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PPT
来达到治疗局部疾病的目的。
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要依据患者的具 体病情进行辨证施治,针对不同的 证型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综合治疗
中医治疗颈椎病采用综合治疗的方 法,包括中药内服、外敷、针灸、 推拿等手段,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03
中医康复治疗方法
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
通过刺激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拔罐治疗
拔罐治疗
通过负压吸附作用,促进 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 紧张和疼痛。
拔罐方式
包括火罐、气罐等,根据 病情选择合适的方式。
注意事项
拔罐治疗需由专业医师操 作,避免自行操作,以免 误伤经络。
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患者体质和病情,开具中药汤剂 或中成药,调理身体,缓解症状。
中药种类
注意事项
中药治疗需由专业医师开具处方,患 者需遵医嘱服药,不可自行更改药方 或停药。
行复查和康复训练。
THANKS
感谢观看
评估指标
通过患者自评量表和医生评估量表进行评价,分 数越高,治疗效果越好。
经验教训总结
中医治疗颈椎病需个体化
0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治疗方案,注重个体化治疗。
综合治疗优势明显
02
采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如推拿、针灸、拔罐等,可提高治疗
效果。
长期预防管理
03
பைடு நூலகம்
颈椎病需长期预防管理,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
02 气滞血瘀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痛有定处,伴有舌质紫暗、脉 涩等症状,治疗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
03 肝肾亏虚型
表现为颈项疼痛,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等症 状,治疗以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为主。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PPT课件

教学方法

1.
学法
复述法:帮助学生加深重点知识记忆。 模仿学习法:调动学生思考积极性,激 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知识树形结构法:帮助学生寻找记忆规 律,利于复习总结。
2.
3.
内容及时间分配
概述: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
颈椎管或椎间孔狭窄,压迫颈部脊髓、 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疾病。 病因:劳损、外伤、老化、先天畸形、 不正确的治疗及锻炼。
2分钟
内容及时间分配
颈椎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神经根型: 脊髓型: 椎动脉型: 交感神经型: 混合型:
5分钟
内容及时间分配
康复评定 一般状况评定 (肌力、感觉、ADL能力评定等) 专项评定 (上、下肢运动功能、感觉、膀胱功能)
6分钟
内容及时间分配
康复治疗护理措施: 一. 心理康复护理 二. 牵引治疗 三. 物理治疗 四. 手法治疗 五. 运动疗法 六. 中医治疗 七. 手术治疗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教材说明


本次授课内容: 《康复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版 第五章 第六节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教学对象:护理系本科生
参考教材:《康复护理》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材说明

1.
教学地位与作用
本病为康复科常见多发病,学好本章节 为今后学习其他疾病康复打下基础。 颈椎病发病率较高,约为10%,学好本 节课对于以后从事护理工作有很大帮助。
教材说明

教学重点:
颈椎病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教育

教学难点:
颈椎病分型及临床表现
教学方法

1.
2. 3. 4.
教法(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颈椎康复讲座》ppt课件

《颈椎康复讲座》ppt课件
当颈部肌肉出现劳损的时候,最容易引起颈肩部疼痛。
17
三、病 理
关节退变:椎间盘、钩椎关节及关节突关节的退变是一种 随年龄增长而进行的长期病理过程,首先发生在活动度最 大的C5-6椎间盘,颈椎日常或过度劳累是椎间关节产生损 伤,加速退变过程。骨质增生、关节突关节退变性关节病 随之发生。
骨质增生:椎体后缘增生及椎间盘突出可压迫硬脊膜、脊 髓前动脉、脊髓及神经根、根动脉、椎动脉及伴行的交感 神经。节段性不稳定等容易因劳损使椎间关节产生创伤性 关节炎,加重骨性压迫。
疼痛和麻木可呈发作性,也可呈持续性。 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颈部的位置和姿势相关。 颈部活动、咳嗽、打喷嚏、用力深呼吸症状加重。 晚期可出现肌肉萎缩。
24
(二)神经根型颈椎病 (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
2、体征
颈部僵直、活动受限。 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
30-40岁女性多见
20
(一)软组织型颈椎病
1、症状
主要表现为颈项强直、 疼痛、整个肩背疼痛发 僵,约半数患者颈部活 动受限或强迫体位,少 数患者出现反射性肩臂 及手的疼痛、麻胀,颈 部活动时可闻关节响声。 咳嗽或打喷嚏时症状不 加重。
21
(一)软组织型颈椎病
2、临床检查
颈部活动度受限 椎旁肌、T1-7椎旁肌或斜方肌、胸
一般颈椎病体征 旋颈诱发试验(+) 颈提拔试验、压颈试验(+) X片、MRI
椎管狭窄(斜位片)、椎体不稳、 椎间盘病变等;
TCD DSA
37
(五)交感型颈椎病
该型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导致颈椎出现节段性 不稳定,从而对颈部的交感神经节以及颈椎周围的交感 神经末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ppt课件

