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阶实验及素质练1
台阶试验实验报告
台阶试验实验报告《台阶试验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通过台阶试验来研究人体的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
通过对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被试者进行台阶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台阶试验可以有效评估被试者的心血管健康和肌肉力量,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引言:心血管疾病是当今社会中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而肌肉力量也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因此,通过对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的评估,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及时采取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台阶试验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评估方法,本实验将通过台阶试验来探究人体的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
材料与方法:本实验选取了100名被试者,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人群。
被试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上下台阶的动作,我们记录了他们的心率、呼吸频率和肌肉疲劳情况。
同时,我们还对被试者进行了身体成分分析,包括体重、身高、体脂率等指标的测量。
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不同年龄段的被试者在完成台阶试验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存在明显差异。
年轻人的心率和呼吸频率相对较低,而年长者则相对较高。
此外,我们还发现,肌肉力量较弱的被试者在台阶试验中表现出更明显的疲劳感,而肌肉力量较强的被试者则相对轻松。
身体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体脂率较高的被试者在完成台阶试验时更容易出现心率和呼吸频率的增加,肌肉疲劳感也更明显。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台阶试验,我们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台阶试验可以有效评估被试者的心血管健康和肌肉力量,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和促进身体健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大样本规模,深入研究不同因素对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的影响,为人体健康提供更科学的评估方法和预防措施。
结语: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台阶试验在评估心血管功能和肌肉力量方面的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台阶试验作为一种简单、易操作的评估方法,可以为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提供重要参考,帮助人们更好地预防疾病,促进身体健康。
一年级体育双脚跳上、跳下台阶优秀教案
一年级
教材1、双脚跳上、跳下台阶2、游戏:顶上、胯下传球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知道连续跳上、跳下,用前脚掌蹬地的方法,懂得传递球的方法、规则和要求。
技能目标:能做出双脚连续跳上、跳下,做到用前脚掌用力蹬地,动作连贯、协调。
教学顺序时
间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次
数
课堂
常规准备
双脚跳上、跳下台阶1
5
17
1.观察学生整队情况
2.向学生问好
3.宣布上课内容
1.带领学生围操场慢跑。
2.组织做操:
A.扩胸
B.振臂
C.俯背
D.压腿
1、组织学生分散做原地
向上摆臂同时起踵的
练习。
2、分组做跳上、跳下练
习,提示学生双脚用力
蹬地跃起,跳上时提腿
积极,落地时轻巧。
1.体育委员整队
2.向老师问好
3.认真听讲
1.遵守纪律,
不讲话。
2.认真做操,
动作到位。
1、通过原地起踵练习,体
会摆臂与同时起踵协
调用力的动作。
2、在小组长带领下,进行
台阶、跳箱盖连续跳
上、跳下练习,练习过
程中,相互观察、相互
指正。
2
4
2
2。
哈佛台阶试验
/programs/view/pYZvW8mYrGY/
评定:
登台持续时间(秒) 台阶指数= ───────── ×100 2×(三次脉搏之和)
大学生各测试项目评分标准: 90以上优秀 55-64下
80-89良好 65-79中 55以下不及格
注意事项:
1、蹬台时间必须超过3分钟,否则实验失败
哈佛台阶试验
1实验目的 2实验原理 3实验仪器 4实验内容
可在室 内进行
评价心脏功能适应 水平的方法。
台阶测试 优越性
所需时 间短
设施价 格低廉
台阶试验指数:
是反映人体心血管系统机能状况的重要指数。 台阶试验指数值越大,则反映心血管系统的 机能水平越高,反之亦然。 脉搏搏动 下降
经常参加有氧代谢运动
仪器:心率遥测仪、15/35/40cm高度台阶, 秒表、节拍器。
方法: 实验采用两次负荷,让受试者上下台阶 (台阶高度:15/30/40cm),每次负 荷持续时间5分钟,两次负荷之间休息3 分钟。于每次负荷后即刻测定10s钟的 心率。按公式计算两次登台阶运动的功 率N1、N2。?????
