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11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质和应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质和应用》教案设计

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质和应用》教案设计第1篇: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质和应用》教案设计第1单元课时3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一、学习目标1.从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角度理解不同含硫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初步了解影响它们转化的因素。

2.通过抓住硫元素化合价相同或不同物质间的转化,整理归纳含硫物质的化学*质,培养依据物质的内在联系整理归纳化学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含硫物质的分析-综合-再分析-再综合的循环过程,学会逻辑分析与综合的科学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含硫物质的相互转化,构建知识网络图。

三、设计思路本课试图由“认识含硫物质转化规律构建知识网络”,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从元素观的角度认识和把握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教学内容以“硫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开始,通过“交流与讨论1”根据硫的不同价态列举含硫物质,在此基础上,引出“交流与讨论2”学习常见的含硫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讨论其中的转化规律,重点强调“不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相同价态的含硫物质间通过非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来转化”,接着提出“如何实现从硫单质制备硫**”的问题,对转化规律进行实际运用后,进一步利用教材的“整理与归纳1”完善知识网络图的构建。

四、教学过程[引入](ppt2)我们已经学习了so2和h2so4这两种重要的含硫化合物,你还知道在自然界中哪些物质中存在硫元素吗?在这些物质中硫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关于高一化学上册《含硫化合物的*质和应用》知识点总结(一)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单质的反应(非金属*弱于卤素、氧和氮)1.硫与氧气反应(只生成二氧化硫,不生成三氧化硫)2.硫与*气反应(可逆反应)3.硫与铜反应(生成+1价铜化合物,即硫化亚铜)4.硫与铁反应,(生成+2价铁化合物,即硫化亚铁)5.硫与*、铝等反应生成相应的硫化物6.硫与*常温反应,生成hgs(撒落后无法收集的*珠应撒上硫粉,防止*蒸气中毒)7.硫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硫化物和亚硫*盐(试管上粘附的硫除了可用cs2洗涤以外,还可以用naoh溶液来洗)(二)高中化学无机物硫化*的反应(不稳定*、强还原*、**)1.受热分解2.燃烧(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产物不同)3.与卤素单质如br2反应,硫被置换4.与醋*铅反应生成黑*醋*铅(可用醋*铅试纸或者**铅试纸检验硫化*)5.与硫*铜或*化铜反应生成黑*硫化铜沉淀(但不能与亚铁盐溶液发生类似反应)6.与*化铁溶液反应,硫化*可被氧化成单质硫7.被浓硫*氧化(通常氧化成单质硫)8.被二氧化硫氧化9.*硫*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浑浊(三)二氧化硫或亚硫*的反应(弱氧化*,强还原*,**氧化物)1.氧化硫化*2.被氧气氧化(工业制硫*时用催化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在某些悬浮尘埃和阳光作用下被氧气氧化成三氧化硫,并溶解于雨雪中成为**降水。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一课时》教案
回忆以前学习酸性氧化物的概念
酸性氧化物
判断是否属于酸性氧化物?
思考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有哪些?
思考:那么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含有的物质有

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既可以又可以,因而二氧化硫既有性又有性
根据反应的现象,尝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情况,由此分析其性质。
演示实验:SO2的水溶液滴入品红溶液,现象,说明SO2有性。(猜想:SO2的漂白性原理与氯水是否一样?)把以上的品红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表明二氧化硫的以上性质(性)具有的特点。
SO2 + H2O2 ==
SO2 + I2 + H2O ==
SO2 + Cl2 + H2O ==
SO2 +Br2 + H2O ==
二氧化硫还可以被O2所氧化,发生的反应为:。
强调:二氧化硫的还原性较强,可以还原高锰酸钾、X2、过氧化氢、氧气等。
过渡:二氧化硫与品红溶液的反应:向品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待反应完全后,把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观察现象,分析原因。
板书归纳:4、漂白性
设疑:由以上实验:1、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2、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什么呢?
3、我们之前学过的漂白剂有哪些呢?它们的漂白原理是什么呢?
板书归纳:SO2—化合反应—暂时性
介绍:那么二氧化硫的漂白性的应用
纸张漂白;织物漂白;草编物品的漂白
小结:教学过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修改、备注
复习引入:(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板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评价:略
1.下列关于二氧化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浙江省县级优课)

