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后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前后》数学教案设计

《前后》数学教案设计

《前后》數學教案設計
标题:《前后》數學教案設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知道如何判断物体的前后位置。

-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观察、比较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前后”概念的理解
2. 判断物体前后位置的方法
3. 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并提出今天要学习的新课题:“前后”。

2. 新课讲解:
- 教师通过实物演示或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前后”的概念。

-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比如在教室里摆放一些物品,然后让他们判断这些物品的前后位置。

3. 实践操作:
- 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如:“小明站在小红前面,小红站在小华后面,请问谁站在最前面?”等。

4. 总结归纳: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强调判断物体前后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5. 家庭作业:
- 设计一些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以及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2. 结果性评价:通过家庭作业和测试来检查学生对“前后”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结束后,应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以便在下一次教学中做出调整。

《前后》教学设计

《前后》教学设计

《前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前后》的背景和作者。

学习《前后》的内容和主题。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加强学生对时间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前后》展开,包括以下内容:《前后》的背景和作者:学生了解《前后》的背景和作者,并进行相关讨论。

《前后》的内容和主题:学生学习《前后》的内容和主题,并进行相关讨论和阅读。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前后》,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学习《前后》,培养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创作。

时间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前后》,加强对时间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教学步骤《前后》的背景和作者:学生了解《前后》的背景和作者,并进行相关讨论。

《前后》的内容和主题:学生学习《前后》的内容和主题,并进行相关讨论和阅读。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前后》,提升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学生通过学习《前后》,培养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创作。

时间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通过学习《前后》,加强对时间和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可以进行相关讨论和写作。

教学资源《前后》的相关资料和文学作品。

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的相关资料和实践材料。

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相关资料和实践材料。

时间和人生的相关资料和案例。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以及对表达能力和创造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的准确性、作品的解读和创作的独特性进行评价。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2-63页《前后》教材分析:《前后》是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中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认识前后、左右、上下,这些内容是空间与图形的启蒙知识,也是学生在生活中辨认方向的基础知识.为了让学生直观地认识物体相对位置关系,教材借助“森林运动会”这一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学习用“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在生活中曾有过“前后”的体验,因而学习本课的内容,不会很吃力,但让学生用完整的语言去描述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中注重在具体情境中引导学生去观察、去比较、去体验、去反思从而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2、过程与方法: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前后”的相对位置与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探索精神,树立学数学、用数学、爱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体验前后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算式卡片教学过程: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拍手游戏:小手拍拍师:刚才的拍手游戏里有3组表示方位的词语,你能找到吗?生:前后上下左右师:今天我们就走进第五单元:位置与顺序第一课时前后师:孩子们,你是怎样判断“前后”的?生:交流师小结:面对的方向是前,背对的方向是后(注意用到肢体语言)。

师: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开始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课件:森林运动会)(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力求创设一个贴近儿童生活的、极富亲和力的运动场景,以便有效地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激起儿童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让数学课堂有温度。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观看赛跑比赛,初步感知“前后”(出示赛跑主题图:)认识两个物体的相对位置关系师:同学们,仔细观察,小动物们在举行百米赛跑,都有谁参加了?(生1:有小鹿……)师:比赛真激烈呀,瞧!现在谁在最前面,谁在它的后面?生:小鹿在最前面,松鼠在它的后面。

教案二: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教案范例

教案二: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教案范例

这是一篇关于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范例的文章,本文将介绍教案二《前后》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教学活动及评价方法等内容。

一、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前后》2.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认识前后的概念,掌握前后的语言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时间、空间的把握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对前后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时间的先后顺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学重难点(1) 重点:认识前后概念,掌握前后的语言表达方式,掌握前后时间顺序。

(2) 难点:时间的先后顺序较为抽象,需要通过举例和实物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4.教学方法:这里我们采用交互式教学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互动、体验来了解前后概念,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练习前后的语言表达方式。

5.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 请学生观察桌面上的物品,询问学生哪一件物品是最新的。

