要人物和重要政策做出恰当评价,进一步深化“时势造英雄”这一基本历史观点。

19世纪40---60年代

19世纪40---60年代

主观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入侵中国绝不是为了促 进中国的发展, 进中国的发展,而是为了其本国资本主义发展而 试图控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 试图控制中国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西方国 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 家用武力入侵的方式打开中国国门,割占我国的 领土,破坏我国的海关制度,通过不平等条约取 领土,破坏我国的海关制度, 得大量侵略特权等, 得大量侵略特权等,这都严重践踏关于国家主权 不得侵犯的国际法, 不得侵犯的国际法,严重破坏和侵蚀了我国在政 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 治和经济方面的主权;西方国家大肆掠夺我国经 济和自然资源, 济和自然资源,长期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 发展.这些都足以证明,西方国家对我国的入侵 发展.这些都足以证明, 对我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 对我国是一场不折不扣的灾难,是西方国家对中 国和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国和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
举出19世纪 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举出 世纪60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世纪 年代中外各国发生的重大历史变化 试从这些变化中说明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试从这些变化中说明中国在世界所处的地位.
1 9世纪 0年代,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变,日本明治 世纪6 年代, 世纪 年代 美国内战,俄国农奴制改变, 维新,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等, 维新,意大利和德意志统一等,说明列强受工业革命的影 采取不同的形式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响,采取不同的形式确定了资本主义制度.世界资本主义 的发展已成为历史的主流. 的发展已成为历史的主流. 处于1 世纪 年代的清朝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 世纪6 处于 9世纪 0年代的清朝政府同西方列强签订了 北京条约》 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北京条约》,扩大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清政府总 理衙门的设立,说明了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 理衙门的设立,说明了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洋 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务运动的兴起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说明了中国资本主 义经济正处在起步阶段. 义经济正处在起步阶段. 从以上史实证明,列强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从以上史实证明,列强已经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中 国正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 国正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迈进.列强已经基本上完成了 工业革命,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 工业革命,而中国资本主义经济还处在早期发展阶段.由 此可见,中国在世界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此可见,中国在世界上,在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在经济 上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上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

1208第六章(单选题)

1208第六章(单选题)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项选择题1.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C )国家。

A.君主立宪B.殖民地C.军国主义D.霸权主义2.19世纪(C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

A.40年代B.50年代C.60年代D.60年代3. 19世纪60年代(C )以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国家。

A.昭和执政B.天照变法C.明治维新D.幕府改革4.19世纪60年后,日本逐渐发展成为军国主义国家,发动和参加了一系列侵略战争,其中大多数是( A )。

A.侵略中国B.侵略朝鲜C.侵略琉球D.侵略马六甲5.日本1874年租借美国军舰进犯中国台湾遭挫,但侵占了( B )。

A.马六甲王国B.琉球王国C.朝鲜国D.斐济王国6.日本1894年进兵( C ),挑起甲午战争。

A.琉球王国B.斐济王国C.朝鲜国D.马六甲王国7.日本1894年进兵朝鲜,挑起甲午战争并侵占了中国(C )。

A.旅大B.青岛C.台湾D.山东8.1904年日本发动(D )侵犯中国东北领土和主权。

A.日德战争B.日美战争C.中日战争D.日俄战争9.1915年日本在中国领土上对德国宣战,占领中国(A )。

A.青岛B.大连C.济南D.山东10.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B )国家,对外疯狂扩张。

A.殖民主义B.法西斯军国主义C.霸权主义D.军事独裁1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迅速成为法西斯军国主义国家,成为亚洲(B )。

A.殖民新霸主B.战争策源地C.英美抗衡国D.领土扩张国12.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B )宣示八条《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对华侵略扩张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A.御前会议B.东方会议C.内阁会议D.昭和策对13. 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宣示八条(B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政策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A.《田中奏折》B.《对华政策纲要》C.《东方对策》D.《大陆政策纲要》14.1927年,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在“东方会议”上宣示八条《对华政策纲要》,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A )进一步发展和具体化。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特征

