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技术---煎药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a701f2cf18583d049645980.png)
中药调剂技术课程标准课程名称:中药调剂技术适用专业:药学专业、药品经营和管理、中药等相关业等1.前言1.1课程性质本门课程为药学专业一门专业限选课程,是培养中药调剂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一个必备环节。
其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工作项目中审方、计价、配方、复核、发药、临方炮制、汤剂制备、中成药销售等具体工作任务,掌握其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必备知识。
1.2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照专业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所需要的职业能力,组织校内专业教师、校外药品经营单位技术人员和教育专家设计的。
每一项目下的工作任务又分为具体模块。
其内容确定以完成中药调剂的具体工作项目为出发点,根据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国家中药调剂员等高级工种要求安排选取,同时考虑理实一体、任务驱动教学模式的实施。
整体工作项目编排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具有典型性、可操作性。
课时安排54学时。
其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实现教学活动、教学内容与职业要求相一致,使学生具有胜任中药调剂工作中的操作技能与必备知识,达到中药调剂高级工的要求。
2.课程目标通过学习该门课程,学生能熟练完成中药调剂岗位所承担的具体工作任务,掌握中药调剂的技能操作、相关理论知识及基本原理,同时树立“敬业”、“诚实”、“公平”的职业道德观,遵守“人命攸关”、“尊重患者”、“慎言守密”的职业道德规范;养成严谨、负责、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工作态度。
技术与理论水平达到高级工技术标准,并获取中药调剂员工种资格证书。
学生应达到的职业能力目标:●能熟练进行中药饮片调剂各工序的操作,具备具体分析、解决技术难点的能力。
●能熟练进行中成药的调剂,具备正确分析顾客病因,合理推荐非处方药的能力。
●具有针对处方要求进行临方炮制的能力。
●具有正确使用煎药等设备制备汤剂、散剂的能力。
3.课程内容和要求4.实施建议为保证课程目标的有效实施,特对课程实施的教材编写、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评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环节提出如下建议:4.1 教材编写依据课程标准,从药品经营过程中中药调剂的实际情况出发,编写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工作任务为引领、以项目为模块的技术教材,实现“教材与岗位操作规范一体化”。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f35b12e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2.png)
01
将药物放入煎药器具中,加入适量水。
03
煎药过程中需搅拌药物,避免烧焦。
05
02
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生诊断,选择合适的煎药 器具。
04
根据药物性质和医生诊断,选择合适的煎药 时间和火候。
06
煎药完成后,将药液过滤并保存。
处方点评制度
对处方进行定期评 估和检查,确保配 药符合规范和医生 诊断。
对处方中存在的问 题及时反馈并改进 ,提高处方质量。
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流程
定期进行中药饮片的质量安全 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质量问
题和管理风险。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关注中药饮片的不良反应和 副作用,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措 施。
风险管理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风 险管理措施,如加强质量控制、改 进储存条件等。
不合格品处理规定
不合格品判定
01
明确判定中药饮片不合格的标准和处理程序。
记录保存
保存好中药饮片的各项记录,包括采购记录、验 收记录、销售记录等,以便进行追溯和召回。
05
中药饮片调剂培训和管理
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
01
02
03
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包括培训内容、培训时 间、培训方式等,并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
优化。
Hale Waihona Puke 建立专门的培训师资库 ,包括中药学专家、资 深药师等,确保培训质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起源于古代中医临床实践,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独 特的理论和方法。