按卡尔普曼计算公式: PWC170 =W1+(W2- W1)+(170-f1)/(f2-f1)
负荷后
恢复时间 降低
实验目的: 掌握哈佛试验的 方法及评定。
以一定的频率,上下一定高度 实验原理: 的台阶,并持续一定时间。根 据登台结束后恢复期脉搏的变 化来评定心血管功能。
试验器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台阶(40/30cm)、秒表、节拍器
试验方法:
男生使用高40厘米台阶,女生采用高30厘米 的台阶做踏台上下运动。
W1:为第一次负荷时的 功率 W2:为第二负荷时的功率 f1:为第一次负荷时的心率(次.min-1) f 2:为第二负荷时的心率(次.min-1)
台阶运动测试评分标准(一)
台阶运动测试评分标准(一)台阶运动测试评分标准什么是台阶运动测试?台阶运动测试是一种常用的身体素质测试方法,主要用于测试人体的耐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健康状况。
测试者需依靠双脚交替踩上和下一组标准高度的台阶,踩上的速度和持续时间会对测试结果产生影响。
测试评分标准在台阶运动测试中,评分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动强度–运动强度分为三个级别:低强度、中等强度和高强度。
–低强度运动:踩台阶时速度较慢,有轻微的喘息,但仍能保持正常对话。
–中等强度运动:踩台阶时速度适中,呼吸加快,能够进行简单的对话。
–高强度运动:踩台阶速度较快,呼吸急促,无法进行对话。
2.耐力水平–耐力水平评分从一到五,分别对应极差、较差、一般、较好和优秀。
–极差:踩完一组台阶就感到非常疲劳,无法继续进行测试。
–较差:能够完成测试,但需要较长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正常。
–一般:能够完成测试,但测试后感到疲劳,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完全恢复。
–较好:能够完成测试,测试后感到轻微疲劳,不需要过长时间的休息即可恢复。
–优秀:能够轻松完成测试,测试后感到精力充沛,几乎不需要休息。
3.心血管健康–心血管健康评分从一到五,分别对应极差、较差、一般、较好和优秀。
–极差:踩完一组台阶后出现严重心悸、胸闷等不适症状。
–较差:踩完一组台阶后出现轻度心悸、呼吸急促等不适症状。
–一般:踩完一组台阶后呼吸加快,但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
–较好:踩完一组台阶后呼吸平稳,没有不适症状。
–优秀:踩完一组台阶后呼吸非常平稳,没有任何不适症状。
如何进行台阶运动测试进行台阶运动测试时,需要遵守以下步骤:1.选择合适的台阶高度和组数,一般来说,初学者可以选择较低的台阶高度和较少的组数。
2.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适当的测试时间,一般建议每组测试时间在1-3分钟之间。
3.进行热身活动,包括拉伸、小跑等,以准备好身体。
4.根据测试时间和组数,依次完成各组测试。
5.测试过程中注意呼吸,保持正确的姿势和踩台阶的速度。
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
立定三级跳远的训练方法立定三级跳远是双脚站在起跳板上起跳,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触线。
第一跳原地双脚起跳、单脚着地;第二跳用落地脚起跳向前跨出一步,以摆动腿落地;第三跳用落地的摆动腿起跳双脚落在板上(或沙坑)。
通过实践,摸索出了以下几种训练方法:一、组合训练法1、30米跨步跳接跳跃:原地起跳(从右腿)跨步,到沙坑前倒换左腿;接着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2、30 米跨步跳,每腿跨两次,跳一次,至沙坑前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3、30米连续单足跳至沙坑前完成一次跳跃,双脚落入沙坑,数量控制在2-3组以上练习。
二、“立体图形”训练法1、双脚原地起跳跨步登上3-4级台阶练习,反复进行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反复强调提重心、跨直线、随惯性的要求。
2、原地台阶弓箭步交换跳练习。
3、在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基础上,结合第二跳登上7-8层台阶的练习。
4、两步助跑双脚起跳跨上十二层台阶的三级跳远练习。
5、原地双脚起跳跨上十二层台阶的三级跳远练习。
在练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三跳节奏和运动路线(直线)的要求。
三、“平面图形”训练法 1、双脚原地起跳,单腿跨栏练习。
2、上一步双脚起跳,双腿跨栏练习。
3、原地启动第一跳练习基础上,结合第二跳跨栏练习。
4、原地启动,三级完整过栏练习。
四、“比例线”练习法1、按三跳远度,前两线间距为2-2.5米,最后一跳间距约为3米左右进行练习。
2、在三跳比例线的正中画一垂直于三跳比例线的直线,使三跳落点在一条直线上的练习。
