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Word含解析
2019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5月5日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
2019届四川省成都七中高三5月5日综合测试文综历史试卷(解析版)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这一记载反映了A.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B.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D.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大意是: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
这表明“天子的巡狩制度”的目的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
材料中“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的大意是:饥饿的人不吃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这是孟子揭示的战国时的民情。
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
故答案为A项。
B 项,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D项,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不符,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
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
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可知,题干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交融,鲜卑习俗受汉人习俗影响,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附解析)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 史(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1.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表明韩非子( )A .要求国策与时俱进B .看重继承历史传统C .客观总结历史规律D .抨击社会礼崩乐坏2.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后以《周礼》为依据,数年内实施了多次货币改革,其中一次曾同时推行数十种兑换关系复杂的货币,被百姓拒绝使用。
这反映出当时( )A .保守观念影响改革成效B .复兴礼制势在必行C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 .商品经济发展受阻3.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现象体现出( )A .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 .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 .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D .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 4.两宋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朝,谚语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时人指出“(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
据此推知,江南地区( ) A .生产秩序遭严重破坏B .农业商品化程度下降C .海禁政策已趋向松动D .产业结构出现新态势 5.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
【解析】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11月考试历史试题
成都七中高2019届第十二周文科综合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分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只将答题卡收回。
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1.在档案文献的编纂与传承之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据此转变可推断A. 周代逐渐步入信史时代B. 文字书写趋于简化与规范C. 神权和王权进一步结合D. 对人的社会实践更为尊重【答案】D步入信史时代从商朝开始,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文字记录情况,不是文字本身的书写问题,故B项错误;商王被称为群巫之长,即神权和王权的结合,而周代统治者奉行敬天保民、明德慎罚,神权和王权结合不像商朝紧密,故C项错误;题干中“殷商的文字多以卜辞为主,专门记录神鬼之事”到“而殷商之后的文字以史官记事为主,如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说明记载内容由神鬼到人事,反映了社会实践的深入,故D项正确。
2.汉代,朝廷仅允许三公和大将军设置官署并自行任命僚属处理公务。
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出现了“虚立军府,动有百数,五等诸候,复坐置官属”的现象。
这一现象A.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加重了地方的财政负担C. 巩固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D. 削弱了世家大族的势力【答案】B“魏晋时期,经朝廷允许,都督和各州刺史皆可设置官署”这样无形中增加的官员,会导致政府财政的支出过大,B正确;地方官员的设置过度不一定能有利于地方控制,A错误;材料中是管理地方错误,C和D错误。
3.“灾异示警”是中国古代神学政治理论的核心主张,更是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的精神支柱,由于其与“君权神授”同为中国古代天命哲学的构成基础而广为统治阶级所接受,代代相传而深入人心。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5.5,含解析)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历史综合测试试题(5.5,含解析)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300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1.《孟子·梁惠王下》中提到天子的巡狩制度,其目的之一是“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而如今国君出游却使“饥者弗食,劳者弗息”。
