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高中历史过程性评价方案及措施
高中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业成绩评价论文
高中新课程理念下历史学业成绩评价的探索高中新课程已在我省全面铺开,如何根据新课程的理念、原则和内容对学生学业成绩进行评价,是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应按照如下的理念和原则构建。
1.新课程背景下历史学业成绩的评价必须以素质教育方针为指导,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实验稿)》为依据,以历史学科《课程标准》为参照,全面评价学生素质。
2.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通过评价确认学生的进步和达到的学业水平,诊断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反思和发展。
3.高中学业成绩评价应是多样的,在改革传统的量化的评价方法基础上,注重采用质的评价方法,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4.高中学业成绩评价的方法应是多元的,特别要注意发挥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作用,尊重和发挥被评价对象的主动性,既要有外部的评价,也要有内部的评价。
5.高中学业成绩评价既要关注评价的结果,也要关注评价的过程。
注重评价过程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充分发挥评价的正面回流效应,尽量减少负面回流效应。
6.控制和适量减少考试次数,减轻学生考试的负担,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各种有利于身心健康和发展的活动中去。
历史学业成绩评价是历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传统的学习成绩评判主要是纸笔测试、课堂提问等方式。
这种方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够使学生牢记所学的知识点,但其弊端也很多;一是评价的目的与功能严重异化。
评价的目的本该是诊断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进一步促进学生发展,但传统的教学评价只作为奖惩的目的,评价的功能萎缩为甄别学生以其不同对待。
二是评价内容学业化。
只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业成绩窄化为学科分数,忽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评价。
三是评价的重心重“教”轻“学”。
四是评价手段单一化和唯量化。
五是评价主体局限化。
以上这些严重脱离了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而传统测试不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也落不到实处。
高中历史学业评价的目标、类型及其方法 高中历史学业评价
例:高中历史课标“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 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标准
(1)简述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和近代民族工业兴起的史实,认识近代中 国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 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 要因素。
(3)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 位和作用。
第二,不仅要考查学生在课堂上运用历史知 识和能力,解决学科内的问题,还应该检测 出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的能力
第三,学业评价还应注重学生历史学习过程 和学习结果的全程评价
第四,在教学过程中,教、学、评是一个不 可分割的整体
(2)多元化原则 第一,评定主体的多元。 第二,评价方式的多元。 第三,评价标准的多元。
回去赚了大钱。他说,我要感谢上帝……,另一位商 人说,你还要感谢( ) A.西欧一些特色农业区的资本家种出了玉米 B.葡萄牙商人从摩洛哥运回了玉米 C.阿拉伯人从非洲运来了玉米 D.葡萄牙人从美洲运来了玉米
多元智能理论下的历史学科作业设计——《中华民族 的抗日战争》作业设计(昆明十中周永珍老师)
(1)编排历史剧《皖南事变》、《西安事变》(语言智 能为主,兼顾身体— 运动智能)
(2)抗日战争三阶段中日实力对比研究及国、共、日战 争对策分析(数理逻辑智能和自然观察的智能)
(3)感动我心的抗日英雄(人际关系智能和语言智能) (4)敌后抗日根据地研究(空间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 主) (5)抗战音乐研究(音乐智能) (6)“靖国神社”揭秘(空间智能和数理逻辑智能为主) (7)日本右翼势力研究(存在智能) (8)中日外交的历史和现状(语言智能和人际交往智能 为主)
热爱家庭、学校、社区(家乡)和祖国 具有开放的世界意识 具有正确的历史意识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
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高中历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探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方向和措施。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1.1 更新教材内容高中历史教材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依据,因此,更新教材内容是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
首先,要紧跟时代步伐,将最新的历史研究成果和历史事件纳入教材体系,使学生能够及时了解历史发展的最新动态。
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通过引入更多的历史案例和史料,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历史素养。
1.2 拓展课程资源除了教材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图书馆资源等丰富的课程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学习途径。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一些权威的历史网站、博客、微信公众号等,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也能接触到丰富的历史知识。
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等地,让他们亲身感受历史的厚重与魅力。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2.1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传统的历史教学往往以讲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如讨论式教学、案例教学、角色扮演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同时,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PPT、视频等,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2.2 强化实践性教学历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培养自己的历史素养。
