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完整)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耳 源 性 并 发 症
病因 病理 眩晕
胆脂瘤破坏迷 路骨壁
瘘管位于半规 管/鼓岬
阵发性
细菌毒素经两 细菌经两窗/ 窗/瘘管刺激膜 瘘管侵入内耳 迷路
充血、毛细血 迷路化脓性病
管透性↑
变,功能丧失
较重,平衡失 严重平衡失调 调
颅 外 并 发 症---迷路炎
类型
局限性迷路炎 浆液性迷路炎 化脓性迷路炎
炎症所致,以抗感染为主。 ●化脓性迷路炎(Suppurative labyrinthitis)
大量抗菌素控制下行乳突手术,疑有颅内并发症时, 同时切开迷路,以利引流。
颅 外 并 发 症---耳源性面瘫
周围性面瘫(Peripheral facial paralysis)
病因
● 颅内病变: 从面神经运动核到内耳门之间的各种颅内疾患。
乙 状 窦 板 及 乳 突 骨 皮 质 破 坏
颅 外 并 发 症---耳后骨膜下脓肿
• 治疗
• ● 手术:由急性引起--单纯乳突凿开术
•
(Simple mastoidectomy)
由慢性引起--乳突根治术/改良根治术 (Radical/modified mastoidectomy)
●抗菌素:
颅 外 并 发 症---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ezold脓肿
耳 源 性 并 发 症---概 况
传播途径
循破坏/缺损的骨壁:最常见 血行途径: 经解剖薄弱环节:
•
并 发 症 传 播 途 径
乳 突 骨 质 破 坏 腔
乙 状 窦 骨 壁 破 坏
耳 源 性 并 发 症---概 况
分类
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 Bezold脓肿 迷路炎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岩锥炎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PPT(完整版)
脑脓肿
脑脓肿引流
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 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迷路炎 周围性面瘫
耳后骨膜下脓肿
耳后骨膜下脓肿
治疗
乳突根治术 及时、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脓肿处理:穿刺、引流、脓肿切除 支持疗法 对症治疗:防治颅内高压等
及时、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辅助检查:X线、超声波、CT、MRI、血管造影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
颅内感染征象 中耳炎的类型:胆脂瘤型最多见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
感 染 扩散眼途 径 底及脑脊液改变
辅助检查:X线、超声波、CT、MRI、血 管造影
颅内并发症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 颅外并发症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 辅助检查:X线、超声波、CT、MRI、血管造影 中耳炎的类型:胆脂瘤型最多见 及时、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期流脓突然减少或增多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期流脓突然减少或增多 及时、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单纯型少见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