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特征中国近现代史阶段特征一、19世纪40、50年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政治:中国的社会性质、社会主要矛盾、革命任务和革命性质发生根本变化,中国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经济: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外商企业在通商口岸建立。

3、思想:萌发“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4、外交:闭关锁国的局面逐渐被打破,中国被迫日益对外开放。

二、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1、政治: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进一步加深,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并于19世纪末登上政治舞台。

2、经济: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洋务运动走出近代化(经济工业化)的第一步;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得到初步发展;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从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

3、思想:西方民主思想开始传入;近代民主思想开始产生,地主阶级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维新思想(特别是政治上要求君主立宪制)逐步成为历史潮流(早期维新思想和康、梁维新思想)。

三、20世纪初: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北洋军阀(袁世凯)的统治1、政治: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高涨和失败;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失败;革命党人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进行斗争。

2、经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短暂的春天)。

3、思想:三民主义成为资产阶级的革命指导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并存。

西方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民主共和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

4、外交:南京临时政府承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

四、1915年~1927年:革命的新曙光和国民革命运功1、政治:中国人民同列强支持的北洋军阀的矛盾;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中共诞生;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实行国民革命;国民政府出师北伐,基本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统治。

2、思想: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孙中山提出新三民主义。

世界史第三章第四节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俄、美

世界史第三章第四节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1)俄、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指的是 什么?“自上而下解放农民”又指什么?
农民暴动;
(2)结合材料一、二,说明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主观 目的是什么?
缓和社会矛盾,挽救统治危机。
农奴制改革
如何评价1861改革?
(1)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 国历史上的一个由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的重要转折点。 (2)废除农奴制,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客观上推动了 俄国资本主义的发பைடு நூலகம்;俄国资产阶级力量增强,沙皇 专制统治的阶级基础扩大了,沙皇的专制政权逐渐成 为俄资产阶级和地主阶级的联合专政。 (3)改革不彻底,它实质是地主阶级对农民阶级 的合法掠夺(因为它是在保护地主利益的前提下进 行的)。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主要指:它没有 触动沙皇专制制度。因为:俄国的改革是由代表农 奴主利益的旧政权自上而下进行的)
西部开发
美国的“西进运动”与中国的“西部开发”比较: 不同: 1、根本利益不同。美国的“西进运动”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少数资
本家获得巨额利润的愿望。是为了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国的西部 开发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是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2、美:缺乏政府有组织有计划的行动,社会矛盾尖锐复杂,是充 满血和泪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中:则万众一心,顾全大局,有计 划有组织地开发西部经济。 3、美:是先污染后治理;存在严重的民族问题;中:坚持协调发 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弄好西部经济;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的发展,实现民族团结、共同富裕繁荣。
探究:美国内战的历史对解决台湾问题有哪些借鉴
和启示?
作业:
材料一:奴隶制是建立在人性中的自私自利上面的,是与人 热爱正义的天性相违背的。 ——林肯1854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 远 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 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期望它停止分裂。它 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类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回答: (1)据材料指出,林肯对奴役制的态度。 (2)材料二中的“房子”的含义是什么?“一半奴役一半自由 的状况”又分别指什么? (3)如何理解“它或者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 一类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00Å 紫
7600Å 红
400——450——500——550——600——650——760nm 紫 蓝 绿 黄 橙 红
表19-1 可见光的范围
红 橙 黄 绿 青 蓝 紫 光 光 光 光 光 光 光 7700~6200Å 6200~5900Å 5900~5600Å 5600~5000Å 5000~4800Å 4800~4500Å 4500 ~3900Å 3.9×1014 ~4.8 ×1014Hz 4.8×1014 ~5.1 ×1014Hz 5.1×1014 ~5.4 ×1014Hz 5.4×1014 ~6.0 ×1014Hz 6.0×1014 ~6.3 ×1014Hz 6.3×1014 ~6.7 ×1014Hz 6.7×1014 ~7.7 ×1014Hz
E 取上式的旋度,并将 H t
H E t
代入,得
2
E ( E ) H 2 t t
根据矢量分析基本公式
2 ( F ) ( F ) F
电场和磁场紧密相联,其中一个起变化时,随即出现 另一个,它们相互激发形成统一的场——电磁场。
交变电磁场在空间以一定的速度由近及远的传播,就 形成了电磁波。
从麦克斯韦方程组出发,可证明电磁场传播具有 波动性。为简单,讨论在无限大各向同性均匀介质的 情况,此时,介电常数(电容率)ε、磁导率μ是常数, 电导率σ=0。若电磁场远离辐射源,则封闭曲面内的 电荷密度=0, j =0 又据物质方程
H表示磁场强度
D 为位移电流密度 t
B表示磁感强度
ρ为封闭曲面内的电荷密度 B 为磁感强度变化率 t j 为闭合回路上的传导电流密度 哈密尔顿(Hamilton)算符
x0 y0 z0 x y z
D
D表示电感强度(电位移矢量),ρ为封闭曲面内的 电荷密度。 电位移的散度等于该点处自由电荷的体密度。 第一式为电场的高斯定理,表示电场可以是有源场, 此时电力线发自正电荷,终止于负电荷。
第三式为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表示变化的磁场会 产生感应的电场,这是一个涡旋场,其电力线是闭合的, 不同于闭合面内有电荷时的情况。麦克斯韦指出,只要 所限定面积中磁通量发生变化,不管有否导体存在,必 定伴随变化的电场。
D H j t
j 为闭合回路上的传导电流密度 D 为位移电流密度 t
3、电场 E 、磁场 H 同相位。
在介质中,引入相对介电常数, r 和相对磁导率