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社会调查等活动,让他们在实际中学习和运用历史知识。
此外,还可以开展一些与历史相关的课外活动,如历史剧表演、历史知识竞赛等,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他们的历史素养。
三、教学评价的改革3.1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传统的历史教学评价往往以考试成绩为主要依据,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容易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能。
高中历史教案评比细则
高中历史教案评比细则一、引言历史教案评比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不断探索适合高中历史教育的有效教学方法。
评比细则是评委评判历史教案的标准和要求,它能够规范教案编写和评审的程序,确保评比的公正与客观。
本文将从教案的结构、内容、方法、评价等几个方面给出高中历史教案评比的细则。
二、教案结构1.教案的标题教案的标题应明确、简洁,并能准确概括教案的主题。
2.教案的基本信息3.教案的教学时间安排教案应详细罗列教学时间安排,包括每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活动的顺序以及提醒教师关注的事项等。
4.教案的教学环节教案应明确教学环节,并对每个环节进行详细的说明。
每个环节都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和评价方式等。
五、教案内容1.教案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应明确、具体,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
教学目标应涵盖知识、能力和情感等方面,并与课程标准相一致。
2.教案的教学内容教案的教学内容应符合课程标准,并能够提供有效的学习资源和支持材料。
教学内容应具有层次性、前后关联性,并能够促进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
3.教案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应多样化,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4.教案的评价方式教案的评价方式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能够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
六、教案方法1.教案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教案的编写应符合逻辑,结构清晰,条理性强。
每个环节之间应有明确的衔接和过渡,方便教师的教学操作。
2.教案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教案的指导步骤应具体、明确,方便教师上课操作。
教案的教学资源应充分利用教材、工具书、多媒体等现代化教育资源。
3.教案的创新性和引导性教案应具有创新性,能够广泛吸收并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教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启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力。
四、教案评价教案评价应根据教案的质量和效果进行评估。
评价结果应公布,并给出评价意见和建议。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及评价模式的探讨
进 入新 世 纪 以来 , 中国 教育 改 革 的最 大 手 笔 就 是基 础教 育课 程改 革 。新课 程 与 旧课 程 最根本 的区别 在 于理 念 。正 如 《 通 高 中历 史 课 程标 准 普
新 课程 的实 施 要 求 转 变学 生 的学 习 方 式 , 倡
导 学生 主动 学 习 。在 多 样 化 、 放 式 的学 习环 境 开
收稿 日期 :0 00 —2 2 1 —81
基 金 项 目 : 东省教 育科 学“ 一五 ” 划课 题 ( 育 招 生 考试 专项 ) 高考 与课 程 改 革 关 系的研 山 十 规 教 《
究—— 以历 史 学科 为例 》2 0 Z 0 3 的阶段 性成 果 。 (0 8 K0 5 ) 作者 简介 : 于建胜 ( 9 3) 男 , 1 6 , 山东青 岛人 , 授 。 教
与要 求 , 教学 模 式 上 我们 进 行 了 以下 几 个方 面 在
的探讨 。
( ) 一 问题 式 教 学~ 一 置疑 、 释疑 、 疑 , 求 生 以
启 智 诱 思
课 堂教 学 过 程 中 , 学 生 放 在 主 体 地 位 , 把 以 “ 问题 ” 推动课 堂 , 置疑 、 疑 、 疑 , 释 生 引导学 生开 放
准 和课程 体 系 , 这 些 全 新 的教 育 理 念 转 化 为具 把 体 的教学 行 为 , 发挥 学 生 的 自主性 和探究 性 , 在历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
探究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教学近几年,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新教材,就会同老教材发生颠覆性的变化。
因此对每一名历史教师来讲,又都站在了崭新的教学起点上,新的机遇、新的挑战也接踵而来。
如何把握历史教材?如何转变教学理念?如何在新课改的浪潮中脱颖而出?这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正确定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
教师角色扮演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重新、正确地定位教师角色。
1.做学生学习方式的引导者在传统教育观中,只要老师将书中的知识尽可能多地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解决课本知识中的疑难问题就算尽到教师的职责了。
但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是主体,就显示出传统教育观的不足了。
历史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知识,能够把握和创造“机遇”,要善于掌握全局,并能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透过现象看本质,并能从中进行总结再及时调整教学步伐等,真正形成课堂教学的互动,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达到“学生会学”的目标。
2.做与学生共同学习的引导者在传统的教育观中,学生往往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教师则处于课堂教学的绝对中心和支配地位。
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学生的个性被泯灭,创造性被扼杀,从长远看学生还谈何发展。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追求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价值观。
因此,为了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需要,历史教师必须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的现象。
教师要把课堂当做是师生交往和互动的平台,鼓励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看法、观点,而不是不随便斥责或施加压力。