诊断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急性期流脓突然减少或 增多 颅 外 并 发 症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 颅内并发症 破坏、缺损骨壁:最常见
伴耳痛、头痛、发烧、精神萎靡 中耳炎的类型:胆脂瘤型最多见
伴耳痛、头痛、发烧、精神萎靡 及时、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疗
乳突区红肿压痛、颈部呈硬条索状 其次为骨疡型
感谢观看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病因
脓液引流不畅
中耳炎的类型:胆脂瘤型最多见
其次为骨疡型
单纯型少见
七年制课程——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及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压迫颈内静脉观察眼底静脉变化,无变化, 证明颈内静脉有闭塞性血栓。此现象为 Growe试验
谢谢大家
硬脑膜外脓肿
感染途径
缺损骨璧、血栓性静脉炎 岩锥炎、迷路炎
病理改变
充血、渗出、脓肿形成,肉芽包裹局限化 扩散导致硬膜下脓肿、脑膜炎等
临床表现及治疗
临床表现
取决于脓肿的大小和变化速度 可出现压迫症状、脑膜刺激症等
治疗
行乳突探查术,清理病变组织 探查脓肿,通畅引流 碘仿沙条添塞、引流
外耳道鼓膜途径 血行感染
病理改变
早期中耳粘膜充血、鼓室负压 鼓室内血浆、纤维蛋白等渗出 鼓室粘膜增厚、纤毛脱落、化脓 鼓膜受压、静脉炎、坏死、穿孔、流脓
治疗及时,炎症消退、粘膜恢复、穿孔愈合 急性坏死性中耳炎,转为慢性
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症状
耳痛 听力减退伴耳鸣 耳流脓 全身症状
松弛部上皮细胞通过增殖形成上皮小柱,后 者破坏基底膜后深入上皮下组织,形成原发 胆脂瘤。
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
常见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 贝佐尔德脓肿 迷路炎 周围性面瘫
化脓性中耳炎并发症
常见颅内并发症
硬脑膜外脓肿 耳源性脑膜炎 耳源性脑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鼓室外壁及听骨
疝
临床表现
初期:轻度脑膜刺激症 潜伏期:抗生素应用后症状消退,10天以上
显症期:脓肿形成、增大
中毒症状 颅高压症状 局灶性症状:大脑颞叶脓肿、小脑脓肿
终末期
脓肿破裂至脑膜炎 脑疝、昏迷、死亡
诊断及鉴别诊断
诊断
CT、MRI、眼底检查、脓肿穿刺、腰穿
鉴别诊断:与脑积水、脑肿瘤鉴别
临床表现
症状
听力下降 耳痛 耳内闭塞感 耳鸣
中耳炎颅外并发症
3.发热
4.岩尖综合征:三叉神经半月结及外展神经与岩骨尖 部仅隔1层硬脑膜,炎症可累及此两神经,出现三叉 神经分布区疼痛,外展神经麻痹出现复视及斜视,再 加中耳流脓(或局限性脑膜炎引起的脑膜刺激症状), 即成为岩尖综合征。此为诊断岩锥炎的重要指征。但 不一定全出现,三叉神经痛出现较少。
大量抗生素治疗, 控制后手术
五、岩锥炎
是颞骨岩部气房和骨质因为中耳炎扩展引起的化脓性 炎症。
后上组:起自上鼓室和鼓 窦,环绕半规管周围通向 岩尖部。
前下组:起自下鼓室和咽 鼓管区,并环绕耳蜗周围 通向岩尖部。
症状:
1.头痛:多为患侧头前部痛,在眼部周围,尤其是眼 眶后有锥刺样痛,可向牙部、颊部、颞部、额部放射。 夜间重。因三叉神经半月结位于岩锥尖的前面,且眼 神经最靠近骨面,受炎症刺激引起。
与迷路炎、颞骨肿瘤、蝶窦炎、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 等鉴别。
治疗:
足量抗生素+乳突根治术
少数病例经上述治疗仍不痊愈,需施行岩尖部
手术引流。
三、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乳突发育良好时,乳突尖内侧的骨壁一般菲薄,当乳 突内蓄脓时,脓液常可经此处菲薄的骨壁外溢,在胸 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中层之间形成脓肿,称贝佐尔德 脓肿(Bezold Abscess).