0
r
0
得电磁波的速度
v c
r r
称电磁波在真空中的速度与介质中速度的比值为介质对电磁 波的折射率
n c v r r
可见光,即能引起人的视觉的电磁波。 它的频率在3.9×1014 ~7.7×1014Hz之间,相应真空中的 波长在7600Å~4000Å之间。 不同频率的光,颜色也不同。频率与颜色如下表所示。
B 0
B表示磁感强度。
磁感强度的散度处处为零。 第二式为磁通连续定律,即穿过一个闭合面的磁通量等 于零,表示穿入和穿出任一闭合面的磁力线的数目相等, 磁场是个无源场,磁力线永远是闭合的。
B E t
E表示电场强度, B表示磁感强度 。
电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磁感强度变化率的负值。

2 ( E ) ( E ) E 2 ( E ) E
由于 E 0

对于 H
E 2 E 2 0 t
2
同理可得
2
H 2 H 2 0 t
B H
(二)物质方程 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用来描述电磁场的变化规律,但在 处理实际问题时,电磁场总是在媒质中传物质在场作用下特性的关系式称为物质方程。 静止的、各向同性的(物质每一点的物理性质不随 方向改变)媒质中的物质方程存在以下关系:
B和H,不考虑磁极化问题,两者方向相同,B 是H与极化的合成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
v 1