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从学什么到知道怎样学,课堂的教学变得鲜活起来。
积极倡导和推动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此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发展创造一个自由的环境。
高中历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
高中历史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评价1.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培养模式。
教学评价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对于检验教学成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探讨高中历史教学评价的策略与方法。
2. 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概述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历史观念、历史思维、历史知识、历史技能、价值观等方面。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
3. 教学评价策略3.1 过程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课堂参与、问题解决、团队合作等方面。
教师可通过观察、访谈、日志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以了解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
3.2 成果性评价成果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作业、论文、projects等形式。
教师可从学科知识、历史技能、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的成果进行评价,以检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效果。
3.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提高自我反思能力。
教师可设计自我评价表和同伴评价表,引导学生关注学科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
4. 教学评价方法4.1 定量评价定量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成绩分析等方法,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量化分析。
教师可通过设计问卷、统计分析软件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4.2 定性评价定性评价主要采用访谈、观察、日志等方法,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质性分析。
教师可通过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查阅学生日志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在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表现。
5. 教学评价实践案例以某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设计如下评价方案: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环节的表现,记录学生在历史观念、历史思维等方面的表现。
2. 成果性评价:对学生提交的作业、论文等进行评价,从历史知识、历史技能、价值观等方面进行分析。
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
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构建与实施一、引言二、历史课程质量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1. 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与作用2. 历史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性三、构建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2. 公正性原则3. 科学性原则四、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框架1. 定目标,制定指标体系2. 设计评价工具,构建评价方法3. 确定评价程序,规范评价过程五、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的主要环节1. 课程教学过程的评价2. 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3. 教师资质与教学能力的评价六、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实施面临的挑战与解决对策1. 评价内容的主客观结合2. 评价结果的有效利用3. 评价方式的合理选择七、结语引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评价课程的质量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高质量的历史课程评价体系可以推动历史课程的改革与创新,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本文将重点探讨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为改进历史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历史课程质量评价的必要性与重要意义1. 高中历史课程的地位与作用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课程,应该承担着引领学生成为有国家意识和文化自信的公民的任务。
因此,对历史课程质量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历史课程质量评价的重要性历史课程质量评价是一个科学评估历史课程教学成果和效果的重要手段。
通过科学的评价,可以了解历史课程的优势、不足和改进方向,为课程改革提供依据,并促进历史学科的发展。
构建高中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1. 全面性原则历史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各个方面对历史课程进行综合评估,涵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效果等多个方面,以全面了解历史课程的质量。
2. 公正性原则历史课程质量评价应该客观、公正地进行,避免主观评价和道听途说的情况出现。
评价结果应该反映出历史课程的真实情况。
3. 科学性原则历史课程质量评价应该建立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基础上,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进行评价,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评价
泸溪 县第 一中 学 ( 4 1 6 1 0 0 ) 陈亚蠼
所谓 “ 课 堂教学过程 评价 ”指根据 一定 的教 育理 念和教 学 目标 ,通过 系统地 收集 课堂教 学活动 的信 息 ,运用 可操作 的评 价手段对 信息进行科 学分 析 ,从而对课 堂教 学过 程 的各 个要 素及发展 变化进行 价值判 断的过程 。那么新课 改下究竟 如何评价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优 劣?