症状:
全身:发热、寒战
局部:患耳同侧颈部疼痛,运动受限,不敢转
动头部
体征:患侧颈部上方,胸锁乳突肌上1/3部位,即乳突 尖至下颌角处肿胀,压痛明显,但因脓肿位置较深, 常无波动感。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引起者:根据其他并发症有
无及鼓室传声结构破坏的情况性乳突根治术或改良根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护理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有无中耳炎、长期耳流脓病史;有无外耳道内喷撒非水溶性粉剂药物。
2、评估患者有无发热、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颈部压痛。
3、评估患者有无意识障碍、瞳孔散大、脑膜刺激征、肌力改变、偏瘫等。
4、评估患者有无阵发性眩晕、耳聋、耳痛等。
二、护理措施1、一般护理(1)休息环境:颅内并发症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室内光线宜暗,保持安静。
(2)心理护理:介绍疾病有关知识,安慰和鼓励患者,减轻或消除焦虑心理。
(3)饮食护理: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呕吐者少量多餐。
2、病情观察:注意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有无面瘫、偏瘫、头痛、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内流脓的情况。
3、症状护理(1)疼痛:指导患者全身放松及深呼吸。
诊断明确者遵医嘱适当使用止痛剂。
(2)发热:予物理降温,必要时药物降温。
4、用药护理:遵医嘱用药并观察药物的疗效。
禁用散瞳药物(如阿托品类、镇静、镇痛药等)。
诊断不明者慎用止痛药。
5、手术护理:如需中耳乳突手术者,按医嘱备皮;疑有耳源性脑脓肿的,应将头发剃净,以备紧急钻颅术。
6、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脑膜刺激征:当出现剧烈头痛、喷射性呕吐等时立即报告医生协助处理,并注意观察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等变化。
三、健康指导要点1、指导患者保持大便通畅,防止用力大便而引起颅内压增高、脑疝形成。
2、指导患者正确的擤鼻方法,注意耳部卫生。
四、注意事项1、有鼓膜穿孔或中耳乳突手术后不宜游泳,在沐浴、洗头时可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以免诱发中耳感染。
2、术后保持患耳干燥,不要随便滴药和将粉剂药物吹入耳内。
耳源性并发症
耳源性脑膜炎
治疗 1. 清除病灶,通畅引流, 2. 大剂量抗生素,必要时类固醇 激素, 3. 调节水电解质,支持疗法。
耳源性脑脓肿(ototic brain abscess)
概述 1. 因化脓性中耳乳突炎引起的脑组织 局限性积脓。 2. 发生部位依次为大脑颞叶、小脑、 其他脑叶。 3. 致病菌:变性杆菌、绿脓杆菌常见, 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较常 见,亦可为混合感染。
耳源性脑脓肿
病理 1. 局限性脑炎期:脑组织充血、水 肿、炎性细胞浸润、点状出血,部 分脑组织软化、坏死、小液化区。 2. 化脓期:液化区融合,形成空腔, 脓液及软化的脑组织聚集形成脓肿。
耳源性脑脓肿
3. 包膜形成期:脓腔周围由肉芽、 纤维结缔组织及神经胶质细胞形 成包膜; 可伴有脑炎及脑室炎; 较大的脓肿可使脑组织移位、 脑压升高、脑疝形成。
气管插管,给氧,人工呼吸,紧急穿 刺排脓或侧脑室引流。
硬膜外脓肿
治疗 乳突手术探查和清理病灶,排尽 脓液,通畅引流 抗生素 对症、支持治疗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sigmoideus sinus thrombophlebitis)
概述 1. 常见,病灶穿破乙状窦板,炎性渗 出物聚集、凝血物质释放,形成血栓 和静脉炎。
