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六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修改

合集下载

第九章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第九章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中 国 风 中 国 风 呀
二、中国菜的地域流派
(八)徽菜
-南宋年间収源亍歙县。 -讲究色、香、味、形和汤卤,以烹调山珍野味著称,主 料大都叏自本地土特产品。 -制作风格独特,讲究“三重”,即重油、重色、重火功。 &皖南菜 以徽州地方菜肴为代表, 擅长烧、炖,讲究火 功,幵习以火腿佐味,冰糖提鲜,善亍保持原汁原味。 &沿江菜 烹调河鲜、家禽见长,讲究刀巟,注重形色, 善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艴,菜肴具有酥嫩、 鲜醇、清爽、浓香癿特色。 &沿淮菜 擅长烧、炸、熘登记法,善用芫荽、辣椒配色 佐味,菜肴具有质朴、酥脆、咸鲜、爽口癿特色。 代表菜:红烧果子狸、火腿炖鞭笋、符离集烧鸡等。
-红碎茶:红碎茶挄其外形又可细分为右茶、碎茶、片茶、末茶,
产地分布较广,遍亍于南、广东、海南、广西,主要供出口。
中 国 风 中 国 风 呀
祁门红茶
“祁红”,产亍安徽省祁门县及其毗邻地区 1915年获得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釐奖 成品条索细紧秀丽,锋苗显露,色泽乌润油光 汤色洪亮,滋味甘鲜醇和 祁门巟夫红茶以高香闻名
【白毫银针】
二、丰富多彩的茶类和名茶丼要
(五)黄茶
-属轻微发酵茶。
-基本巟艴迉似绿茶,但制作迆程中加以 闷黄,因此具有黄右黄汤癿特点。
-依照原料芽右癿嫩度大小可以分为黄芽
茶、黄小茶和黄大茶。
中 国 风 中 国 风 呀
二、丰富多彩的茶类和名茶丼要
【君山银针】
产亍湖南省洞庭湖癿君山岛。历叱上有多
个朝代将此茶列为贡茶。 君山银针茶芽头肥壮,坚实挺直,芽身釐
中 国 风 中 国 风 呀
二、中国菜的地域流派
(三)苏菜
-始亍春秋、兴亍隋唐、盛亍明清。 -“东南第一佳味,天下之至美”。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特别是一些节日节气吃什么更有许多寓意和讲究。

民谚 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初 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围锅转。

”合子也是一 种饺子,平时是烙熟,而初三是煮熟。

正月初五 叫“破五”,也吃饺子。

实际,中国人最讲究、 最为看重的是大年除夕这顿饺子(也叫“年 饭”),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 因,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饺子,以示来 年财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康健、人丁兴旺等 美好期望与祝愿。

饺子虽小个中天,文化内涵深 着哩! 饺子源于我国有 2600 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 以前多种礼仪的论著,载道:“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但饺子究竟源自何朝何代谁人 之手, 众说纷云, 莫衷一是, 为准确翔实的的史料记载, 之有理的科学阐释,但有两 定饺子渊源也不足为过。

“张仲景说”,饺子源 圣”张仲景“冬至舍药”。

期, 南阳郡涅(今河南省邓州 的张仲景,潜心钻研古代医 有效方剂,著成《伤寒杂病 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对祖国 功勋卓著。

他终生以“进则 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 自“医 东汉时 市穰东镇) 书,广收 论》,被 医学发展 救世、退 为良医” 既缺乏较 也缺少言 种说道说固, 叫“牢丸”, 不料唐太宗大喜, 连称“这好!这好!”打那“牢丸”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

1972 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墓里,发现了随葬的一只木碗里有十几枚“形如偃 月”的食品,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唐朝的“牢丸”,酷似今天的饺子。

可见早在 1300 多年的唐朝饺 子已传到西域少数民族地区。

要说饺子成为中国人春节的当家食品习俗定型于 汉代。

经过战国和秦朝末代社会大动荡,西汉初 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 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新年日期确立,正月初一 吃饺子形成。

从汉到南北朝,过年习俗愈演愈烈。

明朝的《明宫史·史集》记载除夕吃饺子情景, “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

《旅游文化》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旅游文化》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旅游文化》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基于对教材内容的精心组织,本着明确的教学目标,对课堂教学结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运用等进行构思,最终完成本堂课的教学设计。

现详述如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首先,完成教材既定的知识目标,了解江南各地的点心、小吃,以及与之相关的传奇史实、名人轶事或民间传说等;进而,掌握江南饮食的特点、挖掘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精髓,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

(二)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的知识通过语言进行生动介绍,提高口头表达能力;适当灌输市场营销的意识,使本课程教学更富有现实意义。

(三)情感目标领略江南各地众多的点心、小吃,体会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一处地域的性格特征与风情习俗,达到陶冶情操的效果。

二、教材处理考虑到教材中本章节涉及全国各地的小吃、点心,特点名异、跨越度大,不易于学生记忆与掌握。

因而,在此大胆进行创新改革,从地域的角度切入,选择了口味特点相近的江南一带,覆盖江浙沪等地,利于更好地突出重点,更富有条理性。

三、课堂教学结构及组织形式为达到最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精心构思了本课的课堂教学结构,通过运用可视化的多媒体设施,视频展示江南小乡的自然风景和人文风情,从视觉和听觉上调动学生的感观;在营造良好的氛围之后,以教师讲授为主,向学生讲解江南地域的界定以及点心、小吃的知识点,作为理论准备。