、
新课 改下历史课堂教学过程的误区 随着新课 改 的进 行 ,把 对学生 的全面发展作 为其 目标 ,
瓶装 旧药”。 ( 3)是舍 本逐 ,学生好像 忙得不亦 乐乎 ,但 实 际上 学 生 的思 维仍 在低 水 平上 重复 。表面 上看 课 堂 热热 闹 二、新课改下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过程优劣 的评价标准 什么是一 堂优秀 的高中历史课 呢 ?标 准 的确定是 进行评 闹 ,学 生能 准 确地 回答 教 师提 出 的问 题 ,却鲜 有 自 己的见 输 价活 动的前提 ,依据 国家颁布 的 《 历史课 程标准 》 对 历史课 解 ;表 面 上 看 是 师 生 互 动 ,实 际上 是 用提 问 的方 式 “ 程 的性质 、基本 理念 、课 程 目标 和内容标 准等 的规定 ,作为 灌 ” 。师生 没有真 正地互动起 来 ,这 就不能说是 一堂优秀 的 位 长期工作 在一线 的教师 ,我认 为 ,新课 改下一 堂历史课 历 史课 堂教学 。 课 堂上 的有效 互动需要 教师进行 有效 的提问 ,即提问应 优劣 的评价标准应从如下几个方 面进 行。 ( 一 )是 否具备 有序的课 堂秩序是评 价一堂课优 劣 的前 具有清 晰性 、启 发性 、趣 味性 、广 度和开放 性。 同时 ,我认 提。 “ 没有规 矩不成 方圆” 。历 史科 目一直 以来 被学生认 为 为教 师应该依据 所教学生 的能力分 层次 的设 计问题 ,在课 堂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了解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了解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成为了当代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
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出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本文将就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重点内容进行探讨。
一、有关新课程标准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对课程目标、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进行了明确规定,着重强调了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应用和评价能力的培养。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课程目标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方法意识。
通过历史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与现实的关系,培养对历史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2. 知识体系新的课程标准将历史知识分为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
必修内容包括我国古代史、近代史以及世界史的专题研究等。
选修内容则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来选择,设置了多个专题供学生选择。
3. 能力要求新课程标准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方法论。
要求学生进行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研究能力和历史交流能力,要求学生能够进行历史问题的探究和表达。
二、有关新教学要求新的历史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方法的培养新教学要求鼓励学生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动机。
2. 学科知识与综合能力的结合新教学要求强调历史学科知识与学生综合能力的结合。
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其能够自主运用历史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3. 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新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新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实施为了确保新的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有效实施,教育部门应采取以下措施:1. 教师培训教育部门应加强对历史教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教学评价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教学评价近年来,我国高中历史教学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转变。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历史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使得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学生参与度更高、探究性更强、能力培养更全面、教材体系更合理,整体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
以下将从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的教学进行评价。
一、课程内容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的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社会发展需求。
教材内容设计上更注重历史思维、方法和历史技能的培养,突出历史的凝练与建构,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真正领会历史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标下历史教学注重对时代背景、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综合分析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历史的整体认知能力。
二、教学方法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
教师不再单纯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去发现和探究历史真相,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课堂演讲等,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教师水平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历史知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教学设计和组织能力。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要,合理安排和掌握教学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专业学习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四、学生学习效果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学生在参与式教学中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得到了激发,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的提升。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的历史思维、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和提高,他们能够运用所学的历史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标下高中历史教学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师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和改善。