立定三级跳动作技术要求:如果是第一步出去后,第二步和第三跳很快就结束的话就说明你的腾空动作做的不好,再进一步就是说你的跳跃能力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要多做跳跃和力量练习来曾强能力.立定三级跳的动作要领是:1、预备姿态:两脚平行站立,与肩同宽,两臂从斜前向后顺序预摆.2、第一跳(单足跳):两臂由后向前带动上体快速前摆,同时双脚用力蹬地,腾空后踏跳腿主动性快速屈膝提拉式前摆,下落时,大腿发力积极下压,稍屈膝缓冲.3、第二跳(跨步跳):第一跳起跳着地后,积极蹬伸髋、膝、踝三关节,同时双臂带动双肩和身体快速前上摆,摆动腿屈膝提拉式前摆至大腿接近水平位置,髋关节积极前送,保持腾空步姿势向前滑行.距地面约一脚高度时,大腿积极下压,小腿稍前伸.4、最后一跳(跳跃):分为蹲踞式"和挺身式两种姿态, “蹲踞式”有助于迅速掌握平衡及向前甩腿的动作;“挺身式”躯干前面的肌肉能充分拉长,很容易做出向前甩腿的动作.无论采用何种方法,都要强调保持腾空的平衡及稳定.5.落地动作:大腿高抬前伸,躯干稍前倾。
《台阶》同步练习1_教案教学设计
《台阶》同步练习1同步练习一●活动与探究一、“感悟亲情”练习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父亲和母亲,作一次肖像描写。
然后,向父母征要他们结婚或年轻时的照片,作又一次肖像描写。
把两次肖像作一个比较,以书面形式发表随感。
二、结合篇目特点,为学生推荐关于亲情的感人文章或电影(如:《背着爸爸上学》《世上只有妈妈好》等),鼓励学生利用校园网,建立校园亲情主题网页三、开放探究阅读下文,回答文后的题目。
父亲的茶父亲的故事是讲不完的。
每当我想叙说的时候,总是泪眼婆娑,脆弱的心似乎经受不住感情潮水的激荡。
父亲一生坎坷,经历过许多伤心的事情。
不幸养成了他豁达的性格。
当爹当娘的体会,又使他遇事常为别人着想。
邻居待客借碗他连锅都给,对儿孙们的体恤,更是无微不至,倾其所有。
而他自己却极其节俭,舍不得吃穿,更不动烟酒,惟一爱好就是喝几口茶水。
我们小的时候,家境不好,父亲买不起好的茶叶,喝的是一些茶叶末儿,每斤一块钱左右。
而一斤茶叶,父亲最少要喝半年,每次喝茶,总是先泡后熬,能把茶叶煮熟,茶虽淡而无味,父亲喝起来却很香甜。
我想,这哪叫品茶,这叫给水染色。
大学毕业后,我分配到陕南安康,而陕青的产地就在紫阳。
每年新茶下来,我都要买些分送外地的朋友。
当然,首先想到的是父亲。
可每次送茶回家,看的却是父亲的脸色。
他讲:“毛尖茶味淡没劲,我不爱喝。
”挺生气的样子。
他只要喝三五元钱买的大叶茶。
后来,我才明白,父亲是怕我花钱,因为每次留下的茶叶,父亲自己舍不得喝,只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或者他的老朋友来了,他才泡上一杯,请人家品尝。
结果新茶变成了陈茶。
有的甚至发了霉,他自己还是舍不得喝。
多少年过去了,家境好转,父亲有了许多茶叶:有江苏的碧螺春、湖南的湘尖、云南的沱茶和银川的三泡台,甚至还有孙子出国给爷爷带回的日本茶叶,这些却都成了他的展品,用来在邻里面前炫耀儿孙们的孝敬。
我想,许多茶他一生恐怕都不知味道,他只喝他的大叶茶。
父亲活了85岁。
到了晚年,他患上了老年病症,眼前的事情转眼就忘,过去的事情却记得清清楚楚。
哈佛台阶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哈佛台阶测试,了解受试者的心肺耐力水平,评估其心血管功能,为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对象本实验选取20名年龄在20-30岁之间的健康男性作为受试者。
三、实验器材1. 台阶:高度为30cm,宽度为40cm,长度为120cm;2. 秒表:用于记录测试时间;3. 心率表:用于测量受试者在测试前、测试中及测试后的心率;4. 计数器:用于记录受试者在测试中的登台次数。
四、实验方法1. 测试前准备:受试者保持空腹,安静休息5分钟后开始测试。
2. 测试步骤:(1)受试者站在台阶前,双脚与台阶宽度一致,双手交叉于胸前;(2)受试者以每两秒1次的频率进行登台,每次登台为一次完整的上下过程;(3)受试者保持身体挺直,不得跳跃或故意用力登踩;(4)受试者持续登台5分钟,或直至不能坚持为止;(5)测试结束后,受试者立即坐在椅子上休息,测恢复期第2、3、4分钟的每分钟前30秒脉搏。
3. 数据记录与分析:(1)记录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的登台次数;(2)记录受试者在测试前、测试中及测试后的心率;(3)计算哈佛台阶指数(HRR):HRR = 100 × (测试前心率 - 恢复期心率) / (测试前心率 - 120);(4)根据哈佛台阶指数评定受试者的心肺耐力水平。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的登台次数为:男子平均为543次,女子平均为487次。
2. 受试者在测试前、测试中及测试后的心率分别为:男子:测试前为88次/分,测试中为145次/分,测试后为100次/分;女子:测试前为87次/分,测试中为144次/分,测试后为95次/分。
3. 受试者的哈佛台阶指数(HRR)分别为:男子:HRR = 100 × (88 - 100) / (88 - 120) = 100 × (-12) / (-32) = 37.5;女子:HRR = 100 × (87 - 95) / (87 - 120) = 100 × (-8) / (-33) = 24.2。
第三章 耐力运动处方
(五)GXT测试中监测指标
1、运动中心率 2、运动中血压 3、运动中心电图 4、RPE 5、运动中主观感觉和客观表现
2.自行车记功器
MET=3.0857*W/BW+2 W为功率,BW为体重
3.走及上坡走:(行走速度介于50-100m/min)
MET=(S*0.1+3.5+G*S*1.8)/3.5 S:速度(m/min) G:坡度(%)
速度在 45.6100.5m /min之 间,坡 度以025%之 间,走 的MET 值,可 供查阅。
(四)二次负荷试验方法
1、受试者的筛选
二次负荷试验的筛选标准:
