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__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与技术
第二章 物流系统
![第二章 物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dc49971bdd36a32d72758135.png)
由于将各个环节的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公司有条件对库存进行严格管 理,公司导人了库存管理系统。配送中心虽一般存有3天的库存,但 根据模拟实验的结果,发现一般的品种只要有1. 6天的库存就不会引 起缺货,因此公司制订了将库存控制在1.5~1.6天的方案。这一目标的 实现,直接减少了配送中心的库存量,也减少了所需要的配送中心数 量。
第二章 物流系统
实例1:从朝日啤酒公司感受物流系统带来的效 率
案例1:达利的困惑 案例2 :CN公司物流系统简介 案例3:正在退色的多彩物流 案例4:逼出来的自我开发能力 案例5:并购后的混乱
实例1:从朝日啤酒公司感受物流系统带 来的效率
啤酒业是个看天气吃饭的脆弱行业,啤酒的生产和销售受气候影响 很大。当时,由于日本国内进行的消费税率改革以及经济不景气等原 因,使啤酒行业大受影响。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从1988年开始,为 了给顾客提供新鲜的啤酒,开始推行“鲜度管理”。为了进一步提高 啤酒的物流效率,他们将啤酒厂—零售店—消费者的物流流程作为一 个整体进行管理,并将“鲜度”作为顾客满意的目标。
1.拣货 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公司导人自动分拣装置,以夜间为主体,将手工
分拣改为自动分拣,将16名检货员缩减到5名,装货时间也缩短了。 2.调度和指挥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实例1:从朝日啤酒公司感受物流系统带 来的效率
以前是对配送车辆作业进行示意,凭司机的直觉来拣货,现在研究 出了配送车辆自动引导系统。该系统的运作程序是:首先进行库存分 配的模拟实验,然后对产品从人门到出门进行管理,尽量在一个场所 完成一辆配送车辆的装车作业。使用这一系统可缩短装车时间。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
![《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6aa1bf3b0717fd5360cdca3.png)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物流系统工程》(课程代码:07724)课程考试大纲目录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二、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1章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1.1 现代物流及其特征1.2 系统的概念1.3 物流系统的概念1.4 系统工程的概念及基础理论1.5 物流系统工程的基本方法及主要内容1.6 系统方法在企业配送系统中的应用案例第2章物流系统要素及其集成2.1 物流系统的流动要素2.2 物流系统的功能要素2.3 物流系统的支撑要素2.4 物流要素的冲突与集成2.5 中远物流系统集成案例第3章物流系统分析3.1 系统分析概述3.2 物流系统分析的本质及内容3.3 物流系统的目标分析3.4 物流系统的结构分析3.5 物流子系统分析第4章物流系统建模4.1 系统模型概述4.2 物流系统建模方法4.3 常见的物流系统模型第5章物流系统需求预测5.1 系统预测概述5.2 物流系统需求预测特征5.3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性方法5.4 物流需求预测的定量方法5.5 基于神经网络的物流系统预测法5.6 H商用车公司区域市场需求预测案例第6章物流系统规划6.1 物流系统规划的层次及内容6.2 区域物流系统规划6.3 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问题6.4 物流设施选址优化6.5 物流运输组织及调度决策6.6 运输车辆路径优化第7章物流系统仿真7.1 物流系统仿真概述7.2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基础7.3 离散事件系统仿真输出数据分析7.4 物流系统仿真在集装箱港口中的应用第8章物流系统综合评价8.1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概念及重要性8.2 物流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8.3 物流系统的单项评价方法8.4 评价指标综合法8.5 模糊综合评价8.6 物流系统综合评价案例第9章物流系统决策9.1 物流系统决策的基本内容9.2 第三方物流决策9.3 风险型物流决策9.4 不确定型物流决策9.5 库存控制与决策9.6 物流管理决策支持系统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附录:题型举例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的性质与特点现代物流学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认为物流的个环节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的关系,它们是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这个有机整体就是物流系统,因而,系统性是现代物流学最基本的特性;尤其是在物流系统的规划、管理和决策过程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大量的效益悖反现象。
物流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学概论 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7bf940f242336c1eb95e82.png)