ppt课件
8
二、发病机制
主要因为颈椎间盘和颈椎及其附属结构的 退行性改变引起。颈椎活动度大,稳定性 相对较弱,加以活动频繁并常因长期维持 固定姿位,容易发生退行性改变。
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2.椎体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 3.椎管狭窄 4.血管因素及化学因素
ppt课件 9
1.椎间盘退行性改变
• 颈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一般在30岁以后即 开始。髓核脱水变薄,椎间隙变狭,使纤 维环及周围韧带变松弛,颈椎稳定性减弱, 更易进一步劳损及退行性变。纤维环变性 及椎间隙狭窄使椎间盘易于向后及侧方突 出。C4-5,C5-6椎间活动度最大,应力也 最集中,最易受损伤。
颈椎病的中医康复治疗
ppt课件
1
概述
• 颈椎病(cervical syndrome)是因颈椎、 颈椎间盘、韧带退行性改变,导致颈椎失 稳、压迫邻近组织结构如脊神经根、脊髓、 椎动脉、交感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 其发病率据报道在1.7%-17.6%,40岁至60 岁为高发年龄,我国普查报告在成年人中 占10%-15%。
ppt课件
2
一、中医学病因病理
(一)病因与外伤、劳损、感受风寒湿邪和肝 肾亏损有关。 (二)病理变化涉及脏腑、经络、气血等。 1.退行性改变 2.肝肾精气不足 3.劳损 4.风寒湿邪 5.外伤及手法治疗
ppt课件 3
1.退行性改变
《内经· 上古天真论》云:“丈夫一八肾气实, 齿更发长……五八肾气衰,发齿堕槁…… 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说明人体随着 年龄的增长,全身脏腑器官、骨骼、肌肉、 关节等进入逐渐衰退的过程。人到五八肾 气衰之后,骨与关节发生退行性改变,就 会出现筋骨疾病,“筋不能动”。
ppt课件 17
2.痹 证 型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颈椎病的中医治疗》PPT课件

整理课件ppt
21
2、腹针为主取穴法
腹针理论认为,腹部以神阙为核心存 在着两个调控全身的经络系统,其主要取 穴方法有3种:循经取穴法、定位取穴法和 八廓取穴法。腹针治疗颈椎病主穴由中脘、 关元组成,配穴由商曲、滑肉门、气穴等组 成。
整理课件ppt
22
3、耳针疗法
耳针是指用针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来
防治疾病的方法。采用王不留行贴压颈椎、 神门、肝、肾,随症配压其他耳穴,并同时针 刺双侧大杼、天柱、风池、病变部位颈部 夹脊穴。
整理课件ppt
3
三、诊 断
一般诊断原则:
(1)具有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 显示颈椎间盘或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可 以确诊;
(2)具有颈椎病的典型临床表现,而影像学 检查未见异常,应排除其他疾患后方可诊 断为颈椎病;
(3)仅有影像学检查所见的颈椎退行性改变, 而无临床表现者,不宜诊断为颈椎病。
肘、腕管综合征、肩周炎等)。
整理课件ppt
6(Βιβλιοθήκη )脊髓型具有颈脊髓损害的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显示椎管狭窄,颈椎退行性改 变;
应除外肌萎缩侧索硬化、椎管内肿瘤、末 梢神经炎等其他疾病。
整理课件ppt
7
(四)椎动脉型
颈性眩晕,可有猝倒史; 旋颈征阳性; X 线片有异常所见; 多伴交感神经症状; 应除外眼源性、耳源性眩晕; 除外椎动脉 V1,V2段供血不全、神经官能
• 治法:活血化瘀,祛痰通络。
• 方剂:身痛逐瘀汤
整理课件ppt
12
3、湿火流筋
• 症状:颈肩臂胀痛酸麻,伴口苦,咽干, 渴不欲饮,肢体烦热,面目红赤,小便短 赤,大便不爽,或者里急后重,舌质淡红, 苔黄腻,脉弦或滑数。