发展
随着现代医学和药学的发展,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数字化、 自动化等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调剂效率和准确性。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煎药方法及煎药室的管理
![中药饮片调剂技术—煎药方法及煎药室的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1b5f3c32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1.png)
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由于铜铁铝等金属的化学性 质活泼,易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铁易与鞣 质生成鞣酸铁,使药液颜色加深,并会使药液带有铁锈味, 影响药效的发挥;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 蓄积在肝、肾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铜器受热易氧化生成 对人体有害的铜绿。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 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5.内服、外用煎煮器及服药瓶要严格分开使用。煎好 的内服药与外用药必须标记清楚或有醒目标识。
6.打印的煎药卡或标识从领药时起,必须紧随药袋、 浸泡容器、煎煮容器和盛药容器转移,每个工序都有 操作人员签名。核对药瓶标签上科别、患者姓名及取 药号或病床号,准确无误后方可发出,并建立发药记 录。 7.建立煎药操作记录和差错事故登记,避免差错事故 的发生。
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在沸前用武 火,使水很快沸腾,沸后用文火,保持微沸状态,使之减 少水分蒸发,以利于煎出药物的成分。根据药剂的不同特 点,煎药火候也有区别。
(六)煎煮时间
煎药时间的长短,一般与加水量的多少、火力 的强弱、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等 因素有关。 煎药时间,均从煎沸时算起。中药煎煮一般分为 一煎、二煎。
浸泡时间应根据中药饮片的性质而定。一般以 花、茎、全草类为主的饮片可浸泡20~30分钟, 以根、根茎、种子、果实等类为主的饮片可浸泡 60分钟,但浸泡时间不宜过久,以免引起药物酶 解或霉败变质。
(四)煎煮次数
中药煎煮一般要煎煮2~3次,最少应煎两次。煎 煮次数太少,提取不完全,药材损失大;煎煮次数太 多,不仅耗工和燃料,而且煎出液中杂质增多。一般 而言,一副中药在煎煮两次后所含的有效成份已大为 降低,故以煎煮两遍为佳。但对于药量较大的处方, 在两次煎煮后可能存留的有效成份较多,可再煎第三 遍,改为一日3次服用,以节约中药资源,同时在一 定程度上可提高疗效。
代客煎药操作规程
![代客煎药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f74a45fc4ffe473368abf2.png)
代客煎药操作规程在中药调剂室领取中药,认真核对患者、处方等相关内容。
填写煎药登记表建立相关记录并随药进入下一操作程序。
一、煎煮:1、浸泡:煎药使用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饮用水。
待煎中药饮片应先浸泡,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
先煎药、后下药、另煎或另炖药,包煎药、煎汤代水药在煎煮前应先行浸泡,浸泡时间不少于30分钟。
浸泡过程要用不锈钢胶棒搅拌药料2-3次。
搅拌一药料后应清洗再搅拌下一药料。
2、煎煮:每剂中药饮片煎煮两次,将两次药汁混合后再分装。
煎煮时间:一般中药饮片煮沸后再煎煮20-30分钟;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煮药后煎煮15-20分钟。
滋补药物煮沸后在煎煮40-60分钟。
第二煎的煎煮时间应比第一煎的时间略短。
加水量:煎煮开始时间的用水量一般以浸过药面2-5厘米为宜,花、草类药物或煎煮时间较长的应当酌量加水。
二、分装:提前预热中药液体包装机,设定好袋长,按照中药液体包装机操作规程操作。
核对好煎药机与盛药不锈钢桶的标签,无误后合并两次的药液,倒入中药液体包装机的玻璃桶内,加热烧开后分装。
黏贴好中药煎剂标签,完成中药煎煮过程。
儿童每剂一般煎制100-300毫升,成人每剂煎制300-400毫升。
每剂2袋。
三、清洗1、储药容器:浸泡药料结束时应清洗干净才能用于浸泡下一剂中药饮片。
2、煎药机:当排完药液时,打开排气阀门,使压力表指针复位到零,逆时针不动为止,松开锁紧手柄,掀开锅盖,排气阀门保持开启状态。
在压力表指针没有复出到零以前,严禁松动锁紧手柄掀开锅盖,以防发生伤害事故。
3、中药液体包装机:包装完成后,用净水清洗过滤装置和中药液体包装机玻璃桶、管道并排出废水,关闭排水阀门。
再向包装机内加些净水,剪开位于轴下的包装袋的下口。
按“开始/注入”净水从注药管中流出,再按“停止/调节”按钮,停止并完成清洗。
四、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1、先煎药:应煮沸10-15分钟后,再投入其它药料同煎(已先行浸泡);2、后下药:应在第一煎药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另煎药应切成小薄片煎煮2小时,取汁;3、另炖药:应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另煎药或另炖药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再分装。