接下来的名点罗列部分,通过地图按一定顺序显示各地位置,串讲各地名点、小吃,通过提问、讲授、引导等,使学生对江南一带的点心、小吃形成基本概念。

随后以小组为单位,由各组代表在事先准备策划的基础上,就一个地点的某款点心(小吃)进行介绍,讲解典故,适当进行宣传推广,在活跃课堂气氛,锻炼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逐步具备一定的营销观念和团队精神。

在学生互动告一段落后,教师总结,引导得出江南饮食的特点,进而深化,提炼中华包含文化的精髓,感觉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含5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含5篇)

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含5篇)第一篇: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源流长,特别是一些节日节气吃什么更有许多寓意和讲究。

民谚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围锅转。

”合子也是一种饺子,平时是烙熟,而初三是煮熟。

正月初五叫“破五”,也吃饺子。

实际,中国人最讲究、最为看重的是大年除夕这顿饺子(也叫“年饭”),这是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全家人其乐融融在一起吃年夜饺子,以示来年财源茂盛、平安吉祥、幸福康健、人丁兴旺等美好期望与祝愿。

饺子虽小个中天,文化内涵深着哩!饺子源于我国有2600 多年历史,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编纂的《礼记》,是专门研究秦汉以前多种礼仪的论著,载道:“稻米二、肉一,合以为饵,煎之。

”但饺子究竟源自何朝何代谁人之手,众说纷云,莫衷一是,为准确翔实的的史料记载,之有理的科学阐释,但有两定饺子渊源也不足为过。

“张仲景说”,饺子源圣”张仲景“冬至舍药”。

期,南阳郡涅(今河南省邓州的张仲景,潜心钻研古代医有效方剂,著成《伤寒杂病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对祖国功勋卓著。

他终生以“进则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自“医东汉时市穰东镇)书,广收论》,被医学发展救世、退为良医” 既缺乏较也缺少言种说道说固,叫“牢丸”,不料唐太宗大喜,连称“这好!这好!”打那“牢丸”成为重大节庆的标志性食品。

1972 年,考古学家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的唐墓里,发现了随葬的一只木碗里有十几枚“形如偃月”的食品,经专家鉴定确认为唐朝的“牢丸”,酷似今天的饺子。

可见早在1300 多年的唐朝饺子已传到西域少数民族地区。

要说饺子成为中国人春节的当家食品习俗定型于汉代。

经过战国和秦朝末代社会大动荡,西汉初期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社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秩序稳定,新年日期确立,正月初一吃饺子形成。

从汉到南北朝,过年习俗愈演愈烈。

明朝的《明宫史·史集》记载除夕吃饺子情景,“五更起……饮椒柏酒,吃水点心,即扁食也。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5篇范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5篇范文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5篇范文第一篇: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国传统饮食文化“民以食为天”,中国饮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在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食物制作、器皿、营养保健、饮食审美观、饮食礼仪等各个方面均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特色,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我将从中国传统饮食结构、食物传统制作方法、中国饮食审美观以及饮食礼仪四个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中国传统饮食结构我国的饮食结构是由我国人民的经济生活水平所决定,同时也是由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饮食经验积淀而成。

我国传统饮食结构有以下几点特点:首先,讲究主副食分明。

中国人认为得谷者昌,失谷者亡,食五谷治百病。

中国传统饮食以谷物为主,副食主要是新鲜的天然食物。

其次,我们国家非常重视蔬菜的作用。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三天不吃青,俩眼冒金星。

” 从秦汉开始,中国人的膳食结构就是以植物性食料为基础,比如粮、豆、蔬、果、谷类等。

主食是五谷,副食是蔬菜,外加少量的肉食,正如孔子在《论语•乡党》篇中说“肉虽多,不使胜食气”,这实际上是我国传统膳食结构理论最早的文字记载,即指日常饮食应当以食谷为主,即使肉多时,也不可超过食谷。

此外,我们几乎所有饮食都是低温烹饪。

蒸馒头,下面条,煮饺子全是在水中,都是100度以下。

二、食物传统制作方法中国传统菜肴对于烹调方法极为讲究,不仅注重烹,更注重调,常见的方法有:蒸、煮、烧、炖、烤、烹、炒、炸、拌、扒、酥、焖等。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人们的生活习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不同,在饮食烹调和菜肴品类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方风味,如鲁菜、川菜、苏菜、闽菜、粤菜、京菜、湘菜、徽菜等。

中国饮食有其独特的魅力,关键就在于它的味美。

而美味的产生,主要在于五味调和。

同时,追求色、香、味、形的有机统一。

在色的配制上,以辅助的色彩来衬托、突出、点缀和适应主料,形成菜肴色彩的均匀柔和、主次分明、浓淡相宜、和谐悦目。

在口味的配合上,强调香气,突出主味,并辅佐调料,使之增香增味。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3年北京市海淀区初三(上)期中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一、基础·运用(共13分)中国素有“烹饪王国”之称,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初三年级开展“舌尖美味,人间烟火——探寻中华饮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你所在的班级拟定了三个探究专题。

请你参与其中,完成每个专题下的任务。

专题一天南海北美食丰中国菜有“八大菜系”【甲】即鲁菜、川菜、粤菜、淮扬菜、闽菜、徽菜、浙菜和湘菜。

你都品尝过吗?鲁菜以盐提鲜,以汤壮鲜,调味讲求咸鲜纯正,犹如___①___的北方汉子;川菜尚滋味,好辛香,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就像___②___的魏晋名士;粤菜选料珍奇,用料讲究,配料精巧,宛如___③___的翩翩公子;淮扬菜制作精细,色泽淡雅,口味清鲜平和,就好比的江___④___南女子……“八大菜系”烹调技法各具特色【乙】菜肴口味各有千秋,莫定了中国菜精细、中和、美味、美观、健康的良好基础。

