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合集下载

二语习得顺序研究综述

二语习得顺序研究综述

2014.02学教育61二语习得顺序研究综述熊媛媛(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乐山614100)[摘要]习得顺序的研究热潮兴起,与心灵主义学派反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背景息息相关。

习得顺序研究主要探讨语言习得顺序的学习过程及其规律,成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及八十年代初期的研究重点。

一系列学者争相讨论了习得顺序研究中的种种热点问题及争论焦点。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求梳理出英语及汉语中习得顺序研究的大致脉络。

[关键词]二语习得;习得顺序;语素;句法结构一、引言二语习得研究内容丰富,而其中的习得顺序研究一直是被广泛关注且争议较大的一个问题。

领域内一些优质的研究结论不尽相同,甚至截然相反。

然而人们对语言习得本质的认识和深化正受益于这些理论佐证,它有效推动着二语习得研究的进程。

本文力图回顾母语习得顺序研究、英语和汉语分别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顺序研究相关的过程及结论,以及该研究热点存在的理论争议等。

二、母语习得顺序研究要研究二语习得顺序,就不能不先探讨关于母语的习得顺序研究。

最早对母语的习得顺序进行研究的是国外学者。

比较著名的有罗杰?布朗所作的关于英语语法语素的习得顺序研究。

布朗的研究始于1962年秋,他以3名美国儿童为对象,进行了持续5年的研究,试图一探儿童对14个英语语法语素的习得情况。

他以所谓“平均句长”概念作为标准,将儿童语言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结果发现语素习得从第二阶段开始出现,其中一些语素的习得可持续到第五阶段。

同时,这3名美国儿童对14个语法语素的习得顺序方面存在惊人的一致!如:最先学会的都是动词的现在进行时态,最后学会的是系动词的缩写形式。

布朗认为语素在语法和语义方面的复杂程度决定了其习得顺序,与该语素出现频率无关。

他进一步认为,对于学习同一语言的儿童来说,母语知识的习得顺序基本固定不变。

此外,威莱尔斯.J 和一些学者采用横向研究方法,考察了21名英语儿童习得14个语素的情况,以这些语素使用的准确度作为标准来排列语素顺序,研究结论与布朗的研究相似,进一步证实了布朗的发现。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Chapter ⅠIntroduction of Attention1.1 What is Attention?The word attention in dictionary is defined as the action of applying one’s mind to something or somebody or noticing something or somebody, a kind of particular care. A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psychology, attention refers to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selectively concentrating on one thing while deliberately ignore other things. Among the various cognitive process in human mind, attention is usually considered as the most important. A leading psychologist William James gave us a clear definition: “everyone knows what attention is. It is the taking possession by the mind in clear and vivid form, of one out of what seem several simultaneously possible objects or trains of thought…it implies withdraw from something in order to deal effectively with others.( William James. 1890)Today, rather than regarding attention as a filter on input most psychologists now conceptualize it as a mechanism of cognitive processing and more specifically another instance of construction:depending on what stimulus they wish to pay attention to, people select certain pieces of information from among those they receive and construct a perception from them.The first and most basic characteristic of the mind is that it can only focus effectively on one thing at a time and can only focus on the selected goal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before it shifted to something else.Thus, the processing capacity is limited. But sometimes the amount of new information being attended to depend on how many cognitive processing resources is needed for each stimulus. If you are confronted with a demanding task,full attention is required to accomplish it .However, if you are doing habitual or automatic routine, you may split your attention to other activities.Therefore,it is safe to say that human cannot attend to two demanding tasks at the same time.Therefore, people should select information for processing according to priority.The second characteristic is that human mind is always occupied by a continual stream of thoughts and considerations without any rest. Therefore, focusing on one thing is realized by subjectively choosing a goal to attend to at a certain period of time, not just by blocking out distractions.1.2 Vocabulary Knowledge and Vocabulary Acquisition ProcessNo doubt, foreign language vocabulary is viewed as a footstone factor in successful communication (Ellis 1994)and,to a great extent,in high-level reading ability and comprehension. A large number of the studies in SLA examine the role of context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which takes place through reading or reading-associated tasks.Context plays a primordial role in this acquisition by supplying the necessary input and trigger.A plausible explanation of lexical acquisition is a theory about the active role of the learner in the process of vocabulary acquisition.Learners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make their own lexical associations when they are actively learning new vocabulary.The importance of vocabulary knowledge in L2 learning is supported by the schema-based approach to language learning.The learning theory based 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nd the role of cognitive processes suggests that the information from long-term memory can be used to enrich the learners’understanding or retention of the new ideas by providing related information or schemata into which the new ideas call be organized.An often quoted definition of learning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information is obtained,stored,retrieved and used.Learning in itself cannot be separated from what is being learned or from the process of learning.For the learning of L2 vocabulary, Brown(1993)has identified five steps:(a)having sources for encountering new words;(b)getting a clear image,either visual or auditory or both, of the forms of the new words;(c)learning the meaning of the words;(d)making a strong memory connection between the forms and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s;(c)using the words.Accordingly, learning L2 vocabulary is,to some extent,related to these five steps,which,in a more or less degree,is associated with the attention mechanism in the cognitive process of L2 lexical acquisition. Lexical knowledge lies at the core of L2 vocabulary acquisition but as Laufer observe,“no clear and unequivocal consensus exists as to the nature of lexical knowledge”.According to Nation (2004) vocabulary learning process consists of three psychological conditions:noticing,retrieval and creative use.Noticing,the first process is induced by, forexample,the salience of the word,learners’attention to the word,learner’s interest and motivation,etc.Noticing involves decontextualization and negotiation.The second process,retrieval is the proper way to strengthen the memory and the creative or generative use makes evident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language user demonstrates his ability to use knowledge of linguistic rules for communication.Chapter ⅡAttention in Noticing HypothesisSchmidt raises his claim that noticing i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the conversion of input into intake for learning (1994). Awareness of the form is a prerequisite for the learning of a form. In the light of Schmidt, noticing is in need of learner’s focal attention and awareness, and subliminal learning cannot explain SLA process.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further states that it is whatever features of the input relevant for the target system not just the input in a global sense that must be noticed. From the above theory, we can see that only by attention to specific aspects of the input can learners acquire these aspects of the input.According to Schmidt, by noticing is meant the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the stimuli. It seems that noticing critically contains awareness, and Schmidt appears to include awareness with attention as central to noticing, Schmidt also expounds the role and the nature of noticing. In a restrict sense, noticing is isomorphic with Tomlin and Villa’s (1994) detection of selective attention, and to Robinson’s detection plus rehearsal in short term memory. Schmidt assumed that the objects of attention and noticing are elements of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input language, rather than any abstract rules or principles of which such instances may be examples. Schmidt made relative claim that unattended stimuli remain in immediate short term memory for a very short time, and attention is 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 for stimuli to enter long term memory. In SLA, it is usually considered that attention selects the essential materials in input to be accessible for further central mental processing.Although consensus has arrived on the importance of attention, disagreement exists in the amount and types of attention. In Tomlin and Villa’s view (1994), attention contains three interrelated networks, namely, alertness, orientation, and detection, with alertness and orientation serving to make detection more likely, however, not ensuring detection or learning, and detection being the process by which particular examples are registered in memory and therefore can be made accessible to whatever the key processes are for learning (Tomlin & Villa, 1994).According to them, detection requires no awareness. Up to this point, further mention should be made of awarenes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both SLA and cognitive science. Awareness refers to a particular state of mind in which an individual has undergone a specific subjective experience of some cognitive content or external stimulus.For the two opposing views of attention by Schmidt and Tomlin & Villa, Robinson has attempt to compromise their views. Noticing is defined as what is detected and then further activated following the allocation of attention resources from a central executive. (Robinson, 1995). Robinson argues that different tasks may result in different cognitive processing, and that different task demands may have an effect on attentional allocation, which consequently works on the quality of second language comprehension and production. Robinson argues that both Tomlin & Villa’s detection and Schmidt’s noticing require attention, and learning won’t occur without attention. Robinson persists that awareness is crucial to noticing, agreeing with Schmidt claim that there is no learning without awareness at the level of noticing.Schmidt and Robinson have conviction that awareness is necessary for learning. In terms of his strong version of noticing hypothesis, while there is evidence for subliminal perception, subliminal learning is impossible. Unattended stimuli enter short term memory. If they are not noticed and selected via attention, they are not likely to enter long term memory. Therefore, as claimed by Schmidt (1990), only conscious noticing causes intake, which is meant to be pertinent to the learning of all respects of language. Schmidt still argued that the amount of noticing is in proper proportion to that of learning in that whoever notices most means whoever pays attention most. What’s more, Schmidt claims that many factors such as task demands, frequency, ect. Noticing is not end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but the initial step in language building.Schmidt (1990) identifies three aspects of consciousness involved in language learning: awareness, intention and knowledge. The first sense, consciousness as awareness, embraces noticing. According to Schmidt (1995), "the noticing hypothesis states that what learners notice in input is what becomes intake for learning." Schmidt also states that a) whether a learner deliberately attends to a linguistic form in the input or it is noticed purely unintentionally, if it is noticed it becomes intake; and b) that noticing is a necessary condition for SLA. To help clarify Schmidt's hypothesis and the place of noticing in SLA the following model, proposed by Ellis, is useful.Ellis has based his model on current theories of SLA, where two main stages are seen to b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 of input becoming implicit knowledge. The first stage, in which input becomes intake, involves learners noticing language features in the input, absorbing them intotheir short-term memories and comparing them to features produced as output. With regard to short-term memory, Kihlstrom (1984) suggests that 1) consciousness and short-term memory are essentially the same; 2) that for language items to be stored in long-term memory they must be processed in short-term memory; and 3) that items not processed into short-term memory or not further encoded into long-term memory from short-term memory will be lost. Schmidt therefore concludes, "If consciousness is indeed equivalent to the short term store, these amounts to a claim that storage without conscious awareness is impossible".The second stage is one in which intake is absorbed into the learner's interlanguage system and changes to this system only occur when language features become part of long-term memory.Chapter ⅢAtten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ProcessV ocabulary entails less complicated and abstract grammatical rules compared with syntax. Therefore, it seems there is no need for too great amount of focal attention and external efforts, for learners can assimilate the new words by directly memorizing them. However, many other facts refute the above statement. More often than not, students complain the difficulty of memorizing a large number of words in a due period of time, and sometimes, even the learned words can not keep in the memory for an expecting long time ready for retrieval. A more demanding problem is that even if the learners know the meanings of the words, they can not put them into proper use. All of the above problems show that vocabulary acquisition is not just an easy case of memory. It requires much more external controlled attention to every aspects of a new word, ranging from pronunciation, spelling to collocation and usage in a real context. A large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have been done to verify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methods and strategies to facilitate vocabulary learning. Laufer conclude that elaboration, the same concept as “processing depth”,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vocabulary acquisition. Their further argument is from William James’s (1890) notion that all improvement of the memory lies in the line of elaborating the associates. In other words, the more special attention learners pay to the form and semantic associates the deeper the words be processed and the more meaningful associates will be the previously existing knowledge in learners’ interlanguge system.ConclusionWe can say atten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vocabulary acquisition, for it is the prerequisite from input to intake and output. Besides, we can find that attention appears in the first place in the area of processing depth, for great elaboration for new words can help promote vocabulary acquisi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input, and then for deeper processing in working memory which in turn enhances good memory for convenient retrieval. Without focal attention to certain items, all of the input will just stay in working memory for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nd then fall into oblivion.References:[1] Brown ,C. Factors affecting the acquisition of vocabulary: frequency and saliency of words[A]. 1993[2] Ellis, R. (1994). 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3] Kihlstrom, J. (1984). Conscious, subconscious, unconscious: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In K. Bowers & D. Meichenbaum (Eds.), The Unconscious Reconsidered . New York[4] Laufer, B.&K.Shmueli. Memorizing new words: Dose teaching have anything to do with it? RELC Journal.1997(1) /[5] Nation, I.S.P. Teaching and Learning Vocabulary [M]. New York; Newbury House. 2004[6] Robinson, P. (1995). Generalizability and automaticity of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under implicit, incidental, enhanced, and instructed conditions.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 [7] Schmidt, R. (1990). 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pplied Linguistics (11). /[8] Schmidt, R. (1994). Awareness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nual Review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3) /[9] Tomlin,R&V.Villa. Attention in Cognitive Science and SLA[J].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1994 (16). [10] Williams,J.N.(1890).Learning without awareness./[11] 戴曼纯. 论第二语言词汇系的研究. 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12] 刘世理. 论语言认识中的中的注意机制. 四川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6.(4)[13] 王琦,杨文琴. 二语习得中的注意机制研究.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9 (46)。

