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论文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浅谈顶管施工技术

毕业论文——浅谈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顶管的施工技术文章摘要:板桥江大路污水处理顶管工程,由于合理选择了工具管形式,成功地解决了轴线控制和减阻泥浆等技术难题,只用了100天就完成了全部顶进施工,创造了市优工程。

关键词:顶管机顶进测量第一章工程概况:φ1500mm顶管工程是污水处板桥新城污水处理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排放管总长1808m,管道内径1500mm,从高位井向低位井顶进,埋深5.30~8.40m,顶进施工采用F-B型钢承口式钢筋混凝土管、楔形橡胶圈接口、多层胶合板衬垫。

第二章顶管施工技术第一节控制土压顶管需计算顶进时的控制土压力。

控制土压力除了计算以外还需在顶进时实测,然后拿实测数据与计算的做比较,修正计算值实测的方法是在初始顶进过程中,当机头已完全进入土中以后,需停下来,待4小时以后,观察机头内土压力表的实际读数,此读数即可视为主动土压力,每一顶顶进之前的计算数据均需交监理工程师备案。

顶管机在顶进过程中,其土仓中始终有一个压力,我们称之谓控制土压力为P,当控制土压力P小于顶管机所处土层的主动土压力PA时,土就涌向顶管机土仓,而这往往是由于螺旋输送机排出土的体积大于顶管机推进过程中理论排出土的体积所造成的,因此地面会产生沉降。

反之,如果当控制泥水力P大于顶机所处土层的被动土压力PP时,这往往是由于排土过少而造成了土的过剩,因此地面就会产生隆起。

所谓泥水平衡,即把土仓内的土压力控制在顶管机所处土层的主动土压力与被动土压力之间,也即:P A <P<PP式中:PA-主动土压力(KPa);P-控制土压力(KPa);Pp-被动土压力(KPa)。

这样,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土仓的压力终是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这就是泥水平衡顶管的基本原理。

但是,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主动土压力和被土压力之间的压力值范围较广,又由于土压力的变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而且,在计算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时容易造成误差,所以必须在这个较大范围中取处于中间的那一段,以减少土压力值的波动。

顶管施工技术论文

顶管施工技术论文

顶管施工技术论文摘要:顶管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技术,顶管施工随着管道建设的发展已越来越普及,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宽,相信随着顶管施工的普及和专业化,顶管施工会在不断实践中成熟。

引言顶管施工作为一种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发展中应用日益广泛,特别在埋深较深、横穿道路、交通干道下埋管或离建筑物较近的情况下,最能体现出顶管技术的优越性。

顶管可在可塑至坚硬状态的粘土、不饱和的砂土等稳定土层中顶进,也可在饱和疏松的粉细砂与粉土、淤泥、淤泥质土、干燥的松砂土等不稳定土层中顶进。

1顶管施工的常见问题及技术关键对于繁忙而脆弱的城市交通系统,开挖敷设地下管道势必会造成交通中断,特别是敷设横穿城市主干道下的管道,大开挖埋管必然带来交通阻断,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在非开挖状态下对这些管道进行修复和敷设,浅埋顶管技术有了用武之地。

1.1顶管施工的前期准备及注意事项调查施工现场地上、地下管线分布具体情况:生活区临设搭建及临时用水源、电源铺设或架设;现场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完成;施工主要材料设备进场,项目部技术、管理人员、施工人员进驻工地;项目部组织学习施工图纸,进行图纸设计施工交底,监理、监督交底等;组织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并报上级部门审批;现场封闭围挡,进行施工组织设计交底工作,进入基坑开挖状态。

顶进过程中,应严格控制顶力在允许的范围内,并留有足够的安全系数。

作好地质勘察及资料整理工作,认真编制好施工方案和通过不同土层的技术措施及纠偏措施,确保管道的顺利顶进。

加强操作控制,使顶管均匀平稳,受力均匀,尽可能减少顶进过程中的倾斜、偏移、扭转,防止管壁出现裂缝、变形。

1.2顶管施工技术关键1.2.1顶力问题顶管工程施工前准确计算顶力的大小,不仅有利于合理确定千斤顶的数量和吨位,而且对后背墙体的设计与后背土是否需要加固处理也至关重要。

现以泥水平衡式顶管机在顶管顶进过程中的顶力为例,总顶力包括管道外壁摩擦阻力与工具头迎面阻力,估算计算公式[1]为:F0=∏D1LfK+NF式中:D1为管道外径;L为管道设计顶进长度;fK为管道外壁与土的平均摩阻力,当采用触变泥浆减阻时,粉性土取6.0kPa;NF为顶管机的迎面阻力,NF=(∏D12γSHS)/4。

浅谈市政工程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市政工程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也随之加快,这就要求广大市政工作者在充分了解理论的基础上,更加要结合实际情况来确定施工方案。

本文主要结合作者自身工作经验与某市政工程软土地基中施工泥水平衡法顶管的实例,介绍了泥水平衡预管法的特点及施工要点,提出了泥水平衡顶管法施工在市政工程软土地基中应用的优、缺点,并提供了一些相关性建议。