1.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冒号【乙】顿号 B.【甲】冒号【乙】逗号C.【甲】逗号【乙】逗号 D.【甲】逗号【乙】顿号2.根据语境,在文段横线处填入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①厚朴中正②文雅脱俗③潇洒随性④清丽秀美 B.①厚朴中正②潇洒随性③文雅脱俗④清丽秀美C.①文雅脱俗②潇洒随性③清丽秀美④厚朴中正 D.①清丽秀美②厚朴中正③潇洒随性④文雅脱俗3.学校餐厅推出特色小吃窗口,年级邀请同学们来写推介语。

参考下面的示例,选择你最喜欢的一种小吃,为其写一段推介语。

(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方法,50字左右)(3分)专题二佳肴妙笔情思长4.文学兴趣小组研究报告的主题是“美食与诗歌”。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中国饮食文化概说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阴阳五行哲学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中医营养摄生学说,文化艺术成就,饮食审美风尚,民族性格特征诸多因素影响下创造出彪炳史册的中国烹饪技艺,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

从沿革看,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万年,分为生食、熟食、自然烹饪、科学烹饪4个发展阶段。

推出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宴席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获得了烹饪王国的美誉。

从内涵上看,中国饮食文化涉及到食源的开发利用,食具的运用与创新。

食品的生产与消费,饮食的服务与接待,饮食业与食品业的管理以及饮食与国泰民安,饮食与文化艺术,饮食与人生境遇的关系等深厚广博。

从外延看,中国饮食文化可以从时代与技法,地域与经济,民族与宗教,食品与食具,消费与层次,民俗与功能等多种角度进行分类,展示不同的文化品位,体现出不同的使用价值,异彩纷呈。

从特制上看,中国饮食文化突出养,助,益,充的营养卫生论(素食为主,重视药膳,和进补)。

并且讲究色、香、味、形俱全。

五味调和的境界说,(风味鲜明,适口者珍,有舌头菜之誉。

)奇正正互变的烹调法(橱规为本,灵活变通)畅神怡情的美食观(文质彬彬,育教于食)等大属性,有着不同于海外各国饮食文化的天生丽质。

从影响上看,中国饮食文化直接影响到日本、蒙古、朝鲜、韩国、泰国、新加坡等国家,是东方饮食文化圈的轴心;与此同时还影响到欧洲,美洲,非洲和大洋洲。

像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和大豆,都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视角,高品味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民族人民在90多万年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了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二、中国饮食文化特点中国是文明古国也是悠久饮食文化的发祥地。

饮食文化的特点;1. 风味多样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风俗习惯都存在差异,长时间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许多风味,我国一直以来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

第九章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分解

第九章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分解

煨。
-刀工精湛,十六种刀法。
&湘江流域 制作精细,用料广泛,油重色浓,
品味上注重酸辣、香鲜、软嫩。
&洞庭湖区 烹制河鲜、家禽、家畜见长,多用 炖、烧、腊的制法,芡大油厚,咸辣香软。 &湘西菜 擅长制作山珍野味、烟熏腊肉和各种
中 国 风 中
腌肉、风鸡,口味侧重现象酸辣,有浓厚的山村 国
风味。

-代表菜:麻辣子鸡、腊味合蒸、东安鸡、红烧 呀
全狗、吉首酸肉、剁椒鱼头、炒腊野鸭条等。
二、中国菜的地域流派
(七)闽菜
-南宋之后发展起来,清中叶为世人所知。
-烹调山珍海味著称,尤以“香”、“味”见长
-选料精细,刀工严谨。“切丝如发、片薄如纸”
-讲究火候,注重调味,偏于甜、用器皿别具一格,多采用小巧玲珑、古朴大
方的盖碗。
国 风
鲜莲冬瓜盅,东江盐焗鸡,太爷鸡等。

二、中国菜的地域流派
(五)浙菜
-始于新石器时代,汉唐时定型,宋元时达到巅峰,明清
时期形成风格。
-选料讲究品种和时令季节,讲究鲜活,用料讲究部位,
遵循“四时之序”的选料原则。
-杭州菜 (甬帮菜)“南料北烹”、“口味交融”
-宁波菜 烹制海鲜见长,讲究鲜嫩软滑,重原味
&福州菜 菜肴清淡清鲜,重酸甜,讲究用汤提鲜 &闽南菜 讲究作料调味,重酸辣 &闽西菜 偏重咸辣,烹制多为山珍,具有山区风
中 国 风 中
味。

-代表菜:佛跳墙、炒西施舌、醉糟鸡、七星丸、 风
沙茶焖鸭块、鸡汁汆海蚌等。

二、中国菜的地域流派
(八)徽菜
-南宋年间发源于歙县。
-讲究色、香、味、形和汤卤,以烹调山珍野味著称,主

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吃”文化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

“吃”是饮食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吃”不单单是要求“饱”,在中国的“吃”文化中它还包含了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熟识,其中蕴涵了众多的人生哲理。

俗语说:“民以食为天。

”这句话就道出了“吃”对人类的重要性。

从人类使用火开头,人类就在不停的钻研“吃”。

有了吃,人类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头进入熟食的阶段,随着历史的进步和社会文明的进展,“吃”已经超越了它的字面意义,慢慢成长为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中的又一颗绚烂明珠,并且有着其独特的地位。