(2) 引导学生认识“前后”概念,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教师进行引导和巩固。

第二步:学习前后概念(1) 通过摆放教具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前后概念。

(2) 通过互动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回忆一天当中的活动顺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第三步:掌握前后的语言表达方式(1) 通过听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边听边理解前后的时间先后顺序。

(2) 通过和学生一起分析故事内容,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前后顺序。

第四步:巩固知识,检查掌握情况(1) 通过游戏方式检查学生对前后的掌握情况。

(2) 让学生动手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操作前后顺序。

6.教学评价方法(1) 考察学生对前后概念的掌握情况。

(2) 考察学生对前后时间顺序的掌握情况。

(3) 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4) 考察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兴趣和参与情况。

二、本节课的特色本节课采用交互式教学,通过多种形式对前后概念进行学习,保证了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轻松地掌握知识。

幼儿前后认知教学教案设计

幼儿前后认知教学教案设计

幼儿前后认知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能够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前后的概念。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理解前后的顺序。

3. 能够通过故事和图书,让幼儿感受前后的时间概念。

4. 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让幼儿表达前后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1. 前后的概念介绍。

2. 前后的顺序理解。

3. 前后的时间概念。

4. 前后的表达方式。

三、教学重点。

1. 让幼儿理解前后的概念和顺序。

2. 让幼儿感受前后的时间概念。

3. 让幼儿通过绘画和手工表达前后的概念。

四、教学过程。

1. 活动一,认识前后的概念。

目的,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让幼儿认识前后的概念。

活动过程,老师和幼儿一起玩“前后走路”的游戏,让幼儿感受前后的概念。

2. 活动二,理解前后的顺序。

目的,通过观察和实践,让幼儿理解前后的顺序。

活动过程,老师用一些小物件,让幼儿按照前后的顺序排列,让他们理解前后的顺序。

3. 活动三,感受前后的时间概念。

目的,通过故事和图书,让幼儿感受前后的时间概念。

活动过程,老师给幼儿讲故事或者读图书,让他们感受前后的时间概念。

4. 活动四,表达前后的概念。

目的,通过绘画和手工,让幼儿表达前后的概念。

活动过程,老师给幼儿提供一些绘画和手工的材料,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前后的概念。

五、教学评估。

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前后的概念和顺序,是否能够感受前后的时间概念,是否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表达前后的概念。

2. 收集幼儿在活动中绘画和手工作品,评估他们表达前后的能力。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我发现幼儿对前后的概念和顺序有了更深的理解,他们能够正确地表达前后的概念,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展示出来。

但是也有一些幼儿在理解前后的时间概念上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

同时,我也发现通过游戏和互动的方式教学效果更好,幼儿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加注重游戏和互动的教学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前后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 (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前后(教案)-2022-2023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前和后的含义;2.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前和后的位置关系;3.能够较准确地描述物体前后位置变化。

二、教学重点1.理解前和后的含义;2.判断物体前后的位置关系;3.描述物体前后的位置变化。

三、教学难点1.描述物体前后的位置变化;2.运用前后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说图片中物品的前后位置关系。

例如:板凳上放着一只球,球在板凳的前面还是后面?2. 理解前后的概念1.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说出图片中物品的前后位置关系,并引出前后的概念。

2.教师放置一些小物品在桌子上,让学生讨论哪个物品在前面,哪个物品在后面。

3.教师捏一些纸团,让学生通过观察纸团的前后位置关系来理解前后的概念。

4.学生口头描述一下前后的概念。

3. 判断物体前后位置关系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让学生比较两张图片中物品的前后位置关系,并说出答案。

2.教师出示多组图片,让学生自己判断前后位置关系,并说出判断的依据。

3.学生小组讨论并呈现出讨论结果。

4. 描述物体前后的位置变化1.教师出示一张图片,让学生描述其中物品的位置变化。

2.学生通过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日常生活中物体的前后位置变化,如门的开关等。

3.学生组成小组,选定一组物品,互相提问并让对方描述其中物品的前后位置变化。

5. 运用前后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1.教师强调前后的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排队、赛跑等。

2.教师出示实际场景的图片,让学生思考如何运用前后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并说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学生口头描述一下场景中运用了前后概念的解决方法。