标签: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1.施工特点及技术要点1.1施工特点泥水平衡顶管法施工具有以下特点:土质适应范围广,能适用于地下水压力很高及变化范围较大的地质条件;可有效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管体周围的土体扰动较小,因此施工引起的地面沉降也较小;与其它类型顶管比较,施工时总推力较小,且可长距离输送泥土,较适宜用于长距离顶管;工作井作业环境较安全,工人劳动强度低;泥水输送弃土的作业连续不间断,因此施工进度较快。

1.2技术要点1.2.1驱动功率大我们用功率富裕系数来衡量掘进机驱动功率对土层适应能力的大小,可由下式表示:a=T/D3.式中:a-功率可靠系数;T-掘进机刀盘的设计扭矩t.m;D-刀盘的直径m.1.2.2具备二次破碎功能掘进机刀盘将岩层破碎后,大块岩石可以被二次破碎后经泥浆输送出来。

1.2.3减阻装置的设置从掘进机开始设置减阻通道,通过使用润滑性能较高的触变泥浆,并选择合理的泥浆浓度来达到减阻目的,使管外壁形成一个泥浆套充满泥浆,从而使管外壁与土层的摩阻力大幅降低,特别是砂土,摩阻力可降低至1.0t/ms左右。

1.2.4自动化程度高掘进机的电器系统应使用可编程控制器来进行控制,提高电器系统的可靠性,增加电器控制的约束点,以减少人为操作的随意性和操作误差。

1.2.5满足方向控制要求掘进机机头灵活好,纠偏节转动灵敏,刀盘能适应土质变化,并要根据不同土质和不同管材设定5~l5ram的超宽量;纠偏要及时但要防止过度。

1.2.6泥水输送能力强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被输送的泥水中存在较多的块状碎石、未被充分搅碎的硬土块或其它障碍物碎块等,故要求泥水系统要具有较强的输送能力。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探讨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探讨


泥水式顶 管施 工分类及 优点
完整 的泥 水顶管系统分为八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
衡 的基 本原 理 。掘 进机 在地 下水位h 的深度 以下施 2 工,掘进机 的直径 与h 相等 ,地下水 的高度 自掘进机 3 底 开始 ,其高度为h 。 1
掘进机 。它有各种形式 ,因而也就有区分各种泥水顶 管施工主要依据 ;第二部分为进排泥系统 。普通泥水 顶管施工的进排泥系统大体相 同;第三部分是泥水处
寸相 同 ,然 后再在前 止水墙 的预 留孔 内安装橡 胶止
水圈。
泥水仓 内的泥水向地下渗透 ,同时也阻隔了地下水 向 泥水仓 内渗透。而泥水仓 内的B E 的梯形压力 同时也 DC 平衡 了土压力 ,从而保持了挖掘面的稳定。 所 以,在停止顶进 时,不仅要关 闭阀门1 ,同 和2 时还 要保 持B E 这个 压力梯 度 。如果停止 顶进过 程 DC 中,由于渗漏或其他原因使这个梯度起变化 ,那么挖

理系统;第四部分是主顶系统 ,它包括主项油泵、油 缸 、顶铁等;第五部分是测量系统;第六部分是起 吊
系统 ;第 七部 分是供 电系统 ;第八 部 分是洞 口止 水 圈、基坑导轨等 附属系统。 泥水式项管施工有以下优 点: 1 .适用 的土质范 围 比较广 ,如在地 下水压 力很 高以及变化范 围较大的条件 下,它 也能适用 。 2 .可有效 地保持挖 掘面 的稳 定 ,对所 项管 子周
大加快施工进度、节省 大量投资,是真正的无污染、高效率的施工技术,文章对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进行
了探 讨 。
关键 词 : 水平衡 顶 管施 工技 术 ; 泥 管道 施 工 ;管道敷设 ;电缆施 工 中图分类 号 : TU9 2 9

浅谈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

图 1 主顶油缸布置示意图
(上接第 78 页)
场必须派专业人员科学配合混凝土原料,确保混凝土原料比 例合适,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验和分析混凝土设备的专 业水平,发现问题可以及时纠正,以确保选择正确的砂和融合 剂比例,以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
4 结语
在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展开时,相关人员必须要对 混凝土施工的现状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掌握应用的具体原则, 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混泥土的施工技术熟练的掌握,这样 才能大大提高了混凝土的整体施工质量,促进水利工程工程 的长远发展。
Doors & Windows
(4)泥水系统的安装:泥浆池尽量靠近工作井边,可以减 少排泥管路过长而且产生的管路摩阻力,沉石箱的配置可沉 淀 块 状 物 ,防 止 块 状 物 直 接 进 入 排 泥 泵 引 起 排 泥 泵 堵 塞 和 损坏。
注浆系统应尽量使用螺杆泵以减少脉动现象,浆液应保 证搅拌均匀,系统应配置减压系统,在泵出品处 1m 外以及机 头注浆处各安装一只隔膜式压力表。
F1=π/4×D2×P
式中:
D——管外径 3.6m;
P——控制土压力。
式中:
P=Ko×γ×Ho
Ko——静止土压力系数,一般取 0.55; Ho——地面至掘进机中心的厚度,取最大值 10m; γ——砂的湿重量,取 1.7t/m3。
P=0.55×1.7×10=9.35t/m2
式中:Biblioteka F1=3.14/4×3.62×9.35=95.12t F2=πD×f×L
后座反力计算方法: 为确保后座在顶进过程中的安全,后座的反力或土抗力 R 应为的总顶进 P 的 1.2~1.6 倍,反力 R 可采用下式计算:
R=α ×B×(γ ×H2×Kp÷2+2c×H× Kp +γ×h × H × Kp)