草药调剂流程
![草药调剂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c3458b2e4a7302768e9939d0.png)
草药调剂流程目的:规范各门店中药调剂流程,保证顾客用药安全。
草药调剂流程:一、中药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1,审方--合格处方计价--付款--处方调配--查方核对--包装、发药。
2,不合格处方--退回修改二、中药处方的审查;1、处方用药:(1)、处方正文的药名字迹是否清楚。
(2)、注意药物的并开、一药多名、一名多药的情况。
(3)、注脚等书写是否规范。
2、药物剂量、计量单位的审查。
3、药物配伍禁忌和不合理用药的审查:(1)、审查处方中有无“十八反”与“十九畏”或“妊娠禁忌”等用药的情况。
(2)、处方中有毒、麻、限、剧药品,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审核处方中有无缺味,有无特殊炮制品。
(4)、审核有无“单包”的药物,如有须在药物旁作出明显标记,调配时注意。
(5)、其它不合理用药的审查,中西药之间的配伍禁忌的审查。
4、禁忌用药、超剂量用药医师签字的审查。
三、中药处方的计价与付款:1、划价前:询问顾客是否有会员卡,如果没有会员可则向顾客推荐会员卡。
2、划价过程中:(1)、必须做到输入的中药饮片名称(别名)和数量与处方保持一致。
(2)、当系统显示库存不足时,不得私自更改处方和用其他饮片代替。
(3)、录入完毕,将处方中的品名(别名)、数量与电脑的品名(别名)、数量逐个核对。
(4)、确认无误后告知顾客单价,询问顾客购买的付数及付款方式。
四、中药处方的调配:1、中药处方调配的器具:(1)、中药调配的计量器具:电子称、天平、戥子。
(2)、中药调配的其它用具:草药纸、药筛、药匙、纱布袋、包装袋、计算器等。
戥称的操作方法:秤杆平放在左手中指和虎口和谷穴之上,用右手前三指抓药,靠左手中指合食指的伸屈活动来带动砣的进退移动。
每次配方前,都要核对戥子的定盘星,确定平衡度,保证剂量准确。
2、配方:(1)、应做到“三不抓”:A,处方中的剂量超过正常习惯用量的药品不抓。
B,对出现别名或字迹不清楚,无法辨认时不抓。
C,由国家规定禁止出售的毒麻药品、配伍禁忌、妊娠禁忌的不抓。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注意事项》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9de5d20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2.png)
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考前须知中医以其中药汤剂医生能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疗效宽、吸收好、副作用小而见长,所以汤剂的煎煮就显得很重要了。
所以我们要掌握有关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和服用考前须知,保证汤药的质量和疗效,为临床用药效劳。
一、煎药的工作制度煎药是制备中药汤剂的一项专业技术操作过程。
汤剂的质量不仅与煎药器具、煎药热源、饮片规格、加水量、煎煮次数、煎药时间等有直接关系,也与煎药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专业水平有关。
汤剂的质量对药物的疗效有很重要的影响。
为了保证汤剂的质量,必须建立完善的煎药规程及工作制度。
1.煎药人员必须身体健康,无传染病、精神病、皮肤病,每年必须检查一次身体并建立健康档案。
2.煎药人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中药专业知识,熟悉煎药技能和煎药操作常规,经培训后在药师指导下上岗工作。
3.煎药人员在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
所用煎药器具应随时刷洗干净,保持清洁。
经常保持煎药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
4.煎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煎药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核对、记录及交接手续,防止过失事故的发生。
5.煎药宜选择化学性质稳定、传热均匀、较牢固的器皿。
家庭煎药可选择砂锅,医疗单位或经营企业宜选用较牢固的搪瓷器皿或不锈钢器皿。
煎药应防止直接接触铁、铝和有害塑料制品,防止发生化学反响影响疗效或污染药液。
剪液瓶必须洁净,不宜使用回收的旧平瓶。
二、中药煎药操作常规〔一〕煎前查对煎药人员收到待煎药后,应与处方药味、剂数、重量核对,查看是否有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核对瓶签所记科别、患者姓名、日期、取药号或病床号等是否与处方内容相符,发现疑问应及时与医师或调剂人员联系,确认无误前方可加水煎煮。
〔二〕煎中留意群药按一般煎药法煎煮,需特殊煎煮的饮片按特殊煎煮法处理。
注意经常搅动并随时观察煎液量,使饮片充分煎煮,防止出现煎干煎糊现象。
如果不慎出现煎干煎糊现象时应另行调配,重新煎煮。
〔三〕煎后处理每剂药煎好后应及时趁热滤出煎液,以免温度降低后影响煎液滤出及有效成分的含量。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2971e8480b1c59eef8c7b482.png)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中药调剂的一般程序分审方、计价、调配、复核、包装、发药等六个程序。
分述如下。
一、审方:审方系指药房审方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
