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在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随着科技和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楼大厦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之一。
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不仅对城市的面貌和城市的功能发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我国的建筑行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高层建筑是城市中的标志性建筑,也是城市精神的象征。
在我国,高层建筑的建设已成为城市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高层建筑的设计和施工水平明显提高,同时高层建筑的材料和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各项指标基本符合国际标准。
在高层建筑的设计方面,我国已经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技术。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不仅考虑了建筑的美观性和实用性,更加注重建筑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我国已经涌现出了一批高水平的建筑设计院和工程设计师,他们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方面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不断提升了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水平。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施工方面,我国建筑行业已经具备了强大的实力和技术支持。
高层建筑的施工使用了全新的施工设备和技术,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
高层建筑的施工管理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确保了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
在高层建筑的材料和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高层建筑使用的建筑材料越来越环保,同时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先进,更加注重节能和环保,确保了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我国高层建筑结构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更多地采用智能化技术,通过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实现更加智能化的建筑管理和运营。
2. 节能环保: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更多地使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材料,减少建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 高效施工:未来的高层建筑施工将更加高效和安全,使用更多的机械化和自动化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城市的地标性建筑,更是城市发展的象征和推动力。
在高层建筑的发展过程中,结构设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进行探讨。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在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高层建筑数量最多的国家。
例如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的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成为城市的地标。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增加,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
首先是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问题。
由于我国地震频发,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尤为重要。
大部分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过于追求高度和造型,而忽视了结构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大型商业综合体的出现,也使得高层建筑结构更加复杂,需要更高水平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领域不断进行着创新和探索。
首先是在材料上的创新。
目前,我国在建筑结构材料领域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仅在钢结构、混凝土、玻璃等常见材料上进行了技术革新,而且还积极推进了新型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如碳纤维、碳纳米管等。
这些新型材料的应用将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其次是在结构设计上的创新。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正在向着更加安全、经济、环保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IM)、有限元分析(FEA)等技术已经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得到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结构设计的精度和效率。
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也得到了应用,例如结构与建筑、结构与地基等专业的互动性更强,有助于提高整体结构体系的协调性和稳定性。
我国政府也在高层建筑结构领域加大了支持力度。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推动高层建筑结构创新的政策和规定,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支持。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我国高层建筑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高层建筑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标志和突出特征。
我国高层建筑的现状及发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不断增加。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21年底,中国共有高度超过200米的建筑400多座,超过500米的建筑6座,超过600米的建筑1座(上海中心大厦)。
我国高层建筑已经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
高层建筑不仅聚集在一线大城市,也开始逐渐向二线甚至三线城市扩散,呈现出全国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施工技术不断创新。
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传统的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但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应用,钢结构、复合材料等新型结构开始在高层建筑中得到应用。
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如超高层建筑的垂直运输系统、高效施工机械的应用等,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安全。
我国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备受关注。