这一记载反映了A. 治国应秉承民惟邦本B. 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C. 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D. 中央集权体制的确立【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春省耕而补不足,秋省敛而助不给”的大意是:春天里巡视耕种情况,对粮食不够吃的给予补助;秋天里巡视收获情况,对歉收的给予补助。
这表明“天子的巡狩制度”的目的是了解民生,解决民困。
材料中“饥者弗食,劳者弗息”的大意是:饥饿的人不吃饭,劳苦的人得不到休息。
这是孟子揭示的战国时的民情。
由此可见,孟子意在提醒统治者了解民情,重视民生,解决民困。
故答案为A项。
B项,材料主旨与礼崩乐坏无关,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农耕经济的地位重要,排除;D项,中央集权体制是秦朝才确立的,孟子是战国时的思想家,不符,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2.“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
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
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中“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可知,题干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孝文帝改革后,北方民族交融,鲜卑习俗受汉人习俗影响,符合题意的是D项;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2019届四川省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届四川省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我们一般将史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
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
研究中国牛耕技术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A.汉代画像砖上绘有二牛一人耕地的场景B.近代考古发现,春秋晚期的古墓葬中已有铁犁等多种铁器出现C.《齐民要术》写道:“赵过始为牛耕”D.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二认为曲辕犁是古代牛耕技术成熟的标志2. 观察下表,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最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p3. 妻妾各子详细信息妻(正室)老三( 20 岁,天性顽劣)、老二( 22 岁,老成持重)妾一(侧室)老大( 25 岁,天慧聪颖)妾二(侧室)老四( 18 岁,智勇双全)A .老三 B .老四C .老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老二4. 因为缺乏必要的交通保障,所以分封制成为西周的可能选择。
照此逻辑,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 ( )A.秦朝修建驰道使郡县制的存续成为可能B.隋朝大一统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C.唐朝政通人和促成了经济文化的大繁荣D.明清专制主义的强化使学术风气很沉闷5.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奉命留在南方八省的部分红军和游击队,在项英、陈毅等的领导下,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开展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关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对中国革命的历史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 )A.支援了其它革命根据地的游击战 B.扩大了革命根据地C.在战略上策应了主力红军的长征 D.保存了原中央苏区6. 从11世纪末到13世纪,在意大利,威尼斯、热亚那、比萨、佛罗伦萨、米兰等城市,不仅取得了自主,而且还控制了周边农村,发展成独立的城市共和国。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成都七中高2019届高三文综考试试题(第二次10.5)1.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
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
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A. 突出宗法等级秩序B. 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C. 彰显人文理性因素D. 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答案】C【详解】从商人祭祀带有神权色彩到周代祭祀“‘有功列于民’者”,体现了周代政治文化突显人性和理性的一面,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等级的内容,排除A项;祭祀祖先的对象是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的人,并不代表有功利主义色彩,排除B项;周代祭祀祖先的对象变成对社会有贡献的人,而非商代的鬼神,说明周代政治的神权色彩有所弱化,故D项错误。
2.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种民本思潮A. 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B. 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C. 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 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答案】D【详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各家主张从实际出发,为解决现实问题而争鸣。