浅述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浅述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浅 述 泥 水 平 衡 顶 管 施 工 技 术
贡 强
摘 要: 结合 北 京 市 天 北 路 改 造工 程 的顶 管 施 工 实践 , 结 了泥 水 平 衡 顶 管 施 工 的 工 法 特 点 , 单 介 绍 了顶 管 施 工 前 的 总 简 准 备 工 作 , 细 阐 述 了泥 水平 衡 顶 管 施 工 的 技 术 要 点 , 通过 加 强 安 全 管 理 和进 度 控 制 , 证 了顶 管 施 工 质 量 , 到 了预 详 并 保 达
经 顶 MW 工 法施 至地面泥浆池 , 经沉淀或分离后泥水 可重复利用 , 残渣外运 ; 掘进 工程 特点 , 比较 研究 , 管工 作井及 接 收井 采用 S 基 S W Sicm n Mi n 工 l e 过 程 通过 刀 盘 以及 顶 速 平 衡 正 面 土 压 力 , 节 循 环 水 压 力 用 以 平 工 , 坑 围 护 采 用双 轴 水泥 搅拌 桩 ,M (o —e et xdWa ) 调
新建污水开挖范 围内, 地下管线密布 , 拆迁 不能完全 到位 , 不能满 2 施工准 备 足 开 挖要 求 , 上级 有 关 部 门研 究 决 定 , 水 管 道 采用 顶 管 施 工 。 经 污 施工单位应制定严密合理 的施工组织计 划 , 主要 涉及 顶管机 本工 程 地 下 土 质 为 粘 土 , 据 工 期 要 求 , 工 单 位 决 定 选 择 的选型 , 工工 艺技术准备及人员准备 , 根 施 施 材料 准备 情况 , 量保 障 质 较为先进 的泥水平 衡顶管施 工技术 。下 面结合本 工程对 泥水平 体 系、 安全保 障体 系以及应 急预案 的建立 等内容 , 组经批 准后 施 衡顶 管施 工 进 行 简 述 。 方可组织施工。

1 40 ・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1. 引言1.1 引言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是近年来在地下工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的一种施工技术,它以机械装置为主要工具,通过控制注浆管内外的泥水压力差,实现在地下巷道和隧道等工程中的顶管施工。

这种施工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同时也减少了施工中的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本文将从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概述、原理、步骤、优点以及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大家全面了解这一先进施工技术提供参考。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会介绍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其工作原理、施工步骤、优点和应用范围,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技术知识。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将能够对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有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识,从而为工程施工提供更多选择和参考。

2. 正文2.1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概述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在地下开挖工程中应用广泛的先进施工技术。

它采用了泥水平衡技术和机械顶管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地下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各种挑战。

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通过控制泥浆的密度和流动性来平衡局部地下水位和土层的稳定性,从而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其次是利用机械顶管设备进行地下挖掘和支护工作,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还包括了对地下岩土的勘察和分析、施工参数的优化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监控和调整等方面。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工程技术和方法的综合施工方案,具有很高的工程适用性和经济性。

在当前的地下工程领域,这种技术正逐渐成为主流,为地下空间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重要支持和保障。

2.2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原理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原理是指通过在顶管进尺过程中,通过维持顶管进尺段内泥浆循环流量与顶管进尺速度、材料量的平衡,实现泥浆在施工进尺段内做到连续循环输送,维持进尺段内泥浆浓度与流速的平衡状态,以保证施工进尺段内泥浆的流动稳定,同时排除土屑,保证顶管进尺段内隧道壁的稳定。

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浅析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摘要:以某市污水顶管工程为例,通过具体工程的案例,根据该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存在的特点,分析研究了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的施工工艺过程、容易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应对措施,以供参考。

abstract: the city sewage pipe jacking project as an example, case through specific projects, according to the geographic location of the project, there are characteristics, balanced analysis of the mud-typ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process, prone to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responses for reference. case关键词: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keywords: slurry; top tub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一、工程概况某市污水管线工程,管线埋置深度 6.5~9.5m,原采用明开施工,将伐移树木近 500棵。

经与业主、设计、管理、监理单位协商将k4+300~k5+450 段污水明开施工变更为npd泥水平衡覫600 机械顶管。

采用内径600mm,壁厚 8 cm的管材。

该工程分两步完成,先进行235.3m试验段施工,然后,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其余部分的施工。

根据《工程勘测报告》,该工程污水管道所处地层为新近沉积的圆砾②层,细砂、粉砂②1 层,粉质黏土、重粉质黏土②2 层,砂质粉土、黏质粉土②3层,第四纪沉积的砂质粉土、黏质粉土③层,粉质黏土、重粉质黏土③1层,黏土、重粉质黏土③2 层,砂质粉土③3 层,粉砂、细砂③4 层,粉质黏土、重粉质黏土④层。

