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阅读指导之词版块
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精讲精练中考古诗鉴赏知识梳理结构技巧(精美课件全国通用)
结构技巧
2.诗歌的尾联在谋篇布局方面
例
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题
渡百里湖
解
查慎行
析
湖面宽千顷,湖流浅半篙。
远帆如不动,原树竞相高。
岁已占秋旱,民犹望雨膏。
涸鳞①如可活,吾敢畏波涛?
[注]①涸鳞:比喻处于窘困境 地、亟待救援的百姓。
【答案示例】 卒章显志。 诗歌前三联描写了湖面 宽阔,湖水较浅,船行 速度缓慢,岸边的树木 越显高大,百姓在盼望 下雨的情景。最后一联 则直接抒发了作者忧国 忧民的情怀,只要能让 百姓得到雨水缓解旱情, 即使自己渡湖时遇到风 浪也在所不惜。
以景结情 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言尽
【例】
而意犹未尽。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这首诗前三句均就乐声抒情,结尾句则以景结情。仿佛在仿佛 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 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 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
结构技巧
照应
【例】
照应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应。恰 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本诗中的“日暮”“苍山远”“天寒”、“白雪”都能 照应诗题中的“宿”;诗中的“天寒”“风雪”“白” 都能照应诗题中的“逢雪”;诗中的“闻犬吠”“夜归 人”都能照应诗题中的“芙蓉山主人”。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景后情,融为一体。
结构技巧
先情后景 下笔即写情,而后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情感。
中考语文专题讲解:古诗词整体阅读
中考语文专题讲解:古诗词整体阅读知识精讲:一、要点梳理古诗词是许多学生的启蒙老师,古诗词诵读鉴赏也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把握作品的形象、品味作品的语言、感受作品的思想情感,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鉴赏在中考中单独成题,分值一般在6-10分之间,主要考查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与作者情感。
(一)古代诗歌常识1.古代诗歌的分类(按体裁分)(二)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就是通过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与涵义,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和诗歌的社会意义。
1.一般意象意象,就是诗人心中的物象,而这个物象是寄托了作者主观情感的。
因此,在诗词中根据情感的表达需求诗人会选取不同的物象。
表壮阔的:大江、长城、边关、飞流、瀑布、悬崖、高山、赤壁、塞外、大漠等。
表柔婉的:小桥、流水、香径、飞花、明月、闲云、细雨、杨柳、飞絮、桃花等。
表幽怨的:夜雨、闺房、蜡烛、玉楼、轻烟、孤灯、西楼、芭蕉、黄昏、珠帘等。
表忧愁的:秋雨、落木、寒鸦、斜阳、孤村、残荷、落花、丁香、悲风、飞燕等。
2.特殊意象诗歌的形象有时与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历史文化等各方面发生联系,被赋予某种特殊意义。
例如:“望月怀远”、“伤春悲秋”、“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梧桐细雨则凄楚悲凉”。
鸿雁——思乡、信使;杜鹃——薄命佳人、忧国志士,哀惋,至诚;鹧鸪——思乡,凄情;东篱——山尘脱俗之境;菊花——高洁品质;杨柳——依依离别;桃花——美人;鸟——自由;岁寒三友(松、竹、梅)——傲骨。
此外,分析诗歌形象应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鉴赏诗歌的语言1.熟记常用术语例如: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工丽、含蓄、质朴、自然、奔放等。
2.注意“诗眼”(“炼字”)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中运用通感手法,化视觉形象为听觉,把红杏在枝头盛开的情况点染得十分生动,“闹”字不仅有色,而且似乎有声,让读者仿佛看到了莺歌燕舞、繁花争艳的大好春光。
初三语文古诗词考点
初三语文古诗词考点
初三语文古诗词考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诗词作者及背景:对于每首古诗词,需要了解其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有助于理解诗词的主题和情感。
2、诗词内容:理解诗词的具体内容,包括字面意思和深层含义。
需要关注诗词中的意象、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以及这些手法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
3、诗词鉴赏:能够对诗词进行鉴赏和评价,包括诗词的艺术特色、风格、语言等方面。