2024年高一历史教学计划及实施措施(五篇)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及实施措施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状况分析:本学期本人教授高一5、6两个班,学生的基础较好,认知能力强。
总体来说,作为高一新生,对于历史的学习还停留在初中阶段的认识水平。
2、教材简析:高中历史必修一以古今中外政治文明历程为主题,着重反映了人类社会政治领域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分九个单元,30课进行阐述。
教材的编写采取中外合编的专题史体例,每个单元集中探究一个比较宏观的历史问题。
每个单元分为若干课,每课涉及一个比较具体的历史问题。
对于专题史的学习,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才能高屋建瓴。
二、教学目的及任务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通过对历史必修课的学习探究,除理解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外,还要重视对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要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全面分析历史进程,正确认识历史发展过程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
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弘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教学质量目标在期中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____%,优秀率为____%。
在期末考试中,争取学生的合格率为____%,优秀率为____%。
四、重点工作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夯实知识基础,稳步提高学习成绩。
五、具体措施1、做好初高中衔接,放慢讲课速度,让学生学会高中历史的基本学习方法。
2、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纲化教学,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有的放矢。
3、抓好课堂效率,扩大提问范围,关注每一位学生,观察学生上课状态。
上课力求精干、实在。
上课要求每个人在教材上做好笔记,课后进行知识整理。
4、因材施教。
5、做好知识的巩固,注重课后反馈,每节课后完成练习,每个单元结束后,进行总复习和考核,增强学生的应试能力。
6、注重授课语言的精确,准确适用以下词汇“了解”“掌握”“重点学习”“知识迁移”。
高一历史教学计划及实施措施(二)一、指导思想以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为指导,以《课程方案》及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省素质教育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大力推进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建设殷实和谐、公平质优教育名市提供智力支持”为实践载体,自觉践行____,用____引领学科教研工作,全面提升学科教育教学质量。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评课标准探究
・
8 ・ 2
内 江 师 范学 院学 报
手 的历史 资料《 画报近 代百年 史 》 上几 幅百 年前 由
1本 随军 记者拍摄 的 照 片资 料 , 旅 顺 落 难 记 》 3 《 的文 字资 料 。当事人拍 当事 照 , 当事 人记 当时 事 , 段再 这 现 的真实 、 血腥 的“ 历史 ” 深深地 震 动 了学 生 , 永久 会 地驻 留于 学生 的情感世界 之 中 。在这 堂课 的 教学过
第 2 3卷
( 0 8 2 0 )
内 江 师 范 学院 学 报
J] NAI II ( UR OFNE JANG NOR ALUNI’RSTY M k E I
・ 8l ・
新 课 程 背 景 下 高 中历 史 课 评 课 标 准 探 究
林 家 勤
( 庆 师 范 大 学 历 史文 博 学 院 . 重庆 重 404) 0 0 7
仅 激发 了学 生学 习历 史 的兴 趣 , 且 增 加 了学 生 的 而 历史 责任 感 ; 不仅培 养 了学生搜集 资料能力 、 料解 材
收 稿 日期 :0 8 1 — 9 2 0 — ll
作 者 简 介 : 家 勤 (9 9) 女 , 徽 寿 县 人 . 庆 师 范 大学 历 史 文 博 学 院 硕 士 生 。 林 1 7一 。 安 重
结 果是学 生“ 学会 ” 。但 在 新课 程 背 景 下 , 们 要更 我
多 地关注学 生“ 么 学 ” 其 学 的 结果 不 仅 要 求 学生 怎 , “ 会” 史 , 学 历 而且 还 要 求学 生 “ 学” 史 。与 之相 会 历 适应 , 新课 程要求 老 师必 须 转 变 教 学 观念 和 教 学方 式, 灵活运 用 多样 化 的教学手 段 和教学 方法 , 为学 生 的 自主学 习创造 必要 的前提 。在 实施 高 中历 史新课 程 中 , 师应把新 课程 理念融 入 t 己的教学 风格 中 , 老 l
上海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教学实施建议
上海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教学实施建议上海普通高中历史学科新课程教学实施建议如下: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生应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影响等方面。
过程与方法:学生应通过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掌握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二、教学内容精选教学内容: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选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用性。
注重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师应将不同模块、不同年级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历史脉络。
突出教学重点: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突出教学重点,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点。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教师应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多媒体教学: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过程性评价:教师应注重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终结性评价:教师应采用终结性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估。