物流学概论各章节复习思考题整理:第一章:现代物流概论一、判断题1.流通实际上就是物流。
(×)2.商流和物流的关系非常密切,两者都具有相同的活动内容和规律。
(×)3.商流是产生物流的物质基础。
(×)4.物流活动克服了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和时间方面的距离。
(√)5.我国是从美国引进“物流”一词的。
(×)6.Logistics取代PD,成为物流科学的代名词,这是物流科学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单项选择题1.物流概念最早出现在(B )A.英国B.美国C.日本D.欧洲2.英语中现代物流概念是指(C )A.Physical DistributionB.PDC.LogisticsD.Integrated Supply Chain三、多项选择题物流的功能包括(ABCDE )A.仓储功能B.运输功能C.包装功能D.装卸搬运功能E.流通加工功能四、简答题1.简述物流的功能物流的功能一般包括:仓储功能、运输功能、包装功能、装卸搬运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等内容。
2.简述物流管理的内涵和发展阶段物流管理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军队运输物资装备所发展出来的储运模式和技术,即后勤管理。
后勤管理在物流管理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流管理就是指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应用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对物流活动进行系统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监督,使各项物流活动实现最佳的协调与配合。
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1)后勤管理阶段:最初起源于军事战时物资的供应管理,在此初级阶段,物流管理只是在既定数量的成品生产出来后,被动地迎合客户需求,将产品运到客户指定的地点,并在运输的领域内去实现资源最优化使用,合理设置各配送中心的库存量,此时企业还没有一个独立的物流管理业务部门,只是被当做制造活动的一部分,有的只是运输管理、仓储管理、库存管理,没有职业物流人员和关于这方面的研究。
物流系统分析
![物流系统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6ae60159be1e650e52ea99f8.png)
,齐国大将田忌上中下三匹马的实力均稍逊于齐威王 之马,如果按常规的一一对应的思路来比赛,田忌必 败无疑。但在孙膑的帮助下,田忌适当调换出马顺序 ,用上马对齐威王的中马,用中马对齐威王的下马, 用下马对齐威王的上马,以三比二赢得比赛胜利:田忌 红光满面地捧走千两黄金、孙膑这一不世出的名将展 露头脚
物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保值 节约 缩短距离 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服务水平 加快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发展 创造社会效益附加值
四、 物流系统的目标
服务第一( Service) 快捷(Speed) 节约(Saving)
7 S目标 规模优化(Scale optimization)
物流的功能
(1)物流的基本功能 ◆运输功能 ◆储存功能 ◆包装功能 ◆装卸搬运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 ◆配送功能 ◆信息处理功能 (2)物流的增值功能 ◆增加便利性服务; ◆加快反映速度的服务; ◆降低成本的服务; ◆延伸服务。
2017/9/12
19
3、物流系统的作用
物流活动本身一般并不创造产品价值,只创造附加价值。 物流是一个不可省略或者说不可跨越的过程,而且,随 着这个过程的发生,就会产生费用、时间、距离以及 人力、资源、能源、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资的空间效益和时间效益,在 保证社会再生产进行的前提条件下,实现各种物流环 节的合理衔接,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1、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般构成要素:人、财、物、信息 功能要素: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 流通加工、
配送、物流信息 支持要素:体制制度、法律规章、组织管理、标准化 系统 物质基础要素:设施、装备、工具、信息网络
物流系统工程 【CH2】系统工程方法论与常用技术-PDF
![物流系统工程 【CH2】系统工程方法论与常用技术-PDF](https://img.taocdn.com/s3/m/2c0b1c3cd15abe23492f4d75.png)
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工程溯源
• 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贝尔电话公司首先提出, • 是现代系统工程的起点; • 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一些大型工程项目和军事装备系统的开
发中得到应用,系统工程方法全面形成; • 60年代之后,系统工程方法取得突破; • 70年代之后,系统工程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由工程系统工程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5 系统分解综合原则
分解 是将具有比较密切相关关系的要素进行分组。 对系统来说就是归纳出相对独立、层次不同的分系统。 综合 完成新系统的筹建过程, 即选择具有性能好、适用性强的分系统,设计出它们的相互关系, 形成具有更广泛价值的系统,以达到预定的目的。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2 系统有序相关原则
