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湘教版(新教材)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汇编
第一章
地球的宇宙环境
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
1.天体是指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恒星(发光)、星云(发光)、行星、卫星、流星、彗
星、星际物质都是天体。
2.天体系统: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
而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如下
3.太阳系组成:八大行星距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金、地、火、木、土、天、海。
小行星带位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4.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普通性体现在其结构特征与运动特征上。
①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是类地行星(离太阳近,体积、质量都较小)②木星、土星是巨行星(体积、质量巨大);
③天王星、海王星是远日行星(距太阳远,体积、质量中等)。
(了解)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公转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共面性(公转轨道面之间
的夹角都很小)、近圆性(公转轨道都是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5.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自身条件
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和自转周期适中,地表平均气温为15℃左右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和原始地球体积收缩产生热量,不断产生水汽,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洋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以电磁波形式传播能量;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为地球直接提供光、热资源;
②是地球上大气运动、水的运动及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必需的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
3.太阳大气的分层:从内到外依次为光球层(厚度小,我们看到的太阳光都是从光球层发出的)
色球层(厚度较小,亮度较小)
日冕层(厚度大,亮度小)
4.各层的太阳活动:
光球层——黑子;色球层——耀斑、日珥;日冕层——太阳风;
其中黑子和耀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其周期是11年。+
5.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当黑子和耀斑增多时,会扰乱地球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
断;
②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在两极地区与大气碰撞产生极光现象;
④与地震、水旱灾害等有关;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重要)
地球的能量,根据成因分为直接间接的太阳能(太阳能、风能、煤炭、石油等);地球内部的化学能(地热等);天体引力能(潮汐能)
1.地震:地壳中岩层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引起地面震动。
(1)震级: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
(2)烈度:地震释放的能量对地
面的破坏程度。
2.地球内部圈层
(1)划分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
(纵波速度较快,可以通过固、液、气三态物质,横波速度较慢,只能通过固态物质)
(2)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从外到内:地壳、地幔(上地幔、下地幔;上地幔上部
存在一个软流层)、地核(外核、内核);
地壳和地幔的界线是莫霍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和纵波速度都明显增加),地幔和地核的界线是古登堡界面(经过此界面,横波突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下降)。说明地核在高温高压下呈液态或者熔融状态。
特别提醒:①岩石圈包括了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厚薄不一,大陆地壳较厚39-41千米,大洋地壳较薄5-10千米);②元素在地层中不同:地壳上层成为硅铝层,下层称硅镁层;地幔含铁镁较多;地核含铁镍较多。
③软流层位于上地幔上部,一般认为是岩浆的发源地。
3.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生物圈占据了大气圈的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与人类密切相关的是大气圈、水圈、
生物圈、岩石圈。
第四节地球的演化
1.地层与化石:(1)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2)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地层(沉积岩层)和化石。
2.岩石根据成因分为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
(1)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有生物化石存在,例如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2)岩浆岩具有点状结构,其中的玄武岩有气孔;
(3)变质岩具有纹理结构,例如大理岩,板岩等。
3.地球演化史
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
第一节流水地貌
1.外力作用表现形式
风化:在温度、水、生物等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崩解破碎。
侵蚀:流水、冰川、海浪、风力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外力作用搬运:随风、流水、冰川等离开原来的地方
堆积:发生在流速、风速减慢或冰川消融的时候
固结成岩:沉积物固结成沉积岩
2.主要的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很重要)
流水侵蚀:峡谷、河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
流水溶蚀:喀斯特地貌(石林、溶洞)
侵蚀作用风力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柱、风蚀洼地
冰川侵蚀:冰斗、角峰U形谷
海浪侵蚀:海蚀崖、海蚀柱、海蚀穴等
流水堆积:山前冲积扇、河漫滩平原、河口三角洲
堆积作用风力堆积:沙丘
海浪堆积:沙滩
溶洞海蚀地貌喀斯特地表地貌
冲积扇沙丘风蚀蘑菇三角洲
3.河流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