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2)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知道SO2的漂白原理;(3)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和污染的防治。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用新概念重新理解旧知识的能力(可逆反应概念)(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动手参与,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观察现象的能力,并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物质的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领略实验学习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个人及学科价值。

(2)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环境污染的治理。

三、教学难点:二氧化硫在不同环境下表现出性质的多重性。

四、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实验法。

五、教学过程:[引课]:龙门石窟酸雨侵袭视频[想一想]:1.什么是酸雨2.硫酸型酸雨是由什么物质转化而来的3.污染源的来源是什么4.酸雨的危害有哪些SO2是如何转化为硫酸型酸雨,如何对酸雨的危害进行防治。

需要用化学知识来解决。

下面我们先来学习酸雨形的成罪魁祸首——SO2的性质。

我们从物理化学性质两个方面,进行学习。

课前利用亚硫酸钠固体和硫酸反应强酸制弱酸的原理,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得到SO2气体请同学们通过观察、分析得出SO2有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闻气味、设计如何通过实验来验证SO2易溶于水。

[板书]: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无色、有毒、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知识补充]:气体溶解度: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的体积。

[演示实验]:SO2溶解性实验(为保护大家,后面SO2性质验证实验用SO2水溶液代替进行)[过渡]:预测SO2的化学性质:1.物质分类角度——酸性氧化物2.氧化还原角度——氧化性、还原性3.特性角度——漂白性[板书]: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引导]:请大家从理论上及已有的知识推测。

教案精选: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教案精选:高一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了解SO2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SO2的主要化学性质。

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通过课后实地调查研究本地区雨水pH,培养学生关心环境的情感和利用化学知识化害为利的科学思想。

3.通过认识酸雨的危害和防治原理,增强学生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对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感受科学使用化学物质的意义。

培养学生辨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

三、设计思路本课设计先播放酸雨录像,唤起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产生研究酸雨成因、治理的兴趣,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模拟酸雨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学习SO2的重要性质,以达到防治酸雨的目的。

最后学习SO2的漂白性以及关于漂白性的应用,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本没有好坏之分,关键在于如何恰当地应用。

四、教学过程[投影]重庆酸雨录像(ppt 2)(见资料)。

[过渡]从录像中可以看出酸雨的危害十分严重,我国是个燃煤大国,由于煤中含有一定量的硫元素,燃烧时向空气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雨水吸收后就形成了酸雨。

所以要了解酸雨的形成、治理,必需学习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我们先研究二氧化硫。

[板书]一、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究1] (ppt 3)(教材88页实验1)用充有80mLSO2的针筒吸入10mL蒸馏水,用橡皮塞堵住针筒的前端,振荡,观察针筒内气体体积的变化,然后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

(学生观察现象,讨论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易溶于水。

(讲述其它物理性质: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2.酸性氧化物:SO2+H2O H2SO3书写化学方程式:(1)往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SO2与生石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探究2] (ppt 4)(教材88页实验3,也可参考本课实验研究2)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5mL二氧化硫水溶液,滴加氯化钡溶液,再滴加0.5mL 3%的过氧化氢溶液,振荡,放置片刻后滴加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4.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案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三抓”学好二氧化硫一、抓规律,学好SO2的化学性质SO2属于化合物,化合物发生的化学反应有两种类型;元素化合价不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遵循酸碱反应规律;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化学反应,遵循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只要抓住酸碱反应规律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就可以学好SO2的性质。

1.从酸碱反应规律分析,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从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分析,SO2中S的化合价为+4价,处于S的中间价态,SO2既可作还原剂,又可作氧化剂。