二语词汇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词汇习得文献综述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文献综述摘要:词汇习得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词汇习得的研究呈现上升趋势,其主要内容涉及对词汇知识的内涵、词汇习得的过程以及词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等。

本文旨在对词汇习得研究加以综述,并在提出这些研究的结果如何为学生二语词汇学习提供指导。

关键词:二语词汇知识理论,二语词汇习得发展过程,二语词汇学习策略引言:词汇在二语学习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影响学习者学习水平的提高。

一方面,它影响着二语学习者听、说、读、写、译等语言应用能力;另一方面,词汇的学习并非易事,是制约学习者水平提高的瓶颈。

但在国内,语法的重要性曾一度盖过词汇,课堂教学以语法教学为主,词汇则被放在一个最次要的位置。

在最近30年里,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收到了高度的关注,这也表明了人们提高了对二语词汇重要性的认识。

在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里,对词汇知识的内涵、词汇习得的过程以及词汇学习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较多,也比较有实际的指导作用。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者通常是从指导教学的目的出发来做研究的,因此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为教师和教学服务的。

而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在词汇学习中才占有主导地位,词汇习得的研究应当更多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为学习者学习提供建议。

当然,换一个角度利用这些研究成果,学习者也能从中受益。

一、词汇知识理论框架在学习词汇之前,我们必须知道词汇包含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内涵,才能明确词汇学习的目标并完整地掌握一个词。

当今对词汇知识框架的讨论始于1976 年Richards 在TESOL Quarterly 上发表的题为“The role of vocabulary teaching”一文。

Richards(1976)首先提出,掌握一个词,需要掌握不同方面的词汇知识。

到目前为止,被研究者普遍接受、被认为是最完美的词汇知识框架是由Nation(1990)提出的。

他认为,如果外语学习者在词汇使用方面要达到本族语者的程度,就应该掌握如下8个方面的词汇知识,即: (1) 词的口语形式;(2) 词的书写形式;(3) 词的语法行为;(4) 词的搭配形式;(5) 词的使用频率;(6) 该词所应用的文体;(7) 词的意义;(8) 词的语义联想网络。

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综合分析
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结果,全面评估不同学习者的二语习得情况,为 教学和研究提供启示和建议。
07
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性
实验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能够控制变量,明确因果关系; 实验结果可重复验证,具有较高 内部效度。
缺点
实验环境可能与真实环境存在差 异,影响外部效度;对实验者和 参与者要求较高,实施难度较大 。
缺点
难以将结论推广至更广泛群体;可能存在主观偏见或信息不 全等问题。
对比研究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通过比较不同组别或情境,揭示差异和共性;有助于深入理解现象或问题的本质 。
缺点
对比组和实验组的选择可能存在偏差或不匹配;对比过程中可能忽略其他潜在影 响因素。
08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总结
二语习得受多种因素影响
背景
二语习得研究作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 学的重要分支,一直受到广泛关注。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多元文化的交融 ,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性
01
02
03
语言交流
二语习得研究有助于提高 语言学习者的交流能力, 促进跨文化交流。
教育改革
二语习得研究为教育改革 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推动语言教育的创新和 发展。
多样性
03
考虑不同背景、不同阶段的二语学习者,以增加案例的多样性
和广度。
案例分析过程
数据收集
通过访谈、观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案例 相关数据。
案例描述
详细描述案例的背景、人物、事件等,呈现 案例的全貌。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编码,以 便进行深入分析。
案例解释
分析案例中的关键问题和现象,解释其产生 的原因和影响。

关于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与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与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输出的始作俑者。然而作者认为 ,该假说相当粗糙 ,许多说 法尤其是关 断提高 .同时 自始至终他们 的参与热情都很高涨
于普遍语法与二语 习得的关系的诸多论 断.纯粹是 主观臆断 。20世纪
从以上 的研究 至少 可以得 出两点启 示 :第一 ,任 何的输入和互 动
90年代樊伯顿提 出的语 码加工理论借鉴 了认知心理 学和语 言学 的许 都是需要设 计的 第二 .任务 型的学 习方式是有一定 的督促性 和效果
入假说包括语 码类型 、语码吸 收等概念 ,在外语 教育界引起 巨大震动 , 解 :4)语言学习 :5)学习者用英语 交流 的动力 。研究表 明 ,不断重复的
认为克拉 申是 当今学界有关 语码质量 、语 码输入如何 变成吸收 、语码 相同 的任务 同时改变了教师的输入和学生 的输 出 学习者 的理解力不
戴炜栋 (2006)在《语码输入 、语码吸收和语 码输 出研究新进展 》中 另一个实验 .在 五周的时间里把相 同的任务 向孩 子重复九次 ,以此来
分析 了 2O世纪 80年代初 由美 国应用 语言学家克拉 申提出的语码输 检验 五项 内容 :1)教师 的输入 ;2)学 习者词 汇 的产 出 :3)学习者 的理
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 技视 界
科技·探索·争鸣
关于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与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王丹 杰 、-2 于绍 玲 、 (1.新疆 大 学 外 国语学 院 ,新疆 乌 鲁木 齐 830046; 2.新疆医科大学语言文化学院 公共英语教研室,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多理论 .描述 了语码 加工 的具体 过程 .对克拉 申的理论做 了实质性修 性 的 这提 醒了很 多教授低龄语言学习者的教师 .重复不代表无计划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二语习得  文献综述 作业样本