①身体基本健康,无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等慢性病史
②55岁以下,或56—70岁有运动习惯
③PAR-Q问卷调查答案全为否
④安静时心率60-100次每分钟,血压收缩压≦129mmHg 舒张压≦84mmHg
⑤血常规、尿常规正常
史,但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经常参加活动。 4、医生亲自参加测试
(二)运动耐量试验及其分类
1、按试验过程中负荷是否中断分类 2、按试验中负荷强度是否改变分类 3、按试验中的体位分类 4、按试验中负荷强度大小分类
按试验过程中负 荷是否中断分类
持续性试验 非持续性试验
按试验中负荷强 度是否改变分类
直立位
卧位
按试验中负荷强度大小分类
1、最大强度负荷试验:要求测试者终止于受试者 所能达到的最大吸氧量和最高心率水平。常用的 是持续性、多级、直立位的试验,称递“增负荷 运动试验”(GXT)。
四年级奥数[1].行程.扶梯问题(ABC级).学生版
扶梯问题考试要求1.对扶梯问题中顺(逆)扶梯速度、扶梯速度、人的速度的理解。
2.在扶梯的相遇与追及问题中引入消元思想。
3.解决行程问题时画线段图可以忧虑解题。
学问结构一、扶梯问题说明扶梯问题与流水行船问题格外相像,区分只在与这里的速度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千米每小时”,或者“米每秒”,而是“每分钟走多少个台阶”,或是“每秒钟走多少个台阶”。
从而在扶梯问题中“总路程”并不是求扶梯有多少“千米”或者多少“米”,而是求扶梯的“静止时可见台阶总数”。
二、扶梯问题解题关键①当人顺着扶梯的运动方向走台阶时,相当与流水行船中的“顺水行驶”,这里的水速就是扶梯自身的台阶运行速度。
有: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扶梯静止可见台阶总数=时间×人速+时间×扶梯速=人走的台阶数+扶梯自动运行的台阶数②当人沿着扶梯逆行时,有:人的速度-扶梯速度=人在扶梯上的实际速度扶梯静止可见台阶总数=时间×人速-时间×扶梯速=人走的台阶数-扶梯自动运行的台阶数。
例题精讲【例 1】小明站着不动乘电动扶梯上楼需30秒,假如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连续向上走需12秒,那么电动扶梯不动时,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需多少秒?【巩固】假如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连续向上走需12秒到达楼上,假如在乘电动扶梯的同时小明逆着向下走需24秒到达楼下(千万别仿照!),那么电动扶梯不动时,小明徒步沿扶梯上楼需多少秒?【例 2】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有一架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乘坐扶梯时,假如每秒向上迈一级台阶,那么他走过20级台阶后到达地面;假如每秒向上迈两级台阶,那么走过30级台阶到达地面.从站台到地面有级台阶.【巩固】在地铁车站中,从站台到地面架设有向上的自动扶梯.小强想逆行从上到下,假如每秒向下迈两级台阶,那么他走过100级台阶后到达站台;假如每秒向下迈三级台阶,那么走过75级台阶到达站台.自动扶梯有多少级台阶?【例 3】小丁在捷运站搭一座电扶梯下楼.假如他向下走14阶,则需时30秒即可由电扶梯顶到达底部;假如他向下走28阶,则需时18秒即可由电扶梯顶到达底部.请问这座电扶梯有几阶?【例 4】自动扶梯以均匀的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走20级,女孩每分走15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到达楼上,女孩用了6分到达楼上.问该扶梯露在外面的部分共有多少级?【巩固】小志与小刚在电梯上的行走速度分别为每秒2个台阶和每秒3个台阶,电梯运行后,他俩沿电梯运行方向的相同方向从一楼走上二楼,分别用时28秒和20秒,那么小志攀登静止的电梯需要用时多少秒?【例 5】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孩子在行驶的扶梯上上下走动,女孩由下往上走,男孩由上往下走,结果女孩走了40级到达楼上,男孩走了80级到达楼下.假如男孩单位时间内走的扶梯级数是女孩的2倍,则当该扶梯静止时,可看到的扶梯梯级有多少级?【巩固】商场的自动扶梯以匀速由下往上行驶,两个孩子在行驶的扶梯上上下走动,女孩由下往上走,男孩由上往下走,结果女孩走了40级到达楼上,男孩走了80级到达楼下.假如男孩单位时间内走的扶梯级数是女孩的3倍,则当该扶梯静止时,可看到的扶梯梯级有多少级?【例 6】在商场里,小明从正在向上移动的自动楼梯顶部下120级台阶到达底部,然后从底部上90级台阶回到顶部.自动楼梯从底部到顶部的台阶数是不变的,假设小明单位时间内下的台阶数是他上的台阶数的2倍.则该自动楼梯从底到顶的台阶数为.【例 7】小顽皮乘正在下降的自动扶梯下楼,假如他一级一级的走下去,从扶梯的上端走到下端需要走36级.假如小顽皮沿原自动扶梯从下端走到上端(很危急哦,不要效仿!),需要用下楼时5倍的速度走60级才能走到上端.请问这个自动扶梯在静止不动时有多少级?【例 8】甲在商场中乘自动扶梯从一层到二层,并在顺扶梯运行方向向上走,同时乙站在速度相等的并排扶梯从二层到一层.当甲乙处于同一高度时,甲反身向下走,结果他走了60级到达一层.假如他到了顶端再从“上行扶梯”返回,则要往下走80级.那么,自动扶梯不动时甲从下到上要走多少级?课堂检测【随练1】自动扶梯由下向上匀速运动,每两秒想上移动1级台阶。