合格的处方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随意处理。
审方着重审查以下项目:1、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处方日期、医师签字等是否清楚,公费者需查验公费证与号码。
2、药名书写是否清楚准确,剂量是否超出正常量,对儿童及年老弱者尤需注意。
3、毒、麻药品处方是否符合规定,处方中是否有“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等配伍禁忌药存在。
4、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有否“脚注”、“并开药”(指处方中2-3 味药物合并开在一起,多半是疗效基本相同,如二冬即指天冬和麦冬,或是常用配伍使用如知柏即指知母和黄柏)是否明确等。
5、处方中药物是否有缺位等。
二、计价:必须准确、迅速,以缩短患者取药时间。
三、调配:调配系指调剂人员根据己有审方人签字,并己交款的医师处方,准确地调配药物的操作。
配方时按处方药物顺序逐味称量;需特殊处理的药物如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等应单独包装,并注明处理方法;若调配中成药处方,则按处方规定的品名、规格、药量调配;调配人员必须精力集中,认真仔细,切勿拿错药品或称错用量;处方应逐张调配,以免混淆;急诊处方应优先调配;保持配方室的工作台、称量器具及用具整齐清洁等。
总之,必须采取积极措施,保证配方质量。
调配完毕,自查无误后签名盖章,交核对员核对。
四、复核、包装与发药:为保证患者用药有效安全,防止调配差错与遗漏,对已调配好的药剂在配方自查基础上,再由符合资质的主管中药师进行一次全面细致核对,重点核对调配的药物和用量与处方是否相符;需特殊处理的药物是否按要求作了特殊处理;配制的药物有无虫蛀和发霉等质量问题;毒性药和有配伍禁忌药及贵重细料药的应用是否得当;调配者有否签字等。
中药煎煮方法ppt
![中药煎煮方法ppt](https://img.taocdn.com/s3/m/3bff89b7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1.png)
3、绒毛类: 附有较多绒毛的中药(如旋复花、辛夷),这类中
药煎煮过程中绒毛易混入汤液刺激咽喉。
另在煎此类输中入药预设文本
另 另煎药应当切成小薄片,煎煮约2小时,取汁;另 煎 炖药应当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
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
此类药物的原处方如系复方,则所煎(炖) 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它药料所煎得的药 汁混匀后,再行分剂量。某些特殊药物可根 据药性特点具体确定煎(炖)药时间。主要 适用于贵重中药如人参、红参、西洋参,因 贵重中药价格昂贵,避免与其他群药共同煎 煮破坏有效成分造成浪费,所以宜单独熬制。
中在药此煎输煮入的预重设要文性本
现在认为中药的煎煮,不仅是有效成分的溶出过程,而且是 药物中各种生理活性成分进行化学反应、重新整合的过程。
在煎煮的过程中,中药ຫໍສະໝຸດ 片有效成分的结构、含量及其 比例,随着煎煮条件的变化均有可能发生改变。因此,
煎煮条件将会影响到汤剂的临床疗效,一些中药的不良反应, 也与汤剂的制备不当有关。在中医临床医学中,汤剂是最为 重要的剂型之一,包含着中医的理论精髓,并且可以直接反 应出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施治原则。所以科学的煎煮中药对 于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传 统
CONTENTS
01 中药煎煮的重要性 中药煎煮的目的与意义
02 一般中药煎煮方法 煎药用水量、煎煮时间、煎煮次数、煎取药量
03 特殊中药煎煮方法 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冲服
中药煎煮的重要性
中药煎煮的目的与意义
中在药此煎输煮入的预重设要文性本
中药
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 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 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中药材 在、中药饮片、中成药等。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
![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技能](https://img.taocdn.com/s3/m/0cb5503279563c1ec5da7142.png)
7 8 9
毒麻中药的调剂与管理 中药调剂程序 中 中药头谱的排列
12 中成药调剂
中药调剂的概念
中药调剂:是指中药调剂人员根据医师处方要求,按照配 方程序和原则,及时准确地将中药饮片或中成药调配成供 患者使用的药剂发售的一项操作技术。
一、处方内容分析
• 中药处方的概念 • 中药组方的原则
(四)中药处方的结构
• 前记。包括医疗机构名称、费别、患者姓名、 性别、年龄、门诊或住院病历号,科别或病室 和床位号、临床诊断、开具日期等。可添列特 殊要求的项目。 • 正文。是处方的重要部分,以Rp或R(拉丁文 Recipe“请取”的缩写)标示,分列药品名称、 剂型、规格、数量、用法用量。中药饮片处方 应分列饮片名称、数量、煎煮方法和用法用量。 • 后记。医师签名或加盖专用签章,药品金额以 及审核、调配、核对、发药药师签名或者加盖 专用签章。
(一)审方
• • • • • • • • • • • 柏 木 棺(官) 材(柴) 一(益) 付(附) 八 人 抬(台) 上 山 • • • • • • • • • • • 柏子仁3钱 木瓜2钱 官桂3钱 柴胡3钱 益智2钱 附子3钱 八角2钱 人参1钱 台乌3钱 上党3钱 山药2钱。