英师11101班201100495姓名: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

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

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

(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

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

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

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

戴曼纯介绍了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

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

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假设》(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一书作了评介(王立非、李瑛,2002)。

二语习得中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中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中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动机的文献综述做为一项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动机在第二语言习得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研究关于学习动机的文献也衍生出多个分支。

本文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动机的文献做出一个全面总结。

许多学者将学习动机分为有静态及动态两种类型,两者有着不同的本质特征。

静态动机一般是人们内在的精神力量,例如学习积极性,学习能力等。

而动态动机与其所处的环境,以及影响学习成果的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文化社会环境,社会网络与学习资源等因素。

根据以上分类,文献中对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动机的研究可以分为静态动机的研究、动态动机的研究以及前者和后者的结合。

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涉及到静态动机的最传统的研究便是对学习者的个人特质的探究,例如学习能力、学习积极性等。

像上述因素受到母语环境的影响较小,较为固定,一致性具有较高的规律性。

而相比之下,动态动机更关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社会环境,其特征与环境变化息息相关,加之多变性较高,其研究考虑的因素要比静态动机数量过多多。

文献研究的手段也从观察和洞察到心理测量等多样化。

另一方面,学习动机的研究也受到影响,与学习者的文化资源有相应的联系。

比如,教师对学习者文化信仰的认知会对学习动机产生显著影响。

同时,学习者社会网络中的资源和学习资源也会影响学习动机。

这些因素对学习者习得第二语言能力有重大影响,因此也是需要关注的焦点。

综上所述,第二语言习得中学习动机的文献研究大致可以概括为静态动机的研究、动态动机的研究以及其交互研究。

在此,需要着眼于学习者所处的文化社会环境和相关资源,分析和诠释其影响习得学习动机的因素,以期获得更深入的认知。

2021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范文2

2021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范文2

2021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范文 1.引言 二语习得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大概形成于20 世纪 60 年代末 70 年代初.二语习得研究属于多学科交叉研究,研究者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角度研究学习者在掌握母语之后如何学习另一套新语言体系(戴炜栋 2008).随着二语习得研究的深入发展,其研究方法也呈现出跨学科、多样化特点,而不同研究方法产生了不同研究结果,致使各研究之间的可验证性、可对照性削弱.由此,回顾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对于推进二语习得研究更加科学、有效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研究现状 为客观准确地描述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研究现状,我们采用以下步骤分别检索中文和外文期刊数据库:(1)通过试查相关专业数据库确定中英文检索词及其扩展同义词和近义词:第二语言/二语/语言/外语/英语(secondlanguage or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 orEnglish)、习得 / 学习(acquisition or learning)、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2) 厘清专业术语之间的逻辑关系,编制检索式:不同检索词用"* "或"and"连接,同义词和近义词用"+ "或"or"连接.(3)为保证检索的查准率和查全率,根据检索结果反复调整检索式,得到最切合本研究文献检索的中英文检索式:(第二语言+ 二语 + 语言 + 外语 + 英语)* (习得 + 学习)*(研究方法)(second language or language or foreign language or English ) and (acquisition orlearning) and (research method*) (外文数据库中"* "指截词符,在此检索式中"* "表示可检索含词干"method"的所有词). 在综合类外文期刊数据库EBSCOhost 中我们以题名为字段对 1984 -2013 年的数据进行高级检索,共得到源自国外知名外语学术期刊的 12 篇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论文.在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相同方式进行检索,共得到 25 篇相关论文,其中 10 篇来自外语类核心期刊.由此可见,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关于研究方法的论述较受重视却并不多见.对 37 篇学术论文题名、关键词和摘要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约 65% 的论文是关于二语习得研究某一方面的研究方法,如习得顺序、词汇习得、普遍语法框架下的二语习得等的研究方法,约 35%的论文较全面地概述了二语习得的研究方法,这表明全面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论文更为少见.此外,这类论文中引用率指数最高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35 年:回顾与思考》(文秋芳,王立非 2004)一文是概述社会科学研究普适的量化、质化等研究方法,且发表至今已过去十余年.有鉴于此,结合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二语习得研究状况,基于其本身的研究特点和研究焦点对主要研究方法进行梳理总结,无疑有助于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从中获得理论和实践研究的参考借鉴. 3.研究方法综述框架 在综述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论文中,不同学者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提出了不同归类方法.Ellis和 Barkhuizen(2005) 将学习者语言样本分为非语言使用样本、学习者口头或书面语言样本和学习者关于自己学习情况的报告,并依此介绍语言样本的收集和分析方法.Litosseliti(2010)将二语习得研究分为观察、实验和准实验研究.Mackey 和Gass(2012)认为二语习得研究框架可主要分为基于语言学的、基于心理学的和基于社会学的框架.吴旭东(2002)根据研究目的将二语习得研究分为探索性、描述性和解释性三类.文秋芳、王立非(2004)根据研究方法将二语习得研究分为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总体来看,上述学者大致采用两种思路对二语习得研究方法进行分类:(1)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适分类,即分为定量、定性和混合研究方法;(2)结合二语习得研究本身的特点,根据研究对象和研究视角进行方法归类. 本文采用第二个研究思路,基于二语习得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从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社会文化、认知等视角梳理国内外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同时,学习者语言样本分析研究一直是描述二语习得过程、解释二语习得特征及启示二语教学实践的重要途径,对二语习得研究至关重要,因此本文把学习者语言准确性、复杂性、流利性的测量方法和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作为补充研究视角. 4.各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 4.1 基于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语言表征,着重分析语言形式.这类研究多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以描述和解释二语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为目的,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认为二语习得由规则主导,并尝试回答学习者的语言能力是否受到或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普遍语法的支配等问题. 基于语言学理论视角的研究者通常将二语习得视为二语语法习得,因此语法判断(gram-maticaljudgment test)的研究方法成为这类研究的主要数据获取手段.国外研究者纷纷运用语法判断来验证二语习得中是否存在普遍语法(如 Ellis 2009;Kweon & Bley-Vroman 2011),国内也有研究者运用语法判断来探究普遍语法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如刘艾娟,戴曼纯 2009;倪锦诚 2012).这类研究主要运用提示应答(prompted responses)和提示产出(prompted production)方法收集数据,聚焦某些特定语法知识,针对二语学习者特定语法结构的习得情况进行调查探讨. 就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的实际状况而言,研究者可根据各自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语言水平采用合适的研究设计.研究单个语法形式习得时采用单句语法判断便能满足研究需要,研究学习者对某些语法形式的应用能力时则应结合特定语境设计相关测试任务.对低水平二语学习者一般采用可接受性判断(acceptabilityjudgments)、对错判断(true-value judgments)和句子配对(sentence matching)等任务复杂度较低的提示应答形式,对高水平二语学习者则可采用诱导模仿(elicited imitation)、结构式诱导(structured elicitation)、句子组合(sentence combi-ning)、图画描述(picture description)和故事讲述(storytelling)等任务复杂度相对较高的提示产出形式. 普遍语法在研究方法方面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套可证伪的假设,将其置于解释性的理论框架之下(Larsen-Freeman& Long 2009),但是以普遍语法为理论框架的研究属于理论先于研究的范式,研究结果只能证明习得结果的外在语言形式.语法判断的研究方法源于测量被试母语的隐性语法知识以推断其语言能力,而我国英语学习者的语法知识主要通过课堂显性教学获得,凭诱导数据推测所得的语言能力往往不能准确反映学习者的实际语言水平,因此这类研究方法通常存在外部效度不高的缺陷.其次,语言学研究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多以目标语者的语言使用为外部参照标准,因此容易出现所谓的"比较谬误"(comparative fallacy). 最后,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大多采用静态描述方法,即很多研究只是采集一个时间点上学习者的语言样本,甚至有些历时研究也只是分别在几个时间点上进行语料收集,并没有建立语类之间的联系,因此也就很难描述语言习得的过程. 4.2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视角 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在二语习得过程中发挥实际作用的加工机制及影响这些机制的因素.研究的主要问题包括二语的加工表征、加工机制、加工技能、加工策略、个体差异等因素对加工的影响. 基于心理语言学的二语习得研究在采集学习者二语加工表征的数据时通常关注自然情境下学习者语言产出中的犹豫、停顿、自我修正等现象,在犹豫、停顿的时长及位置与二语系统是否出现故障及故障的位置之间建立关联,从中推测加工是自动化加工(automaticprocessing)还是控制性加工(controlled processing)、加工了语言的哪些方面、哪些方面存在加工困难等问题的答案.自我修正是指学习者意识到所产出话语中存在语法、词汇、内容等方面的问题而尝试改正的行为.反应时(reaction time)也常常被用作二语加工的测量指标.心理语言学家一般认为,句子反应时越长表明所需的加工"能量"越大,判断不合法语句的反应时比判断合法语句更长. 二语加工机制研究始终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二语学习者两种语言的概念、词汇、句法等表征是共享还是独立的,即激活一种语言的词汇、句法是否会激活另一种语言的对应部分,二语学习者对两种语言的加工处理是否是交互进行的.对二语加工机制的研究主要借助启动实验(priming).实验设计是呈现启动项和目标项,以某种方式诱导受试对目标项做出反应,当目标项受到启动项影响时即产生启动. 研究者探讨二语加工技能和策略等问题时通常采用词汇联想(wordassociation)的任务设计以分析学习者的语义网络,比较其二语和母语心理词典结构.Wilks 和Meara(2002)设计的词汇联想任务是通过计算机呈现某词语,诱导受试联想其他词语,并通过分析其联想到的词语,比较一语和二语的词汇网络密度(lexical network density). 在探究个体差异对加工的影响时研究者较多采用自控速度阅读、眼动(eyemovement)等在线研究方法准确、科学地记录二语学习者的加工速度和成果.