系统的任何联系都是按一定等级和层次进行的,都是秩序井然、有 条不紊的
在系统层次上表现出来的整体特性是由要素或分系统组成的系统, 由于内部组织管理方式的不同,即结构方式、有序程度的不同, 系统的整体功能表现出极大的差异性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基本原则
3 系统目标优化原则
1 系统管理理论 2 运筹学管理数学模型 3 综合应用多学科的方法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系 组织是由许多子系统组成的。
统 管
企业是由人、物资、机器和其他资源在一定的目标下组成的系统。
理 人是主体,其他要素属于被动要素。
理
论
系统具有半开特性——既有自己的特性,又有与外界沟通的特性。
系统工程的核心内容
系统管理理论的架构
发展到复杂系统工程,特别是复杂巨系统工程; • 70年代中后期,软系统思想出现, • 创造出一些面向更复杂系统的方法。
第2章国际物流信息系统
![第2章国际物流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bf638345a8102d276a22f92.png)
第2节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及其建设
2.开发阶段 (1)可行性分析阶段。在进行大规模的信息系统开发之前,要先从有 益性、可能性和必要性三个方面对未来系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进行初步分析。 (2)信息系统规划阶段。系统规划是在可行性分析论证之后,从总体 的角度来规划系统应由哪些部分组成,在这些组成部分中有哪些 数据库,它们之间的信息交换关系是如何实现的,并根据系统功 能需求提出计算机系统网络配置方案。系统规划以整个系统为研 究对象,确定系统的总目标和主要功能。 (3)信息系统分析阶段。系统分析阶段的任务是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 逐一对系统规划中所确定的各组成部分进行详细的分析。
六、国际物流信息系统的构成
国际物流信息资源管理可以从操作层、管理层及战略决策层 三个层次来进行分类。 (1)操作层的信息管理内容包括单证信息的传输处理与监控,价格的 确定,车辆搬运等设备信息的维护与利用,出入库信息,业务状 态信息的追踪与查询,出口货物的报关,及财务信息等。 (2)管理层的信息管理内容包括成本的审核和结算,客户关系信息的 管理与分析,运输配送调度计划信息,包装及流通加工规划,库 存计划与分析。 (3)战略决策层的信息管理内容包括市场环境信息、预测信息、模型 信息以及仿真结果分析与战略规划。 国际物流活动各阶段的信息处理,如表2一1所列。
第2章国际物流信息系统
第1节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第2节国际物流信息系统及其建设 第3节国际物流管理的网络化 第4节国际物流信息技术
第1节国际物流信息系统概述
一、物流信息
1.物流信息的概念 物流信息(Logstics Information)是物流系统内部以及物流系 统与外界联系构成的可以利用的数据集合的不同加工处理后得到 的结果,它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文字、声音、图像、消息、 知识、情报等,并反作用于客观活动,如图2一1所示。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后习题答案
![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855060011ca300a6c390c5.png)
第一章物流信息与信息系统1.简述物流信息的定义和主要内容定义:物流信息是反映物流各种活动内容的知识、资料、图像、数据、文件的总称。
物流信息是伴随着企业物流活动的发生而产生的,并贯穿于物流活动的整个过程。
主要内容:物流信息包括伴随物流活动而发生的信息和在物流活动以外发生的但对物流有影响的信息。
它不仅量大,而且来源分散。
包括:(1)货源信息。
货源的多少是决定物流活动规模大小的基本因素。
货源信息包括:①商业购销部门的商品流转和供销合同,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及储存的计划和合同;②工农业生产部门自己销售量的统计和分析,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及储存的计划和合同;③社会性物资的运输量和存储量分析,以及提出的委托运输及储存的计划和合同。
(2)市场信息。
①货源信息;②流通渠道的变化和竞争信息;③价格信息;④运输信息;⑤管理信息。
从广义上看,市场信息还包括社会上相关行业的信息。
(3)运能信息。
运输能力的大小对物流活动能否顺利开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包括①交通运输部门批准的运输是月计划;②具体的装车、装船日期;③运输业的运输能力。
(4)企业物流信息。
①单就商业企业物流系统来看,由于商品在系统内各环节流转,每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内部信息;②批发企业产生的物流信息;③零售企业产生的物流信息。
(5)物流管理信息。
总结多年来物流活动经验和虚心学习国内外同行对物流管理的研究成果。
包括:物流企业和物流中心的配置、物流网络的组织,以及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化仓库的使用情况等。
2.简述物流信息系统的定义与分类有哪些。
定义:通过对与物流相关信息的收集、加工、处理、储存和传递来达到对物流活动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
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特点。
分类:⑴按管理决策的层次分类。
物流作业管理系统、物流协调控制系统和物流决策支持系统;⑵按物流职能分类。
①运输管理信息系统②仓储管理信息系统③装卸搬运自动化控制系统④加工处理系统⑤信息集中系统;⑶按系统应用对象分类。
第二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章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0f20875ac850ad02de804194.png)