民本思想也是如此,为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强调民众的作用,更有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主张,故D项正确;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是汉代以后,故A项错误;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出天人关系和君民关系,并不是天命观思想的影响,故C项错误。
3.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
”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 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 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 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 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答案】B【详解】材料表明田畴率领族人在无终山居住,同时守卫边疆,抵抗外敌,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故B项正确;材料所说的田庄并不是地方割据,因此不会对中央集权构成严重威胁,故A项错误;材料表明部分田庄内部和谐相处,并没有激化矛盾,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民族融合的场景,故排除D项。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19届高三文科文综12月8日考试试卷
成都七中高2019 届高三文综考试试题(12.8)第Ⅰ卷本卷共35 个选择题,每题4 分,全为单项选择题,共140 分。
下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据此完成1~2 题。
1.该大陆可能是A. 非洲大陆B. 亚欧大陆C. 南美大陆D. 澳大利亚大陆2.图中④、⑤两自然带内的河流比较,差异最明显的是A. 径流量大小不同B. 汛期出现时间不同C. 含沙量多少不同D. 主要补给类型不同下图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3~5 题。
3.3 月该山地随海拔增高降水量A.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4.影响该山地9~12 月最大降水高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因素是A.西风带逐渐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减弱C.东北信风带逐渐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增强5.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读图完成6~7 题。
6. 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 地质B. 气候C. 水文D. 地形7. 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较之②线路,①管线的主要优点是A. 连续性更强B. 受地形、地质干扰小C. 便于国家管理D. 线路短,运量大下图为“某国2017 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8~9 题。
8.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9.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2007~2016 年间,中国有84 座城市出现了“收缩”(下图为部分城市)。
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 年或3 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东北地区的黑点已经连成了带状。
有专家认为收缩是整个国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坏事。
读图完成10~11 题。
10.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多的原因是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开发时间较晚③较高的城镇化率④经济面临转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应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最适宜的是A.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B.优先发展制造业,大力增加劳动就业岗位C.规划大量城建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吸引人口迁入D.更新改造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12.在下图中,S 为供给曲线,D 为需求曲线,E 为商品的均衡点。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19届高三文科文综-历史12月8日考试试卷
24.《礼记·王制》规定:大诸侯国设三卿,都由天子任命,次一等的诸侯国也设三卿,其中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小诸侯国设有两卿,都由国君任命。
据此可知,西周分封制A.保证了周天子的专制统治B.蕴含着中央集权的因素C.有效限制了地方诸侯权力D.宗法血缘色彩极其淡薄25.西汉时期,五经具有不同版本,经文解释更是五花八门,所谓“经有数家,家有数说”。
东汉章帝召开白虎观会议,命群儒“讲议五经同异”,“帝亲称制临决”,最后整理成《白虎通义》一书,作为官方钦定的经典刊布于世。
据此可知,白虎观会议A.强化了思想大一统局面B.消除了各家之间的分歧C.提高了儒家的社会地位D.规范了儒学的学术研究26.唐以前的政治家和都城建筑的设计者,为了确保都城内部的安全,都主张采用封闭式的结构。
在唐宋之际,都城制度发生重大的变化,就是从封闭式变成了开放式。
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中央集权和君权至上思想的弱化B.领土疆域和城市人口的缩减C.城市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的活跃D.理学思想和土地兼并的盛行27.宋代选官入仕的途径相当多元,通过恩荫入仕者尤多;但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在当时被认为“无出身”,在出官,转迁等方面都受到种种限制,而跻身高层者更是寥寥无几。
这种现象说明宋代A.世家大族左右国家政权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科举制得到进一步完善D.党派纷争破坏官僚体制28.战国时商鞅主张重农抑商,西汉时桑弘羊认为农商并重、本末俱利,宋代以后反对重农抑商的思想家明显增加,明清之际黄宗羲提出了工商皆本。