浅析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

浅析泥水平衡法顶管施工技术
于采用地面遥拉操作, 施工更加文明安全。 l f 由于 连续出 大大 土, 提高了 推进速度. 采用了 方向引手装里, 使得顶进速度快、 精度高。
2. 泥水平衡法顶管机原理 泥水平衡法顶管机是利用加压的泥水及刀盘推动切削刀进行挖
降低顶进阻力, 其最有效的方法是注浆, 即在管外壁与土层之间形成 一条完整的环状泥 浆润滑套, 改变原来的干摩擦状态.即可尽可能 地 大减释顶进阻力。 压注触变泥浆又分为三类, 分别控制:a)同 步压浆, 以 形成原始浆套, 填充固 有间隙和纠 偏间隙;b)沿线(及洞口 )压浆, 补 以 充管道不成直线形的 沿线浆套缺损;c) 顶点压浆, ; 根据沉降测量反馈 数据, 对沉降过大处采取补偿性压浆, 以支撑地表。顶管施工中, 要做
土直至地面, 搬运土方更为方便。
然后根据不同的土质, 选用不同的注浆配方组成。进出洞口地基加固 的具体范围, 随管径和深度的不同而异。 2)为使顶管进出洞口 不发生 因水土流失导致工程受损.所以, 在进出洞口安装可靠的止水装置是必 要的.洞口防水装置可采用双道橡胶法兰形式。 3)中继站的设置。 一般 I 况下不考虑设置中继站, 但在某些情况下, 管道的摩阻力可能超过 千斤顶顶力以及管材 自身的承受力或者是后座墙所能承受的推力极 限, 因而就需要使用一个或多个中继站, 这些中继站提供额外的顶力 以满足整条管道所需的推力, 内置式油缸由众多小的液压油缸组成, 这些油缸沿着中继间内表面安装, 中继站在管道之间, 按计划线在必 要时向前移动, 第一个油缸开启了, 微型顶管掘进机向前移动了一个 行程、 然后掘进机内的主油缸开启, 导致内置油缸的关闭而只有管道 的后段前进、 这样的过程在掘进之间一直重复着, 到掘进快完成时, 内 置油缸被移去, 管道闭合, 实际上留下一段标准的管道连接. 3.5 触变泥浆减阻和水泥浆置换。顶力控制的关键是最大限度地

泥水平衡式顶管的施工技术研究

泥水平衡式顶管的施工技术研究

泥水平衡式顶管的施工技术研究摘要:在市政管线工程施工中,受地势、建筑物等方面影响,无法进行地面开挖,往往采用暗挖工艺,目前暗挖工艺主要有矿山法及顶管法。

因矿山法对于地质水文要求较高,且施工安全风险大,往往不被参建单位采纳,而顶管法作为非开挖管道敷设技术,在市政管线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顶管工程具有能够减少地面开挖、技术难度较高、施工安全、经济高效的特点,经过多年的发展,顶管技术在我国已得到大量地实际工程应用,且保持着高速增长势头,无论在技术上、顶管设备还是施工工艺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某些方面甚至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顶管技术在我国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机械设备技术比较落后,地区差异明显,水平参差不齐,缺乏规范化,人才不足,尚待进一步宣传推广。

结合工程实例,进行了相关介绍。

关键词: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1.工程概况深圳地铁16号线双龙主变电所为深圳地铁16号线供电,其中外电源110kV线路向前变电站至双龙主所途经八仙岭,需进行穿山施工,山体地质条件较复杂,顶管线路主要穿越全风化砂岩、强风化砂岩、中风化砂岩和粉质粘土,其中中风化砂岩段长度约为189.3m,实测天然单轴抗压强度值11.2~41.7MPa,标准值22.1MPa;实测饱和单轴抗压强度值9.6~20.5MPa,平均值15.8MPa。

穿山线路长达552.5米,考虑矿山法施工安全风险较大,根据本工程的周边环境及地质情况,开发“深圳地铁16号线双龙主变电所110kV线路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工法”,确定采用泥水平衡硬岩顶管机进行顶进施工,从顶管始发到接收,通过中继接力技术,历时97天顺利贯通,并总结形成有关的技术参数及工艺标准,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施工参考。

2.概述顶管施工技术泥浆平衡顶管的工作原理:用一定量的粘土和一定相对密度的泥浆水填充顶管头的泥浆罐,并对其施加一定的压力,泥浆平衡顶管头配有一个推力可调的浮动式大刀盘,用于切割和支撑前土,以平衡地下水压力和土压力,同时稳定开挖表面,切割的土壤混合到泥浆中,然后通过泥浆的载渣能力将其运至地面,从而使顶管头向前推进,最终达到穿管的目的。

浅析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

浅析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

浅析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摘要: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由于具有土质适用范围广,能维持不同土质挖掘面的平衡,连续作业性好,施工进度快等优点,因而在各种顶管施工技术中应用广泛。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顶管工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Abstract: the slurry balance typ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because it has a wide range of soil, to maintain the different types of mining the equilibrium, and a continuous work of construction pace etc, and thus in all kinds of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s used widely. Combining with the practical engineering, the type slurry balanc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is discussed,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ague.Keywords: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Quality control1工程概况某市政道路排水工程II段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其中新建雨污水管道四道,管径分别为D1O00、D1200、D1350覆土深度为1.6~4.8m。