6. 总结与作业布置1.教师让学生口头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总结前后的概念和应用,并列举实际生活中的例子。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场景让学生深入理解了前后的概念,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解决了不同难度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基本概念,能够在具体情境中正确使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能够正确地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空间观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如小动物、水果等,用于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位置关系。

2. 学具准备:每个学生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用于绘制和练习描述位置关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我有四个脚,两个头,生活中无处不在,猜猜我是什么?”(答案:桌子)。

2. 探究新知:(1)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者实物,如小动物、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出前后、上下、左右的定义和用法。

(3)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如何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

3. 实践练习:(1)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互相描述对方的位置关系。

(2)教师选取一些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4.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前后、上下、左右在描述物体位置关系中的应用。

(2)学生举例说明前后、上下、左右在其他场景中的应用,如教室、家庭等。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找出家里的物品,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它们的位置关系。

2. 家长签字确认,第二天带回学校进行交流和展示。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实践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前后位置小学数学教案

前后位置小学数学教案

前后位置小学数学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前后位置的概念;2. 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正确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3. 能够利用图形和实物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学重点:1. 理解前后位置的概念;2. 能够描述物体在前后方向的位置。

教学难点:1. 能够正确表达物体的前后位置;2. 能够应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课件或图片示例;2. 不同大小和形状的实物,如玩具、图形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思考“前后位置”是什么意思,然后进行简单解释和示例说明。

二、讲解与示范(10分钟)1. 教师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讲解前后位置的概念,例如:“前”表示面对物体时的方向,“后”表示背对物体时的方向。

2. 教师示范几个简单物体的前后位置,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描述掌握概念。

三、练习与巩固(15分钟)1. 学生分组用玩具或卡片上的图形进行练习,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2. 教师可以设计简单的游戏,让学生通过指挥、描述找到正确的前后位置。

四、拓展与应用(10分钟)1. 学生可以在教室或学校周围寻找不同位置的物体,描述它们的前后位置。

2. 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描述自己身边物体的前后位置。

五、归纳与总结(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总结今天学习的内容,复习前后位置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六、作业布置(2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里找到不同物体,描述它们的前后位置,写在作业本上。

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示范和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前后位置的概念。

2.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所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促进知识的应用与巩固。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前后》一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知和理解“前后”的概念。

教材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例,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前后”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观察,但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这个阶段,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学习数学,以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和基本技能。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前后”的概念,并能运用到实际情境中。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培养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前后”的概念。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前后”的概念。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教学卡片、实物模型、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每人一份实物模型、练习纸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小猫在前面,小狗在后面,它们在干什么?”引发学生对“前后”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前后位置关系。

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前后”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物模型的摆放,练习判断物体的前后位置。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判断图片中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及时反馈,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前后”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如:排队、找座位等。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解题过程。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对“前后”概念的理解。

《前后》(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前后》(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前后(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本节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学习前后的概念,能掌握前后的相对位置,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前后关系的能力。

2. 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前后互相定位的概念。

3. 教学难点学生能熟练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前后互相定位的概念。

4. 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境教学、课堂互动教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和巩固知识。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等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橡皮等学习用品。

三、教学过程1.导入-课堂活动教师可以通过问学生身边有哪些物品来进入今天的教学内容。

比如,问学生:“桌子上的手机是在笔盒的前面还是后面?”等。

2.新课讲解在引出问题后,教师可以上黑板画出一些物品关于前后、左右、上下等位置的信息,并结合教学PPT进行讲解。

3.情境活动教师与学生通过情境活动来加深对前后概念的理解。

比如,教师拿着与学生的书相似的书,在学生的面前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描述与书相关的位置关系,比如:“这本书在老师手中的前面,在我的身后。

”4.巩固练习1.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形式,在小组内自编故事,让学生自己想象并描述其中人与物的位置关系。

2.教师通过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前后的关系加深对前后概念的认识和理解。

四、课堂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前后互相定位的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正确处理前后关系的能力。

五、作业1.学生可任选1-2个物品,完成物品的前后描述。

2.练习册中相关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案教学设计

一年级数学“前后、上下、左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识别和理解“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准确地运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2.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教具:小动物图片、卡片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或图片。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游戏中的前后、上下、左右概念。