这些古代商业思想A.是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的反映B.都站在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的立场C.颠覆了中国古代传统经济政策D.是古代经济发展迟滞的主要原因29.清初顾炎武名号并不高,《四库全书总目》仅记其“博极群书,精于考证”。
但到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社会上突然兴起一般顾炎武崇拜热,北京一群京官建立顾炎武祠,定时会祭。
其也被誉为“清朝汉学第一人”。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9届高三文综12月8日考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
成都七中高2019届高三文综考试试题(12.8)第Ⅰ卷本卷共35个选择题,每题4分,全为单项选择题,共140分。
下图为某大陆自然带分布模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该大陆可能是A.非洲大陆B.亚欧大陆C.南美大陆D.澳大利亚大陆2.图中④、⑤两自然带内的河流比较,差异最明显的是A.径流量大小不同B.汛期出现时间不同C.含沙量多少不同D.主要补给类型不同下图为北美西部太平洋沿岸某山地西坡各月降水量(单位:mm)随高度分布图。
据此完成3~5题。
3.3月该山地随海拔增高降水量A.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B.先增大后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先减小后增大4.影响该山地9~12月最大降水高度和降水量变化的大气环流因素是A.西风带逐渐增强B.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减弱C.东北信风带逐渐减弱D.副热带高气压带逐渐增强5.该地山麓地带的自然带可能是A.热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下图为巴基斯坦区域示意图和天然气管线景观图及横截面图。
读图完成6~7题。
6. 巴基斯坦天然气管线采用滑轨设计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地质B.气候C.水文D.地形7. 波斯湾至新德里天然气输送有①、②两条线路,较之②线路,①管线的主要优点是A.连续性更强B.受地形、地质干扰小C.便于国家管理D.线路短,运量大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8~9题。
8.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B.生育观念C.产业结构D.自然灾害9.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B.西亚C.西欧D.南美2007~2016年间,中国有84座城市出现了“收缩”(下图为部分城市)。
这些城市都经历了连续3年或3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减少,东北地区的黑点已经连成了带状。
有专家认为收缩是整个国家城市化的一部分,不一定是坏事。
读图完成10~11题。
10.东北地区收缩城市多的原因是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开发时间较晚③较高的城镇化率④经济面临转型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1.应对东北地区城市收缩现象,下列措施最适宜的是A.在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B.优先发展制造业,大力增加劳动就业岗位C.规划大量城建项目,建设众多公共设施吸引人口迁入D.更新改造闲置废弃地为城市绿地,注重城市内涵发展12.在下图中,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 E 为商品的均衡点。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10月阶段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
成都七中高2019 届高三文综考试试题(第二次10.5)24.商人之所以祭祀祖先,是因为他们相信成为鬼神的祖先是他们与至上神上帝之间的纽带,仍然有赏罚的能力。
而周人祭祀祖先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在宗族文明发展史上做出了重大贡献、“有功列于民”者。
由此可见,与商代相比,周代政治文化A.突出宗法等级秩序B.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C.彰显人文理性因素D.神权与王权结合更为紧密25.春秋战国民本思潮的重心有二:在人类与自然关系(天人关系)方面,突出人的地位;在人类社会关系(君民关系)方面,强调民的作用。
这种民本思潮A.证明了儒家思想成为主流B.成为了秦国统一的指导思想C.反映了天命观念影响深远D.有利于缓和紧张的社会矛盾26.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
”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27.据统计,唐玄宗时宰相34 人只有7 人是进士,肃宗时宰相16 名,进士出身者只有4 人,代宗时期宰相1 2 名,也只有4 人是进士。
北宋有宰相72 人,进士出身的有63 人,南宋有宰相63 人,进士出身的有48 人。
唐宋时期的这一变化A.确保了官员廉洁从政B.提升了政府行政效率C.影响了社会价值取向D.构建了平等政治体系28.明清时期,以城隍、关帝、碧霞元君、妈祖为代表的民间信仰广泛流传,甚至还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民间信仰中行业神崇拜发展最为兴旺。
这反映了当时A.民众社会生活的多样化B.中央集权统治面临危机C.政府与民众信仰一体化D.男尊女卑观念有所减轻29.1844 年,一个长期居住中国的英国人搜集了中国各式各样的土布布样,标上当地的价格送至英国,看是否能按照这样的价格在英国生产出来,得到的答复是:“他们在曼彻斯特不能按同样的价格生产那种布匹,更说不上按照这种价格在中国出卖了”。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零诊考试文科地理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下学期零诊考试高二文科地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图1为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图中等高距均为20米,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最大高差可能是A.80m B.lOOm C. 120m D. 140m2.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A.东北流向西南B.西北流向东南C.西南流向东北D.东南流向西北3.该地产业布局最合理的是A.进展滨海旅行B.进展木材加工工业C.种植经济林木D.加大水电开发力度图2是海河流域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完成4~6题。