需要了解古诗词的韵律、格律、对仗等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来鉴赏诗词。
4、诗词名句:掌握一些经典的古诗词名句,了解其含义和用法,能够在作文或其他场合恰当引用。
5、诗词主题:了解古诗词中常见的主题,如山水田园、边塞征战、离愁别绪、爱情婚姻等,能够对这些主题进行归纳和总结。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多阅读古诗词,了解不同作者和时期的作品风格,积累诗词名句,提高鉴赏能力。
同时,也可以结合历年中考真题进行练习,熟悉考试形式和题型,提高应试能力。
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重点
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重点
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重点古诗词的背诵和默写: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的重点包括《次北固山下》(王湾)、《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渡荆门送别》(李白)、《春望》(杜甫)等名篇。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诗词的背诵和默写,注意字音、字形、词语的含义和诗词的韵律、节奏等方面。
2. 古诗词的赏析和理解: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的赏析和理解是重点之一,包括对诗词的语言、意境、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的分析。
考生需要了解古诗词的基本特点和表现手法,理解诗词中的意象和寓意,掌握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景知识。
3. 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也是重点之一,要求考生能够理解古诗词的语言和情感,把握古诗词的主题和表现手法,领略古诗词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欣赏实践,提高自己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4. 古诗词的写作能力: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的写作能力也是重点之一,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目要求,运用古诗词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考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写作实践,掌握古诗词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总之,九年级中考语文古诗词的重点包括背诵、默写、赏析和理解、阅读和欣赏能力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
考生需要全面掌握这些知识点,注重平时的积累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古诗词水平和应试能力。
中考语文复习专题09诗词鉴赏(知识清单部编版)
专题9 中考复习之诗词鉴赏(知识清单)中考古诗词考查一般以课内和“课标”附录一推荐的古典诗词为主,重点考察唐诗宋词,以爱国诗、离愁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山水田园诗等题材的诗词为主。
通常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观点、态度等角度设问。
其中形象类、情感类赏析是命题的重点,也是命题热点,简单来说,就是景和情两个角度。
涉及到的主要考点有:描述诗歌画面、鉴赏诗歌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炼字(炼句)、分析语言风格和表达技巧、理解诗歌内容、分析主旨情感、赏析诗歌用典情况、与其他诗歌的比较阅读等。
一、古代诗歌分类古代诗歌包括诗、调、曲。
(一)诗1.按音律,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
古诗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传统。
源于《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真实地反古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如杜甫、白居易的诗。
源于《离骚》的浪漫主义传统,善于运用丰富的想泉和事乐的手法,重在行发主观感情,如李白的诗。
(二)词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它的特点是: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按字数不同可以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同或大致相同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或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或下片。