(一)审方
• 《培训教材》P126 • 审方是调剂工作的第一个关键环节,系指审方 人员审查医师为患者开写的处方。合格的处方 经审方人签字后即可交计价员计价收费,对于 有疑问或不合格的处方,应即与处方医师联系, 问明原因,协商处理,决不能只凭主观臆断或 随意处理。 • 《处方管理办法》第三十七条概括为“四查十 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 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 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 床诊断。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https://img.taocdn.com/s3/m/73ff4b4b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44.png)
中药学煎药
中药学煎药是指将中药材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制成中药汤剂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中药学煎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1. 准备药材:将需要煎煮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去除杂质和灰尘。
2. 加水:根据药材的种类、质量和煎煮目的,加入适量的清水。
一般情况下,水的用量是药材的3-5 倍。
3. 浸泡:将药材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段时间,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溶解。
浸泡时间一般为30 分钟至 1 小时。
4. 煎煮:将浸泡好的药材和水放入煎煮锅或药壶中,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
煎煮时间根据药材的种类和性质而定,一般为20-30 分钟。
期间需要不时搅拌,以防止药材粘锅或溢出。
5. 过滤:煎煮完成后,使用滤网或纱布将药渣过滤掉,保留药液。
6. 二煎:如果需要,可以将药渣再次加水煎煮,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二煎的时间可以稍微缩短。
7. 调整药液:根据需要,可以将药液浓缩或稀释,调整药液的浓度。
煎药的具体方法和时间可能因药材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有些药材可能需要先煎、后下、包煎等特殊处理。
因此,在煎药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师或药师,以确保正确的煎药方法和剂量。
此外,煎药过程中需要注意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药液的质量和效果。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一章 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第四节 中药煎药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一章 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第四节 中药煎药](https://img.taocdn.com/s3/m/db282cd3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9.png)
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第十一章中药调剂和贮藏养护第四节中药煎药分类:医药卫生执业药师主题:2022年执业药师《执业中药师全套4科》考试题库科目: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类型:章节练习一、单选题1、成人每剂药的总煎出量是A.200~400mlB.300~500mlC.400~600mlD.500~700mlE.600~800ml【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2、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应打碎先煎的时间约为A.5分钟B.10分钟C.15分钟D.20分钟E.25分钟【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3、久煎后有效成分易被破坏的饮片,一般在其他药煎好前的入煎时间是A.5~10分钟B.10~15分钟C.15~20分钟D.20~25分钟E.25~30分钟【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4、有毒饮片,一般煎服的方法是A.后下B.兑服C.先煎D.冲服E.另煎【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5、黄酒、蜂蜜的服用方法是A.后下B.冲服C.另煎D.兑服E.烊化【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6、一般中药第一煎沸后宜煎煮的时间是A.10~15分钟B.20~30分钟C.30~35分钟D.40~50分钟E.50~60分钟【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7、浸泡中药饮片的水温不宜超过A.20℃B.30℃C.40℃D.50℃E.60℃【参考答案】:E【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药汤剂的煎煮的掌握情况。