多元评价: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包括自我评价、互评、实践评价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五、教学资源教材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案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网络资源: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包括历史网站、在线课程、学术论文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社会资源: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场所,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的魅力。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本文以某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为例,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其他高中历史教师提供参考。
一、引言新课程改革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人文精神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能力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
因此,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教学目标改革1. 知识目标: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了解历史发展脉络,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三、教学方法改革1. 案例教学法: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探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 小组合作学习法:将学生分成小组,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提问、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评价改革1.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如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
2. 成绩评价:以学生的历史知识、能力、情感等多方面发展为依据,进行综合评价。
3. 自评与互评: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互评,提高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五、实践案例以某高中历史课堂为例,教师在讲授“抗日战争”这一章节时,采取了以下教学策略:1. 案例教学法:教师选取了“百团大战”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引导学生分析其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02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详细版)
2023高中历史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详细版)一、指导思想历史教学评价目的在于反馈、调控教学,促进教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促进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应以《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为依据,遵循既注重教学结果,也注重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灵活运用各种科学有效的评价手段,对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水平,教学方式方法,师德规范,以及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做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
在学习评价实施过程中,应调动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研人员共同参与对有效教学评价方法的探索。
二、基本原则(一)实效性原则。
要求历史教学注重实际效果,注重在教学实践中所形成的价值。
强调局部性与整体性的结合。
克服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而且要注重实效的质和量的层次性和统一性。
历史教学评价要处理好历史学科教学目标与整体课程改革及推进素质教育的关系,以有利于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行。
(二)发展性原则历史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寻求教育价值主客体关系的发展,即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尤其是积极的发展。
(三)民主性原则在历史教学评价中引进、建立民主机制并发挥民主机制的作用。
提倡多元化评价方法,评价的主体不仅是老师、学校领导、专家还应该有学生甚至学生家长等等。
三、评价的内容目标(一)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1.新课程三位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教学方式方法改进和教学水平提高。
【教学内容】1.驾驭教材,准确地握教学重、难点,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2.构建知识结构图,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3.适当补充相关历史材料、地图、图片,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4.教学内容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
(二)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1.教学思路清晰,层次清楚,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学生认知结构的建立。
2.开展有效的学习活动,师生、生生多边互动,积极参与,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作为重要的学习形式。
浅谈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的策略及实践