原方案采用全线开槽施工埋设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但施工至K0+030~K1+160部分时发现高水位地下水,且涌水量较大,地下水埋藏深度为地面以下1.4~2.7m不等。

根据专家论证会意见,施工采用井点降水及泥水平衡顶管工艺施工。

其中D1000顶进长度为3089m,Dl200顶进长度为488m,D135O顶进长度为225m。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摘要】本文旨在对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在引言中,将对该技术进行概述。

随后,正文部分将分别介绍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原理、关键设备、施工步骤、优缺点以及应用案例。

通过对这些方面的详细介绍,读者将对该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

结论部分将展望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前景,为读者提供对未来的展望和思考。

本文将以客观、详实的介绍,为读者呈现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全貌,帮助读者更全面地认识这一重要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原理、关键设备、施工步骤、优缺点、应用案例、发展前景。

1. 引言1.1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概述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隧道等工程施工中的先进施工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泥浆和土壤之间保持平衡的压力,来稳定地面,防止地质灾害发生,从而完成施工任务。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主要包括泥浆系统、机械顶管系统和监控系统。

泥浆系统通过控制泥浆的性质和流量,维持地下土壤的稳定性;机械顶管系统则通过千斤顶等设备,对顶管进行支撑和推动;监控系统则负责监测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保障施工安全。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在地铁、隧道、水利工程等项目中具有广泛应用,其优点包括施工速度快、减少对地表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等;缺点则可能包括设备维护费用高、技术要求较高等。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经验总结,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为地下工程施工带来更高效、更安全的解决方案。

2. 正文2.1 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原理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原理是指通过泵送携带泥浆的管道,在管道的深度设置有双向的旋转切割头,利用液压系统控制切割头的旋转和进给,实现在地下挖掘、切割土层的将挖出的土壤和泥浆通过管道输送至地面,完成隧道的开挖和支护。

这种施工技术的原理基于泥水平衡的重要性,通过泥浆的密度、粘度和流量的调控,保持地下工作面和支护空间的平衡,避免地下水的渗入和土层的塌方,确保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

探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探讨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图1 泥水平衡顶管工艺原理图2.优点首先,实际使用范围较广,挖掘面的稳定性高,对施工周围土体的影响较小。

其次,施工总推力小,适合在长距离顶管施工中应用。

再次,施工环境好,安全性高,施工效率高,效果显著。

134YAN JIUJIAN SHE复杂的地面建筑与地下构筑物等。

顶管施工技术在1986年的美国北太平洋铁路的铺设工程中便有了科学的应用,之后便在日本,美国以及欧洲的少数发达国家得到快速的发展和应用。

在1980年英国创造了9.5小时内成功将管径为1524mm 的钢筋混凝土管道顶进49m 的惊人成绩。

德国创造了世界上最大口径4.4米的顶管施工。

3.具体分类按照顶进管子口径大小:分为大口径,中口径,小口径以及微型顶管四种类型。

大口径:顶管的管径在2m 以上,人能在顶管中直立行走。

中口径:顶管的管径在1.2-1.8m 之间,人能在顶管中弯腰行走。

小口径:顶管的管径为500~1000mm 之间,人只能在顶管中爬行,甚至爬行困难。

微型顶管:顶管管径小于400mm 的顶管,目前最小的微型顶管的管径只有75mm。

按一次顶进的长度:分为普通距离顶管和长距离顶管。

大于500米以上的顶管被称为长距离顶管。

按照顶管机的类型:分为挤压式顶管,手倔式人工顶管,水射流顶管以及机械顶管。

其中,机械顶管分为泥浆式,泥水式,岩石式以及上压式。

按照管材类型分:钢管式顶管,钢筋混凝士式顶管以及其他材质顶管。

按照顶进管子轨迹的曲直情况分:曲线式顶管和直线式顶管。

四、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分析1.泥水配置泥水配置操作通常是在顶管施工前进行,主要是指将水,黏土以及添加剂等材料按照科学的比例进行混合配置,获得实际施工所需的泥水材料,泥水的配置比例需要充分结合实际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而进行合理的调整,从而提高泥水配置的科学性,保障后期施工的质量。

如果无法保障泥水配置的合理性,则极易引发地表塌陷或隆起的现象,导致泥浆涂涌等安全施工事故,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浅论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浅论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浅论摘要:结合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实际,从工程测量、设备现场安装,以及顶管出洞、进洞、掘进、套管端封堵,顶管进洞等方面,论述了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方法。

关键词:顶管施工;施工方法;浅论1工程测量1.1测量准备根据测量控制点向施工范围内引测、设置临时控制点,临时控制点设置在便于观测、稳定牢固的地段,引测的临时控制点应闭和、复测,并交现场监理复核。

1.2测量控制网及井下测量平台的建立根据测量控制点布置整个工程的控制网,在沉井周围布设一个高精度的控制网,用以测放、检查和修正轴线点、井下的测量起始点和后视点等。