第二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策略
(1) 结构化系统开发基本思想 结构化系统开发的基本思想是:用系统工程的思想和工程 化的方法,按用户至上的原则,结构化、模块化、自顶向下地 对系统进行分析与设计。具体来说,就是先将整个信息系统开 发过程划分成若干个相对独立的阶段,如系统规划、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系统实施等。在前三个阶段坚持自顶向下地对系统 进行结构化划分,在系统调查或理顺管理业务时,应从宏观整 体入手,先考虑系统整体的优化,然后再考虑局部的优化问题。 在系统实施阶段,则应坚持自底向上地逐步实施。也就是说, 组织力量从最基层的模块做起(编程),然后按照系统设计的 结构,将模块一个个拼接到一起进行调试,自底向上逐渐地构 成整个系统。
第二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策略
(1)原型法的基本思想 原型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初步了解用户需 求的基础上,构造一个初步模型——原型。 开发设计人员通过原型,提炼用户需求,提 出修改方案,再去修改原形,经过反复提炼 与修改,直到得到最后的系统。
第二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和策略
(2)原型方法的特点 ① 原型方法更多的遵循了人们认识事物的规 律,那就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都是循序 渐进的,不断受环境的启发,不断完善。 ② 原型方法将模拟的手段引入系统分析的初 期阶段,沟通了人们的思想,缩短了用户 和系统分析人员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结构 化方法中最难解决的一环。
第一节 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概述
4. 相关人员 物流信息系统的开发涉及多方面的人员,有专 业人员,有领导,还有终端用户。其中涉及系统使 用和管理的人员包括企业高层的领导、信息主管、 中层管理人员、业务主管、业务人员,而涉及到系 统开发和设计的有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员、程序 设计员、系统维护人员等。不同的人员在物流信息 系统开发过程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对一个物流企业 来说,应该配什么样的专业队伍,取决于企业对 LMIS开发的管理模式。
第二章 (2)物流系统资料收集与分析
![第二章 (2)物流系统资料收集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7ebb2abd64783e09122bda.png)
(1)运输要素的调查:运输方式、线路、运输设备及实载率;运 运输要素的调查:运输方式、线路、运输设备及实载率; 输能力、系统总运输量及其数值统计特征;货流流量流向调查。 输能力、系统总运输量及其数值统计特征;货流流量流向调查。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与调查内容
2、系统功能要素的调查 、
(2)储存保管要素调查 储存保管方式;物品种类及其储存条件;储存能力及库存量; 储存保管方式;物品种类及其储存条件;储存能力及库存量;储存 增值能力;储存布局调查。 增值能力;储存布局调查。 (3)包装要素调查 包装材料是否能循环利用;强度特征;尺寸;包装方式。 包装材料是否能循环利用;强度特征;尺寸;包装方式。 (4)装卸搬运要素 产品特征及其搬运方式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访谈主要的内容应围绕与企业生产规模、物流需求、物 重点:制定访谈主要的内容应围绕与企业生产规模、物流需求、 流产品流向等与物流需求直接相关。 流产品流向等与物流需求直接相关。
2、问卷法 、
重点:问卷结构的设计。 重点:问卷结构的设计。 用词要准确;先易后难的排列问题;先一般后敏感的问题; 用词要准确;先易后难的排列问题;先一般后敏感的问题; 先封闭后开放。 先封闭后开放。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与调查内容
1、环境调查 、
(1)市场需求调查:总量、结构、相关影响因素。 市场需求调查:总量、结构、相关影响因素。 市场环境调查:政策、法律、经济技术、 (2)市场环境调查:政策、法律、经济技术、社会文化环境 消费者调查:数量及分布、消费者特征、满意程度等; (3)消费者调查:数量及分布、消费者特征、满意程度等;
资料收集与分析
资料收集与调查方法
3、文献法 、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9daa9fa6137ee06eef91814.png)
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1、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料、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空间和时间效用⏹3、生产系统要完成由原材料到产品的转变过程,其目标在于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的程度,在转变过程中,原材料经过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形成产品,产品又经过储存、运输,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形成了生产过程的物流。
⏹4、对制造企业,可以说“工艺是龙头,物流是支柱”⏹5、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优化的途径主要通过合理地平面布置,优化物流路径及合理配置装卸、运输机械,提高物流质量以及改善生产节奏,尽可能降低库存,加快物流速度来实现。