即教学内容的呈现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 的 优势 ,大力推进信 息技术 在课堂教 学中的应 教育的精神力量最终体现在人文素养的底 用 ,主要体现在历史多媒 体教学及课件的制作 蕴中,历史课程是培养 学生宽容心胸、健康心 与使用上 ,如讲述 “ 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 态、高尚情操的最好篇章 。新课程从知识与能 华 ”时 ,一 副 14年 8 9 92 月2 日中英 《 京 条 南 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约》签字现场照片的投影 ,讲述 “ 巴黎公社” 提 出和规定了高中历史教育 的基木 目标。其突 时一曲 《 国际歌》的播放 ,讲述 “ 一战 ”时, 出特 点在于,把知识 与能力有 机地结合在 一 部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放映…… 起,把过程与方法作为 目 明确提 出,同时把 标 同时课堂教学不能单纯地让学生记忆并储 政治思想教育拓展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存历史结论而要做到结论和形成结论 的过程 并 从而实现 了历史教学 中学生知识学习、能力提 重 ,如果 学生对 历史现 象不 经过一系列 的质 高、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统一 。 疑 、判断、比较、选择 以及相应分析、综合 、 传统课堂教学过分强调认知性 目 ,知识 标 概括等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 ,即没有一个丰 富 与技能成了课堂教学关注 的中心 。新课程课堂 的思维过程 ,结论就难以真正理解 。可 以说 , 教学 改革首 先 要进 行 价值 本位 的转移 , 历史学习是一个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 , 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教学 目 从积累历史知识到理解历史知识 的过程 。学生 标要真正体现知识 、能力 、态度 的有机整合 , 在学习过程 中,要收集 资料、建构论据和独立 从而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历史作为一门人文 思考 ,对 历史现象进 行初步 归纳 、比较和 概
新课改下高中历史课的几点做法
话 )而在新课 堂中 , ; 教师要不断丰富 自己的课外知识 , 掌握必备 的教 育学 、 心理 学知识和新教 改的理念 , 还要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功 、 处理教材 的基本 功 、 教育 科研 的基本 功 、 整体合作 的基本功 、 书面和 口头语 言表达 的基本功 等。 新教 材的
一
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所以我在课 堂上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 来激
新 的思 想 ( 产 阶 级 的 民 主与 科 学 、 会 主 义 思 想 )。 样 教 学 , 但 教 给 了 学生 资 社 ”这 不 知识 , 而且 教 会 了 学生 学 习 历 史 的方 法 。 3旧课 堂 中 , 师 的 基 本 功 是 “ 字 一 话 ” 钢 笔 字 、 笔 字 、 笔 字 和 普 通 . 教 三 ( 粉 毛
进行评价时要涉及 学生对 主干知识 的掌握情况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生成与定位情况 、 能力的形
成 与 发 展 情 况 等学 情 , 而 通 过 评 价 及 时 调 整 教 从
学计划 , 弥补教学中的真空地带。 =、 明确历史学科 的教育功能 1 . 在学生学习《 中国近现代史》 的过 程中 , 让 学生不但要学习本 国的历史 , 还要了解同一时间
堡兰
二
一
、
树 立正确的历史课程评价观
在新一轮教改 中, 当务之急是要有一整套新
的教学评价措施。教学评价方式也应 多样化 , 除
了 正 常 的 考 试 之 外 还 应 该 有 学 生 搜 集 资 料 的 展
示评价 、 课堂上行为 的表现评价 、 成绩进步评价 、
阅读课外历史知识 多少 的评价等 。 教师在对教学
』 l
/ ,
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高中历史过程性评价方案及措施张岭峰广东实验中学510375[内容摘要]2004年9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新课程、新教材、新的教学方法的实施,必然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教学评价方案。
如果没有与之相配套的评价方案,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必会走入死胡同,最终导致失败。
本文就高中新课程改革中历史学科的过程性评价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后认为,实施新课程改革后,评价方法要多样,除考试或测验外,还要研究制定便于评价者普遍使用的科学、简便易行的评价办法,探索有利于引导学生、教师和学校进行积极的自评与他评的评价方法。
根据在新课程历史教学评价实践中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进行了一年的跟踪、摸索、归纳和总结,以求不断完善过程性评价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过程性评价方案措施一、重视过程性评价方案的背景《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指出:“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通知》提出了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些原则。
学生的学业评价就是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进行学生的学业成绩评价关系到新课程改革的成败。
在新课程实施前的评价模式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评价内容单一,主要是对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
第二,评价主体单一,主要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
第三,评价方式单一,主要是纸笔测验。
第四,评价标准单一,主要以考试分数的高低作为对学生优劣的评价。
这种评价模式容易导致学生只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记忆,疲于应付考试,缺乏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这种评价方式选拔出来的“人才”往往是高分低能,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因此,对原来只注重考查认知能力的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就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二、高中历史过程性评价的基本目标由于评价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导向和监督作用,因此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
高中历史教学评价除应遵循新课程改革中的评价理念外,更应针对高中学生的学习特征,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评价改革的核心是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而突出评价的过程性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一个重要举措。
通过实行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形成全新的学习理念。
学生是历史学习的主体,他们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学习的受益者。
因此,历史教学要特别关注他们的需求以及由历史教学而引发的自身变化状态和趋势,不仅要在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评价中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积极学习、迁移学习、创新学习的理念,引导他们从被动的灌输中解放出来。