(三)曲曲又称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散曲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用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另外诗词还有各种流派之分:唐诗有山水田园诗派(如王维、孟浩然)、边塞诗派(如王昌龄、岑参)等;宋词有豪放派(如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如李清照)等。
二、理清古代诗歌题材三、古代诗歌特点中国古代诗歌是指上自《诗经》,下至清代许秋在内的诗歌作品。
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阅读专题八古代诗歌赏析讲解部分
梅花:常常是坚忍不拔㊁高风亮节的人格的象征ꎮ
菊花:常常是恬然自处㊁傲然不屈的品格的象征ꎮ
燕子:因结伴而成为爱情的象征ꎮ
杨柳:暗喻离别ꎬ表达送别者的依依惜别之情ꎮ
鸿雁:借以抒情ꎬ寄寓乡愁ꎻ代指书信ꎮ
������������������������������������������������������������������������
第 2 首㊀ 蒹㊀ 葭
(2016 年单篇考查)
原文 参考译文 赏析 写作手法: 以蒹葭起兴ꎬ 描绘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图ꎬ 为全诗 蒹葭苍苍 ① ꎬ白露为霜ꎮ 所谓伊人 ② ꎬ在水一方ꎮ 溯洄 ③ 从之ꎬ道阻 ④ 且长ꎮ 溯游 ⑤ 从之ꎬ宛 ⑥ 在水中央ꎮ 河边芦苇青苍苍ꎬ秋深露水结成霜ꎮ 我心中 日夜思念的人啊ꎬ就在河水那一方ꎮ 逆流而 上去追寻她ꎬ道路艰险又漫长ꎮ 顺流而下去 寻找她ꎬ好像在水的中央ꎮ 的惆怅之情ꎮ 感情的抒发渲染了凄清的气氛ꎬ 烘托了主人公追寻伊人而不得 内容: 三㊁ 四句交代了主人公所追慕的对象及其所在的地点ꎬ 可 见主人公思见心切㊁ 望穿秋水ꎻ 五㊁ 六句写男子逆流追寻时的困 境ꎻ七㊁八句描绘顺流追寻时的幻象ꎮ 由此ꎬ 主人公思见伊人而 不得的如痴如醉的形象跃然纸上ꎮ 的心情ꎮ 内容:描述了主人公追寻之路上的重重困难ꎬ突出了主人公急切 写作手法:用反复咏叹的手法ꎬ进一步写出了主人公追求伊人而 不得的惆怅之情ꎮ 炼字: 苍苍 萋萋 采采 把深秋凄凉的景象渲染得越来越 为霜 未晞 未已 的变
46 ㊀
专题八 ㊀ 古代诗歌赏析
93
第二部分 ㊀ 阅 ㊀ 读
清单一㊀ 课标 34 首古诗词曲主题类别
主题类别 篇目 1. 春望[2015 年与« 望岳» 对比考查] 3. 观刈麦(2011 版课标已删) 爱国忧民 4. 雁门太守行 5. 泊秦淮 7. 过零丁洋 6. 渔家傲������秋思 8. 山坡羊������潼关怀古 10. 使至塞上 感慨时运 思乡怀人 9. 己亥杂诗[2014 年单篇考查] 11. 行路难( 其一) 13. 相见欢 14. 浣溪沙 送别 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012 单篇节选考查] 主题类别 18. 观沧海 雄心壮志 篇目 19. 望岳[2015 年与« 春望» 对比考查] 20. 登飞来峰 21. 江城子������密州出猎 23. 次北固山下 24. 夜雨寄北 22.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5. 水调歌头[2011 年单篇考查] 27. 饮酒( 其五) 热爱自然 29. 钱塘湖春行 30. 游山西村 咏史 31. 赤壁 32. 关雎 爱情 34. 无题
部编版语文中考一轮复习古诗词阅读鉴赏指导课件
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 所言的“志”完善结合。例如:“梅花”是高洁品行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 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 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古诗词基本知识
不同的诗作题材
写景(抒情)诗 记事(咏怀)诗 咏史(怀古)诗 咏物(言志)诗 田园(山水)诗 边塞(征战)诗 ……
古诗词鉴赏策略
01 抓诗眼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 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 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 使诗歌生动形象,境域全出。
பைடு நூலகம்
古诗词鉴赏策略
分析各种表达技能
◆如斟酌方面的炼字、炼句、炼意。 ◆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 ◆选材方面的反衬。 ◆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 ◆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 ◆结构方面的对照。 ◆结构方面的设问与悬念。 ◆寓意方面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 借古抒怀、意在言外等等。
古诗词鉴赏策略
品味各种语言风格
古诗词鉴赏答题指点
1.【分析意象型】 提问方式: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意象。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 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完善结合。答题时 要注意“表层含义+深层含义”。
答题示例: 瀑布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古诗词阅读鉴赏指点
古诗词基本知识
01 古体诗(又称“古风”)
中考专题6古诗词赏析(考点清单)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考点大串讲(统编版)