二、导入新课(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小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小动物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2. 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并解释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三、课堂探究(10分钟)1. 教师发放卡片,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和描述,锻炼学生运用空间观念进行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互相描述并指出组内成员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

四、巩固练习(10分钟)1. 教师设计前后、上下、左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互相交换答案,检查并纠正错误。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答案,分析他们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对前后、上下、左右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课堂活动中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合作。

六、课堂活动:寻找隐藏的宝藏活动目标:1.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前后、上下、左右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1. 教具:藏宝图、小奖品等。

2. 学具:学生自带的小玩具或图片。

小班数学认识前后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前后教案

小班数学认识前后教案【篇一:小班数学认识上下、前后】小班数学认识上下、前后活动目标:1、能区别两个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操作中能正确使用方位词表达两者之间的上下关系。

3、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点:能区别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并使用方位词表达。

活动难点:感知物体间上下方位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1、玩具娃娃一个、帽子一顶、袜子一双。

2、玩具柜的玩具若干。

活动过程:一、常规活动:指五官幼儿坐在椅子上玩“指五官”,教师加快速度增加其趣味性。

二、师生共同探索。

1、教师出示玩具娃娃,请幼儿说出眼睛和鼻子、鼻子和嘴巴的上下关系。

师:“大灰狼明天要开一个玩具店,可是货架上的东西还没有摆上去,谁能来帮帮大灰狼呀?4、区别两个物体的上下关系。

请幼儿将玩具放入货物架中。

(幼儿自由操作)5、初步感知上下的相对性。

6、看图说一说。

出示挂图,引导幼儿有序地观察:三.师总结讲评,并请幼儿分别说一说自己的前面是谁,后面是谁,或某某小朋友前面是谁?后面呢?四:做游戏。

(上拍拍,瞎拍拍,前拍拍,后拍拍)【篇二:《认识前后》教学设计】《认识前后》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五单元第56—57页“前后”及其练习。

教学目标:1、在对实际情境的观察中,认识物体的“前后”的相对位置和顺序,初步培养空间观念2、能用语言表达实际情境中物体间的“前后”关系。

3、在有趣味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准确的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和顺序,并能用规范的语言表达教学难点:物体前后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教具: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一、结合实际,理解意义活动一:认识我的前后师:同学们,课前我们班的xxx想请大家帮个忙,你们愿意吗? 生:愿意生:“自从上周体育课上老师将我们的队伍调整后,我老是忘记自己排队的位置,谁能帮我想个办法吗?”师:那个聪明的小朋友来给xxx出个主意呢?生:记住自己前面是谁,后面是谁就可以了。

师:你想的办法真不错,原来利用前后可以帮我们找到自己的位置,你真聪明。

《前后》教案

《前后》教案

《前后》教案教案:前后目标学生群体:小学五年级学生教学目标:1. 学会使用前后词汇来描述事物的顺序和位置关系。

2. 学习认识并理解前后词汇的正确用法。

3. 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卡片或图片,用来辅助教学。

3. 学生练习册或习题。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一些简单问题,如:“小明站在哪里?小红在他的前面还是后面?”激发学生对于前后词汇的兴趣,以及对位置关系的观察能力。

Step 2: 输入(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们介绍前后词汇的含义和用法。

通过示范和解释,帮助学生理解这两个词汇的概念,并且能够正确运用于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教师可用卡片或图片进行展示,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Step 3: 操练(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操练练习,以巩固前后词汇的应用。

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教师示范:教师以学生为参照物,展示前后的含义和用法,并鼓励学生模仿进行练习。

2. 同桌练习:让学生两两合作,在课桌上进行前后位置的描述,并互相检查对方的表达是否准确。

3. 小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给每组一张图片,要求他们用前后词汇进行描述,然后互相交换,用对方的描述来进行判断。

Step 4: 拓展(15分钟)教师为学生设计更具挑战性的拓展练习,让他们运用前后词汇进行多种场景的描述,如交通情景、在校早操等。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前后词汇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读地图、做运动等。