此外,研究者还会采用心理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方法,如句子解读(sentence interpretation)、词汇判断(lexical decision)、跨模态启动(cross-modal priming,如视觉和听觉模态的启动)、动窗(moving window,屏幕上每次只显示一个词,下一个词出现时前一个词自动消失)、由词和背景色彩构成的斯特鲁普测试(StroopTest)等. 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把时间作为测量二语加工产出的维度之一,能够较好地区分加工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运用,因为显性知识运用需要时间.换句话说,研究通过控制反应时间,间接使被试在有时间压力的情况下无法依靠显性知识进行加工,由此对其二语自动化加工能力做出评价,使二语加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可视化".但是,因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抽象的理论基础及不太常见的实验设备,大多数教师研究者很难将其运用于实际研究. 4.3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研究视角 基于社会文化理论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社会文化在语言习得中的调节作用,研究任务类型和对话者的性别、身份、地位等社会语境因素对二语产出的影响,强调语言习得发展的复杂多变性,更关注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文化理论为研究学习者的语言提供了全方位视角,使学习者与社会融为一体,使语言知识学习和语言使用密不可分.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理论主要包括Vygotsky 等创建的社会文化理论(SocioculturalTheory)、Bakhtin 的对话理论 ( Dialogic Theory)、Lave 和Wenger 的情景学习理论 ( SituatedLearning Theory).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者与教师或学伴的互动合作对话引导语言学习,最终使语言形式和功能内化,学习者达到自我调控(self-regulation)的状态.调节理论(MediationTheory)、活动理论(Activity Theory)、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和支架理论等是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运用较多的理论. 这一视角下的研究者认为纯数据统计中的平均值可能会掩盖个体变异性,因此更推崇定性研究的方法,通过日记、对话、个人叙述、个案研究等方法研究语言习得的发展.Bailey(1990)详细描述了日记研究的五个步骤.Schumann(1998)对学习者日记的研究发现,"日记本身也可能成为辅助语言学习的工具",日记中关于焦虑等情感问题的详细描述表明个人情感因素可能促进或阻碍二语学习.由此可见,通过日记可详细了解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反思,学习者在日记中自然流露的对不同社会语境的态度和情感也可作为研究社会和个体变量的证据. 对话研究是从会话参与者的视角按话轮逐一分析学习者在会话过程中如何使用和学习语言,其目的在于发现有助于二语习得的会话特征.对话研究可采用角色扮演(roleplay)、话语完成测验(discourse completion test)、录像回放解读(video playback for interpretation)和配对变语(matched guise)等方法. 个人叙述可采用即时或延后的内省、刺激回忆、有声思维、自我评估等方法.诱导叙述可借助访谈、无声电影(silentfilms)、最少对白电影短片(film strips with minimal sound)等开展. 个案研究源于社会科学领域,是一种通过观察、访谈、历史数据和档案材料搜寻等途径收集数据,并运用可靠技术分析数据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结论的研究方法.个案研究可以是单一个案研究也可以是多重个案研究,可以是描述型个案、解释型个案研究也可以是探索型个案研究.个案研究的实施步骤是:(1)选取个案,选取时要坚持关键性、独特性和启示性原则;(2)收集材料,材料可来源于文献、档案、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实物、网络资源等;(3)分析,分析技术包括描述性分析(叙事法)、类别构建(通过不断比较的方法构建证据)、理论建构(分析多重个案的独特"层级",包括"个案内"分析和"跨个案"分析).个案分析除了开展人工分析外,还可运用某些质性分析软件(如NVivo).个案研究具有情境真实性、深入性、全面性、灵活性等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主观性、难于普适和推广的局限. 社会文化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大多采用不操纵环境、不干预受试的主位(emic)原则. 研究出发点是在语言习得的真实环境下对学习者进行全面观察和描写,重视社会文化因素与语言习得之间的关系;研究目的是发现关键变量(keyvariables)及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从多角度分析第二语言习得与发展的规律;研究成果推动了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教学实践的有效互动.但是,这类研究也存在耗时长、对研究对象的配合要求高等实际困难,材料收集时社会语境的特定性及阐释阶段研究者主观性强等因素也给验证性研究带来了不便.我国二语教师研究者已经开始关注并尝试初步运用课堂话语分析、教学日志、访谈等质化研究方法,但因时间跨度大等原因尚未大量采用人种志法、纵向个案研究等方法. 4.4 基于认知的研究视角 认知视角下的二语习得研究主要关注学习者的语言认知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学习者的语言输入输出、语言学习能力和策略运用能力等问题. 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习得过程具有人类一般认知过程的特点,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用的认知资源、认知能力成为认知视角下二语习得研究关注的焦点. 这类研究常用的测试有学习能力测试、工作记忆测试、语言学习策略量表测试等. 语言学习能力测试为预测学习者未来语言学习成效而设计,其中最常用的测量工具包括Carroll和 Sapon(2002)研制的现代语言学能测试( Modern Language Aptitude Test)、Grigorenko等(2000)设计的外语习得创新认知能力测试(Cognitive Ability for Novelty in Acquisition of Lan-guage as Applied to Foreign Language Test)、Pimsleur(1966) 研制的皮姆斯勒语言学能量表(Pimsleur Language Aptitude Battery)等. 记忆分为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和工作记忆.工作记忆涉及信息储存能力和加工处理能力,与二语习得的加工和产出最为相关.二语习得研究中运用的记忆理论主要有工作记忆的能力论、注意性控制论、激活论等.最常用的记忆测量手段包括计数广度任务(countingspan task)、运算广度任务(operation span task)、阅读广度任务(reading span task)和句子广度任务(sen-tence span task).计数广度任务的要求最低,适合对学龄儿童或语言水平较低非本族语者的测试.测试步骤是先向受试呈现图形,要求受试数出图形的数量并对总数进行记忆.完成系列试题后,受试按试题顺序依次回忆所出现的图形数.运算广度任务是先给受试一道数学算式,让其判断是否正确,随后给出一个单词,再给出几道数学判断题之后要求受试回想之前看到的单词.阅读广度任务是先呈现 2 -6 个句子,让受试判断句子的真实性、可接受性、语法或语义的正确性,然后要求受试回忆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词或字母. 二语学习策略研究大多采用Oxford(1990)的二语学习策略理论模式和相应的策略量表(Strategy Inventory for Language Learning).认知视角下测量学习者学能、记忆、策略等个体因素的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突显组间趋势,从宏观层面刻画语言发展过程,但是将语言认知这一复杂现象分割成单个参数分别加以研究,忽视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往往无法捕捉认知过程的动态变化.此外,这些量表是否能直接运用于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还有待进一步验证.比如,徐爽(2008)证实 Oxford 的二语学习策略理论模式与其研究对象(高校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数据拟合,而于元芳、刘永兵(2009)研究中的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 Oxford 策略量表中的六分法不适合参与调查的我国大学英语学习群体.总之,我国二语研究者应结合本土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设计科学合理的测量量表,同时综合、动态考量各种认知因素对二语发展的影响,并进行本土化的二语习得理论构建. 4.5 对学习者语言准确性、复杂性、流利性的测量 从语言准确性、复杂性和流利性三方面分析学习者语言有助于更全面、更平衡地得到关于学习者语言的信息(Ellis& Barkhuizen 2005),具体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信息.准确性一般指语言产出接近目标语语言规则的程度(Skehan & Foster 1999).不同研究者对准确性提出了不同测量标准:Foster 和 Skehan(1996)运用无错误句的百分比测量准确性;Wigglesworth(1997)将准确性规定为语言形式与目标语的接近程度,分别使用必需场合诱导得到的目标语产出的正确率和错误的自我改正率;Mehnert(1998)使用每100 个单词的错误率为测量指标;Foster 等(2000)认为准确性还涉及语法层次.刘国忠和秦晓晴(2010)总结指出二语写作准确性的测量工具主要包括整体性测量(holistic scales)、无错误 T 单位总数(number oferror free T-units)和错误总数(number of errors). 流利性指语言产出的流畅性、连贯性和语言可接受性.Lennon(1990)把口语流利性分为广义(口语水平的总称)和狭义(语速和流畅程度)流利性,并列出了12 项可量化指标.Towell等(1996)采用语速、发音时间比、发音速度、停顿间的平均无间断语流长度等时间性指标测量口语流利性.此外,也有研究者使用内容指标和语言指标对口语流利性进行测定,如张文忠和吴旭东(2001)采用所述必要事件与全部必要事件之比考察围绕特定话题展开的信息内容的连贯性及语言的可接受性.在书面语流利性研究方面,Latif(2009)把写作流利性测量指标分为成果指标和过程指标,前者主要包括频数测量、比率测量和总体量表测量;后者是基于写作过程的测量,涉及语段长度、语块和处理负荷等指标,并使用录像、有声思维、眼动跟踪或击键记录(keystroke logging)等方法收集写作过程中的相关数据. 复杂性研究一般涵盖词汇和句法两个层面.测量词汇复杂性的维度主要包括词汇复杂度(lexicalsophistication)、词汇变化性(lexical variation)、词汇密度(lexical density)和词汇独特性(lexical originality)等.句法复杂性的量化对象主要包括产出单位的长度、从句嵌入量和结构类型的范围等(Ortega 2003),常用测量指标包括:(1)T 单位长度(T-unit length)和子句长度(clause length);(2)T 单位复杂性比率(T-unit complexity ratio)和从属句比率(dependent clauseratio). 对学习者语言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的测量是收集学习者语言水平数据的有效途径,但是研究者应始终关注测量的信度和效度.在研究中国学习者二语习得时,研究者首先应对中国学习者语言准确性、流利性和复杂性进行本土化的概念界定,从多角度采用多维度、多层面评估方法.其次,研究者应从操作层面关注自然语境下社会文化因素对交际的影响,并注重语言交际能力评估. 4.6 对学习者语言的语料库分析运用语料库分析 学习者语言主要有基于语料库(corpus-basedapproach)和语料库驱动(corpus-driven approach)两种方法(Mackey & Gass 2012),前者利用语料验证假设,后者量化分析收集的语料.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又可分为计算机辅助的错误分析和中介语对比分析,这些方法能够为研究母语迁移、中介语过度概化、中介语发展路径、输入偏见(input bias)、语域影响(genre/register influence)等问题提供语料证据. 语料库研究方法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应用非常广泛,既可用于检验和发展二语习得理论的基础研究,又可用于指导教学的二语习得应用研究.在二语习得研究中应用语料库的优势在于能够借助丰富的真实使用的语言材料,并且能够运用科学便捷的分析技术,如自动词性赋码器(如Brill,CLAWS7)、语法标注器(如 POSTagger)、词目归并器(如 Lemma)、检索软件(如WordSmith,AntConc)、统计分析软件(如 SPSS)等,获得客观量化的研究数据.需要指出的是,我国二语习得研究者在运用语料库研究方法时,应充分考虑所选用的中国学习者语料库与目标语参照库的语料在库容量和语料来源上的可比性,自建语料库时还应充分考虑语料的代表性、时间性和有效性等问题. 5.国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应用现状及发展方向 基于不同研究视角和问题对国际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回顾梳理不仅有助于掌握国际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的总体状况,也有助于揭示我国二语习得研究现状,进一步推动国内二语习得研究发展.由此,我们总结了我国二语习得研究方法的应用现状,并相应提出了研究方法的发展建议. (1)二语习得定量研究占多数,定性研究逐渐增加,有机结合两者的研究欠缺(尹丽雯2011).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来看,定性和定量研究都有其不完善之处,这表明各种研究方法本身没有对错优劣之分,也不专属于某一研究领域.在今后二语习得研究中,研究者可根据具体研究问题和研究对象灵活恰当选择和组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多方验证以推进二语习得研究科学化发展. (2)不少二语习得研究设计都缺少试测(pilotstudy)环节.从上文对不同研究视角下研究方法的分析可以看出,语言样本的采集计划和工具难免会有疏漏之处.为严谨起见,研究者在开始正式研究之前,可通过小规模试测考察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恰当性,并进行相应调整和修改,以便顺利开展客观、科学的研究. (3)复制性二语习得研究尚不多见.二语习得研究通常会因研究方法和研究条件的不同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致使对某些研究问题的探讨无法形成定论.当然,这与二语习得研究问题本身的复杂性有关,但也不能排除研究方法等因素.由此,在二语研究领域进行重复性验证对寻求令人信服、普遍认同的答案非常必要.。