⏹6、通过全系统的物流强度计算和物流系统定量分析,优化企业总体布置,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设施、辅助设施,避免或减少物流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倒运,避免物流输送过程混乱、线路过长等,达到物流短捷、顺畅。
⏹7、生产物流系统分析基础⏹规划设计人员、小组或团队要作大量的调查研究,要进行有效的物流分析,必须了解企业分散在不同部门,如营销部门、产品开发设计部门、制造部门、工艺部门等之中的各种产品、产量、工艺、路线等信息。
⏹比如说了解企业的生产纲领文件、产品结构文件(Bill of Materials, BOM)、工艺路线图(Route Chart)、装配程序图(Assembly Chart)和工艺过程图(Operations Process Chart)、流程图 (Precedence Diagrams)等。
⏹(1)生产类型⏹按生产的成批性划分,有三种基本类型:⏹(1) 大量生产。
⏹(2) 成批生产。
⏹(3) 单件生产。
⏹(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过程详细说明了产品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包装等信息,产品设计是工艺过程设计的前提,而工艺过程设计是“龙头”。
⏹(3)产品设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爆炸装配图(Exploded Assembly Drawing)⏹零件图(Component Part Drawing)⏹零件明细表(Parts List)⏹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文件,BOM)等⏹(4)工艺过程设计决定产品将怎样生产,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采用什么工艺和设备,需要多长时间,是工厂物流系统设计和工厂布置的重要依据。
现代物流概论-2物流系统及其构成
![现代物流概论-2物流系统及其构成](https://img.taocdn.com/s3/m/c2722827bd64783e09122bdb.png)
仓储的目的是克服产品生产与消费在时间上的
差异,使物资产生时间上的效果。
26
《现代物流概论》
(二)仓库的机能
仓库是保管、储存物品的建筑物和场所的总称。 仓库成为生产和消费领域中物资集散的中心环 节,其功能已不单是保管、储存,而是调运中 心。 仓库的功能: (一)储存和保管——是基本的传统功能 (二)调节供需的功能 (三)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四)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12
《现代物流概论》
(二)物流系统中存在的制约关系
1、物流服务和物流成本间的制约关系
缺货率
缺货率 库存费用
库存费用
商品储存量
13
《现代物流概论》
2、构成物流服务子系统功能之间的约束 关系; 3、构成物流成本的各个环节费用之间的 关系; 4、各子系统的功能和所耗费用的关系;
以上的制约关系称为二律背反原理
14
《现代物流概论》
构成物流成本的各环节费用之间的关系
成本
保管费 运输费
小批量订货
小批量订货
15
《现代物流概论》
(三)物流系统的模式
16
《现代物流概论》
(四)物流系统设计要素
1、商品(products) 2、商品的数量(Quantity) 3、商品的流向(Route) 4、服务水平(Service)) 5、时间(time) 6、物流成本(cost)
6
《现代物流概论》
(四)系统工程
(1)概念:就是用科学的方法组织管理系统的规划、研 究、设计、制造、试验和使用,规划和组织人力、物 力、财力,通过最优途径的选择,使我们的工作在一 定期限内收到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的成果。 (2)实质:是一门技术,具有一套方法。 系统工程一项管理技术,运用系统的思想、现代化的 科学管理方法和最新手段,将分散的、各扑克为政的 局部利益,巧妙的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使用权其发 挥最大的效果,从而纠正了过去只注意局部和部分的 设计,而对总体设计草率从事的缺点。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2529f884254b35eefd3451.png)
第二章物流系统规划与分析⏹1、物流系统的定义⏹物流系统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由所需位移的物料、包装设备、装卸搬运机械、运输工具、仓储设施、人员和通信联系等若干要素所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2、物流系统的目的是实现物流的空间和时间效用⏹3、生产系统要完成由原材料到产品的转变过程,其目标在于使生产效率达到最高的程度,在转变过程中,原材料经过运输、储存、加工、装配形成产品,产品又经过储存、运输,最终到达用户手中,形成了生产过程的物流。
⏹4、对制造企业,可以说“工艺是龙头,物流是支柱”⏹5、对于企业内部的物流,优化的途径主要通过合理地平面布置,优化物流路径及合理配置装卸、运输机械,提高物流质量以及改善生产节奏,尽可能降低库存,加快物流速度来实现。
⏹6、通过全系统的物流强度计算和物流系统定量分析,优化企业总体布置,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设施、辅助设施,避免或减少物流迂回、交叉以及无效的往复运输、倒运,避免物流输送过程混乱、线路过长等,达到物流短捷、顺畅。
⏹7、生产物流系统分析基础⏹规划设计人员、小组或团队要作大量的调查研究,要进行有效的物流分析,必须了解企业分散在不同部门,如营销部门、产品开发设计部门、制造部门、工艺部门等之中的各种产品、产量、工艺、路线等信息。
⏹比如说了解企业的生产纲领文件、产品结构文件(Bill of Materials, BOM)、工艺路线图(Route Chart)、装配程序图(Assembly Chart)和工艺过程图(Operations Process Chart)、流程图(Precedence Diagrams)等。
⏹(1)生产类型⏹按生产的成批性划分,有三种基本类型:⏹(1) 大量生产。
⏹(2) 成批生产。
⏹(3) 单件生产。