中国的“吃”文化在世界上是享有盛誉的。

“吃”是饮食的一部分,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国人对于“吃”不单单是要求“饱”,在中国的“吃”文化中它还包含了中国人对人生的'思考,对世间万物的熟识,其中蕴涵了众多的人生哲理。

中国人对于饮食有着严格的要求,这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

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国家的人对饮食的要求渐渐演化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快”。

中国百姓对于饮食并不留意它的速度,而是更留意它的“色、香、味”,这是中国人对饮食的基本要求。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表面上只讲究“吃饱”,满足自己的生理需求,实则不然,更多意义上中国人借助饮食表达出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在时代的进展中渐渐的融入了众多的新元素,比如在讲究色、香、味的同时,也讲究养分的均衡,视觉的享受,这是饮食文化的进步。

中国的饮食文化伴随着中国与世界沟通的增多与加深,又酝酿出了新的特色。

中国的饮食文化与世界文化有一个支点,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而这恰恰是中华饮食文化的基本内涵。

中国的饮食文化可以概括为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包含了中国人在饮食过程中讲究的饮食品质、审美情趣、情感活动以及社会功能等独特的文化底蕴,这也是饮食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联系之所在。

博大精深中华饮食文化

博大精深中华饮食文化

博大精深中华饮食文化中华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折理,一个小孩子生下来,亲友要吃红蛋表示喜庆。

“蛋”表示着生命的延续,“吃蛋”寄寓着中国人传宗接代的厚望。

孩子周岁时要“吃”,十八岁时要“吃”,结婚时要“吃”,到了六十大寿,更要觥筹交错地庆贺一番。

这种“吃”,表面上看是一种生理满足,但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它借吃这种形式表达了一种丰富的心理内涵。

吃的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获得了更为深刻的社会意义。

通过中西交流,我们的饮食文化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

如于色、香、味、型外又讲究营养,就是一种时代进步。

十大碗八大盘的做法得到了改革,这也是十分可喜的。

但是,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应该有一个坚固的支点,这样它才能在博采众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和发展,保持不衰的生命力。

我觉得,这个支点就是优秀传统文化特质,也就是中华饮食文化需要探索的基本内涵。

因此,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基本内涵的考察,不仅有助于饮食文化理论的深化,而且对于中华饮食文化占据世界市场也有着深远的积极意义。

我认为,中华饮食文化就其深层内涵来廛,可以概括成四个字:精、美、情、礼。

这四个字,反映了饮食活动过程中饮食品质、审美体验、情感活动、社会功能等所包含的独特文化意蕴,也反映了饮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密切联系。

精。

是对中华饮食文化的内在品质的概括。

孔子说过:“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这反映了先民对于饮食的精品意识。

当然,这可能仅仅局限于某些贵族阶层。

但是,这种精品意识作为一种文化精神,却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地渗透、贯彻到整个饮食活动过程中。

选料、烹调、配伍乃至饮食环境,都体现着一个“精”字。

美,体现了饮食文化的审美特征。

中华饮食之所以能够征服世界,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美。

这种美,是指中国饮食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是指它给人们所带来的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

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测试卷(同步综合检测20级试卷)

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测试卷(同步综合检测20级试卷)

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测试卷(同步综合检测20级试卷)满分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鲁菜经典连襟鱼翅,传说与________皇帝有关。

( ) [单选题] *A.顺治B.康熙C.雍正D.乾隆(正确答案)2.川菜以善用________著称,尤其是号称“三椒”的花椒、胡椒、辣椒;“三香”的葱、姜、蒜。

( ) [单选题] *A.麻辣(正确答案)B.香辣C.咸辣D.鲜辣3.________既有南方菜的鲜、脆、嫩的特色,又融合了北方菜的咸、色、浓特点,形成了自已甜咸适中,咸中微甜的风味。

() [单选题] *A.淮扬菜(正确答案)B.苏锡菜C.徐海菜D.金陵菜4.以后六国饭店倒闭,制菜的厨师受聘于大三元酒家,于是_______成为大三元酒家的招牌名菜,并在岭南地区广泛流传。

() [单选题] *A.羊方藏鱼B.白云猪手C.太爷鸡(正确答案)D.东安鸡5._______选料讲究,烹饪独到,注重本味,制作精细。

() [单选题] *A.浙菜(正确答案)B.闽菜C.湘菜D.徽菜6.湘菜刀工精妙,基本刀法有_______种之多,使菜肴千姿百态变化无穷。

() [单选题] *A.12B.14C.16(正确答案)D.187.佛跳墙,原名“荤罗汉”,相传始于_______代。

() [单选题] *A.宋C.明D.清(正确答案)8.玛瑙白玉,出自明太祖朱元璋的家乡安徽凤阳县,至今已有_______余年历史。

() [单选题] *A.400B.500C.600(正确答案)D.7009.《燕都小食品杂咏》中说:“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

何事群呼_______,称名未免近诙谐”。

() [单选题] *A.臊子面B.驴打滚(正确答案)C.豌豆黄D.都一处烧麦10.耳朵眼炸糕,起源于清朝光绪年间,________在北门外大街耳朵眼胡同口开店,后改为增盛成,但一直被人们俗称为“耳朵眼炸糕”。

() [单选题] *A.高贵友B.毛修之C.刘万春(正确答案)D.冯昌年11.创建于_______年的“同盛祥”,为西安名气最大的餐馆之一。

中国传统美食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美食的博大精深

中国传统美食的博大精深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之一便是传统美食。

中国传统美食以其独特的口味、精致的制作工艺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的博大精深之处,从风味、制作工艺、文化意义三个方面展开讨论。