由于高层建筑的特殊性,其安全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过去几十年中,我国曾出现过一些高层建筑火灾、倒塌等事故,这些事故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针对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了高层建筑的监管和安全标准,提升了建筑的抗震、防火等安全性能。
我国高层建筑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
高层建筑的能耗、空调系统、垃圾处理等问题成为了限制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层建筑的能耗大,空调系统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同时高层建筑的生活垃圾处理也是一个挑战。
我国在高层建筑的设计、建设和管理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引导和应用,推进绿色建筑和节能减排。
我国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仍然存在,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监管和引导,推动高层建筑向着更加可持续、安全、高效的方向发展。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高层建筑是指高度超过一定标准的建筑物,通常指高度超过约50米的建筑物。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土地资源的有限,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比重逐渐增加。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是保证高层建筑的安全运行的关键。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过程。
早期的高层建筑多采用砖木结构,如古代城楼等;后来随着钢结构的发展,高层建筑开始采用钢框架结构,如美国的沃尔多夫-阿斯特里亚酒店;再后来,随着混凝土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开始采用钢混凝土结构,如中国的上海东方明珠塔等。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首先,结构材料的发展。
随着钢材和混凝土技术的进步,结构材料的承载能力不断提高,能够满足高层建筑的承重要求。
其次,结构理论的发展。
结构力学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使得人们对高层建筑结构的力学性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为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
再次,建筑设计的发展。
现代建筑设计注重的是结构与功能的有机结合,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优化和精细化,以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物功能和美观的要求。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广泛而多样。
在结构形式上,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包括钢框架结构、钢混凝土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空心楼板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形式适用于不同的高层建筑类型和地理环境。
在实际应用中,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首先,足够的承载能力。
高层建筑需要能够承受自身重量、风荷载、地震力等外力作用,并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其次,良好的抗震性能。
高层建筑作为地震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常见的建筑形式之一,需要具备良好的抗震性能。
再次,合理的结构刚度。
高层建筑的结构刚度需要能够在风荷载等外力作用下保持稳定,以保证建筑物不会产生过大的振动,影响人们的正常活动。
最后,合理的经济性。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需要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以降低建设成本。
总之,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对于高层 建筑 结构 , 可以设想成为一个从地基升起 的竖 向悬
3 . 3 框 架一 剪 力墙结 构体 系
当框架体系 的强度和刚度不能满足要求时 , 往往需要在建筑
壁构件 , 承受水平侧 向荷载和竖 向重力荷载的作用 。相对于较低 平面 的适 当位置设置较大 的剪 力墙 来代替部分框架 ,便形成 了 剪力墙体 。在承受水平力 时, 框架和剪力墙通过 有足够刚 楼房 而言 , 高楼 结构更柔一 些, 在地震作用 下 的变 形更大 一些 。 框架一
建材发展导 向 2 0 1 4年 1月
施工技术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李莲 萍 弋 刚
陕西 户县 7 1 0 3 0 0 ) ( 户县建筑企业管理服务中心
摘 要 : 随 着市场 经济的迅猛发展 , 建 筑正朝向更 高的方 向发展 , 世界 范 围内逐渐产 生 了很 多著名的 高层 、 超 高层 建 筑。本文简要介 绍 了高层 、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 系, 以及结构体 系的特 点及应 用, 本文分析 高层建筑结构的六个特点 , 并介 绍 目前 国 内高层建筑的六大结构体 系: 框架结构体 系、 剪力墙结构体 系、 框架 一剪力墙结构体 系、 框 一筒结构体 系、 筒中筒
为 了使结构在进 入塑性变 形阶段后 仍具有较 强 的变 形 能力 , 避 度 的楼板和连梁组成协 同工作 的结构体系 。在体系 中框架 体系 剪力墙主要承受水平剪力 。框架一 剪力墙体 免倒塌 , 特 别需要在构造上采取恰 当的措施 , 来保证结构具 有足 主要承受垂直荷载 ,
够延性。
对于结构设计 来讲 , 按照 建筑使用功 能的要求、 建 筑高度 的 成 的开孔简体称 为框 筒;简体 四壁 由竖杆和斜杆 形成的桁架组 不 同 以及拟建 场地 的抗 震设 防烈度 以经济 、 合 理、 安全 、 可 靠 的 成则称为桁架筒 。筒 中筒 结构体系 由一个或 多个 简体为主抵抗
浅谈对高层建筑结构的认识
浅谈对高层建造结构的认识浅谈对高层建造结构的认识高层建造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份,其结构设计对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高层建造结构的认识进行详细论述。
一、高层建造的概念及发展1.1 高层建造的定义高层建造是指高度超过一定限制的建造物,通常对于高于60米的建造会被称为高层建造。
1.2 高层建造的发展历程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高层建造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的木结构建造发展到现代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和复合材料结构。
二、高层建造结构设计原则2.1 承载力原则高层建造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是保证其承载力,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来满足建造物的强度和刚度需求。
2.2 抗震设计原则由于地震活动的存在,高层建造结构设计必须考虑抗震能力,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如增加结构的刚度和采用阻尼器等。
2.3 稳定性原则在高层建造结构设计中,稳定性是考虑的重要因素,通过合理设计建造的重心位置和采取适当的支撑措施来提高建造的稳定性。
三、高层建造的常用结构形式3.1 钢框架结构钢框架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层建造结构形式,通过钢材的高强度和抗拉性能来满足建造物的承载和刚度需求。
3.2 钢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结构是将钢筋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使用的结构形式,钢筋提供了一定的拉力强度,而混凝土提供了压力强度,使结构更加稳定。
3.3 玻璃幕墙结构玻璃幕墙结构是一种常见的高层建造外立面形式,通过玻璃和铝材的组合搭建,提供了良好的视觉效果和采光条件。