1.3顶管轴线与标高控制顶管前的方向与高程控制可直接用置于井下测量平台起始点上的激光经纬仪对顶管机上方的光靶即可。

激光经纬仪发射的激光束偏离光靶中心的距离,即顶管的偏差值,但方向相反。

为消除顶管机旋转造成偏差值的显示误差,光靶设计为可调式,使其始终在顶管机的垂直中心线上。

1.4长距离竖曲线顶管测量控制测量是曲线顶管的关键,曲线顶进时因管道内外无法通视,因此对于始丰溪、永安溪竖曲线顶管采用支导线法控制。

在井内后座处设置一个固定仪器墩,上架全站仪(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3+5pp);在管道内布设移动测站,采用弧形钢板固定在管壁上;在井边设置固定脚架,上架棱镜,这样管道内就布设成了延伸导线,按导线法进行测量。

方法是从井内全站仪测井边固定棱镜,作为起始导线边,然后从管道内全站仪测井内棱镜,通过导线法传递,一直测到机头内棱镜,通过测量程序算出机头棱镜的坐标,再根据此棱镜与管中心的几何关系算出管中心坐标,与设计坐标比较,得出机头的实际偏差。

井边棱镜的坐标和井内强制对中仪器墩中心坐标通过地面上已知的控制点放投,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此两坐标是本工程曲线顶管测量的关键,需定期复核,一般每50米复核一次,进洞前加密测量,根据复核结果修正起始点坐标。

顶管高层测量采用水准仪测量,为了确保机头准确到达设计位置,每顶进100m及在顶进到最后30~50米时,对管道进行全线复核,确保测量工作做到万无一失。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

浅谈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摘要:在市政截污工程中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优势较为突出,是确保项目经济与社会双效益提升的有利手段。

本文将结合工程实例,从施工准备、施工现场、顶管测量控制、触变泥浆减阻、设备选型分析五个方面,深入剖析了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应用,以期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性借鉴。

关键词: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市政截污工程;应用引言:当前,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进程不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标准越来越高。

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对市民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在市政截污工程中,传统的挖槽埋管地下管线施工技术不利于城市交通的通畅性、便利性,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基于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系统组成分析,对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开展了深入研究,希望对降低市政截污工程对市民生活的影响、实现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有效应用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工程详情某城市水管网工程涉及12条市政道路的中水管网工程,依据地质报告相关资料,管道处于粉土、粉砂等地层,承载力在120kPa~150kPa,为克服穿越黏土、粉土层,富水透水性技术难题,采用泥水平衡式机械顶管施工施工技术。

依次套在前根管的后缘,连在一起,启动重新顶进。

反复推进过程工作,直到管道被顶入完毕,形成一条长期的过水管道。

2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在市政截污工程中的应用2.1施工准备阶段泥水平衡机械顶管施工技术的导井轨道,由钢板、型材组成。

为保障施工质量,需要保证导井轨道具有足够的刚度,并且要满足强度要求。

具体而言,钢板应预先埋在井底,钢板应事先埋设在与基坑位置一致的位置,以便于导轨和钢板的焊接。

对于预埋钢板,其锚固钢筋应足够坚固。

在导轨就位后,施工人员需要用钢板对导轨两侧进行有效支撑。

为保证钢板的稳定性,需要浇筑混凝土。

针对油缸受力点放置的正确性,要准确安装主顶的油缸框架,保证其与平面的高差在4mm以内。

2.2施工现场技术首先,在交接桩测量工作完成后,相关工作人员要对控制点、水准点、坐标点等进行标定,同时进行补桩、固桩作业。

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

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人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要求也逐渐提高。

地下管道敷工程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中的重要部分,起着输送能力和传送信息的重要任务。

因此,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顶管机选型的介绍,重点针对顶管施工技术要点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监控措施。

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泥水式平衡顶管;施工技术;控制测量;监控措施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our country economy and speed up the pace of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material life,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f overall requirement also gradually improve. Underground pipeline apply engineering project design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urban infrastructure, plays a transmission capacity and transmit information an important task. Thus, in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through to the selection of jacking introduces, focusing on the pipe jacking technology points are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Provide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 and reference.Key words: the balance of pipe jacki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ntrol measurement; Monitoring measures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旧城改造力度的加大,地下管道敷设工程数量日益增加。

市政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胡涛

市政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胡涛

市政管网工程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研究胡涛发布时间:2021-11-23T02:35:10.144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25期作者:胡涛[导读] 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有限公司贵州贵阳 550008摘要:顶管施工就是非开挖施工方法,是一种不开挖或者少开挖的管道埋设施工技术。

非开挖工程技术彻底解决了管道埋设施工中对城市建筑物的破坏和道路交通的堵塞等难题,在稳定土层和环境保护方面凸显其优势。

这对交通繁忙、人口密集、地面建筑物众多、地下管线复杂的城市是非常重要的,它将为城市创造一个洁净、舒适和美好的环境。

泥水平衡式顶管是一种以全断面切削土体,以泥水压力来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又以泥水作为输送弃土介质的机械自动化顶管施工法。

关键词:非开挖工程技术;泥水平衡;环境保护1顶管的分类顶管施工是继盾构施工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以及各种地下管线等。

顶管施工借助于主顶油缸及管道间中继间等的推力,把工具管或掘进机从工作井内穿过土层一直推到接收井内吊起。

与此同时,也就把紧随工具管或掘进机后的管道埋设在两井之间,以期实现非开挖敷设地下管道的施工方法。

1.1泥水平衡顶管机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是一种以全断面切削土体,以泥水压力来平衡土压力和地下水压力,又以泥水作为运输弃土介质的机械自动化顶管施工工艺。