Step 5: 提高(10分钟)教师发放练习册或习题,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相关练习,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教师可以辅助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批改。

Step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知识点和学习过程,激发学生对于前后词汇的学习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们对前后词汇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正确的应用方法。

基础认知讲解——小学一年级《前后》数学教案范本

基础认知讲解——小学一年级《前后》数学教案范本

在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中,基础认知的教学尤为重要。

其中,关于“前后”的认知也是小学一年级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小学一年级《前后》数学教案范本。

一、教学目标1.认知前后的含义;2.能正确运用前后的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前后的概念;2.举例说明前后的具体意义;3.运用前后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

三、教学过程1.导入老师可以拿起一张纸,示意学生看一下纸的前面和后面,引出前后的概念。

2.讲解接下来,老师可以用具体的生活场景,比如说起床、吃饭、上学等,让学生理解前后的含义。

练一下:问一下学生:“起床、刷牙、洗脸、吃早饭,这四个事情的前后关系是什么?”引导学生回答。

接着,老师可以用图形符号表示前后的具体含义,比如画一个长条图,划分成前面和后面,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前后。

3.练习在讲解了前后的概念后,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展示一些简单的计算题目,让学生应用前后的知识,计算出正确答案。

例如:今天是星期一,明天是星期几?再比如:“我先走了10米,再向前走了8米,我走过的距离是多少?”等等。

4.总结在教学过程的老师可以询问一下学生,让他们再次回忆一下前后的含义,理解前后的概念是非常重要的。

四、课后作业1.回家后观察一下,检验自己对前后的认知是否正确;2.写几道简单的前后计算题,以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五、教具准备1.黑板、彩笔、纸张等教具。

通过这样一堂基础认知教学,相信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前后的概念,对于日后的数学学习也能有所帮助。

希望本篇文章可以为家长和老师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教案一: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教案范本

教案一: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教案范本

一年级下册数学《前后》教案范本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前后关系的概念。

2.能够准确摆放物品的前后位置。

3.能够应用前后关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1.如何让学生准确地理解和应用前后关系。

2.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前后关系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5分钟)老师拿着两张卡片,让学生猜测哪一张卡片是前面的卡片,哪一张是后面的卡片。

通过这个活动,让学生对前后的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新课教学(30分钟)1.教师出示图片和实物,让学生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

让学生自己操作物品,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热情。

2.教师在黑板上画两个圆圈,让学生在圆圈内排列物品,观察位置关系并描述。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感性理解前后的概念,并能自己摆放物体的前后位置。

3.引导学生思考,让他们找出现实生活中的前后关系,如排队、看电影等等。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和掌握前后关系的概念。

三、练习活动(15分钟)教师放置几个物体,让学生摆放好其前后位置,并描述出来。

通过这种练习,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四、拓展活动(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具体的实际问题,如小明排队时前面有三个人,请问他排在第几个。

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并培养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五、总结评价(5分钟)教师总结前后关系的概念和应用,并让学生反思学习过程,评价自己的学习效果。

教学资源:1.图片和实物。

2.黑板和白板。

教学方式:1.教师导入、新课教学、练习活动、拓展活动、总结评价。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和辅助。

教学效果:通过这次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前后的概念,并能够准确的摆放物体的前后位置。

能够应用前后关系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上册《前后》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在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和思考,使学生认识前后的位置与顺序,深切体会前后的相对性。

2.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用序数解释或描述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3.通过观察、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难点: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过程:一、出示图片,导入新课(一)在这幅图片中你都看到了什么?(二)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想跑在最前面还是最后面?为什么?(点出前后的重要性,引出课题)〖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运动会图片,为学生展示了一幅较为熟悉的画面,运用问题:如果你是其中的一员,你想跑在最前面还是最后面?唤起学生想要跑在最前面的想法,继而引出课题。