当SO2遇到强氧化剂时,+ 4价的S可以被氧化为+6价的S,SO2作还原剂,如SO2+Cl2+2H2O H2SO4+2HCl;当SO2遇到强还原剂时,+4价的S可以被还原为0价的S,SO2作氧化剂,如SO2+2H2S3S↓+2H2O。

二、抓对比,辨析容易混淆的知识SO2是一种非金属氧化物,它所具有的性质可与CO2进行比较,而SO2的漂白性则可与氯水、过氧化钠及双氧水进行比较。

通过一系列比较,能牢固地掌握SO2所具有的性质。

如SO2与CO2的比较和常用漂白剂的比较。

三、抓迁移,深化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对于SO2的还原性,仅了解SO2与O2的反应是不够的,应从以下两方面深化对SO2还原性的认识。

由O2到其他氧化剂:O2能将+4价的S氧化,其他较强的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Fe3+、HNO3、H2O2、O3等)也能将+4价的S氧化。

(1)SO2通入卤水中:SO2+X2+2H2O H2SO4+2HX(X=Cl、Br、I);(2)SO2通入FeCl3溶液中:SO2+2FeCl3+2H2O FeSO4+FeCl2+4HCl;(3)SO2通入稀硝酸中:3SO2+2HNO3(稀)+2H2O3H2SO4+2NO;(4)SO2通入酸性KMnO4溶中:5SO2+2KMnO4+2H2O2MnSO4+K2SO4+2H2SO4;(5)SO2通入双氧水中:H2O2+SO2H2SO4。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说课稿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说课稿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化学必修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选自人教版化学必修 1 中的相关章节。

含硫化合物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广泛存在,其性质和应用对于学生理解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教材首先介绍了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然后重点阐述了二氧化硫、硫酸等常见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相关的化学反应。

同时,教材还涉及了含硫化合物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认识含硫化合物的重要性。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实验技能,对于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

然而,对于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学生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和深入的理解。

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了解了氧气、二氧化碳等常见气体的性质,这为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提供了一定的知识储备。

但含硫化合物的化学性质较为复杂,可能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

在能力层面,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于实验现象的分析和归纳能力还有待提高。

同时,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够成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硫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形式以及常见含硫化合物的种类。

(2)掌握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包括漂白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3)理解硫酸的性质,如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4)了解含硫化合物在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二氧化硫和硫酸性质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环境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件十一(25张PPT)(苏教版必修1)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课件十一(25张PPT)(苏教版必修1)

主干网络
形成
性质
危害
SO2
酸雨 危害
防治
1.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密度、沸点 探究实验1 现象:
结论:SO2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40)
扇闻法
HCl(1:500)>SO2(1:40)>Cl2(1:2)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易溶于水,密度>空气的有毒气体 易液化(-10℃ )
探究实验1-2
石灰石——石膏法
SO2+Ca(OH)2==CaSO3+2H2O
2CaSO3 + O2
2CaSO4
氨水脱硫法
SO2 + 2NH3 + H2O = (NH4)SO3 SO2 + NH3 + H2O = NH4HSO3
2(NH4)2SO3 + O2 = 2(NH4)SO4
二氧化硫 对环境的污染
酸雨
硫酸型酸 雨的形成
SO2+H2O H2SO3 2H2SO3+O2==2H2SO4
酸雨的危害 污染水源、酸化土壤 腐蚀建筑设施
酸雨的 防治
脱硫
开发清洁能源
氨水法 SO2+2NH3+H2O= (NH4)2SO3 SO2+NH3+H2O= NH4HSO3 2(NH4)2SO3 + O2= 2(NH4)2SO4
石灰石-石膏法 SO2 + Ca(OH)2 CaSO3 + H2O
现象:
SO2+H2O
结论:溶液pH<7
H2SO3
SO2是酸性氧化物
SO2化学性质 从化合价角度看SO2
H S S SO SO -2 +2e 2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作业设计方案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目标1、让学生了解常见含硫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使学生掌握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含硫化合物对环境的影响。