中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本

中文文献综述参考范本

附件14关键期假说对中国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影响研究( 文献综述)闽江学院外语系姓名:叶翠学号:120080201227 指导老师:林庆英1. 研究背景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增多,我国成了举世无双的英语教学大国。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小学英语教学已经蓬蓬勃勃地开展起来。

而人们普遍认为儿童在学一门外语的时候,年龄越小,学得越好,即“年龄小优势论”。

⑴(p382)这一论断得到了被引入二语习得研究领域的关键期假说的支持。

“关键期假说”由蒙特利尔神经学家Penfield和Roberts在他们1959年合著的一篇文章《言语与大脑机制》(Speech and Brain Mechanisms) 中首次提出[2]。

其含义是:学习者由于年龄小,生理和心理处于发育期,大脑的可塑性强,因此,比较容易学会地道的第二语言;而成人发育完全成熟,大脑逐渐失去可塑性,过了学习第二语言的最佳年龄,因此,较难学会第二语言。

然而,关键期假说在二语习得领域究竟有多少解释力,语言研究者和外语教学界长期以来没有达成共识,争论的焦点是围绕儿童期开始学习外语是否比少年、成人期开始学习外语更具有优势。

争论各方各执一辞,互不相让,并各自努力用实验研究验证自己的观点。

鉴于此,本文试图从英语专业学生入手探究其学习英语的起始年龄与英语水平是否存在必然联系,并且力图检验当前流行的学习外语“越早越好”的观点是否正确,这对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将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探索及补充。

2. 研究现状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国外早在上世纪60 年代就有人根据脑神经系统和语言习得的关系, 以及大脑伸缩性与年龄相关的实验结果, 提出了语言习得关键期的假说, 认为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更有优势。

1959 年, 神经心理学家Penfield 和Robert 对失语症的研究结果为这种语言优势现象提供了有科学证据的有效解释。

他们认为儿童学习语言的优势归于脑神经系统的差异。

青春期以前的儿童似乎有一种转换机制如果左半脑言语中枢受损, 则能在右半脑得到补偿, 但过了青春期后, 就难以恢复了。

作业: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作业: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综述摘要学习策略研究在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比较全面地综述了外语学习策略的研究。

本文涉及到外语学习策略产生的背景、主要成果、定义、分类和特点, 以及有关外语学习策略的实证研究。

最后, 文章描述了学习策略对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学习策略;背景;定义;分类;培训一、引言学习策略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总体理论框架一下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也是国内外众多应用语言学家广泛研究的领域之一。

它旨在研究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为促进第二语言的内化、存储、提取和使用, 提高习得效率而运用的策略。

古人云: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这充分说明教师不应只是语言知识的传授者, 更应是语言学习的诊断者, 是满足信息时代个人掌握省时高效获取知识和技能需求的培训者、教练、协调员、语言学习者和研究者。

学习者也不应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 更应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

因此,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学习策略研究产生背景对学习策略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Carton(1996)首次发表《外语学习中的推理方法》一文, 指出了语言学习者具有的善于推理以及有效地、合情合理进行推理的能力。