1.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有氧耐力)
1.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有氧耐力)①高原训练的生理学基础实际上是有氧耐力。
主要依赖的是氧运输系统,肌肉利用氧的能力。
高原训练实际上是利用高原缺氧环境来刺激机体产生一系列抗缺氧的反应。
如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的增加,线粒体的增多,23-DPG及氧化酶活性上升,从而提高血液运氧能力和机体利用氧的能力,以达到提高有氧耐力。
②然而高原缺氧还会引起肌肉血流量以及蛋白质含量低下,血红细胞增加造成血液粘性上升,应激激素分泌增加,最大摄氧量低下等一些不利于运动能力提高的反应。
③高原训练是否有效则是有赖于上述两方面的平衡。
当有利反应大于不利反应时,高原训练可以提高悔平原后的运动能力,反之,运动能力不能提高,甚至下降。
2.最大摄氧量和无氧域(乳酸阈)之间的区别与关系(有氧耐力)①乳酸阈和最大摄氧量都可以用以评定人体的最大有氧能力,最大摄氧量反映了人体在运动时所摄取的最大氧量,乳酸阈则反映了递增负荷运动时引起乳酸堆积时所需要的最大摄氧量利用率。
②两者反映的是不同的生理机制。
最大摄氧量反映的是心肺功能,后者主要反映骨骼肌的代谢③乳酸阈更能反映人体的有氧工作能力。
许多的研究表明,通过系统训练能提高最大摄氧量的可能性较小,它主要受遗传因素的制约。
而乳酸阈受遗传因素较少,其可训练性较大,训练可大幅度提高运动员的乳酸阈。
·显然,以最大摄氧量来评定人体的有氧能力是有限的,乳酸阈的提高作为评定人体的有氧能力在实践中意义将更大。
3.赛前状态,准备活动,进入工作状态三者之间的关系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的整个过程可以划分成下列五个阶段:运动前的赛前状态、运动刚开始的进入工作状态、运动过程中的稳定状态、临近运动结束时的疲劳和运动结束后的恢复。
①②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所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活动叫准备活动。
准备活动是改善赛前状态的一种人为的痕迹效应,准备活动可以改善人体机能状态,能调整赛前状态,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还有助于防止运动损伤。
台阶试验的实验报告
台阶试验的实验报告台阶试验的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通过进行台阶试验,研究人类行走过程中对不同高度台阶的适应性和步态变化。
通过观察被试者在不同高度台阶上行走时的步态参数,可以揭示人体对高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以及步态调整的机制。
实验设计:本次实验共招募了20名年轻健康的大学生作为被试者,他们没有行走障碍或其他身体疾病。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需要依次行走三个高度不同的台阶,分别为10厘米、20厘米和30厘米。
每个台阶的行走次数为5次,以减少个体差异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过程:在实验开始前,被试者需要进行热身运动,以确保身体状态良好。
实验过程中,被试者站在台阶前等待指令,然后按照自己的正常步态上下台阶。
每次行走结束后,被试者需要休息片刻,以便身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实验过程中,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被试者的行走过程,并采集步态参数。
实验结果:通过对被试者的步态参数进行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步长和步频:在上下不同高度的台阶时,被试者的步长和步频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较低的台阶上,被试者的步长和步频较大,而在较高的台阶上,被试者的步长和步频较小。
这表明,人体会根据台阶高度的变化,调整步态参数以适应不同的行走环境。
2. 步态稳定性:在上下不同高度的台阶时,被试者的步态稳定性也发生了变化。
在较低的台阶上,被试者的步态更加稳定,而在较高的台阶上,被试者的步态相对不稳定。
这可能是由于较高的台阶对平衡能力的要求更高,导致步态的不稳定性增加。
3. 步态调整:在上下不同高度的台阶时,被试者的步态调整方式也有所不同。
在上升台阶时,被试者会更多地利用腿部肌肉的力量进行推动;而在下降台阶时,被试者会更多地利用重力加速度进行控制。
这表明,人体会根据行走方向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步态调整策略。
讨论与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发现人体在行走过程中对不同高度台阶的适应能力和步态调整机制。
被试者在不同高度的台阶上行走时,会调整步长、步频和步态稳定性,以适应行走环境的变化。
运动医务监督教案
15分钟
思 考 题
1.什么是肉眼血尿?运动性血尿的发生原因及机理是什么?如何安排训练及如何预防?5分钟
2.不同类型中暑的各自发生原因及机理是什么?各种类型中暑的主要症状有何区别?在现场应该如何处理?如何预防中暑的发生?
