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1 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规律
第一部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2011年中考·陕西省卷)如图所示,将光屏放在像的位置,发现光屏上并没有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像。
1 2 3 (4)
2.(2011年中考·福建南平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
(1)图中的B应选用________(填“平面镜”或“薄玻璃板”)。
(2)蜡烛A在B中所成的是________像(填“实”或“虚”)。
3.(2011年中考·辽宁鞍山卷)小明利用平板玻璃、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等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1)选用平板玻璃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_____(填“能”或“不能”)
使看到的像更清晰。
(4)请在图中画出一条眼睛能看到蜡烛S点的像S′的光路图.
5.(2011年中考·吉林长春卷)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改变蜡烛A到镜面的距离,移动镜后的蜡烛B,发现B总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成像的大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_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过了一段时间,蜡烛A变短,则A的像的大小将________。
5 6 8 9
6.(2011年中考·福建莆田卷)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将A和B一前一后竖直立在直尺上。实验过程中,眼睛始终在蜡烛A的一侧观察。(1)点燃蜡烛A,调节蜡烛B的位置,当时,B的位置即为A的像所在的位置。
(2)实验加,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两段蜡烛相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
(3)用平面镜代替玻璃板,上述实验(填“能”或“不能”)进行,因为。
7.(2011年中考·山东青岛卷)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8.(2011年中考·江苏宿迁卷)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
(1)该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 蜡烛,
是为了能确定 __ ;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为了 __ .
(2)如果将点燃的蜡烛A 远离玻璃板,则像将
__ 玻璃板.
9.(2011年中考·江苏连云港卷)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活动中:
(1)实验室提供了如下器材:①厚为2mm 的茶色玻璃②厚为5mm
的透明玻璃③直尺④光屏⑤两只相同的蜡烛⑥火柴。探究活动中应选用的玻璃板是_____(填序号)。
(2)如图所示,点燃A 蜡烛,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慢慢移动B 蜡烛,直到与A 蜡烛的像____________为止,证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
(3)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虚实,先移去后面的蜡烛B ,并在原位置上放一光屏,发现在光屏上_____________,证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10.(2011年中考·山东威海卷)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A 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A ’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 。
11.(2011年中考·山东烟台卷)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实验装置,其中A 、B 是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C 是平整的白纸,E 是玻璃板.
(1)将点燃的蜡烛A 放在玻璃板前,观察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A ',此时在玻璃板后移动蜡烛B 使其与像A '完全重合,
但小红无论怎样移动B,始终不能与蜡烛的像A'完全重合,你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什么?
(2)发现问题并改进后,小红重新做实验,并在白纸上记录下多次实验后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请你写出怎样分析处理实验室记录的信息,才能归纳得出实验结论。
(3)在如图所示的“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小科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来完成探究活动,是因为玻璃板有平面镜所不具有的 (填“反光”或“透光”)的特点;
13.(2011年中考·广东河源卷)如图所示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3 15 16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 两支蜡烛在刻度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15.(2011年中考·山西省卷)小豪用如图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请你帮他完成下列问题:
(1)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环境中进行 (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2) 实验中观察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有两个几乎重叠的像,这是由于造成的;
(3) 如果将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像的大小会。
16.(2011年中考·)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桌面上已给出的器材有:带支架的玻璃板、铅笔各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两个;白纸一张;火柴一盒。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2)放置玻璃板时,应该使玻璃板与水平桌面__________。
第二部分探究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规律
1.(2011年中考·山东枣庄卷)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
(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
(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