系统研究学习策略是70年代以后的事情。

研究者的眼光从语言教师怎样传授知识转移到学习者怎样内化语言, 更多关注的是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学习行为, 以及对第二语言学习的个体间差异的研究。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1975年Rubin发表了《善学语言者能教给我们什么》一文, 总结了成功的语言学习者的七条学习策略。

同时, Stein和Naiman 等人也加人到这一研究课题里来。

从此, 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逐步成为应用语言学研究的热点。

三、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研究概述(一) 学习策略研究的主要成果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应用语言学家的目光开始从注重探讨教师如何传授知识, 转移到研究学生如何内化语言上面来。

关系从句二语习得的文献综述

关系从句二语习得的文献综述

关系从句二语习得的文献综述关系从句作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因其独特的句法结构以及在语法理论中的重要作用,一直是语言学者研究的重点和热点。

本文对国内外近三十年来的研究关系从句习得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别从理论研究和习得研究两方面进行总结,评论了已有研究并指出其中不足,以期更为全面地理解和认识关系从句习得问题。

标签:关系从句二语习得语序研究语言学理论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描述大脑中语言系统的内部规律,并试图对这些规律作出普遍性的总结和解释,让我们了解人类语言的共性和类型差别。

许多语言类型学家认为,跨语言的类型学共性可应用于二语习得研究。

例如,Comrie (1981)曾建议,在研究二语习得时运用类型学共性,以探究二语习得过程能否印证这些共性。

Hawkins(1987)认为,蕴涵共性可以从语言产出、理解和替代等方面以量化方式预测习得顺序,这些语言共性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证伪,还有可能阐释语言习得的过程和本质。

Greenberg(1991:37)认为,现代语言类型学“已能够以典型的蕴涵式概括形式研究出具体成果,这些成果迄今已在为二语习得研究提供研究假设方面发挥着主要作用”。

研究二语习得不仅可以找出一语和二语之间的共同点,还可以发掘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并探究其根本原因,当然,二语习得研究还可以让我们看到学习者二语的发展情况以及一语对于二语习得的影响。

最近30年来,关系从句习得的课题在语言学研究中受到广泛的关注。

这些研究大部分将焦点集中在对母语是英语的儿童如何理解英语关系从句的调查和研究方面,并提出了相关的结论和假设。

但有关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习得英语关系从句的研究却相当薄弱。

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外近年来对于关系从句二语习得的研究,并试图找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以便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一、关系从句定义角度不同,语言学家对于关系从句有着不同的定义。

例如,Hartman & Stork (1972)在《语言和语言学词典》中指出“关系从句是由一个关系代词或者关系副词引导的从属分句”。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方向研究综述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方向研究综述论文

第二语言习得心理学方向研究综述摘要:本文关注点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通过阐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描述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在心理学方向的研究成果,从认知加工研究范式、目的语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的迁移以及第二语言阅读中元认知展望心理学方向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未来和发展。

关键词:第二语言习得认知加工迁移元认知正文一、关于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我国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可以说正在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还是外语教学领域,都已经有研究者开始了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第二语言习得过程、语言能力结构等(有关综述见王建勤,1997);在外语教学领域,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主要包括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社会因素和个人因素(特别是学习风格、学习策略)等方面的研究。

这些研究为国内开展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奠定了基础。

但是,与国外的研究相比,我们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薄弱。

无论是在研究范围还是在研究方法上,我们与国外的差距都比较大。

进入21世纪以来,研究范围开始拓展到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众多的方面。

早在20世纪时,桂诗春和宁春岩(1997)就对1993-1995年国内四种外语期刊《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语》《外语界》《现代外语》中的755篇文章进行了一次分类统计,发现思辨性研究所占的比例(54%)最大,其次是描述性研究(20%)、介绍性研究(13%)和理论性研究(10%),实验性研究所占比例最小,仅为3%,即在755篇文章中仅有24篇采用实验研究方法。

并且他们还发现80%的研究没有数据,12%的研究虽有数据但无统计分析,有统计分析数据的研究只占7%。

根据这次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对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亟待解决研究方法的更新问题。

随着国内刊物对文章要求的提高,思辨性研究比例在减少,但是依然面临着很大压力。

一般来说我们研究方法可以分为定性和定量两大类,定性研究的主要特征有:1随着研究的进展逐渐形成假设;2通过自然的观察和访谈收集资料;3资料来源于自然情境;4对资料进行叙述、描述;5研究一个或者少数几个案例。

国内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国内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

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年第4期国内外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综述孙晓明提要 本文旨在探讨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现状,主要关注与词汇教学密切相关的问题,包括词汇知识的界定、词汇量的测量、词汇发展模式、词汇学习策略、影响词汇习得的因素以及伴随性词汇学习和直接词汇学习等问题,以期推动汉语词汇习得研究的发展,为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词汇第二语言学习者在习得目的语的过程中,必须掌握语言的三大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

其中,词汇习得是第二语言习得的核心,贯穿着语言习得的全过程。

第二语言词汇习得研究曾一度被认为是“语言习得研究中被忽视的领域”(Meara1980),研究水平比较低,同时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词汇习得开始引起语言习得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较为丰厚的研究成果。

和国外研究相比,国内汉语词汇习得研究起步较晚,研究开展得也不多。

一 词汇知识的界定研究者在开展词汇习得研究之前,都必须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是词汇知识?词汇知识的界定是进一步研究的基础,而研究词汇知识的最根本的目的是界定学习者掌握词汇的标准。

1.1词汇知识的界定我们认为,词汇是复杂的语言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系统性,并不是一个个具体词汇的简单的聚合。

因此,学习者习得词汇也绝非简单地记忆目的语的一个个词。

Nati on(2001)指出,学习个体词汇知识和系统的词汇知识是不同的。

前者只需通过记忆达到认知的目的;后者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掌握拼写规则和语音系统。

已有的研究并未刻意区分这两个概念,而研究者对于词汇知识的界定则是从个体词汇的角度出发的。

Cr onbach(1942)的定义奠定了词的多维性界定的基础,包括概括性、应用性、准确性、灵活性以及词的宽度。

R ichards(1976)进一步提出了掌握一个词的七个标准,包括词频、语域、句法特征和语义特征、屈折变化(包括基本形式和派生形式)、联想(包括同义联想和词间联想)、概念意义和一词多义。

关于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与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关于二语习得中输入、输出与互动研究的文献综述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总体概述输入、输出与互动的研究作为二语习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国内外学者的注意,徐海铭(2009)在对《二语习得理论》这本书进行介绍时,特别提到了二语习得中的输入、互动和输出在二语习得中的重要作用和对语言教学的重要意义。

1国内研究综述肖英(2002)在《近十年国外第二语言习得中输入与输出研究述评》一文中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外有关输入与输出的一些重要的理论性和实证性的研究成果,并作了评价,得出的结论是:Krashen 的可理解输入假设与Swain 的可理解输出假设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证实。

文章指出,预先调整的输入、互动型调整的输入和互动型调整的输出都有利于第二语习得,而所谓一种学习形式绝对好于另一种形式的说法是没有道理的。

戴炜栋(2006)在《语码输入、语码吸收和语码输出研究新进展》中分析了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的语码输入假说包括语码类型、语码吸收等概念,在外语教育界引起巨大震动,认为克拉申是当今学界有关语码质量、语码输入如何变成吸收、语码输出的始作俑者。

然而作者认为,该假说相当粗糙,许多说法尤其是关于普遍语法与二语习得的关系的诸多论断,纯粹是主观臆断。

20世纪90年代樊伯顿提出的语码加工理论借鉴了认知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许多理论,描述了语码加工的具体过程,对克拉申的理论做了实质性修正。

作者认为语码加工理论不仅综合了以往的研究成果,而且建立在大量的实证研究基础之上,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该理论在我国外语教育领域的应用前景有待我国语境下进行的实证研究作进一步验证。

在文章《影响互动性交际中意义磋商的主要因素》中,马冬梅(2004)从语言学习认知法、外语学习心理角度出发,就意义磋商过程考察了影响意义磋商的主要因素。

这些主要因素有:交际背景知识、交际者之间的关系、交际策略、交际任务类型、自信心、性格特征和学习动机等。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研究引言: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畴,亦属于心理学范畴。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通常指母语习得之后的任何其他语言学习。

“母语迁移”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然而,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受到母语的影响,导致不理想的结果。

“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由于母语迁移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由于受到本身母语知识体系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体系移植到英语应用上。

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移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有利于国内英语教学的发展,启发教师帮助学生克服母语迁移的干扰,促进迁移,从而提高外语教学的成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研究的方面在相关文献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移的理论,母语迁移的表现形式,母语迁移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移现象对教与学的启示这四个方面展开论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移,下面就从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1.1母语迁移的研究历理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教学;二十世纪六十年代Lado在行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对比分析假说。