四、高层建造结构设计中的挑战与创新4.1 超高层建造的设计挑战超高层建造因其高度的特殊性,会面临更加复杂的设计挑战,如风荷载、地震荷载等,需要采用更加创新的结构设计方法。
4.2 可持续性设计的创新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高层建造结构设计也需要考虑可持续性发展,包括能源利用、生态设计等,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五、本文档所涉及附件如下:附件1:高层建造结构设计规范附件2:高层建造结构案例分析报告六、本文档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承载力:指结构在预定工作条件下能够承担的荷载。
高层建筑结构研究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研究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等问题的有效途径。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安全性面临着诸多挑战,因此对高层建筑结构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结构上有明显的区别。
首先,高层建筑的高度较大,导致其竖向荷载显著增加。
这就要求结构体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来承受这些荷载。
其次,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对高层建筑的影响更为突出。
在强风或地震作用下,高层建筑容易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和振动,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使用功能。
此外,高层建筑的结构自重较大,对基础的要求也更高,需要确保基础能够提供足够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常见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框架结构由梁和柱组成,具有布置灵活、空间大等优点,但抗侧刚度较小,适用于层数较少的高层建筑。
剪力墙结构则通过钢筋混凝土墙体来抵抗水平荷载,其抗侧刚度大,但空间布置不够灵活。
框架剪力墙结构结合了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的优点,既能提供较大的空间,又具有较好的抗侧性能,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结构体系之一。
筒体结构包括框筒、筒中筒和束筒等形式,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抗侧能力,适用于超高层建筑。
三、高层建筑结构的分析方法在对高层建筑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时,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
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和非线性分析等。
静力分析是基于结构在恒载、活载和风载等静力作用下的响应进行计算,是结构设计的基础。
动力分析则考虑了结构在地震作用等动力荷载下的振动特性,包括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时程分析法。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是一种简化的动力分析方法,通过计算结构的振型和振型参与系数,并结合反应谱来确定结构的地震响应。
时程分析法则直接输入地震波,对结构在整个地震过程中的响应进行模拟,能更准确地反映结构的动力特性,但计算量较大。
有关高层建筑的论文
有关高层建筑的论文在现代城市的天际线上,高层建筑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不仅展现了人类建筑技术的巨大成就,也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空间的不断追求。
高层建筑的出现改变了城市的面貌,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居住和工作空间,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一、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高层建筑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
例如,埃及的金字塔和巴比伦的通天塔都展示了古人在建造高大建筑方面的尝试。
然而,真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始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工业革命时期。
随着钢铁、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出现,以及电梯技术的发明,使得建造更高的建筑成为可能。
20 世纪初,美国的芝加哥学派率先掀起了高层建筑的热潮。
他们提出了“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理念,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经济性。
这一时期的高层建筑多采用框架结构,外观简洁大方。
到了 20 世纪中叶,高层建筑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尤其是在亚洲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如中国、日本和韩国,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这些建筑不仅在高度上不断刷新纪录,在设计和功能上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
二、高层建筑的类型和特点高层建筑的类型多种多样,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住宅、办公、商业、酒店等。
不同类型的高层建筑在设计和功能上有着各自的特点。
住宅高层建筑通常注重居住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考虑采光、通风、隔音等因素。
办公高层建筑则需要满足高效的工作环境要求,具备良好的交通流线、智能化的设施和灵活的空间布局。
商业高层建筑要吸引顾客,注重外观的独特性和内部空间的开放性。
酒店高层建筑则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舒适的住宿体验。
高层建筑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高度优势高层建筑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提供更多的建筑面积,满足城市人口增长的需求。
2、视野开阔居住或工作在高层建筑中,可以享受到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景观。
3、集中化服务高层建筑可以集中提供各种服务设施,如电梯、消防系统、通风系统等,提高服务效率和管理水平。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迅速发展,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
由于中国地震频繁、土质松软、地基沉降等因素的存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施工技术、监管等方面也面临着巨大挑战。
本文将从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现状分析我国高层建筑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兴建高层建筑。
首先是一些标志性建筑,如北京的国贸大厦、上海的金茂大厦等,这些建筑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在这一阶段,我国的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材料等方面受到了国外的影响,技术水平相对较低。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迅速增加,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这一阶段,我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取得了很多的成绩,而且一些建筑项目得到了国内的认可。