4.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图中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①村 B.②村 C.③村 D.④村5.M乡某日北京时刻4:40分日出,该日最可能在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6.当M乡人在秋分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A.正北方&正东方 C东北方 D.东南方一名去巴厘岛的游客在游记中写道:在乌布行走,常能看到随山势修筑的层层稻田,错落有致……走着走着,便会毫无预兆地遭遇一场阵雨,于是便在路旁的亭子里停下来听雨赏雨,看到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图3为巴厘岛水系散布图,据此完成7~10题。
7.阻碍乌布稻田的主导自然条件是A.光照充沛 R土壤肥沃 C.水热充沛 D.河网密布8.乌布随山势修筑层层稻田,有利于减缓A水土流失 B.农业污染 C.土地沙化 D.耕地缺水9.在乌布遭遇毫无预兆的一场阵雨的成因最有可能是A.对流活动强烈 B.台风活动频繁C.西南季风强盛 D.东北信风操纵10.路边石缝中“吱吱”地冒热气,其要紧缘故可能是A.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光照足 B沿岸有暖流通过,增温作用明显C.以平原为主,海拔低,气温高 D.位于板块交壤处,地壳运动活跃图4为世界某大洲局部地域某月等温线(单位:℃)散布示用意,据此完成11~14题。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全国百强校】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表明韩非子A.要求国策与时俱进B.看重继承历史传统C.客观总结历史规律D.抨击社会礼崩乐坏2.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后以《周礼》为依据,数年内实施了多次货币改革,其中一次曾同时推行数十种兑换关系复杂的货币,被百姓拒绝使用。
这反映出当时A.保守观念影响改革成效B.复兴礼制势在必行C.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商品经济发展受阻3.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现象体现出A.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D.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4.两宋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朝,谚语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时人指出“(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
据此推知,江南地区A.生产秩序遭严重破坏B.农业商品化程度下降C.海禁政策已趋向松动D.产业结构出现新态势5.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按李鸿章的方案将其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
这说明A.传统外交观念趋于革新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变化C.半殖民地色彩日益浓厚D.清政府力图提高国际地位6.1920年代末,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
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提出在乡村扫除文盲、组织合作社等举措并试点实验;留学归国的陆燮钧博士在定县培育了优良的鸡种和猪种今天仍是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
【解析】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19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成都七中高2019届高三一模考试文综试题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A.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答案】A【详解】依据材料可知,服饰是等级制度的体现,齐桓公喜好“正色”之外的紫色,齐国的百姓仿效齐桓公穿着紫色的衣服,这体现等级制度的破坏,即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因此A 选项正确。
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齐桓公的喜好及民众的效仿与国家统一无关,依据所学可知,春秋时期并未走向统一;C选项错误,材料中只体现了服饰突破等级限制,无法说明礼乐制度已经消失殆尽,该说法过于绝对;D选项错误,此时期周王室还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彻底”一词表述过于绝对。
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
2.“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
孝的含义有:尊祖敬宗、传宗接代。
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成“父母”。
这一变化反映了A. 儒家思想得到官方认可B. 血缘关系日益受到重视C. 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D. 宗法分封制度得以建立【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尊祖敬宗、传宗接代”体现西周时期的“孝”侧重于宗族关系。
到秦汉时期,“孝”的对象变为“父母”,重视的是家庭伦理关系,因此这一变化反映了家庭伦理特征渐趋突出,故C选项正确。
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家庭伦理观念更加突出和明显,与儒家思想的政治地位变化无关;宗族关系和家庭关系都体现了血缘关系,B选项无法体现该变化,错误;D选项错误,宗法分封制度在周代实行,秦汉时期并未建立宗法分封制度。
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3.《晋书·卫瓘传》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具一时选用之本耳。
其始造也,乡邑清议,不拘爵位,褒贬所加,足为劝励,犹有乡论余风”。
成都七中19届高三文科文综下学期入学考试试卷答案