二、作业内容(一)知识回顾1、写出硫单质分别与氧气、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列举三种常见的含硫化合物,并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二)性质探究1、二氧化硫(SO₂)(1)物理性质:描述二氧化硫的颜色、状态、气味和溶解性。

(2)化学性质①完成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明其产物的性质。

②写出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

③描述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2、硫酸(H₂SO₄)(1)物理性质:包括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密度、沸点等。

(2)化学性质①浓硫酸的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举例说明。

②写出浓硫酸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③稀硫酸具有哪些酸的通性?举例并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3、硫化氢(H₂S)(1)物理性质:描述硫化氢的颜色、气味和密度。

(2)化学性质①写出硫化氢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分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两种情况。

②硫化氢气体通入硫酸铜溶液中会有什么现象?写出化学方程式。

(三)应用分析1、二氧化硫在工业上的应用有哪些?同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应对措施。

2、硫酸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举例说明其在哪些领域有广泛应用。

3、硫化氢在实验室和工业上的用途分别有哪些?探讨如何安全地储存和使用硫化氢。

(四)拓展思考1、查阅资料,了解含硫化合物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2、探讨如何减少含硫化合物对大气的污染,提出你的建议和想法。

三、作业形式1、书面作业(1)完成上述知识回顾、性质探究和应用分析部分的题目,要求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2)绘制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思维导图,清晰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实践作业(1)进行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的实验,并记录实验现象和结论。

第二高三化学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复习教案

第二高三化学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复习教案

芯衣州星海市涌泉学校第二中学高三化学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复习教案一、设计思想本课是以酸雨的形成引出硫的氧化物二氧化硫,然后设计实验,通过测定二氧化硫溶液PH、使品红溶液褪色等导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得酸雨的形成及危害,从而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学好化学是防止环境污染、保持可持续开展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教程中,学生通过实验,进展观察、分析、总结,不但理解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且使学生体会到获得化学知识专题及同学之间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和防治方法。

2、对雨水的酸性进展实验测定。

3、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

过程和方法:1、上网或者者查阅其他资料来获取酸雨的成因及危害,培养学生自学才能及搜集资料的才能。

2、采用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并汇报展示,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对知识的归纳、总结和探究的才能。

3、通过实验使学消费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才能和分析才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心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2、通过学生配合实验,使学生体验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1、二氧化硫的性质2、酸雨的形成四、教具准备1、多媒体设备2、化学仪器:集气瓶、燃烧匙、酒精灯、火柴、橡皮塞、试管假设干、滴管数支3、化学试剂:浓硫酸、亚硫酸钠、品红、PH试纸、双氧水、硫粉等五、教学过程【课前任务布置】【探究课题名称】酸雨的成因详细要求:理解酸雨形成的原因及二氧化硫在酸雨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

探究活动记录表【导入新课】酸雨是全球性的环境公害之一【观察录像】酸雨【提出问题】酸雨的成因是什么?☆师:在课前我们已经布置了探究活动任务,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一下小组的探究情况★生:根据事先准备的记录表进展展示。

例如:有一个小组展示如下:【交流讨论】1、为什么正常雨水是弱酸性的?2、怎样的雨才算是酸雨?3、为什么在这种条件下二氧化硫会转化为三氧化硫?【形成结论】因溶有二氧化碳的缘故正常的雨水会带有很弱的酸性,只有PH<的雨水才被称为酸雨。

教学案例分析《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教学案例分析《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设计-优质教案

《4-1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分析案例一、教材分析[课程标准]通过实验了解硫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标准解读]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高中化学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

学习二氧化硫的重要性质,能使学生的元素和化合物知识更加全面、系统。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形成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使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得到和谐发展,是高中化学课程的另一主要目标。

本单元教学中应利用二氧化硫、硫酸的应用及酸雨的相关知识,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并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进而使学生树立科学地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二、学情分析通过专题二、三中钠、铝、铁、氯、硅等元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物质性质学习的基本方法,基本明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存在方式及用途这一分析思路。