为便于煎出有效成分,在煎煮前先加常温水浸泡饮片,浸泡时间一般不少于30分钟,使药材充分吸收水分。
但不宜使用60℃以上的热水浸泡饮片,以免使药材组织细胞内的蛋白质遇热凝固.淀粉糊化,不利于药物成分的溶出。
8、煎后药渣挤出的残液量应不超出药渣总重量的A.5%B.10%C.15%D.20%E.25%【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煎出液的质量要求:剩余的残渣无硬心,无白心,无焦化或煳化,挤出的残液量不超出残渣总重量的20%。
9、矿物.动物骨甲类饮片宜先煎约A.25分钟B.15分钟C.10分钟D.1小时E.2小时【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药汤剂特殊煎药方法-先煎的掌握情况。
中药饮片调剂及煎煮
![中药饮片调剂及煎煮](https://img.taocdn.com/s3/m/860c96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7b.png)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制度
中药饮片调剂 工作流程
(5个环节)
审方
计价
调配
复核
发药
处方类型
古方:古医籍中所记载的处方 经方:经典著作中记载的方剂 时方:泛指从清代至今出现的方剂 法定处方:指具有法律约束性的处方 协定处方:指医师和药师根据临床需要,相互协商制定的处方 验方、偏方:指在民间流行,有一定疗效的简单处方 秘方:指有一定的独特疗效,但秘而不传的处方 医师临证处方:指医师根据辨证论治所拟处方
一 查斗
指检查药斗中药物每日销售量,每斗中储量减少程 度。
检查内容包括 查药名是否与药品相符及有无短缺品种。 查日间消耗量。 查药品的清洁度、有无生虫变质等情况。
做好记录,以此为据来整理和补充药品。
二 装斗
装斗时应做到以下四点
⑴装量不可过满,防止抽拉药斗时药物溢出,造成药物掺 混。 一般饮片:药斗容积的4/5处, 种子类饮片:多装至药斗容积的3/5处。 ⑵整理饮片:如全草类或种子类饮片需要过筛或过萝,鲜 药如生姜、芦根等需要洁净之后放置。 ⑶细粉或细小的药品,如青黛、滑石、马勃、车前子、葶 苈子等,需垫纸盛装;如遇饮片外观形体相似,如煅牡蛎 、煅石决明等,一定要核准名签,以免装错斗。 ⑷遵守先入者先出的原则:即新添的饮片放在下面,原有 的装在上层,以免斗底药物积累日久而变质。
笔或铅笔。
计价方法
药价/味=用药计量×单价 (要求:每味药的价钱尾数不得进位或舍去)
药价/剂=∑药价/味(即各味药价相加求和) (要求:每剂药价的尾数按四舍五入到“分”)
处方药价=药价/剂×剂数(误差小于0.05元/剂 )
练习:
甘 草6g 大 黄3g 郁 金9g
0.37/10g 0.25 /10g 0.31 /10g
中药特殊煎煮的品种
![中药特殊煎煮的品种](https://img.taocdn.com/s3/m/57c6aa69453610661fd9f429.png)
调剂时需单包,以便于煎药时特殊处理的品种除处方注明有“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冲服”、“煎汤代水”、“榨汁”等特殊要求的药物,应按要求进行操作。
1.先煎品种及煎煮方法:先煎品种:生石决明、石膏、生磁石、生赭石、生紫石英、生自然铜、生龟甲、生鳖甲、生珍珠母、生牡蛎、生瓦楞子、生紫贝齿、生龙骨、生龙齿、寒水石、生蛤壳、生禹余粮、川乌、草乌、附子、水牛角、滑石块、白海巴、石燕、石蟹、金礞石(布包先煎)。
煎煮方法:将先煎的药物煮沸20—30分钟,再加入群药同煎。
2.后下品种及煎煮方法:后下品种:薄荷、鲜薄荷、鲜藿香、鲜佩兰、紫苏叶、砂仁、豆蔻、钩藤、番泻叶、沉香。
煎煮方法:在群药煎好前5-10分钟,加入后下药同煎。
3.包煎品种及煎煮方法:包煎品种:旋覆花、车前子、葶苈子、六一散、青黛、黛蛤散、生蒲黄、蒲黄炭、滑石粉、儿茶、金礞石、海金沙、辛夷、马勃、益元散。
煎煮方法:将药物装入纯棉纱布袋与群药同煎。
4.烊化品种及煎煮方法:烊化品种:阿胶、鹿角胶、龟甲胶、鳖甲胶、龟鹿二仙胶。
煎煮方法:将药物加入适量热水或加热炖熔化,兑入煎好的药液同服。
5.另煎品种及煎煮方法:另煎品种:人参、红参、高丽红参、西洋参、鹿茸片、羚羊角片、西红花、冬虫夏草。
煎煮方法:将另煎药物置适宜的药锅中,加适量水,单独煎煮,滤取药液合并到汤药中服用。
6.冲服品种及服用方法:冲服品种:牛黄(含人工牛黄)、体外培育牛黄、朱砂粉、熊胆粉、鹿茸粉、三七粉、珍珠粉、羚羊角粉、沉香粉、琥珀粉、水牛角浓缩粉、玳瑁粉、马宝粉、猴枣粉、狗宝粉。
服用方法:以少量水或随汤药冲服。
7.兑服品种及服用方法:兑服品种:竹沥水、竹沥膏、生姜汁、黄酒、蜂蜜。
服用方法:不需煎煮,兑入煎好的药液中同服。
8.对于其他特殊要求的药物,按处方要求操作。
煎药的名词解释
![煎药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c8a3948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25.png)
煎药的名词解释煎药,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种常见炮制方法,是将中药材经过一定的处理和煮煎,以提取药物成分,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煎药的目的主要是通过热、湿、溶解等作用,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溶解并释放出来,以便于体内吸收和发挥药效。
一、煎药的历史渊源煎药作为中医药学中的一种传统炮制方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早在《黄帝内经》和《神农本草经》中,就有了煎药的记载。