一、风味中国传统美食的风味多样且令人难以抗拒。

无论是麻辣火锅的辣劲与鲜香,还是广东粤菜的清爽与细腻,都展示出了传统美食的独特风格。

从北方到南方,中国各地拥有各具特色的传统美食,如北京烤鸭、杭州西湖醋鱼等。

每一道菜肴都反映了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和人们的习俗,为人们带来不同口味的美食享受。

二、制作工艺中国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制作技巧和工艺流程。

其中,烹饪、切割、炖煮等手法被广泛应用,给每一道菜肴赋予了特殊的口感和口味。

例如,川菜的烹饪方式以烧烤、炖煮为主,通过调配辣椒和各种香料,使菜肴具有麻辣的独特风味。

而粤菜则注重原汁原味的还原,更注重材料的处理和烹调技巧的精湛,使得菜肴保持原有的鲜美口感。

三、文化意义中国传统美食不仅仅是味蕾上的享受,更具有深厚的文化意义。

在中国文化中,美食被视为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方式之一,也是重要的社交媒介。

例如,中国人喜欢结伴去饭店品尝美食,通过分享和讨论菜肴的味道,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此外,中国传统美食还体现了节日和特定场合的符号,如年夜饭、元宵节的汤圆等,这些食物代表着团圆和吉祥的寓意,彰显出中国人民的家庭价值观。

结语中国传统美食的博大精深之处体现在其风味、制作工艺和文化意义三个方面。

它们代表了中国历史和文化的精髓,并通过丰富多样的口味和独特的制作工艺,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食享受。

我们应当珍惜传统美食,传承并推广它们,使更多的人能够体验到中国传统美食的博大精深。

端午节领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端午节领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端午节领略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于农历五月初五举行。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传统活动,也有着独特而丰富的饮食文化。

中国人通过各种传统食物,展示了他们对节日的尊重和祝福。

在本文中,我们将一同探索端午节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粽子:端午节饮食的代表粽子是端午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食物,也是人们庆祝端午节的重要方式之一。

粽子由糯米、猪肉、豆沙等多种馅料,用竹叶包裹而成。

不同地区和各族群体的粽子口味各异,形态也多种多样。

粽子的制作过程繁琐而复杂,它既融合了中国古老的制作技艺,又凝聚了人们对家庭和团圆的向往。

每年的端午节前夕,家家户户都会亲手包制粽子。

在包粽子的过程中,亲情得以弘扬,家人之间的情感也得以深化。

二、菖蒲酒:品味端午节的真谛菖蒲酒是端午节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是用白酒配以菖蒲制成的一种传统饮品。

菖蒲具有清香的特点,而菖蒲酒则因此而得名。

菖蒲酒常常用作祭祀和庆贺活动中的重要饮品。

菖蒲酒虽然在端午节的庆祝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它也象征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的努力。

通过品味菖蒲酒,人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底蕴,感悟端午节的真谛。

三、龙舟赛:展示勇敢与团结龙舟赛是端午节期间最为盛大的传统活动之一。

这项活动源于伟大的古代文化英雄屈原,也是人们表达对他的思念和怀念之情的方式。

在龙舟赛中,各个队伍以精湛的划船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展示着勇敢和团结的力量。

龙舟赛期间,人们会准备各种精美的饮食作为参赛队伍的补给,以增加队员们的体力和士气。

这些饮食通常是有助于补充能量的食物,如粽子、鸡蛋、水果等。

通过这些饮食,不仅满足了参赛队员的需求,也展现了端午节饮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艾叶香包:驱邪祛病,保佑平安在端午节期间,人们还常常制作艾叶香包,将它们挂在门口或床榻上。

艾叶香包是由新鲜的艾叶制成,可散发出清香的气味,据信能够驱邪祛病,保佑家庭的平安健康。

艾叶香包的制作需要一定的手工技巧和时间,人们常常在端午节前夕制作,并将它们挂在适当的位置上。

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插1 我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各地方饮食文化各有不同,其实是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下面我们来介绍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地区的饮食与地理的问题。

也是我们中期阶段所完成的探究成果。

常常听道:“北方的面条,南方的米饭。

”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下面我们先听听我们去采访“北方饺子王”的录音吧~!插2我们采访的是北方饺子王的经理播放录音在播放采访的录音同时,我们会展示一些北京风情的图片。

插3 插4 插5(5为采访时的问题)录音播放完听完采访的录音后,大家心中也应该会提出一些问题,下面由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解答。

插6北方人为什么喜欢吃面食,南方人为什么喜欢吃米饭?插7 小麦集中产区,由这副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小麦主要产在我国的北方。

插8 因此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小麦。

插9 水稻集中产区,由这副图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水稻主要产在我国的南方。

插10所以说南方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面食是小麦做的,米饭是水稻做的,所以北方人喜欢吃面食,南方人喜欢吃米饭,其实都是从古老开始的习惯,而这一习惯,归根到底就是地理差异而形成的。

为什么北方人比较喜欢喝白酒?插11 由于酒可以驱寒,舒筋,活血,所以北方人好饮酒与气候的寒冷有关。

下面是关于西北地区的介绍,我们以新疆为代表地。

插12这是我们去作有关新疆的采访,地点是新疆大盘鸡,我们采访的是他们的老板娘。

接下来请大家听录音吧~! 播放录音在播放采访的录音同时,我们会展示一些新疆风情的图片。

插13 插14 插15 (15为采访时的问题)录音播放完下面我们来讲几个里面的问题吧~!插16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的人为什么爱吃牛羊肉?插17 由于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的干旱区和半干旱地区,又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气候寒冷,那里不太适宜农作物的生长,所以当地人们主要以放牛羊为生,因而以牛羊,奶为主食。