⏹(2)产品设计⏹产品设计过程详细说明了产品的结构、尺寸、材料和包装等信息,产品设计是工艺过程设计的前提,而工艺过程设计是“龙头”。
⏹(3)产品设计信息⏹这些信息包括:⏹爆炸装配图(Exploded Assembly Drawing)⏹零件图(Component Part Drawing)⏹零件明细表(Parts List)⏹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文件,BOM)等⏹(4)工艺过程设计决定产品将怎样生产,零件是自制还是外购,采用什么工艺和设备,需要多长时间,是工厂物流系统设计和工厂布置的重要依据。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1200字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1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4c1dfa64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a.png)
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物流系统的分析方法主要涉及到对物流流程、物流网络、物流成本和物流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
下面将详细介绍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
1.物流流程分析物流流程分析主要是对物流流程进行可视化描述和评估。
具体方法包括:流程图绘制、流程评估和流程再设计。
- 流程图绘制:将物流流程按照时间顺序绘制成图表,清楚地显示每个环节的输入、输出和行动。
通过流程图可以直观地了解物流流程的整体情况和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 流程评估:对物流流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评估,包括评估环节的效率、质量、成本和客户满意度等。
- 流程再设计:根据流程评估的结果,对物流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改进,提升物流流程的效率和质量。
2.物流网络分析物流网络分析主要是对物流网络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供应商、生产商、经销商和零售商等物流节点的选择和优化。
具体方法包括:网络模型建立、网络评估和网络优化。
- 网络模型建立: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描述物流网络中各节点之间的关系,包括供应链网络模型和配送网络模型等。
- 网络评估:根据网络模型评估物流网络的效率、成本和服务水平等指标,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 网络优化:根据网络评估的结果,对物流网络中的节点和线路进行优化和调整,以达到最优的物流效果。
3.物流成本分析物流成本分析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运输成本、库存成本、仓储成本和包装成本等。
具体方法包括:费用核算、费用分析和费用优化。
- 费用核算:对物流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进行核算和统计,包括物流设备的折旧、人工的成本、能源的消耗和运输的费用等。
- 费用分析:根据费用核算的结果,对物流成本进行分类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环节和原因。
- 费用优化:根据费用分析的结果,对物流成本过高的环节进行改进和优化,以降低物流成本。
4.物流效率分析物流效率分析主要是对物流过程中的效率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物流速度、物流准确率和物流响应能力等。
具体方法包括:效率测算、效率分析和效率改进。
物流工程第5版
![物流工程第5版](https://img.taocdn.com/s3/m/66c9e442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2f.png)
物流工程第5版简介《物流工程第5版》是一本系统介绍物流工程的教材。
本书以现代物流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为主线,涵盖了物流工程的各个方面,包括物流系统设计、物流网络规划、仓储与配送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内容。
本书旨在帮助读者全面了解和掌握物流工程的知识和技术,提高物流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本文档将对《物流工程第5版》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各章节的概述和重点内容。
目录1.第1章物流工程概述2.第2章物流系统设计3.第3章物流网络规划4.第4章仓储与配送管理5.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6.第6章物流成本管理7.第7章物流质量管理8.第8章物流环境管理9.第9章物流项目管理10.第10章物流工程实践案例第1章物流工程概述第1章主要介绍了物流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内容包括物流的定义、物流工程的特点、物流工程师的职责和能力要求等。
本章还介绍了物流工程在现代社会经济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物流工程的发展趋势。
第2章物流系统设计第2章主要介绍了物流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内容包括物流系统的层次结构、物流节点和流程的划分方法,以及物流系统设计的常用工具和技术。
本章还介绍了物流系统设计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物流成本、物流时间、物流服务水平等。
