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种子发芽实验(一)(二)1.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2.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3.种子发芽实验采用的是(对比)实验的方法,要能够控制实验的条件,例如:要看水分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温度、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加适量的水,另一组种子保持干燥);要看光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温度、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受到光照,另一组种子不受到光照,放在黑暗的地方);要看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不控制的条件为(光、水、空气、养分),要控制的条件为(一组种子放在常温下,另一组种子放在低温下)。

4.种子发芽阶段需要的养料由(子叶)提供,不需要施肥。

二观察绿豆芽的生长1.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香蕉树、松树、仙人掌三种植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它们的叶同它们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香蕉树生活在热带,长着宽叶,可以更多的蒸发水来适应炎热。

松树生活在高山上少水,叶子是针状叶,这样可以减少水分蒸发适应缺水,仙人掌生活在沙漠等干旱的地方,叶子是刺状叶,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

三蚯蚓的选择1.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2.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3.动植物都会对它们需要的(生存环境)进行选择。

4.请你说出企鹅、青蛙这两种动物各是怎样适应环境的?企鹅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它们混身长满了厚厚的毛,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这样可以适应寒冷的气候。

青蛙,生活在水里和陆地上,到了秋天,它就会钻到泥土里冬眠,这样它就可以安全的过冬了,来年春天它就会回到地面上来。

食物蝴食物网1.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分别是(温度)、(水)、(光)。

2、各种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条件),不同的植物生长的(环境不同),(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是植物生长必备的条件。

3、食物链通常是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由多条食物链组成的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4、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生存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5、生物包括(动物)和(植物)。

(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第二单元:光1、像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如(日光灯、太阳、手电、蜡烛、萤火虫)等都是光源。

2、从不同的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

影子产生的条件是(光源、挡光物和屏)。

一天中影子最长的时间是(早晨和傍晚),最短的时候是(中午)。

3、光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光传播速度很快,每秒约(30 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 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 分钟)。

4、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反射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在生活中人们对光的反射的运用的例子有(汽车反光镜)、(医生用的额镜)、(潜望镜)等。

5、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人们发现(凸透镜)和(凹面镜)能把光线会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6、物体的吸热本领与(物体的颜色)、(表面粗糙程度)以及(阳光的照射角度)有关。

不同颜色的纸,吸热的本领(不同);(深)色物体吸热快。

7、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8、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

它(方便、快捷、卫生、省力、省能源)。

9、我们设计的太阳能热水器怎样升温和保温?答:①把瓶子支起来,背面用锡纸反光;②对着光的一面用透明塑料布盖住;③盒子可以改变角度;④盒子及里面涂成黑色。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重点知识点一、生物与环境。

1. 种子发芽实验。

-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空气。

例如,把绿豆种子分别放在常温下有适量水、空气的环境和低温、干燥、密封(缺乏适宜温度、水分和空气)的环境中,常温下的绿豆种子会发芽,而另一种环境中的种子不会发芽。

- 在设计种子发芽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是满足种子发芽基本条件的一组,实验组则是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如温度、水分或空气)来探究该条件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2. 生物与非生物。

- 生物具有一些共同特征,如能够生长、繁殖、对环境有一定的反应等。

像植物会生长、开花结果繁殖后代,动物会觅食、繁殖、躲避危险等。

非生物则不具备这些特征,如石头不会生长、繁殖,对周围环境没有像生物那样的主动反应。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

例如在一片森林里,树木(生物)的生长需要阳光(非生物)、土壤(非生物)中的养分和水分(非生物),而树木又为动物(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等。

3. 光对生物的影响。

- 光对植物的生长、分布等有着重要影响。

例如,植物具有向光性,向日葵的花盘会随着太阳转动,这是因为植物的生长需要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光的强度、时间长短等因素也会影响植物的开花等生理活动,有些植物需要较长的日照时间才能开花(长日照植物),有些则需要较短的日照时间(短日照植物)。

- 光对动物的行为也有影响。

许多动物具有趋光性,如飞蛾会扑向灯光。

动物的昼夜节律也与光有关,例如昼行性动物(如大多数鸟类)在白天活动,夜行性动物(如猫头鹰)在夜晚活动,这与它们适应环境中的光照条件有关。

4.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 食物链是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

通常由生产者(绿色植物)开始,如草→兔→狼,草是生产者,它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兔以草为食是初级消费者,狼以兔为食是次级消费者。

- 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相互交叉形成的复杂网络。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五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资料
单元1:观察世界
- 观察的意义:观察是科学研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发现事物的规律和特点。