颈椎病中医护理医学PPT

颈椎病中医护理医学PPT

护理:疾病发作、症状明显时,绝对卧床休息;注意颈部不
可过分屈伸或旋转活动,防止眩晕而猝倒;饮食给予健脾开
胃之品。
20
护理措施
(5)交感神经型:主要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眼睑无力,视 力模糊,瞳孔扩大,眼窝胀痛,流泪,头疼,偏头疼,头晕,枕颈 痛,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前区痛, 血压增高,四肢凉或手指发红 发热,一侧肢体多汗或少汗等。中医辨证分为四型:肝阳偏亢型, 治宜养阴通络、平肝潜阳;血虚精亏型,治宜温阳益气,养血填精; 痰湿内阻型,治宜健脾畅中,祛湿化痰;心阳闭阻型,治宜温阳散 结,行气祛痰;气滞血瘀型,治宜疏肝行气,活血通络。
①对急性期的病人应加强观察疾病的症状和体征,了解 病变的部位、受压组织及压迫的轻重等。
②在应用颈托时,须观察症状缓解情况,症状缓解消失 一段时间后,应减少使用时间。
12
护理措施
3、情志护理:应针对病人不同的心理,做好 安慰解释工作,使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体位与安①保全持:良好的睡卧姿势,枕头不宜过软、过硬,
护理:注意有无头痛及瞳孔、心率、心律、血压、肢温的
变化等,加强巡视,以防发生意外;饮食忌肥甘厚腻之品。
21
健康指导
1.避免颈部受凉,注意体位,避免长时间伏案工作。 2.注意颈部保暖,避免外感风寒。 3.睡眠时,枕头高低要适中,不可过软,不宜使用高枕。
4.指导病人做颈椎操时,速度不宜过快,在 急性期不宜进行功能训练。
1
概述 [1]颈椎病(项痹): 是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 所致脊髓、神经、血管损害而表现得相应症状和体 征。 [2]好发年龄: 多在中年以上 [3]好发部位: C5-6、C4-5、C6-7 2
病1.颈因椎的退行性变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ppt课件

颈椎病的康复护理  ppt课件

中医疗法 包括按摩推拿疗法、针灸疗法等。
ppt课件
6
护理
(一)主要护理问题
(二)康复护理目标
(三)康复护理措施
ppt课件
7
主要护理问题
舒适的改变 与疼痛、颈部活动有关。
自理能力下降 与神经根、脊髓受压程度有关。
焦虑/恐惧 与担心预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 跌倒的危险 与椎动脉受压程度、快速扭转头部有关。 相关知识缺乏
(1)坐位工作应尽量避免驼背、低头,不要伏在桌子上写字,看书时不 要过分低头,尽量将书和眼睛保持平行(有可能应做一个20º--30 °的 斜板放书。 (2)看书、写字、使用计算机、开车等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工作5060分钟,做1-2分钟头颈部活动或改变姿势。 (3)行走要挺胸抬头,两眼平视前方,坐要坐直,不要躺在床上看书, 因在床上看书很难保持正确姿势。
头手相抗
翘首望月 双手托天
双手交叉紧贴后颈部,用力顶头颈,头颈向后用力,互相
抵抗5次 头用力左旋,并尽量后仰,眼看左上方5秒,复原再反方向 5秒 双手上举过头,掌心向上,仰视手背5秒
ppt课件 16
健康宣教
(一)保持正确的姿势
(二)避免诱发因素 (三)防止外伤 (四)家庭牵引指导
ppt课件
17
保持正确的姿势
夜间疼痛护理技术
S-E-T技术(悬吊运动疗法)现临床广泛应 用于颈椎病患者。该技术时从挪威发展起来的一项针 对神经肌肉骨骼系统问题的治疗技术,需要在特殊设 计的悬吊训练设备上完成。 S-E-T的训练不仅可以
S-E-T技术
ppt课件 28
快速地缓解症状(一般情况可以在一次治疗结束时获 得明显的症状缓解),而且可以明显减少后期复发加 重的机会;不仅适用于体弱的老年人,而且运用于健 壮的运动员的训练,是一项非常好的治疗技术和训练 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推拿和按摩:脊髓型颈椎病忌用此法。每 日2次,每次20-30分钟 围领及颈托 物理治治疗:热疗、磁疗