专题06 古诗词赏析一、课标要求1.诵读古代诗词,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智慧,弘扬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二、考试内容考查内容有课内诗词,有课外诗词;其考查主要是“欣赏”,而不是鉴赏,考查主要在“理解”上: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什么感情?什么风格?字词有何妙处?比较……的异同?课内古诗词基本篇目: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李白)、《酬乐天扬州席上见赠》(刘禹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月夜忆舍弟》(杜甫)、《长沙过贾谊宅》(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商山早行》(温庭筠)、《咸阳城东楼》(许浑)、《无题》(李商隐)、《行香子(树绕村庄)》(秦观)、《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九年级下册:《渔家傲·秋思》(范仲淹)、《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满江红(小住京华)》(秋瑾)、《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陈与义)、《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辛弃疾)、《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纳兰性德)、《十五从军征》《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过零丁洋》(文天祥)、《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南安军》(文天祥)、《别云间》(夏完淳)、《山坡羊·骊山怀古》(张养浩)、《朝天子·咏喇叭》(王磐)三、考试题型常见的考查方向:1.把握内容,体会情感2.诵读语句,分析风格3.品味词语,赏析名句4.描述画面,分析意境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古诗词曲阅读是主要考查题型。
四、方法技巧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
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中考古诗词赏析指导
——陈毅《梅岭三章》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杨炯《从军行》
【应试知识储备】
(一) 常见题材类别 (二) 常见情感表述 (三) 常见意象内涵
【应试知识储备】(一)常见题材类别
1、写景诗 2、送别诗 3、田园诗 4、爱情诗 5、咏物言志诗 6、边塞征战诗 7、即事感怀诗
【应试知识储备】(一)常见题材类别
6、即事感怀诗
《春望》、《江城子 密州出猎》《酬乐 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过零丁洋》、 《己亥杂诗》、《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其长。溯游从之, 宛在水中央。
请写出此诗押韵的汉字。
【中考考点一览】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明确情感主旨 对词、句的理解 指出景物的特征 赏析字句的表达效果 分析艺术手法和风格 描绘画面 常见意象的内涵 朗读节奏 写出押韵的字 综合考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柳永《雨霖林》
圆月——思念、团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大雁——思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诗词阅读指导(九年级上册)
诗词阅读一、考点分析1.诗意理解。
诗意理解就是凭借自己的文言积累和试卷提供的注释,读懂每一句每一层每一节,就连标题、小序也不要放过。
对诗词中所写的景、物、情、理,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诗句的含义,一一弄清。
2.意境把握。
诗歌的意境,是作品中通过对寄托情感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等形象的描写,体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意境把握可以通过找景(描写了哪些景物)、绘景(描绘诗词中展现出来的情景画面)、品景(说说画面美在哪里,有何感受)来完成。
描述时要力求忠实于原诗,语言力求生动形象,有诗意。
4.写法品析。
诗词中字词的用法,各种修辞的运用,句法的作用,景与情、事与理的关系,全诗的结构特色,作品的艺术风格,等等,这些方面有些什么特点,为表现诗词的主旨起到怎样的作用。
5.情感体味。
情感是诗词的灵魂。
诗词中的情感,有的委婉缠绵,有的激昂澎湃,有的沉郁,有的张扬,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
诗词的情感与其主旨有着直接关系,把握住诗词的情感走向,有利于准确读懂其含义。
二、考点题型(一)、考查诗文的背诵积累与运用中考“考试目标”:正确默写必学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精彩语句;正确默写古代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句。