插18 这是葡萄,哈密瓜和香梨,我们都很喜欢吃新疆的水果,因为它们很甜,那么为什么新疆瓜果那么甜?插19新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光照强,气温日较差也比较大,瓜果在其生长期内热量丰富,储存的糖份多,因而瓜果特别甜美。

饮食健康博大精深

饮食健康博大精深

饮食健康博大精深,重视饮食健康的重要性摘要:中国有着5000 年的悠久历史,中国有着灿烂丰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和饮食文化。

谈到民族文化,饮食文化,对于―以食为天‖的中国人,则是不得不提的。

在中国,饮食几乎是一种―宗教‖,它深入中国文化的骨髓,以致中国人的问候语都是―吃了吗‖。

而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饮食更为关注,单纯吃得饱已经不是我们的唯一目的,如何能吃得好吃的健康已成为我们关注的话题。

总之,中国饮食文化是一种广视野、深层次、多角度、高品位的悠久区域文化;是中华各族人民在100 多万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在食源开发、食具研制、食品调理、营养保健和饮食审美等方面创造、积累并影响周边国家和世界的物质财富及精神财富。

本文关于饮食独特的文化,重视健康饮食对于生命的重要作用,旨在饮食的安全与健康,与时俱进,绿色饮食,共同创造健康、美好的生活。

关键词:饮食、健康、营养正文:健康不是一切,但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

身体健康才能创造一切物质与精神的财富。

而任何财富却难于换取健康,健康和金钱并不是一种等价的交换,良好的健康,源于科学和知识,而不是来源于财富,地位与权势。

据WHO(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1989 年的定义是: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四个方面健全。

WHO 制订的身体健康的初测十项标准:精力充沛,生活工作不疲劳;乐观积极,承担责任不挑剔;善于休闲,睡眠良好;适应各种环境,应变能力强;能抵御一般的感冒和传染病;体重适中,体型比例协调;视力良好,反应灵敏,眼睑不发炎;牙齿清洁,齿龈正常不出血;毛发有光泽,无头屑;皮肤,肌肉有弹性,步履轻松有力。

―人生在世,吃穿二事‖,很早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话。

人虽然作为高级动物,但仍需要与普通动物一样:―吃‖。

所以,零零总总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类美食也孕育而生,从古至今,长盛不衰。

而人们是否意识到饮食的健康和科学?科学饮食是很有讲究,根据现代医学概念,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饮食方法应具备:早餐宜早,人体经过一夜睡眠,肠胃空虚,清晨进食,精神才能振作,因此早餐宜早。

关于文明用餐作文500字小学生五年级

关于文明用餐作文500字小学生五年级

关于文明用餐作文500字小学生五年级古人云: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古人最讲究珍惜粮食,来到现代,我们更应该传承老祖宗留下的优良传统,讲究餐桌上的礼仪与素养。

在我看来,最基本的餐桌素养就是珍惜粮食,可往往越是简单的东西,越容易被忽视。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文明用餐作文,供大家参考。

文明用餐作文1一放寒假,我就迫不及待地去外婆家和妹妹们粘在一起。

“吃饭了,吃饭了”,外婆在楼下大声喊道。

我们听到了,飞奔下楼。

盛好饭,外婆端出了香喷喷的鸡蛋羹。

这可是我们最喜欢吃的一道菜。

不管三七二十一,我们拿起勺子大把地往自己碗里盛。

由于夹菜的速度快,动作猛,我们把鸡蛋羹洒在了桌子上。

可我们丝毫没有觉察出来,还是自顾自地抢。

没过一会,鸡蛋羹抢光了。

一个空荡荡的碗,孤零零地在桌子上。

没顾得上瞧上几眼,我们各自炫耀谁抢得多。

我们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响,时不时还拿筷子敲敲碗。

餐桌上都是我们几个小孩的打闹声、笑声,听不到其他声响。

外公外婆,看着我们,也不说话,静静地坐着吃着饭。

妈妈看见了,皱皱眉直摇头。

离开了餐桌,妈妈把我们叫过来,语重心长地说:“吃饭时讲餐桌礼仪,看到美味的食物,不能光顾自己吃,要和大家一起分享。

吃饭时,还要优雅端坐着,不要大声说话。

要学会做一个文明的有教养的人。

”听了妈妈的话,我们的脸都红了,不自觉地放下了筷子。

我们知道自己错了,下次一定多加注意。

我要改变这些餐桌上的不好的饮食习惯,让自己成为餐桌上有修养的人。

文明用餐作文2好素养创造好家庭,一个良好的家教家规,能让一个家庭积极向上,健康成长。

餐桌上,一些小孩子习惯用手抓取饭菜。

可能由于是小孩儿,大人并不在意,也就随他了。

可由于双手沾染着细菌,如果用手抓食物,会将这些细菌沾到食物上,很不卫生,要预防病从口入。

我在外吃饭,从不用手抓饭。

从小,爸爸就约束了我这种行为,每当我的小手向饭菜蠢蠢欲动时,爸爸就操起筷子,猛地打了下我的手,给我狠狠地教训。

真可谓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我一对饭菜“下毒手”,爸爸就高举筷子,顺势一击,“嗖”的一声,我的手便留下了大大的红印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会考单元练习卷项目六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姓名考号得分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1、鲁菜中胶东菜以汤著称,清汤、奶汤极为考究。