中国古代医药家们通过对中药材的不同处理方法的探索,逐渐形成了煎药的技术和理论。
二、煎药的基本原理煎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的溶解性和热能的传导,将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释放出来。
煎药过程中,水温上升,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逐渐溶解到水中,同时也可以将中药材中的杂质和不具药效的成分去除。
此外,煎药还可以改变中药材的性味,增强药物的疗效,提高药效的可靠性。
三、煎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煎药的步骤主要包括选择中药材、研粉煮制、煎煮提取、调理用药等多个环节。
在选择中药材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结合中医药理论,合理选择适应的中药材。
在研粉煮制过程中,需要注意研粉的细度和水量的控制,以确保药物的提取效果。
煎煮提取阶段,要掌握火候和时间的控制,以保证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被完全提取到水中。
最后,在调理用药环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煎药后的药液,进行个性化的配伍和调剂,以提高药效。
四、煎药的不同炮制方法煎药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不同的中药材和病情需要采取不同的炮制方法。
常见的炮制方法包括煎煮法、煎炙法、煎炭法等。
煎煮法是将中药材放入锅中煮沸一段时间,让药物的有效成分充分溶解到水中;煎炙法是将中药材的表面稍微煎炙一下,增加药性;煎炭法则是在药材煮煎过程中加入一些木炭或其他制剂,使药液更浓缩。
五、煎药的应用范围和效果煎药在中医临床中被广泛应用,适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
通过煎药可以有效提取中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增强药效,加快药物的吸收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煎药还可以调理中药的性味,改善中药的滋味和药物的可口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目的:使饮片湿润变软
• 有利于有效成分充分溶出 • 缩短煎煮时间 • 避免因煎煮时间过长导致有效成分散失、破 坏过多。
(四)煎药前的饮片浸泡 • 浸泡时间 • 花、茎、全草类 20~30分钟
• 根、根茎、种子、果实
60分钟
• (五)煎药的火候
• 文火温度较低,水分蒸发缓慢
• 武火温度较高,水分蒸发较快
• 2.加水量 • 药多水少:“煮不透,煎不尽”,有效成 分浸出不完全,药少水多:增加有效成分
的溶出量,汤液量过大
• 煎煮花、叶、全草及其他质地轻松的药物, 吸水量较多,应酌量多加水; • 煎煮矿物、贝壳及其他质地坚实的药物, 吸水量较少,可酌量少加水。
• (1) 将饮片臵煎锅内,加水至超过药物 表面3~5cm为度,第二次煎煮可超过药渣 表面1~2cm。用于小儿内服的汤剂可适当 减少用水量。注意在煎煮过程中不能随意
• 花叶及芳香类药物煎煮时间宜短 • 根茎、果实、种子类药物煎煮时间宜长 • 金石、介壳、动物类及质地坚实的药物煎煮 时间更长。
汤剂的煎煮时间
• 汤剂类型
解清芳类 • 一 般 药 • 滋补调理药
头煎煎煮时间(分) 二煎煎煮时间(分)
15~20 20~30 40~60 10~15 15~20 20~25
尘的地方。
• (2)药凉好以后,要核对数量,同处方一 起装入塑料袋中。
• (六)填写记录 • 完整、真实地做好“煎药加工登记记录”。 • (七)清场
• 将工作现场清理干净、整洁。
• (1)锅内放入一定清水,冲洗干净煎药机,打开排废 液阀,排净废液,关闭排废液阀门,关闭排药液阀门,
关闭电源。
• (2)用干净软布擦净锅盖和密封圈,防止残 留药液粘连。将滤桶取出,用软布将底 • 部和内壁彻底清洗干净,不能用掉丝、掉毛的
药液过程中,同时转动挤压装臵,挤
出药包中的残余药液。
• (5)取出药渣,检查药渣是否煎透。 如果煎透将药渣放入专用桶内。设定 包装包数和包装量,转动出液阀门手 柄使其完全打开,接着启动包装机的 运行开关,开始包装。
• (五)晾药 • 将包装好的药袋放入晾药盘内,进行晾凉, 并将处方夹在晾药盘上。 • (1)凉药要放在通风、凉爽无污染、无灰
清洗工具清洗。电器控制部分不能用水清洗。
• (3)排液软管定期用清水冲冼内壁。
四、汤剂制备的质量要求
(1)调配中药汤剂的药物必须符合药品标准规
定和要求。
• (2)严格按照中药汤剂制备的操作常规和制备方
法进行。煎煮后的残渣不得有硬心,应充分煮透, 使药效成分溶出而发挥疗效。
• (3)制备汤剂时应认真负责,控制好煎煮火候和
时间。煎煮后的药物不得烧焦糊化,否则影响汤液 的质量。
(4)煎煮后应充分过滤,药物残渣挤出的 残液量一般不得超过残渣的20%。
• (5)每种汤剂制备后应具有原方剂中药
物的特征气味,不得有焦糊或其他不正常
的霉腐异味。
• (6)每种汤剂制备后应具有相应的色泽, 汤液应澄明,少量沉淀物经振摇后能均匀 分散。汤液中不得有异物。
• 加水量(ml) • 浸泡时间 • 煎煮时间
• 药液煎出量(ml)
• 特殊煎煮 • 煎药付数付袋
• 煎药人
• 取药人
二、 特殊中药的煎煮法
• (一)先煎
矿物类、介壳类、动物的骨、甲、角及质地坚硬、
有效成分不易被煎出的药物 • 应先打碎先煎15~30分钟 • 对某些有毒的中药,要先煎1~2小时,降低毒性或 消除毒性 • 如制川乌、制草乌经1~2小时的煎煮,可使所含的 毒性成分乌头碱分解成乌头次碱,进而分解成乌头 原碱,使毒性大为降低。
煎药机类型
• 常温煎药机 高温密闭煎药机
• 常温煎药机:煎药与包装为一体。 • 煎药锅一般是耐高温刚性玻璃锅, • 上面煎药,下面包装的组合一体设备。 • 一般有1+1,2+1,3+1三种。 • 3+1:三个煎药锅、一个包装机