同时高中生对环境污染已有初步认识,基本了解化学与环境存在必然联系。

这为本节课二氧化硫性质及危害的学习带来便利。

三、设计理念推行自主学习的新授课模式,设计好相关问题,供学生带着问题自学,通过反馈自学结果找出自学中的问题,针对性进行指导,坚决让学生看书、思考、查错、纠正、总结,真正做到学生主体,老师主导。

四、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⑵知道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和硫酸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⑴通过对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⑵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硫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并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来形成硫及其化合物的知识网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⑴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酸型酸雨的成因和防止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第一单元 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教学设计(福建省县级优课)

必修1专题四第一单元硫酸的性质
【教学目标】掌握硫酸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用途;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重难点】硫酸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设计实验—得出结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引入】动漫引入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探究】取一瓶浓硫酸,结合下列参数,完成探究。

1.颜色:
2.状态:
3.沸点:
4.密度:
5.水溶性:
【板书】
浓硫酸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沸点较高,易溶于水,且会放热。

密度比水大。

二、浓硫酸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向少量CuSO4·5H2O中加入适量浓硫酸,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2】在白纸上滴几滴浓硫酸,观察现象。

【探究实验3】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产生现象的原因。

【探究实验4】向加入少量水的蔗糖中加浓硫酸,搅拌,观察现象。

【交流与讨论】:
1、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2、铜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
(1)稀硫酸能与铜反应吗?探究实验3反应的条件是什么?
(2)浓硫酸、稀硫酸都能和锌反应吗?产生气体一样吗?
(3)写出实验3化学反应方程式,用双线桥法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指出氧化剂、还原剂。

(4)每2molH2SO4反应,其中被还原的H2SO4有____mol。

H2SO4体现了哪些性质?
(5)为什么冷的浓硫酸能用铁或铝的容器贮存或运输?Pt和Au能和浓硫酸反应吗?
3、碳与浓硫酸的实验
(1)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是什么?浓硫酸表现了什么性质?
(2)如何设计实验验证这些产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含硫化合物及其应用》教材分析和教学总体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硫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知道硫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3.知道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基本原理,了解浓硫酸的特性和硫酸的应用。

4.通过对硫酸型酸雨形成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5.逐步树立珍爱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教材分析:
建议从以下几个线索上来理解和把握本节教材(1)从社会性主题的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来看,本节围绕的主题是“空气资源的利用和空气污染的问题”,其侧重点在硫酸型酸雨的危害和防治,按照新课程标准,要适时地进行环境教育,宣扬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渗透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环境伦理教育。

(2)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得角度来看,本节在学习了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卤素)和一系列金属元素(钠、镁、铝、铁和铜)以后,回过头来进一步研究硫元素及其化合物,无论在元素化学的感性认识上还在理论学习的积累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可以说这个时候来研究难度较大的硫元素和后面的氮元素正是恰到好处,这是苏教版化学教材的匠心独运之处,要好好的体会,充分的利用该版本设计的系统优势。

本节的化学学科知识体系遵循着二氧化硫---硫酸---硫的其他化合物这样的线索,吸收了人教版的优点,同时又有点不同,增加了“硫元素的相互转化”这样一个概括性的专题,为比较全面的进行硫元素的学科知识的教学选择预留了较大的空间,可供教师自由发挥。

在教学中应该把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教学作为重点,着力突破。

在学生已经比较好的掌握了二氧化硫和硫酸的性质的基础上,再进一步的讨论硫元素的相互转化,就有了知识的基础,因此整篇教学设计就是遵循了这样的逻辑顺序,相信会产生学习心理上的积累效应,教学中要认真体会苏教版的这种苦心经营的效果。

课时设计:
第一课时: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
教学目标: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还原性以及和品红的反应)
(3)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这种影响。

(4)科学发展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的理念的教育。

程序设计:
1.引言。

2.展示酸雨引起的环境问题,宣扬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3.问题:以化学的视角探寻造成环境问题的根源。