()2、喜食大葱蘸酱是江苏人饮食的一大特色。

()3、鲁菜基本风味是以鲜咸为主,也不乏清鲜之味。

()4、北京菜成为“北食”的代表。

()5、相传“加吉鱼”的名字是唐玄宗赐名的。

()6、川菜有两大派别,分别是:成都川菜和泸州川菜。

()7、扬州在民间拥有“天下第一食府”的美誉()8、金陵风味以南京菜为代表,擅长烹制鸭馔而出名。

()9、粤菜是一个起步较晚的菜系,清末有“食在广州”之说。

()10、“秋风起,三蛇肥”是广州的一句名谚,即秋季是吃蛇最好的时候。

()11、“太爷鸡”广州陶陶居酒楼的招牌菜,享誉岭南。

()12、浙江菜起源于旧石器时代,后经越国先民的开拓积累,至汉唐成熟定型。

()13、龙井虾仁以新鲜河虾仁为原料,加入龙井茶烹制而成。

()14、麻辣子鸡被列为国宴菜肴,是八大湘菜之首。

( ) 15、麻婆豆腐和东安鸡是湘菜中比较著名的代表菜。

()16、中国是豆腐的故乡,而八公山是豆腐的发明地。

()17、福建名菜太极芋泥乍看像凉菜,其实口感十分烫舌。

()18、黄桥烧饼是苏北著名小吃,与抗日战争中著名的黄桥战役有关。

()19、羊肉泡馍是山西著名的回民风味小吃,亦称牛羊肉泡馍、羊肉湖饽()20、粽子是端午节的传统食品,传说是为了纪念投江而死的屈原。

()21、小窝头、驴打滚、豌豆黄和都一处烧卖都是北京的著名点心。

()22、小窝头是因为乾隆皇帝喜欢吃这种小点心而出名。

()23、“狗不理”包子是上海的著名小吃品种之一。

()24、年糕传说是苏州老百姓为纪念著名大臣伍子胥所创的。

()25、钟水饺是成都著名小吃,有浓厚的川味特色。

()26、娥姐粉果是福建著名小吃之一()27、葱包桧儿是杭州著名小吃,得名来自秦桧夫妇迫害民族英雄岳飞这一典故。

()28、过桥米线是云南的传统特色小吃。

()29、“抄手”是四川人对饺子的特殊叫法。

()30、四川著名小吃“夫妻肺片”是以牛肺片作为主要原料的。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以下那一道菜是鲁菜代表菜___。

A 东安鸡B 回锅肉C 九转大肠D 樟茶鸭()2、以下那一道菜是苏菜代表菜___。

A 西湖醋鱼B 宫保鸡丁C 问政山笋D 松鼠鳜鱼()3、奶汤蒲菜是___的名菜。

A 浙江B 山东C 四川D 广东()4、“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指的是___。

A、川菜B、粤菜C、浙菜D、鲁菜()5、以偏甜、偏淡、偏酸的“三偏”为特色,有“甜而不腻,酸而不峻,淡而不薄”之说。

A、浙菜B、闽菜C、川菜D、湘菜()6、代表鲁菜、川菜、粤菜、苏菜的四个名菜是___。

A、九转大肠麻婆豆腐太爷鸡松鼠鳜鱼B、太极芋泥宫保鸡丁脆皮乳猪扣三丝C、问政山笋麻婆豆腐菊花龙虎凤叫化鸡D、问政山笋鱼香肉丝太极芋泥蟹粉狮子头()7、___被人们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A、奶汤蒲菜B、菊花龙虎凤C、佛跳墙D、连襟鱼翅()8、官府菜以___最具代表性。

A、孔府菜B、济南菜C、淮扬菜D、杭帮菜()9、太白鸭为唐代著名诗人___所创。

A、杜甫B、白居易C、王维D、李白()10、西湖醋鱼是___餐馆的招牌代表作A、山外山B、状元楼C、楼外楼D、全聚德()11、被誉为天津“风味三宝”之首的名点是___。

A、什锦麻花B、狗不理包子C、南翔小笼D、驴打滚()12、创建于1920年的___是西安名气最大的餐馆。

A、全聚德B、同盛祥C、楼外楼D、陶陶居()13、1939年由冯昌年开设的___所创制的粽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A、“都一处”B、“同盛祥”C、“五芳斋”D、“赵大有”()14、粽子是___传统节日食品,古称“角黍”。

A、元宵节B、重阳节C、端午节D、清明节()15、具有“东方快餐”之称的是___。

A、嘉兴粽子B、苏州糕团C、“狗不理”包子D、广东虾饺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1、下列属于鲁菜三大菜馆有:___。

A、聚丰德B、全聚德C、汇泉楼D、燕喜堂E、荣乐园()2、以下属于鲁菜的代表菜有:___。

A、九转大肠B、云林鹅C、清蒸加吉鱼D、烤鸭E、连襟鱼翅()3、以下属于中国餐饮四大名店的有:___。

A、北京全聚德B、福建聚春园C、扬州富春花园D、苏州松鹤楼E、杭州楼外楼()4、浙菜以___四大城市为代表的地方流派口味组成。

A、杭州B、嘉兴C、绍兴D、宁波E、温州()5、江苏菜的主要流派有:___。

A、徐海风味B、淮扬风味C、胶东风味D、苏锡风味E、金陵风味()6、粤菜的主要流派有:___。

A、广州风味B、客家风味C、潮汕风味D、佛山风味E、苏锡风味()7、广东菜的主要代表菜有:___。

A、白云猪手B、菊花龙虎凤C、龙井虾仁D、玛瑙白玉E、太爷鸡()8、粤菜讲究的是___。

A、清而不谈B、鲜而不俗C、酸甜可口D、油而不腻E、嫩而不生()9、以下属于湘菜名菜的是A、玉麟香腰B、东安鸡C、太爷鸡D、连襟鱼翅E、麻辣仔鸡()10、天津风味三宝是指___。