3.运动猝死的常见原因是什么?有何特点?可以采取那些预防措施?
运动医务监督教案8
*如何设计运动负荷实验
*常用的心血管系统机能检查方法
*身体工作能力的评定方法
*无氧与有氧能力的评定方法
第一节运动负荷试验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动作是熟练掌握的
二、负荷方式容易重复
三、测量指标要可靠
第二节心血管机能检查
一、哈佛(Harword)台阶实验
二、改良哈佛台阶实验
三、改良联合机能实验
四、极限负荷和定量负荷运动实验
5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10分钟
30分钟
思 考 题
1.建立健康档案的重要性?5分钟
运动医务监督教案3
授课对象
社会体育专业(本科)
教材名称
运动医务监督编著:王琳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授课章节
第一节 建立健康档案(二)
第二节 运动医务监督方案的制定
教学目的
1.掌握:健康档案的建立及制定运动医务监督工作计划
教学难点
1.运动医务监督意识的养成
教学方法
讲授式+启发式+多媒体
教学内容
时间(2节课)
教
学
内
容
及
时
间
安
排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回顾
运动医务监督关联学科知识的回顾
绪 论
一、运动医务监督的定义
排球教案(通用7篇)
•••••••••••••••••排球教案(通用7篇)排球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排球教案(通用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排球教案篇1第一课时第二课时一、步伐练习1、并步与滑步2、交叉步3、跨步二、技术练习1、复习自传球2、双人对传练习3、四角传球练习三、游戏:传球接力方法:男、女生各排成二路纵队,前后间隔一臂距离,排头持一排球,经左(右)转向后传球,接球者经右(左)依次到最后,最后一人接球后快速前跑到排头,再向后传,最先到达终点队为胜。
单人原地自传球排球教案篇2教学内容:1、排球下手发球的复习2、短跑教学目标:领域目标——水平五运动参与:1、使学生参与到排球下手发球的练习中来。
2、让学生了解跑是日常生活、体育娱乐中最基本的一种活动能力,从而参与到跑的练习中来运动技能:1、通过对排球下手发球动作的复习,学生能在掌握的基础上提高技术,有90%的同学能够将球发过网。
2、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跑的技术,提高跑的能力。
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速度、耐力、灵敏及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培养勇敢、顽强、拼搏进取的精神教学重点:排球下手发球时的直臂击球教学难点:克服学生厌跑的心理障碍教学流程:一、课的导入:1、常规教学:(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服装、人数(2)师生问好(3)简单介绍本课的内容和要求(4)安排见习生要求:“静、齐、快”,精神饱满2、准备部分:(1)慢跑2圈(绕四个排球场的边线) (2)专门性准备活动:肩部——腰部——膝关节——手腕脚踝教法:(1)组织学生慢跑2圈(2)带领学生做专门性准备活动学法:(1)按教师要求慢跑2圈(2)听教师口令进行准备操的练习(3)充分拉开身体各部分肌肉、关节二、基本部分:(一)排球下手发球的复习教学步骤:(1)教师讲示排球下手发球的技术动作(2)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4)巩固排球下手发球技术教法:(1)讲解示范发球技术,提出注意点(2)分组练习,了解学生情况(3)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4)组织学生进行展示,给予评价(5)再次分组对发练习(6)教师巡回指导(7)教师小结学法:(1)认真观察教师示范动作(2)分组进行对发练习(3)及时纠正错误动作(4)个别同学展示,学生相互学习(5)积极参与,进行自评、互评,共同进步(6)小结(二)100M跑教学步骤:(1)讲解跑的技术动作及基本姿势(2)组织学生进行100M跑(3)评价与小结标志物教法:(1)讲解跑的技术动作、注意点(2)组织学生进行100M跑(2组)(定时间不定具体路程的形式,时间规定18’)(3)语言鼓励学生认真完成(4)评价与小结学法:(1)认真听教师讲解,明确目的(2)认真完成100M跑练习(2组)(3)同伴间相互鼓励、评价(4)学生小结三、结束部分:1、整队集合2、放松操3、师生再见4、回收器材四、场地器材:排球30个排球场4个排球教案篇3指导思想:在当前体育新课改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能力是课改教学的需要,也是体现主体性教学的一种现代教学思想。
台阶1
性格
读懂人物
我认为父亲是个______的人?因为_______
敢想敢做、坚韧不拔、吃苦耐劳 朴实厚道、和善谦卑、倔强
请以“台阶是父亲的--”来谈谈
• 台阶是父亲的理想 • 台阶是父亲的心灵沉重负担 • 台阶是父亲的催老剂 • 台阶是父亲的自尊 •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台阶是父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李 森 祥
凹( āo ) 凼(dàng) 硌 ( gè ) 涎( xián)水 揩(kāi ) 嘎 ( gā ) 筹(chóu)划 黏(nián) 撬 (qiào ) 尴尬 ( ɡān ’gà) 过瘾( yǐn ) 唿( hū )嗒 熬 ( áo )住 憋( biē )住 门槛( kǎn ) 微不足道: 微小而不值一提。 大庭广众: 很多的公开场合 。
小结 : 从凄楚、辛酸中走来的父辈,可能
他们的愿望、追求,在儿子的眼里,不 是耀眼、精彩的。但却是实实在在的, 他们血管中流淌着的那份坚韧不拔、拼 命硬干的生命因子,恰是撑托事业辉煌 的砥柱。让我们从心底祈愿,造好了新 屋、砌上了九级台阶的劳苦的父辈们能 尽享这份收获和喜悦,感谢父亲!