• 常温机器多用于药店、个体诊所、卫生院、小型医院。
• 优点:体积小,外观好看,上面煎药下面包装,操作 方便,价格便宜,性价比高,是药店代客煎药的首选 设备; • 缺点:效果弱于密闭煎药机(尤其超过5~7付药);
• 注:解清芳类是指解表类、清热类、芳香类药物
• (七)过滤药液 • 趁热及时滤出药液 • 过滤药液可采用中药过滤网或干净的 纱布。 • 滤药时应压榨药渣,使药液尽量滤净。
• (八)煎液量 • 儿童每剂一般煎至100~300ml • 成人每剂一般煎至400~600ml
• (九)填写记录 • 记录应保持整洁,内容真实、数据完整 • 日期 姓名 科别
• (三)泡药 • (1)泡药容器可以是煎药机中的煎药锅或专用的 泡药桶。泡药容器要清洁。 • (2)将装入饮片的煎药袋放入泡药容器内,加入 清洁自来水,加水量应将药物完全浸没,以超过药 面2~3厘米为宜。先煎、后下的煎药袋用另外的容 器分开浸泡。泡药时间同前。盖好盖子,并将药方 夹在桶盖或煎药机上。
• 在煎药过程中严禁打开排废液阀门,以
防止人员烫伤;先煎、后下药品在投放
过程中也要注意防止烫伤。
• 如果在煎药过程中,包装药的无纺布袋 破损,一定要把药渣清洗干净后再用, 防止残渣打到包装机后造成包装机的堵 塞。
• (4)待药煎好后,先打开排气安全阀,
适当减压,再打开排药液阀门,药液
通过排液软管注入包装机药罐内,排
• 明代李时珍说:“煎药并忌用铜铁具,
宜银器瓦罐。”
• 煎药器具的选取以化学性质稳定,不
易与所煎之药起化学变化为前提。
• 煎药锅:
• 宜用砂锅、白搪瓷器皿、不锈钢锅 或耐高温的玻璃容器 • 忌用铜、铁、铝、锡等易腐蚀材料 或有毒塑料制成的器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砂锅:传热均匀、保温性能好、化
学性质稳定、价廉等优点。 • 自动煎药机:可自动控制煎药温度 和时间,使煎药、滤过、煎液包装 在一台机器上完成,既方便又卫生。
• (四)煎药
• (1)将泡好的饮片和浸泡液倒入煎药机的 煎药锅中,加水适量,并将药方夹在煎药机 上。加水比例(仅供参考):加水量=所需 的药液量+20%。即加水量=(每袋药容量×
每日服几次×共煎几副药)×1.2。例如:
所煎药为5付,每付药2袋,每250ml加水量= (250×2×5)×1.2=3000ml。
中药汤剂的煎煮
项目七 中药汤剂的煎煮
• ●知识目标
• 1.知道汤剂制备的操作常规和质量要求; • 2.掌握汤剂的煎煮方法。 • ●技能目标 会用砂锅和煎药机制备中药汤 剂,能正确介绍汤药的煎煮法。
• 汤剂又称汤液,是用煎煮或浸泡去渣取汁,将药物 制成液体的剂型。特点:吸收快,易发挥疗效,便 于加减应用,能全面、灵活地适应各种病证。 • 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凡服汤药, 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煮药者,鲁莽造次, 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 • 清代名医徐灵胎说:“煎药之法最宜深究,药之效 不效全在乎此,夫烹饪禽、鱼、牛、羊,失其调度, 尚能损人,况药专主治病,而可不讲乎。”
• (五)另煎 • 将需另煎(切成小薄片)的药物,臵适宜的药锅中,
加适量水,单独煎煮1~2小时,滤取药液,药渣并
入其他群药合煎,然后将前后不同煎煮的药液混匀 后服用,如人参、西洋参;而质地坚硬的贵重药材,
则应单独煎煮2~3小时,如羚羊角、水牛角等。
• (六)兑服 • 不需煎煮,将液体药汁兑入群药煎液 中同服。 • (七)冲服 • 将药物细粉用温开水或群药的汤液冲 服。
• 密封圈是否正确安装在槽内,煎药机运行是
否正常。 • 做好接地保护,保证人身安全。
• (二)装袋
• 将调配并复核后的饮片装入煎药袋,将袋口扎紧。 • (1)每个药袋的装药量最多不超过容积的2/3。 • (2)处方中的大枣应劈开、生姜应切片后再装入煎 药袋,不得整个放入。 • (3)需要包煎、先煎(久煎)、另煎、后下的药物 要分别装入不同的煎药袋,不能与群药相混。
• (2)盖紧锅盖,煎药机拧紧把手时, 要对角均匀加压,以防锅盖变形。接 通电源,旋紧手柄,关闭放气安全阀, 按动模式转换钮,进入时间设定状态, 设定煎药时间。按模式转换钮,使显 示屏为温度显示。
• (3)按动运行钮,武火指示灯亮,显示屏上温度数
值不断升高,属于正常;煎药桶内药液出现沸腾时, 显示屏显示100℃,武火指示灯灭,文火指示灯亮, 设定的时间开始记时。煎药期间文火、武火指示灯 会交替亮灭,属于正常。到设定时间后,自动切断 加热盘电源,运行指示灯灭,煎药结束。
• (二)后下
• 其他群药文火沸腾煎煮15~20分钟后, 再放入需后下的饮片煎煮5~10分钟
• (三)包煎
• 将需包煎的饮片装入白色纱布袋内,
扎紧袋口与群药同煎。
• (四)烊化 • 将需烊化的饮片臵锅内加水适量,加热 熔化或隔水炖化后再兑入群药煎液中同 服;或是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 将其臵于药液中,微火煎药,同时不断 搅拌,待需溶化的药溶解即可。
• 煎煮用火应遵循“先武后文”的原则,即
在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
汤剂的煎煮火候
• 汤剂类型 火力
• 解表药 武火速煎,“气足势猛”
• 一般药
先武后文
• 滋补药 先武火后文火
• (六)煎煮时间 • 时间的长短与加水量的多少、火力的强弱、 药物吸水能力及治疗作用等因素有关。 • 煎药时间,均从煎沸时算起。
常温下能保质7~30天。冷藏90天。 • 缺点:价格相对较高。
(三)煎药用水及加水量
• 1.煎药用水
• 古代
• 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所记载的
就多达42种,如雨水、潦水、腊雪、
露水等,这些都是天然蒸馏水,含矿
物质较少,比较洁净。
(三)煎药用水及加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