与此我国高层建筑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由于我国地震频繁,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很多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和监管水平还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地势复杂,地基条件良莠不齐,很多地方的土质松软,高层建筑的地基沉降问题也比较突出。
随着高层建筑数量的不断增加,施工方面的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些高层建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技术隐患,如裂缝、变形等问题。
二、发展趋势针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应该加强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抗震设计。
抗震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的关键环节,必须成为高层建筑设计的重中之重。
当前,我国正在制定一系列关于高层建筑设计和抗震设计的标准,未来的高层建筑必须符合这些标准。
应该加强高层建筑施工和监管。
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按照规定进行施工,有效控制施工风险。
建设行政部门应该加大对高层建筑施工的监管力度,保证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应该加强高层建筑的使用管理和维护保养。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1. 引言1.1 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可以追溯至古代文明时期。
古埃及的金字塔、巴比伦的空中花园、古希腊的神庙等都可以被看作是人类对高层建筑的探索和实践。
随着人类对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标志和代表。
在近现代,高层建筑的发展更是呈现出多样化和创新性的特点。
从钢筋混凝土结构到钢结构、玻璃幕墙,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和建造技术不断发生变革和突破。
在20世纪初,高层建筑的发展开始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大中城市中拔地而起。
高层建筑不仅成为城市的地标,也成为城市人们生活、工作的中心。
随着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设计和建造水平也不断提高,各种新型材料和技术不断被引入,使得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更加多样化、安全性更加可靠。
高层建筑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不断吸收和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探索和创新新的建筑技术和结构形式。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程建设的发展,高层建筑的未来将更加美好和充满挑战。
1.2 我国高层建筑的现状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不断刷新着世界纪录。
从世界最高建筑榜单中可以看出,我国高层建筑的数量已经位列前茅,而且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已经成为城市的新地标。
特别是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形成了繁华的城市天际线。
我国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建筑材料、节能环保等方面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采用了先进的建筑技术,提高了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注重绿色环保理念,大量运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减少了建筑的能耗和排放,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高层建筑的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和科技的不断创新,相信我国高层建筑在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2. 正文2.1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中国的地质条件、文化传统、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高层建筑不仅是城市现代化的象征,更是解决城市人口密集、土地资源紧张的有效手段。
然而,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以确保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经济性。
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高层建筑与低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上存在显著差异。
首先,高层建筑所承受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明显增大。
随着高度的增加,风的影响愈发显著,风振效应可能导致结构的疲劳和破坏。
地震作用也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放大,对结构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次,高层建筑的竖向荷载较大。
由于层数众多,建筑物自重以及活荷载的累积效应不容忽视,这对结构的竖向承载能力和基础设计带来了考验。
再者,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更为复杂。
常见的结构体系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等。
不同的结构体系在力学性能、适用高度、经济性等方面各有优劣,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优化。
二、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考虑因素(一)安全性安全性是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首要原则。
这包括结构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承载能力、稳定性,以及在极端情况下(如强烈地震、大风)的抗倒塌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依据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详细的力学分析和计算,确保结构能够承受各种可能的荷载组合。
(二)稳定性高层建筑的高宽比通常较大,容易产生失稳现象。
因此,在结构设计中需要通过合理的布置构件、增加抗侧力构件的刚度等措施,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三)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工程造价。
这需要在结构选型、材料选用、构件尺寸优化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以达到经济合理的设计目标。
(四)使用功能高层建筑往往具有多种功能,如办公、居住、商业等。
结构设计应满足不同功能区域的使用要求,如大开间的办公区域需要采用较为灵活的结构体系,而住宅区域则更注重房间的规整和隔音效果。
(五)施工可行性设计方案应便于施工,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度、施工周期和成本等因素。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
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作者:原文博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8期摘要:我国在近几年来的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城市的辉煌,一栋栋的高楼拔地而起,繁华的街区热闹非凡。
特别是高楼大厦的产生标志这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形象。