单元2:物体的特性
- 物体的特性:物体包括形状、大小、颜色、质量、硬度等特点,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特性。

单元3:物质与能量
- 物质的特性:物质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它们有不同的形态和性质。

- 能量的转化:能量可以转化为不同的形式,如热能、光能、机械能等。

单元4:生物与环境
- 生物的特征:生物可以有呼吸、运动、生长、繁殖等特征,
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特点。

-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和环境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发展。

单元5:生物的营养需求
- 生物的营养:生物需要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生长和发展所需
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 不同营养物质的作用: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营养物
质在维持生物健康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

单元6:科学实验
- 科学实验的步骤:科学实验包括观察、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整理数据和得出结论等步骤。

- 安全实验: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我们要注意安全,遵守实验室规则,防止发生意外。

单元7:科学探究
- 科学的探究方法:科学探究包括观察、提问、假设、实验、分析和总结等过程,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深入研究科学问题。

---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科学的总复习资料,希望能帮助同学们对科学知识有一个全面的复习和回顾。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总结一、生物和环境1.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依赖环境,环境影响生物。

2.生态系统的组成:非生物因素(阳光、空气、水、土壤等)和生物因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

3.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是表示生物之间捕食关系的线状结构,食物网是多个食物链相互交织形成的复杂结构。

4.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太阳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植物的能量,动物通过捕食植物或其他动物获取能量。

二、物质的构成1.物质的三态:固态、液态、气态。

2.物质的分类:元素和化合物。

3.元素的分类: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

4.化合物的分类:酸、碱、盐和氧化物。

5.化学反应的概念:物质发生性质改变的过程。

6.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反应物在左边,生成物在右边,用“+”连接,用“=”表示相等。

三、地球的运动1.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地球围绕太阳运动称为公转,地球自身旋转称为自转。

2.四季的形成原因:地球公转轨道与黄道面的倾斜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变化。

3.昼夜的交替原因:地球自转使得地表不同地区在不同时间受到太阳照射。

4.五带的划分: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南寒带。

5.时区和日界线的概念:地球上划分为24个时区,相邻时区的交界线为日界线。

四、物体的运动1.运动的分类:平动和转动。

2.速度和加速度的概念: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加速度表示速度变化的快慢。

3.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4.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加速度不变。

5.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忽略空气阻力,重力作用下的竖直向下运动。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最新最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1.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来,影子在(西边);中午太阳升到正南方,影子在(北边);傍晚,太阳从(西方)落下去,影子在(东边)。

2.太阳运动的规律是:(由东向西),太阳高度是(低—高—低)。

3.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由西向东),影子的长短变化是(长—短—长)。

4.一天中气温的变化是(低—高—低)。

5.(早晨、黄昏)时,影子(长),说明太阳(斜射地面),此时温度(低);(正午)时,影子(短),说明太阳(直射地面),此时温度(高)。

6.很久以前,人们就注意到(太阳的运动)和(投影的变化)是有规律的,人们就利用这个规律来(计算时间)。

当时的(计时工具)被称为(日晷)或(太阳钟)。

(日晷)是测量时间的工具。

7.(太阳钟)是利用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

8.(日晷)由(晷面)和(晷针)两部分构成。

9.日晷有(赤道日晷)和(地平日晷)两种。

10.使用手掌日晷时要注意:面向(正南方),(掌心)向上,平端(横放)在胸前;上午用(左手),下午用(右手)。

11.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昼夜的形成原因是(地球的自转)12.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13.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都围绕地球旋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14.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不是太阳在运动,而是地球绕着太阳在旋转,(昼夜的变化)是(地球自转)的结果。

15.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定在晚上8点,那么,美国应该在(上午),德国应该在(中午),澳大利亚应该在(晚上)收看实况直播。

16.月球圆缺的样子叫做(月相)。

月相的周期性变化是(一个月).17.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

18.随着月球围绕(地球)的公转运动,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蛾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凸月—下弦月—蛾眉月)。

19.月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1课、地球内部有什么填空:1.从地面到地球核心有(6000)多千米,最守旧的钻机钻探深度不过( 10)千米。

2. 地动波可以向(四面八方)散播,有的可以连续传到(地心)。

地动波碰到差别的精神,就会有差别的(反射)和(折射)。

3.科学家利用(地动波)、(磁力)等提供的消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4.地球内部可以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5.地壳由(岩石)组成,厚(5—70)千米,地幔由(硅、铁、镁)组成,厚(2900多)千米,地核由(铁、镍)组成,厚(3400多)千米。