二、新授(一)观察交流,初步感知1.结合情境图引导学生说出都有谁参加森林运动会,初步了解情境图中的角色。

2.如果你也是其中的一个小动物,你最想当谁?为什么?3.说一说小兔和乌龟谁更棒?为什么?小兔的前面都有哪些小动物?小兔的后面还有谁?4.谁能帮帮公鸡裁判为赛跑的小动物们排个名次?〖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图中学生喜爱的小动物,吸引学生的眼球,获得对情境图的熟悉感,并引导学生结合自己实际的生活经验,说出谁在前,谁在后,为后面学生对动物准确地进行排序扫清障碍,初步感知物体的前后位置关系。

(二)多种活动,深化理解1.初步介绍面对的方向是前面,背对的方向是后面。

2.通过“伸手摸背部,回头说你好”环节让学生感受前后。

3.请班里两名最守纪律的学生站起来给我们做示范,A(前)和B(后)起立,A在B面对的方向还是背对的方向?所以A在B的?B在A面对的方向还是背对的方向?所以B在A的?请其他三组学生示范,全班练习。

预设:在环节(2)中,由于全班学生都参与此活动,又结合一年级学生较为活泼好动的特点,此时部分学生会因为操作时这一轻松有趣的氛围而走神或开始玩耍,脱离活动的目的。

前后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前后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

前后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综合活动,帮助幼儿理解前后的概念和顺序。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与前后概念相关的图片和故事。

准备一些与前后概念相关的游戏道具和练习材料。

教学过程:
1. 前后概念介绍:
教师向幼儿介绍前后的概念和顺序,让他们了解前后的意义和应用场景。

2. 观察活动:
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或物品,让幼儿观察并判断它们的前后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游戏活动: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前后相关的游戏活动,如前后排列游戏、前后找错等,让他们参与互动,加深对前后概念的理解。

4. 练习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前后概念的练习活动,如练习前后顺序的绘画、故事排序等,让他们运用前后概念进行思考和表达。

通过前后教案教学设计,帮助幼儿理解前后的概念和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通过前后概念的介绍、观察活动、游戏活动和练习活动的训练,幼儿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前后的意义,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

前前后后教学设计(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前前后后》教学设计《前前后后》教学设计三篇篇一:《前前后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前后关系的景物,让学生能够概括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

2.运用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通过多种绘画形式表现物体前后关系。

3.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感受快乐【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找出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学难点]:用绘画形式表现物体“近大远小”的规律【教学准备】教具:教学图片、影像资料或课件学具:水彩笔、纸张等工具【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游戏表演:捉“尾巴”(甲、乙同学是怎样跑的)学生先说说,教师总结2.导语:同学们,可别小瞧了前前后后,这其中还有不少的奥妙呢,来,让我们一起去发现,好吗?(板书课题)二、观察发现1.欣赏来自生活的图片2.欣赏绘画形式的图片3.观察图片中的景物是怎样排列的是不是前前后后的前面的物体与后面的物体看起来有什么区别4.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前后排列的物体,有一个“近大远小”的规律。

5.请说说看你以前有没有见到过“近大远小”的现象?三、探索体验1.讨论:你以前的绘画是怎样表现前后关系的现在你准备如何表现2.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绘画主题、形式以及绘画的顺序。

3.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教师指导内容:绘画顺序、绘画比例、颜色的搭配等)4.创作点评,体验创作的快乐四、拓展延伸1.请试着用今天所学的“近大远小”的规律,把你对作品《》的评价写出来。

2.总结【教学反思】三年级上册从《大人国与小人国》、《前前后后》等课到《今天我值日》。

这是一组关于绘画方面的训练课程。

它要发展人:区分大与小、前与后,直至发展到画面复杂的总安排构图、人物造型的素质培养。

对于学生,一个班多层面的学生基础不平衡,怎么处理教材?为了教好教材而教显然是错误的,新课改精神告诉我:要活用教材教人,让人(学生)发展。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后教学设计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前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和游戏中,体验前、后的位置与顺序。

能准确地确定物体前后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 培养学生关于前后的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数学是有趣的,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材分析〗
这个单元内容的教学要让学生在具体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有关体验,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认识前后。

教师不要把它作为单纯的知识点来讲授。

因此,我在教学中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学习素材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活动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如观察、模拟、游戏等。