与介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有关。
1 E 2 E 2 2 0 v t 2 1 H 2 H 2 0 2 v t
2
称为波动微分方程,表明电场和磁场以波动形式在空 间传播
当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时,其传播速度为
c 1
0 0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c 2.99794 108 m / s 这一数值与实验测定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一致 电磁波具有与光波相同的反射、折射、相干、衍射和偏 振特性,它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作业,证明
B和H,不考虑磁极化问题,两者方向相同,B是H与极化的 合成
E 2 E 2 0 t
2
H 2 H 2 0 t
2
上述两式具有一般的波动微分方程的形式,表明E和H随时 间和空间的变化是遵循波动的规律的,电磁场以波动形式 在空间传播。
面波的偏振方向和大小
对于光波来说,就是平面单色光波的波动公式。 式中
v 是平面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是角频率
z [( t) 称为相位,是时间和空间坐标的函数,表示 ] v
平面波在不同时刻空间各点的振动状态
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2 2 T vT (介质中) 0 cT (真空中) 0 n
H表示磁场强度
磁场强度的旋度等于该点处传导电流密度与位移电 流密度的矢量和。 第四式为安培全电流定律,表示在交变电磁场的情 况下,磁场既包括传导电流产生的磁场,也包括位 移电流产生的磁场。传导电流意味电荷的流动,位 移电流意味电场的变化,两者在产生磁效应方面是 等效的。位移电流的引入,进一步揭示了电场和磁 场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一章 光的电磁理论
19世纪60年代,Maxwell建立经典电磁理论。同
时,他把光学现象和电磁现象联系起来,指出光也
是一种电磁波,从而产生光的电磁理论。
第一节
一、电磁场的波动性
(一)麦克斯韦方程组
光的电磁性质
麦克斯韦方程组是麦克斯韦把稳定电磁场(静电场和稳 恒电流的磁场)的基本规律推广到不稳定电磁场的普通 情况而得到的。
空间频率,波数成为空间角频率。
单色光波的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通过传播速 度由 vT 决定
对于光来说,它也包含了电矢量和磁矢量,从波的
传播来看,电矢量和磁矢量处于同等的地位,但从
光与物质的作用来看,两者不相同。
通常把电矢量 E 称为光矢量,把 E 的振动称为光
振动。在讨论光的振动性质时,只考虑电矢量即可。
复数形式的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波动公式
E A exp[ i (k r t )] ' H A exp[ i (k r t )]
(二)平面电磁波的性质(由麦克斯韦方程组讨 论平面电磁波的性质)(板书)
1、平面电磁波是横波。
波的传播方向与电场方向垂直。 波的传播方向与磁场方向垂直。 2、波矢 K 、电场 E 、磁场 H 相互垂直。
二、平面电磁波及其性质
(一)平面简谐电磁波的波动公式 假设平面波沿直角坐标系xyz的z方向传播,平面简谐 电磁波的波动公式为
z E A cos[ ( t )] v ' z H A cos[ ( t )] v
’ A、A 分别是电场和磁场的振幅矢量,表示平
是振动频率,T为振动周期,为光波波长
引入波传播方向上的波矢量
k
其大小k(称为空间角频率或波数)为
k 2 v
所以,波动公式可写成
E A cos (kz t )
单色光波波动公式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时间周期 性和空间周期性,它表示单色光波是一种时间无限延续、 空间无限延伸的波动,而任何时间周期性和空间周期性 的破坏,都意味着单色光波单色性的破坏。 波长称为单色光波的空间周期,波长的倒数称为
对于非磁性物质, 0
物质方程给出了媒质的电学和磁学性质,它们 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时媒质中大量分子平均作用的 结果。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物质方程组成一组完整的方
程组,用于描述时变场情况下电磁场的普遍规律。
(三)电磁场的波动性 1、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磁场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这种电 场具有涡旋性。 2、任何随时间变化的电场(位移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 磁场,磁场是涡旋的。
物质方程
j E
σ 是电导率
D E B H
ε是介电常数(或电容率)
μ 是磁导率
在各向同性均匀介质中,ε、μ是常数,σ=0。
12 2 2 在真空中, 0 8.8542 10 C / N m
0 4 10 7 N S 2 / C 2
j E
D E
B H
麦克斯韦方程组可简化为
又据物质方程
j E
D E
B H
D B 0 B E t D H j t
E 0 H 0 H E t E H t
麦克斯韦方程组微分形式
D B 0 B E t D H j t
D表示电感强度(电位移矢量)
D B 0 B E t D H j t E表示电场强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