简应:1.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情况的?应:是利用地动波、磁力等提供的消息,对地球内部情况进行探知。

2.了解地球内部的运动会对我们的生活孕育发生什么影响?应:晓得火山喷发、地动的发生光、所在,可制止它对人类形成灾难。

3.熟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

应:地球内部划分为三层,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

地壳是最外面的一层,厚5—70千米不等;地壳下面是地幔,厚2900多千米,温度正在1200℃到2000℃之间;地幔下面是地核,厚3400多千米,温度可达5000℃。

2课、火山1、火山喷发是一种壮瞧的自然景象,它是地球内力作用的结果。

2、1980年5月18日(圣海伦斯火山)受地动影响喷发。

3、地壳深处的岩浆正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沿着地壳裂隙向上升,正在地壳相比薄的部位或者地壳裂缝距地面较近处,上升的岩浆正在巨大压力下冲出地面,组成火山。

4、火山喷发所带来的影响。

(1)地表外形的改变。

火山喷发组成火山口湖、圆锥形火山和火山岛(2)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灾难——烧毁森林、衡宇,覆盖农田和都市,净化空气;同时火山喷发也会给人类带来很多好处,如正在岩浆向上挪动和喷发的过程中,会正在地下组成铁、铜、金刚石等多种矿藏,火山灰是农作物的上等肥料。

火山喷发使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而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如日本的富士山、中国长白山的天池、五大连池的火山群、火山地热喷泉,景象非常壮瞧,还有的地区利用火山地热来发电,即地热能。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人教版)

五年级科学上册期末总复习资料(人教版)第一章:我们的身体1.1 身体结构- 人体由头、躯干、四肢组成- 头部的主要器官有眼、耳、鼻和口- 脊柱的作用是支撑身体,保护脊髓- 骨骼的作用是保护内部器官,使身体保持形态- 肌肉的作用是使身体产生运动,保持体型1.2 身体的感觉-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是人的五种感觉- 探究眼的结构和视觉- 探究耳的结构和听觉- 探究鼻的结构和嗅觉- 探究舌头的结构和味觉第二章:生物与非生物2.1 生物和非生物- 生物和非生物有哪些区别- 植物和动物的不同之处- 动物的运动方式- 植物的按需生长特点2.2 生物的繁殖-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性繁殖、无性繁殖- 动物繁殖的方式:卵生、胎生、产卵第三章:力3.1 力的引入- 什么是力- 力在生活中的应用3.2 浮力与密度- 什么是浮力- 浮力的应用- 什么是密度-密度的计算公式3.3 摩擦力- 什么是摩擦力- 摩擦力的应用第四章:食物4.1 饮食结构- 营养物质的作用- 食物的分类- 食物的消化吸收4.2 植物的制作食物- 光合作用的过程- 从植物到食物4.3 动物的摄取食物- 动物的消化器官- 消化器官的功能第五章:天文和地理5.1 地球的旋转和公转- 地球的自转、公转- 四季的变化5.2 空气、水和天气- 空气存在的意义- 水存在的意义- 大气对地球的保护和影响5.3 地球的分层- 地球的组成- 地球的分层结构第六章:科学实验6.1 科学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后的处理和探究6.2 探究水的成分- 实验步骤- 实验结果及分析- 实验启示。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学习内容第一单元光与色彩1.光源1.(自己)可以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光源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3.自然光源:(太阳)、(闪电)、(萤火虫)、(发光水母)、(极光)。

人速光源:(点燃的蜡蚀)、(点燃的油灯)、(开启的电灯)、(篝火)、(火炬)、(手电筒)、(点燃的火把)。

月亮、彩虹、玻璃幕墙、反光板等不是光源。

4.蜡烛发光过程:点燃烛芯,蜡油受热熔化,熔化的蜡油随着烛芯燃烧,发光发热,蜡烛变短。

5.细钢丝发光过程:(通电)时,细钢丝(发热),(逐渐)变红发光。

6.物体发光需要(能量)。

2.光的传播1.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3.射击瞄准时,光的传播路径是靶标→准星→人眼。

4.皮影表演时,光的传播路径是光源→皮影人偶→幕布→人眼。

3.光的反射1.光线照射到物体表面后刽(折返),这种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几乎所有的物体都可以(反射光)。