20 世纪 60 年末到 70 年代初,乔姆斯基普遍语法观点,过渡语( inter—language,也称中介语) 理论、错误分析( error analysis,也称偏误分析) 兴起。

在对比分析研究中展开了大量实证研究,其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确实证实了 Lado 等人的理论但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往往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似的地方更容易犯错误等,同时对比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预测能力也受到了质疑。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

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综述【摘要】本文旨在对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分析研究进行综述。

在将分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将探讨二语词汇习得的定义与特点、影响因素分析、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成果分析。

结论部分将指出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并进行总结。

通过对现有研究进行综合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国内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引言: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正文:二语词汇习得的定义与特点、二语词汇习得的影响因素分析、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现状、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方法、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成果分析结论: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总结关键词:二语词汇习得、国内研究、分析、研究方法、成果、问题、展望、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十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国际交流的频繁,二语习得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领域的热点之一。

二语词汇习得作为二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国内外研究者对二语词汇习得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二语词汇习得的过程、影响因素以及对语言能力的发展和提升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涉及到了二语词汇习得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研究方法和成果等方面。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比如二语词汇习得的研究方法不够多样化、研究成果缺乏系统性总结等。

有必要对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

部分将从研究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讨论,为全文的阐述打下基础。

1.2 研究目的的内容如下:近十年来,国内二语词汇习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但在深入探讨二语词汇习得机理和方法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

本文旨在系统总结近十年国内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相关成果,分析影响二语词汇习得的关键因素,探讨研究方法的优缺点,并进一步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二语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研究文献综述

中国二语习得研究文献综述摘要:二语习得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交叉学科已有30年的历史。

本文通过对国内二语习得研究的综述和评析,进而指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趋势关键词:二语习得;综述;研究趋势引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一般认为S.P.Corder 在1967年发表的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 errors以及Selinker1972年发表的Interlanguage两篇文章是这个领域的开端。

三十多年来,全球范围内的二语习得研究蓬勃发展。

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起步较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

自1984年,鲁健骥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错误”和“中介语”的概念引入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到现在有20多年的历史。

二语习得涉及语言学、语言教学、神经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诸多学科。

正如Ellis(1994)在评价二语习得研究的发展时所指出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成为涉及领域非常广泛的学科。

与此同时,这门学科在某种程度上也成为一个界限非常模糊的研究领域。

”文秋芳、王立非(2004)指出,二语习得主要涉及三大领域:中介语研究;学习者内部因素研究;学习者外部因素研究。

二.中国二语习得研究中国的二语习得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一)8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80年代初,汉语习得研究还没引起足够的重视。

研究集中用于错误分析,基本上是建立在学习者的错误与目的语之间对比的基础上,这种基于结果的错误分析难以系统考察学习者的习得过程,难以解释学习者汉语偏误产生的复杂原因。

如鲁健骥(1984)、王初明(1989)等。

(二)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90年代的汉语习得研究引起了对外汉语界的高度重视。

这个时期,汉语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即偏误分析、中介语研究、习得过程研究。

随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理论的不断引进以及汉语习得研究的发展,90年代的汉语习得过程研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即基于汉语本身特点的研究。

(完整版)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完整版)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二语习得的母语迁徙研究前言:二语习得的母语迁徙现象既属于语言学范围,亦属于心理学范围。

第二语言习得,简称为二语习得,平常指母语习得今后的任何其余语言学习。

“母语迁徙”指的是,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踊跃促使或悲观搅乱的作用。

跟着经济的全世界化,学习第二语言,这里主要指的是英语,已经是一股不可以阻截的潮流。

可是,在学习第二语言中,人们或多或少的遇到母语的影响,致使不理想的结果。

“中式英语”现象的出现正是因为母语迁徙的负效应的影响,英语学习者因为遇到自己母语知识系统的影响,在潜意识中把母语的知识系统移植到英语应用上。

对于二语习得中母语迁徙的研究,为第二语言学习者供给了新思路;有益于国内英语讲课的发展,启迪教师帮助学生战胜母语迁徙的搅乱,促使迁徙,进而提升外语讲课的奏效。

1.二语习得母语迁徙研究的方面在有关文件中,大部分专家学者都是从语言迁徙的理论,母语迁徙的表现形式,母语迁徙对二语习得的影响表现以及二语习得母语迁徙现象对教与学的启迪这四个方面张开阐述二语习得的母语迁徙,下边就从这几个方面张开阐述1.1 母语迁徙的研究历理论二十世纪五、六十年月,行为主义控制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讲课;二十世纪六十年月Lado 专家为主义理论基础上提出了比较分析假说。

20 世纪 60年关到70年月初,乔姆斯基广泛语法看法,过渡语 ( inter —language ,也称中介语 ) 理论、错误会析 ( error analysis ,也称偏误会析 ) 流行。

在比较分析研究中张开了大批实证研究,此中相当一部分研究结果的确证了然 Lado 等人的理论可是,也有一些实证研究指出了“距离 = 难度”理论所不可以解说的现象,发现学习者常常是在母语与目的语表面上相像的地方更简单出错误等,同时比较分析对于学习者错误的展望能力也遇到了思疑。

1970 年月末、 1980 年月初,标志理论被引入母语迁徙现象研究领域。

文献综述(林博生)最终版

文献综述(林博生)最终版
语言的普遍特性体现母语正迁移。英语和汉语都是某种语言形式的事实意味着它们拥有共同的因素。在语言普遍特征的帮助下,汉语的使用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埃利斯(Ellis)也指出母语是一种知识资源。学习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用这种资源来帮助他们审查输入的二语或外语数据从而帮助他们尽量使用目的语。依据这些观点,中英文之间的相同或相似点能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正迁移。众所周知,汉语属于汉-藏语系,而英语属于印-欧语系,因而两种语言间的不同存在于语言的使用、词汇、语法、思维方式、文化等方面。而中国学生几乎是在掌握了一定母语基础之上才开始学习英语的。其结果是作为母语的汉语在英语实践中所产生的负迁移往往大于正迁移,从而阻碍了英语的学习。外语学习障碍主要源于母语的干扰即负迁移。某种语言的人在学习另外一种语言时出现的所有问题都可以通过母语和目的语对比来发现和描述。他们假定母语和目的语差异越大,学习遇到的困难就越多,母语干扰就越强。为了验证对比分析的假设,研究人员尝试着调查和分析第二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这最终衍变为错误分析的方法。
3、母语教学法在外语课堂的积极作用
岳禹辛(2008)在他的论文写到在中学外语教学课堂上,学生已不再是小孩子了。虽然他们已经度过了语言学习的黄金时期,但他们已经形成了基本的学习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比较鉴别能力,推理判断能力等等。这些能力使他们学习任何事物更有效更成功。所以要这样的学生用他们4-10岁弟弟妹妹的方式方法来学习是极端的不正常的的。而置已形成的能力而不用,更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国外语言教育界也注意到这点,最新的教学法叫“认知法”,要求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运用智力的学习活动,而不仅仅是鹦鹉学舌。母语是中学外语教师的助手,找出母语中与所学外语词汇和表达法对应的东西,不仅使学生能理解这些词,也能使学生记忆和使用这些词,面对当今众多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我们应当择善而从,选好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自然,智力活动的表现就是语言,包括母语。所以将母语逐出课堂不仅是个巨大的浪费,而且是不可能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师11101班201100495姓名:关于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研究的文献综述姓名:摘要: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

通过对近20年来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论文的分析,大概可将这些研究分为两类,一是翻译和评介外国理论,二是探讨年龄差异与外语教学。

关键词:年龄因素,二语习得,文献,综述。

第二语言习得(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是一个相对比较年轻的一个领域。

但是,在过去的四、五十年间该领域的各项研究已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与进步。

年龄问题是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一个热点话题,其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语言学习有无一个敏感期(sensitive period)或临界期(critical period,有人译做关键期)的问题上。

(王初明,2001)我国学者除了翻译介绍国外理论以外,还主要探讨了所谓临界期或关键期对于外语教学的启示等问题,这方面已有大量文章问世。

下面,笔者将对近20年来关于二语习得年龄问题的论文作一综述,疏漏不当之处,敬请指教。

一、翻译、评介国外理论的论著国外有关二语习得年龄研究的理论成果大多围绕着所谓的关键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或译临界期假说)展开的。

这一理论最初的构想来自Lennenberg(1967),后来围绕此理论形成支持派和反对派。

我国学者对国外理论的引进主要集中在对支持派和反对派观点的介绍和评述上。

戴曼纯介绍了C .Snow和M. Hoefnagel-hohle(1978)有关关键期假说的相关试验及研究,以及一些学者有关“敏感期”假设的实验研究(戴曼纯,1994)。