能够结合语境理解和运用名句。
古诗文默写题是中考语文的传统题型,它一直出现在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中,且占有一定的比例。
纵观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四种题型。
1、直接呈现型这是一种传统型的默写题。
它要求考生直接默写出指定的文句,其形式为给出上句写下句,或给出下句写上句。
例如:(2010年盐城中考题)①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
(《诗经》)②_________________,雪上空留马行处。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最京》)这类试题的难度较小,只要会背会写即能作答,属记诵考查的最低层次。
答题时注意不得多写、少写、错写或颠倒顺序。
2、理解赏析型这题型一般都给出要求,考生须根据要求作答。
考生不仅要熟悉识记默写的内容,还要对课文有较好的感知能力,要在对原文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回答。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指点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指点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内容感知,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做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不少已由客观题开始转向了主观题,多了一些鼓励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复习时应加强有效训练。
(一)鉴赏字词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冬天好冷啊,呆在家里很好哦!如果你也有一腔墨水想抒发,幻音教育网里有个博客征文比赛和百科竞赛,介绍给你们,另外还有卡通形象设计大赛,英语之星等比赛,奖金达1000多,那里将是你们发挥的殿堂哦,百度一下就行了,里面语文,数学,英语资源很丰富,有很多试题,有不懂的还可以在线解答,最主要的是里面知识很生动,讲解都很详细,还可以边玩小游戏边学习,介绍给大家!幻音教育!包括中小学教育,教案,教案,课件,辅导材料,试卷等资源下载,为学生提供在线成绩测试,成绩分析,在线竞赛等!也为教师和家长提供服务!记得保密哦!以上是我转载的精彩分析,好帖子大家分享嘛!!我也是fan(+﹏+)~狂晕(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
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及专用术语
中考复习之古诗词曲赏析及专用术语——语文阅读是语文学习的一大板块。
无论在考试还是在平日的积累中都非常重要,在升学考试中也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
为快速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店铺给大家整理了,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帮助。
中考诗词鉴赏题对策及专用术语一、语言层面王安石称诗歌之语言为“诗家语”,就是说诗的用语和其他文体用语不同,在中考的考查中,语言层面我们需要重点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动词: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关照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3.特殊词: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读者能很快找到它们。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2)拟声词:有些拟声词就属于叠词,因为其出现频率很高,特单列一条。
用途有一:使诗文更生动形象,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3)表颜色的词:这些词有时作谓语用,有时作定语用,有时作主语或宾语用。
但是作用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4.整体评估:对语言整体评估的重点是会用一些术语。
在诗词的风格上,词有豪放婉约之别,词曲又何尝不是。
但专用鉴赏术语有:激越高亢;清婉秀丽;用语华丽,极尽铺陈之能事;用语平易,含义隽永。
二、内容层面内容层面主要指从内容上把握鉴赏诗词,中考大纲要求同学们能把握诗文的大体意思和艺术手法,这说明在这道题上并不会出现一些艰涩难懂的作品。
所以,在内容上我们还是要“会抓点”、“会术语”。
1.注意景和情、物与情;景和人,物与人之间的关系:专用术语:(1)借景抒情(2)托物言志(3)感物伤怀(4)情景交融(5)以情驭景(6)以景显情2.注意诗词体裁上古今关系:专用术语:(1)借古伤今(2)借古讽今(3)今昔对比(4)怀古伤今3.特殊意象:有些事物本身具有特定象征意义,诗词中出现这些事物,我们要把这些特殊象征意义作优先考虑的鉴赏方向。
初中语文总复习古诗词阅读指导ppt课件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 情。
《春望》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深 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 情。(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