2. 向上至岩上窦、岩下窦、矢状窦、 横窦、海绵窦,向下至颈静脉球、颈 内静脉。
浆液性迷路炎 化脓性迷路炎
耳后骨膜下脓肿
(postauricular subperiosteal abscess)
脓液经乳突外侧骨皮质溃破流入耳后骨膜下 方形成脓肿。 临床表现 1. 耳后皮肤红肿、疼痛、伴同侧头痛、发热 等全身症状; 2. 耳后肿胀,压痛明显,耳后沟存在,耳廓 被推向前外方; 3. 穿刺抽出脓液。 治疗:手术清除病灶,抗生素。
耳源性并发症的护理措施
耳源性并发症的护理措施化脓性中耳炎因炎症破坏周围骨质致感染扩散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统称耳源性并发症。
目前其发生率已显著降低,治愈率也明显提高。
但一些患者表现不典型,容易漏诊误诊,造成严重后果。
耳源性并发症按发生部位分为颅外和颅内并发症两大类。
1 护理评估1.1 健康史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引起耳源性并发症的主要原因,以胆脂瘤型中耳炎尤为多见。
老幼体弱、免疫力差、致病菌耐药及毒力强等,为其诱发因素。
1.2 临床表现1.2.1 颅外并发症(1)耳后骨膜下脓肿:表现为高热、头痛、耳后乳突部皮肤红肿,疼痛剧烈,耳后沟变浅或消失,耳廓被推向前外方,乳突部压痛,有波动感,穿刺可抽出脓液。
外耳道后上壁塌陷,脓肿穿破后可形成经久不愈的瘘管。
(2)耳源性颈深部脓肿(贝佐尔德脓肿):乳突尖破坏后,在胸锁乳突肌和颈深筋膜中层之间形成脓肿。
表现为高热,患侧颈部上方疼痛,颈部活动受限。
胸锁乳突肌上1/3处隆起,皮肤红肿,压痛明显,无明显波动感,但穿刺可抽出脓液。
(3)迷路炎:是炎症侵入内耳所致。
表现为阵发性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丧失。
可有自发性眼球水平震颤,瘘管试验为阳性,少数可因瘘管阻塞或迷路已破坏而表现为阴性。
(4)耳源性面瘫:患侧乳突破坏累及面神经,表现为同侧额纹消失,眼睑闭合不全,鼻唇沟变浅或消失,口角歪斜,鼓腮漏气等。
1.2.2 颅内并发症(1)硬脑膜外脓肿:鼓室上壁破坏,在相应硬脑膜外形成脓肿,导致颅内压升高。
表现为高热、剧烈头痛、呕吐、视力模糊。
耳流脓呈波动性,与头痛程度相关,耳流脓较少时,头痛剧烈,耳流脓增多,头痛可减轻。
(2)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表现为周期性高热,寒战,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等。
高热呈弛张性,可达40℃以上。
患侧耳后及颈部疼痛,同侧颈部可触及条索状物,压痛明显。
眼底检查可见患侧视盘水肿,视网膜静脉扩张。
血管造影有助于判断血栓的部位和范围。
(3)耳源性脑膜炎:是化脓性中耳炎引起的软脑膜、蛛网膜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耳鼻喉头颈外科学教案:10-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耳鼻喉科概述:化脓性中耳炎的发病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严重甚至致命的颅内、外并发症。
又称耳源性颅内、又称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它是本学科三大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为此我们应给予极大的重视一、并发症产生原因〔一〕引流障碍1、用药不当:中耳流脓期间,用粉剂或丸剂导致脓液排出受阻。
2、引流差主要是胆脂瘤型中耳炎,其次是骨疡型中耳炎容易造成脓液排出受阻,导致炎症扩散。
〔1〕穿孔部位决定引流不好,如胆脂瘤型:穿孔为松弛部,外小内大。
〔2〕鼓室内有肉芽、息肉或皮样物。
〔3〕鼓膜紧张部穿孔太小,脓液引流不畅。