[1]泥水平衡顶管系统主要由顶管机头、地面操作台、小型龙门吊、泥浆沉淀池等其他辅助设备组成,机头内部由控制箱控制,地面操作台队机头给出动作信号控制机头的动作。

排泥系统自动将刀盘切削的土体废土排除,吊车下管,再由千斤顶将管道分段顶进。

泥水平衡顶管法通常适用于地质较差地段,尤其是相对于土压平衡施工法和人工顶管施工,虽然施工成本较高,但是当地质为流沙时,较为安全可靠,顶进速度均衡。

关于泥水平衡顶管(混凝土管)施工技术对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探讨

关于泥水平衡顶管(混凝土管)施工技术对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探讨

关于泥水平衡顶管(混凝土管)施工技术对绿色环保施工理念的探讨摘要:为了降低环境污染与施工成本,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已成为现阶段主要的管道施工技术,常用于大内径管道顶进施工当中。

以敦煌路雨水管工程为例,介绍泥水平衡式顶管的主要特点,针对泥水式平衡顶管的设备选型要求进行分析,并基于止水装置与导轨安装、顶铁安装与使用、最大顶力计算、设备维护及保养、测量纠偏措施、出入洞方案设计以及姿态监测与优化措施等角度阐述顶管施工流程与技术要点,希望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顶管工程;设备选型;设备维修及保养;技术要点;0 引言泥水平衡式顶管指的是采用泥水压力保持土层与地下水压力均衡,进而进行管道敷设的一种不开槽顶管施工技术,该技术在沿海富水地区的应用较为广泛。

相关技术人员应当针对泥水平衡式顶管的施工特点、流程以及相关技术要点进行综合分析,为提升泥水平衡式顶管的施工质量提供支持。

1明挖施工与顶管施工技术对比当前,城市给排水管道施工方法包括开槽和不开槽两种。

选择时需综合考虑不同施工技术的优劣和成本。

1.1 明挖施工技术明挖施工是先开挖地表,形成基坑后再埋设管道,最后再填土的一种施工方法[3]。

开槽铺设预制管道是当前地下管道的主要施工方法,具有施工难度小,质量有保障,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因此,在早期地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该方法需要占据较大面积的施工场地,拆迁量较大,对交通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在一些道路较窄的项目中,若采用明挖施工技术会给交通带来较大的压力,对环境造成较大影响,经济损失较高,因此,开槽管道施工技术不是城市排水管道的最佳方案。

1.2 顶管施工技术顶管施工方法即暗挖法,是通过在特定管道位置使用专业顶进设备进行开挖和铺设的一种施工方法。

该施工方法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较小,可以有效解决明挖施工导致的环境污染和交通等问题。

两种方法相比之下,顶管施工方法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

顶管施工方法常在城市道路或复杂地形环境的管道项目中使用,现有多种施工工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论文
摘要:泥水平衡式顶管适用的土质范围比较广,地下水压力很高,以及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它都适用。

可有效地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所顶管子周围的土体扰动比较小,因而由顶管引起的地面沉降较小。

一、工程简介
平顶山路位于常州新北区西夏墅镇,道路全长约1.1KM,道路为南北走向。

道路路幅总宽18米。

污水管线设计管位位于道路中心西侧4.5米处,其中约700米管道槽深在6-7米之间。

由于管道埋深深、土质差(基本为中液限粉质土、粉土层)、地下水丰富且管线附近建筑物杆线等因素影响,为确保污水管道施工质量及安全该段污水采用泥水平衡顶管方案施工。

现平顶山路道路及管线已于8月完工,本文主要介绍平顶山路污水施工所采用的泥水平衡顶管施工技术。

二、工程施工工艺
一)、主要施工工艺流程
测量引点→工作井、接收井施工→测量放样→井下导轨机架、液压系统、止水圈等设备安装→地面辅助设施安装→顶管掘进机吊装就位→激光经纬仪安装→掘进机出工作坑→正常顶进→顶管机进接收坑。

二)、沉井施工
1、本项目工作井接收井均采用钢筋砼沉井,工作井沉井尺寸分为6米*6米和6米*3米两种;接受井沉井为尺寸为3米*3.5米。

2、沉井制作下沉流程
井位放样→开挖2米上层土→测量放样恢复井位→下节沉井钢筋模板制作浇筑砼→养护7天后挖土下沉→上节节沉井钢筋模板制作浇筑砼→养护7天后挖土下沉到位→沉井封底→后背墙砼浇筑。

3、沉井下沉注意事项
(1)沉井下沉时,井内除土应先从中间开始,均匀、对称地逐步向刃脚处分层取土,使沉井均匀下沉,防止偏斜,特别是下沉初期尤应注意。

(2)该项目采用长臂挖机配合人工挖土,挖土下沉过程中,应做好标高、下沉量、倾斜和位移的测量工作、随时注意纠正沉井的偏斜。

(3)沉井下沉至设计标高以上2m前,控制井内除土量,注意调平沉井,防止因除土量过大及除土不均,而使沉井突然大量下沉并产生较大的偏斜,增加准确下沉至设计标高的困难。