3.(不同)物体表面反光效果是不一样的,物体表面越光滑反光效果越好。

4.反光效果最好的物体是(镜子)。

5.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的太阳的光。

6.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现象设计制作的。

7.光从太阳或火焰发出,照射到物体上,被物体反射后进入人眼,人因此看到了物体。

8.手影游戏、猴子捞月、凿壁偷光、杯弓蛇影、一叶障目、圣火采集,其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猴子捞月、杯弓蛇影、圣火采集。

4.七色光1雨后彩虹的形成与(阳光)有关系。

2.利用镜子、水雾和三棱镜可以制造“彩虹”。

3.用三棱镜可以将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光,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4.彩虹的颜色从(内圈)至(外圈)接顺序是:紫、靛、蓝、绿、黄、橙、红。

5.夏天的傍晚,雨过天晴,能看见彩虹的方向是(东方)。

6.光既可以(混合)也可以(分离)。

第二单元热传递5.热传导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热传导)。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

部编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总结【完整版】第一章:生物和生态环境- 生物:植物、动物、人类- 生物栖息地:陆地、水域- 生物的分类:按栖息地分、按动物特点分- 生态环境:空气、水、土壤等- 保护生态环境:节约用水、垃圾分类、开展环保公益活动第二章:有昆虫的生活- 昆虫:蚯蚓、蜘蛛、蚂蚁等- 昆虫的分类:按生长状态分、按特征分- 昆虫的生活性和生存方式-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第三章:水中生物的生活- 水中生物:鱼、蛙、龟、虾等- 水中生物的生活- 水体的净化第四章:物体的运动- 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抛体运动、圆周运动- 物体运动与力的关系:火车行驶的平稳、离心力撑伞、拉力捕鱼等- 滑行:风筝、滑翔机等- 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第五章:磁与物的运动- 磁铁的特性:南北极、磁力线- 磁性材料:钢铁、镍、钴- 磁铁的用途:指南针、电铃、电动机、电磁铁- 物的运动:滑动、滚动和转动第六章:声音与物体的振动- 声的来源:声源、声响- 声的传播:空气、固体、液体- 声音的强弱、高低- 振动的产生:弹性形变、剪切形变、扭转形变- 振动的现象和应用第七章:光与视觉- 光的传播:直线传播、分散、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彩:白光、三原色- 视觉的产生:眼睛的构造和原理、物体的颜色- 光的应用:光的反射、折射、光电效应、能源利用第八章:科学探究- 做实验的基本原理- 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步骤- 科学实验中的误差- 科学实验中的安全问题- 科学实验中的数据记录和处理- 科学实验中的观察和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第一课有关光的思考光1.光源是指那些自身能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

2.太阳、激光笔等光源发出的光非常强烈,直接观察会对眼睛造成伤害。

3.夜视仪可以将人眼看不见的光转换成电子信号,让我们在黑暗的环境中看到物体。

4.月亮不是光源,它的光来自于反射太阳的光。

第二课光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我们的眼睛,引起视觉效果。

2.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3.声音可以绕过障碍物继续传播,但是光沿直线传播,不能绕过障碍物。

第三课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1.光能穿过透明的物体。

2.当光照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时,光不能穿过不透明的物体,并且会发生反光或反射。

3.日食和月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

4.日食:日、月、地三者成一线或近似一线,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地球上位于月影部分的人们就看不到太阳,形成日食。

第四课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吗1.光在传播中遇到透明物体或半透明物体时,能穿过或部分穿过物体继续进行传播。

2.光在同一种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遇到不同的物质时会在界面处发生改变。

3.海市蜃楼是一种光学现象。

4.光线可以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这被称为折射现象。

第五课认识棱镜1.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光的路线发生变化,这被称为光的折射现象。

2.光由空气斜射入其他透明物体,比如玻璃,也能发生折射现象。

3.太阳光看起来几乎是白色的,其实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等各种颜色组成。

4.雨后出现彩虹,除了需要太阳光和空气,还需要有水滴聚集在一起。

5.中国人在公元10世纪,把经日光照射以后的天然透明晶体叫做“五光石”或“放光石”,认识到“就日照之,成五色如虹霓”。

五光石或放光石相当于三棱镜。

第六课光的反射现象1.我们通常说的镜子“反光”在科学上指的是光的反射。

2.从镜子中能看到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现象,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3.我们能够看到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科学知识点五年级上

科学知识点五年级上

科学知识点五年级上科学是探索自然界奥秘的一门学科,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知识点的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帮助他们建立起对周围世界的初步理解。

以下是一些适合五年级上学期学生学习的科学知识点:一、植物的生长植物是自然界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

五年级学生可以学习:- 植物的组成部分: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 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性。