王初明就国外语言习得临界期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了大致介绍(王初明,2001)。

王立非和李瑛就美国二语习得专家David Birdsong在1999年出版的《第二语言习得与关键期假设》(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the 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一书作了评介(王立非、李瑛,2002)。

蒋剑云和戴财运描述了国外学者关于年龄与外语习得关系的研究现状(蒋剑云、戴财运,2002)。

刘振前关于国外学者对于关键期假说的各种解释理论以及支持该假说的相关研究作了述评(刘振前,2003)。

杨连瑞对国外临界期假说的研究现状作了介绍(杨连瑞,2004)。

白艳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有关二语习得与年龄因素的研究,其中对关键期假说,年龄对语音、语法、词法、句法习得的影响及其原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白艳,2007)。

卢安就国内外学者有关二语习得领域内语言学习关键期的论文、专著以及实验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综述(卢安,2008)。

许元利用最新英文专著就国外年龄与二语习得的理论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包括了Lenneberg的临界期假说(或关键期假说)、Selinker的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和中介语(Interlanguage)理论、Ellis的关键期假说关系理论(CPH-Related Theory)和Birdsong的关键期假说关系理论(CPH-Related Theory)四种理论模式(许元,2011)。

熊颖和赵伟对国外学者对临界期假说的大量实验研究进行了述评(熊颖、赵伟,2012)。

林庆英对国内外学者就二语习得关键期假说的研究现状作了一个评述(林庆英,2013)。

二、年龄差异研究和外语教学研究强调二语习得中年龄的因素,都志在讨论外语学习中是否存在年龄优势、该如何更好地进行外语教学,以及如何继续深入研究年龄与二语习得关系等问题。

戴曼纯指出,在二语习得中没有哪一年龄阶段占绝对优势,但少年阶段占有较多优势。

他把年龄与语言习得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方面:⑴ Lenneberg提出的临界期并不存在,大脑优势在5岁左右便已确定;⑵第二语言习得似乎有敏感期(约12一15岁);⑶第二语言习得开始早,最终语言水平可能会高一些;⑷习得顺序不随年龄变化而变化;⑸在语言习得的速度方面,年龄大的比年龄小的快,但一般只是在初始阶段如此;⑹语言各方面的习得情况似乎不同,发音上幼年儿童占有最终优势,听力理解、词法和句法方而,少年居优势;⑺在较严洛控制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少年和成人的习得情况应优于儿童(戴曼纯,1994)。

赵晨指出年龄的确影响了第二语言习得,它主要影响了第二语言习得的速度和成功的程度,但并不影响二语习得的顺序,它造成了不同年龄的二语习得者习得语言的差异,造成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他认为,当我们进行英语教学时,应准确地把握不同年龄的语言习得者对所学语言目标文化的认同程度,对语言习得的认知方式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语言差异,根据不同的年龄采取相应的教学法,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习得者的英语水平(赵晨,1999)。

王鸿雁通过对语言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关于人类母语习得的一些主要理论的回顾,分析指出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儿童与成人学习第二语言各有优势和劣势。

他同时还认为所谓的外语学习最佳年龄还有待商讨(王鸿雁,2002)。

姚雪椿通过调查研究指出,外语学习中年龄虽不是关键因素,但是这种研究仍对现存英语教学有积极作用;应该注意英语学习者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姚雪椿,2003)。

高霞谈到,应正确对待年龄差异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不可盲日地认为儿童学习第二语言比成人好,或成人学习第二语言比儿童快,较可行的办法是踏踏实实地研究年龄的差异会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什么影响,各个年龄段的学习者各自的优势和不足,用其所长,避其所短。

(高霞,2003)。

刘卫铃认为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即语音习得,语法习得,词法、句法习得以及习得者会话熟练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她强调外语学习并非越小越好,而要考虑自然习得的换将条件(刘卫铃,2003)。

童彬蓉的文章主要从第二语习得中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的关系入手,探讨年龄对第二语言习得产生影响的原因以及二语习得理论对成年人学习英语的启示(童彬蓉,2003)。

杨连瑞主要是通过对年龄段的划分,比较不同年龄段外语学习者的优势和不足(杨连瑞,2004)。

辛柯和周叔莉通过实地抽样研究的方法,利用临界期假说分析儿童二语习得对研究生英语水平的重要影响,指出根据学习的目的性采取相应的方法(辛柯、周叔莉,2006)。

王胜苏的论文旨在探讨年龄和个性对二语习得的影响,指出,年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语音发展方面,在语法、学习效率方面并没有明显的优势(王胜苏,2006)。

美国学者David Birdsong通过对大量神经认知、神经功能学方面的行为习惯以及脑部功能的数据的分析,为我们提供一个有关年龄与二语习得的一个理论要点和经验发现的概述。

他认为,在后续的研究当中我们必须要认识到不仅随着年龄的增长获得第二语言的成就会有下降的趋势,而且也有一些年长的学习者同样也具备能将第二语言学到像母语一样的能力。

因此,研究者要擦亮双眼、敞开心门,尝试着去综合二语学习和接受过程当中的各方面因素,包括生物的、认知的、经验的以及语言的等等(David Birdsong,2006)。

熊金菊女士综观各种关于年龄差异影响外语学习的研究,可以概括出不同年龄在外语学习速度、口音纯正度和语言能力方面存在的差异性,而通过分析产生这些差异的生理原因、社会原因和认知原因,得出以下结论:⑴儿童只在听说方面略显优势;⑵年长儿童优于年幼儿童;⑶成人具有课堂学习外语的较大优势。

因此,在外语教学和学习中,必须发挥不同年龄群体的学习优势,有针对性地对听说读写有所侧重,选择适合不同年龄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并制定科学的外语教学计划(熊金菊,2006)。

李芳芳通过对大量的有关年龄因素如何影响第二语言习得的资料的辩证分析,肯定了在自然条件下,就语音和语法方面而言,年龄越小,学得越好,但在读写方面年龄越大的人及成年人比儿童具有优势(李芳芳,2007)。

黄鑫强调了要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习者施以不同的教学方法(黄鑫,2009)。

郭文英探讨了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即语音习得、语法习得以及习得者会话熟练程度之间的关系,指出了儿童学习语言的优势,对成人外语学习也有一定的启发(郭文英,2009)。

李玲通过研究指出,外语教学要分地区进行讨论,在中国的大多数地区从9—12岁左右之后,即初中阶段,开始学习英语是最经济的做法(李玲,2010)。

另外,李阳阳和吉哲民介绍了年龄因素与语言习得的关键期假说,最佳年龄,机遇窗口的关系。

通过分析我国外语教学中的问题和误区,结合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改革的建议和设想。

指出,早学外语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潜在的风险。

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教材(李阳阳、吉哲民,2011)。

胡红芝分析和论述了儿童与成人的二语习得比较研究,并结合学习语言的买际情况阐述了年龄因素对外语教学实践带来一些启示:不要盲日追求语言学习的起始时间,而应关注不同年龄学习者的差异充分,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优势,进行学习或教学,最终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胡红芝,2011)。

翟海群从分析不同年龄组学习者在二语习得中的优缺点入手,指出二语习得并非越早越好。

临界期假说不能作为教育决策的依据。

作者认为,现阶段在我国应首先加强初中英语教学,调节并规范小学英语教学,不宜提倡在幼儿中开展英语教学。

教育者和政策制定者应根据儿童、少年和成人各自的特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政策并采取适当、有效的方法,以提高不同年龄学习者的外语学习水平(翟海群,2012)。

王秋景的文章先简要回顾二语习得的一些主要理论,然后根据这些理论,对年龄因素与二语习得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最后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我国学习二语的群体,给予一些启示,以便更好的掌握第二外语。

他指出,第二语言学习的最佳起始年龄最好是在9-10岁,青春期是二语习得的最佳时期(王秋景,2013)。

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马拯通过专访马里兰大学教授Robert DeKeyser,编译了《二语习得中的年龄效应和技能习得理论》一文,文中提到,DeKeyser教授认为,孩童的隐性学习能力(implicit learning capability)随着年龄而逐渐下降,因此与年龄相适应的显性学习(explicit learning)和系统性的练习非常重要。

年龄效应研究的启示不在于说我们越早教小孩学习语言则越好,而在于它强调教学活动应该与年龄相适应。

对小孩来说,不应该教给他们过多的显性信息,使他们负担过重,而应该给他们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相反,对于青少年和成年学习者,则应该给他们提供显性的信息,再加上大量交际性、系统性的练习,从而促进陈述性知识(declarative knowledge)的程序化和自动化(马拯,20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