第3章物流网络规划第3章主要介绍了物流网络规划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内容包括物流网络的概念和组成要素,物流网络规划的目标和约束条件,以及物流网络规划的常用模型和算法。
本章还介绍了物流网络规划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物流需求、货物流向、运输方式等。
第4章仓储与配送管理第4章主要介绍了仓储与配送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内容包括仓储与配送管理的任务和功能,仓储与配送流程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以及仓储与配送设施的设计和布局。
本章还介绍了仓储与配送管理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如仓储设备、货物包装、运输规划等。
第5章物流信息技术第5章主要介绍了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内容包括物流信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物流信息技术的常用手段和工具,以及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案例和效益。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
![物流工程电子教案第二章 物流系统与系统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08cf1b264b73f242336c5fc5.png)
第一步明确系统要实现的效用目标
第二步确定反映系统有效度的评价指标
第三步采用成本固定法或效用固定法筛选系统方案
目前,有许多城市制定了物流发展规划,都对自己的物流中心、物流基地和物流园区进行了规划。但是如果从物流运作的功能整体和跨边界的特点来看,以城市的行政区划为基础来制定物流结点的规划具有局限性,可能会出现物流结点分布过密或者物流结点的作用不大的情况。从而影响整体的物流效果。因此建议应以市场辐射区域或经济地理区域为基础对物流结点进行发展战略规划,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的辐射范围和能力。如珠江三角洲地区市场、长江三角洲地区市场、东北地区和西南地区市场等。
战略层次的规划侧重于宏观控制解决的是影响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决策等问题。物流系统战略层次的规划在各种规划层级中是最高的,时间也是最长的。
战略规划的内容都是在战略层次上的引导,所考虑的是企业的目标、总体服务需求以及管理者通过何种方式来实现这些目标。
备注: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4)
策略层次的规划则是在战略规划框架下更为细致的指导性规划,通常是一个中期的计划。它在内容上比战略计划更为具体,
2)物流系统综合评价的意义
(2)物流系统评价指标体系
1)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确定原则
系统性、可测性、层次性、简易性、可比性、定性与定量结合、绝对指标与相对指标相结合
2)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政策性指标、技术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资源性指标、时间性指标
备注:
教学内容(教学时数:4)
(3)物流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
可以包括:配送策略规划、供给策略规划、国际物流策略、减少物流时间的策略规划、提高资本生产率的物流策略规划等等。
运作层次规划是在操作层次上的计划是企业物流规划与设计的最后一层。详细的操作计划是用来指导每时每刻的物流活动的。它所包括的内容比较繁杂,所涉及的领域也极为广泛,比如:建立合理的流程计划、车辆调度方案的确定、简化环节和合理的资源整合、以及IT系统的构建等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流系统建模的 常用方法
线性规划法、动 态规划法
掌握9种物流系 统分析方法
掌握常见的物流 系统工程建模方 法
初步的认识运筹 学的几种常见规 划方法
2.1 物流系统和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2.1.1 物流系统概述
1.物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
界定问题
确定目标
提出方案
建立模型
系统最优化
综合评价
图2-4 系统分析步骤
是否满足?
否
是 建议可行方案
4.物流系统分析的理论方法
物流系统分析必须运用各种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常 用的理论方法有: (1)数学规划法(运筹学)。
(2)统筹法(网络分析法)。
(3)系统优化法。
(4)系统仿真法。
上述方法各有特点,在实际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系统仿真法是近年来应用最为普遍的。仿真技术的发 展及应用依赖于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今天,随 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巨大发展,系统仿真技术的研究也 不断完善,应用不断扩大。
(3)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系统分析不仅 要进行定量分析,而且要进行定性分析。物流系统分析总 是经过“定性→定量→定性”这一循环往复的过程。不了 解物流系统各个方面的性质,就不可能建立起探讨物流系 统定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定性和定量二者结合起来综合分 析,才能达到优化的目的。