本文主要对当今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进行探究,研究我国的建筑业的特征,分析国内高层结构建筑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建筑业;结构体系;高层建筑;中图分类号: TU97 文献标识码: A随着我国工业化程度的不断革新,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发展,城市的人口密度也越来越高,在土地一定的情况下,一定程度上迫使我们往高空发展。
高层建筑行业也随之兴起,对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因此对高层建筑行业体系的安全发展必须实施高度重视。
一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特征(一)水平荷载特征以前传统的低形建筑中都是采用竖向荷载来控制整栋建筑结构。
对于当今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水平荷载,这是由于建筑本身的重量与楼面竖向荷载在建筑高度方面具有一定的比例关系。
对于水平荷载可以产生结构的倾覆力矩,对高层安全系数有很大的关系。
目前在设计高层建筑结构体系中水平荷载起着无可厚非的作用。
(二)结构侧向变形指数由于现在建筑结构突破了以前的低层标准,在建筑高度的不断增高下,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规律不再像传统中的建筑一样,它所负载的力度远远高于以前,因此,在高层建筑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建筑侧面使用的材料是否达到规定强度,在水平荷载情况下是否能够控制结构侧向的程度。
如果疏忽了对结构街巷变形指数的预算,当高层建筑完工后很容易就会因为指数过大而是建筑侧塌或墙壁开裂,造成居住人员恐慌的同时也会给人们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
(三)防地震指数由于有时会爆发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自然灾害,地震所造成的后果也相当可怕,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也应当充分考虑建筑的抗震能力,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使用结构的性能,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轻易损坏或者倒塌。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城市中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成为城市的地标和标志。
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对于城市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浅谈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及发展,对于我国高楼大厦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参考价值。
我们来看一下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结构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在高度上取得了巨大突破,而且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上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层建筑在我国的城市中层出不穷,成为城市的新地标和新景观。
我国不仅建成了一系列高度超过500米的超高层建筑,而且还在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上积极探索和创新,不断提高高楼大厦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方面,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结构设计师通过对结构的分析和优化,不断提高结构的抗震和抗风性能,使得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得到了有效保障。
在材料的选用和结构的布局上也进行了大胆尝试和创新,使得高楼大厦的结构更加合理和稳定。
随着BIM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结构设计的精度和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为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支持。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方面,我国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近年来,我国施工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加工上有了突破,而且在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应用上也取得了显著进步。
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施工安全和效率方面,通过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装备,有效提高了施工的质量和速度,为高层建筑的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我国还大力推动绿色施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创建了一批新型的绿色施工标杆项目,为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和环保水平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随着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城市的地质和地基条件也越来越复杂,给高楼大厦的结构安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技术上,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高我国高楼大厦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论文
建筑结构设计论文高层建筑结构体系论文【摘要】要想保证高层建筑施工质量,首先在结构设计阶段就要保证其设计方案完全符合国家的相关标准,并结合其实际用途,紧抓设计要点,并对较易发生的潜在问题的设计进行及时排除,确保施工方案得以顺利的展开,从而保证整体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为人们的正常使用提供较高质量的保障。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对居住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住宅的布局以及装饰也越来越高,使得目前的建筑形式向多元化发展,并且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出现,满足了人们对居住大空间的要求,同时也使得城市用地紧张的情况得以解决,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出现了,因为高层建筑本身的特点决定着建筑结构的特殊性,比如结构复杂,建筑施工的工作量很大,施工的周期较长等,所以,如果在结构设计方面发生问题,不但会使得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也会危及人们的生命以及财产的安全,因此,我们要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要点严格把握,并且对工程施工的各种相关因素全面考虑,详细的分析及把握影响建筑质量的潜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的方法及措施进行防治。
1高层建筑结构体系1.1高层建筑的剪力墙体系。
在高层建筑中设计中结构体系中,其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剪力墙,在高层建筑承受风荷载或高层建筑承受地震方面,剪力墙有着积极性的作用。
因为其不仅对结构中水平构件所产生的竖向荷载能够承担,而且对外部因素所引起的振动作用也能够承担。
1.2高层建筑的框架—剪力墙体系。
高层建筑中常见的结构体系就是框架—剪力墙体系,垂直荷载的力量是框架所能承受的,而剪力墙所承受的则是水平剪力。
剪力墙的设置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建筑的侧向刚度,使其水平位移变小,而且还能够使框架所受的力实现均匀分布。