在师生互动与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激情与活力,培养历史学习方法和独立思考、善于发问的良好习惯,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逐步树立终生学习和持续发展的观念,以适应终生学习的需要。
三、评价内容围绕“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与方法、课堂讨论与历史活动的参与状况、课后练习状况、课外探究状况、平时单元学习检测以及模块终结测试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四、过程性评价的基本方式与实施方案过程性评价是指通过即时、动态、灵活的评价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建议,让学生知道怎样可以做好一些或更好,指导学生追求进步。
1、评价方式评价方式主要有两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知识与能力”的测试主要为纸笔形式的终结性测试,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更多体现在过程性评价中。
过程性评价强调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期望评价主题的多元化,评价形式的灵活性。
高中历史必修课模块成绩的过程性评价主要采取自评与其他评价结合的方式,对历史学习的各个方面进行描述性与等级式的评价,最终结果综合为等级性的。
2、评价的具体实施方案(1)过程性评价方实施方案表1:过程性评价评价指标及评分标准说明:①这个标准必须在开学后第一节课印发给学生,并作必要解释。
②采用等级制评分,传统的分数与等级的换算一般是:A等:85-100分;B等:70-84;C等:60 -69;D等:60分以下。
表2:开放式评价项目及相关能力指标班级:姓名:学号:说明:本表为教师掌握,在组织学生进行开放式问题探究时把握好能力要求。
表3:开放式评价项目量规设计说明:①每个模块必须至少实施1~2个开放式评价项目。
②在开放式评价中,注重对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开拓、创新的学术素质以及分工协作的处世能力的考查及训练,学风及处世能力的观察与考查尤为重要。
③在历史论文和历史小品的创作过程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要特别加以保护,即对待学生的新观点,即使不成熟或者相对偏颇,只要有新意,出自学生独立思考而得出来的,老师在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单独约谈,给予最高的鼓励。
④本表在模块教学时由备课组组织讨论并形成评分标准与共识,作为大家在同一模块中实施评价的共同标准。
表4:学生自评表说明:①自述内容以文字的形式从学习态度与方法、课堂学习情况、课后练习情况、课外阅读情况、其他历史学习活动情况等方面进行反思。
主要陈述自己在本阶段的学习情况。
②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晰、实事求是,能深入地反思自己的学习状况。
③展示内容可以是课堂笔记、课外阅读笔记、发表的文章、考试的试卷、作业练习册、课后阅读与思考、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以及获奖证书等④本表与小组评价一起配合使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进行一次。
表5:历史学习小组评价表说明:①小组评价要尽可能严肃、公平、公正,避免走过场,要有配套的监督机制。
②要更多的体现学生在该小组中为小组所作的贡献。
③定性评价要以简洁的描述性语言表达。
(2)终结性评价方案“终结性评价”的内容侧重于“知识与能力”的考查。
主要以纸笔测试的形式,在模块教学结束时进行。
纸笔测试采用开卷测试和闭卷测试两种形式。
开卷测试的形式可以撰写历史小论文、历史名著读后感、历史小制作、历史漫画的绘制、历史材料的搜集和整理分析、历史知识结构的整理等,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组成小组合作完成,但必须事先声明,并给科代表组员及组长的名单,提供每次合作的原始记录(时间、地点、分工、完成情况、证明人),按时上交。
开卷测试在整个终结性评价中占30%的比重。
闭卷测试由客观题(单项选择题)和主观题(非选择题即材料解析题和问答题)构成。
其中客观与主观题的比例为7∶3;其中基础题、中等难度题、高难度题的比例尽可能控制在6∶3∶1。
表6:学业综合评价表(3)学分认定表7:学业成绩评定登记表班级__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__说明:①先将纸笔测试成绩(阶段性测试40+模块测试60)相应的分值换成等级,A=80-100分;B=70-79分;C=60-69分;D=59分以下。
纸笔考试成绩评为D以下者,要补考。
②学业成绩以等级形式呈现:A等:纸笔考试成绩A,行为表现评价较好,其他评价良好以上;或纸笔考试成绩B,其他评价优秀。
B等:纸笔考试成绩B,行为表现评价较好,其他评价良好以上;或纸笔考试成绩C,行为表现评价较好,其他评价优秀.C等:纸笔考试成绩C(或补考后成绩C),行为表现评价较好,其他评价合格以上。
D等:纸笔考试成绩D,或行为表现评价待改进、其他评价合格以下。
学业成绩C等以上(含C等),可以获得学分。
学业成绩D等的,要重修。
③W=课堂×15%+单元测验×15%+实践与探究活动×20%+学段考试成绩×50%以上是2004—2005学年我们在实施过程性评价方面采用的评价方案。
在这个方案中首次在模块学分认定上确定过程性评价所占的比重为40%,而学段末模块考试所占的比重为60%,从而突出了对学习过程的评价。
经过一个学年的尝试,我们觉得在过程性评价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拟再做以下方面的尝试:1.资料收集与展示。
其内容包括课堂笔记、课外阅读笔记、小论文、调查报告、制作的历史模型和历史课件、发表的文章、考试的试卷、自己比较满意的作业等。
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
2.课堂表现。
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在课堂上主动问题正确或有个人见解的,加2分;被提问回答正确或有个人见解的,加1分。
由课代表协助老师给同学的课堂表现做记录打分,或者让回答过问题的学生在课后到课代表处补录。
3.开展分组知识竞赛。
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自愿报名或小组推荐两名代表,在竞赛开始时由老师当场按学号另外抽出两名代表组成小组的代表队,代表队最后的得分就是该小组成员的得分。
竞赛的试题分为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部分,在第一轮先由各队的成员依次回答抽到的必答题,然后再进行抢答题的比赛,最后计算小组的成绩。
上述评价方案还处于探索实验阶段,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还存在着很多不完善、不科学的缺陷,特别是在评分标准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着如主观性大,随意性大,评分标准不太确切的问题,学生的实践活动存在管理上,安全上的问题,课堂教学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习过程表现等问题,以上诸多问题需要在推行的过程中发现解决,并积累经验,逐步完善。
参考文献:[1]朱慕菊著《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3]陈伟国何成刚著《历史教育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4]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编《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5]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编《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施指导》广东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