地理部分答案一、选择题1-5 CBADC 6-10 AADAB 11 D二、非选择题36.(1)古地中海地区经长期沉积作用形成石灰岩(2分);地中海沿岸地处板块交界处,岩浆活动强烈(2分);石灰岩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变质成为大理岩(2分);地壳运动使地层隆起抬升(2分);上覆岩层受外力侵蚀,大理岩接近或出露地表(2分)。
(答出4点即可)(2)洞采难度大,技术要求高(2分);易发生坍塌、渗水、缺氧等事故(2分)(任举2点);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2分);矿藏埋藏浅,不需要洞采(2分)。
(任答3点)(3)夏季高温,太阳辐射强,工人露天作业易被晒伤和中暑(2分);降水少,水资源短缺(2分)。
(4)荒料价格低(2分);与荒料出口国距离较近,海运便利(2分);产业基础好,加工技术高(2分),产品质量优,品牌优势明显,市场竞争力强,市场需求量大(2分)。
(任答3点)37.(1)(温带季风气候)降水总量少,降水变率大(季节和年际变化大)(2分);地表起伏大,水流速度快,地表水存留时间短(2分);(黄土)土质疏松,下渗严重(2分);地表植被少,涵养水源能力弱(2分)。
(2)秋季南下的冷空气与当地暖湿空气相遇形成冷锋(2分),且受地形抬升(2分),降水量大;受地形阻挡,冷锋长时间滞留,降水持续时间长(2分)。
(3)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2分)和提升产品附加值(2分);(打破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国内市场,增加经济收入(2分);林果业比重上升,种植业比重下降(调整农业结构),有利于保持水土(2分)。
42.客源:主要是中东部各大高校的学生(2分)。
原因:当地具有典型徽州古村落和徽州古文化,历史文化价值高(2分);山水民居与自然融为一体,美学价值高(2分);东部高校众多,当地距东部近(2分);皖赣铁路纵贯全境,交通便捷(2分);古村落的门票、食宿等费用低(2分)。
(任答4点)43.危害(4分):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污染(2分);电池和多种金属污染土壤和水体(2分);手机废弃浪费大量资源(2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届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高三下学期入学考试历 史(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韩非子在《五蠹》中把以往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三个阶段,说“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
这表明韩非子( )A .要求国策与时俱进B .看重继承历史传统C .客观总结历史规律D .抨击社会礼崩乐坏2.王莽代汉建立新朝后以《周礼》为依据,数年内实施了多次货币改革,其中一次曾同时推行数十种兑换关系复杂的货币,被百姓拒绝使用。
这反映出当时( )A .保守观念影响改革成效B .复兴礼制势在必行C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D .商品经济发展受阻3.对于魏、蜀、吴三国政权的正统问题,北宋学者多以禅让得国且控制中原的曹魏政权为正统,而南宋学者则多以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为正统。
这一现象体现出( )A .两宋官方意识形态差异B .立场差异使得历史研究难有共识C .政治形势发生显著变化D .对三国历史的认识渐趋理性客观 4.两宋时江南地区农业发达,是重要的粮食输出地,谚语称“苏湖熟,天下足”。
到了明朝,谚语变为“湖广熟,天下足”,时人指出“(江南)地窄人稠,半仰食于江、楚、庐、安之粟”。
据此推知,江南地区( ) A .生产秩序遭严重破坏 B .农业商品化程度下降 C .海禁政策已趋向松动 D .产业结构出现新态势 5.总理衙门设立之初,司员官役以及经费等方面“较之各衙门旧制格外裁减,暗寓不得比于旧有各衙门”。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廷按李鸿章的方案将其改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优给俸糈”。
这说明( ) A .传统外交观念趋于革新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变化 C .半殖民地色彩日益浓厚 D .清政府力图提高国际地位 6.1920年代末,乡村建设运动逐渐兴起。
教育家晏阳初、梁漱溟等人提出在乡村扫除文盲、组织合作社等举措并试点实验;留学归国的陆燮钧博士在定县培育了优良的鸡种和猪种今天仍是当地农民饲养的主要品种之一。
据此可知,这场运动( ) A .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提供实践基础 B .对改变乡村面貌具有积极作用 C .在知识分子中形成建设乡村共识 D .帮助农村实现生产关系的转变 7.1930年代中共对苏区教育高度重视,当时小学一年级的语文教材《三字经》开篇即为“天地间,人最灵。
创造者,工农兵。
男和女,都是人。
一不平,大家鸣”。
这反映出当时苏区( ) A .“左”倾错误影响基础教育 B .注意吸收儒学传统思想资源 C .基本实现男女平等教育权利 D .重视启发民众的阶级觉悟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8.1985年,中央出台一系列新政策,规定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机关工资由中央管理,其他各级归省、自治区、直辖市管理。
这些政策有助于()A.实现改革重心转移B.深化经济体制改革C.缩小城乡发展差距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9.公元前4世纪,雅典官员在任职前要接受陪审法庭的任职资格审查,还要在一年的任期内接受公民大会10次的信任投票,在任期结束时还要接受账目审计。
这些规定直接作用是()A.维护民主制度B.落实法治原则C.激发参政意愿D.防止权力滥用10.1868年,英国伦敦议会大厦前的十字路口安装了世界上第一盏煤气信号灯,由一位警察牵动皮带操作,使得伦敦这个最繁忙的路口交通秩序有所好转。
这反映出()A.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B.英国城市化程度遥遥领先各国C.工业化进程推动政府职能完善D.民生的改善依赖科学技术进步11.1905年,纽约州限定面包工人最高工时的法律被联邦最高法院裁定违宪无效,理由是该法破坏了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契约自由”。
该判决结果在30年代遭到了越来越多的批评,最终被联邦最高法院在1937年的新判例中推翻。
这反映了美国联邦最高法院()A.对立法机构的制衡逐渐减弱B.对宪法的解释受时代背景影响C.逐渐代表底层劳动者的利益D.对案件的审判取决于民意要求12.二战后初期,在柏林市中心的分界地带,出现了70多家边界线电影院,这里播放的都是美苏双方精心拍摄的电影。
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A.银幕上美苏的文化交流B.东西柏林间的文化共建C.冷战下特殊的文化战争D.传媒领域中的文化认同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分析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历史上华夏农耕文明由于长期处在与周边游牧文明的比较环境中,以致形成了一种华夏“中心”的文化优越意识。