〔二〕病人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引起颅内并发症〔三〕致病菌对抗菌素不敏感、抗药性等感染扩散的途径:1、感染可通过先天性引起颅内并发症鼓室顶壁缺损未闭合的骨缝:岩鳞裂、弓下裂孔2、病理途经:骨质破坏如:(1)鼓室顶〔天盖〕(2)乙状窦骨板(3)面神经骨管(4)骨迷路(5)乳突骨质破坏上鼓室顶:颅中窝脑膜炎脑脓肿〔颞叶脓肿〕破坏乙状窦骨板:内侧壁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破坏颅中窝:小脑脓肿破坏乳突外侧壁颅外:耳后骨膜下脓肿耳下颈深部脓肿破坏骨迷路:迷路炎破坏面神经管:损伤面神经周围性面瘫3、血行径途感染可通过中耳粘膜与脑膜相通的小血管乳突导血管骨小管中的静脉逆行浸入颅内二、并发症分类为了诊断方便,按并发症发生部位分为:常见:颅外并发症:(1)耳后骨膜下脓肿(2)耳源性面瘫(3)耳源性迷路炎颅内并发症:(1)耳源性脑膜炎(2)耳源性脑脓肿(3)乙状血栓性静脉炎三、诊断〔一〕病史有长期流脓历史浓液为恶臭或奇臭、或带血丝〔二〕耳部检查:有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特点或有骨疡型的临床特点。
〔三〕颅内、外并发症的早期重要的临床特点若在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病程中,有以下几种特点中任何一种临床表现均应考虑是有本病的可能性:1、脓液突然减少,或停止。
2、剧烈的耳痛或头痛。
3、发冷,发热4、眩晕、恶心、呕吐5、意识障碍:1〕淡漠2〕嗜睡3〕昏睡4〕神志不清5〕昏迷6、特殊检查:脑CT 核磁共振有异常发现四、治疗〔一〕手术清除病灶+建立通畅引流〔二〕抗菌素应用应及时、足量。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2、病理途径:骨质破坏如:
•鼓室顶〔天盖〕 •乙状窦骨板 •面神经骨管 •骨迷路 •乳突骨质
• 破坏上鼓室顶
颅中窝
脑膜炎 脑脓肿〔颞叶脓肿〕
•破坏乙状窦骨板
颅后窝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小脑脓肿
破坏乳突外侧壁
颅外
耳后骨膜下脓肿 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耳下颈深部脓肿 二腹肌下脓肿
•破坏骨迷路
迷路炎 岩部炎
本学科三大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 需极大的重视。
本课涉及的综合征
迷路刺激征 岩尖综合征 脑膜刺1、引流差 穿孔部位,大小,鼓室内有肉芽、息肉或皮样物 2、医源性因素 用粉剂或丸剂,抗生素滥用
〔二〕病人抵抗力下降
➢全身慢性疾病 • 糖尿病 • 白血病 • 结核
病因:炎症侵蚀面颞骨岩部 诊断:中耳炎+三叉神经Ⅴ+外展神经Ⅵ
岩尖综合症 迷路刺激征 治疗:乳突根治术+抗生素+引流术
耳源性周围性面瘫 Otogenic facial paralysis
病因:炎症侵蚀面神经骨管 或面神经骨管先天性缺损
诊断:中耳炎+周围性面瘫 面瘫的定位
治疗:乳突根治术+面神经减压术
岩部炎
petrositis
耳源性脑膜炎
otogenic meningitis
硬脑膜外脓肿extradural abscess 硬脑膜下脓肿subdural abscess
颅内并发症 耳源性脑脓肿
otogenic brain abscess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thrombophlebitis of the sigmoid sinus
三、诊断
〔一〕病史 〔二〕耳部检查 〔三〕颅内、外并发症的表现
耳源性颅外并发症
• 14.Chinese Practical Journal o f Rural Doctor 2021 Vol.28 No.2示存在面神经炎症。
骨膜下乳突腌肿常与胆脂瘤相关。
颅内并发症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耳痛、前 庭症状、脑膜刺激征及神志改变。
颅内并发症有:脑 膜炎、硬膜下、硬膜外、窦周或脑脓肿、侧窦血栓形 成。
最常见的颅内并发症是脑脓肿和脑膜炎。
多种 颅内并发症可同时发生。
死亡率为3%~19%。
发生颅内外并发症时,常需要及时请神经外 科会诊,协助治疗。
由于不同研究所纳人人群的危 险因素有差异(尤其是贫困的偏远地区),笔者 曾接诊过中耳炎感染后,单纯给与退热治疗1个 月,最后颅内感染昏迷的双胞胎姐妹。