1.3高层建筑的筒体体系。
高层建筑筒体结构体系由框架—剪力墙结构与全剪力墙结构综合演变和发展而来的。
筒体结构体系是将剪力墙或密柱框架集中到建筑的内部和外围而形成的空间封闭式的筒体。
其特点是剪力墙集中而获得较大的自由分割空间,目前在高层建筑中被广泛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共6篇)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论文(共6篇)第一篇1高层建筑结构受力性能高层建筑的抗水平力构件应沿房屋周边布置,也可提供较大的抗倾覆力矩。
2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概念设计的重要性2.1高层建筑设计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抗震设计中,应当非常重视概念设计这是因为高层建筑结构的复杂性,发生地震时的不确定性,人们对地震时结构响应认识的局限性与模糊性,高层结构计算尤其是抗震分析计算的精确性,材料性能与施工安装时的变异性以及其他不可预测的因素,致使设计计算结果(尤其是经过实用简化后的计算结果)可能和实际相差较大,甚至有些作用效应至今尚无法定量计算出来。
因此在设计中,虽然分析计算是必须的,也是设计的重要依据,但往往不能满足结构安全性、可靠性的要求,不能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2重视概念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讲,概念设计甚至比计算更为重要[3]。
概念设计是通过无数的事故分析,历年国内外震害分析,模糊试验的定量定性分析以及长期以来国内外的设计与使用经验分析、归纳、总结出来的。
而这些原则、规定与方法往往是基础性、整体性、全局性和关键性的。
有些概念设计的要求,为整个设计设置了两道防线,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合理的结构方案是安全可靠的优秀设计的基本保证。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通过对震后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发现结构布置方案合理、符合概念设计要求的建筑物的破坏形式都是比较理想的,这给我们结构设计人员很大的启示和鼓舞。
今后结构设计中充分利用概念设计确定结构方案,并采取相应的抗震构造措施,还是能大大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损坏程度的。
3改善短柱抗震性能的措施当按剪跨比λ判定柱子不是短柱时,按一般框架柱的抗震要求采取构造措施即可;确定为短柱后,就应当尽量提高短柱的承载力,减小短柱的截面尺寸,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提高短柱的延性,改善短柱的抗震性能。
3.1使用复合螺旋箍筋高层建筑框架柱的抗剪能力是应该满足剪压比限值和“强剪弱弯”要求的,柱端的抗弯承载力也是应该满足“强柱弱梁”要求的。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浅谈论文
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浅谈(浙江高专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宁波,315016)【摘要】高层建筑已成为我国楼房建筑中的主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楼房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高层建筑不仅要舒适,还要具有安全性、经济性等,本文就针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用地面积越来越少,城市的建筑也越来越趋于向高层建筑发展,现在大部分楼层都在十几层以上,三四十层高的楼也已经不少见。
建筑的体型和功能越来越复杂,结构体系及结构材料也更为多样化,这样的高层建筑,其结构设计也就成为结构工程师的难点和重点。
1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概念及内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是指根据高层建筑特性的建筑结构设计,在满足适用、安全、经济、耐久和施工可行的前提下,按有关的设计标准规定,对建筑结构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总体布置、计算、构造及制图工作,并寻求优化的过程。
简单来说,就是用结构语言表达出工程师们想表达的东西。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就是把建筑物或者建筑结构体系中的墙、柱子、楼梯、梁等用图纸中的结构元素来表示出来,同时还要计算出它的抗力及承重等能力。
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结构方案、结构计算及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对于结构设计来说都是很重要的。
2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特点2.1 水平力成为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当建筑物高度增加时,水平荷载(风荷载及地震作用)对结构起的作用将愈来愈大。
除了结构内力将明显加大外,结构侧向位移增加更快。
我们知道:建筑物楼面的使用荷载和自重在竖向构件产生的弯矩和轴力与其高度的一次方成正比,水平荷载产生的弯矩及轴力与建筑物高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水平荷载产生的结构侧向位移与建筑高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因此,在高层建筑中,结构要使用更多材料来抵抗水平力,另一方面,对一定高度建筑来说,竖向荷载大体上是定值,而作为水平荷载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其数值是随着结构动力性的不同而有较大的变化,所以结构的抗侧力设计成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主要因素。
毕业论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
毕业论文--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浅谈高层建筑结构发展现状及前沿发展方向学习中心:层次:专业:年级: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内容摘要简要阐述了目前我国高层建筑的结构发展现状及对未来该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方向的憧憬。
通过目前高层建筑常用结构体系的介绍和分析,阐明各类型高层结构体系的优缺点,为下一步高层结构体系的有效选用提供帮助。
在建筑高速发展的未来,高层建筑的应用与发展势头迅猛,钢筋混凝土结构体系也将大量应用于实际施工当中,更多优秀优化的标志性建筑会大量涌现,高层建筑结构的应用发展会成为建筑的主导方向。
关键词:高层建筑;发展现状;结构体系;发展方向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社会不断的走向和谐,但是这些年来世界人口在飞速增长,而我们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我们非常清楚我国的住房已经从传统意义上不能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求。
近年来,高层建筑应运而生;高层建筑作为当今时代的新产物,是人们生活的需求产物,是社会生产的需要产物,是世界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新型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各式新型机械在建筑行业中的不断涌现,使其发挥出在该行业的价值,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
高层建筑的涌现,也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
我们需要了解近年来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及现状,学习高层建筑的设计特点,为我们能建造更多的具有特色的优秀高层建筑不断努力。
1 绪言在19世纪末期,在科学技术的引领下,钢筋混凝土结构得到了飞速地发展,我们知道,钢筋混凝土与钢结构在土木建筑行业已经取代了传统的木结构、石结构以及砖结构,并且得到了广泛地应用。
想想高层建筑的发展历程,我们有很多典型的范例,如:于1931年建成的美国纽约帝国大厦(共102层,高度381米);还有毁于“9.11事件”的双子星座,它们是于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姐妹楼(共100层,高度分别为417米和415米);于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共110层,高度441.9米),这些都是典型的高层建筑代表。