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
实战练兵
品味作者情感
从诗句入手,体会情感 从诗句入手 体会情感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 (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赏析诗歌语言
送你一个方法
技巧+效果 内容 情感 情感( 技巧 效果+内容 +情感(哲 效果 意境) 理,意境)
实战练兵
杜甫)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决战中考
同学们: 能读千赋则善赋 同学们: “能读千赋则善赋,能 能读千赋则善赋,
观千剑则晓剑” 观千剑则晓剑”,撇开 应试的功利目的 功利目的, 应试的功利目的,赏析 提升我们的 诗词对于提升我们的文 诗词对于提升我们的文 化品位和人文素养都大 化品位和人文素养都大 有裨益,正所谓“ 有裨益,正所谓“胸藏 万汇凭吞吐, 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 气自华” 气自华”
中考语文复习备考手册熟读篇三古诗文阅读指导
熟读三古诗文阅读指导第一讲古诗词曲赏析指导(一)知识梳理一、中国古典诗歌词: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词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以两宋成就最高。
二、诗歌的分类三、诗歌的体裁现代诗歌(1919年“五四创始”):新诗(即新体诗),以旧体诗形式反映现代生活的思想感情的诗四、古诗词曲内容分类及赏析要点(二)考点指津◆考点一分析诗词的形象【常见问法】1. 诗歌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2. 诗歌形象有什么特点?【解题技巧】1. 关注背景,知人论世。
2. 概括形象特点。
3. 体会写作意图,注意写作手法。
回答时应包括三个要点:什么形象;形象特点;形象意义。
◆考点二理解诗歌的意境【常见问法】1. 诗歌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 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 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知识放送】所谓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解题技巧】1. 描绘诗歌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画面。
描绘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要有诗意。
2.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表述,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
注意要恰当贴切地吻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般可表述为:愉悦、欢快、激动、沉痛、悲愤、哀伤,赞美之情、仰慕之情、惜别之情、依恋之情、豪迈之情等,但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如只答“表达了诗人哀伤之情”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
◆考点三把握诗词的主题(情感)【常见问法】1. 分析诗句的思想感情或内涵。
2.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
3. 概括诗歌的主题思想。
4. 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
5. 阐述诗歌所表达的观点、态度、主张。
【知识放送】评价思想内容,首先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古诗词阅读指导之词版块【导入语】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五千年来,多少文人墨客“各领风骚数百年”,写下了多少诗词佳句。
那些优美的诗词篇章就像一杯杯陈年佳酿,每一次品尝都让人心醉不已。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这个美丽的春天走进古诗词的天地,去品尝古人给我们带来的精神食粮,去感悟古人给我们带来的人生启迪。
【学习目标】1、熟悉中考词类阅读的题型,明确复习方向。
2、尝试收集词人的生平经历作为答题的依据。
3、找出答题过程中常见的失误,尝试着探究解题技巧。
4、能够把词专题的知识点牵引到古诗的赏析领域。
【学习重难点】明确词类复习方向,把握解题技巧。
【学习过程】一、考题回放1、请阅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回答问题。
(2004连云港中考题)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①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导引】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
他出生于一个有文化修养的家庭,生长在号称“百年无事”的北宋中叶。
青年时期的苏轼就具有广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多方面的艺术才能,为欧阳修所赞许。