但同时中国自古也有以儒家“天下一家”“和而不同”理念为基本内容的“超国家主义”的思想传统。
清末民初的读书人意识到,中国并不代表天下,方位也不在世界的中心。
20世纪初中国思想界兴起世界主义论,杨度认为“中国今日所遇之国为文明国,中国今日所处之世界为野蛮之世界”,对此胡适主张“世界者,乃世界人之世界,不当由欧美两洲人独私有之。
亚洲诸国为世界一部分,不宜歧视之”,而孙中山则主张“受屈民族,必先要把我们民族自由平等的地位恢复起来之后,オ配得来讲世界主义。
中国如果强盛起来,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
——据李永晶《新世界主义:破解民族精神的时代困境》等材料二 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主义在西方愈受关注,其基本观点是所有人对人类的忠诚并不一定非把自己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民族国家,人们忠于自己的祖国,并不妨碍对外国人持友好的态度,可以通过交往和对话达到不同民族和文化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这不会抹去人们的民族身份。
例如,作为欧洲人,人们具有民族性,而作为超越欧洲的国际上的人,人们更具有欧洲性。
个人、政府、国际组织毫无疑问都应该为世界城邦的建立负有责任。
——据(法)雅克·德里达《论“世界主义”与宽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近代世界主义与古代世界主义的不同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以来中西方世界主义的共同内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世界主义思潮对二战后世界发展的意义。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在《英格兰和苏格兰旅行记》一书中对1859年的利物浦有过这样的描述:“穿过一条条狭窄而泥泞的街道,在这些地方英国贫贱的一面展现出来它的丑恶百态。
……劳动力价贱,多少工人被关在散发恶臭的房间里,每天工作十五小时,没有罩衫,没有衬裙,甚至没有衬衣,就裹在一床破被单里!……可到了港口,它就显出大都市的样子……有一些美国快速帆船,体积庞大……世界各国的国旗飘扬在轻雾中,用它们那鲜艳夺目的色彩打破天空一色的灰暗。
码头上的斜坡上,小山似的包裹中露出咖啡、糖和棉花;还有堆堆洋苏木即桃花心木,所有这些殖民地的产品,使空气中弥漫着种种奇特的味道……适于各类用途的稀奇古怪的机器,如吊车、起重机等,所有的机械动物都在不同地工作……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描述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
(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
)15.(历史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公元572年,北周武帝宇文岂亲政,志在平北齐,定江南,统一全国。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集权,扩充兵力。
一面削夺宗室诸王及勋贵大将的权势,一面要求宗室诸王及将帅的故旧部属不得尽忠于故主,要求只能以天子一人作为专心奉事对象。
为了对北齐用兵,在府兵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幕兵范围,将征兵对象推及到所有均田农民,且“改军士为侍官”,“侍官”犹皇帝侍卫,明确了府兵的“禁旅”“宿卫”性质,改变了原先府兵将领“自相督率”的现象,当兵之民既有“侍官”的荣誉,又逃避了国家赋役,出现了均田农民踊跃当兵的局面。
武帝大力整顿府兵军纪,用法严整,又经常体察军情,慰勉将帅,笼络军心。
周武帝在释免奴碑、杂户的同时,为避免激化统治集团矛盾,又把部分奴碑赏赐给有功的将领和勋贵。
建德二年(573年)武帝集群臣、沙门、道士,“辩释三教先后”,结果得出“儒教为先,道教次之,佛教为后”的结论,建德三年五月,武帝“初断佛道二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
”建德六年平北齐,武帝又令断齐境佛法。
——摘编自余世明《北周武帝改革略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周武帝改革的内容并分析其背景。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周武帝改革的影响。
16.(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国要求废约的呼声高涨,美英等国已认识到应该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但认为应放在战争结束后解决。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国强烈要求美英等国立即无条件废约。
1942年10月5日,蒋介石明确向美国表示,中国对这次大战同美英一样担负着同等的义务,承担着同样的责任,希望美国先自动放弃对华不平等条约,而不必等到战后。
在中国的强烈要求和国际舆论的支持下,美英政府于1942年10月10日通知中方,宣布废除对华不平等条约。
1943年1月11日,中美、中英订了关于取消在华治外法权及处理有关问题的条约,宣布废除旧约订新约。
——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战时国际关系》(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期间中国能够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废除不平等条约的意义。
1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沈葆桢,洋务派重要代表人物,曾任福建船政大臣,主持福州船政局。
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以琉球船民被杀为由,派兵侵台。
沈葆桢临危受命,以钦差办理台湾等处海防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的身份,驰赴台湾布防设守。
为了“驱倭”,他提出“一曰理谕、二曰设防”的原则,撰写文书,对日本侵略者“据理诘之”,并明确告之“中国版图尺寸不敢以与人”。
又从各省调回船政轮船30余舰,布防于台湾海峡一线。
在政治谈判与军事威慑下最终实现成功驱日。
经此危机,沈葆桢认为“台湾孤悬海外,七省以为门户,久为他族所垂诞”,利用办理善后事宜为契机在台采取了一系列“抚番”措施。
改革行政制度,由原来的一府四县三斤,增为二府八县四厅,并奏请移福建巡抚驻台;打破“番禁”政策,招募内地人到台湾垦荒;开设义学,亲自编成童谣《训番俚语》,以传统文化教化台湾原住民,并奏请为保卫台湾牺牲者建祠祭祀。
奏准建闽台水陆电线,倡购铁甲船,奏准使用机器开采基隆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