浅谈高层的建筑结构体系
浅谈高层的建筑结构体系摘要:高层建筑不同于低层建筑,因而具有着自身的特点。
对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的分析以及高层建筑框架体系的分析可以有效的保证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提高建筑的安全合理性和经济性。
本文主要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特点的分析,并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原则以及每一个建筑部分的选择参数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快速发展,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建成的高层建筑已经超过万栋,建筑面积已经超过2亿平方米,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建筑是上海金茂大厦,高度为420.5米,广州中天广场,高度为322米,深圳的地王大厦,高度为325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土建工作设计人员应该在对建筑结构充分对高层建筑特点了解的基础之上,不断的改进技术,不断的采用经济适用、合理安全的方式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近年来,物质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建筑外形以及功能要求的改变,只有当设计者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以及原则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够保证高层建筑设计结构。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特点高层建筑具有低层建筑和多层建筑结构所没有的特点,它在结构专业在整个设计中较其他的建筑结构设计占据有更加重要的位置。
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体系中,选择怎样的整体结构类型直接关系着建筑的立面体型、平面位置、机电管道技术要求等等方面的内容。
1设计的主要因素:水平力在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结构中,一般来说,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力量是重力的竖向承载力。
在高层建筑中,控制结构设计的主要力量是由水平承载力所决定。
楼面的承载力在竖向上的数值弯矩变化与自重变化都与建筑的高度存在着联系。
对于在一定范围内高度的建筑物来说,竖向的承载力从大体上来说是一个固定值,而与此相关的水平承载力的地震作用以及风荷载作用,在数值上都并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建筑结构动力存在着变化。
2控制标:侧移相比较多层建筑和低层建筑而言,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结构侧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浅谈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内容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结构设计理论,高强材料的迅速发展,为建筑师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同时也为新颖结构体系的出现创造了条件.本文主要介绍近年来应用越来越多的几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巨型结构等。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体系;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目录内容摘要 (I)引言 (1)1 绪论 (2)1.1 高层建筑发展情况 (2)1.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3)2 高层建筑中常用结构体系及特点 (6)2.1 框架结构 (6)2.1.1 特点 (6)2.1.2 应用实例 (7)2.2 剪力墙结构 (7)2.2.1 特点 (8)2.2.2 应用实例 (8)2.3 框架-剪力墙结构 (9)2.3.1 特点 (9)2.3.2 应用实例 (11)2.4 筒体结构 (11)2.4.1 特点 (11)2.4.2 应用实例 (13)2.5 巨型结构 (14)2.5.1 特点 (14)2.5.2 应用实例 (15)3 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特点 (16)3.1 水平荷载成为设计的决定性因素 (16)3.2 侧移成为设计的控制指标 (16)3.3 轴向变形的影响在设计中不容忽视 (17)3.4 延性成为结构设计的重要指标 (17)3.5 动力效应大 (17)3.6 扭转效应大 (17)3.7 结构的稳定和抗倾覆 (17)3.8 温差过大产生的温度应力及变形大 (18)4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时选定结构体系需要注意的问题 (19)4.1 结构的平面形状及立面型式 (19)4.2 结构刚度 (19)4.3 高宽比限制 (19)4.4 侧向位移限制 (20)附录 (24)引言近年来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住房紧张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传统意义的住房已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高层建筑因运而生。
所以高层建筑是社会生产的需要和人类生活需求的产物,是现代工业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高强轻质材料的出现以及机械化、电气化在建筑中的实现等,为高层建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条件和物质基础。
虽然高层现在也有很多缺点,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的缺点会逐步改正并成为未来大多人们的居住房。
1 绪论1.1 高层建筑发展情况19世纪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领土结构、钢结构在土木工程领域中代替传统的砖、石、木结构得到了推广和应用,建筑高度的增加、层数的增多、跨度的增大,现代意义上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
回顾高层建筑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代表建筑是美国1931年建成的纽约帝国大厦(高381m,102层)、1972年建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姊妹楼(417m和415m,100层,“9.11”事件中被毁)和1974年建成的芝加哥西尔斯大厦(441.9m,110层),前苏联和波兰与1953年和1955年分别渐层的莫斯科国立大学(239m,26层)和华沙科学文化宫(231m,42层),1978年澳大利亚悉尼建成的MLC中心(229m65层)。
1985年以来,亚洲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朝鲜及中国等国家迅速发展了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其中有1996年建成的深圳的帝王大厦(高325m,69层)、广州中信广场(321.9,80层),1998年建成的吉隆坡石油大厦(400m,88层)上海金茂大厦(395m,69层)。
将世界上最高的100幢高层建筑的建筑年代和在世界上各地的分布表作统计表(表1),则可看出:随着时间推移20实际中,北美洲在前100幢高层建筑中所占的数量由多变少,而亚洲则从无到有,有少变多。
并由此推论在21实际中亚洲将成为世界建造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中心。
世界高的100幢高层建筑的建筑年代及分布表将较熟悉的世界上10幢最高的建筑物数据加以列表,(见表2)世界10幢最高的建筑物数据表(M—SRC组合材料,S—钢结构,C—混凝土结构)则会看到在这10幢建筑中,美国占4幢建于1931~1974年,且均为钢结构建筑;亚洲占6幢(其中中国四幢)建于1996~2000年。
进一步亚洲已经成为世界建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中心。