- 植物如何通过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

二、动物的分类动物王国是多样化的,了解动物的分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它们。

学生可以学习:- 动物的分类基础: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和鱼类。

- 不同动物的生活环境和习性。

- 动物的适应性特征,如保护色、冬眠等。

三、地球和宇宙地球是我们的家园,而宇宙则是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

学生可以了解:- 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

- 太阳系的组成,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带和彗星。

- 星座和季节的变化。

四、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学生可以学习:- 物质状态变化的过程,如熔化、凝固、蒸发和凝结。

- 温度对物质状态的影响。

五、力和运动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学生可以探索:- 重力、摩擦力、推力和拉力等不同类型的力。

- 力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包括速度和方向。

六、简单机械简单机械可以帮助我们更容易地完成工作。

学生可以学习:- 杠杆、滑轮、斜面和轮轴等简单机械的工作原理。

- 如何使用简单机械来提高工作效率。

七、电和磁电和磁是自然界中两种基本的力。

学生可以了解:- 电的产生、传导和使用。

- 磁铁的性质和磁场的概念。

八、环境保护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生可以学习:- 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

- 垃圾分类和回收的重要性。

- 节能和减少浪费的生活方式。

通过这些科学知识点的学习,五年级的学生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五年级科学知识点整理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完整版第一单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的最基本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宜的温度。

不需要阳光和土壤。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植物生长的环境包括: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5.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生物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蔷薇花丛中动植物之间存在着食物能量的交换关系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0.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起生态系统的变化。

11.如果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2.沙尘暴是污染环境、危害我们生活的一种恶劣天气。

13.猎隼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1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

1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概述一、科学探究1. 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 观察和实验:观察的基本方法、实验设计的原则、数据记录和分析。

3. 科学态度:好奇心、求知欲、客观性、合作精神。

二、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态平衡的概念。

3. 植物的生长:种子的结构和功能、植物的光合作用、植物的呼吸作用。

4. 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繁殖、动物的发育过程、动物的迁徙和冬眠。

三、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状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的转换、物态变化的过程。

2.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密度、溶解性、酸碱性。

3. 能量的转换和守恒:能量的形式、能量转换的基本原理、能量守恒定律。

4. 简单机械:杠杆原理、滑轮系统、斜面和楔子的原理。

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地壳、地幔、地核的构成。

2. 地球的运动: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季节的形成、昼夜更替。

3. 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洪水、干旱的形成原因和预防。

4. 宇宙的探索:太阳系的构成、恒星和行星的区别、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五、科技与生活1. 科技的发展:三次工业革命的概述、现代科技的发展趋势。

2. 科技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清洁能源的利用。

3. 科技与健康:健康饮食的重要性、科学锻炼的方法。

4. 科技与信息:互联网的基本知识、信息安全和网络素养。

六、科学实践1. 实验操作技能: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的规范。

2. 科学项目设计:项目选题、计划制定、实施步骤、成果展示。

3. 科学思维培养: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4. 科学伦理:科研诚信、生物伦理、环境保护的伦理要求。

请注意,上述内容是一个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的概述,具体的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可能会根据不同地区和学校的教学计划有所差异。

教师和学生应参考具体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来准备和复习。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小苗的诞生1、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气】。

2、一粒种子就是一个【幼小的植物体】。

只有【条件合适】时,种子才能萌发成幼苗。

3、在自然界,种子春天才开始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温度】。

4、浸泡在水中的种子,水面上的种子能萌发,而下面的种子却没有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足够的空气】。

5、雨后种子容易萌发,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

6、我国“神舟三号”2002年4月1日成功地返回地面。

首次成功搭载并返回用于推广的植物试管苗是【葡萄】、【树莓】和【兰花】。

7、通过实验表明我国研制的飞船,其生命保障系统很完善,【温度】、【光照】、【空气】、【水】等能够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

8、在自然界,种子一般在【春季】才开始萌发。

9、怎样制作种子标本盒?①收集各种植物的种子。

○2选择好的,并按自己指定的标准分类。

○3利用干燥、透明的小盒或小瓶分类、分装。

○4盒内放干燥剂和防虫药。

○5收集各类种子资料制作标签,对号贴上标签。

○6说明制作日期及制作人。

第二课土壤与植物的生长1、在农业生产中,发现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花生种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产量不同。

这说明【土壤对植物生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2、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分成三类:含沙多的叫【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叫【黏质土】;沙和黏土含量差不多的叫【壤土】。

3、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这三种土壤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沙质土②壤土③黏质土】。