药物治疗: 非甾体类消炎止痛药,扩血管药,神经 营养药物,解痉类药物; 注射疗法: 局部痛点封闭,颈段硬膜外腔封闭疗法和 星状神经节阻滞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 对诊断明确、经非手术疗法无效、 反复发作、压迫症状进行性加重,尤其是 脊髓型颈椎病者,应考虑手术治疗。颈椎 病的手术有前路手术、前外侧手术及后路 手术。
旋转摆动


⑷针刺治疗: 体针疗法 电针治疗 水针治疗
5.3 其他康复治疗: ⑴、牵引疗法:
颈椎牵引治疗 颈牵必须掌握牵引力的方向、 重量和牵引时间三大要素。




1、左 右旋转:取站位或坐位,头轮流向左下方、右下 方旋转,动作要缓慢,当转至最大限度时, 停留 3-5 秒,使肌肉和韧带等组织受到充分牵拉,左右各旋转 10 次。 2、伸颈拔背:体位同上。两肩放松下垂,同时,颈部 尽量上升,似用头顶球,持续 3-5 秒, 重复 10 次 。 3、提肩缩颈:取站位,肩部放松自然向上提,同时颈 部向下缩,停留 3-5 秒,再自然放松, 重复 10 次。 4、 肩部放松: 取站位, 患者双上肢自然放松, 肩 部自然向前停留 3-5 秒, 中间停顿再向后扩。 5、左、右侧颈部活动:患者站立。两手叉腰,头部向 左、右两个方向侧偏。
二、病因病机:
1、颈椎退行性改变: u椎间盘变性 v椎间盘边缘的变性 w颈椎其他部位的退变 2、慢性劳损 : u睡眠姿势不良 v不良的生活习惯 w工作姿势不良
珑抬头 颈椎牵引器
3、头颈部的外伤: u直接暴力 v间接暴力对颈椎及周围结构的损伤 w暴力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x前纵韧带撕裂 y一过性颈椎脱位 4、颈部炎症: 5、发育性颈椎追椎管狭窄:

⑵针灸治疗:
颈型、神经根型用泻法,其余用补法 取穴: 夹脊穴、风池、大椎、肩髃、曲池、 外关、足三里、绝骨、身柱、肾俞、 环跳、肩井、天宗、 阳池、中渚、阿是穴

⑶推拿治疗: 手法大致分为三类: u为传统的按摩、推拿手法; 舒筋、通络、理筋 v为旋转复位手法; w为关节松动术。

棘突垂直滑动
三、临床表现:
颈椎病 分型
颈型 颈椎病
神经根型 颈椎病
脊髓型 颈椎病
椎动脉型 颈椎病
交感型 颈椎病
1、颈型



以某一块肌肉不舒服为主,并压迫神经、 血管为软组织病变。 颈部肌肉出现紧张性疼痛,或 反复出现 落枕现象。 颈夹肌、半棘肌、斜方肌等肌张力增高 或有压痛、颈部前屈、旋转幅度减小。
2 神经根型:



颈5以上节段病变者可见颈肩疼痛或颈枕部 感觉障碍; 多由椎体侧后方,后关节前缘或钩椎关节 后方增生,椎间孔变小所致。 颈5以下者为颈僵,颈部活动受限,有一侧 或两侧颈、肩、臂放射痛,并伴有手指麻 木、肢冷,上肢发沉、无力,持物坠落。
3 、 脊髓型:


多由椎体后缘增生,使椎管前后径变窄,压 迫颈脊髓所致。 上肢或下肢,一侧或两侧的麻木,酸软无力, 甚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不全性痉挛瘫痪,如 活动不便,步态笨拙,走路不稳,以至卧床 不起; 甚至有呼吸困难,四肢肌张力高,膝反射亢 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

v手术治疗:
术前片 术后片
5.2 中医治疗: ⑴中药治疗: u根据辨证分型选药 风寒湿型:葛根汤加减 气虚血瘀:补中益气汤加减 肾精不足:左归丸加减 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肝肾亏损:虎潜丸加减

v单味药:
川芎嗪、丹参、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注射…


w中成药: 颈复康冲剂… x中药外敷(鹅透膏、草乌散等)
6、先天性畸形: u先天性椎体融合 v棘突畸形 w颈肋和第7颈椎横突肥大 7、中医病因病机:
小结:
内因 颈部先天性骨关节结构 畸形,椎管狭窄,糖尿病 外因 颈部急慢性损伤、风寒侵 袭、环境潮湿,姿势不良等 颈 椎 病
继发因素 颈椎骨关节的退行性变、椎间盘突 出、关节囊松弛、韧带肥厚和骨化等
颈 椎 病 的中医康复治疗与护理
一、定义: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 继发性骨性病理改变累及周围神经根、椎 动脉、脊髓、交感神经等组织结构,并出 现相应的临床症状者。
颈椎退行性及其继发性改变是颈椎病的发 病基础。

颈椎的解剖结构

颈椎位于人体颈部,是脊柱的重要组成部分。

颈椎共有七个组成,除颈1、颈2外,其他颈椎之间都 夹有一个椎间盘,加上颈7、胸1之间的椎间盘,颈椎共有 6个椎间盘。每个颈椎都由椎体和椎弓两部分组成。椎体 呈椭圆形的柱状体,与椎体相连的是椎弓,二者共同形成 椎孔。所有的椎孔相连就构成了椎管,脊髓就容纳其中。 椎弓根的上下缘各有一个凹陷,医学上称之为切迹。上下 切迹相对形成了椎间孔,颈神经根就从此发。
四、诊断:


1、放射学检查: (X线、CT、MRI) 2、根据症状诊断:
钩椎 关节
常见颈椎病X线片表现

3、特殊检查: 常用特殊检查方法:

压顶试验

叩顶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 椎间孔挤压试验


压顶试验
叩顶试验
臂丛神经牵拉实验
五、治疗:
5.1 西医临床治疗: u非手术治疗:原则是祛除压迫因素,消炎 止痛,恢复颈椎的稳定性。可根据病情选 择适宜的方法。 颌枕带牵引:脊髓型颈椎病不宜采用此法。 方法:坐或卧位,牵引重量2-6公斤每日1-2 次,每次1小时,无不适可牵6-8小时,2周 一疗程
4、椎动脉型:


本型多由钩椎关节侧方增生,使椎动脉 受到压迫所致。 多表现为颈肩痛或颈枕痛,头晕、恶心、 呕吐,位置性眩晕,猝倒,持物落地, 耳鸣、耳聋,视物不清等症状,可因头 部转动或侧弯到某一位置而诱发加重。
5 、 交感神经型:



本型多由后关节增生伴半脱位对颈部的 交感神经节以及颈椎周围的交感神经末 梢造成刺激,产生交感神经功能紊乱。 可见枕部痛、头沉、头晕或偏头痛,心 慌、胸闷、肢凉、肤温低或手足发热, 四肢酸胀,一般无上肢放射痛或麻木感 6、混合型: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症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