但苏轼一生处于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因反对王安石实行打击豪强地主的新法,而被贬,出任杭州通判,转知密、徐、湖三洲。
被贬密州时,写下了世代相传的“中秋词”《水调歌头》,表现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也再现了他心胸旷达,毫无悲观的性格,以及《江城子·密州出猎》,表现了立功报国的愿望。
元丰二年(1709)苏轼因作诗讽刺新法(乌台诗案)被捕入狱,出狱后,责授黄州团练副使。
黄州是长江中游形势险要之地,武汉三镇即在它的西面,我国不少英雄人物曾经在这里开展军事上的斗争。
在祖国雄伟的江山和历史人物的激发下,他写出了一些著名的词篇,如《念奴娇·赤壁怀古》(表达为国建功立业的思想)、《浣溪沙》(表达对人生的乐观态度)。
此后,苏轼一贬再贬,从惠州直到遥远偏僻的儋州(今海南岛)。
1100年宋徽宗(赵佶)即位,他才遇赦北归,第二年死于常州。
在词方面,苏轼与辛弃疾齐名,他历来以“豪放”著称。
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胸怀,是苏词浪漫主义的基调。
【解题指导】①首先理解词的句意,这句词是说“两鬓添些白发,对我又有何妨”。
理解了词意,词作者的心境自然明了。
第二问的“言外之意”要结合词人所表达的愿望,这需把握词的主题思想,即“立功报国”的愿望,了解这一点答案自然得出。
②此种题型需把握整首词意,接着抓中心句,即“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句,这样就能把握词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了。
【答案示例】①此句表达了词人不服老的心境。
言外之意: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
②表达了词人渴望杀敌报国的思想感情。
【考点新探】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你认为这首词还可以设置怎样的题型,请试试看。
示例:“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句,运用了典故。
请你概述典故的内容,并说说苏轼借此想表达怎样的愿望?(设题角度:表达技巧。
参考答案:汉文帝时,云中郡守魏尚是抵御匈奴的良将,因上报杀敌数字较实际多六人,被消职。
冯唐向汉文帝提意见,认为处罚太重。
文帝接受了冯唐的意见,派他持节去赦免魏尚,恢复其云中郡守的职务。
苏轼借用这个典故,是拿魏尚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
)2、阅读辛弃疾《破阵子》这首词,回答问题。
(2006连云港中考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dì)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①“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②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导引】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是南宋词坛上成就最高的词人。
他的词气势豪放,感情沉郁,是我国文学史上豪放派词人的杰出代表之一。
辛弃疾出生在被金兵占领了十余年的地方,并在北方成长,曾出任过南宋的地方官。
现存的六百多首词,大部分是“抚时感事之作”,表达了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及当时人民要求祖国统一的愿望,如《破阵子》。
辛词的爱国思想与斗争精神同陆游诗的思想内容基本一致。
他还有些表现农村生活和其他题材的词作,如《西江月》,使他的创作具有多样性。
【解题指导】①首先同样要理解句意,特别是句中的关键词,如“八百里”,此处代指牛;“五十弦”代指乐器;其次抓住问题中的字眼“氛围”,扣住辛词豪放的风格,运用恰当的双音节词修饰,如“豪迈”等。
这样答案自然而出。
②解答此题需理解词意,抓关键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并从中提炼出主题即可。
若能了解词人的生平及词的风格就更利于总结答案。
【答案示例】①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酒、豪迈热情的军营生活氛围。
②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
壮志未酬的悲愤。
【考点新探】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你认为这首词还可以设置怎样的题型,请试试看。
示例:《破阵子》一词表达了作者抗敌报国、建功立业的宏大抱负,但最后却发出了“可怜白发生”的慨叹,这是为什么?(设题角度:考查作者的生平经历及当时的时代背景。
参考答案:诗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收复失地,统一国家。
但朝廷的腐败,使他理想难以实现。
自己已入暮年,心中不由涌起壮志难酬的悲情,由此在表达自己的宏大抱负后,最后却发出“可怜白发生”的慨叹。
)二、题型归纳1、依据考点,归纳题型。
①考查句意的理解。
②分析词中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2、请回顾自己做题的经验,补充中考词类赏析还会出现那些题型?①分析词的意境,如: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景致?②分析技巧,如从抒情方式、描写方法、修辞等角度考查。
③分析语言特色,如:这首词在语言上有何特色?④炼字,如某字历来被人称道,或你最欣赏词中哪一个字,请品味。