同:
都是表现父亲的文章, 都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
《背影》 抓住“背影”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突出了父亲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给人
异:
深刻的印象,让人强烈地感受父爱。
《台阶》 围绕“台阶”命题立意,组织材料,
建房这个一了父亲对社会地位的追求,
突出了父亲希望受人尊重的思想性格。
; 龙虾电竞 ;
读出自己
想想你的父 亲,学完这篇文 章,你一定有许 多话想对你的父 亲说,请用笔记 下你最想对你父 亲说的话!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能教学设计思路--以《小板凳体能练习》一课为例
刘菲中山市石岐中心小学,广东中山528403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何构建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体能教学方式,是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探索体能教学设计思路,以《小板凳体能练习》课例为例,解析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能教学设计新思路。
关键词小学体育;核心素养;体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能教学设计思路——以《小板凳体能练习》一课为例《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重点强调要把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作为体育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学科核心素养引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
如何构建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体能教学方式,是一线教师关心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小板凳体能练习》的教学实践,探索体能教学方式的新路径。
一、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意涵“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这一概念在2018年1月颁布的《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版)》)中正式提出。
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它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渐形成的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具体包括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虽然从理解的角度将3个学科核心素养分开来进行描述,但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的特征,在体能教学实践中不能把三者割裂开来进行教学,应把它们作为有机联系的整体贯穿于教学实践的全过程,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体育品德3方面学科核心素养的协调和全面发展。
二、《小板凳体能练习》的课例分析小板凳体能练习采用的是国家体质检测中台阶实验的动作要领,只是课堂中用小板凳作者简介:刘菲(1987-),男,湖北武汉人,小学一级教师,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教学。
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1228教学设计代替了木箱,学生用两拍踏上板凳再用两拍踏下板凳,四拍一个完整动作。
2024年辽宁省高考物理适应性训练(四)提优训练版
一、单选题1. 如图所示,一梯子的下端放置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上端靠在摩擦力可不计的竖直墙上.一人从梯子下端沿梯子缓慢向上爬的过程中(梯子始终保持静止不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梯子对地面的弹力变小B .竖直墙对梯子的弹力不变C .梯子对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减小D .水平地面对梯子的作用力大小逐渐增大2. 双缝干涉实验装置的截面图如图所示。
光源S 到S 1、S 2的距离相等,O 点为S 1、S 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
光源S 发出的波长为的光,经S 1出射后垂直穿过玻璃片传播到O 点,经S 2出射后直接传播到O 点,由S 1到O 点与由S 2到O 点,光传播的时间差为。
玻璃片厚度为10,玻璃对该波长光的折射率为1.5,空气中光速为c,不计光在玻璃片内的反射。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B.C.D.3. 在公园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玩的一种游戏——“套圈”,如图所示是“套圈”游戏的场景.假设某小孩和大人从同一条竖直线上距离地面的不同高度处分别水平抛出两个小圆环大人抛出圆环时的高度为小孩抛出圆环高度的倍,结果恰好都套中地面上同一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则大人和小孩所抛出的圆环A .运动时间之比为9︰4B .速度变化率之比为4︰9C .水平初速度之比为2︰3D .落地时速度之比为3︰24. 真空中某静电场,虚线表示等势面,各等势面电势的值如图所示,一带电粒子只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图中的实线从A 经过B 运动到C ,BC 两点位于同一等势面上,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带电粒子在A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C 点的电势能B .A 点电场强度大于B 点电场强度2024年辽宁省高考物理适应性训练(四)提优训练版二、多选题C .带电粒子从A 经过B 运动到C 的过程中动能先增大再减小D .带电粒子从A 到C 电场力所做的功等于从A 到B 电场力做的功5. 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某实验小组在升降机水平地面上利用压敏电阻设计了判断升降机运动状态的装置。