4、由土壤的渗水能力我们可以推测出,土壤的保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①黏质土②壤土③沙质土】。

5、沙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强】;黏质土的【渗水能力最弱】。

6、黏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强】;沙质土的【保水能力最弱】。

7、除了渗水性以外,【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等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影响。

8、沙质土:含砂粒较多,土质松散,渗水快,保水能力差,易干旱,用手捏不成团。

黏质土:含黏粒较多,土质黏重,易板结,渗水慢,吸水,保水能力强。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一、基础知识。

1、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适宜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适当的空气。

2、在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中,光、温度、水等三个条件适合我们进行实验研究。

3、种子发芽实验中,要用放大镜观察绿豆种子,测量它们的大小,再把它们画下来,并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它们。

4、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改变。

说明植物具有一定的适应环境的能力。

5、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6、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7、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环境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

8、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9、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二、解释概念。

1、食物链: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做食物链。

2、生产者:食物链中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

3、消费者:食物链中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4、食物网: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事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5、生态系统: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一片森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6、生物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做生物群落。

三、举例。

1、植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香蕉树生活在降水丰富的热带地区,所以叶子非常阔大。

②松树生长在降水相对较多的温带地区,所以叶子细长成针形。

③仙人掌生长在干旱的沙漠地区,所以叶子退化成了叶刺。

④白杨树生长在多风的北方地区,所以树干长得十分高大。

⑤橘子树生长在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南方才能结出甘甜可口的果实。

……2、动物适应环境的例子。

答:①候鸟(如大雁)为了找寻适合生活的环境条件会迁徙。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如: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

草(生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要点(1单元)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周围环境,只有当环境满足生物需要时,生物才能够生存下来。

2、所有动物的生存最终都离不开植物,一些动物离不开另一些动物。

3、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必需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植物生长必需条件是:水、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肥料.土壤.4、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如:香蕉(热带雨林)、松树(寒温带)、仙人掌(热带荒漠)。

5、蚯蚓喜欢生活在黑暗、湿润的土壤里。

6、各种动物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要。

当环境不适合它们生存时,它们会重新选择合适的生活环境,否则它们将难以生存。

7、动物在形态、构造和习性上都有它们各自适应环境的本领。

8、生物之间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由多条食物链构成网状结构,叫做食物网。

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做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做消费者。

9、从食物网中我发现:(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2)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3)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4)植物是食物链的最低层,凶猛的肉食动物是食物链的最高层;(5)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他多种生物的生存,因而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10、校园花园食物链:蔷薇花→蚜虫→瓢虫→小鸟。

生产者:蔷薇花;消费者:蚜虫、瓢虫、小鸟。

11、生物和非生物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如:一个湖泊、一片树林、一个海洋。

12、制做生态瓶四个步骤:(1)大油桶,剪掉上面一部分,并清洗(2)装一层淘洗干净的沙,装入半桶自然水域的水;(3)种上水草,在水面放一些浮萍;(4)植物存活后,放入小鱼、小虾、田螺。

13、生态瓶中加自然水域中的水,是因为其中有微生物,它是水中小动物的食物;水草的作用是供给小动物的氧气、食物也是小动物居住、游玩、藏身的地方,同时可以吸收小动物粪便清洁水。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 地球和宇宙
-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近似球形的天体,围绕太阳公转,同
时自转。

- 太阳系的组成:包括太阳、八大行星及其卫星、小行星带、彗星等。

-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绕地球旋转,对地球的潮汐有影响。

2. 物质和能量
- 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 能量的转换:如热能、电能、光能等,能量在转换过程中总量保
持不变。

- 简单机械:包括杠杆、滑轮、斜面等,它们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和
大小。

3. 生物和环境
- 生物的基本特征:需要营养、进行呼吸、排出废物、对外界刺激
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

-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 食物链和食物网:描述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关系。

4. 人体生理
- 人体的主要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 人体对疾病的防御:免疫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5. 科学探究方法
- 观察:科学探究的基础,通过观察收集信息。

- 实验: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实验来验证假设。

- 数据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6. 科学、技术与社会
-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如交通、通讯、医疗等方面的进步。

- 科学伦理: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 环境保护: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学习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措施。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整理

五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复习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1.种子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做对比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往往只有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3.研究“种子发芽与水的关系”,得到水的一组叫“对照组”,得不到水的一组叫“实验组”4.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5.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6.绿豆芽生长需要土壤、水份、阳光、空气、适宜的温度。

7.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它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8.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9.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10.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互相依赖,互相影响的。

11.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12.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13.写食物链。