三、实践演习1、请阅读李煜的《相见欢》,回答问题。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①词的下片说“愁”是“剪不断,理还乱”的,你觉得作者这种写法的好处在哪里?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考点新探】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你认为这首词还可以设置怎样的题型,请试试看。
【导引】李煜(937-978),字重光,五代时南唐国主,世称李后主。
他工书、善画、洞晓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艺才能。
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溺于悲哀,这就是李后主的一生。
宋太祖开宝八年(975),金陵城陷,李煜肉袒出降,被封为“违命侯”。
从此,幽居在汴京的一座深院小楼,过着日日以泪洗面的凄凉寂寞的日子。
《相见欢》、《虞美人》就是写这种幽囚生活的愁苦滋味。
978年的七夕,被宋太宗派人毒死。
2、阅读范仲淹的《渔家傲》,回答问题。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笛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①“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思想感情?【考点新探】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你认为这首词还可以设置怎样的题型,请试试看。
【导引】范仲淹(989-1052),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希文,他出身贫寒,幼年丧父。
宋仁宗时,西夏国君李元昊屡次侵犯宋朝的边境。
宝元三年(1040)进攻延州(现在陕西省延安县),朝廷派范仲淹抵抗西夏。
范仲淹守边数年,号令严明,爱抚士卒,西夏人畏惧他,不敢侵犯边境,说范仲淹“胸中自有数万甲兵”,要谨慎些。
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西夏请和,范仲淹还朝,朝廷以他为枢密副使,又迁升参知政事。
后因遭保守派反对而被罢政。
他于庆历五年(1045)贬放邓州,以后还做过杭州、青州的太守,后在赴颍州任途中病死,死后谥文正。
范仲淹为秀才时,即以天下为己任,尝说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是怀有远大抱负的政治家,因此他的词大都即景抒怀,表达了开阔而深沉的意境。
他的《渔家傲》通过边塞的凄清景象表现边防将士忧国的深心,上承了唐人的边塞诗。
他喜欢以财物帮助人,知道别人有急难,一定要救济他,不考虑自己有无家用。
他做了高官以后,家中的生活依然像贫贱时候一样俭朴。
著有《范文正公集》。
3、阅读晏殊的《浣溪沙》,回答问题。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①“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句自古以来被人所称赞,请你说说这其中的缘由。
“无可奈何花落去”句是伤春,“似曾相识燕归来”是伤别。
总金额;两句融合全篇,将景物与人事紧密联系在一起,景中寓情,赋中有比,更加委婉地抒写了这种伤别怀旧之情。
②这首词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定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悼惜。
【考点新探】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你认为这首词还可以设置怎样的题型,请试试看。
【导引】晏殊(991-1055),字同叔,谥号元献,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北宋前期较早的词人,在当时影响很大。
少年时以“神童”被荐入朝,后屡历显要,官至仁宗朝宰相。
他喜好文学,一生富足。
所作的词多为歌酒风月、闲情逸致,流露着一种富贵气。
但是,他的词没有堆砌雕琢,能以疏淡闲雅的语言写出较深的含意,音律和谐,意境清新,具有一定的美感。
他的《珠玉词》大部分是在这种富贵优游的生活中产生的,因此流连诗酒,歌舞升平就成了这些词的共同内容。
但也有写离愁别恨的作品,这其中不免流露寂寞衰迟之感,如《浣溪沙》。
4、阅读陆游的《卜算子·咏梅》,回答问题。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①词的上阙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处境?只身一人(孤独),身处险恶的政治环境。
②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词人以梅花自喻,表现了自己不愿与投降派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
【考点新探】根据平时的做题经验,你认为这首词还可以设置怎样的题型,请试试看。
【导引】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县)人,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生在一个具有文学教养的士大夫家庭里。
他自幼好学,十七八岁便很有诗名。
30岁应进士试,名列第一,翌年试于礼部,因名居秦桧孙秦之前,又“喜论恢愎”,“语处秦桧”,被罢黜。
孝宗时赐进士出身,授枢密院编修。
曾任隆兴府通判,后因积极支持抗金将领张浚北伐,受投降派打击,被免职。
46岁奉命到四川任夔州通判。
54岁后,诗人东归,先后在福建、江西、浙江等地做官。
但终因一贯坚持抗金,为权贵所嫉,66岁罢官后归居山阴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