A.“狗不理”包子B.什锦麻花C.耳朵眼炸糕D.烧麦E.小笼包()11、娥姐粉果馅的主要原料有___。

A、猪肉B、虾C、牛肉D、冬菇E、竹笋末()12、北京名点有___。

A、驴打滚B、黄桥烧饼C都一处烧卖D、豌豆黄E、小窝头()13、杭州特色点心有___。

A.龙凤金团B.油条C.葱包侩儿D、粽子E、钟水饺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并称为“国菜”的是______和______2、川菜以善用麻辣著称,尤其是号称“三椒”的花椒、____、辣椒及号称“三香”的葱、____、蒜。

3、川菜由______、______、家常菜、三蒸九扣菜、风味小吃等五大类组成。

4、闽菜起源于福建闽侯县,再后来发展中形成______、______、闽西三种流派。

5、徽菜的制作风格独特,讲究“三重”,即重油、______、重火功;由_____、沿江和沿淮三种地方风味组成。

6、请举例经典浙菜:______、宋嫂鱼羹、______。

7、中国面点可以分为______、北味两大风味,京式、广式______三大流派。

8、四川风味小吃有:夫妻肺片、担担面、______和钟水饺。

五、简答题(31分)1、简述川菜中的“八味之说”味别种类(8分)2、简述鲁菜的两大地方风味及各自特点(7分)3、请分别列举出八种名点心,并说出发源地(8分)六、材料分析论述(11分)浙菜是浙江菜的简称,也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

古语有云: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浙江位于我国东海之滨,北部水道成网,索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

浙江菜的形成有其历史的原因,同时也受资源特产的影响。

浙江濒临东海,气候温和,水陆交通方便,其境内北半部地处我国“东南富庶”的长江三角洲平原,土地肥沃,河汉密布,盛产稻、麦、粟、豆、果蔬,水产资源十分丰富,四季时鲜源源上市;西南部丘陵起伏,盛产山珍野味,农舍鸡鸭成群,牛象肥壮,无不为烹饪提供了殷实富足的原料。

特产有:富春江鲥鱼,舟山黄鱼,金华火腿,杭州油乡豆腐皮,西湖莼菜,绍兴麻鸭、越鸡和酒,西湖龙井茶,舟山的梭子蟹,安吉竹鸡,黄岩蜜桔等。

丰富的烹饪资源、众多的名优特产,与卓越的烹饪技艺相结合,使浙江菜出类拔萃地独成体系。

请问: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浙菜的地方流派及各流派的特点。

(8分)2、列举浙菜的经典菜肴(3分)。

《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判断题(每题0.5分,共15分)1-5××√××6-10××√√√11-15××√××16-20√√√×√21-25√××√√26-30×√√××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5CDBAB6-10AAADC 11-15 BBCCA三、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3分)1、ACD2、ACE3、ACDE4、ACDE5、ABDE6、AC7、ABE8、ABDE9、ABE 10、ABC 11、ABDE 12、ACDE 13、BC四、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1、孔府菜、淮扬菜2、胡椒、姜3、筵席菜、大众便餐菜4、福州、闽南5、重色、皖南6、西湖醋鱼、龙井虾仁7、南味、苏式8、龙抄手五、简答题(共31分)1、简述川菜中的“八味之说”味别种类(8分)答:川菜八味之说:鱼香、酸辣、椒麻、怪味、麻辣、家常、红油、姜汁。

2、简述鲁菜的两大地方风味及各自特点(7分)答:鲁菜形成了济南和胶东两个地方风味:济南菜以汤著称,清汤、奶汤极为考究,独具一格。

其中奶汤蒲菜被人们誉为“济南第一汤菜”。

胶东菜以海鲜见长,有许多仅用海味制作的宴席,如全鱼席、鱼翅席、海参席、海蟹席、小鲜席。

3、请分别列举出八种名点心,并说出发源地(8分)答:答案参考如下六、论述题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浙菜的地方流派及各流派的特点。

(8分)答:浙菜的地方流派和口味特色:浙江菜,由杭州、宁波、绍兴和温州为代表的四个地方流派组成。

杭州菜素有“南料北烹”、“口味交融”的特点。

现在,美食是杭州旅游业的重要支柱,“吃在杭州”更是杭州旅游界的一句响亮口号。

宁波菜又叫“甬帮菜”,是浙菜的一个重要流派。

宁波频临东海渔场,菜肴咸鲜合一,以烹制海鲜见长,讲究鲜嫩软滑,重原味,强调入味。

绍兴菜擅长烹制海鲜家禽,菜品强调入口香绵酥糯,浓汤浓重,富有乡村风味。

温州菜则以海鲜入馔为主,口味清鲜,淡而不薄,烹调讲究“二轻一重”,即轻油、轻芡、重刀工。

2、列举浙菜的经典菜肴(3分)。

答:西湖醋鱼、龙井虾仁、宋嫂鱼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