(4)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在进行方案的 优选时,既要考虑当前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如果所 采用的方案,对当前和长远都有利,是最为理想的。如果 方案对当前不利,而对长远有利,此时要通过全面分析后 再做结论。一般而说,只有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物 流系统才是好的物流系统。
3.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
(1)确定问题。 (2)确定目标。 (3)定量表示系统的分析目标。 (4)定义可行的替代实施方案。 (5)找出最佳的替代方案。 (6)回顾、反馈及修正。
通过图2-4可以更加明确地了解物流系统分析的步骤。对比物流 系统各可行性方案,详细考虑成本效益等要素,权衡各方案的利 弊得失,由此选出最优方案。
(2)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在分析物流系统时,我们 常常会发现,分析物流系统的效益与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并不总是 一致的。有时,从分析物流形态的局部效益来看是经济,但物流系 统的整体效益并不理想,这种方案是不可取的;反之,如果从物流 系统的局部效益来看是不经济的,但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益是好的, 这种方案是可取的。
运输 储存 …… 企业的边界
图2-1 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
企业1的边界 运输 储存 …… 运输 储存 ……
企业2的边界
图2-2 企业间的物流系统
逆向 信息流
制造 商
分销 商
零售 商
消费 者
正向 信息流
图2-3 供应链的物流系统
2.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和功能构成
(1)物流系统的基本要素。 从“流”的角度看,为了满足物流的目的,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转
物流系统是围绕满足特定物流服务需求,由物流 服务需求方、物流服务提供方及其他相关机构形成的一 个包含所需物流运作要素的网络。
物流系统具有边界,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企业内部的物流系统,如图2-1所示。
(2)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下游企业的物流形成的企 业间的物流系统,如图2-2所示。
(3)供应链的物流系统,如图2-3所示。
美国学者夸德(E. S. Quade)对物流系统分析做了这样 的说明:所谓物流系统分析,是通过一系列的步骤,帮助决策者 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方法。这些步骤包括研究决策者提出的 整个问题,确定目标,建立方案,并且根据各个方案的可能结果 给出适当的方法(尽可能用解析的方法)去比较各个方案,以便 能够依靠专家的判断能力和经验去处理问题。
移需要具有七个要素(根据英文字头,简称“OCDADSE”), 即流体、载体、流向、流量、流程、流速、流效。
(2)物流系统的功能构成。物流系统由包装、装卸搬运、运输 、存储、流通加工、配送、物流信息等子系统构成。上述构成也 常被称为“物流活动的基本功能”。
3.物流系统的特点
物流系统具有一般系统所具有的特点,即整体性、相关性、 目的性、环境适应性,此外,还具有规模庞大、结构复杂、目标 众多等大系统所具有的特征。
(1)物流系统是一个“人—机系统”。 (2)物流系统是一个大跨度系统。 (3)物流系统是一个可分系统。 (4)物流系统是一个动态系统。 (5)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 (6)物流系统是一个多目标函数系统。
2.1.2 物流系统分析概述
1.物流系统分析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对系统分析给出完整的理论依据,对它 下一个严谨的、科学的定义是困难的。从广义上解释,可把物流 系统分析作为系统工程的同义语;从狭义上理解,物流系统分析 是工程实现优化提供的一个逻辑的途径,贯穿于系统工程的全过 程。
第2章 物流系统分析的方法与 技术
知识要点
掌握程度
物流系统和物流 系统分析概 述
常用的物流系统 分析技术
深入了解 深入了解
常用的物流系统 掌握 分析方法
物流系统建模
掌握、运用
常用的运筹学方 了解 法
相关知识
应用方向
物流系统和物流 系统分析的含义 等
仿真技术、系统 最优化技术等
理解物流系统和 物流系统分析的 基本概念
2.2 常用的物流系统分析技术
常用的物流系统分析技术主要包括仿真技术、 系统最优化技术、网络技术、分解协调技术 等。
1.仿真技术
仿真技术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它以控制论、系统 论、相似原理和信息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专用设备为 工具,利用系统模型对实际或设想的系统进行动态试验。 物流系统仿真的目标在于建立一个既能满足用户要求的服 务质量,又能使物理费用降至最小的物流网络系统。其最 重要的是,如何能使“物流费用最小”。在进行仿真时, 首先分析影响物流费用的各项因素,如与销售点、流通中 心及工厂的数量、规模和布局有关的运输费用、发送费用 等。由于大型管理系统中包含有人的因素,用数学模型来 表现他们的判断和行为是困难的。
其他学者认为,物流系统分析是指从物流的整体出发,根 据系统的目标要求,动用科学的分析工具和计算方法,对系统目 标、功能、环境、费用和效益等,进行充分的调研,并收集、比 较、分析和处理有关数据及资料,建立若干方案,比较和评价结 果。
2.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
(1)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一个企业的物流 系统,不仅受到企业内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企业产品技术特征、 职工文化技术水平、生产规模、管理制度和管理组织等的作用,而 且受到社会经济动向及市场状况等环境因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