台阶式实验报告
台阶式实验报告
《台阶式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通过台阶式实验,探究不同高度的台阶对人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材料:一段长约10米的楼梯,高度分别为10厘米、15厘米、20厘米的
台阶。
实验过程:首先,我们在楼梯上标出了不同高度的台阶,然后邀请了10名年龄相仿的志愿者参与实验。
志愿者们分别从楼梯的底部开始,以自己最舒适的速
度上楼,每个人分别测试了10厘米、15厘米和20厘米高度的台阶。
我们记录了每个人上楼所用的时间,并观察了他们的步态和呼吸情况。
实验结果: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
首先,上10
厘米高度的台阶时,志愿者们的步伐轻松自如,呼吸平稳,上楼的速度较快。
而当上到15厘米和20厘米高度的台阶时,他们的步伐明显变得吃力,呼吸急促,上楼的速度也明显减慢。
有的志愿者甚至在上20厘米高度的台阶时出现了腿部疲劳的情况。
实验结论:通过台阶式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个明显的结论:台阶的高度对人体
运动有着明显的影响。
台阶越高,上楼的难度越大,运动的消耗也越大。
因此,在设计楼梯时,应该考虑到人体的运动特点,合理设置台阶的高度,以提高上
楼的舒适度和效率。
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不仅对台阶的高度对人体运动的影响有了更深入的
了解,也为今后的楼梯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
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束部分
5
1、整队集合成体操队形散开做放松运动。
2、总结本课内容。宣布下节课内容。
3、师生再见
1、组织队形同上
2、教师用口令指导放松练习。
课后反思
要求:队形不乱、不准岔队、掉队、跑的过程中不准推、拉、绊他人脚步,跑的过程中必须有小步跑、高抬腿、趴地跑、车轮式跑法等。
组织:队形同上(图示一)
要求:1、学生听口令练习。
2、体育委员领操。
3、各位同学广播操必须会做,85%的标准。
组织:6列横队听口令练习,2345排蹲下,教师示范,讲解动作要领。
1×××××××××
2×××××××××
3×××××××××
▲
4+ + + + + + + + + +
5+ + + + + + + + + +
6+ + + + + + + + + + ×--男学生
+--女学生
○ ○—体委
▲--教师
教法:
1、教师讲解上下台阶动作要领及要求并示范。
2、教师用口令指挥学生平地进行练习。
要求:1、认真听教师讲解动作要领及要求,集中注意力练习。
+ + + + + + + + + + ×--男学生
+--女学生
○ ○—体委
▲ ▲--教师
教法:
1、声音宏亮 2、精神饱满
3、注重仪表 4、语言亲切
要求:快、静、齐
准
备
部
分
基
本
部
分
15
20
1、绕操场慢跑女2圈男3圈,男生在前女在后,体育委员带队。
2、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舞动青春》
测试方法:受试者自然站立在台阶前方,做好准备。测试人员按教师口令节奏开始进行上下台阶运动。
复习《舞动青春广播操》及台阶实验
学校:铜仁市第二中学任课教师:何通平课时:4个课时
班级
初三年级(1)(6)(7)(10)(17)(18)
时间
2012年9月11-14日
教学内容
复习《舞动青春广播操》及台阶实验
教
学
目
标
1、认知目标:通过台阶实验,使学生掌握上下台阶的节奏。
2、技能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能体会上下台阶的方法,培养协调能力。
当喊道“1”时,一只脚踏上台阶;“2”时,另一只脚踏上台阶,双腿伸直,呈站立姿势;“3”时,先踏上台阶的脚下台阶;“4”时,另一只脚下台阶。持续运动3分钟。3分钟后后,受试者结束上下台阶运动,立刻静坐。
同学交叉测量: 记录运动时间、运动后第1分钟末、第2分钟末、第3分钟末30秒脉搏。
注意事项:
1.心脏功能不良或患有心脏疾病者,不能进行此项测试。
2.受试者在测试前不得从事任何剧烈活动。
3.受试者在每次登上台阶时,腿必须伸直,膝关节不得弯曲。
4.受试者必须严格按照提示音的节奏完成上下台阶运动。
5.测试人员在仪器测量脉搏时,应经常用手指触压桡动脉搏动,与试验仪进行对比,如果10次脉搏相差超过2次,可视为仪器不准,及时改用人工的方法测量脉搏。
组织: 一列纵队慢跑,
课的部分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学组织与要求
开
始
部
分
5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向老师报告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4.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 ×××××××××
×××××××××
×××××××××
+ + + + + + + + + + 图示一
+ + + + + + + + + +
(2).通过学生在台阶实验中主动设计、创造的练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有氧运动的练习,使学生在节奏和乐感方面有一定的提高。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上下台阶的方法和节奏。
教学难点
学生的生体素质较差缺乏耐力,上下膝关节部分弯曲。
教学方法与教具
男女分组教学、台阶40CM、女生35CM 节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