而且这6幢超高层建筑有5幢采用了SRC组合结构,说明SRC组合结构在超高层中的运用,以达到相当的广度和深度,并逐步成为超高层叫做建造中首选类型。
1.2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发展和应用情况随着工业化、商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城市人口剧增,造成城市生产和生活用房紧张,地价昂贵,迫使建筑物向高空发展,由多层发展为高层。
19 世纪末期,开始出现了现代形式的钢框架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
1898 年修建的secodRandMeNa119 层大楼(美国,芝加哥),是世界上第一幢具有现代形式的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而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为世界上第一幢具有现代形式的钢框架结构高层建筑。
而最早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为1903 年修建的位于美国Cincinnati 的InallaBuildin和法国巴黎Franklin 公寓。
所以,现代形式的高层建筑,只有117 年的历史。
到了20 世纪50 年代以后,由于轻质高强材料研制成功,抗风、抗震结构体系的发展,新的设计计算理论的创立,电子计算机在设计中的应用,以及新的施工技术和机械不断涌现,为大规模地、较经济地建造高层建筑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使高层建筑得到迅速发展。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面,其结构体系的发展历程也类似于钢结构的结构体系,由最初的框架结构(1903 年,glnallsBuildin )逐渐发展出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简体结构和巨型结构等结构体系,使得混凝土结构的建造高度越来越高。
钢结构具有强度高、自重轻、抗震性能好等优点,钢结构的构件可在工厂加工和制作,施工速度快,工期短。
钢是建造高层建筑结构比较理想的材料,但是全钢结构用钢量大,造价高,耐火性能差,需用昂贵的防火涂料。
而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节省钢材、造价低、材料来源丰富、可模性好等优点,且承载力也不低,经过合理设计也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
因此,只有在发达国家,大多数的高层建筑才采用钢结构形式,而在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的高层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且由于高性能混凝土的发展和施工技术的进步,钢筋混凝土结构仍是今后高层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特别是近年来,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发达国家采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建造的高层建筑的数量也在日益增多。
当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构件断面尺寸大,减少了建筑使用面积;自重大,致使基础造价增高,抗震性能也不如钢结构。
因此为充分发挥钢材和混凝土这两种材料的特点,更为合理的结构形式是同时采用钢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混合结构或组合结构。
该结构形式经合理设计,可取得经济合理、技术性能优良的效果,近年来已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发展的方向。
高层建筑的发展,充分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力量,使建筑师从过去强调艺术效果转向重视建筑特有功能与技术因素。
未来的高层建筑将朝着技术功能先进和艺术完美相结合的方向发展。
1 新材料、超强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在高层建筑结构的技术问题中,首先要解决的是材料问题。
现在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已经达到C100 以上。
高强度和良好韧性的混凝土有利于减小结构构件的尺寸,减轻结构的自重,改善结构抗震性能。
同时,为了达到轻质高强的目的,必须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发展轻骨料混凝土、轻混凝土、纤维混凝土、聚合物混凝土、侧限(约束)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将继续受到人们的重视,也必将给高层建筑结构带来重大和深远的影响。
从强度和塑性方面考虑,钢是高层建筑结构的理想材料,增进或改善钢材的强度、塑性和可焊性性能的工作人们从未停止过。
特别是对新型耐火耐候钢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可使钢材减小或抛弃对防火材料的依赖,提高建筑用钢的竞争力。
复合材料用于制作高层建筑部分构件正在开发和实践中。
2 混合结构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广泛应用如前所述,经合理设计的混合结构可取得经济合理、技术性能(如抗震性能)优良的效果,且易满足高层建筑的侧向刚度的需求,可建造比钢筋混凝土结构更高的建筑,因此在较高的建筑中,混合结构往往仍是合理、可行的结构方案,今后建造混合结构的比率将会越来越大。
3 新的设计概念、新的结构形式的应用现代建筑功能趋于多样性,建筑的体形和结构体系趋向复杂多变,趋向立体化,应运而生新的设计概念和结构技术的深化,采用新的结构体系,如巨型结构体系,蒙皮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建筑立面设置大洞口以减小风力,采用结构控制技术设置抗震机构等。
4 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度出现新的突破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在数量、质量及高度上都有了大飞跃,高层建筑中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2 高层建筑中常用结构体系及特点高层建筑发展到今天,其结构体系形式繁多,划分标准也多种多样。
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分类标准通常依据其竖向承重单体和抗侧力单元的类型来划分,通常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2.1 框架结构框架结构是由梁、柱等线型构件通过节点连接在一起构成的结构,其基本的竖向承重单体和抗侧力单元为梁、柱通过节点连接形成的框架。
框架结构最理想的施工材料是钢筋混凝土,这是因为钢筋混凝土节点具有天然的刚性。
框架结构体系也可以用于钢结构建筑中,但钢筋结构的抗弯节点处理费用相对较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按施工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梁、板、柱全部现场浇注的现浇框架。
(2)楼板预制,梁、柱现场浇注的现浇框架。
(3)梁、板预制,柱现场浇注的半装配式框架。
(4)梁、板、柱全部预制的全装配式框架。
2.1.1 特点1、框架结构的位移特点在水平荷载的作用下,框架结构将产生较大的侧向位移,侧移一般由以下两部分组成:(1)由水平力所引起的倾覆力矩,使得框架结构产生的整体弯曲变形,即柱子的轴向拉伸和压缩所引起的侧移;(2)由水平力所引起的楼层剪力,使得框架结构产生剪切变形,即框架整体受剪,层间梁、柱杆件发生弯曲而引起的水平位移。
框架结构属于柔性结构,侧移主要表现为整体剪切变形。
当框架结构房屋的层数不多时,其侧移主要表现为整体剪切变形,整体弯曲变形的影响很小。
2、框架结构的优点框架结构内部比较空旷而且建筑平面布置灵活,可以做成具有较大空间的会议室、餐厅、办公室、实验室等,同时便于门窗的灵活布置,立面也可以处理得富于变化,可以满足各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的需求。
3、框架结构的缺点框架结构的构件截面较小,抗侧刚度较小,在强震作用下结构的整体位移和层间位移都比较大,这对结构构件以及非结构构件都是不利的,容易加重震害。
框架结构的节点内力集中,受力非常复杂,是结构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
另外,由于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和抗震性能的限制,使得他的适用高度受到限制,一般不宜超过60m。
2.1.2 应用实例宜兴城东新区最近出现两个巨大的弧形拱塔,有十八层楼那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