4.探究性学习:
主题一:二氧化硫的检验方法
(1)燃烧蘸有硫磺的火柴,闻一闻二氧化硫的气味(课外做)。

(2)用品红溶液来检验二氧化硫(在集气瓶中点燃蘸有硫磺的火柴再加入品红溶液震荡,再将退色的溶液加热)
主题二:二氧化硫和酸雨形成的关系探究
(3)将一试管二氧化硫倒扣在水槽中,观察现象。

(4)用PH试纸测定二氧化硫水溶液的PH值。

(5)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加入双氧水,再用PH试纸测定PH值。

5.讨论:二氧化硫是如何在大气中产生酸雨的?(两种途径)
6.讨论:如何避免酸雨的影响?(参考苏教版的90页的相关内容)
7.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避免酸雨的措施:
(1)开发新能源来代替化石能源。

(2)对被污染的土壤进行后期的处理。

(3)对含硫原料进行脱硫处理。

对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进行后期处理(介绍石灰石—石膏法和氨水脱硫法)
8.问题讨论:在上述的有关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反应和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的反应中,显示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
9.试验探究:
主题三:二氧化硫的性质探究
(1)在集气瓶中点燃蘸有硫磺的火柴,再向其中加入稀高锰酸钾酸钾溶液,记录反应得现象。

(2)在集气瓶中点燃蘸有硫磺的火柴,再向其中加入少量稀的碘水,再向其中加入淀粉溶液,记录反应得现象。

10.讨论:这些反应化学方程式如何书写?体现了二氧化硫的什么性质?11.课堂小结
12.作业
第二课时:硫酸的制备和性质
教学目标:
1.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
2.硫酸的工业制备
程序设计:
1.引言
2.展示硫酸的用途的图片
3.讨论:硫酸的下列用途利用了硫酸的什么性质?
(1)用硫酸制造化肥硫酸铵
(2)金属加工前的酸洗
(3)用浓硫酸除去石油中含有的水分
(4)用硫酸制造挥发性的酸
4.浓硫酸性质的探究
(1)吸水性:在两份无水酒精中,一份加入无水硫酸铜,另一份加入浓硫酸后再加入无水硫酸铜,观察并记录现象。

(2)脱水性:在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可稍稍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3)氧化性:
试验一:在浓硫酸和稀硫酸中分别加入铜片,并且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试验二:在浓硫酸中加入铁片,观察现象,加热,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到品红溶液中,观察并记录现象。

5.师生共同总结硫酸的性质
6.问题:工业上是如何制造硫酸的?
7.学生自学: 工业制造硫酸的流程和原理。

8.教师讲解工业制造硫酸的流程和原理。

9.课堂小结。

10.作业
第三课时:硫和含硫化合物的相互转化
教学目标:
1.硫化氢的性质(不稳定性、弱酸性和还原性)
2.单质硫的性质(弱氧化性和弱还原性)
3.硫元素不同化合物相互转化的关系(两条线索)
程序设计:
1.引言:教师引出主题
2.师生共同讨论浓硫酸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和其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的关系。

3.问题:那么硫元素处于最低价态的时候,其性质如何?
4.探究试验1:在硫化钠溶液中滴加碘水,观察并记录现象。

探究试验2:在氢硫酸中滴加氯化铁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5.师生共同讨论:处于-2价的硫元素的性质。

6.问题:处于中间价态的硫元素的性质如何?
7.探究试验3:在高锰酸钾溶液滴加亚硫酸钠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探究试验3:在氢硫酸溶液中滴加亚硫酸溶液,观察并记录现象。

探究试验4:在硫化钠溶液中加入亚硫酸钠的溶液,再滴加盐酸,观察并记录现象。

8.师生共同讨论处于中间价态的硫元素所具有的性质。

9.问题:预测硫单质具有什么样的性质?
10.教师演示实验1:硫磺和铁粉的反应
教师演示实验2:铜丝在硫磺蒸气中燃烧
11.师生共同总结:硫磺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2.课堂总结:硫元素的不同价态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