草、兔、鸟、蛇、蝗虫、鹰1草→兔→鹰2草→蝗虫→鹰3草→鸟→蛇4草→鸟→蛇→鹰5草→兔→蛇→鹰 6草→蝗虫→蛇→鹰1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5.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结束。

16.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以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食物网。

17.像池塘里的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18.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都可以看出是一个生态系统。

19.减少生态瓶中的水,会减少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20.改变生态瓶中的一种生物,会影响其他生物。

21.增加生态瓶中的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更多的氧气,但生态瓶中的动物不是越多越好。

22.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23.如果生态系统的一个环节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24.为了保护生态平衡,我们应该不乱砍滥伐、不过度捕杀、植树造林、保护环境、建立自然保护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科学》复习知识点(全)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复习知识点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绿豆芽生长必须条件:光照;土壤;二氧化碳;适宜的温度;水分。

绿色开花植物的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阳光、土壤。

4、蚯蚓对环境有一定的需要,蚯蚓喜欢阴暗、潮湿、有丰富有机质的环境。

5、像蚯蚓一样,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6、植物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当环境改变后他们会努力适应环境的变化。

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女口:草—兔—蛇类—猛禽—食腐动物。

草(生产者)兔(一级消费者)蛇类(二级消费者)猛禽(三级消费者)食腐动物(分解者)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箭头方向是从生产者开始到消费者:生产者—消费者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丕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

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系统。

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物群落。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人类的活动会造成一定的生态失衡,如果生态平衡长时间打破,地球上的生物会遭到很严重的影响。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1)草—兔—鹰(2)草—蝗虫—鸟—鹰(3)草—鸟—蛇—鹰(4)草—兔—蛇—鹰17、绿豆种子根的向水性:种子的根会向有水的地方长。

绿豆芽的向阳性:长出真叶的绿豆牙的茎会向光照强的地方长。

18、做绿豆种子发芽必须需要水吗?”的实验时需要使用多颗绿豆,以确保无偶然性。

19、必须要让生态瓶里的生物与非生物互相依赖,循环作用,形成一个生态系统。

20、生态平衡破坏的例子:澳大利亚在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是没有兔子的,是英国殖民者将兔子带到这片大陆来并进行养殖。

刚开始只是监狱和少量自由民自给自足,后来有兔子逃离饲养地到达野外,由于没有大型食肉动物等天敌,兔子繁殖失控,泛滥成灾。

21、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南非探险队登上南极的马里斯岛后,船上的几只老鼠也被带上了小岛。

因为老鼠没有天敌,两年后,这个小岛成了鼠岛。

为了消灭老鼠,探险队运来四只家猫,结果老鼠逐渐少了,而猫迅速繁殖,最终成了灾难。

22、动物的身体构造、行为习性是在长期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的。

环境影响动物,反过来动物也影响环境。

动物在长期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独特的习性。

23、观察动物之后,科学家常常用图画准确地记录动物的特征,并用文字补充说明图画不容易表达的内容。

24、我们常常做对比实验,它需要有两组实验数据,分别是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在做对比实验时, 只允许改变一个条件,其余条件都不改变。

25、简答题1•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将会发生什么现象?为什么?答:如果在草原上过度的放牧,那么草原上的草就会被吃光,其他的生物因缺乏食物而饿死或迁移, 草原最后可能会变得荒芜,从而引发沙尘暴等恶劣天气。

这是因为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

2•在“水稻鼠—蛇 ^老鹰”这条食物中,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你推测一下这条食物中的其他三者会出现什么的变化?为什么?答:如果蛇遭到了大量的捕杀,那么田鼠就会大量的繁殖,水稻就会被田鼠吃光。

老鹰因为蛇的大量捕杀而没有食物吃,最终会饿死或飞走了。

3•破坏生态平衡对人类将会有什么影响?答:破坏生态平衡,将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动植物数量失衡,人类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食物减少,疾病增加,严重的将导致人类无法生存。

第二单元《光》复习知识点一、基础知识1、影子产生的条件:光源、挡光物、屏。

影子的位置会随着光源的位置、照射角度的改变而改变。

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长短的变化是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树的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即早晨太阳在东偏北,影子在西偏南;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偏北,影子就在东偏南。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4、人们很早就知道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来测定时间。