文献报道 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不同,大多<1%。
颅 外并发症比颅内并发症多见,约1/3慢性及急性 中耳炎患者可出现合并两种,甚至两种以上颅外 并发症。
慢性中耳炎是听力损失最常见的原因,90%的慢性中耳炎存在> 15 dB的永久性听力 损失。
传导性听力损失比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常见,但两者都 可能发生。
须明确听力损失的类型,因为传导性听 力损失经治疗和(或)手术可能改善,而SNHL—般 不会。
传导性听力损失是由于听小骨腐蚀,影响了 声音传导,而SNHL则是病变产生的化学物质和 毒素进人耳蜗所致。
4诊断4.1病史慢性中耳炎患者急性发作并突发高 烧不退、头疼、恶心、眩晕等,需高度警惕耳源性颅 内并发症,建议积极行进一步检査。
4.2体格检查耳后皮肤有无红肿压痛、耳道壁 有无塌陷、眼球有无震颤、有无面瘫、耳道有无肉 芽、鼓膜是否穿孔、听力是否急性损失。
4.3影像学检查及时完善颞骨CT,CT可帮助 明确侵蚀区域或提示可能形成瘘管的区域,如怀 疑颅内并发症需同时完善颅脑MRI。
4.4实验室检查为及时选用敏感抗生素,建议 尽早行革兰染色和培养,可以辅助指导治疗。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诊断与治疗
剧痛,喷射性呕吐 视乳头水肿:视神经鞘内液体回流受阻
及眼静脉回流受阻
5、局灶性症状
可有可无,可早可晚 颞叶脓肿:对侧肢瘫,失语,同侧偏盲 小脑脓肿:中枢性眼震,共济失调,同
侧肌张力减退等
小脑脓肿
左小脑类圆型低密度区,增强后周壁明显强化
显症终末期
膜下脓肿
化脓性脑膜炎
增强CT可见脑膜线 状强化
MRI T1WI像 硬脑膜高信号
感染途径
上述各种途径都有可能 直接侵及软脑膜、蛛网膜 也可通过化脓性迷路炎、岩锥炎、乙状
窦血栓性静脉炎等间接引起
临床表现
全身中毒症状:寒战、高热、脉频等 颅高压症状:剧烈头痛、喷射呕吐等,严重
者可出现脑疝神经麻痹,晚期 出现潮式呼吸
有脑膜刺激征 脓肿位于岩尖区:可有三叉神经、外展
神经、面瘫等症状
治疗
乳突探查开放术:确诊后应尽早手术,
清除骨破坏区,暴露 脑膜,彻底开放引流
抗炎处理:
耳源性脑膜炎 (otogenic meningitis)
是中耳炎症扩散引起的 是弥漫性的蛛网膜、软脑膜化脓性炎症 局限于软脑膜蛛网膜之间的脓肿又称硬
硬脑膜外脓肿 (extradural abscess)
颅骨骨板与硬脑膜之间的脓液积聚 在颅内并发症中比较多见 部分隐匿,手术中发现 乙状窦周围脓肿是其中的一种
脑脓肿伴硬膜外脓肿
顶骨内板下方梭形低 密度区,周围强化 (硬膜外脓肿)
颞叶后部肾形病灶, 周围水肿明显(颞叶 脓肿)
增强CT检查
囊壁强化
度、左顶叶低密度病
灶,增强后明显
脑出血
右基底节区血肿,增 强明显
脑肿瘤鉴别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3
耳源性颅内外并 发症的典型病例
病例介绍
病例1:患者, 男,45岁, 因突发性耳 聋就诊,诊 断为耳源性 颅内外并发 症,经治疗 后恢复良好。
病例2:患者, 女,32岁, 因耳鸣、眩 晕就诊,诊 断为耳源性 颅内外并发 症,经治疗 后症状缓解。
病例3:患者, 男,58岁, 因头痛、呕 吐就诊,诊 断为耳源性 颅内外并发 症,经治疗 后症状缓解。
病例4:患者, 女,28岁, 因听力下降 就诊,诊断 为耳源性颅 内外并发症, 经治疗后听 力恢复。
01
02
03
04
诊断过程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病史, 包括耳部症状、全身症状 等
体格检查:检查患者耳部、 头部、颈部等部位,观察 有无异常
影像学检查:进行CT、 MRI等影像学检查,观察 耳部、颅内结构有无异常
耳源性颅内外并 发症与其他疾病 的关系研究
谢谢
物理治疗:如理疗、按摩等,可以帮 助缓解症状,促进康复。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戒烟、限酒、避免过度劳累等,有助
于预防和治疗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4