在各种活动中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推理等思考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数学是有趣的,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任留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共39人,男生17人,女生22人。

绝大数学生学前有一定知识基础,对于前后的认识比较清楚。

本节课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资源,设计并制作了一套多媒体课件。

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前后位置的关系;在情境中理解前后的相对性;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简单的推理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前后的实际应用。

〖教学设计〗
(一)活动一:我的前后
1. 请同学介绍自己。

2. 请同学在介绍自己的同时,介绍前后桌的同学。

3.老师自我介绍。

我是一年级的张老师,我的前面是一年级三十九名可爱的同学,我的后面是黑板。

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上一节数学课。

板书“前后”。

写完“前后”这两个字,我发现刚才我向大家介绍错了。

我前面是黑板,我的后面才是同学们。

这是怎么回事
4.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5.根据学生的意见,与学生交流。

当我面向着你们站,我的前面就是同学;我背对着的方向是我的后面就是黑板。

如果我面向着黑板站,我的前面就是黑板,我的后面就是同学们。

我还可以面朝什么方向站呢我的前面是什么,我的后面是什么
6.我的前后明白了吗你们的前后是什么呢
全体起立,面向老师,说一说,你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向后转,看一看前后有变化吗换个方向再说一说你的前后是什么。

⒎你站的方向不同,你的前后一样吗
(二)活动二:排队买票
1. 课前笑笑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说今天动物园举行一场动物运动会,她要去现场做采访报道。

你们想跟着笑笑一起去看看吗
2. 到了动物园门口,笑笑首先在做什么(电脑演示图1。

)
3.笑笑排到哪儿,她前面有几个人,她后面有几个人
4.你在你们组里排第几个,前后都有几个人谁在你的前面,谁在你的后面
5.这时淘气跑来了,他想排在笑笑这里买一张票,你们认为可以吗(电脑演示图2。

)
6.淘气跟笑笑说:他今天是百米赛跑的裁判,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他要赶快进去,要不然来不及了。

如果你是笑笑会怎样做呢
⒎根据学生的意见,淘气排在笑笑的前面(电脑演示图3)。

笑笑的位置有变化吗只有笑笑一个人的位置有变化吗
⒏笑笑到底是怎么做的呢,笑笑想了想她是这样做的(笑笑排到最后,电脑演示图4)。

笑笑的位置又有变化吗你们猜一猜笑笑这样做是怎么想的。

(三)活动三:百米赛跑
1. 同学们,紧张的百米赛跑就要开始了。

请小朋友们看一看,有哪些运动员参加比赛。

预测一下谁得冠军。

(电脑演示图5。

)
2. 比赛开始,你看到了什么(电脑演示图6)跑步比赛继续进行,马上要到终点,现在你看到了什么(电脑演示图7)两人一组交流。

3.集体反馈交流。

4.讨论:小松鼠跑在前面还是后面呢
5.交流反馈。

小松鼠和小鹿比,小松鼠在后面;小松鼠和小白兔、小乌龟、小蜗牛比,小松鼠在前面。

(四)活动四:卡丁车赛
1. 紧张的百米赛跑刚刚结束,更加激烈刺激的卡丁车大赛就要开始了(电脑演示图8)。

笑笑赶快来到卡丁车赛场准备进行现场报道。

忽然信号不好,没有画面了。

我们没办法看到比赛的情况,怎么办呢你有什么办法
2. 笑笑用手机给我们发来这样一个短信:2号车排在最前面,1号车在4号车和3号车的后面。

(电脑演示图9。

)
3.从这个短信里你能知道什么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4.你们俩能根据这些信息,用手中卡丁车图片摆出比赛的画面吗
5.四人一组交流检查。

6.集体反馈。

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⒎看到了比赛的画面,你能提出哪些问题(电脑演示图10。

)
(五)活动五:“坐车”
1. 淘气和笑笑结束了在动物园的工作,想和我们一起回到人大附小。

他们上了一趟车,你认为这趟车是开往人大附小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2. 从动物园往前坐几站就到了人大附小
3.来到人大附小,笑笑想问一问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你开心吗,你还了解到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