5、古代的人们曾经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如日晷。

6、光是以直线的形式传播的。

光的传播速度是每秒30万千米。

太阳离地球的距离为1.5亿千米•从太阳发出的光到达地球约需要8分钟。

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挡光物会有影子因为光是直线传播的。

7、反射光也是沿直线传播的。

8、许多光源在发光的时候也在发热。

太阳在给我们带来光明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温暖。

9、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0、人们发现凹面镜和凸透镜能把光线汇聚起来•形成强光和高温。

11、太阳是地球最大的光源。

12、太阳的外部温度约摄氏6千度•内部温度约摄氏2千万度。

13、物体的颜色与吸热的本领有关,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强。

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

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深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强•反光能力弱浅色的物体吸热的本领弱•反光能力强。

14、物体受阳光照射角度与吸热有关•物体与阳光垂直比倾斜吸热强。

15、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

16、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17、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和所采用的材料、结构,运用的原理有关。

18、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我们要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19、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集热器、保温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

二、解释概念1、光源:像电灯这样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2、投影: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做投影3、光的反射: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

三、举例1、你所知道的光源。

答:太阳、点燃的蜡烛、打开的电灯、星星、萤火虫、打开的手电筒。

2、投影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皮影戏、电影、手影表演3、生活中光的反射原理的运用。

答:①汽车反光镜②医生带的额镜③潜望镜④利用激光反射器测量地球与月球的距离⑤照明灯上的灯罩4、凹面镜和凸透镜原理的应用。

答:①放大镜②望远镜③古代人用凹面的铜镜取火④利用凹面镜原理做成的太阳灶⑤奥运会圣火火种是利用凹面镜取得的⑥普里斯特列让某些物质在凸透镜聚光产生的高温下放出的各种气体,从而发现了氧气。

5、太阳能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答: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发电站、太阳能充电器、太阳灶、太阳能温室四、简答1、影子有什么特点?答:①影子会随着光源的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

②影子的大小与挡光物体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即距离大影子小,距离小影子大。

③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2、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是怎样变化的?答:影子的方向和长短随着太阳的方向和位置的高低来变化。

即早晨太阳在东,影子在西;中午太阳偏南,影子就偏北;下午太阳在西,影子就在东。

清晨和傍晚太阳位置最低,影子最长;正午太阳位置最高,影子最短。

3、影子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影子总是在背光的一面?答: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了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光照不到的地方就会留下一个暗区,这个暗区形成了影子。

4、光有哪些特性?答:①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②光能反射。

5、照明灯上为什么要装灯罩?答:这是因为需要增强反光的原因。

因为灯罩可以把灯泡向上的光反射到下方,和本来向下的光线合在一起,增加亮度。

6教师的墙壁为什么要涂成白色?答:墙壁涂成白色是因为白色物体反光较强,可以增强教室内的反光,使教室更加明亮。

7、人体能调节光线射入的器官是什么?如何调节?答:眼睛的瞳孔,当光强的时候瞳孔就缩小,光弱的时候瞳孔就会放大。

8、光的强弱与温度有什么关系?答:光强温度就咼,光弱温度就低。

9、人们为什么夏天穿浅颜色的衣服,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答:夏天温度高,浅色衣服反光能力强,吸收的热较少,所以穿起来较凉爽。

而冬天温度低,深色衣服吸热能力强,反光少,所以穿起来较暖和。

10、宇航服的颜色与光泽和防辐射有什么关系?答:宇航服一般都是银色的,这是因为银色可以减少辐射,可以保护宇航员。

11、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答:利用集热器吸收太阳光,将光能转化成热能,并通过储水箱将热水储存。

五、制作1、日影观测仪的制作。

答:找一根约10厘米长的铅笔、一块平滑的木板、一张和木板同样大小的白纸。

把白纸粘在木板上,再把铅笔用橡皮泥垂直地固定在木板上,就做成了一个简易的日影观测仪。

2、潜望镜的制作。

答:制作材料:画有观察孔和镜子位置的卡纸(或牙膏盒)、相应尺寸的镜子、剪刀。

制作过程:在盒子两对侧边上画两条斜线,使斜线的角度与盒底边成45度,用剪刀将画有斜线的部分剪开,并将镜子镜面相对平行插入纸盒中,然后在镜面对着的纸盒两侧各挖两个观测孔。

这样一个潜望镜就做好了。

3、画出凹面镜聚光原理图第三单元《地球表面及其变化》复习知识点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地球表面有(高原)、(高山)、(盆地)、(平原)、(河流)等各种各样的地形地貌。

地球表面是咼低起伏、崎岖不平的,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

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引起地球表面地形地貌变化的原因1、地球内部运动,如火山和地震;2、地球外部力量的作用,如风化、侵蚀和沉积。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

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