耳源性颅内外并 发症的研究进展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研究现状: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耳源性颅内外并发 症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学者在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的研究 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方法。
实验室检查:进行血液、 尿液等实验室检查,观察 有无感染、炎症等迹象
诊断依据: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等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论
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抗 炎药、抗病毒药等药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 效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如鼓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反复发作史。 2、脓毒血症:高热、寒战、驰张热。 3、枕后、耳后及颈痛,颈条索状肿块。 4、血培养阳性 5、Tobey-Ayer试验阳性 6、乳突片或CT:骨质破坏。 (三)治疗:抗炎、支持疗法、 乳突手术。
二、耳源性脑膜炎
(一)概念:中耳炎致
软脑膜弥漫性化
脓性炎症。
(二)诊断要点: 1、中耳炎急性发作,近期脓增多或减少。 2、化脓性脑膜炎表现:高热、头痛、呕 吐、颈抵抗 3、脑脊液:化脓性改变 4、乳突片或CT:骨质破坏。 5、注意与流脑鉴别 (三)治疗:乳突手术,全身治疗同流脑
三、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较常见
3、乳突、头颅X线或CT:确诊定位。 4、脓肿穿刺:经乳突腔或钻颅
5、腰穿诊断脓肿意义不大,颅内
压高时慎重。
(三)治疗: 1、手术 病情允许:先乳突手术后 处理脑脓肿 病情危重:先处理脑脓肿后 行乳突手术 2、抗炎、降颅压、支持疗法。
第三节 颅外并发症
一、耳后骨膜下脓肿:最常见
(一)概念:中耳乳突炎破坏乳突
常见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颅内并发症 颅外并发症 耳后骨膜下脓肿 硬脑膜外脓肿 耳下颈深部脓肿 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迷路炎 耳源性脑膜炎 岩部炎 耳源性脑脓肿 耳源性面瘫
第二节 颅内并发症
一、硬脑膜外脓肿
最轻、最常见 (一)概念:脓积 在颅骨与硬 脑膜之间
(二)诊断要点 1、无典型症状,多在乳突术中发现 颅骨缺损,缺损区溢脓而确诊 2、可有头痛、低热,耳流脓量增加 3、乳突片或CT:天盖、乙状窦板骨 质缺损。 (三)治疗:乳突手术,清除已破坏 骨质达正常硬脑膜为止。抗炎。
(三)化脓性迷路炎 1、概念:迷路弥漫性化脓,
内耳功能全失。
2、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史 (2)自发性眩晕、平衡失调。 (3)自发性眼震,快相向建侧。 (4)永久性全聋,伴持续高调耳鸣。 (5)瘘管试验阴性,前庭功能反应消失。 3、治疗:抗炎、乳突手术, 迷路凿开引流。
四、耳源性面瘫 (一)概念:中耳肉芽、死骨、 胆脂瘤侵蚀面神经管或炎症毒 素致面神经充血肿胀引起的周
外侧壁,在骨膜下形成脓腔。
(二)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史,脓液突然增多或减少。 2、耳后乳突区红肿痛、穿刺有脓。 3、乳突片或CT:骨质破坏、胆脂瘤 形成。 (三)治疗:抗炎、脓肿切开、 乳突手术。
二、耳下颈深部脓肿