(6)因部分沉井离构筑物较近,在下沉时,应观测周围构筑物的沉降、位移及裂缝情况,以便迅速采取措施,确保附近设施的安全。

三)、泥水平衡顶管施工设备
本工程使用的主要设备三原重工制造的YX-1500型泥水平衡偏压破碎型顶管机。

泥水平衡式顶管主要设备见下图:
四)、管道顶进
顶管推进机(俗称机头)被主顶油缸向前推进,掘进机头进入止水圈,穿过土层到达接收井,电动机提供能量,转动切削刀盘,通过切削刀盘进入土层。

挖掘的土质,石块等在转动的切削刀盘内被粉碎,
然后进入泥水舱,在那里与泥浆混合,最后通过泥浆系统的排泥管由排泥泵输送至地面上。

在挖掘过程中,采用复杂的泥水平衡装置来维持水土平衡,以至始终处于主动与被动土压之间,达到消除地面的沉降和隆起的效果。

掘进机完全进入土层以后,电缆、泥浆管被拆除,吊下第一节顶进管,它被推到掘进机的尾套处,与掘进头连接管顶进以后,挖掘终止、液压慢慢收回,另一节管道又吊入井内,套在第一节管道后方,连接在一起,重新顶进,这个过程不断重复,直到所有管道被顶入土层完毕,完成一条永久性的地下管道。

五)、顶进测量控制
掘进机在掘进过程中,采用了激光导向控制系统。

位于工作后方的激光经纬仪发出激光束,调整好所需的标高及方向位置后,对准掘进机内的定位光靶上,激光靶的影像被捕捉到机内摄像机的影像内,并输送到挖掘系统的电脑显示屏内。

操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开启位于掘进机内置式油缸进行伸缩,为达到纠偏的目的,调整切削部分头部上下左右高度。

在整个掘进过程中,甚至可以获得控制整个管道水平、垂直向30cm内的偏离精度。

六)、泥水系统
泥浆系统有二个作用:送走被挖掘出的渣土和平衡地下水。

泥浆系统是由密封的管道组成,通过机头循环,形成泥浆混合物,由排泥管送走,最后沉淀在地面上的泥浆池内,泥浆通过众多的排泥泵被排出。

再由进水泵进水送入机头,排泥由变速的排泥泵进行控制。

机坑旁通装置可控制进排泥浆的速度、方向,以防止泥渣堵塞管道,淤积
现场。

当挖粘土时,可能使普通粘土,有一定的粘合度,可以直接将泥浆排入泥浆池内,但是当挖沙土时,泥浆中必须添加一定的粘合剂(诸如膨润土等)以增加泥浆粘度,以达到排渣的最终目的。

进排泥水系统起着第二个作用:在有地下水存在的地方,掘进机表面的压力可以降低到小于水中的压力。

这样避免了抽地下水的需要。

进排泥水系统中的压力感应器可测出地下水的压力。

机内泥水循环系统,电磁阀,旁通装置及载水阀可以起到调节水压的作用。

机内电磁阀和旁通系统,可以阻止水压的变化,保持水压,在加管道时,不至于减小机头的水压,保证内部压力平衡。

七)、进出洞口的止水措施
顶管施工中的进出洞口作业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施工中应充分考虑到它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尤其是从工作坑中的出洞开始顶管,如果出洞安全、可靠又顺利,那么可以说顶管施工已成功了一半。

许多顶管工程就是失败在进出洞口这两个环节上。

顶进前,为防止洞口处的水土沿工具管外壁与洞门的间隙涌入工作井,在工作井内洞口处安装一道环形橡胶止水圈。

在顶进施工过程中又可防止减摩浆从此处流失,保证泥浆套的完整,以达到减小顶进阻力的效果。

在机头进洞时因土体是流沙,地下水位高,土体松软,地基承载力差,虽然经过地基处理,但为了机头顶进安全,机头不下沉,还应有机头加固措施。

机头进洞时将机头与后面的五节管用拉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并在导轨上用两个手拉葫芦间隔一米拉紧,
从而使机头沿着导轨方向顺利顶进。

三、泥水平衡式顶管优点
1、适用的土质范围比较广,地下水压力很高,以及变化范围很大的条件下,它都适用。

2、可有效地保持挖掘面的稳定,对所顶管子周围的土体扰动比较小,因而由顶管引起的地面沉降较小。

3、与其他类型的顶管比较,泥水顶管施工时的总推力比较小,尤其在粘土层这种表现得更为突出,所以特别适用于长距离顶管。

4、工作坑内的作业环境较好,作业比较安全,由于它采用泥水管道,输送弃土,不存在吊土,搬运等危险的作业。

5、泥水输送弃土为连续作业,因此进度比较快。

参考文献:
[1] 黄杰,过年生.机械式泥水平衡顶管施工在沿江软基道路中的应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27)
[2] 黄熠斌.泥水平衡顶管法在流砂层的施工[J]. 中国科技信息. 2009(11) [3] 李凤梧.浅谈大口径超长距离钢顶管施工顶力控制[J]. 山西建筑. 2010(07)
[4] 毛飘鹏.沙土层顶管施工操作工艺及关键控制技术[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