(颈部贝佐尔德脓肿) (一)概念: 中耳乳突炎 感染破坏乳 突尖达胸锁 乳突肌内面 形成颈深部 脓肿。
肉芽、胆脂瘤、 药粉。 胆脂瘤型>骨疡 型>单纯型
传播途径
1、经破坏缺
损骨壁:常见 2、经解剖通 道或未闭骨缝 3、血行途径
二、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诊断依据 1、耳流脓病史 2、鼓膜穿孔、脓液、肉芽。 3、与中耳炎类型有关:胆脂瘤型> 骨疡型>单纯型 4、同时伴颅内外并发症的临床表现 5、乳突片:骨质破坏、胆脂瘤形成 6、头颅CT或MRI 7、乳突探查术中发现
(二)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史 2、患侧颈上肿痛、运动受限、 穿刺有脓。 3、乳突片或CT:骨质破坏、 胆脂瘤形成。 (三)治疗:抗炎、脓肿切开、 乳突手术。
三、迷路炎:常见,分三型
(一)局限性迷路炎(迷路瘘管)
1、概念:炎症侵入内耳迷路骨质 局限性破坏,形成瘘管。
2、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史 (2)眩晕:持续数分至数小时不等, 伴恶心、呕吐、平衡失调。 (3)自发性眼震,快相向患侧。 (4)听力:多为传导性聋。 (5)瘘管试验阳性,如瘘管受堵者 可阴性。 (6)前庭功能正常或亢进 3、治疗:抗炎,乳突手术:清除病 灶,封闭瘘管。
第八章 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
广东医学院第一临床学院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研室 江 枫
第一节 概述
因急、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
向邻近或远处扩散、引起各种并发
症称“耳源性并发症”。发病急、
病情重,常危及生命。是耳鼻咽喉 科危重症之一。
一、病因 1、脓液引流不畅
2、骨质破坏严重
3、身体抵抗力差 4、致病菌毒力强
四、耳源性脑脓肿:最凶险,易死亡 (一)概念:
中耳炎引
起大脑或 小脑脓肿,
颞叶多见,
小脑次之。
(二)诊断要点: 1、中耳炎急性发作,脓突然减少。 2、脑脓肿表现:四期 (1)起病期:约一周。脑膜刺激症: 发热、头痛、呕吐、颈强直、 脑脊液正常。 (2)潜伏期:10天~数周,不规则 头痛。
(3)显症期:脓肿形成,颅内压增高 ① 中毒症状:午后低热或体温正常或降低、 神志迟钝、表情淡漠、嗜睡、少语。 ② 颅内高压:剧烈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 无意识动作,脉搏迟缓与体温不一致。 ③ 定位症状:对侧偏瘫,对侧中枢性面瘫或 同侧肌张几减弱,共济失调。 (4)终期:脑疝或脓肿破裂,突然剧烈头痛、 呕吐、昏迷、呼吸循环衰竭。
面神经: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
吻合术。
小结与思考
1、耳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颅内外并发症有哪些?
2、耳源性颅内外并发症发生与哪
些因素有关?有几种感染途径?
下课了!
围性面瘫。
(二)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史 2、患耳周围性面瘫表现:患侧额纹消失, 眼闭不拢,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 3、流泪反射消失:膝状神经节以上损害。 4、舌前2/3味觉消失:鼓索神经以上损害。 5、镫骨肌反射消失:面神经镫骨肌以上损害。
(三)治疗:抗炎、神经营养药,
尽早乳突手术,清除病灶,探查
(二)浆液性迷路炎
1、概念:内耳弥漫性浆液性渗出。
内耳终器无损害,内耳
功能可恢复。
2、诊断要点: (1)中耳炎史 (2)眩晕伴呕吐、平衡失调。 (3)水平或旋转性眼震,快相向患侧。 (4)听力:感音性聋,但未全聋。 (5)瘘管试验阳性,前庭功能减弱。 3、治疗:急性期保守治疗为主,内耳 症状消退8周后行乳突手术, 痊愈后不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